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19.12 KB
- 文档页数:1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及教学案例选择与应用1. 引言1.1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价值观念的形成与认同、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
这些核心素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政治事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与认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态度,提高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领导能力。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2000字】2. 正文2.1 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学生的政治学习过程中,除了传授政治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一系列能力和素养,从而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态度。
学生应该通过学习政治知识,了解国家政治制度和历史背景,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培养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法治观念。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分析政治事件和现象,理性思考问题,并能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
还应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学生要学会从不同来源获取政治信息,并对其进行筛选、分析和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辨别能力。
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也是重要的一环。
学生应该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沟通交流,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协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意见。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水平,还能够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成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发布时间:2023-04-20T09:07:35.30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494期作者:蒋世于[导读]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于高中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浙江省宁波市五乡中学315000摘要: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于高中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文主要围绕“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大方面展开了讨论,旨在夯实高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发挥思想政治学科立德育人作用。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纵观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更是阻碍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教师应摒弃以往的教学模式,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之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对即将步入社会的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一是特殊性。
思想政治作为一门人文类学科,教育的实质属于当前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意识形态教育,是我党持续坚持的一种教育方式,正是因为上述特征的存在,也决定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具有良好的特殊性。
二是综合性。
核心素养与其它教育不同,所涉及的层面非常广泛,不仅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多元层次,更强调三者的合力统一,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作用。
应该说,核心素养的角度是更具宏观性和全面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1.在情境体验中培养政治认同。
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政治认同指的是认同国家与认可自己的国民身份。
换言之,就是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政治理论知识,还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到有理想、有自信。
教学中我都会创设相应教学情境,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政治问题的认同能力。
如:在《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对外来文化的认同,加强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教师可以将“外来文化对中国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作为辩论话题来展开。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教学方法摘要:高中生正处于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其进行核心素养教育有利于促进其全面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公民意识,由此可知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教学意义相当深远。
为此,本文提出运用案例教学,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公共参与能力等建议,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域;高中政治;教学方法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含的内容较多,即公共参与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及法律意识。
高中政治教学活动开展期间,教师对核心素养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渗透有利于学生对学习政治课程重要性进行体会,让其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中发展自身核心素养,取得较大的成长与进步。
1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教学意义1.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高中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联系相当密切,该学科的特点比较突出,如复杂性和综合性。
因此,要求学生学习高中政治学科时必须不断思考,掌握更多政治方面的知识,提高其逻辑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
此外,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要立足实际情况,带领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通过辩证思维分析政治问题。
通过长期的学习,学生善于思考,学会自主探究,形成强烈的创新思维。
此外,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政治问题进行思考,发散自身思维,可以在生活或学习其他学科时从客观与全面的角度分析问题,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
1.2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但在此背景下高中生的成长环境变化较大,不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因此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
因此,高中政治学科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要加大政治教育力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发挥政治学习的作用,让其从多个不同角度看待生活问题[1]。
此外,对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遇到困难时可以辩证的看待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高中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的政治素养
和能力,无论是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都是在素养和能力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
因此,在高中政治教育中,应把培养学生获得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任务。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要学会辨析判断
政治事实,辨别有效信息与欺诈性信息,做到不轻信政治传达的内容,以免受欺骗;其次,要学会合理建构政治学习的认知框架,学会系统性的使用政治词汇,并从中加深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再次,要学会客观分析和把握政治现象,分析政治趋势和变化背后的原因;最后,要培养正确的政治态度,引导学生以一种客观和理性的视角看待政治,关注青少年积极参与政治的机会,培养公民意识。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既要来自学生本身,也要来自学校教育政策。
从
学生本身来说,应完善能力,提升自身文化素质,提高自我认知水平,阅读多样化的政治书籍、论文等;从教育政策的角度来看,学校要加强政治学科的实施力,可以通过开展诸如政治实践、政治学术沙龙活动等,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政治知识,向学生介绍政治学科有关知识,引导他们提升政治素养水平。
总之,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具有
重要的意义,是学校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可以直接影响学生把握未来、实践社会责任的能力。
因此,高中应严格落实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获得优质的政治素养和能力提供保证,为未来具有政治素养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心素养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随着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高中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课程,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一、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针对信息化时代的特点,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应注重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在政治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互联网和其他科技手段帮助学生获取信息,让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检索、筛选、利用和传递,培养学生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良好的判断能力。
同时,在政治案例分析、读书笔记等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使用信息工具,以提高信息素养和学术素养。
二、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培养高中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也是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辨、创新的能力。
比如,对于某个重大政治事件的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事件的一些历史背景和内在微观动因,让学生在理解事件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思考,分析事件的本质所在,以及事件对社会的影响等,进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政治文化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政治课堂上,教师应该将完成政治教育和培养文化素养有机结合起来。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讲解政治制度、政治思想以及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并向学生介绍政治文化的含义和作用,促进学生对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传统理念的了解和情感共鸣,同时充分利用历史和文学作品等多样化教学资源,鼓励学生主动了解历史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实践能力高中政治课不仅要强调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考察、参与选举等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认识政治现实、了解政策实施情况、参与选举活动的实践环节。
通过这些实践体验,学生不仅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还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和对治理能力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通过高中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目前高中政治教学重要教学目标之一。
高中政治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政治教学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高中政治教学对现代化专业人才的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高中政治教学进行改革。
本人针对核心素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途径展开详细分析,为高中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教学引言:为了积极响应新教改的要求与号召,高中政治学科在开展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将学生作为一切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主体,而且将核心素养体系的建立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教育目标。
在此基础上,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措施中促进高中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帮助高中生建立健康、健全的人格,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核心素养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评价更加多元,使教师传统的教学意识转变成现代化的课程意识。
一、科学设置情景问题通过为学生营造热点和话题,将教学内容顺利引入,鼓励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效实现。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高中二年级政治教材“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本堂课的主题更加深入了解,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中国一分钟》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使学生感受到中国迅猛的发展以及中国5000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的成就,不仅能够使学生产生较高的民族自豪感,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为祖国发展而努力奋斗的思想。
本节课将时代发展与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不仅是对文化知识的一种传递,更是对民族情怀的一种担当。
老师可以结合教材具体内容为学生设置问题,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凭借自身的能力可以为国家做出什么样的贡献?通过对课文内容以及视频内容的了解,有的学生会说自己要努力学习科研知识,为祖国科研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有的学生会说自己要努力研究经济,为祖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作出贡献。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研究策略一、核心素养的理念核心素养,是一种全面的教育理念,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全面发展、形成综合素质。
核心素养包括了思维品质、学科素养、学习技能、文化素养、社会责任和情感态度等六大方面。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的也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及历史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高中政治教学研究策略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核心素养理念进行研究和改进。
以下是一些研究策略建议:1. 强调思维品质的培养高中政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通过政治素材的选取和课堂教学设计来帮助学生锻炼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建立合作学习的机制政治教学应当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鼓励他们共同探讨问题、互相交流思想。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项目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分享、尊重和协作。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3.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高中政治教学应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实践教学等,将政治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获取更多的政治信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 关注学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在政治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拓展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政治制度、政策和社会热点问题,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还可以通过模拟政治活动、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政治活动,增强他们的政治素养。
5. 引导学生发展情感态度政治教学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
通过讲解政治事件和历史故事,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发表时间:2018-01-10T15:53:26.177Z 来源:《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6期作者:陈国锋[导读] 公共参与四个要素,也要求老师应该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学科教学。
本文将基于高中政治学科对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究。
陈国锋山东省宁阳一中271400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关于学科素养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中。
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也最终确定了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也要求老师应该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学科教学。
本文将基于高中政治学科对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究。
关键词:高中教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让学生拥有一种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用科学性、时代性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在教学中不断加强核心素养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素养是一种品质,所以说它并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
人们在社会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出各种素养。
核心素养指的是人们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时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知识、能力、价值观这三个方面都包括在核心素养内。
那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要的品格和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要从理论上构建,在实践中落实。
基于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我们可以把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经历了“特定的学习方法”之后形成的“科学观念、思维方法、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炼要基于学科本质及其育人价值,但素养要素的命名不能不考虑课程内容,是因为要依据核心素养选择与其整合的课程内容,毕竟是根据不同的学科进行学科素养的分类。
但是学科核心素养并不等同于学科知识,二者之间有着正相关的关系。
核心素养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也需要将核心素养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本文将结合政治课的特点,探讨核心素养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方式,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政治课的特点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社会性强:政治课教学内容主要是有关国家政治、社会制度、公民权利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与社会密切相关的,所以政治课的教学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2.思想性强:政治课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点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所以在教学中思想性是很强的。
3.实践性强: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国家政治现状、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所以政治课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1.批判性思维政治课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具有独立思考和分析政治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辩论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政治事件的具体情况,还可以主动思考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从而培养了解政治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
2.合作精神政治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政治课的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有时需要通过分工合作来完成一些调查研究或社会实践等任务,这就要求学生之间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
通过这些形式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文化素养政治课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置,渗透文化素养的培养。
政治课的内容涉及到国家政治、社会制度、公民权利等内容,这些内容与国家历史、文化密切相关。
通过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文献阅读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政治的发展历程、传统文化与现代政治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4.实践能力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了解国家政治的发展与变化,所以政治课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政治生活、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研究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紧紧围绕"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精神和公共参与"四个方面,重塑教学理念、目标、内容和方式,真正提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对此,教师可针对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高效课堂的内涵提出具体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高效课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作为高中阶段关于思想道德教育、初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程,面对“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承担着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重任。
基于此,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要从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下解放出来,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应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理性的思想价值取向、正确的法律意识等。
一、融入法律案例,讨论中强化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政治“四大学科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一定的法律知识,还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强烈的法律意识,政治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应立足于政治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从生活中搜集形形色色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并逐渐形成知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意识,使其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者、捍卫者。
比如,在“财政和税收”的教学中,教师在强化学生法律素养的时候,就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明星案例,将“阴阳合同”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对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形成了深刻的认识,并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强化自身的知法、守法意识二、创设情境,强化政治认同。
政治教师应结合政治认同素养的内涵,尊重高中学生的心理规律,灵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科学创设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唤醒内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渐强化自身的政治认同素养。
例如,在“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学中,教师在强化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时,就借助了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七十周年大阅兵和联欢活动”的视频,让学生重温盛况。
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课例研究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课例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课例,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研究目标1. 分析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明确教学目标;2. 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方案;3. 实施教学方案,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效果;4. 分析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收集并整理关于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政治教学等方面的文献,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2. 案例研究法:选取典型的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3. 行动研究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教学方案,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效果;4. 经验总结法:根据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四、研究内容1. 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分析;2.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方案设计;3. 教学实施过程与学生学习效果观察;4. 教学效果分析与教学经验总结。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方案;2. 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3. 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六、研究计划与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1-2个月):收集并整理相关文献,明确研究目标和方法;2. 第二阶段(3-4个月):设计并实施教学方案,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效果;3. 第三阶段(5-6个月):分析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提出改进建议;4. 第四阶段(7-8个月):撰写研究报告,整理研究成果。
七、结论通过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课例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
作为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政治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治课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以及政治课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 创新能力政治课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通过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 综合运用能力政治课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心理健康政治课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课业、生活、人际关系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健康人格。
以上就是政治课应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政治课教学应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二、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1. 创设情境政治课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模拟选举活动、模拟政治会议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引导思考政治课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讨论一些时事政治问题、历史政治事件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 课外拓展政治课教学中可以加强课外拓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政治实践活动等形式,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政治课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团队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探究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中教育的改革,高中政治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升思想素养的重要学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成为了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教学,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核心素养融入政治教学核心素养是指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基本素养,是现代学生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综合素养,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辨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学生善于运用逻辑推理、分析问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在政治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政治问题,不断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争议性的政治案例,要求学生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理性思考、明辨是非,形成独立的政治判断。
2.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政治事件的问题,要求学生不仅了解事件的经过,还要深入分析事件的影响和启示。
学生在讨论中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辩证的分析,培养他们审慎质疑、明辨是非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跨学科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指学生具有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历史、地理、经济等学科知识,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政治问题,提高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贴近实际、注重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政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高中政治课学生核心素养及培养途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政治课的目标也逐渐从传授知识向培养核心素养转变。
当前高中政治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对政治课程的认识和兴趣不足,核心素养培养效果有待提高等。
有必要对高中政治课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养途径进行深入研究,以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对高中政治课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进行分析,结合各种培养途径的实践经验,可以有效促进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1.2 目的和意义高中政治课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学生核心素养是高中政治课教育的根本目标和要求。
通过研究高中政治课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养途径,可以更好地指导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政治课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总结培养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促进高中政治课教育的有效开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培养更多更合格的人才和领导者。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提高学生对政治事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探索精神,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2. 正文2.1 高中政治课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高中政治课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是多方面的。
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学习能力,包括对国家政治制度、法律法规以及时事政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
学生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审视和分析各种政治现象,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观点。
学生还需要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学生还应该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协作中学会沟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高中政治课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全面政治素养、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公民。
!"f B'("(C(i
345662
!9p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教育制度的改变,政治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教育教学体系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这是一门学生从小学到大的科目。
但在如今的政治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对学生的政治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
教师只有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教学,才能真正体现政治这门学科的价值与意义。
一、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1.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
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近几年才逐渐得到重视,但是有些学校和教师依然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总是赶进度,没有真正关注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教师所讲的每一个知识点。
学生也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导致学习效率较低。
学生理解不到位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进而不利于对政治这门课程的学习,导致成绩也不理想。
2.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高中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关键阶段,所以,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意义重大,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政治成绩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让政治变得简单有趣,让学生主动爱上政治。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丰富政治课堂教学经验,让学生在政治学习中获得长远的发展。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看重学生的政治考试成绩,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
2
4
·。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中政治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政治教师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改革。
首先,政治教学应与核心素养相结合。
核心素养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个体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
在政治教学中,可以通过启发思考、开展研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其次,政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而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具有探究、研究和实践的能力。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参与政治决策和社会事务,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再次,政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在政治教学中,可以通过研究政治历史事件、分析政治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政治事务产生情感共鸣和情感投入。
同时,可以通过党史教育、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政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
政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政治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可以通过多学科合作、跨学科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学术研究、政策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研究,要关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
政治教学研究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研究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高中政治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核心素养作为21世纪教育的重要理念,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高中政治教学研究,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素养,成为了当前政治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核心素养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影响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素养,包括思维品质、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等。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政治学习效果和整体素养水平。
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政治学习中,学生需要具备辩证思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对复杂的政治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学习策略,善于整合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在政治学习中,学生需要能够将历史、地理、经济等多学科知识进行交叉融合,形成对政治问题的全面理解和分析能力。
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能够对社会和政治现象保持关注和思考。
在政治学习中,学生需要形成对国家、社会、民族等重大问题的积极态度和价值追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对于高中政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二、高中政治教学研究的策略与方法1.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高中政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要求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在教学研究中,教师可以采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在课外时间主动查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学习自觉性。
2. 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在互动中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关于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8-01-10T15:53:26.177Z 来源:《素质教育》2017年12月总第256期作者:陈国锋[导读] 公共参与四个要素,也要求老师应该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学科教学。
本文将基于高中政治学科对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究。
陈国锋山东省宁阳一中2714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关于学科素养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中。
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也最终确定了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也要求老师应该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学科教学。
本文将基于高中政治学科对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究。
关键词:高中教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让学生拥有一种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用科学性、时代性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在教学中不断加强核心素养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素养是一种品质,所以说它并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
人们在社会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出各种素养。
核心素养指的是人们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时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知识、能力、价值观这三个方面都包括在核心素养内。
那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要的品格和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要从理论上构建,在实践中落实。
基于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我们可以把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经历了“特定的学习方法”之后形成的“科学观念、思维方法、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炼要基于学科本质及其育人价值,但素养要素的命名不能不考虑课程内容,是因为要依据核心素养选择与其整合的课程内容,毕竟是根据不同的学科进行学科素养的分类。
但是学科核心素养并不等同于学科知识,二者之间有着正相关的关系。
学科知识的积累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条件,而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则是因为学科知识沉淀的结果。
二、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1.对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加以培养
一提到政治课程,很多学生都会头疼。
尤其是高中的政治课堂,面对的是残酷的高考,因此很多学生都会觉得思想政治课是十分枯燥的,每天都有背不完的知识和做不完的题目。
其实并不是政治课枯燥无味,而是学生不会用一双发现政治课堂魅力的眼睛去看待政治课堂。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就要转变学生的思维,要引导学生用另外一种思考方式去思考政治课。
这就需要老师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不要把过多的教学精力放在学生的成绩和知识点的记忆背诵上,而是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然后再把相关知识点的课本内容引入到课堂上。
比如说老师在上课前可以给学生讲一个相关的故事或者用学生更感兴趣的方式把学生带进课堂,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对政治课堂的参与,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2.情感素材在对话中的导入
高中的政治教材中,不仅教学了政治方面的内容,也讲述了很多人生哲理。
这些人生哲理虽然能够给人启示,总结得十分精练,但是很多学生认为这些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并没有太大的联系。
比如老师在教学毛泽东思想时,学生会认为这些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距甚远,没有必要学习。
其实这些哲理虽然表面看起来和国家、社会没有联系,但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老师可以把这些哲理带入到生活或是社会当中,要把书中的核心素养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哲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具体来说,老师可以在讲解书本知识以后,结合生活中非常普遍、常见的事情或者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情,结合书本内容进行分析,并且要继续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积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高中生的心智并不是很成熟,社会经验比较欠缺,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会学生学习书本内容的同时,更要在情感层面帮助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处事。
比如说老师在讲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学生会认为自己还没有经济能力,所以不需要树立什么消费观。
老师可以联系高中生的实际消费情况进行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的时候花钱如流水,不懂得珍惜父母的血汗钱,对自己的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
那么学生也会反思自己,学会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
总得来说,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课本知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面对高考;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拥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帮助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政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丽政治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应把握好的“三个关键”[J].教学与管理,2017,(21):84-86。
[2]李达高中政治教学渗透核心素养理念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7,(22):50-51。
[3]安斯科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案例选择与应用[J].才智,2017,(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