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送检统计表.
- 格式:xls
- 大小:10.50 KB
- 文档页数:2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调查分析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大规模应用,耐药菌株的出现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由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频繁,耐药菌株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因此,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共收集了1000例住院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科室、入院天数、病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微生物标本的送检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首先,我们对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进行了统计。
结果显示,在10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占55%,女性患者占45%;而在不同年龄段中,60岁以上的患者占比最高,达到40%,其次是40-60岁的患者,占比为30%。
这表明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需要住院治疗的疾病。
其次,我们对不同科室的住院患者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内科患者占40%,外科患者占30%,其他科室患者占30%。
对于内科和外科患者来说,常见的住院感染疾病是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而其他科室的患者如儿科、骨科等,常见的感染疾病则有差异。
接下来,我们对住院患者的入院天数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入院1-5天的患者中,有40%接受了抗菌药物治疗,而入院6-10天的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上升至60%。
这说明入院时间的延长会增加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机会。
此外,我们还发现,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有50%以上使用的是广谱抗菌药物,比例较高。
最后,我们对住院患者的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虽然有40%的住院患者有感染症状,但只有20%的患者主动要求进行微生物标本的送检,且70%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和尿路。
这说明许多患者对微生物标本送检的认识还不够,提高患者的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有助于对感染病原体的准确诊断,从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综上所述,本研究展示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及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
结果提示我们应关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尽量避免滥用广谱抗菌药物,提高患者的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为感染病原体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附件1抗菌药物(通用名)商品名(如果有)剂型包装规格规格用量金额(万元)生产企业购入理由联系人:联系电话: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月调查表医疗机构名称: 数据收集时间: 年 月 日- 月 日(每月)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A)同期I 类切口手术总例数(F)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A/B*100%)抗菌药物临时一次性购入统计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J/K*10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h例数(I)同期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K)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h的比例(I/F *100%)I 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E)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在术前0.5-2h内给药例数(G)同期出院总人数(B)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C/D*10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L*100/M)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E/F *100%)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C )同期就诊总人数(D )出院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送检例数(J)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M)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 DD 数)(L)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术前0.5-2h内给药百分率(G/F*100%)抗菌药物(通用名)商品名(如果有)剂型包装规格规格用量金额(万元)例:头孢地尼分散片希福尼分散片50mg×12/盒50mg 200179.49联系人:联系电话:医疗机构名称: 数据收集时间: 年 月 日- 月 日(每月)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及使用情况月统计表生产企业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注: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不超过35种。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统计表(一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
门诊抗菌药物点评表格-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标题:门诊抗菌药物点评表格引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
门诊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点评对于治疗感染病症、减少耐药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份门诊抗菌药物点评表格,旨在帮助医生和药师对患者所处的临床情况进行评估,并合理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
I. 患者信息:- 姓名:- 年龄:- 性别:- 联系电话:- 就诊日期:- 主诉:- 既往病史:- 过敏史:II. 临床情况评估:A. 病情评估:1. 病原学检测结果(如果有):2. 临床症状及体征:3. 病程:急性/慢性4. 病情稳定性:5. 感染部位:6. 其他相关检查结果(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B. 患者评估:1. 病史:- 既往疾病史:- 手术史:- 服药史:- 其他病史:2. 身体状况:- 体重:- 身高:- 体温:- 其他生理指标(如心率、呼吸频率等):III. 抗菌药物选择:A. 治疗目标:- 根据病原体、感染部位、病情严重性等确定治疗目标。
- 是根除感染、控制感染还是预防感染的策略?B. 选择抗菌药物:1. 药物分类:- 分为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糖肽类等。
2. 药物特点:- 对常见致病菌的覆盖范围;- 药物的抗菌谱;- 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的给药途径和用药剂量;- 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物的价格。
C. 药物使用建议:1. 给药途径:- 口服/静脉注射/局部应用等。
2. 给药剂量:- 根据患者体重、肾功能、肝功能等因素调整剂量。
3. 给药频率和疗程:- 根据药物的半衰期、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调整给药频率和疗程。
4. 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注意事项:- 列举该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IV. 随访和复查:1. 随访时间表:- 确定患者的随访时间和随访方式。
2. 复查计划:- 根据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情况,确定复查项目和复查时间。
欢迎阅读微生物检测及耐药情况统计分析
微生物实验室
一、2012年第二季度临床标本送检统计
(1)2012年第二季度微生物室共检测临床标本895人次,其中支原体培养655人次,其他标本共计240人次。
(2)各科室送检量如上表,内二科和内一科送检率最高,其他科室送检率较上一季
2012年第二季度临床标本病原体构成图
三、2012年第二季度临床标本中主要革兰阴性菌分离情况
1、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六、耐药分析
1、本季度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常见,由于产酶、膜通透性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亲和力的改变、生物被膜的形成等耐药机制,该两种细菌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
对青霉素和一、二代头孢的耐药率普遍达到了60%以上,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头孢四代及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耐药率也都达到了30%以上,对临床的选用药物带来了困难。
在治疗该类细菌感染时尽可能参照药敏试验结果,对于泛耐药菌株可考虑采取联合用药的治疗手段。
2、大肠埃希菌在本季度的细菌检出率升高,该类产酶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
3
4
5
们仅就掌握的数据做出以上分析,希望为临床在治疗中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一些帮助与警示,以逐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附录:抗菌药物总耐药率。
XXXXX医院 2014 年二季度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年度统计分析时间: 2014 年 4 月- 6 月科室外一科 外二科内一科内二科妇产科 五官科 儿 科 合 计项目抗菌素使用 21 56101154036147416 人数药敏送检人 5 1699143921127 321数药 敏 送 检 23.8 28.698.093.397.591.7 99.377.2率%2014年二季度各科室药敏送检率构成比%外一科外二科 2%5%外一科内一科 外二科 儿科 31%内一科 39%内二科妇产科 内二科五官科4%儿科五官科7%妇产科12%2014年2季度各科室使用抗菌素微生物送检率统计160147140127120101 9997.599.31009893.3 91.7使用人数80 56送检人数 60送检率%4039364028.623.820 21 1615 14215外一科外二科 内一科 内二科 妇产科 五官科 儿 科2014 年二季度住院病人限制、特殊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药敏送检率统计科室项目实查人数使用抗生素人数抗生素使用率限制级抗生素限制级药敏送检人次送检率%特殊限制及抗生素限制级药敏送检人次送检率% 外一科外二科内一科内二科妇产科五官科儿科合计155 95 174 192 111 116 160 1003 21 56 101 15 40 36 147 416 13.5 58.9 58.0 7.8 36.0 31.0 91.9 41.53 33 61 9 19 1 85 2112 9 60 9 19 1 85 185 66.7 27.3 98.4 100 100 100 100 87.70 0 0 0 0 0 1 10 0 0 0 0 0 1 10 0 0 0 0 0 100 100指标分析:1、2014年二季度院感办共抽查 1003份病例,其中使用抗生素416例,使用抗生素药敏送检 321例,药敏送检率为 77.2%,与上季度相比下降了6.1%,达到了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 30%;2、对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的要求:本月我院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87.7%,超出指标 33.2%。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医疗机构名称: 开放床位数:张统计时间:年月填表日期:填表人:填表人联系电话:说明:1.该调查表所统计的抗菌药物指标不包括抗结核、抗病毒、抗寄生虫、植物类药、局部用药(皮肤科外用制剂、滴眼液、滴耳液等)2.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率(%)=已使用抗菌药物总金额/同期已使用药品总金额(含中药)×100%3.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人数/同期门诊处方人数×100%4.门诊患者静脉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静脉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人数/同期门诊处方人数×100%(口腔医院:门诊患者静脉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静脉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人数/同期门诊就诊人数×100%)5.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人数/同期急诊处方人数×100%6.急诊患者静脉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静脉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人数/同期急诊处方人数×100%(口腔医院:急诊患者静脉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静脉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人数/同期急诊就诊人数×100%)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同期总出院人数×100%8.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出院患者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总例数/同期总出院人数x100%9.DDD值: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
某一药品DDD数=使用该药品的总量(g)/该药DDD 值10.注射剂型累计DDD数=所有使用的抗菌药物注射剂DDD数之和。
11.口服剂型累计DDD数=所有使用的抗菌药物口服剂DDD数之和。
1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100注:①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和。
②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100注:①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所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DDD数的和。
临床科室控制抗菌药使用指标为落实卫生部提出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控制指标(见表1),根据近几年来我院各临床科室抗菌药使用情况调查结果,特制定《临床科室控制抗菌药使用指标》,并针对各项指标制定了奖惩措施,请各相关科室认真贯彻执行,具体如下:表1:卫生部抗菌药物使用指标11。
1卫生部要求:住院抗菌药使用率(注射与口服、不包括外用、抗结核药,下同)≤30%;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使用一线抗菌药送检≥30%、使用二线抗菌药送检≥50%;使用三线抗菌药送检≥80%。
1。
2奖惩措施:住院抗菌药使用率每月药剂科统计报院感科,每超过1%,扣该医师50元,住院抗菌药使用率低于规定指标的1%,每个奖10元,奖惩按百分比类推.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数每月底检验科统计后报院感科,超额完成的部分每个奖10元,未完成定额任务的每个扣50元,使用抗菌药患者数不足但送检率达标不处罚。
1.3各住院科室分解指标,见表2。
微生物检验样本包括细菌培养+药敏、衣原体培养及药敏、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沙门菌、志贺菌培养及鉴定、结核菌培养、痰找结核杆菌、结核菌涂片检查、霍乱弧菌培养、真菌涂片检查、淋球菌、阴道分泌物检查。
原则上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必须采集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
采集时机必须在抗菌治疗前,对已用药而不能中止的患者,也应在下次用药之前。
表2 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指标*要求100%送检.2.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指标2。
1卫生部要求:门诊抗菌药使用率(注射与口服、不包括外用、抗结核药)门急诊科≤40%,门诊普通科室≤20%。
2。
2奖惩措施:门诊各科抗菌药使用率超过规定指标的每1%,扣该医师50元。
门诊抗菌药使用率低于规定指标的1%,每个奖10元、奖惩按百分比类推。
返聘医师一并奖惩。
2.3各科分解指标,见表3.表3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指标3。
围手术期抗菌药的使用要求力争<40DDD.重点管理影响抗菌药使用强度的因素,加强如围手术期超规定时限使用抗菌药、二种作用机制相同的抗菌药联合注射或口服、超说明书规定剂量上限使用抗菌药、出院带抗菌药等处方医嘱点评。
附件2
医疗机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
使用情况信息表
XXX医院(自行修改)
科室名称:统计期间:20 年月日至20 年月日科主任签字:
附件3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信息表
医疗机构名称:
附件4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
医疗机构名称:医疗机构性质:□三级综合医院;□二级综合医院;□口腔医院;□肿瘤医院;
□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妇产(妇幼保健)医院
注: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
注: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出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注: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出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注: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出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注: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出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说明:
1.医疗机构确因诊疗工作需要,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和品规数量超过上述规定的,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办理。
2.表格中的空白项,表明该指标未设定标准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做好相关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
3.表格中所称合格标本是指下呼吸道痰标本(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白细胞数>25个/低倍视野)、肺泡灌洗液、
清洁中段尿液、组织和血液、脑脊液等无菌体液标本。
4.表格中第8项“静脉输液使用率”、第9项“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平均每床日使用袋(瓶)数”是指所有药物的静脉输液,不单指抗菌药物的静脉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