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绿地系统调查
- 格式:ppt
- 大小:24.59 MB
- 文档页数:68
绿地调查方案背景和目的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重要话题,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环境,需要了解绿地的现状和相关问题。
因此,我们制定了这份绿地调查方案,旨在调查确保城市的绿地覆盖率和均衡性,同时发现并解决绿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研究区域本次调查涉及的区域为某市内的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我们将在这三个区域内,分别选择多个样本点,进行绿地调查。
调查内容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绿地进行调查:1. 绿地类型和覆盖率通过现场勘测、卫星遥感图像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域内的绿地类型(如公园、绿地、花园等)和覆盖率进行调查,了解绿地的现状。
2. 绿地质量对研究区域内的绿地进行抽样检测,包括土壤质量、植被覆盖率、气体含量等方面,以了解绿地的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3. 绿地功能调查绿地的使用情况和功能,包括休闲娱乐、生态保护、景观美化等方面,以了解绿地在城市中的作用。
4. 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市民访谈等方式,了解研究区域内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因素对绿地的影响,发现绿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将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具体包括:1. 现场勘探现场勘探是获取绿地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将在每个区域内选择多个样本点进行现场勘探,记录绿地类型、大小、使用情况、质量等信息。
2. 图像分析我们将利用卫星遥感图像对研究区域进行覆盖率分析,从而了解绿地的分布情况和覆盖面积。
3. 抽样检测针对绿地质量的调查,我们将在研究区域内选择多个样本点进行抽样检测,不同种类的地块和植物将进行不同的检测。
4. 问卷调查和市民访谈我们将通过问卷调查和市民访谈的方式,了解市民对绿地的使用情况、绿地存在的问题、需要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风险和解决方案本次调查涵盖多个领域,我们也需要面对多种风险。
具体包括:1. 安全风险在进行现场调查时,需要根据安全指引进行操作。
时刻注意安全,避免遭到意外伤害。
2. 数据安全调查所获得的绿地相关数据需要进行保密。
滨江绿地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背景滨江绿地是一处位于滨江新城的绿色休闲公园,占地面积约500亩。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滨江绿地一直是当地居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首选所在。
为了了解滨江绿地的管理情况和公众意见,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我们利用线下和线上方式,设计了一份问卷,包括滨江绿地的环境质量、管理维护、活动设施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共收集了300份有效问卷。
2.实地观察和访谈:我们对滨江绿地的环境、设施、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观察,并采访了一些居民和游客,了解他们的体验和意见。
三、调研结果1.环境质量:大多数受访者对滨江绿地的环境质量表示满意,认为空气清新、景色宜人。
2.管理维护:部分受访者对滨江绿地的管理维护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增加巡逻和保洁力度,保持公园的整洁。
3.活动设施:绝大多数受访者对滨江绿地的活动设施非常满意,认为有足够的娱乐和运动设施。
4.服务质量:受访者普遍认为滨江绿地的服务质量较高,对工作人员的态度和服务过程表示满意。
四、问题与建议1.管理维护:加大对滨江绿地的管理力度,增加巡逻以及保洁人员,确保公园的整洁和安全。
2.活动推广:增加更多的文体活动,吸引更多人来参与,并且提供更多的活动信息。
3.环境改善:加强绿化和景观维护工作,提升滨江绿地的整体环境质量。
4.服务提升: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游客的满意度。
五、结论滨江绿地在大部分方面获得了公众的认可和总体满意度较高。
然而,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和改进,如管理维护、活动推广和服务质量等。
通过采纳公众的建议和意见,滨江绿地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形象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人来参观和休闲。
临安城市规划标题:临安城市规划引言概述:临安是浙江省杭州市下辖的县级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临安城市规划成为了当地重要的发展议题。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探讨临安市的规划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城市空间布局1.1 城市中心区规划在临安市规划中,城市中心区被规划为商业、文化、政府等功能的集中地,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和配套设施,成为城市的核心区域。
1.2 城市辐射带规划临安市规划中,设立了多个辐射带,连接城市中心区和周边乡镇,便于人民群众的出行和交通。
1.3 生态绿地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了生态绿地的规划,保留了大片绿地和森林资源,打造出宜居的城市环境。
二、交通规划2.1 道路交通规划临安市规划中,道路交通系统得到了重点规划,建设了多条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方便市民出行。
2.2 公共交通规划公共交通在临安市规划中也得到了充分考虑,建设了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系统,提高了市民的出行效率。
2.3 自行车交通规划为了鼓励绿色出行,临安市规划中还设立了自行车专用道和共享单车系统,方便市民骑行。
三、产业发展规划3.1 产业结构调整临安市规划中,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优化了产业布局,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3.2 产业园区规划规划中设立了多个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服务,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3.3 乡村振兴规划为了实现乡村振兴,临安市规划中注重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四、文化遗产保护规划4.1 历史建筑保护临安市规划中,注重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修缮古迹,传承历史文化。
4.2 文化活动规划规划中设立了多个文化活动中心和博物馆,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4.3 文化产业发展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临安市规划中支持文化企业的发展,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推动文化经济的繁荣。
五、社会服务设施规划5.1 医疗卫生规划临安市规划中充分考虑了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建立了多个医院和卫生中心,保障市民的健康。
调研绿地现况调研报告范文绿地是指城市中进行绿化和种植植物的开放式公共空间,其重要性在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方面被广泛认可。
绿地在城市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如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本调研旨在了解目前绿地的现状和使用情况,并提供改进建议。
一、绿地分布情况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城市都有相应的绿地覆盖区域。
其中,中心城区的绿地面积相对较少,大部分集中在城市的边缘地带。
此外,绿地的面积大小和分布情况也与城市的发展阶段有关。
一些发达城市的绿地分布较为均衡,而一些快速发展的城市则存在绿地面积不足和分布不均的情况。
二、绿地使用情况1. 休闲娱乐:大部分绿地以公园的形式存在,供居民进行休闲、娱乐和户外活动。
据我们的调查,绿地主要用于散步、晨练、亲子活动等,而夜晚时一些绿地成为市民锻炼的场所。
2. 生态保护:一些绿地主要用于生态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这些绿地通常被划定为自然保护区,禁止或限制人类活动。
3. 规划景观:一些绿地被设计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用于美化城市环境。
这些绿地通常具有艺术设计和独特的植物布局,吸引了许多游客。
三、问题和改进建议1. 绿地面积不足:部分城市的绿地面积相对较小,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为此,我们建议加大对绿地建设的投资,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区域。
同时,可以考虑利用空置土地进行绿地建设。
2. 绿地分布不均衡:一些城市的绿地存在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导致城市居民在某些地区缺乏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我们建议在城市规划阶段就考虑绿地的布局,将绿地合理分布到各个社区,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3. 绿地管理不善:一些绿地管理不善,缺乏维护和保养,导致绿地的使用价值降低。
我们建议增加绿地的管理和维护人员,加强对绿地的日常保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保护绿地的环境和植物。
4. 绿地功能单一:一些绿地的功能较为单一,只满足了某些特定需求,如休闲或生态保护。
我们建议在绿地规划阶段就考虑不同层次和不同功能的绿地布局,使得城市的绿地系统更加完善和多样化。
绿地调研报告
根据针对绿地的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绿地覆盖率较低:调研发现,城市绿地覆盖率普遍较低,仅占总面积的一小部分。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给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2. 绿地分布不均:绿地在城市中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和高端住宅区,而郊区和低端住宅区的绿地缺乏。
这种不均衡的分布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公平,造成城市居民的福利差异。
3. 绿地设施不完善:部分绿地存在设施老化、互联设施不足等问题。
此外,一些绿地内部的道路、步行道、停车场等设施也不完善,影响了市民的使用体验。
4. 绿地管理不到位:绿地管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存在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手段单一等问题。
这导致了绿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同时也加剧了城市环境的恶化。
5. 绿地开发缺乏创新:绿地开发方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我们建议在绿地开发中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实现城市绿地的综合效益。
综上所述,针对城市中绿地的调研结果显示存在绿地覆盖率低、分布不均、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和开发缺乏创新等问题。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建议采取相应的
措施来增加绿地覆盖,优化绿地分布,提升设施质量,加强绿地管理,同时促进绿地开发的可持续性和创新性。
绿地调研报告范文一、调研目的与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绿地的建设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城市绿地的现状、问题和存在的困难,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绿地规划政策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网络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报告,获取绿地建设和保护方面的资料;2.实地调研:选择不同类型的绿地进行考察,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
三、调研结果1.绿地建设方面(1)城市公园: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规模不足、管理不善、设施陈旧的问题。
特别是一些老旧城区的城市公园面积过小,不能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2)社区绿地:社区绿地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社区绿地的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
存在的问题包括建设质量不高、管理不到位等。
(3)商业中心绿地:商业中心绿地常被用作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但存在被商业化利用、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2.绿地保护方面(1)生态系统破坏:城市绿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部分绿地面临被侵占和破坏的风险。
(2)管理不善:一些绿地管理单位存在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效果不佳等问题,未能有效地保护绿地资源。
(3)规划缺失:一些城市在绿地规划方面缺乏前瞻性,未能充分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长远需求,导致绿地面积不足、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四、调研分析与问题解决1.提高绿地建设质量:加强对城市公园、社区绿地和商业中心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质量监管,确保绿地景观的美观、舒适性和可持续性。
2.增加绿地投入:增加对绿地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在城市更新和老旧城区改造过程中,应注重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绿地设施,并提高绿地管理水平。
3.加强绿地保护意识:加大对绿地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绿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绿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4.完善绿地规划:加强绿地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合理规划绿地布局,确保城市的每个居民都能方便地接触到绿色空间。
杭州市城市道路绿化调查与分析杭州市作为中国的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人间天堂”之称,其城市道路绿化水平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杭州市城市道路绿化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其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调查现状1.绿化覆盖范围:在杭州市区范围内,主城区和郊区的道路绿化覆盖范围普遍较广,街道两旁的绿化带和公园连廊成为了城市生态的一部分。
2.绿化植物种类:杭州市的道路绿化植物种类繁多,包括大量的乔木、灌木和花卉等,其中以梧桐树、樱花树、紫薇等树种最为常见。
3.绿化养护水平:杭州市道路绿化的养护水平比较高,绿化带内有专门的养护人员定期清理杂草、修剪植物,保持绿化带的整洁和美观。
4.绿化效果:城市道路绿化使得整个城市显得生机勃勃,空气清新,给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和娱乐环境。
二、问题分析1.绿化带利用率低:绿化带往往只起到装饰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不能发挥其真正的功能,如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
2.绿化带连通性差:城市道路绿化带之间的连通性不够,缺乏步行、骑行和绿道等交通网络,导致市民行动受限,无法充分享受绿化带带来的好处。
3.绿化植物种类不够多样化:杭州市道路绿化植物主要以常见的树种为主,缺乏多样性,导致景观单一化,缺乏变化和新意。
4.绿化养护成本高:绿地的养护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这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加大了绿化工作的难度。
三、建议1.制定全面的城市道路绿化规划:杭州市应该出台全面的城市道路绿化规划,明确绿化带的布局和功能,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提高绿化带的利用率:绿化带可以设置休闲设施、广场、健身器材等,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场所和活动空间,增加绿化带的利用率。
3.加强绿化带之间的连通性:完善步行和骑行道路网络,使各个绿化带之间可以互相连通,方便市民的出行和活动。
4.增加绿化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引入更多的本地植物和适应性强的外来植物,增加绿化带的景观变化和新意。
住宅区绿地植物生态效益评估作者:郭超郑浙东单位: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植物群落结构调查(1)调查方法:依据临安市居住区的空间分布,选取3个居住小区作为调查对象,分别是春天小区、林水山居、筑境小区。
在每个居住区选取植物分布具有普遍性与典型性的10m×10m 样地各3个。
在每个样方的4角各设置1个5m×5m灌木层(含乔木更新层)样方,并在灌木层4角各设置1m×1m的草本层小样方。
(2)调查内容:对乔木树种(胸径≥4cm)进行每木检尺,实测胸径、树高、冠幅,统计每样方中乔木树种的株数。
详细记录灌木(包括胸径<4cm的小乔木或幼苗)的种类,测量并记录其地径、株高、冠幅。
再记录群落的地被、草本(包括蕨类植物)和层间植物的种类、平均高度、数量。
主要使用的仪器与用具有记录本、铅笔、尺子、胸径尺等。
生态效益研究调查(1)空气负离子监测仪器:测定空气负离子的仪器为DLY-G型大气负离子测量仪。
该仪器是测量大气离子的专用仪器,数据稳定,测量准确,灵敏度高,使用方便。
检测范围为10~11999×109个离子.cm-3,离子浓度误差及迁移率≤±10%,工作温度0~40℃,空气相对湿度≤90%。
(2)监测方法与内容:使用(DLY-G)型大气浓度测试仪进行测定,测定时,选择静稳天气,采样高度为距离地表1.5m,与成人呼吸高度基本一致。
在同一测点测量相互垂直4个方向的空气正离子和负离子浓度,每次采气3min,待仪器显示的数值稳定后瞬时读取5组正、负离子峰值数,同时调查记录测点周围的环境及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风速、海拔和经纬度等几项与人体健康关系比较密切的指标进行测定。
主要采用的仪器与用具有记录本、铅笔、光照仪、风速仪、GPS、正负离子检测仪等。
数据处理与分析(1)重要值:某一种物种在群落中的重要值用IV来表示,是衡量物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的有效综合指标,可以反映群落演变的方向。
绿地调研报告绿地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城市中的绿地状况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并提出改善城市绿化工作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对市民的绿地利用状况、满意度和改善意见进行了调查。
其次,我们选择了几个典型的绿地进行实地观察,了解绿地的规模、植被种类、设施设备及管理情况。
三、调研结果1. 市民对绿地利用情况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市民都利用绿地进行休闲和娱乐活动,如散步、晨练等。
少部分市民认为绿地利用不够充分。
2. 市民对绿地满意度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市民对绿地的绿化状况、环境质量和设施设备表示满意,但也有一些市民对绿地的卫生状况和管理提出了意见。
3. 实地观察发现,部分绿地的面积较小,植被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
少数绿地设施设备老旧,需要加强维护和更新。
管理情况方面,有些绿地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导致管理不善。
四、改善建议1. 增加绿地面积。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建议增加绿地的面积,特别是在城市郊区和人口密集的地区,以满足市民对绿地的需求。
2. 丰富植被种类。
我们建议在绿地中增加不同种类的植物,提高绿地的生物多样性,并增加市民的观赏价值。
3. 加强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更新。
针对设施设备老化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对绿地设施的维护和定期更新,以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4. 加强绿地管理。
我们建议增加绿地管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加强绿地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绿地的整洁和安全。
五、结论绿地在城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环境和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市民对绿地的利用与满意情况,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改善城市绿化工作,提高市民对绿地的满意度。
绿地建设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希望相关部门和市民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打造美丽宜居的城市。
临安城市规划引言概述:临安作为浙江省杭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近年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规划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交通规划、建造规划、绿化规划、公共设施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临安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
一、交通规划1.1 道路规划:临安市交通规划注重道路的合理布局和交通网络的畅通。
主干道、快速路、环线道路等被规划为交通主干线,以方便市民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
1.2 公共交通:临安市加强公共交通的建设,规划了地铁、公交和轨道交通等交通工具的路线,以提高市民的交通出行效率和便利性。
1.3 交通枢纽:临安市规划了交通枢纽,包括火车站、汽车站和机场等,以满足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衔接需求,方便市民和游客的出行。
二、建造规划2.1 城市布局:临安市建造规划注重城市的整体布局和风貌保护。
规划了不同功能区域,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2 建造高度限制:临安市规划了建造高度限制,以保护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
高层建造集中区域和低矮建造区域相结合,形成美观的城市景观。
2.3 建造风格统一:临安市建造规划倡导建造风格的统一,以保持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
规划了不同建造风格区域,如传统建造区、现代建造区等。
三、绿化规划3.1 公园绿地:临安市绿化规划注重公园绿地的建设和保护。
规划了多个公园和绿地,以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2 植被覆盖:临安市规划了植被覆盖面积,以增加城市的绿色空间和空气质量。
注重植被的选择和种植,使城市更具生机和美感。
3.3 生态保护:临安市绿化规划注重生态保护,规划了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园区,以保护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四、公共设施规划4.1 学校医院:临安市公共设施规划注重学校和医院的布局和建设。
规划了多所学校和医院,以满足市民的教育和医疗需求。
4.2 商业中心:临安市规划了商业中心,包括购物中心、超市和商业街等,以提供便利的购物和娱乐场所,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调研绿地现况报告范文根据调研结果,我对绿地现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以下是针对绿地现况的详细报告:1. 绿地面积分布情况:通过对调查区域内绿地面积进行测量和计算,发现绿地主要分布在城市公园、居民小区和市区的休闲娱乐场所。
其中,城市公园占据了最大的绿地面积,其次是居民小区,而市区的休闲娱乐场所的绿地面积相对较小。
2. 绿地质量评估:为了评估绿地的质量,我们采用了多种指标,如绿地覆盖率、植被状况和环境质量等。
a. 绿地覆盖率:通过遥感影像和地面实地调查,我们发现绿地覆盖率在城市不同区域存在差异。
高密度区域的绿地覆盖率相对较低,而郊区和农村地区的绿地覆盖率较高。
b. 植被状况: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对样本绿地的植被种类、树木健康状况和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有些绿地的植被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而其他绿地则存在植被凋落、树木缺失等问题。
c. 环境质量:我们通过监测了绿地周围的空气质量、噪音水平和水质等指标来评估绿地周边环境的质量。
结果显示,大部分绿地周边环境质量良好,但也存在一些绿地受到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的问题。
3. 绿地管理及维护情况:调查发现,各个绿地的管理和维护情况存在差异。
一些绿地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使用者可以充分享受到绿地带来的益处。
然而,还有一些绿地存在管理不善、缺乏维护等问题,导致使用者的体验受到了影响。
综上所述,调研结果显示目前绿地现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
高密度区域的绿地覆盖率较低,部分绿地的植被状况不佳,部分绿地面临环境污染和管理维护不足的挑战。
建议在提升绿地面积和质量的同时,加强对绿地的管理和维护,以提供更好的绿地环境供市民使用。
张楠,王小德.杭州市临安区居住区外围周边绿地植物资源调查[J ].中南农业科技,2024,45(2):139-143.随着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居住区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人们对居住区环境的质量日益关注。
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场所,居住区的环境状况直接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和舒适度,是最直接的人居环境[1]。
研究表明,植物具有调节小气候、固碳释氧、滞尘杀菌和提高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作用[2],在改善居住区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合理的植物配置在视觉上为人们展现四季有景、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心理上为人们带来积极向上的感受体验,同时还可以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已有居住区绿地植物资源与应用的研究中,多是针对居住区内部绿地,如入口绿地、中心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组团绿地、公共绿地[3-6],较少关注居住区外围周边绿地。
这类绿地多设置在居住区外围,是居住区与周围环境的绿色屏障[7],不仅可以降低噪音的影响、提升周边空气质量,而且可以减弱居住区外墙的生硬感,使其与周围环境更加和谐。
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城中心12个居住区外围周边绿地植物资源及其应用进行研究,对其生活型、应用频率、种植方向与种植形式进行分析总结。
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地概况临安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是浙江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属季风型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温暖湿润,雨量充足,四季分明[8]。
全境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西、南三面环山,地势优越,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被称为“杭州的后花园”[9]。
1.2调查对象因居住区外围周边绿地多临街一侧或多侧,故在统计居住区层数时仅归纳有绿地的一侧。
在全面踏查临安区城中心居住区情况的基础上,将其外围周边有绿地的居住区分为低层、多层、高层和混层4类,每个类别均选取3个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区,共计12个居住区。
学术研究 浅谈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及绿地率调查邹努努永嘉县勘察测绘院,浙江 永嘉 325100摘要:按照浙江省绿色城镇行动方案的要求,结合作业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调查工作。
阐述了开展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及绿地率(以下简称两绿)调查的意义,结合永嘉县巽宅镇两率调查实例就如何组织开展两绿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绿化覆盖率;绿地率;调查;方法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86(2016)3-0306-01前言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及绿地率调查将严格依据《浙江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及绿地率调查技术规程》(简称《规程》)要求,综合利用高分辨率航空影像数据、1:5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竣工测绘数据、城市建成区数据以及相关专题数据,运用遥感及GIS技术,调查建成区绿地现状范围和绿化覆盖范围,计算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
1 项目内容: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⑴完成相关资料、数据的收集和处理;⑵采集2015年永嘉县巽宅镇建成区范围内绿地现状、绿化覆盖范围;⑶进行外业调查,核实绿地现状和绿化覆盖范围;⑷统计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形成统计表和成果报告。
2 现有资料分析与利用⑴高分辨率航空正射影像:作为植被提取的原始影像数据,同时也作为外业调查底图。
⑵城市建成区数据:以永嘉县巽宅镇提供的城市建成区范围为依据,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及本地建设规划部门的相关专题数据,运用遥感及GIS技术,对城市建成区范围进行划定并量算面积。
城市建成区数据采用温州城市坐标系。
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1:5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来源于永嘉县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其中植被图层用于城市建成区绿地现状信息的提取,居民地图层用于修正建成区绿地信息及确定企事业单位、公司的范围。
⑷竣工测绘成果:竣工测绘成果来源于永嘉县勘察测绘院,作为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信息提取的补充数据源。
绿地系统调查和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绿地系统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绿地系统的现状并从中提取有益的信息,对某市的绿地系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包括实地勘察、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
实地勘察主要是对不同类型的绿地进行观察和测量,了解其规模、植被状况和管理情况。
问卷调查则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给居民以了解他们对绿地的利用情况、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此外,还对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绿地管理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三、现状分析1. 绿地总体情况:该市绿地面积为XX万平方米,占市域总面积的XX%,分布较为均匀,但存在一些地区绿地供给不足的问题。
2. 绿地类型:绿地主要包括公园、绿化带、广场和景观道路等。
其中,公园是市民最常利用的绿地类型,总占比达到XX%。
3. 绿地质量: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绿地质量整体尚可,但也存在一些非常规管理和植被疏松等问题。
此外,绿地水源保护亟待加强,防治水体污染和环境破坏的任务十分重大。
4. 居民利用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绿地在居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XX%的居民每周都会利用绿地进行休闲活动。
居民对绿地的管理和维护有一定的期望,希望提高绿地设施和服务水平。
5. 绿地管理:通过统计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数据,发现绿地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职责不够明确,协同不够紧密。
绿地规划和管理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导方针。
四、问题和建议1. 绿地供应问题:加大投入,继续增加绿地面积,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区域和工业污染区附近增加绿地供给。
2. 绿地质量问题:加强绿地管理,强化植被养护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
3. 水源保护问题:加大对绿地水源的治理力度,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水体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防治工作。
4. 居民利用问题:提高绿地设施和服务水平,增加休息座椅、儿童游乐设备等设施,提供更多公共活动和社交空间。
同时,加强宣传,增加居民对绿地的认知和利用率。
本科生课程论文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届)题目:望湖公园景观空间的调查分析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院名称:指导教师:年月日目录一望湖公园简介 (2)二望湖公园景观环境设计分析 (2)1.总体效果 (2)2. 公园道路系统分析 (3)3. 植物景观 (4)4. 设施景观 (6)5. 水体系统 (7)6. 不足与建议 (7)三调查总结 (8)望湖公园景观空间的调查分析调查时间:调查地点:临安望湖公园调查方法: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行为场所观察调查要求:通过调查望湖公园绿色空间的景观布局,包括绿地结构、景观要素的布局、功能和利用情况,了解使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文化心理需求。
运用生态、美学、环境心理学等知识,分析公园环境景观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调查内容:1、总体效果①总体印象②绿地布局③绿地面积2、道路景观①流畅性②安全性③美观性3、植物景观①植物配置②植物品种③绿化养护4、设施景观①数量②形式③分布情况④使用情况5、水体景观①美观性②安全性③亲水性④维护管理一、望湖公园简介望湖公园位于钱王大街与望湖路交叉口,新三眼桥东侧,总占地面积约30 亩。
公园地下为 3300 多平方米的车库,地上建2500 多平方米的建筑群,以仿古风格为主。
公园围湖而建,以水体为主要景观依托,内有游步走廊、休憩座椅、景观池、小广场、花草绿化等丰富而精巧的景观设施。
望湖公园这样一个新公园的落成,使得公园周边市民又多了一个消磨时光、阖家欢乐、感受自然的好去处。
二、望湖公园景观环境设计分析1。
总体效果望湖公园沿河而建,地势平坦。
在其不大的面积上,建筑的形式多数以仿江南园林设计为主,有着很多典型的细节设计。
从仿古连廊旁优雅的翠竹,到广场处充满设计感的各种建筑小品,从高低错落的路灯系统和对外衔接的扬抑处理,到路面的各种视觉效果强烈的设计,处处突出公园精致的美感.整个公园的植被覆盖面积较大,种类丰富,与道路系统,水面生态和谐共存,季节性植被的良好组织使得公园在不同季节都能有自己显著的色彩主题.公园路面以暖色调为主,配上植被的盎然绿意,这样合理的色彩搭配使得游人们能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同时也给整个公园定下了一个舒适、温暖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