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础调研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3.89 MB
- 文档页数:35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调研南开大学校园公共绿地调研目录第一章概述 (3)1.1调研背景 (3)1.2调研对象 (3)1.3调研方法 (3)1.4调研思路 (4)第二章发现与分析问题 (4)2.1服务对象 (4)2.1.1主要服务对象 (5)2.1.2次要服务对象 (5)2.2空间形态 (5)2.2.1道路规划 (5)2.2.2绿地中心区域设计 (6)2.2.3小品设施 (6)2.2.4树种规划 (6)2.2.5照明与灯光设计 (7)2.2.6岸线设计与河道治理 (7)第三章解决问题 (7)附录 (8)参考文献 (8)调查问卷 (9)第一章概述 1.1调研背景高校中的公共绿地则比一般公共绿地承担更重要的功能,不但是高校师生以及周边居民游憩活动的主要场所,而且在提高高校整体环境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南开大学是一所绿化丰富的大学,其中多样的公共绿地不但是学子们心旷神怡,放松身心的场所,而且也是很多家属和附近居民进行公共活动的首选场地。
然而,并非所有的绿地都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很多尚还存在不少问题。
因此,我们选择了其中一片存在一定问题并且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绿地进行调研和分析,试图发现其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使校园绿地真正发挥其功效。
1.2调研对象我们所调研的南开校园公共绿地位于天南门南侧约50米,北对天南门,东临南开家属区,西临道路。
占地约1000平方米。
周边的建筑主要是教学楼和家属宿舍,均离绿地有一定距离。
1.3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发放问卷、访谈、观察法、查找文献法等调研方法。
1.4调研思路总平面图第二章发现与分析问题南开大学校园绿地虽然紧邻道路,周边人流量较大,但是进入起来。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及访谈,将其现存的问题归纳为以下两方面:服务对象方面和空间形态方面。
2.1服务对象该处绿地位于天南门附近的路旁,周边紧邻家属区和教学区。
该处绿地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还有少部分附近家属。
但该处绿功能分析地在服务对象上定位较为模糊,绿地内缺少适应相应人群需求的活动设施。
调研绿地现况调研报告背景介绍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为了解当前城市的绿地现状,本次调研对城市中主要的公园、广场和绿道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分析绿地的面积、分布情况以及管理和使用情况,为城市的绿地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绿地的实际情况,通过数据收集,获取详细的统计数据,对绿地的面积、布局、管理和使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调研结果绿地面积和分布情况我们首先统计了城市中的绿地面积和分布情况。
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城市总面积为500平方公里,其中绿地总面积为8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
绿地主要分布在城市的中心和周边地区,公园和广场是主要的绿地类型,绿道的覆盖率相对较低。
绿地管理和维护情况我们对绿地的管理和维护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目前城市对绿地的管理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绿地管理人员的数量和专业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和科学的管理策略,导致绿地的规划、建设和维护不够规范和科学。
与此同时,部分绿地的维护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绿地的养护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
绿地使用情况我们还关注了绿地的使用情况,发现城市的绿地利用率还有待提高。
虽然城市中有许多美丽的绿地,但由于缺乏吸引力和设施的不完善,很多绿地处于闲置状态。
此外,城市居民对绿地的认知度还不够高,很多人对绿地的利用方式和使用规则存在一定的误解和不了解。
调研分析通过对绿地现状的调研,我们认为目前城市的绿地建设和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绿地的面积相对较小,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其次,绿地的布局不够合理,导致绿地的分布不均匀,很多居民所在的区域缺乏绿地资源。
另外,绿地的管理和维护缺乏专业人员和足够的资金投入,导致绿地的养护不够完善。
最后,绿地利用率较低,很多绿地处于空置状态,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建议和对策为了改善城市的绿地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 加大绿地建设力度,增加绿地的面积和覆盖范围。
城市绿地规划基础资料调研表
一、城市概况
城市名称:______ 现状市区人口____万现状建设用地_____km2城市绿地总面积____km2
二、附表
※填表须知:表1 公园调查表包含综合公园(市级公园、区级公园)、社区公园(居住区级公园、小区游园)、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带状公园四类。
请贵单位一一对应在贵市的公园中选择建设及使用情况较好的典型公园填报,如果没有该类公园,则可以不填,但应文字说明贵市没有该类公园。
表2 广场调查表本表请贵单位在贵市中从交通型、市政型、休闲型三类广场中选取典型广场填报,如果没有,则可以不填,但需文字注明。
我们提供的表格均为单个公园、单个广场的填报表,如需多份,请自行复印或从我院网站上下载打印,网址:
※表格填写内容注意事项:带单位的空格直接进行数据填写;完全空格的进行文字描述;有多个选项的则打√选择。
表1 城市公园调查表表1-1总表
表1-2设施
表1-3园路系统与出入口
表1-4入口
表2 广场调查表
表3 生产绿地、防护绿地调查表
表4 居住绿地调查表
表5 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调查表表5-1 拥有类型绿地的样本地区基础信息调查表
表5-2 单个类型绿地调查表。
目录第一章城市概况一、县域概况二、县城概况第二章管理资料一、管理机构二、人员状况三、园林科研四、资金与设备五、城市绿地养护与管理情况第三章市政园林所工作职责第一章城市概况一、县域概况(一)位置及区划、人口***县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地处成渝经济带的腹心,成渝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中点,隶属内江。
其北与内江东兴区、南与泸县、西与富顺县、东与重庆市荣昌县相邻。
全县幅员面积792平方公里,辖16镇两乡。
2005年底,全县总人口76.0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2万人,占总人口的21.3%。
城镇人口(指居住在建制镇以上城镇建成区内的人口,包括非农业人口、驻镇农民、常驻一年以上流动人口、特殊人口四项)约27万,占总人口的35.5%。
(二)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县位于沱江一级支流大清河与濑溪河的分水岭上,整个地势东北较高,西南较低;全县最高海拔665.8米,最低海拔290米。
全县以丘陵地貌为主,其地貌大致可分为低山、低丘和浅丘三个类型。
低山区主要由油房山、云顶山和圣灯山组成,约占幅员总面积的15%;低丘区主要分布于西北部的黄家、双凤、迎祥、界市一带,约占幅员总面积的29%;浅丘区主要分布于县域中部,从东至西贯穿全境,约占幅员总面积的56%。
隆昌地质结构属于川南台华莹山复式背斜的西南余脉,构造较为发育。
地层主要为三叠系须家河组、侏罗系自流井组。
区内为低山浅丘,褶断规模小,不属于地震活动带,滑坡及崩塌较不发育。
据县志记载,尚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等灾害。
(三)气候***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日照偏少、无霜期长等特点。
常年平均气温17.3℃,一月平均气温7℃,七月平均气温27℃;年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温-1.9℃。
年均总降雨量1053.6mm,年均相对湿度79%,年均日照时数1172.2小时/年,年均总蒸发量695.5 mm,年均无霜期334天,年最大风速32米/秒(内江资料)主导风向为北风。
调研绿地现况报告范文1. 背景介绍为了解当前城市绿化状况以及居民对绿地的需求和满意度,本次调研对某市区内的绿地进行了实地调查。
调研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旨在为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2. 调研主题调研主题为城市内绿地的分布情况、绿地设施状况和居民对绿地的认知、利用以及建议。
3.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两种方法,以多角度全面了解绿地现况和居民需求。
3.1 问卷调查在市区内的不同社区发放了200份问卷,涵盖了居民对绿地的意见、满意度以及绿地设施等。
问卷采用了多项选择和开放性问题。
3.2 现场观察实地调研中,调查人员对市区内的主要绿地进行了观察和拍照记录,包括绿地数量、面积、绿化植物种类以及设施等。
4. 调研结果4.1 绿地分布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市区内共有绿地84处,总面积为32000平方米。
其中,65%位于社区内,25%位于市区主要道路两侧,10%位于公园和旅游景区。
4.2 绿地设施状况调研中发现,绿地设施相对较为齐全,包括座椅、垃圾桶、健身器材等。
然而,部分绿地的设施老化,需要及时维护和更新。
4.3 居民对绿地的认知和利用问卷调查显示,70%的居民表示曾经利用过绿地进行休闲活动,如散步、晨练等。
但仍有30%的居民表示不了解附近绿地的存在,或者觉得绿地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
4.4 居民对绿地的满意度居民对绿地的满意度普遍较高,超过80%的居民表示满意或者比较满意。
居民认为绿地能够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增加社区整体美观度。
5. 分析与建议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提出以下建议:5.1 加强绿地规划和建设在市区内增加绿地的数量和面积,以满足居民对休闲空间的需求。
重点考虑在人口稠密区域和交通要道两侧增设绿地,提高城市整体绿化率。
5.2 更新绿地设施加大对现有绿地设施的维护力度,及时修缮绿地设施,保持其良好的使用状态。
适时更新设施,增加新的娱乐和锻炼项目,以提高绿地的吸引力和利用率。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与效益一、试简述城市园林绿地功能与作用一、生态功能1.改善小气候:调节气温:太阳辐射的60~80%被植物所吸收,其中90%热能被植物的蒸腾所消耗;调节湿度: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而降温,提高湿度一般蒸发的水分占从根部吸收的99%;调节气流:(1)挡防风林,减风速,减风沙,改善气候;(2)通道:带状绿地,加大空气流通,将城市郊区的气流引入城市中心。
2.净化空气:(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2)吸收有害气体:吸收so2的有:臭椿、夹竹桃、石榴;吸收cl2的有:黄杨、油茶、山茶;吸收HF2的有:大叶黄杨、海桐、香樟;吸收o3的有:银杏、柳杉、冬青;(3)吸滞烟灰粉尘:一方面由于枝冠茂密,具有强大的降低风速的作用,随着风速的降低,一些大浆,空气中的尘埃经过树木时便附着于叶片及枝干,经过雨水的冲洗,又恢复其吸尘能力;(4)减少含菌量:植物减少尘埃从而减少含菌量,有些植物还能分泌具有杀菌能力的杀菌剂,使得空气含菌量减少;健康作用:负离子作用,芳香草对人体的影响,绿色植物对人体神经的作用3.防止公害灾害:(1)降低噪声A噪声来源:交通运输,工业噪声,其他噪声B树木绿化对噪声具有吸收和消声作用,可以减弱噪声的强度C减噪效果影响因素:植物配植方式、树冠层、高度、位置、种类、林带的结构与宽度;(2)净化水体与土壤作用:许多水生植物、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作用,植物的地下根系的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3)涵蓄水源与保护地下水4.保护生物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环境二、空间功能:1安全防护作用:避震防火作用[防火树种];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备战防空。
2提供游憩度假条件:日常户外活动;3.文化宣传、科普教育;4旅游度假;5度假及休闲疗养基地。
三、精神上作用:美化城市、装饰环境;自然美、艺术美和创造性(植物的自然特性、满足人的情感生活追求、道德修养追求和人迹交往追求、满足人们创造的需求,精神世界的发展,需要知识作为武器。
石河子市城市绿地系统调查姓名:XXX学号:班级:指导老师: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八日目录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1.自然资料1.1 地质地貌1.2 气候1.3 水文1.4土壤2.绿地资料2.1 公共绿地2.2生产绿地及防护绿地2.3附属绿地3、技术经济资料3.1 国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标3.2植物资料三、实验方法四、调查结果分析五、附表一、实验目的了解石河子绿地系统状况,通过分析现有绿地系统的优缺点来完善石河子的绿地系统规划二、实验内容1、自然资料1.1 地质地貌石河子市位于天山地槽北部,准噶尔地块南缘,区内第四纪覆盖层厚度约700~2000 米,呈现西厚东薄中间厚的特征。
行政区划面积全部分布于玛纳斯河冲积平原上,地形基本平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南北坡降12‰,东西坡降9‰,市区海拔430~520 米,南部为山前倾斜平原,呈山麓斜坡堆积地表。
北部扇缘地带,形成泉水溢出带,地下水埋深1 米左右,市区耕地大都分布在此位置上。
市区西部自南向北残存着玛河故河道与干沟,北部零星分布着池塘和洼地。
1.2 气候石河子市属干旱大陆性气候,寒暑变化剧烈,降水少,多晴朗天气,四季温差较大,夏季酷热,冬季寒冷,干旱少雨,夏季日照时间长。
最高气温值42.2℃,最低气温值-36.8℃,年平均气温6.8℃,相对平均湿度64%,年平均降水量198.8 毫米,年蒸发量1536.5 毫米,气压967.8 毫米贡柱,平均降雪日数40.9 天,无霜期166 日,市区日照2782 小时。
年平均风速1.7 米/秒,最大风速20米/秒。
春季以西南风和东南风为主,夏季以西南风和南风为主,常年主导风向为南南风,其频率为夏季10%,冬季9%。
1.3 水文石河子垦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区域内河流均属内陆河流,从东向西有塔西河、玛纳斯河、宁家河、金沟河、大南沟、八音沟河。
各河均发源于天山山脉北坡中段伊连哈比尔尕山山脉,向北流入准噶尔盆地,用于农田灌溉。
城市公园绿地问题调查及发展对策导语:根据我市公园绿地的现状和感观效果,本人对市区公园绿地做了全面调查,进行了重点分析。
具体为:公园绿地的现状,公园绿地存在的不足,公园绿地发展对策,公园绿地添加特色和提升品位。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
公园绿地不但贴近人们生活的空间,是人们户外活动的好去处,满足了当代城市居民返朴归真、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而且可以满足人们游憩、锻炼、娱乐、社交活动的需求。
公园绿地已成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绿色的环境可以使人们产生安宁、祥和的感觉,进而促进身心健康。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是重要的外环境因素之一,植物不但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其自身构成的绿色空间还对烟尘和粉尘具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的作用。
另外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的作用。
园林绿化还可以通过植物地下根系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
追求人与环境的协调是园林绿化的总体目标,作为一门具有优化环境功能和丰富文化、艺术内涵的学科和建设行业,园林绿化在营造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致力于建立文化历史、艺术间相互融洽与和谐的氛围。
它可以丰富人文意识与审美价值内涵,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
一、市区现状建成区面积74.78(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62.26(万),公园绿地716(公顷),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01(平方米)。
各类公园90个,(其中综合性公园83个,专类公园7个)。
(附城市公园绿地统计表)二、目前市区规划建设公园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1.公园绿地缺乏特色公园绿地带有的强烈色彩印记更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显著标志。
目前市区公园绿地千篇一律都为综合性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