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CT影像(胡道予06.12.26)
- 格式:ppt
- 大小:6.03 MB
- 文档页数:53
256层螺旋CT小肠造影扫描技术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在小肠疾病诊断中采取256层螺旋CT小肠造影扫描技术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院内收治的小肠疾病患者70例,为患者采取256层螺旋CT小肠造影扫描技术检查,对比确诊结果,分析神经内分泌肿瘤、淋巴瘤、小肠胆石梗阻、克隆病诊断符合率。
结果:CT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淋巴瘤、小肠胆石梗阻、克隆病符合率相比确诊结果指标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256层螺旋CT小肠造影扫描技术应用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符合率较高。
【关键词】小肠造影扫描;256层螺旋CT;疾病诊断;符合率小肠属于机体当中消化系统重要构成,其有较多的病变类型,临床诊断小肠疾病一般采取X线钡餐,应用造影剂对于小肠壁黏膜产生遮挡,会影响其中的诊断效果。
内窥镜检查为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有一定的局限性。
多层螺旋CT当中一般口服甘露醇溶液扩张肠管结合小肠造影[1]。
此方法能够清晰诊断小肠疾病,并显示病变影像特征,对其中血管显示能力较为理想,快速大范围容积进行扫描。
有强大的处理功能。
本次对于我院256层螺旋CT小肠造影扫描技术诊断小肠疾病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院内小肠疾病患者70例,选取对象2021-2月到2023-8月入组。
纳入标准:患者小肠疾病确诊,临床一般资料齐全,资源加入本次实验者,存在低热、便秘、乏力者;排除标准:存在精神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者。
男患者34例、女患者36例,年龄区间44-87岁,平均52.31±0.34岁。
1.2方法检查前一晚18时开始禁食,晚8点服用番泻叶50mg,饮水量应在1500 mL以上,叮嘱患者应做到及时排便,对其进行肠道清洁。
扫描前30-60 min,一般分4-6次进行口服甘露醇溶液(20%)2000-3000mL,每次控制在500 mL,每15 min 服用1次,促进患者的小肠充盈扩张。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术的应用及操作技术靳冬生【摘要】Objective: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small intestine 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 applications and operating techniques.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medical records of our hospital in September 2012 ~ August 2014 were treated 118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small bowel neoplastic lesions,and 16 patients layer multi - slice spiral CT,the lesion site of the patient,the tumor size ,tumor morphology were observed,and the final pathological diagnosis were analyzed. Hut also on the 118 cases of intestinal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tumor imaging and H - ultrasound,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ree diagnostic methods. Results:The 16 - story multi - 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for diagnosing small bowe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maging and H - ultrasound,P ﹤ 0. 05,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Meanwhile 16 - layer multi - slice spiral CT diagnosis of high diagnostic yield jejunum and ileum. Conclusion:The small intestinal tumor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ulti - 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high value of the small intestine,small intestine in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and mesenteric can be multi - faceted show,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目的:分析与探讨多层螺旋 CT 小肠造影术的应用及操作技术。
多层螺旋CT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叶慧;胡道予;王秋霞;肖明
【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
【年(卷),期】2006(21)3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手术证实的23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CT表现.并结合三维重组进行观察.结果:良性肿瘤7例,其中平滑肌瘤2例,腺瘤1例,良性间质瘤4例;恶性肿瘤16例,腺癌7例,淋巴瘤3例,恶性间质瘤6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重建技术诊断小肠肿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总页数】4页(P228-231)
【作者】叶慧;胡道予;王秋霞;肖明
【作者单位】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4.42;R735.32
【相关文献】
1.多层螺旋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J], 吴长青;柏松
2.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J], 廖忠剑
3.双气囊小肠镜和多层螺旋CT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J], 叶红柔;陈春晓
4.多层螺旋CT检查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J], 付远志;刘振翠
5.多层螺旋CT扫描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J], 于安星;周东风;李宏;李小川;窦昭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肠残渣征”的影像诊断意义
【影像表现】
又称小肠粪渣征。
腹部CT扫描显示扩张小肠肠管内见到类似于结肠腔内粪便残渣样物质,常常含有气体影。
常见于小肠梗阻。
该证被认为是由于低位不完全性或亚急性小肠梗阻导致排空延迟,使小肠食物消化不全、细菌过度生长以及远端小肠内容物水分被吸收等因素造成。
见图1~图2。
图1小肠内残渣征,小肠粪便征CT图像
55岁男性患者腹部CT显示小肠内残渣征(箭),手术证实为肠粘连所致的肠梗阻
图2小肠内残渣征CT图像
20岁克隆恩病患者出现急性腹痛,CT扫描示小肠内残渣征。
箭头提示炎症导致的末端回肠管壁增厚,致节段性狭窄。
ct小肠扩张诊断标准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器官,负责吸收营养物质,同时也是很容易出现各种疾病的部位之一。
其中,小肠扩张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常借助CT检查进行诊断。
本文将探讨CT小肠扩张的诊断标准以及相关研究。
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包括小肠。
在进行CT小肠扩张的诊断时,医生通常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首先,CT图像中小肠的蠕动功能。
健康的小肠应该具有规律的蠕动功能,使食物顺利通过。
如果小肠蠕动不良,食物在小肠内停滞时间过长,容易引起小肠扩张。
在CT图像中可以观察到小肠的蠕动情况,进而判断小肠功能是否正常。
其次,CT图像中小肠的管壁厚度。
小肠正常情况下管壁应该均匀、光滑,如果在CT图像中观察到管壁增厚、不规则等现象,可能是小肠发生了炎症或其他病变,导致小肠扩张。
因此,医生需要仔细观察小肠管壁的表现,对比正常情况下的管壁厚度,来判断是否存在扩张的可能性。
此外,CT图像中小肠的腔内气体量。
小肠扩张时,腔内气体会增多,导致小肠腔变大。
在CT图像中,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小肠腔内气体的量来初步判断小肠是否存在扩张的情况。
当腔内气体量较大,且小肠蠕动不良、管壁增厚时,就更容易诊断为小肠扩张。
最后,医生还需注意观察CT图像中小肠的轮廓和形态。
正常的小肠在CT图像中应该呈现出细长、均匀的形态,不应该有异常膨胀或狭窄。
如果在CT图像中观察到小肠呈现扩张的形态,医生需要进一步判断扩张的具体程度和原因。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CT小肠扩张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观察小肠蠕动功能、管壁厚度、腔内气体量以及小肠的形态。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观察和比较,医生可以准确地判断小肠是否存在扩张的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对CT小肠扩张的诊断标准有更清晰的了解,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