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审计工作底稿-资产管理
- 格式:xls
- 大小:268.50 KB
- 文档页数:1
【关键字】企业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底稿模板篇一:内控审计底稿模板2-1 了解五个方面*******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二、风险评估工作底稿被审计单位名称:所属会计师事务所:项目负责人:日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不包括内部控制)所属会计师事务所:一、审计目标从以下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无论该错报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从而为设计和实施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提供根底: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包括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根底;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包括经营活动、所有权和治理结构、正在实施和计划实施的投资(包括对特殊目的实体的投资)的类型、组织结构和筹资方式;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包括变更会计政策的原因。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评价会计政策是否适当,并与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根底、相关行业使用的会计政策保持一致;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可能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经营风险;5.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二、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包括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根底;(一)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1.此处应详细记录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包括询问、观察、检查和分析程序。
记录的内容应包括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2 .此处评估出的风险,最终应汇总至风险评估结果汇总表。
(二)了解的内容和评估出的风险1.行业状况(1)所在行业的市场供求与竞争2(3)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4)能源供应与成本(5)行业的关键指标和统计数据(1)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根底和行业特定惯例(3)对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律法规及监管活动(4)税收政策(关于企业所得税和其他税种的政策)(5)对开展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政府政策,包括货币(包括外汇管制)、财政、财政刺激措施(如政府援助项目)、关税或贸易限制政策(6)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和所从事经营活动相关的环保要求4.其他外部因素(1)宏观经济的景气度(2)利率和资金供求状况(3)通货膨胀水平及币值变动(4)国际经济环境和汇率变动三、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包括经营活动、所有权和治理结构、正在实施和计划实施的投资(包括对特殊目的实体的投资)的类型、组织结构和筹资方式。
内控制度审计第一部分:审计目的和范围引言:本审计报告旨在对企业的内控制度进行全面审计,评估其合规性和有效性,确保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能够达到其设定的目标,并具备适当的风险管理和监督机制。
本次审计的范围包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流程、政策以及应用实施情况。
审计目的:1. 评估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实施和运行情况;2. 发现内控制度存在的缺陷和弱点,并提出改进建议;3. 评估企业内控环境的稳定性和健康性;4. 确认企业内控制度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审计范围:1.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实施情况的审计;2. 内部控制流程和政策的审计;3. 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和合规性的审计。
第二部分:审计方法和过程审计方法:1. 文件审查:审查企业的内控制度文件和相关文件,包括制度文件、流程文件、政策文件等;2.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企业员工对内控制度的理解和应用情况;3. 现场检查:检查企业内部控制流程的实际运行情况;4. 交叉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团队进行交叉审计,获取他们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审计过程:1.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2. 收集和审查相关文件;3. 进行问卷调查;4. 实地调研和现场检查;5. 分析和总结审计结果;6. 撰写审计报告。
第三部分:审计结果和发现1. 内控制度设计和实施情况:a. 内控制度的设计逻辑清晰,符合企业的运营需求;b. 内控制度的实施情况良好,员工普遍能够遵守制度要求;c. 部分制度存在设计缺陷,需要进行修订和完善;d. 部分员工对内控制度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
2. 内部控制流程和政策审计:a. 内部控制流程完整、规范,能够有效管理关键业务流程;b. 政策文件健全,但有部分政策在实施中存在问题,需要加强监督和执行;c. 部分控制流程和政策存在冗余和重复,需要优化和简化。
3. 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和合规性:a. 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较高,能够较好地防范和控制风险;b. 内控措施的合规性得到较为有效的保证;c. 部分控制措施存在滞后和落实不力的问题,需要加强监督和落实。
固定资产审计工作底稿固定资产审计中常用的工作底稿包括:固定资产审计程序表、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表(14)、固定资产盘点数量检查情况表、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废情况表、固定资产交易情况检查情况表(15、16、17)、审定表(略)。
1.固定资产审计程序表(格式如下表10)表10固定资产审计程序表公司名称:编制人:索引号:B2/0会计期间:复核人:页次:一、审计目标1.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2.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或控制;3.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是否恰当;4.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是否恰当;5.确定折旧费用的分摊是否合理、一贯;6.确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完整,方法是否恰当;7.确定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周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记录是否完整;8.确定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9.确定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实质性测试程序1.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与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有关帐户、报表相核对,并注意与上年审计后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期末余额核对相符。
2.固定资产增加的审计。
从各类资产中选择重大的资产样本(新增金额50%以上),做下列检查:⑴购入固定资产增加的审计检查购入的固定资产是否列入预算并经授权批准,对于实际成本超预算幅度较大的资产项目,应追查原因。
检查采购发票等凭证,将采购发票上的价格和采购合同及账面的金额进行对比,判断各项采购计价是否合理;对从关联公司购进的固定资产,还须注意其价格是否存在异常或存在附带交易条件,并在底稿中予以充分揭示;检查固定资产的验收报告,判断资产入账手续是否符合内控程序,资产是否完整入账;根据上述单据的检查,判断资产入账价值的正确性,包括买价是否无误,安装及其他相关费用是否可予资本化。
⑵自制自建固定资产增加的审计:检查已完工程的验收报告,判断资产入账手续是否符合内控手续,资产是否完整入账;检查已完工程的验收报告,检查已完工程价格结转的正确性,与“在建工程”科目的底稿相互核对,勾稽;实地检查自制自建的固定资产项目,确定其存在性;对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结算的资产项目,确定是否已按暂估价格转入固定资产,并关索引号B2/1B2/2是否适用注暂估价格是否合理,必要时可聘请专家对暂估价格进行检查。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差异事项调整表编制人员:日期:/ / 复核人员:日期:/ /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存款余额明细核对表编制人员:日期:/ / 复核人员:日期:/ /会计师事务所货币资金收入凭证抽查表编制人员:日期:/ / 复核人员:日期:/ /会计师事务所货币资金支出凭证抽查表编制人员:日期:/ / 复核人员:日期:/ /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底稿目录(一)编制人员:日期:/ / ;复核人员:日期:/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底稿目录(二)编制人员:日期:/ / ;复核人员:日期:/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底稿目录(三)编制人员:日期:/ / ;复核人员:日期:/ /索引号Z20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报告签发处理单索引号Z21 会计师事务所客户提供相关资料情况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完成情况表(一)编制人员:日期:/ / ;复核人员:日期:/ /审计程序完成情况表(二)编制人员:日期:/ / ;复核人员:日期:/ /审计程序完成情况表(三)编制人员:日期:/ / 复核人员:日期:/ /业务约定书甲方:乙方:兹由甲方委托乙方进行下述业务范围的甲方年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约定:一、业务范围及目的乙方接受甲方委托:对甲方截止年月日的资产负债表以及截止该年度的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进行审计;乙方将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对甲方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研究和评价,对会计记录进行必要的抽查,以及在当时情况下乙方认为必要的其他审计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
二、甲方的责任与义务甲方的责任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保证会计报表充分披露有关的信息。
甲方的义务:1、及时为乙方的审计提供其所要求的全部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
2、为乙方派出的有关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及合作,具体事项将由乙方审计工作人员于工作开始前提供清单。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一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一、会计记录概况B公司系生产型企业,2005年固定资产期初余额18,563,304.32元、累计折旧期初余额5,768,184.82元,本期固定资产借方发生额1,383,349.00元、累计折旧本期提取增加1,214,925.03元,固定资产本期贷方发生额6,383,955.16元、累计折旧本期减少2,582,414.35 元,固定资产期末余额13,562,698.16元、累计折旧期末余额4,400,695.50元,具体数据见“未审数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3)。
二、审计目标(一)固定资产审计目标1、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2、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3、确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4、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恰当;5、确定固定资产的余额是否正确;6、确定固定资产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累计折旧审计目标1、确定累计折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2、确定折旧政策是否恰当;3、确定累计折旧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4、确定累计折旧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增减变动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报表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程序1、向客户索取或根据明细账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未审数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3);2、根据各账户余额,按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办公设备等进行分类汇总,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增减变动及余额分类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2),复核加计正确并总计与总账核对相符,并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提示如未审数合计金额与总账不符,应查明原因并作更正,必要时向项目负责人进行咨询,并作相应的处理。
“审计调整”与“审定数”在该项目审定后录入。
(二)执行“了解有关固定资产的请购、核算、批准、报废处置等增减及日常管理方面的内控情况,必要时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收集客户有关固定资产的请购、核算、批准、报废处置等增减及日常管理方面的内控书面制度以及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并适当地实施符合性测试。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W版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学习贯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促进我国企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部副王军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会上3发布实施内控规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一部副王军在《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发布会上8 充分认识内部控制审计制度重要意义将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做好做实做到位——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毓圭在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培训班上15第一章计划审计工作21第一节初步业务活动21第二节计划审计工作时应当考虑的事项23第三节风险评估26第四节应对舞弊风险28第五节利用他人的工作29第六节重要性35第九节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40第二章自上而下的方法52第一节识别、了解和测试企业层面控制52第二节识别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54第三节了解潜在错报的来源并识别相应的控制56第四节选择拟测试的控制58第三章测试控制的有效性63第一节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涵义63第二节与控制相关的风险63第三节测试控制有效性的程序的性质64第四节控制测试的时间安排66第五节控制测试的范围69第四章企业层面控制的测试72第一节与控制环境(即内部环境)相关的控制72第二节针对管理层和治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而设计的控制73第三节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74第四节对内部信息传递和期末财务报告流程的控制75第五节对控制有效性的内部监督(即监督其他控制的控制)和内部控制评价76 第六节集中化的处理和控制(包括共享的服务环境)77第七节监督经营成果的控制77第八节企业层面控制对其他控制及其测试78第五章业务流程、应用系统或交易层面的控制的测试114第一节了解企业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114第二节识别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115第三节识别和了解相关控制116第六章信息系统控制的测试154第一节信息技术审计范围的确定154第二节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控制155第三节信息技术内部控制测试155第四节信息技术应用控制与信息技术一般控制之间的关系157第七章内部控制缺陷评价196第二节评价控制缺陷的步骤197第三节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特殊考虑201第四节内部控制缺陷整改203第八章完成审计工作205第一节获取书面声明205第二节沟通相关事项206第三节形成审计意见206第九章出具审计报告214附录222附录一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223附录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231附录三注册会计师协会负责人就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答记者问247学习贯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促进我国企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部副王军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会上(2008年6月28日)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朋友:今天,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在这里隆重举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会。
完成审计工作流程及说明一、完成审计工作1、完成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完成评价控制缺陷之后,注册会计师需要取得企业签署的书面声明,与企业沟通控制缺陷以及形成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意见2、完成审计工作的流程图完成审计工作程序图说明1:重大事项概要注册会计师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判断某一事项是否属于重大事项,重大事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项1)引起特别风险的事项:被审计单位某项内部控制设计存在缺陷,可能无法防止、发现并被审计单位未建立与超出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关联交易有关的政策和程序。
2)控制偏离既定评价标准的事项3)识出别的信息与针对某重大事项得出的最终结论相矛盾或不一致的事项4)导致注册会计师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形5)导致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事项说明2:根据已识别的控制缺陷形成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意见二、形成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并出具报告1、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②注册会计师已按要求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审计工作中未受到限制。
2、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注意:在所有重大方面仅指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相关的所有重大在重大缺陷,也可以出具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同时将发现的重大缺陷作为非财务报重大缺陷进行披露。
如在对被审计单位的收入发生认定的内部控制进行控制测试中表是又发现存在提前确认收入而作为会计差错进行的审计调整事项当一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或多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组合构成重大缺陷,可能导致在具有相同效果的补偿性控制或补偿性控制无效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得出内部控制无效的结论。
①《审计指引》第二十八条规定,出具标准北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内部控制;1)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强调事项应当符合的条件:②不构成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不影响增加强调事项段的情形:①以前年度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②重大不确定事项;③考虑财务报表审计报告中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④期后事项原则上不作为强调事项段进行披露。
内控制度审计范本一、目的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是合理地保证组织实现以下目标:(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组织内部规章制度;(二)信息的真实、可靠;(三)资产的安全、完整;(四)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五)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程序说明(一)了解组织岗位设置、人员配备是否符合内部控制要求。
(二)审阅组织各种文件,了解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取得与审计内容有关的信息。
(三)找出组织各项内部控制关键控制点,绘制内部控制标准流程图。
(四)运用《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式调查表》对组织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调查。
(五)对内部控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进行健全性测试,找出组织内部控制的弱点。
(六)对组织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对控制弱点进行分析。
21、初步评价组织所有控制目标是否已经达到,各种管理制度是否体现了内部控制的要求。
2、内部控制的设置是否合理;有无不必要的控制点;每个需要控制的地方是否都建立了控制环节;控制职能是否划分清楚;人员之间的分工和牵制是否恰当。
3、分析内部控制弱点是否有补偿性控制;控制弱点产生的潜在错误及其重要影响。
提出进一步审查的目标。
(七)对组织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
1、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
2、对有关业务人员操作情况进行“实地观察”。
3、用“检查证据法”,对分项审计内容逐个选择若干笔业务进行“穿行测试”。
4、对“穿行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
5、审计人员认为可以采用的其他方法。
(八)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九)根据审计结果,对组织内部控制状况进行评价,提出审计报告。
对审计中查出的组织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内部控制弱点,应当认真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改进意见与建议,向管理层和董事会反映。
三、工作标准3(一)内部控制的审查与评价1、内部审计人员应实施适当的审查程序,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
其审查重点为以下内容:a经营活动的复杂程度;b管理权限的集中程度;c管理行为守则的健全性和有效性;d管理层对逾越既定控制程序的态度;e组织文化的内容及组织成员对此的理解与认同;f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性和有效性;g组织各阶层人员的知识与技能;h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的合理性;i重要岗位人员的权责相称程度及其胜任能力;j员工聘用程序及培训制度;k员工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
一、内控测试工作底稿销售与收款循环: 控制测试测试本循环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工作包括:1.针对了解的被审计单位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活动,确定拟进行测试的控制活动。
2.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记录测试过程和结论。
3.根据测试结论,确定对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影响。
测试本循环控制运行有效性形成下列审计工作底稿:1.XSC-1:控制测试汇总表2.XSC-2:控制测试程序3.XSC-3:控制测试过程编制说明:本审计工作底稿用以记录下列内容:(1)XSC-1:汇总对本循环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进行测试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2)XSC-2:记录控制测试程序; (3)XSC-3:记录控制测试过程。
被审计单位:安琪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 销售与收款循环控制测试 编制: 罗紫云 日期: 索引号: XSC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 2010年12月31日 复核: 日期:销售与收款循环:控制测试汇总表1.了解内部控制的初步结论安琪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内部控制总体来讲设计合理,并得到执行。
[注:根据了解本循环控制的设计并评估其执行情况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评价结论可能是:(1) 控制设计合理,并得到执行;(2) 控制设计合理,未得到执行;(3) 控制设计无效或缺乏必要的控制。
] 2.控制测试结论 编制说明:1. 本审计工作底稿记录注册会计师测试的控制活动及结论。
其中,“控制活动是否有效运行”一栏,应根据 XSC-3表中的测试结论填写;“从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中获取的保证程度”一栏,应根据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中获取的审计证据分析填写;“控制活动是否得到执行”一栏,应根据XSL-4表中的结论填写;其余栏目的信息取自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工作底稿XSL-3中所记录的内容。
2. 如果注册会计师不拟对与某些控制目标相关的控制活动实施控制测试,则应行执行实质性程序,对相关交易和账户余额的认定进行测试,以获取足够的保证程度。
被审计单位:安琪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 销售与收款循环控制测试汇总 编制: 罗紫云 日期:索引号: XSC-1 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2010年12月31日 复核: 日期:(XSL-3) (XSL-3) 对实现控制目标是否有效(是/否)(XSL-3) 是否得到执行(是/否)(XSL-4)是否有效运行(是/否)(XSC-3)结果是否支持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支持/不支持)仅接受在信用额度内的订单该公司规定受到现有顾客的采购订单后,业务员将订单金额与该顾客已被授权的信用额度以及至今尚欠的账款余额进行比对检查,经销部部长葛瑞审批后,交至总经理段卫民审批。
单位名称:预审编制人:预审日期:预审截止日:预审复核人:
项目:财务报告-控制测试记录年度审计编制人:年审日期:年审截止日:年度审计复核人:一、了解内部控制阶段
通过实施询问程序,已确定下列事项:
二、内部控制测试阶段
1、内部环境
单位名称:预审编制人:预审日期:预审截止日:预审复核人:
(第十条
单位名称:预审编制人:预审日期:预审截止日:预审复核人: 财务数据并与公司
单位名称:
预审编制人:预审日期:预审截止日:预审复核人:
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
十条
预审复核人:复核日期:年度审计复核人:复核日期:
预审复核人:复核日期:年度审计复核人:复核日期:调查结论与相关底稿索差错样评价引本量调查结论与相关底稿索差错样评价引本量
预审复核人:年度审计复核人:复核日期:复核日期:调查结论与相关底稿索差错样评价引本量调查结论与相关底稿索差错样评价引本量
预审复核人:年度审计复核人:复核日期:复核日期:。
单位名称:预审编制人:预审日期:预审截止日:预审复核人:
项目:财务报告-控制测试记录年度审计编制人:年审日期:年审截止日:年度审计复核人:一、了解内部控制阶段
通过实施询问程序,已确定下列事项:
二、内部控制测试阶段
1、内部环境
单位名称:预审编制人:预审日期:预审截止日:预审复核人:
(第十条)
单位名称:预审编制人:预审日期:预审截止日:预审复核人:
财务数据并与公司
单位名称:
预审编制人:预审日期:预审截止日:预审复核人:
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
十条)
预审复核人:复核日期:年度审计复核人:复核日期:
人:复核日期:
人:复核日期:
人:复核日期:。
单位名称:
预审编制人:预审日期:预审截止日:预审复核人:复核日期:索引号: 项目: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跟踪汇总表
年度审计编制人:
年审日期:
年审截止日:
年度审计复核人:
复核日期:
页次:
内部控制缺陷描述
内部控制缺陷影响
财务报告相关
非财务报告
内部控制缺陷描述
内部控制缺陷影响
重大负面影响无法确定影响程度
0设计00
0运行
基准日至审计报告日重大期后事项
年度测试
预审测试
跟进负责人及日期
负责人及日期
整改情况
内部控制缺陷影响程度(重大/重要/一般)
建议
内部控制缺索引号
流程
地点
缺陷认定(设计/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