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植物生理-植物激素-2
- 格式:ppt
- 大小:8.04 MB
- 文档页数:69
植物激素研究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中的作用植物激素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中的作用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自身产生的化合物,它们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本文将探讨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在植物生理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一、植物激素的种类1. 赤霉素:赤霉素是一种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的激素,它能够刺激细胞壁的松弛,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此外,赤霉素还参与调节植物的顶端优势和光信号传导等过程。
2. 生长素:生长素是一种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的激素,它在植物的根尖和顶芽中分泌。
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和增殖,调控植物的形态发生和器官的发育。
3. 乙烯: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它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乙烯能够促进植物的果实成熟和叶片脱落等过程,并且参与植物对逆境的响应。
4. 脱落酸:脱落酸是一种植物生长素,它在植物的果实成熟和叶片脱落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脱落酸能够促进植物器官的脱落,维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平衡。
二、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1. 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生长素和赤霉素是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的重要激素,它们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和茎的生长,调控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发育。
2. 调节植物的形态发生:植物激素能够调控植物的形态发生过程,比如赤霉素参与植物的顶端优势调控,生长素影响植物器官的延伸和分化,从而塑造出植物的形态。
3. 促进植物的果实成熟:乙烯和脱落酸是促进植物果实成熟的重要激素,它们能够调节果实的颜色和硬度,同时影响果实的味道和营养价值。
4. 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周期:植物激素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周期,比如生长素能够促使种子发芽和幼苗的生长,脱落酸参与植物的休眠和脱落过程。
三、植物激素在逆境响应中的作用1. 抗逆能力的增强:植物激素能够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抗性,比如乙烯和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产生多种抗性蛋白,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抵抗能力。
2. 调节植物的应激反应:植物激素参与调节植物的应激反应过程,比如脱落酸能够促进植物产生一系列应激蛋白,调节植物对干旱和盐碱胁迫的响应。
植物激素重要知识点总结一、植物激素的分类植物激素按功能可分为五大类: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生长抑制物质。
生长素通常用于促进植物的垂直生长;赤霉素是一种烘托植物生长的激素,它可以刺激植物细胞的增加和分裂。
脱落酸是一种可以促进叶子凋零,并延缓幼苗生长的激素;细胞分裂素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培养,可以刺激细胞的分化和增生;生长抑制物质主要用于抑制植物的生长,主要包括鼋碱和雄酚。
二、植物激素的合成与代谢植物激素是由植物合成出来的,其合成过程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
植物激素的合成通常是在植物体内各个生长发育部位进行的。
它们的合成与代谢受到一系列酶的调控。
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到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植物激素的代谢通常是在植物体内进行,也受到一系列酶的调控。
三、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通常以极低的浓度存在,它们的作用效果体现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
不同类型的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通常通过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来发挥作用。
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通常包括促进或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或抑制细胞伸长、促进或抑制开花等。
此外,植物激素还能影响植物的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养分吸收等。
四、植物激素的应用植物激素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生长素是一种用于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它被广泛应用于作物生产中,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产量。
赤霉素是一种被广泛用于果蔬保鲜的激素,它可以延缓果蔬的成熟和腐烂,延长果蔬的保存期。
细胞分裂素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中,它可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生,用于植物繁殖和改良。
此外,植物激素还可以用于改良植物性状,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总之,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的合成与代谢、作用机制以及应用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了解的。
希望通过本次总结,能够对植物激素有更深入的认识,为农业生产和植物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4(供参考)一、选择题(请从下面的结果中选择最合适的答案,每题0.5分,共15分。
)1.已形成液泡的成熟细胞,其衬质势通常忽略不计,原因是(4)(1)衬质势不存在(2)衬质势等于压力势(3)衬质势绝对值很大(4)衬质势绝对值很小2.水分在根及叶的活细胞间传导的方向决定于(3)。
(1)相邻细胞细胞液浓度(2)相邻细胞渗透势(3)相邻细胞水势梯度(4)相邻细胞压力势3.当细胞在0.25M蔗糖溶液中吸水达动态平衡时,将该其置于纯水中,细胞将(1)。
(1)吸水(2)不吸水(3)失水(4)不失水4.对于一个具有液泡的植物成熟细胞,其Ψw主要是(3) 。
(1)Ψp+Ψs+Ψm(2)Ψp +Ψm (3)Ψp+Ψs (4)Ψs+Ψm5. 花粉内(2) 含量较高,因为它有利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
(1)Cu (2)B (3)Mo (4))Zn6. 下列盐类组合中,(4) 组属于生理中性盐。
(1) K2SO4和NH4NO3(2) KNO3和Ca NO3(3) K2SO4和CaSO4(4) NH4NO3和NH4HCO37.当缺乏元素下列(4) 时,其病症均先在老叶开始。
(1)B、N和Mg (2)Fe、Cu和Mn (3)Fe、Na和S (4)K、Zn和Mg8. 叶绿素提取液,在反射光下呈(1)。
(1)暗红色(2)橙黄色(3)绿色(4)蓝色9. CAM途径中最先固定CO2的产物是(2)。
(1)Mal (2)OAA (3)Asp (4)Glu10. 光合碳循环中最先形成的C6糖是磷酸(4)。
(1)核酮糖(2)赤藓糖(3)葡萄糖(4)果糖11. 光合作用中原初反应在(2)。
(1)叶绿体膜上(2)类囊体膜上(3)叶绿体间质中(4)类囊体腔中12. Rubisco是双功能酶,在CO2/O2比值相对较高时,主要发生(3)反应。
(1)加氧反应大于羧化反应(2)加氧反应(3)羧化反应13. 对呼吸代谢的研究表明,微量小分子物质(3)对植物糖酵解和糖衍生作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植物六大激素知识大解析你对植物激素了解多少?本文为您介绍植物激素的分类,以及各自的发现起源和农业应用。
1、什么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1μmol/L以下)有机物。
也被称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
它们在细胞分裂与伸长、组织与器官分化、开花与结实、成熟与衰老、休眠与萌发以及离体组织培养等方面,分别或相互协调地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分化。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也被称为外源植物激素。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植物激素大多为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萘乙酸(NAA)、2,4-D、赤霉素、矮壮素(CCC)、乙烯利、芸薹素内脂、多效唑等。
2、植物激素分类:目前,大家公认的植物激素有5类,即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和脱落酸。
近来发现的植物激素还有油菜素甾醇(第六大激素)、多胺、水杨酸类和茉莉酸等。
3、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一)生长素1、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是发现最早的植物激素。
1872年波兰的西斯勒克发现水平根弯曲生长是受重力影响,感应部位在根尖,因而推测根尖向根基传导刺激性物质。
1880年英国达尔文父子进行了胚芽鞘向光性试验,证实单侧光影响胚芽鞘产生刺激并传递。
1928年荷兰人温特证明胚芽鞘确有物质传递,并首先在鞘尖上分离了与生长有关的物质。
1934年荷兰人克格尔分离纯粹的激素,经鉴定为吲哚乙酸,简称IAA。
2、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运输(1)分布: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但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和幼嫩的部位。
如:茎尖、根尖、受精子房等。
(2)运输:运输存在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现象。
但从外部施用的生长素类药剂的运输方向则随施用部位和浓度而定,如根部吸收的生长素可随蒸腾流上升到地上幼嫩部位。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过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
植物激素与植物生理植物激素是一类在植物体内起到调控生理过程的分子。
它们通过与植物的内部信号传递通路交互作用,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果实成熟等生理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并探讨它们在植物生理中的作用和机制。
一、生长素生长素是最早被发现的植物激素,它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生长素主要通过影响细胞的伸长和分化来调节植物的生长。
在生长素的作用下,细胞壁松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的垂直生长。
此外,生长素还参与根的向下生长、茎的伸长以及果实的发育等过程。
生长素的合成和转运机制已经初步揭示。
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主要是通过合成和转运来实现其调控作用。
生长素的合成主要发生在植物的顶端和萌发组织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合成途径是通过酶类催化来合成生长素前体物质,然后通过转运蛋白将其运输到其他部位。
二、赤霉素赤霉素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植物激素,它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赤霉素主要参与植物茎的伸长和侧芽的抑制,从而影响植物的形态发育。
赤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已被广泛研究。
赤霉素的合成主要依赖于一种叫做赤霉素合成酶的酶类,它能将赤霉素前体物质转化为成熟的赤霉素。
赤霉素在植物体内通过合成和转运来实现其调控作用,其中转运蛋白在赤霉素合成和转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也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它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细胞分裂素主要参与植物的细胞分裂和分化,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细胞分裂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已经被深入研究。
细胞分裂素主要是由植物体内的细胞合成,包括细胞核和胞质中的合成酶参与。
细胞分裂素在合成后通过转运蛋白运输到其他部位,实现对植物生长的调控。
四、脱落酸脱落酸是一类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植物激素之一。
脱落酸在植物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与植物的开花、果实成熟、叶片脱落等生理过程。
(1)伸展蛋白:是植物初生细胞壁中一类富含羟脯氨酸的糖蛋白,于1960年首次被发现。
因猜测这种蛋白质可能与细胞生长时的细胞壁伸展性有关,故命名为伸展蛋白,它是细胞壁中起结构作用的一种组分,伸展蛋白在组成细胞壁结构、防御和抗病抗逆方面有重要功能。
(2)寡糖素:一些初生壁的寡糖片段能诱导植物抗毒素的形成,并对其它生理过程有调节作用,将这种具有调节活性的寡糖片断称为寡糖素。
寡糖素可能具有控制形态建成、与植物病理中的过敏死亡现象有关、蛋白酶抑制剂诱导因子等功能。
(3)转运肽:叶绿体中的大部分多肽是由核基因编码并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细胞质中所合成的叶绿体中多肽的前体几乎都带有一段含几十个氨基酸序列的转运肽,这些前体由转运肽引导进入叶绿体后,转运肽被蛋白酶切去,同时相应的多肽到达预定部位。
(4)光能利用率是指植物光合作用所积累的有机物中所含能量,与照射在单位地面上的太阳光能的百分比。
(5)光合性能:作物的经济产量主要决定于五个方面:即光合面积、光合能力、光合时间、光合产物消耗、光合产物的分配利用。
这五方面称为光合系统的生产性能或光合性能,是决定作物产量高低和光能利用率高低的关键。
(6)原初反应:是光和作用的起点,指光和色素吸收太阳能所引起的光物理及光化学过程。
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和电荷分离,在光合膜上进行。
(7)光合磷酸化:指叶绿体在光下催化ADP与无机磷形成ATP的反应。
分为非环式、环式和假环式。
(8)量子效率:衡量光化学反应效率的是量子产额。
是光合机构每吸收一摩尔光量子后光合释放的O2摩尔数或同化的CO2摩尔数。
其倒数为量子需要量。
(9)净同化率:是指一天中在1m2叶面积上所积累的干物质量,它实际上是单位叶面积上,白天的净光合生产量与夜间呼吸消耗量的差值。
(10)光合作用主要酶RuBP:核酮糖-1,5二磷酸Rubisco: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11)逆境蛋白:多种因素剌激(如高温、低温、干旱、病原菌、化学物质、缺氧、紫外线等)可能抑制某些原来正常蛋白的合成,诱导形成新的蛋白质(或酶),通常使植物对相应的逆境适应性增强,这些蛋白质可统称为逆境蛋白。
植物的五大生长激素:一.吲哚乙酸(IAA)的生理作用:生长素的生理效应表现在两个层次上:1.在细胞水平上,生长素可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刺激枝的细胞伸长、抑制根细胞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促进插条发根、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
2.在器官和整株水平上,生长素从幼苗到果实成熟都起作用。
生长素控制幼苗中胚轴伸长的可逆性红光抑制;当吲哚乙酸转移至枝条下侧即产生枝条的向地性;当吲哚乙酸转移至枝条的背光侧即产生枝条的向光性;吲哚乙酸造成顶端优势;延缓叶片衰老;施于叶片的生长素抑制脱落,而施于离层近轴端的生长素促进脱落;生长素促进开花,诱导单性果实的发育,延迟果实成熟。
二.赤霉素(GA)的生理作用:1.促进麦芽糖的转化(诱导α—淀粉酶形成);促进营养生长(对根的生长无促进作用,但显著促进茎叶的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打破休眠等。
2.赤霉素最突出的作用是加速细胞的伸长(赤霉素可以提高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含量,而生长素直接调节细胞的伸长),对细胞的分裂也有促进作用,它可以促进细胞的扩大(但不引起细胞壁的酸化)三.细胞分裂素(CTK)的生理作用1.促进细胞分裂及其横向增粗。
2.诱导器官分化。
3.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
4.延缓叶片衰老。
四.脱落酸(ABA)的生理作用:1. 抑制与促进生长。
外施脱落酸浓度大时抑制茎、下胚轴、根、胚芽鞘或叶片的生长。
浓度低时却促进离体黄瓜子叶生根与下胚轴伸长,加速浮萍的繁殖,刺激单性结实种子发育。
2. 维持芽与种子休眠。
休眠与体内赤霉素与脱落酸的平衡有关。
3. 促进果实与叶的脱落。
4. 促进气孔关闭。
脱落酸可使气孔快速关闭,对植物又无毒害,是一种很好的抗蒸腾剂。
检验脱落酸浓度的一种生物试法即是将离体叶片表皮漂浮于各种浓度脱落酸溶液表面,在一定范围内,其气孔开闭程度与脱落酸浓度呈反比。
5. 影响开花。
在长日照条件下,脱落酸可使草莓和黑莓顶芽休眠,促进开花。
6. 影响性分化。
赤霉素能使大麻的雌株形成雄花,此效应可被脱落酸逆转,但脱落酸不能使雄株形成雌花。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D.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可防止落花落果【解析】选A。
成熟细胞较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不敏感,A错误。
顶芽处低浓度促进生长,侧芽处高浓度抑制生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正确。
生长素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C正确。
在适宜的低浓度范围内,生长素类似物可防止落花落果,D正确。
2.(2020·天津高二检测)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运输属于( )A.主动运输;横向运输B.主动运输;极性运输C.主动运输;非极性运输D.渗透作用;非极性运输【解析】选B。
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说明生长素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这种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且能够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属于极性运输。
3.(2020·西安高二检测)在农业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进行田间除草,其原理与下列实验或现象相似的一组是(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扦插枝条的形态学下端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在未受粉的番茄花蕊上,培育出无子番茄C.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D.除去发育的种子,子房发育停止【解析】选C。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的形态学下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利用了生长素能促进枝条生根的原理,A错误。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培育无子番茄利用了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原理,B错误。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田间杂草利用了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生长的原理,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往侧芽,使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增加,侧芽生长受到抑制,二者均体现了高浓度生长素的抑制作用,C正确。
高级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高级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内部生物化学和生理过程的学科,它对于我们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机制至关重要。
高级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植物生理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一、引言植物生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介绍。
植物生理学的历史和发展概述。
介绍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二、植物生长与发育1. 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细胞分裂、细胞伸长和细胞分化。
介绍植物激素对生长和发育的调控作用。
2. 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光、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讨论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
3. 植物发育的调控:基因调控和环境因素对植物发育的影响。
介绍植物发育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因子。
三、植物的水分平衡1. 植物的水分吸收和输送:根系的吸水机制和导管系统的功能。
介绍水分运输的机制和调控。
2. 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介绍植物对水分的利用和调节机制。
讨论植物的抗旱机制和适应干旱环境的策略。
3. 植物的水分胁迫响应:植物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和分子响应。
讨论植物的抗旱基因和逆境信号传导途径。
四、植物的营养吸收与转运1. 植物的营养需求:植物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和吸收机制。
介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途径和转运机制。
2. 植物的营养平衡:植物中营养元素的分配和调控。
讨论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营养适应策略。
3. 植物的营养缺乏与过量:植物营养缺乏和过量的症状和机制。
介绍植物的营养诊断和调节方法。
五、植物的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光合反应和光合电子传递链。
介绍光合作用的光合色素和光合膜结构。
2. 光合作用的调节: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响应。
讨论光合作用的调节机制和调控因子。
3. 光合作用的适应策略:植物对不同光环境的适应策略。
介绍植物的光合适应机制和光合产物的分配。
六、植物的逆境生理学1. 植物的逆境响应:植物对逆境的生理和分子响应。
高中生物植物激素知识点总结一、植物激素的概念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二、五大类植物激素1. 生长素-合成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分布: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
-实例: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2. 赤霉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生理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3.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
-生理作用:促进细胞分裂。
4.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生理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5. 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生理作用:促进果实成熟。
三、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例如,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细胞伸长;脱落酸和乙烯都能促进果实成熟。
-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又抑制生长素的作用。
2.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
-应用:如用乙烯利催熟果实;用赤霉素处理芦苇可使其纤维长度增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