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一)
- 格式:docx
- 大小:13.75 KB
- 文档页数:2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郭新华【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年(卷),期】2018(034)003【摘要】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予以瑞格列奈+二甲双胍治疗,通过调整两药联用的剂量,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糖化血糖蛋白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评价.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状况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在不同剂量治疗下,患者的FPG、PPG、HbA1c均降低,效果明显;患者中出现轻度低血糖仅2例、重度低血糖1例,与用药剂量无关.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总页数】2页(P43,45)【作者】郭新华【作者单位】024000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对比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J], 马文军;2.随机、开放、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平行对照,联合控释格列吡嗪评价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J], 潘长玉;闫胜利;林丽香;童南伟;李红;姚晨;陆菊明;杨文英;郭立新;纪立农;刘志民;胡仁明;王长江;陈丽3.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J], 周玮;杨渤;胡雪娟4.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J], 王晓洲;栾晓军;陈劲松;陈小雨;胡利东;梁明;吴仰帆5.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J], 芶天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卡波糖与格列吡嗪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疗效对比朱为国,梁鸣,贾强强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民医院药学部,江苏连云港222200[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格列吡嗪治疗的治疗效果和药理价值。
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民医院中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
采用格列吡嗪治疗的为格列吡嗪组,采用阿卡波糖治疗的为阿卡波糖组,比较两组血糖水平、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阿卡波糖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优于格列吡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阿卡波糖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格列吡嗪组的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9,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阿卡波糖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可更好地稳定血糖,在用药安全性上亦满足了患者需求。
[关键词] 阿卡波糖;格列吡嗪;2型糖尿病;血糖;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5(b)-0112-04 Comparsion of Acarbose and Glipizide in Reducing Blood Gluco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ZHU Weiguo, LIANG Ming, JIA QiangqiangDepartment of Pharmacy, Guanyu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Lianyungang, Jiangsu Province, 222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harmacological value of acarbose and glipizid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ho received medical treatment in Guanyu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City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6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Glipizid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lipizide group, and acarbos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arbose group. Blood glucose level, therapeutic effect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glycated hemoglobin,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of the acarbose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glipizid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acarbose group was 96.67%, which was higher than 88.33% of the glipizid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 5.689,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When acarbose i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t can better stabi⁃lize blood glucose and other related test values, and also meet the needs of patients in terms of drug safety.[Key words] Acarbose; Glipizid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lood glucose; Effect analysis在中老年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极高[1],临床症状非常典型,极易诱发肾病、视网膜病等多种并发症[2]。
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摘要】:目的探究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5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参照组(27名)和试验组(28名)。
参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行阿卡波糖治疗。
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展开分析。
结果试验组血糖指标相较于参照组有显著改善。
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7%(3/28)显著低于参照组29.6%(8/27)。
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临床有效率96.4%(27/28)显著高于参照组77.8%(21/27)。
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实施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理想,不良反应控制得到显著改善。
适合临床中使用推广。
【关键词】:阿卡波糖;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物质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仍在进一步升高,对于糖尿病的治疗,良好的血糖控制情况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周期的关键[1]。
本文结合我院接治的55名患者分组开展不同治疗方法,比对治疗结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5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参照组(27名)和试验组(28名)。
参照组中15名男性,12名女性,年龄34至72岁,平均(39.2±2.9)岁,病程3个月至27年,平均(4.1±1.4)年;试验组中15名男性,13名女性,年龄35至73岁,平均(40.8±2.6)岁,病程4个月至27年,平均(4.6±2.0)年。
参照组和试验组的患者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对比价值。
1.2 方法1.2.1参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
患者每日3餐前各口服一次格列本脲,每次1.25毫克;服用1周后每日增量2.5毫克,每天最多剂量不超过15毫克。
分析阿卡波糖复合二甲双胍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阿卡波糖复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
参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阿卡波糖复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血糖控制情况。
结果经治疗,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6%;在血糖控制效果上,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价值。
结论应用阿卡波糖复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加强对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提高整体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阿卡波糖;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carbose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on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50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0 to April 2021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color ball extraction method, all patients were pided into reference group and study group, 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arbose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72%,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96% of the study group; The effect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acarbose combined with metformin in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can enhance the effectivecontrol of blood sugar level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clinical effect.[Key words] acarbose; Metform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现如今,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和多食等,当前临床上并没有彻底根治此疾病的药物,需要终身服药,才可以实现对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1】。
患者临床胰岛素抵抗的负面作用,实际应用时通常在对餐后2h血糖值的控制效果更佳〔12〕。
同时瑞格列奈的起效速度较快,半衰期相对较短,在胃肠道内残留时间明显低于阿卡波糖,治疗的安全性相对更高。
根据本次研究显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瑞格列奈均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但其中阿卡波糖的成本相对过高,使得成本/效果值相对较低,说明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的药物经济学价值更高,可帮助患者节约医疗成本。
参考文献〔1〕张科 阿卡波糖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5):70〔2〕殷丽丽,段利忠,刘航宇,等 阿卡波糖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49(2):152 156〔3〕张平 多种常用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 效果比较〔J〕中国处方药,2019,17(11):38 39〔4〕孙巧巧,段利忠,殷丽丽,等 不同口服给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回顾性药物经济学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8):820 824〔5〕乔春凤,陈悦,黄启佳 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4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分析〔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16(5):34 36〔6〕李爱香,龚佳丽 三种口服降糖药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J〕 海峡药学,2018,30(10):92 93〔7〕程小荣,孔焕育,赵伟国,等 四种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 北方药学,2016,13(6):155 156〔8〕池慧琼 三种不同治疗方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成本 效果分析〔J〕 海峡药学,2019,31(4):73 76 〔9〕黄艳,邹远泉 不同用药配方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和成本分析〔J〕 北方药学,2016,13(4):163 163〔10〕席晓宇,谢雯雯,刘琰,等 罗格列酮钠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 中国药房,2020,31(2):212 216 〔11〕王冬晓,蒙光义,王缉义,等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进展〔J〕 西北药学杂志,2019,34(1):134 138〔12〕张颖,刘析,陈小丽 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药物的临床疗效与经济学评价〔J〕 现代医药卫生,2019,35(2):262 264通讯作者:孙力,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医院药事管理。
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研究陈之【摘要】目的:比较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单纯饮食运动治疗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60例(A 组)和阿卡渡糖60例(B组),疗程12周.测定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及餐后胰岛素(FINS,P2hINS),血脂和体重指数(BMI).结果:瑞格列奈组FBG平均下降3.84 mmol·L-1,疗效优于阿卡波糖组(下降2.90 mmol·L-1),两组P<0.01;两种药物对2 hBG均有明显地降低作用(P<0.01),且降低程度相似;两组HbA1C均能显著降低,两组比较HbA1C降低的幅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餐后2小时血清胰岛素与治疗前比较瑞格列奈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阿卡波糖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12周后瑞格列奈组BMI略上升1.3%(P>0.05),阿卡波糖组BMI降低2.6%(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阿卡波糖能使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1).结论:瑞格列奈和阿卡渡糖均能明显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以及HbA1C.瑞格列奈降低空腹血糖的作用优与阿卡波糖,而阿卡波糖可减低餐后胰岛素分泌,调节血脂,减轻体重,更适合肥胖患者.【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0(010)004【总页数】3页(P359-361)【关键词】2型糖尿病;瑞格列奈;阿卡波糖;餐后血糖;血脂;体重指数【作者】陈之【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内科,北京市,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7.1+52型糖尿病治疗的目的就是纠正以糖代谢异常为基础的多种代谢紊乱,防止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加重;餐后高血糖和HbA1C增高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比较阿卡波糖与瑞格列奈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阿卡波糖与瑞格列奈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效果。
方法:研究时段自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研究标本为该时段内我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74例,根据建档资料将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应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为对照组,应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为研究组,治疗后对比两组血糖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血糖水平数据对比后,研究组餐后2h血糖及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较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效果更为突出,治疗后可明显降低患者餐后高血糖,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瑞格列奈;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2型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终身性疾病,发病机制与机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临床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初期即会出现餐后高血糖,此症状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同时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1]。
因此,为了缓解患者病情,提高生存期限,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意义重大。
针对以上表述,本文研究围绕阿卡波糖与瑞格列奈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效果展开讨论,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4例,根据建档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
入选标准:(1)74例参选对象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餐后2h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7mmol/L。
排除条例:(1)研究药物过敏史;(2)语言障碍或存在精神疾病;(3)心、肝、肾存在严重损伤。
研究组:女:男=17:20,年龄分布:38~71(平均54.50±17.01)岁;对照组:女:男=18:19,年龄分布:37~76(平均:56.50±20.07)岁。
·临床研究·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5月第20卷第14期作者简介:王玉龙(1988.06-),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双胍类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王玉龙.王娜(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200)【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双胍类降糖药物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将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68例,应用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68例,应用瑞格列奈片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变化、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不良反应以及胰岛素指标、血糖达标时间。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8.53%,67/68)高于对照组(88.24%,60/68),差异显著(P <0.05);经治疗,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6.11±2.06)%、空腹血糖(7.18±2.74)mmol/L、餐后2.h血糖(9.55±2.58)mmol/L,均比对照组低(P <0.05);治疗后,实验组空腹C肽(1.07±.0.21)pmol/mL、空腹胰岛素(10.76±2.38)mU/L,较之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1%,3/68)与对照组(8.82%,6/68)相比,差异不明显(P >0.05);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将双胍类降糖药物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改善其血糖指标,使患者病情得到缓解,血糖控制效果理想,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较高,具备推广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双胍类;降糖药物;2型糖尿病;治疗;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4-0096-04糖尿病为常见临床疾病,以中老年群体为患病主体,且属于终身性疾病,因而需长期服用药物加以控制,使患者病情进展得以延缓。
罗格列酮与阿卡波糖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比较目的:比较罗格列酮与阿卡波糖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5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28例)和阿卡波糖组(28例),两组均给予饮食、运动疗法,再分别使用罗格列酮和阿卡波糖,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
结果:两组患者血糖均明显下降,较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罗格列酮组降低空腹血糖的效果强于阿卡波糖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阿卡波糖组降低餐后2h血糖较罗格列酮组效果好,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
结论:罗格列酮与阿卡波糖对Ⅱ型糖尿病均有效,但存在一定的差异,罗格列酮降空腹血糖的效果优于阿卡波糖,阿卡波糖降餐后2h血糖由于罗格列酮,有利于减轻体重,比较适合肥胖患者。
标签:罗格列酮;阿卡波糖;Ⅱ型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是临床一种较为常见的内分泌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临床将其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其中Ⅱ型糖尿在临床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临床治疗Ⅱ型糖尿病一般是在饮食、运动疗法无法控制患者的血糖前提下,口服降糖药是患者的血糖恢复正常,然不同的降糖药物,其作用机制差别较大[1,2],本文在饮食、运动疗法的基础上,考察Ⅱ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服用罗格列酮与阿卡波糖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对象均为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罗格列酮组(28例)和阿卡波糖组(28例),其中,罗格列酮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为(59.8±10.2)岁;阿卡波糖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为(60.2±10.1)岁。
入选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诊断标准者[3]。
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性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李思瓯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
【年(卷),期】2012(050)009
【摘要】目的观察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同时联用瑞格列奈治疗,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及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6周后FBG、2 hP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优于单独应用二甲双胍的疗效.
【总页数】2页(P73,75)
【作者】李思瓯
【作者单位】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肾泌内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郝从容
2.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J], 罗爱彬
3.用瑞格列奈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J], 高启苹
4.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和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比较 [J], 吴秉司
5.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马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瑞格列奈分散片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应用瑞格列奈分散片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中心门诊就诊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各40例。
联合组服用瑞格列奈分散片与阿卡波糖片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单一阿卡波糖进行治疗,服用八周后,统计两组血糖变化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7.5%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联合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浓度(2hPBG)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hPB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降低程度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瑞格列奈分散片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瑞格列奈;阿卡波糖;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0-0131-02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并发症较多,危害较大[1]。
本研究中采用瑞格列奈分散片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联合组受试者,使用阿卡波糖片治疗对照组受试者,并对二者进行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诊治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对照两组,各40例。
联合组66~89岁,平均(71.6±5.9)岁;对照组63~84岁,平均(74.1±4.7)岁。
经检验,两组的一般资料、病情程度差别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可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1)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的标准;(2)年龄在90岁以下者;(3)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药物不耐受者;(2)随访资料缺失者。
阿卡波糖与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效果观察蔡茵瑜;叶庆邦;史伟文【摘要】目的探讨阿卡波糖与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8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
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对比两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
结果用药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血清白介素-1(IL-1)、白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或P〈0.01),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h INS)水平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相较于阿卡波糖,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更为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白求恩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16)002【总页数】3页(P154-156)【关键词】肥胖型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阿卡波糖;瑞格列奈;二甲双胍【作者】蔡茵瑜;叶庆邦;史伟文【作者单位】[1]广东省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523000;;[2]广东省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523000;;[3]广东省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5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因环境、生活及饮食习惯等变化,近年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据资料统计,在全球糖尿病患者中,我国约占1/3。
在我国,成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1%,总患病人数约>1亿人[1]。
对于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多见于餐后,其危害性已得到临床证实。
因此,积极、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对于稳定整体血糖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等并发症有重要作用[2]。
阿卡波糖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摘要】目的:探讨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0例),作为参考对象。
根据数字随分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参照组采用阿卡波糖片,试验组采用阿卡波糖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根据所得数据,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指标以及肝、肾功能水平。
结果:采用阿卡波糖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试验组低于参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
试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肝肾功能水平无统计意义(P>0.05)。
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片2型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内分泌代谢疾病,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较多的并发症,例如高血压与高血脂,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1]。
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过度肥胖、不良的健康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一定程度上也给临床增加了治疗难度,目前主要使用的药物有阿卡波糖、瑞格列耐、二甲双胍等进行治疗,但是长期使用单一药物可使治疗效果下降,不利于患者血糖控制。
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0例),作为参考对象。
分析采用阿卡波糖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0例)作为参考对象。
根据数字随分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参照组:男25人,女15人,年龄42-63岁,平均(52.65±3.57)岁,病程集中在1-9年,平均病程为(52.51±3.17)年,试验组:男15人,女25人,年龄43-62岁,平均(66.50±2.17)岁,病程集中在1-10年,平均病程为(5.50±1.50)年,纳入标准:1、两组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两组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查;3、两组患者年龄均小于80周岁,4、临床资料完整。
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作者:陈超凤来源:《糖尿病新世界》2018年第21期[摘要]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2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二甲双胍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瑞格列奈治疗。
连续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以及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FPG、2 hPG以及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观察组FPG、2 hPG以及HbA1c明显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瑞格列奈;阿卡波糖;2型糖尿病;血糖;安全性[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1(a)-0059-03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居全球首位[1]。
糖尿病患者在餐后普遍存在血糖升高现象,而餐后高血糖对患者的危害大,是多種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受到越来越多医疗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
因此,科学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不但能够帮助患者控制整体血糖水平,还能保护患者心脑血管,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2]。
目前临床上用以控制餐后血糖的药物包括胰岛素促泌药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两类;其中阿卡波糖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餐后血糖控制效果较好,但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多的缺点,部分患者耐受较差[3]。
瑞格列奈是新型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物,对患者餐后血糖的控制效果十分理想,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4]。
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一)关键词:糖尿病2型;瑞格列奈;阿卡波糖;餐后血糖;血脂;体重指数摘要:目的比较瑞格列奈(商品名诺和龙)与阿卡波糖(商品名拜唐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6名单纯饮食加运动疗法治疗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34例及阿卡波糖组32例,疗程为12周。
定期测定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A1C),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FINS,P2hINS),血脂和体重指数(BMI)。
结果瑞格列奈组FPG平均下降3.52mmol/L,疗效优于阿卡波糖组(下降2.89mmol/L),两组P 值均0.01;两种药物对P2hBG均有明显地降低作用(P0.01),且降低程度相似;两组A1C均能显著降低,瑞格列奈组从(9.23±1.32)%降至(7.04±0.57)%(P0.01),阿卡波糖组从(9.37±1.24)%降至(7.08±0.63)%(P0.01),两组比较A1C降低的幅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餐后2h 血清胰岛素与治疗前比较瑞格列奈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阿卡波糖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12周瑞格列奈组BMI略上升1.3%(P>0.05),阿卡波糖组BMI下降2.7%(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阿卡波糖能使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1)。
结论瑞格列奈和阿卡波糖均有明显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以及A1C的作用,对以餐后血糖高为主的糖尿病患者更适合选用。
瑞格列奈降空腹血糖的作用优于阿卡波糖,而阿卡波糖可减低餐后胰岛素分泌,调节血脂,减轻体重,更适合肥胖患者。
关键词:糖尿病2型;瑞格列奈;阿卡波糖;餐后血糖;血脂;体重指数Comparativestudyonthetherapeuticefficacyofrepaglinideversusacarboseintreatmentoftype2diabe tesmellituspa-tients.Abstract:ObjectiveTocompareclinicaltherapeuticefficacyoftherepaglinideandacarboseintheontype 2diabetesmelliuspatients.MethodsSixtysix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mellitu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andtreatedfor12weekseitherwithrepaglinide(n=34)oracarbose(n=32),respectively.ThevaluesofFPG,P2hBG,A1C,FINS,P2hINS,blood-fatandBMIwereperiodicallymeasuredandcomparedbeforeandaftertreatment.ResultsTheco ncentrationsofFPGdecreasedbothinrapaglinidegroupandacarbosegroup (theaveragesvaluewere3.52mmol/Land2.89mmol/Lrespectively (P0.01).BothdrugscouldreducethevalueofP2hBGsignificantly(P0.01),whichhadsimilareffectsaswell.ThelevelsofA1C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intwogroups,theconcentrationsofA1Creducedfrom9.23±1.32)%to(7.04±0.57)%(P0.01)inra-palinidegroup,andfrom(9.37±1.24)%to(7.08±0.63)%(P0.01)inacarbosegroup,butwithou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valuesofP2hINSweresignificantlyincreased(P0.01)ascomparedwiththoseinrapalinidegroupbeforetreatment,but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P0.01)inacarbosegroupAftertreatment,BMIwasslightlyincreasedby1.3%(P>0.05)inrapalinidegroupanddecreasedby2.7%(P0.05)inacarbose,showing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0.05).ConclusionThevaluesofFPG,P2hBGandA1C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inbothgroups.repaglin-ideandacarbosearemoresuitable fortreatmentofpatientswhosevalueofP2hBGwereincreasedapparentlyafterdiet.Theeffectsofrapagl inideisbetterthanacarboaeinreduceFPG.Acabosehastheeffectofreducingpostprandialinsulinsecreti on,regulatingblood-fatandlosingbodyweight,thusismoresuitabletoobesetype2diabetics. Keywords:Type2diabetesmellitus;Rapaglinide;Acarbose;Postprandialbloodglucose;Blood-fat;Body massindex2型糖尿病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尽可能纠正以糖代谢异常为基础的多种代谢紊乱,防止或延缓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加重;餐后高血糖症与A1C增高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目前控制餐后血糖的口服降糖药主要是快速胰岛素促分泌剂和α-糖苷酶抑制剂两大类。
我们将6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瑞格列奈(商品名:诺和龙)组和阿卡波糖(商品名:拜唐苹)组。
并对两类药物控制血糖的有效性以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进行比较。
1对象及方法1.1对象选择标准①按1999年WHO诊断标准确诊的住院及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②病程3个月~2年;③3个月内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无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发作,无脑血管意外,无严重肝肾及胃肠道疾患,无严重外伤、妊娠、哺乳并排除其他可影响药物疗效观察的疾患及药物,所有病人未用过胰岛素治疗,少数病人用过磺脲类药物疗程不超过半年;④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抗体及尿酮体均阴性;⑤经4周饮食及运动疗法血糖控制不佳(FPG≥7.8mmol/L且P2hBG≥10.8mmol/L);⑥空腹胰岛素(FINS)≥5mU/L,餐后2h 胰岛素(P2hINS)≥40mU/L。
共选择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瑞格列奈组34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31~75岁,平均(52.4±1.4)岁,体重指数(24.98±0.52)kg/m2。
阿卡波糖组3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32~72岁,平均(52.6±1.2)岁,体重指数(25.02±0.59)kg/m2;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40),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在饮食治疗及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瑞格列奈组和阿卡波糖组的初始剂量分别为0.5mg,3次/d和25mg,3次/d,前者餐前10min口服,后者进第一口饭时嚼碎服用,每周随诊1次复查空腹及餐后血糖,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7.0mmol/L 或餐后2h血糖≥10.0mmol/L)则前者逐渐增加至2mg,3次/d,后者逐渐增加至100mg,3次/d;药物调整期为4周,入选时(0周)、治疗后4周及12周分别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0周及12周进行A1C、血清胰岛素及体重指数、腰臀围、血压、血脂、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的测定。
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A1C测定采用微柱法,胰岛素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法。
记录副反应核对服药量。
结束时计算服药依从性指数(CI=实际总服药数/总应服药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INS×FBG)/22.5〕。
1.3统计学处理以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所有计量数据均以(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资料t检验,组间比较用非配对t或t'检验,协方差校正。
2结果2.1疗效分析降糖作用瑞格列奈组和阿卡波糖组在治疗后4周空腹和餐后2h血糖即有明显下降,随着时间的延长,降糖作用更明显。
治疗后12周瑞格列奈降空腹血糖的作用强于阿卡波糖。
对餐后2h血糖2种药物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且降低程度相似(表1);两种药物均能显著降低A1C,但降低的幅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
瑞格列奈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浆胰岛素均有明显上升,分别为(P0.05)及(P0.01);而阿卡波糖组餐后2h血清胰岛素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1)(表2)。
治疗后12周瑞格列奈组BMI略上升1.3%(P>0.05),阿卡波糖组BMI下降2.7%(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2)。
阿卡波糖能使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2)。
表1瑞格列奈组和阿卡波糖组治疗前后血糖和Alc比较(略)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组间比较Δ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