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定时器与计数器的应用教案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984.50 KB
- 文档页数:56
PLC程序中定时器和计数器的配合应用实际应用中,定时器和计数器,常常有“强强联合”形式的搭配性应用。
一、定时器1、定时器是位/字复合元件,可以有三个属性:1)有线圈/触点元件,当满足线圈的驱动(时间)条件时,触点动作;2)具有时间控制条件,当线圈被驱动时,触点并不是实时做出动作反应,而是当线圈被驱动时间达到预置时间后,触点才做出动作;3)具有数值/数据处理功能,同时又是“字元件”。
2、可以用两种方法对定时时间进行设置:1)直接用数字指定。
FX编程器用10进制数据指定,如K50,对于100ms 定时器来讲,延时5秒动作。
为5秒定时器。
对LS编程器,可用10制数或16进制数设定,如50(或h32),对于100ms定时器来讲,延时5秒动作;2)以数据寄存器D设定定时时间,即定时器的动作时间为D内的寄存数值。
3、由定时器构成的时间控制程序电路:LS编程器中的定时器有多种类型,但FX编程器中的定时器只有“得电延时输出”定时器一种,可以通过编写相应程序电路来实现“另一类型”的定时功能。
图1程序电路中,利用M0和T1配合,实现了单稳态输出——断开延时定时器功能,X1接通后,Y0输出;X1断开后,Y0延时10秒才断开;T2、T3、Y2电路则构成了双延时定时器,X4接通时,Y2延时2秒输出;X4断开时,Y2延时3秒断开;Y3延时输出的定时时间,是由T4定时器决定的,T4的定时时间是同D1数据寄存器间接指定的。
当X2接通时,T4定时值被设定为10秒;当X3接通时,T4定时值则被设定为20秒。
XO提供定时值的清零/复位操作。
单个定时器的定时值由最大设定值所限定(0.1∽3276.7s),换言之,其延时动作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如欲延长定时时间,可以如常规继电控制线路一样,将多只定时器“级联”,总定时值系多只定时器的定时值相加,以扩展定时时间。
更好的办法,是常将定时器与计数器配合应用,其定时时间,即变为定时器的定时器与计数器的计数值相乘,更大大拓展了定时范围,甚至可以以月或年为单位进行定时控制。
PLC 应用技术实验指导书
1 实验3 定时器和计数器指令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CPM2A 型PLC 的交流和直流电源的连接,熟悉输入开关板和I/O 端子的连接。
2. 通过实验程序熟悉定时器和计数器指令的基本应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认真阅读实验程序,理解并熟悉实验程序的功能。
2. 输入程序。
3. 调试并监控程序运行。
三、实验步骤
1. 正确连接PLC 所需的各种电源。
连接实验程序的需要的输入开关板和I/O 的接线端子。
2. 输入用定时器指令编写的延时10s 导通的定时程序(见图1)。
运行、监控并调试,观察结果。
3. 输入用计数器指令编写的计数10次的计数程序(见图2)。
运行、监控并调试,观察结果。
4. 用定时器和计数器器指令编写一个既有定时器,又有计数器的延时10s 导通的定时电路程序。
输入、修改、运行、监控并调试,观察结果。
●自编梯形图程序:
四、实验总结及思考
1. 总结本次实验中各个程序运行的结果。
2. 写出上述梯形图程序的指令语句表。
3. 若延时时间修改为50s ,应该修改定时器的什么值,如何修改?
4. 按现在的程序,计数电路中的1.02输入端子上应该接动合还是动断按钮?为什么?
00000 00002 00005
图1 延时10s 的定时电路的梯形图 00000 00004 00007 图2 计数10次的计数电路的梯形图。
实验二定时器、计数器实验一、目的要求1、了解和熟悉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2、了解写入和编辑用户程序的方法。
3、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台达可编程序控制器一台;PLC实验箱一台;装有WPL编程软件和开发软件的计算机一台;编程连接电缆一根。
三、实验内容1、实验原理定时器相当于继电器电路中的时间继电器,可在程序中作延时控制。
可编程控制器中的定时器是根据时钟脉冲累积计时的,时钟脉冲有1ms、10ms、100ms等不同规格。
(定时器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对时钟脉冲计数)因工作需要,定时器除了占有自己编号的存储器位外,还占有一个设定值寄存器(字),一个当前值寄存器(字)。
设定值寄存器(字)存储编程时赋值的计时时间设定值。
当前值寄存器记录计时当前值。
这些寄存器为16位二进制存储器。
其最大值乘以定时器的计时单位值即是定时器的最大计时范围值。
定时器满足计时条件开始计时,当前值寄存器则开始计数,当当前值与设定值相等时定时器动作,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断开,并通过程序作用于控制对象,达到时间控制的目的。
TMR为十六位定时器,当该指令执行时,其所指定的定时器线圈受电,定时器开始计时,当到达所指定的定时值(计时值≥设定值),其接点动作如下:CNT为十六位计数器,当该指令由Off→On执行,表示所指定的计数器线圈由失电→受电,则该计数器计数值加1,当计数到达所指定的定数值(计数值= 设定值),其接点动作如下:??当计数到达之后,若再有计数脉冲输入,其接点及计数值均保持不变,若要重新计数或作清除的动作,请利用RST指令。
编程使PLC输出Y0输出3秒的脉冲,PLC输入1对脉冲计数,计数值为10时,PLC输出Y1输出为1,第11个脉冲清零。
OUTPUT00OUTPUT012、示范梯形图3、接线方法:INPUT 00接PO1INPUT 01接PO2OUTPUT 01 接输出显示LED灯FL1四、实验步骤1、按实验要求对PLC编程,或运行PLC程序DVP2;2、下载实验程序,成功完成后,使PLC处于运行状态,RUN指示灯亮;3、按下PO1十次观察输出变化,LED灯亮;此时按下PO2,LED灯灭。
《PLC定时器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目标1、了解plc定时器的结构、作用2、能说出定时器的工作原理;(二)技能目标1、掌握编程软件中定时器梯形图参数设置;2、学会任务程序的编写及实验箱电路搭建(三)情感目标1、向学生渗透PLC控制的理念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信心和兴趣;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牢固树立学生的专业思想;3、增强学生的分工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中职三年级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分小班教学,大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普遍不高,但具备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已经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且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喜欢动手操作的时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三、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地位本节内容是plc编程指令的基础,有助于接下来其它单元的理解和学习。
2、主要内容S7-200 SMART PLC应用教程第三章S7-200 SMART PLC编程基础《定时器的应用》3、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plc编程软件中定时器梯形图的参数设置;教学难点:plc编程软件的使用及定时器控制程序的编写;4、课时要求:本课题的学习需要1个课时,针对重点和难点来合理安排每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定时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参数设置及实训任务的plc应用编程。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一)教法:1、演示法:通过观看片段视频,让学生明白本次课的教学目标;2、讲练结合法:教师用实例讲,学生完成实例的制作,教师进行指导的形式完成本节内容的掌握。
3、实验法:通过plc编程软件编写梯形图程序下载到实验箱看效果(二)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由模仿到自主设计,循序渐近,练习巩固。
1、自学自练:通过学生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解决的方法;2、协作学习: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鼓励学生共同研究讨论、解决,使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不同的解决途径,开阔学生的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
※PLC定时与计数功能
1.定时器的基本用法
(1)得电延时闭合
图2得电延时合梯形图及时序图
(2)失电延时断
图3失电延时断梯形图及时序图
说明:当X0为ON时,其常开触点闭合,Y0接通并自保;当X0断开时,定时器
开始得电延时,当X0断开的时间到达定时器设置的时间时,Y0由ON变为OFF,实现失电延时。
(3)定时器自复位电路
图4 定时器自复位电路
(4)注意过程分析:X0接通1S,T0状态为ON,Y0状态输出为ON,T0的状态为ON使其常闭触点动作,T0,Y0状态变为OFF。
当X0一
直处于ON状态时,经过一个扫描周期,重复前面状态。
2.振荡电路
(1)振荡电路可以产生特定的通断时序脉冲,它应用在脉冲信号源或闪光报警电路中。
(2)定时器组成的振荡电路一,如下图6-6所示
注意: 1. 改变T0、T1的参数值,可以调整Y0的输出脉冲宽度。
2. 振荡电路的分析要注意X0的状态。
3. 定时器组成的振荡电路二
3. 定时器的扩展 FX 系列PLC 的延时都有最大值,如延时大于定时器的最大值,可以采用多个定时器延时接力。
具体方法是:
(1) 用前一个定时器的常开触点启动下一个定时器。
(2) 计数器和定时器配合。
4. 计数器的基本用法
图6 振荡电路
图7 振荡电路
图8 计数器应用梯形图
说明:X3使计数器C0复位,C0对X4输入的脉冲计数,输入的脉冲数达到6个,计数器C0的常开触点闭合,Y0得电动作。
X3动作时,C0复位,Y0失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