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张素文版)复习提纲。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52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例题一(嘿嘿整理2012年6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无线通信系统一般由信号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输出变换器五部分组成。
2.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约在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范围内。
(20HZ、20KHZ )3.调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调幅、调频、调相)4.无线电波在空间的传播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地波、天波、直线波)二、简答或作图题1.画出无线通信调幅发射机原理框图,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同时画出波形示意图和频谱示意图。
2. 画出超外差接收机方框图,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同时画出波形示意图和频谱示意图。
3.在接收设备中,检波器的作用是什么?试画出检波器前后的信号波形。
4. 通信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通信系统由输入、输出变换器,发送、接收设备以及信道组成。
输入变换器将要传递的声音或图像消息变换为电信号(基带信号);发送设备将基带信号经过调制等处理,并使其具有足够的发射功率,再送入信道实现信号的有效传输;信道是信号传输的通道;接收设备用来恢复原始基带信号;输出变换器将经过处理的基带信号重新恢复为原始的声音或图像。
第三章选频网络1、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特征,以及失谐时表现出的特性。
如:LC回路并联谐振时,回路_阻抗___最大,且为纯__电阻__。
当所加信号频率高于并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时,回路失谐,此时,回路呈容性,电流超前电压。
2、由于信号源内阻或负载电阻的影响,将使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Q ,选频特性,通频带。
3、课后题 3.54、课后题 3.65、课后题 3.76、课后题 3.97、课后题 3.13有一耦合回路如图,已知试求:1)回路参数L1、L2、C1、C2和M;2)图中a 、b两端的等效谐振阻抗ZP;3)初级回路的等效品质因数Q1’;4)回路的通频带BW;解:由已知条件可知两个回路的参数是全同的,即L1=L2,C1=C2,Q1=Q2 ;1)由得:又由于发生临界耦合时因此2)由于发生了临界耦合,所以R f1=R 1=20Ω 此时ab 两端的等效 谐振阻抗为纯阻,即3)初级回路的等效品质因数为4)初级回路本身的品质因数为因此可得出通频带为 :,试计算回=5k L R ,=10k R =20pF, 2C =20pF, 1C =5pF,C =100,0Q =0.8uH,L 所示电路为一等效电路,其中18-2图8.路的谐振频率、谐振电阻。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了解无线电信号的产生与发射过程(基本术语:载波、调制、解调等);2、有线通信的传输媒质:双线对电缆、同轴电缆、光纤。
第三章选频网络1、串、并联谐振回路的参数计算:谐振频率f0、品质因数Q、谐振电阻R P、通频带2△f0.7等的计算;2、串、并联谐振曲线的理解:通频带与回路的Q值成反比,Q越高,谐振曲线越尖锐,回路的选择性越好,但通频带越窄;3、抽头式并联电路的阻抗变换理解及计算:阻抗转换ZL'=ZL/p2;电压源的转换US'=US/p;电流源的转换:I S'=pI S4、理解耦合振荡回路的特性,熟悉滤波器的其他形式。
参考习题:3.1、3.5、3.7、3.9第四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1、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工作特性及主要质量指标理解;2、理解晶体管高频等效电路形式(y参数等效电路和混合π等效电路)、晶体管的高频参数(大到小的顺序是fmax;fT;fβ);3、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计算:电压增益、功率增益、通频带等;4、了解多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和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5、理解谐振放大器的不稳定性原因(存在反向传输导纳y re)及消除方法(中和法和失配法);6、理解噪声系数、信噪比的概念及减小噪声系数的措施。
参考习题:4.6、4.9、4.13第五章变频器1、理解非线性元件的工作特性(工作特性的非线性、不满足叠加原理、具有频率变换能力);2、理解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变频电路组成(混频器和本振电路)、变频器的主要质量指标;3、理解二级管平衡混频器工作原理及其特点;4、熟悉混频器中的干扰(组合频率干扰和副波道干扰、交调、互调、相互混频等)及简要分析计算、克服干扰措施等。
参考习题:5.17、5.21、5.35第六章高频功率放大器1、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特性;2、谐振功放的工作原理及计算(P=、P0、Pc、ηc、Rp等)(重点);3、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与负载特性(Rp变大时,工作状态的变化:欠压→临界→过压);4、传输线变压器原理:传输线与变压器原理的结合。
高频电子线路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一章:高频电子线路基础知识1.1 什么是高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是指工作频率在数百千赫兹(MHz)到几百吉赫兹(GHz)之间的电子线路。
它通常涉及到射频(Radio Frequency)和微波(Microwave)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1.2 高频电子线路的特点有哪些?•高频信号具有短波长和高频率的特点,需要特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
•高频电子线路的工作频率范围广,要求具有较宽的频带宽度。
•高频电子线路对线路布局和组件的电特性要求较高,需要考虑信号传输的延迟和衰减等因素。
•高频电子线路需要较好的抗干扰和抗干扰能力,以保证信号的可靠传输。
1.3 高频信号的特性及其参数有哪些?高频信号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频率:频率是指高频信号在单位时间内的振荡次数,单位为赫兹(Hz)。
•波长:波长是指高频信号波动一个周期的距离,其与频率之间有确定的关系,单位为米(m)。
•幅度:幅度是指高频信号在峰值和谷值之间的振荡范围。
•相位:相位是指高频信号在时间上相对于一个参考点的偏移。
不同的相位可以表示不同的信号状态。
1.4 高频电子线路的常用组件有哪些?高频电子线路常用的组件包括:•电阻器:用于限制电流流过的器件。
•电容器:用于存储电荷和调节电压的器件。
•电感器:用于储存和释放磁能的器件。
•二极管:用于整流和检波的器件。
•晶体管:用于放大和开关的器件。
•滤波电路:用于滤除干扰信号的电路。
•放大器:用于放大信号的电子元件。
第二章:高频电子线路分析方法2.1 S参数分析方法S参数(Scattering Parameters)是一种用于分析高频电子线路的常用方法。
S参数描述了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S参数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1.定义输入和输出端口。
2.测量S参数矩阵。
3.使用S参数矩阵计算各种电路参数,如增益、插入损耗、反射系数等。
2.2 Y参数分析方法Y参数(Admittance Parameters)也是一种常用的高频电子线路分析方法。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提纲复习提纲频率选择回路和阻抗变换1,掌握并联谐振回路的阻抗表达式,幅频特性z(j?)、相频特性?z(?)、谐振频率?0、q值、通频带bw0.72.掌握变压器、电容器和感应分压器电路的阻抗变换特性。
3.掌握L型阻抗变换网络的计算。
4.抽头电路,可以通过改变电感线圈的抽头或者电容的分压。
(单调谐回路和双调谐回路、带宽、临界耦合时的带宽)低噪声放大器1.掌握晶体管的混合?参数等效电路,y参数等效电路。
了解晶体管静态工作点与其小信号等效参数之间的关系。
2.掌握单级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等效电路的求解及其简化,增益、带宽和选择性指标的求解。
3,了解多级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几种级联调谐方式及其增益和通频带的变化情况。
4,了解实现低噪声放大器的基本思路和具体电路措施。
(多级单调谐小信号放大器级联,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功率增益和噪声系数)高频功率放大器1.掌握C类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馈电电路和耦合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电路形式。
了解C类功率放大器的实际电路。
2,掌握c类功放的电路特点及其基本工作原理,影响放大器效率的因素(集电极电压与电流的乘积的时间平均值)及提高效率的途径(集电极电压或电流总有一个接近为0,导通角?)。
3.掌握C类功放电路在折线近似条件下的解决方案:icm、?0(?)、? 1(?)、 po、pc、pdc、?解决方案。
4.了解C类功放的三种工作状态,判断条件,以及四个基本因素(VBB、VIM、VCC、re)对工作状态(负载特性、放大特性、基极调幅特性、集电极调幅特性、级联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噪声与非线性失真1.了解非线性电路的定义和主要特征。
了解阻塞、互调和互调的原因和现象,了解1dB压缩点和IIP3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掌握幂级数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条件和实例)。
3.掌握折线分析法及其应用(条件和实例)。
4.掌握开关函数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条件和示例)。
金陵科技学院信息技术学院«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课程编号:0806205097 总学时数:48学时一、本课程的性质, 任务和基本要求:性质: 必修课任务:使学生掌握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部件的工作原理,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基本要求:掌握无线通信设备基础理论知识及典型电路原理,通过与实践课程的紧密配合,在提高对理论理解的同时,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理论总学时:40学时绪论本课程以通信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无线电技术设备和系统中的高频放大,振荡,频率变换等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本课程包含以下内容: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混频器,调制与解调电路等;本课程重原理,应用性强,学生应认真对待实验。
要点:1、无线电波段的划分:粗略了解中波,短波,超短波及微波的频段范围;2、电波传播速度c,频率f,波长λ三者关系:c=λf;3、了解无线电波三种传播方式:沿地面传播(地波),直线传播(直线波),依靠电离层传播(天波);了解中长波;短波,超短波,微波各自的传播方式及应用场合;4、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框图及各部分作用;5、了解调制的概念;为什么要调制;如何调制(即有哪三种调制方式);6、了解模拟通信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组成框图及各部分作用;7、超外差接收机的基本组成框图及各部分作用。
重点:1、电波传播速度c,频率f,波长λ三者关系:c=λf2、无线电波三种传播方式:沿地面传播,直线传播,依靠电离层传播;中长波;短波,超短波,微波各自对应的传播方式;3、无线通讯系统的基本组成框图及各部分作用;4、调制的概念:为什么要调制,调制的三种方式;三种信号概念:基带信号、载波信号、已调波信号的含义。
5、模拟通信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组成框图及各部分作用6、超外差接收机的基本组成框图、各部分作用;与直接式接收机相比的不同和优势难点:超外差接收机的基本组成框图及各部分作用第一章选频网络与阻抗变换要点:1、了解选频与滤波电路的主要原理;2、掌握串联和并联谐振回路的如下概念:总阻抗Z(或总导纳Y),谐振频率ω0,固有品质因数Q0,通频带BW0.7,矩形系数Kr0.1;掌握谐振回路的单位谐振曲线特征,会由曲线定性看指标;3、串联和并联谐振回路的主要参数计算方法(ω0;Z;Kr0.1)及其应用;4、部分接入回路的阻抗变换;5、双耦合回路的基本概念:掌握双耦合回路的谐振曲线特征及其矩形系数Kr0.1;6、典型滤波器电路原理及其应用场合(含:LC谐振式、石英晶体滤波器、陶瓷滤波器和声表面波滤波器);重点:1、选频与滤波电路的基本原理;2、掌握串联和并联谐振回路的主要参数计算方法(ω0;Z;Kr0.1)及其应用场合;学会由单位谐振曲线定性看指标;3、阻抗变换的典型电路及原理;4、各类典型滤波器电路特点及其应用场合。
高频电路复习提纲高频电路复习提纲(张肃文第五版)一、绪论1、无线通信发射机的框图。
2、无线通信接收机的种类。
超外差式接收机的框图。
3、无线通信将信号调制后再发送的原因。
二、选频网络1、选频网络的种类:lc带通滤波器、陶瓷、石英晶体、声表面波滤波器。
2、集总串联/并联谐振网络和回路1)电路结构及其模型(所载和未载的区别)。
2)谐振频率、谐振时有载和无载品质因数、有载和无载半功率通频带(适用于窄相对带宽)的求解。
3)选择性:反映通带阻带过渡快慢程度。
1>用过渡带绝对宽度来衡量:过渡带越较窄,选频或滤波性能越不好;2>用矩形系数衡量:矩形系数越小(极限为1),即同等通频带宽下通带和阻带间过渡越陡,选频性能就越好。
三、高频大信号放大器1、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电压增益、功率增益、半功率带宽、矩形系数(用于衡量选择性)的定义。
[p57-59]2、单级单谐波电路晶体管谐振放大器1)单调谐回路晶体管谐振放大器的结构。
[p121题3.10图]2)谐振频率、所载和未载品质因数、短程谐振电导和所载总谐振电导的排序。
[p71-72]3)所载半功率通在频带、插入损耗的排序。
[p74,p73]4)谐振频率上的电压增益和功率增益的排序。
[p71-72]3、多级单谐波电路晶体管谐振放大器1)多级和单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通频带之间的关系。
[p78]2)多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矩形系数的计算。
[p78]四、高频功率放大器1、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指标:输出信号功率,集电极耗散功率,集电极电源供给的功率,集电极效率。
[p175-176]2、晶体管的四类工作状态(甲类、甲乙类、乙类、丙类)的含义,每种状态对应的集电极(半)电流通角的大小[p174]。
丙类和甲类功放的区别[172]。
3、丙类晶体管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1)电路结构:晶体管、选频网络和负载三部分[p177图5.2.1,p197-198]2)使用丙类工作状态的原因:提高效率;选频网络的促进作用:滤波和阻抗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