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治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是菊科、一枝黄花属植物。
原产于加拿大和美国,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现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有长根状茎,茎直立,高达2.5米,茎杆粗壮。
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基部常收窄成长柄,边缘具齿,头状花序直径6-9厘米,总花梗长达30-40厘米,舌状花黄色。
生长习性:喜阳、喜湿、喜肥,在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迅速,抗逆能力强,种子能随风飘散,故传播速度快和范围广。
生态影响:加拿大一枝黄花自引进中国后,因其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与本土植物竞争处于优势,故逐渐成为危害较大的入侵物种之一。
它破坏了原有植被的生态平衡,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防治措施:针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可以采取人工拔除、药剂喷施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入侵物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总之,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具有较强繁殖能力和生态破坏性的入侵植物,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外来物种一枝黄花近日,有一种黄花上了热搜,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这种黄花就是“加拿大一枝黄花”,多地相关部门发布通知,如果有市民看到这种黄花,请及时上报,全城围剿,不禁让人感到一丝丝的严重性。
不少朋友会有疑问,什么是“加拿大一枝黄花”?为何要上报?有哪些危害?本篇内容就详细和大家说说这些问题,相看完后,大家就会有清晰的了解。
什么是“加拿大一枝黄花”“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名字中就含有加拿大,并不是说只是属于加拿大的一种黄花,原产地是北美,引进我国的时间是1935年,当时,是从日本引进的我国台北,只是由于它的花好看,只是当做观赏花卉引进,早期栽培的地点是上海、江苏南部及庐山等地区。
如今,我国的武汉、上海、河南、安徽、江苏、江西、四川等地都有发现。
当时引起“加拿大一枝黄花”,只是想着在自家庭院中栽培,可以欣赏,但是,近些年来,这些花经过传播之后,在荒地上、高速、国道、公路、铁路等沿线,以及农田中都有生长,并且越长越多,对于生态环境以及庄稼的生长有了一定的影响。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育期,从每年的3-4月份温度回暖后开始萌发,一直到9月份都是其生长期,到了10月份开花,11月份成熟。
所以,近期正是成熟的季节,成为了大家热议的重点。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一些地方有“此花开处百花杀”的说法,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的地方,周围的花都无法生长,因此,也被称为一种“毒草”,这里说的毒,并不是说它自身带毒,而是由于它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再加上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大量吸收周围土壤的水分和养分,让其他植物的水分和养分供应不足,进而无法正常生长。
据了解,一株“加拿大一枝黄花”能繁殖多株,超强的繁殖能力让其快速大量的繁衍,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另外,在农田中生长,会导致庄稼出现弱苗、黄苗,营养不良,最终造成减产。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传播方式和其他的植物不太一样,主要通过2点,其一是种子传播,其二是地下根茎传播,或者称为地下根茎无性繁殖。
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技术意见一、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特点加拿大一枝黄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原产于北美洲。
加拿大一枝黄花以种子和根状茎繁殖种子和每个根状茎顶端的芽都能萌发成独立的植株,各种土壤环境下均可生长,常生于城镇、郊野、荒地、河岸、公路和铁路沿线等处。
繁殖能力特别强,生长迅速。
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规律一枝黄花每年3月份开始萌发,4---9月份为营养生长期,前期生长比较缓慢,6月份后生长速度加快,到7月初可长到高1m以上,10月中下旬开花,平均每株有近1500个头状花序,每个头状花序又能平均长出10枚种子(瘦果),11月底到12月中旬果实成熟,一株植株可形成2万多粒种子。
种子和根茎在3-10月都能萌发,但4月上旬到5月中旬未为最佳出苗期,它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
但气温低于10℃或高于35℃及土深超过2cm种子一般都不出苗。
三、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性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极强的繁殖和快速占有空间的能力,在那些被搁置的空地上,第一年长出几株或几簇,第二、三年即连成一片,压抑其它植物的生长,能迅速形成单生优势,破坏入侵地的植被生态平衡,造成“生物沙漠”,丧失生物多样性。
一枝黄花入侵绿化地带,能使栽种的绿化灌木成片死亡;同时还蚕食棉花、玉米、大豆、果园等,严重影响这些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四、防控技术(一)春季防控技术要点:加拿大一枝黄花以地下根茎繁殖为主;一般在3月上旬末开始地下根茎附近出现簇状小苗。
大部分种子的萌发繁殖时间在4月中旬至6月底,因此春季防除一枝黄花最好在4月上旬开始施第一次药,以后视防除效果和其生长情况及时予以补治并采取连续防治的方针。
喷药防除建议配方为:1.对预征土地、公路铁路两侧、山坡荒地等区域,亩用“农旺757”100~200克+10%甲磺隆6~9克或10%草甘膦水剂1000~1500毫升+10%甲磺隆6~9克兑水喷除。
2.对荒芜农田、可开垦旱地、沟渠河道两侧及农田、果园、绿化地带等区域,亩用“农旺757”200~400克或10%草甘膦水剂2000~4000毫升兑水喷除。
加拿大一枝黄花如何处理
---------------------------------------------------------------------- 处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方法有:人工铲除、人工焚烧、化学防治。
1、人工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通常在三月初发芽,4-9月是生长时期,10月中下旬开花,11月末至12月中旬种子成熟,为有效地降低种子传播途径,要在一棵黄花尚未完全成熟的时候,将一棵黄花植物全部连根铲除,然后用中耕将残留在土壤中的植物根茎和其他无性生殖器官收集起来,然后在野外集中烧毁。
2、人工焚烧: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连片地区,由于它的根系比较浅,通常采取了将其连根焚烧的方法。
还可以在开花的时候修剪花枝,以减少种子的形成。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不完全,而且不能完全去除地下的生殖器官。
修剪它的花穗,拔掉地面和根茎,然后用火烧掉,防止种子、根茎和拔出部分的蔓延。
3、化学防治:三月中旬,对苗圃、林地、荒地、山坡上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用10%草甘膦水1:50倍液喷洒,每667 m 2喷洒50 kg。
第一次给药后,第二次和第三次用药间隔35~40天,用药方式与首次相同。
小麦、水稻等单子叶作物,在5~6月,可用20%二甲四氯钠水剂300 ml,兑水30-40 kg,在5-6月进行叶片喷洒。
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治实施方案一、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基本介绍加拿大一支黄花是桔梗目、菊科的植物。
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外来生物。
引种后逸生成杂草,并且是恶性杂草。
常见于城乡荒地、住宅旁、废弃地、厂区、山坡、河坡、免耕地、公路边、铁路沿线、农田边、绿化地带。
根状茎发达,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生长优势明显,生态适应性广阔,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直至其它植物死亡,从而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
二、发生概况(一)传入方式加拿大一支黄花的传播方式一般为两种。
一是种子通过风力或者雨水传播。
二是根茎传播,根状茎以植株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伸展生长,其上的顶芽可以发育成为新的植株。
(二)危害严重性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破坏入侵地生态。
第1年零星生长,次年便能长成连片植株,形成单生优势;二是破坏道路及园林地景观。
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高大,一且入侵公路绿化地、绿化灌木地,易造成景观被明显破坏。
(二)分布现状通过每年春季、秋季2次普查与防除,园区的加拿大一支黄花的总体密度有所下降,零星发生点在减少。
总结园区的加拿大一支黄花的分布面积及范围如下表所示:三、综合防治技术(一)加强宣传强化民众的预防意识,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向民众介绍加拿大一支黄花的形态特征、识别方法、发生日期、防治方法,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防控。
(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根据加拿大一支黄花的生物学特性,每年春季做好普查工作,查清加拿大一支黄花的发生地区、面积以及周边扩散分布情况,并及时防除;秋季查清加拿大一支黄花的新发生点,掌握动态,铲除零星发生点。
(三)因地制宜的进行防除工作根据长期防治经验,加拿大一支黄花3月随着气温的上升,根茎苗开始萌发,至4月初形成早高峰,这是春季化学防除的最好时期。
10月份是加拿大一支黄花的开花时期,这时便于调查其发生分布情况,同时,也是秋季拔除的最佳时期。
(1)春季治理方案春季是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最佳时期,如在春季进行有效的化学防除和拔除可有效减轻后期的防除压力。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和防治方案加拿大一枝黄花,又称为加拿大马蓝,是一种入侵的外来植物,它很容易在草地、道路、森林和河岸等区域中生长。
尽管加拿大一枝黄花可以为人们提供食物和药用价值,但它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系统,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加拿大一枝黄花可以在加拿大的许多生态系统中生长,包括草地、森林、河岸和海滩等。
当它们生长时,它们会排挤本地植物,消耗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导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
对农业的危害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农业领域中也是一种威胁。
它可以在田间生长,抢占农作物的生长空间和营养,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
对健康的危害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有毒植物,可以对人和动物造成健康威胁。
它的花和叶子中含有有毒的龙葵素,如果被误食或吸入,会引起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和昏迷等。
二、防治方案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然的生物控制措施来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
这种方法包括引入天敌和寄生虫,以控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
然而,这种方法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控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
这种方法包括采用机械设备、手动割除和地面覆盖等方式,来限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扩散和生长。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物质控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
这种方法包括喷洒除草剂和除草剂混合物来杀死加拿大一枝黄花。
然而,化学防治方法也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教育和宣传教育和宣传是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教育和宣传,可以提高公众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认识和了解,并促进人们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此外,通过宣传,可以加强政府和公众对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重视和投入。
综合防治针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综合防治方法是最有效的。
综合防治方法将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方法结合起来,以最小化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同时最大限度地控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
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技术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隶属于菊科(Asteraceae)一枝黄花属(Solidago),又名黄莺、麒麟草。
加拿大一枝黄花起源于北美洲,目前在欧洲、亚洲、美洲的20多个国家有分布。
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作为观赏花卉引入我国华东,逃逸后形成入侵。
目前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河南等省份有分布。
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繁殖能力强等特性,入侵后可迅速挤占入侵地区本土植物生存空间,对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景观等构成重大威胁。
加拿大一枝黄花已被列入 2023 年1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之中,是我国重点管理的重大农林入侵物种。
当前,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仍呈迅速扩散蔓延趋势,新的入侵点不断出现。
为做好防控工作,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主要特征(一)生物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长根状茎。
茎直立,株高0.3~2.5米,至少上部被短柔毛或糙毛。
叶互生,无柄或下部叶具柄,基生叶与茎下部叶常与花期前枯萎,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5厘米,宽0.5~2.5厘米,边缘具锯齿或波状潜钝齿,具离基三出脉,两面被糙毛;圆锥花序顶生,分枝蝎尾状;瘦果褐色近圆柱形,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具7条纵棱,冠毛白色,长3~3.5毫米。
花果期7~11月。
我国华东地区11月至次年8月为营养生长期,9~10月植株进入生殖生长阶段,10月初见花,11月初吐冠毛,果实成熟。
加拿大一枝黄花主要特征a.景观b.单株c.幼苗d.根e.花f. 果实(二)主要危害。
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迅速、竞争力强、植株高大,入侵后极易形成单一优势群落,其危害主要表现为破坏本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危害道路及园林绿地景观,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发生生境。
主要生长在开阔的、受干扰的生境,如闲置地、疏林地、路边、荒地、路边、农田、果园、苗圃、园林绿地、护坡地等。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与防控加拿大一枝黄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原产北美洲,20世纪30年代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上海、南京等地,80年代扩散蔓延成为河滩、荒地、道路两侧、农田旁边、平原城镇住宅旁甚至绿化地带的杂草。
其已成为无锡地区一种破坏生态的恶性杂草,难控性在于其极强的繁殖力和快速占有空间的能力,一旦侵入某处,往往形成单一优势种群,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破坏植被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1形态特征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下根呈横走的根状茎,植株高1.5-3m,茎秆粗壮,中下部直径可达2 cm,下部一般无分枝,常成紫黑色,密生短硬毛。
叶互生,椭圆形、顶渐尖,基部楔形,近无柄,长12~20 cm。
宽1—3.5 cm,大都呈三出脉,边缘具不明显锯齿,纸质,两面具短糙毛。
蝎尾状圆锥花序,顶生,长lO~50 cIn,具有外伸展的分支,分支上侧密生黄色头状花序,总苞片长3.5-4 mm,舌状花雌性,花柱顶端两裂成丝状;管状花两性,花柱裂片长圆形,扁平。
连萼瘦果长l mm,有细毛,冠毛呈白色,长3—4 nlfil。
2生物学特性加拿大一枝黄花以种子和地下根茎繁殖,从山坡林地到沼泽地均可生长。
每年3月开始萌发,4~9月为营养生长期,7月初植株通常高达1 m以上,10月中下旬开花,平均每株有近1 500个头状花序,每个头状花序中又能平均长出14枚种子(瘦果),11月底至12月中旬果实成熟,一株植株可产生2万多粒种子,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
每株植株地下有4~15条根状茎,以根颈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伸展生长,最长近l m,其上长有2—3个或多个分枝,顶端有芽,根状茎内储有大量养分。
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第1年长出几株或几簇,第2-3年即连成片。
3防控策略3.1全面普查全面开展普查工作,建立分布和防控档案。
各职能部门、有关单位对所辖区域逐一排查,确保不留死角。
准确摸清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具体发生点和分布情况,采取措施。
建立并保存档案。
农家科技38加拿大一枝黄花识别及防除技术加拿大一枝黄花为桔梗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属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原产于北美洲,已入侵我国湖南、湖北、河南、四川、广西、浙江等地,可造成农田、果园、荒地、公路、护坡等多个生态环境的破坏。
2021年,加拿大一枝黄花陆续在重庆市的南岸、渝北、荣昌等多地被发现。
一、识别特征1.花序。
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大型圆锥花序。
头状花序小,单面着生(我国本土的一枝黄花花序是周面着生),呈蝎尾状排列于花轴向上一侧,形成开展的圆锥花序,长4~6毫米。
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3~4毫米,微黄色。
缘花舌状,雌性,长3~4毫米,10~17朵。
中央管状花,两性,长2.5~3毫米。
2.根茎叶。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根系为直根系,主根欠发达,自根茎向下有许多白色细根,根状茎白色,横走地表面的常带紫红色,具分叉。
茎直立,全部或仅上部被短柔毛和糙毛,成株下部茎半木质化,茎上部色泽绿色,中下部紫红色或棕黄色,高度可达2.5米(本土一枝黄花植株矮小,通常不超过1米)。
叶互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1~2.5厘米,深绿色,先端渐尖或钝,基部楔形,大多边缘具小锐齿,叶片正面粗糙,背面相对光滑,中下部叶片常随植株生长而脱落,留下脱落痕迹。
3.果实和种子。
瘦果具白色冠毛,每成株具有2万~3万粒种子,种子极细小,千粒重为0.07克。
二、传播方式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传播方式有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两类。
自然传播是指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子随大风、暴雨扩散或其种子、块茎借助水体流动、动物携带等方式传播和扩散。
人为传播是指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新鲜切花流通到全国各加拿大一枝黄花蔓延迅速农家科技39地,当鲜花萎蔫之后被人为随意丢弃助长其扩散蔓延的行为;或是其地下根茎、瘦果随耕作农机具、交通工具、建筑机械等传播和扩散。
三、危害性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根系非常发达,会抢夺土壤中的水分、肥料及其他营养物质,侵占本土作物生存空间,有“一花开尽百花绝”的说法,也被称为植物界的“霸王花”。
扬州市邗江区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扬州市邗江区是江苏省的一个行政区,境内有加拿大一枝黄花病害的发生现状。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对水稻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加拿大一枝黄花在邗江区的发生现状以及防治对策。
加拿大一枝黄花一般在水稻拔节期、灌浆期和孕穗期发生。
病症主要表现为水稻叶片黄化,叶片上出现黄色丝状病斑,并逐渐扩大,严重时叶片大面积枯死。
受病害影响的水稻失去了正常的叶绿素合成功能,导致光合作用受阻,从而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与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有关,尤其是长时间持续的高温高湿气候。
邗江区夏季气温较高,湿度较大,为病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生长环境。
同时,病害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种子、土壤、水和工具等途径传播,机械伤害或其他病虫害也可成为传播病菌的途径。
针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邗江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选择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是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基础。
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品种改良培育出更加抗病的水稻品种,提高整个水稻种植过程的抗病能力。
2.合理施肥。
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水稻的养分供给,增强植物对病害的抵抗力。
通过科学施肥,能够维持水稻生长环境的稳定性,降低病害的发生风险。
3.病害防治药剂的使用。
及时喷洒病害防治药剂能够有效地减少病害发生的风险,并且可以迅速控制病害的扩散。
但是在使用药剂时需要注意不要过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4.土壤管理和灭菌处理。
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的通气性和湿度适宜,可以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的存活和繁殖。
灭菌处理可以通过化学药剂或热处理的方式减少土壤中的病菌数量,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5.良好的农业措施。
合理的田间管理和农业措施,如适时耕耘、轮作、中耕等,能够减少病害的传播和扩散。
同时,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害的宿主,也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总之,针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邗江区可以采取综合措施,如选择品种、合理施肥、喷洒药剂等,配合良好的农业措施和土壤管理措施,在严密监测的基础上,提前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高产稳产。
加拿大一枝黄花概况Solidago canadensis L.菊科一枝黄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传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
由于其强大的繁殖能力、竞争能力以及多种途径的传播方式,现逐步蔓延发展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恶性外来杂草,并逐步向全国适宜地区辐射蔓延,严重威胁所到之地的生态平衡和农林生产,如不加以控制,势必造成巨大损失。
分布目前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苏、浙、沪三地;江西、安徽、湖北、湖南、云南等省均有报道。
目前已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沿公路和铁路向沿江省区扩散的格局。
形态特征加拿大一枝黄花成株株高1—4米,一般为2米左右。
主茎直立,近木质化,具根状茎。
单叶,互生。
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叶基楔形,下延至柄,叶柄内侧均具一个锥形腋芽。
中下部腋芽为休眠芽,上部为活动芽,可发育成分枝和花序。
花为金黄色,由无数小型头状花序组成,每株可以形成2万—20万粒种子。
种子室内发芽率为50%左右,可由风传播,或由动物携带传播。
加拿大一枝黄花以根状茎和种子两种方式进行繁殖。
根状茎以植株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伸展生长,其上的顶芽可以发育成为新的植株。
据观察,一株春季移栽的幼苗可在两年内形成50余株独立的植株。
试验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茎秆插入土中,在合适条件下仍能生长形成完整植株,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危害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本地生态平衡的破坏和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这是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强大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一,繁殖能力强,无性有性结合;二,传播能力强,远近结合;三,生长期长,在其他秋季杂草枯萎或停止生长的时候,加拿大一枝黄花依然茂盛,花黄叶绿,而且地下根茎继续横走,不断蚕食其他杂草的领地,而此时其他杂草已无力与之竞争。
这三个特点使得它对所到之处本土物种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易成为单一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区。
另外,治理和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2004年11月,江苏省苏州市共拔除并焚烧加拿大一枝黄花约293h米2,总计投入人力11万人次,耗资若干。
【一日一技】在线服务(第41期)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治技术1概述每年10月份,在城乡的河滩、荒地、路旁、田边、住宅四周等地,常看见一片片开着漂亮黄色花的植物,它就是号称霸王花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为什么称它是霸王花,因为它的竞争力极强,凡是有它出现的地方,其他植物只能退避三舍,极不情愿地把自己的家园拱手相让。
近几十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已导致我国30多种乡土植物物种消亡。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属桔梗目菊科一枝黄花属,又名黄莺、麒麟草。
耐寒、耐旱,喜生于阳光充足和凉爽干燥的环境。
1935年,加拿大一枝黄花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后逸生成恶性杂草,是典型的外来有害生物,也是我省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2分布与危害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东北部,分布于北美、欧洲和亚洲。
河北、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陕西、甘肃、新疆等地都有分布。
加拿大一枝黄花繁殖能力极强,传播速度快,生态适应宽,生长优势明显,迅速抢占其他植物的生长空间,争夺养分、水分,形成单一群落,成了植物杀手。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花粉还易诱发老人和小孩过敏性疾病。
3形态特征加拿大一枝黄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平均高度近2米,具1年生地上茎和多年生地下横走根状茎。
茎杆粗壮,下部一般无分枝,常呈紫色,生短梗毛。
叶互生,椭圆形,顶渐尖,近无柄,长12~20cm,宽1~3.5cm,大都呈三出脉,边缘具不明显锯齿,纸质两面具短糙毛。
植株上部长有大量米粒状黄色小花。
4生态学特性多年生植物,以种子和地下茎繁殖,每年3月底至4月初萌发,4~9份进行营养生长,10月份开花,花由无数小型头状花组成,11月种子成熟,每株可产生2至20万粒种子。
加拿大一枝黄花根系发达,每植有5~14条根状茎,以根茎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伸展生长,其上有多个分枝,顶端有芽,芽可直接萌发成独立的植株,具极强的繁殖能力。
加拿大一枝黄花基本以丛生为主,连接成片,排挤其他植物。
不同除草剂及其复配剂对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效果评价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是一种外来植物,也常被称为加拿大金叶菊。
它是一种入侵植物,会占据农田和草地,抢占土壤营养物质和水分资源,对农作物和野生植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措施尤为重要。
目前,除草剂是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主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除草剂及其复配剂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效果评价:
1. 灭草隆(Glyphosate):灭草隆是一种广谱除草剂,能有效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
它的作用机制是干扰植物的生长,使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并最终导致死亡。
研究发现,灭草隆对加拿大一枝黄花有较高的杀伤效果,并能够长期遏制其再生。
2. 英除草胺(2, 4-D):英除草胺是另一种有效的除草剂,它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效果也很好。
它是一种叶面施草剂,通过干扰植物内部的生长调节物质而达到除草的效果。
研究表明,英除草胺能够显著减少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物量,并能够防止其再生。
3. 复配剂:很多研究证明,将不同的除草剂进行复配可以提高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效果。
将灭草隆和英除草胺进行复配施用,能够更有效地杀伤加拿大一枝黄花,并且降低除草剂对周围植物的毒害程度。
还有一些具有植物生物活性的复配剂,如氨基酸复配剂和微生物复配剂等,也被证明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效果较好。
除草剂及其复配剂是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有效的手段。
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其生长,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如合理选用除草剂、选择适当的施药时间和剂量,并采取相应的土壤管理和生态修复措施,以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
不同除草剂及其复配剂对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效果评价
加拿大一枝黄花(Canada goldenrod)是一种常见的入侵植物,对农作物、花园和草坪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控制这种入侵植物的生长,人们使用了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及其复配剂。
本文将对这些除草剂及其复配剂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效果进行评价。
常见的除草剂之一是草甘膦。
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能有效控制一枝黄花的生长。
在使用草甘膦进行一枝黄花防除时,应注意避免喷洒到其他有用的植物上,以免对其生长造成损害。
草甘膦的防除效果较好,通常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控制一枝黄花的生长。
除了单独使用除草剂外,人们还常常使用复配剂来提高对一枝黄花的防除效果。
常见的复配剂包括草甘膦和草铵膦的混合剂、草甘膦和其他选择性除草剂的混合剂等。
这些复配剂的防除效果相对较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对一枝黄花的控制效果。
除草剂和复配剂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以避免对环境和其他有用植物造成损害。
对于农作物和花园等有人类活动的地区,应选择无毒性和低毒性的除草剂,并避免人员接触。
除草剂和复配剂的使用应与其他防除措施相结合,如修剪、覆盖等,以达到更好的防除效果。
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治
加拿大一枝黄花为菊科一枝黄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传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
由于其强大的繁殖能力、竞争能力以及多种途径的传播方式,现逐步蔓延发展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恶性外来杂草,并逐步向全国适宜地区辐射蔓延,严重威胁所到之地的生态平衡和农林生产,如不加以控制,势必造成巨大损失。
1、生物学特性
加拿大一枝黄花成株株高1—4米,一般为2米左右。
主茎直立,近木质化,具根状茎。
单叶,互生。
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叶基楔形,下延至柄,叶柄内侧均具一个锥形腋芽。
中下部腋芽为休眠芽,上部为活动芽,可发育成分枝和花序。
花为金黄色,由无数小型头状花序组成,每株可以形成2万—20万粒种子。
种子室内发芽率为50%左右,可由风传播,或由动物携带传播。
加拿大一枝黄花以根状茎和种子两种方式进行繁殖。
根状茎以植株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伸展生长,其上的顶芽可以发育成为新的植株。
据观察,一株春季移栽的幼苗可在两年内形成50余株独立的植株。
试验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茎秆插入土中,在合适条件下仍能生长形成完整植株,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2、生态学特性
加拿大一枝黄花常见于荒地、废弃地、厂区、山坡、河坡、免耕地、公路边、铁路旁。
喜阳不耐阴,在高大遮荫的乔木下基本未见正常生长的群落。
耐旱,耐较贫瘠的土壤,因此山坡荒地都能生长良好,甚至在水泥地裂缝、石缝中也能茂盛生长。
而在湿度较大、水分充裕的地区,往往植
株较为矮小细弱,叶色偏淡。
在加拿大一枝黄花主要生育期,常见的伴生杂草有狗尾草、马唐、甘野菊、鬼针草。
在加拿大一枝黄花密度较稀疏、盖度较小的地方,能与之伴生的还有狗牙根、一年蓬、水花生。
加拿大一枝黄花根状茎大多形成于秋季,根芽越冬后在早春恢复生长(在暖冬年份,冬季即可长出次生苗)。
此时与之伴生的杂草主要有一年蓬、大巢菜、猪殃殃、野老鹳、阿拉伯婆婆纳等早春杂草。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较短的时间内,于定居点迅速横向扩展,使早春杂草很快退出竞争,而秋季杂草的生长又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迅速生长形成郁闭环境而受到强烈抑制,因此在一枝黄花定居点通常易形成单一优势种群。
3、分布与危害
加拿大一枝黄花有两种方式蔓延:种子随风传播和根状茎横走传播,顺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苏、浙、沪三地。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本地生态平衡的破坏和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这是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强大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一,繁殖能力强,无性有性结合;二,传播能力强,远近结合;三,生长期长,在其他秋季杂草枯萎或停止生长的时候,加拿大一枝黄花依然茂盛,花黄叶绿,而且地下根茎继续横走,不断蚕食其他杂草的领地,而此时其他杂草已无力与之竞争。
这三个特点使得它对所到之处本土物种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易成为单一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区。
4、物理防治
目前对于加拿大一枝黄花连片生长区,针对其根系分布较浅的特点,一般采用连根拔除之后焚烧的方式进行防治。
也可以在开花期剪去花枝,减少种子形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