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政府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80
江苏省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我省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政府性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由财政部门组织编制和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
第三条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决算和监督,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政府性基金预算由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组成。
第五条政府性基金预算应当保持完整、独立,并与一般公共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相衔接。
政府性基金收入可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1 —第六条政府性基金预算应当根据基金项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以收定支。
第七条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政府性基金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
各级政府及部门的政府性基金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第八条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政府性基金预算、预算调整、决算以及预算执行情况,应报上级财政部门备案,并在批准后的20日内,由本级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
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政府性基金预算、决算及报表,应当在批复后20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
第九条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应当建立健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机制。
第二章预算管理职责第十条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由各级财政部门、政府性基金执收部门、政府性基金使用部门各司其职,共同负责。
第十一条财政部门的主要职责:(一)按照本办法规定制定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制度;(二)编制政府性基金预算及预算调整草案,并提交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2 —(三)具体组织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并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执行情况;(四)监督检查本级各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执行;(五)编制政府性基金决算草案;(六)批复部门政府性基金预决算;(七)公开本级政府性基金预决算。
行政事业预算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包括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管理,那么,下面是小编特地给大家整理收集的行政事业预算管理,供大家阅读参考。
行政事业预算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xx市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行政工作任务完成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省级行政事业单位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试行》(赣财预字[xxx2]66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xx市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支出预算管理。
第三条项目支出预算是部门支出预算的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与xx市行政事业单位在行政事业性经费中开支的项目,主要包括大型修缮、大型会议和其他行政事业性项目。
大型修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维修项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修缮项目;大型会议是按省财政厅赣财行字[xxx0]第114号文件的一类会议;其他行政事业性项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除以上项目以外,为开展某种专项业务活动或完成特定工作任务而需要开支的项目。
第五条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一)综合预算的原则。
项目支出预算要体现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的要求。
(二)科学论证原则。
对申报的项目应当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主管部门和财政业务部门要对项目进行审核和把关。
(三)合理排序原则。
对进入项目库的项目要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财政部门根据当年财力状况和项目顺序,优先安排急需的项目。
(四)追踪问效的原则。
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对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其完成结果进行绩效考评、追踪问效。
第二章项目库第六条项目库是对项目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的数据库系统。
项目库由财政局统一规划,实行分级管理。
第七条项目库分为财政局项目库和主管部门项目库。
主管部门项目库,由各主管部门按照申报项目支出预算的要求,结合本部门的特点,对所属单位申报项目进行筛选排序后设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8年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预算管理职权第三章预算收支范围第四章预算编制第五章预算审查和批准第六章预算执行第七章预算调整第八章决算第九章监督第十章法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预算、决算的编制、审查、批准、监督,以及预算的执行和调整,依照本法规定执行。
第三条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
全国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
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
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下一级只有本级预算的,下一级总预算即指下一级的本级预算。
没有下一级预算的,总预算即指本级预算。
第四条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
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
第五条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保持完整、独立。
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与一般公共预算相衔接。
第六条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包括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和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转移支付预算。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向中央的上解收入。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包括中央本级支出、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第七条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包括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和税收返还、转移支付预算。
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地方本级收入、上级政府对本级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下级政府的上解收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8.20•【字号】鲁政办字〔2023〕115号•【施行日期】2023.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鲁政办字〔2023〕115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山东省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8月20日山东省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优化国有资本配置,增强政府预算调控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省政府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省财政厅、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单位(以下简称国资预算单位)和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企业(以下简称国资预算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决算、绩效管理、监督等事项。
本办法所称国资预算单位,是指代表省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省级部门、单位。
本办法所称国资预算企业,是指各类省属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参股企业以及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
第四条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坚持全面覆盖、独立完整、收支平衡、讲求绩效原则,并加强与一般公共预算衔接,加大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力度。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由省财政厅、国资预算单位和国资预算企业各司其职,共同负责。
第六条省财政厅主要负责:(一)制定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相关制度;(二)组织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三)拟定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方向和重点;(四)审核汇总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议草案,编制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草案和预算调整方案;(五)批复国资预算单位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六)组织和指导国资预算单位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七)对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情况进行财会监督。
第一章政府预算概论1.我国各级政府预算由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金预算共同构成。
公共财政预算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利,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的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支出预算。
它在政府预算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政府性基金预算是指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政府预算体系中居于辅助地位。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收支预算。
社会保障预算在政府预算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是指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和预算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反映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手指的年度计划。
政府性基金预算在政府预算体系中居于补充地位。
2.按照一级政府设立一级预算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国家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我国行政预算体制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部分,与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国家预算相应划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中央预算包括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地方预算包括总预算、本级政府预算以及汇总的下一集总预算。
3.单式预算是指在一个预算年度内,将政府全部预算收入和支出汇集编入单一的总预算内,而不再区分各类预算收支的经济性质。
起源于英国。
优点:符合预算完整性原则、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缺点:不利于经济分析和宏观调控、人为的扩大了预算规模、容易造成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指出的相互挤占。
4.复式预算是指在一个预算年度内,将政府全部的预算收入和支出按照经济性质分别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中,从而编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
通常分为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
起源于丹麦。
优点:结构清晰、增强了预算透明度、便于分类管理和控制、预算功能扩大;缺点:整体功能差结构复杂、容易掩盖支出浪费现象、容易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影响国民经济稳定5.政府预算管理的要素:主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财政法规的立法主体)、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政策的决策主体)、财政部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财政预算的执行主体)。
来源:问法网法律数据库颁布机构:国务院1992-01-01本法规已被发布日期为2001年10月6日的《国务院关于废止2000年底以前发布的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废止,废止日期为2001年10月6日。
国家预算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90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预算管理,强化国家预算的分配、调控和监督职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实行预算管理的各部门、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等,下同),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国家预算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结合的原则。
国家预算应当做到收支平衡。
第四条国家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旗)、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
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民族乡、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可以暂不设立预算。
第五条国家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
中央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
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
第六条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
第七条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第八条单位预算是指实行预算管理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的经费预算和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财务收支计划中与预算有关的部分。
第九条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单位、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擅自改变。
第十条预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十一条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以人民币元为计算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职权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是预算管理的国家行政机关。
各级人民政府编制本级总预算草案、决算草案;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级政府预备费的动用;编制本级预算调整方案;监督本级各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的预算执行;改变或者撤消本级各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预算方面的不适当的决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第一章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的题目一、填空题1、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旧中国国家预算的形成起因于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是国家预算产生的 .4、是国家预算产生的必要条件。
5、国家预算是政府分配集中性财政资金、为配置必要资金的重要工具。
6、国家预算的、需要以预算程序、步骤为保证,预算周期按预算年度为期、并分阶段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各阶段紧密联系、互为条件。
7、决算的编制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要划清预算年度、预算级次和资金界限,做到收支、、。
8、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9、单位、部门根据预算控制数编制本单位、本部门预算后汇总后报送。
10、预算编制一开始就应细化到每个具体用款项目,细化的程度至少应达到决算要求,细化到达、、甚至级科目,总的原则应是越细越好,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透明度和强化监督。
11、是以项目的绩效(效益)为目的,以成本为基础而编制的预算.12、绩效预算强调政府而不是 ,支出内容与服务规划紧密相关,使绩效评价渗透到政府的每一个部门。
二、单选题1、国家预算管理的主体是().A、政府B、财政C、国家D、税务2、国家预算管理在财政管理中处于()。
A、主导地位B、次要地位C、从属地位D、领导地位3、国家预算由()的预算组成。
A、各级财政部门B、各级政府C、各个单位D、各级国库4、国家预算是以( )为基础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
A、数字B、报表C、管理D、计划5、()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不考计划虑基期情况,对原有的各项开支都要重新审核而测算并编制预算年度指标的方法.A、绩效预算B、部门预算C、零基预算D、单位预算三、多选题1、国家预算的基本特征为( )A、计划性B、法律性C、集中性D、年度性2、国家预算按照收支管理范围分为( )。
A、财政总预算B、绩效预算C、部门预算D、单位预算3、预算周期的构成环节一般应包括()四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