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7 条形统计图第3课时 条形统计图(3)
- 格式:doc
- 大小:91.01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3课时《条形统计图(3)》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3)》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如何通过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条形统计图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统计图的形式,并通过直观的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如何通过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如何通过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运用,如何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我将以学生为中心,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统计图的形式,并通过直观的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2.教学手段:我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以生动形象的图形和实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将以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导入课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统计图来分析和比较数据。
人教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3课时例3》教案一.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一节例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的数据处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条形统计图的认知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的展示和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数据分析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
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感受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和价值。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条形统计图的课件和实例。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条形统计图的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份学校各年级学生人数的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更直观地表示这些数据。
2.呈现(10分钟)展示条形统计图的课件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教学内容】:教材第94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统计表,并能3.【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初步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难点:【教学过程】:出示例1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学同学们知道的信息真多呀!能不能把这些天气情况进行归类,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清楚地表示出来呢?小组内互相议一议,交流自己的方法,小组代表汇报并展示自己的方法,教师将两种主要的方法展示在一起,并提问:同学们有的用统计表表示,有的画○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这两种方法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统计表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画○的有的要数数才知道是多少,但是能看出哪种天数教师:还有一种方法表示每课件出示例11.向学生说明这就是条形统计图,用涂了颜色的竖条来表示每种天气2.3.4.(1(25.条形统计图左边竖线上标出的数据表示的是天数(1格表示1天),下边横线上标出的是几种天气。
每种天气所对的涂色的竖条占了几格就表示几天,也可以看相对的涂色竖条最上面对着左边的数字几就是几天,从条形统计图上不但能看出具体的数据,还能看出谁多谁少。
1.教材第95教师出示本班学生出生月份的记录表,先统计各月份出生的人数,然2.教材“练习十九”第1、2教师先引导学生调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完成统计图,小组汇报后集体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教学内容】:教材第96页例2【教学目标】:经历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培养学生观察和【重点难点】:重、难点:理解和掌握用1格代表2个单位,并能正确完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教师调查了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早餐是什么(出示例2统计表)。
第3课时条形统计图(3)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在绘制条形统计图这一环节时,并不是一味地告诉学生1格表示几个数据,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引导学生根据数据的具体大小和特点入手。
在学生得到初步的设想后再进行质疑,而且尝试让学生自己产生质疑,不断对得到的预想的条形统计图进行完善。
可以说这一过程的开展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自主寻找方法的基础上的,学生通过不断尝试,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学到新知识。
教师点评和总结:信息窗2(第1课时)分段统计1.请根据我校鼓号队女生的身高情况,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学校鼓号队女生身高情况分段统计表如果你负责采购鼓号队的服装,你准备如何采购?说说你的理由。
2.上海市2014年4月空气质量日报情况统计表2 20 8(1)根据上面的信息填写统计表。
(2)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上海4月份的空气质量情况。
你有何感想?3.班级体重小调查。
请调查下班里女生或男生体重的情况。
(1)独立想一想,用那种统计方法更恰当?(2)跟小组内的同学们说一说,然后再自己设计一个调查表进行调查。
(3)仔细分析调查表中的数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有何感想?参考答案:1. 学校鼓号队女生身高情况分段统计表40 9 22 92. 上海市2014年4月空气质量日报情况统计表2 20 84月份上海市的空气质量不好。
空气质量达到优的才2天,轻度污染的天数达到了8天。
3.略。
《三位数乘两位数》同步试题一、填空1.考查目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梳理计算步骤的过程,懂得应如何有序地进行操作和思考。
答案:2个227 30个227 32个227解析:正确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每一步的含义。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考查目的:充分利用第一个空的结果和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答案:解析:第一组的最后一题答案不唯一,积500÷5=100,其中一个因数÷5即可。
第二组第2题积4000不变,其中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就要除以几,第二组第3题积4000不变,其中一个因数除以几,另一个因数就要乘几。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课时划分:3课时第一课时课题:认识“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95页的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⑶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1格表示一个单位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这是北京市20XX年8月的天气情况。
请你首先认识一下天气符号,他们表示什么天气?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清楚的表示出?学生尝试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表示出来?反馈:①我用统计表②我用象形统计图师:他们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2师: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师: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看懂了什么?生:边上有数据:0、1、2、3、4、5、6、7、8、9、师:最下面一个数字是1吗?生:下面是各种天气情况: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师;在这个图中,最下面一个格子碰着的横线对着几?在这个图中,1个格子表示1个单位。
师: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还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晴天和多云最多生:雷阵雨最少生:阴天比多云少3天生:阴天比阵雨多1天3师:和统计表相比,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能更清楚直观的表示数据的大小二、巩固新知1、完成95页的做一做统计一下本班同学出生的月份出生月份把上面的数据在下面用条形图表示出学生完成相应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并完成相应的题目①参加统计的同学一共有()人。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3课时条形统计图(3)∣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条形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 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1.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2. 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吗?谁能来说一说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二、新课讲解1. 讲解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2. 以一个实例为例,讲解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
3. 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
三、动手操作1. 分组合作,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展示与评价1. 各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
2.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根据家人的喜好,制作一个条形统计图。
2. 要求学生明天上课时带来,进行分享和交流。
教学延伸:1. 在课后,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数据,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比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在评价学生时,要注重过程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以上就是对《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3课时条形统计图(3)∣人教新课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同步备课】第七单元第3课时条形统计图(3)(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第3课时,主要涉及条形统计图(3)。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了解其特点,并能够利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条形统计图模板、数据表格、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以一个生活中的实例作为引入,比如学校举行运动会,让学生统计各个项目的参赛人数。
2. 讲解教材内容:我会详细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数据分析经验。
六、板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七、作业设计2. 答案:学生需要根据运动会各个项目的参赛人数,绘制出相应的条形统计图,并进行数据分析。
报告应包括项目、参赛人数、数据分析等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运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更多的数据分析实践,以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如学校运动会,来引入条形统计图的学习。
第3课时条形统计图(3)▶教学内容教科书P98例3,完成教科书P99“做一做”,P102~103“练习十九”第5~7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表现形式。
2.体会动态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体会统计的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会绘制条形统计图,明确1格可以代表多个单位。
▶教学难点分析相关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出示习题,引入新课1.根据已知信息绘制条形图。
课件出示习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结果完成条形统计图,然后交流:这里的1格表示的数量是多少?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学情预设】学生会知道因为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大,所以1格表示2个单位。
制作条形统计图时,我们要根据题目中数据的大小来确定选择1格表示几比较合适。
2.引入新课。
师:通过刚刚的练习,我们对上节课学习的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进行了复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3)]【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制作条形统计图,讨论为什么要选择“以一当二”,为后面学习“以一当几”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98例3。
【教学提示】如果有学生能想到1格代表更大的数的方法,要给予鼓励。
师:你们能把表格中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2.自主探究,动手绘制。
师:观察一下这些数据的大小,你们认为是用“以一当一”还是“以一当二”的方法来绘制条形统计图比较好呢?【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此题的数据比较大,应该用“以一当二”的方法;也有学生会发现“以一当二”也小了,应用1格表示更大的数据。
师追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绘制条形统计图。
【学情预设】学生发现此题用1格表示5个单位比较合适。
3.汇报交流,比较方法。
师:你是怎么绘制的?为什么这样绘制?学生先在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再在班内交流汇报。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认识条形统计图,属于“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内容。
教材的例题在选材上都注重了生活现实,一是学习生活现实,二是日常生活现实;在呈现方式上都采用了表、图结合,统计表提供统计数据,统计图反映其直观优势;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上,都通过对话框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为什么要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如何制作统计图;怎样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数量,为什么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怎样确定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会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教材第94~95页的内容。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体会到“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一特征;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和优势。
重点:能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表示数据,并根据统计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
难点:对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
课件、坐标纸。
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例1主题图。
师: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怎样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学生自己思考并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逐一评价。
生1:统计表。
我们可以把统计得到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以备查找。
引导学生完成统计表中数据的填写。
师:说一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生2: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
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与不足?1.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条形统计图。
师:我们不光可以把数据填入统计表中,还可以把结果画到统计图中。
(1)观察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介绍横轴、纵轴、单位数量、单位、直条。
(2)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根据晴天的数量如何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出来。
再让学生接着把阴、多云、阵雨、雷阵雨的天数也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出来。
教案序号64课题课型练习主备人卢东备课时间2020年10月24日上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1.学生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示数据。
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4.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5.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的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知识点1:绘制一格代表一个数据的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九第2题。
调查本班每一位同学最喜欢什么交通工具。
(图见课本)(1)最喜欢()的人数最多,最喜欢()的人数最少。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分析:先统计好喜欢各种交通工具的人数,再根据所统计的人数画好统计图。
知识点2:绘制一格代表多个数据的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练习十九第5题。
下面是几种动物的平均寿命:(图见课本)教案序号65课题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课型复习主备人卢东备课时间2020年10月24日上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1.学生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4.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5.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的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教学环节1:重点单元知识归纳认识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统计数据的一种方法,条形图是用直条的长短来代表数量的大小,从条形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大小,便于比较。
绘制1格代表1个数据的条形图的方法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条形图的1格根据数据的具体大小和特点可以表示1个单位。
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第3时
教案
一、教学内容:练习十九P100——P103
二、教学目标:
、巩固条形图的相关知识,会绘制条形统计图,能知道1个格可以代表多个单位,并分析相关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练习,全面夯实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绘制条形统计图,能知道1个格可以代表多个单位。
难点:分析相关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P103——7独立完成并汇报。
(二)指导练习
、P101——3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教师指导:左侧纵轴每个格表示几个单位,没有给出,
要求根据数据的大小合理推断。
第一组,人数较少,可以表示1个单位,第二组数据人数较多,则表示2个单位合适。
2、P102——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教师指导:与之前所学的条形统计图不同,它的横轴是数据,纵轴是统计的对象。
另外若表示23年,则在第一个统计表中较准确,因为一格表示个单位,那么误差不会很大。
(三)检测评价
、P100——1下完成后全班交流。
2、P100——2下完成后全班交流。
3、P100——4下完成后全班交流。
4、P103——6独立完成并指名汇报。
(四)板书设计
练习。
单元主备人: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课件出示教科书P94例1的情境图。
师: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怎样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 【学情预设】学生学习过统计表,能想到可以把这些数据先进行整理,再制成统计表。
二、引导自学引导学生预习新知。
1.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统计的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1)]2..教师巡视,对学生较集中的问题进行适当点拨。
二、探索新知1.收集整理数据。
引导学生观察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表。
师:你从这个表中看到了什么信息? 学生会发现这个月有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五种天气情况。
师:每种天气各有几天呢?你能整理一下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师:谁能说说各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汇报后得出:晴9天,阴6天,多云9天,阵雨5天,雷阵雨2天。
2.统计描述数据。
师:你能把我们刚刚收集到的数据清楚地表示出来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来,再和同桌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活动意图:为学生创设了北京市2012年8月天气情况的教学情境,以统计各种天气的天数为问题导向,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引发统计的需要。
环节二:质疑探究1. 用不同的记号记录来进行整理。
2. 了解并仔细观察条形统计图。
3.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还能读到哪些信息?提醒学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整理,可以一行一行地观察,也可以一列一列地观察,避免重复或遗漏。
整理好各种天气的天数后再加一加,看看总天数是不是正确的。
教师活动:1.学生可能会用到画“正”字的方法来整理,也可能会边数天数边用不同的记号记录来进行整理。
【教学提示】尊重学生个体的选择,如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统计结果,进行有个性的探究活动。
如果没有学生使用条形统计图,教师直接在课件上展示出来。
预设1:统计表。
我们可以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以便查找。
师:像这样用直条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你能给它起一个形象的名字吗?(条形统计图)师:仔细观察这幅条形统计图,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看来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形象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作品编号:18972934852016000781
学校:极兔市汉文镇周家屯小学*
教师:玫霸*
班级:走晋参班*
第3课时条形统计图(3)
格表示几辆车合适?
(3)教师小结:绘制条形统计图时,要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的多少来确定每格表示几个数据合适。
三
巩固练习。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99
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
102页第5题。
1.观察统计图,独
立完成条形统计图的
绘制。
2.学生小组讨论并
绘制条形统计图,小组
选代表汇报问题答案。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
问: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4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
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谈谈自己本节课
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
教学板书
六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在绘制条形统计图这一环节时,并不是一味地告诉学生1格表示几个数据,而是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引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