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的发展与演变
- 格式:ppt
- 大小:803.00 KB
- 文档页数:19
政府采购知识解读政府采购知识解读一、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基础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关于政府采购是如何定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2.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政府采购制度起源于18世纪80年代的欧洲,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1782年,英国首先在政府内设立了文具公用局,负责政府部门办公用品的采购工作。
1861年,美国制定了一项法案,要求政府的每一项采购至少要有3个投标人。
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政府采购陆续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认可,并赢得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于是,在1976年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谈判会上,成立了专业组织,讨论研究政府采购问题。
1979年东京多边贸易谈判在日内瓦签订了《政府采购协议》。
该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政府采购发展为国际化,成为国际惯例。
在我国,政府采购最早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的沿海开放地区。
1995年财政部开始研究财政支出改革问题,把政府采购制度作为一项重大课题进行研究。
1996年,在深圳和上海市先行试点。
1998年试点范围迅速扩大。
1999年,财政部制定印发了《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并在全国推广实施政府采购制度。
200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
3.如何理解政府采购制度的含义?政府采购制度,也称“公共采购制度”,是指对政府采购行为进行管理规范的制度。
即对政府采购行为进行管理规范的一系列政策、法规、程序和组织体系等内容的总称。
4.《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政府采购法共9章88条,主要包括政府采购范围和方式、政府采购当事人、政府采购程序和采购合同、政府采购质疑与投诉、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
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招标采购方式,依照基本原则和规定程序,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健全操作执行和监督管理的制衡机制,实现政府采购为名副其实的“阳光下的交易”。
G overnment Procurement政府采购132 | ECONOMY2001年是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
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颁布,2003年正式实施。
它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从此走向规范和科学。
《政府采购法》带动配套制度相继建立在《政府采购法》实施之后,主管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增加政府采购规则的可操作性。
包括四个部长令,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集中采购机构监督考核管理办法,中央单位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评审、合同的办法等,分别对政府采购招标投标、信息公告、供应商投诉处理、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专家管理、政府采购监督等制定了管理和实施办法。
与《政府采购法》相配套的《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也即将颁布实施。
除主管部门颁布的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国家发改委、原建设部等中央部委也就政府采购涉及的有关事宜颁布了相应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形成了政府采购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体系。
当然,法律规章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政府采购法律体系和配套规章尚不健全,法规本身缺乏实施细则和解释引起概念理解的混乱;由于法律先行而改革滞后引起法规实施的落空;对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法律责任规定不清、监管部门独立性不强导致有关质疑、投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救济制度的实际效果有限等等。
但总体而言,政府采购法律规章的建设,对我国政府采购改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政府采购完整的制度和机制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使我国公共市场的涵盖范围、运行、机制、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等模糊领域更加清晰。
法制理念下扩展了政府职能作用空间宏观经济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发挥需要借助各种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市场和企业的必要介入和管理等等。
项目2010年执行数2011年预算数预算数为上年执行数的%五、教育720.96786.45109.1教育管理事务 1.67 1.5995.2普通教育630.97708.33112.3其中:高等教育612.14688.95112.5职业教育9.95 2.3023.1其中:中专教育 3.940.9724.6高等职业教育 5.17 1.2824.8广播电视教育0.780.02 2.6留学教育16.0217.21107.4教师进修及干部继续教育10.189.2490.8其他教育支出51.3947.7692.9六、科学技术1661.301901.59114.5其中:基础研究242.68257.19106.0其中:重点基础研究规划40.0035.0087.5自然科学基金103.78120.41116.0重点实验室及相关设施28.6424.0684.0应用研究887.80990.63111.6科技条件与服务28.8540.79141.4社会科学20.2126.09129.1其中:社会科学研究 5.737.53131.4社科基金支出 4.877.90162.2科学技术普及 5.93 6.62111.6科技交流与合作23.6817.9075.6七、文化体育与传媒150.13188.40125.5文化19.4624.83127.6文物9.8410.10102.6体育12.1612.46102.5九、医疗卫生73.5663.5686.4医疗卫生管理事务 2.21 2.46111.3公立医院39.5321.9455.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0.78公共卫生 6.83 6.92101.3医疗保障8.5711.61135.5中医药0.370.3594.6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事务11.90 4.7139.6其他医疗卫生支出 3.3715.57462.0十、节能环保69.4874.37107.0环境保护管理事务 3.73 4.00107.2环境监测与监察 2.86 2.5288.1污染防治8.610.9911.5自然生态保护0.720.6995.8天然林保护 6.76 6.7499.7退耕还林 4.66 3.9083.7退牧还草0.45能源节约利用26.8918.3968.4污染减排 6.11 5.6993.1可再生能源 5.50 4.1074.5资源综合利用 2.48能源管理事务0.710.79111.3其他节能环保支出26.565.2011年教育预算数为786.45亿元,比2010年执行数增加65.49亿元,增长9.1%。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的分析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在国内外市场上购买所需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活动。
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现状我国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时间不长,但进展很快,经历了研究探索、试点初创、全面推行、依法管理四大阶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政府采购制度体系由行政管理转变为依法管理。
这项改革从1996年研究开始,截至目前,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研究探索阶段(1996年1998年7月)。
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后,财政收入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财政改革重点开始转移到财政支出领域。
1995年财政部开始研究财政支出改革问题,其中,政府采购制度成为一项重大课题。
在广泛深入研究西方国家公共财政支出管理以及国际政府采购规则的基础上,财政部于1996年10月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究任务。
1998年4月财政部首次在国内组织了政府采购制度国际研讨会,邀请有关国家的政府采购官员介绍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国的丈政府采购制度,为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研究和试点提供指导和借鉴。
2.试点初创阶段(1998年7月2000年6月)。
1998年,国务院实行机构改革。
在国务院于1998年7月份批复的财政部三定方案中,赋予了拟定和执行政府采购政策的职能。
为此,财政部在预算司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履行政府采购管理职责。
政府采购管理职能的确立以及专门机构的建立,拉开了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工作的序幕。
试点初创阶段主要做了如下工作:第一,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
第三,落实机构建设。
第四,大力推动政府采购试点工作。
3.由试点到全面推行的转变阶段(2000年6月2002年12月)。
2000年6月,财政部进行内部机构改革,政府采购的管理职能由预算调整到新组建的国库司,在国库司内设立了政府采购处,负责全国政府采购的管理事物。
我国政府采购的历史与现状政府采购是指国家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起步较晚,尚属于新生事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对政府采购的认识也越发的全面、清晰。
1996年率先在上海市展开政府采购的尝试,1998 年扩大试点范围,随后陆续颁布了《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政府采购招标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相关办法与规定,配合以切实可行的相关措施,使得政府采购工作于2000 年在全国铺开。
并于2003 年1 月1 日开始实行《政府采购法》,至此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
目前,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加快,逐步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对于政府履行其经济职能,丰富其调控经济运行的手段,显得极为重要。
而政府采购政策的合理制定与有效执行,就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政府采购与政府宏观调控关系的基础上。
政府采购对宏观经济实现调节作用的机理1.政府采购的政策性倾向可实现社会再分配的调节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政府采购,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本身的缺陷,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通过带有政策性倾向的政府采购,可以对需要鼓励发展的行业进行资助,对于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行业弥补市场失效的不足,对于区域性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可以在财政支出上通过政府采购予以不同的倾向。
比如通过法规和政策引导,鼓励环保节能行业产品和高新技术行业产品的采购,扶持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先采购中小企业产品等等。
2.政府采购的财政性支出影响社会总需求政府采购对总需求的影响,在于总需求不足时,加大政府采购;在总需求过大时,减少政府采购,以此实现政府的反周期调节政策。
以占GDP 比重不可忽视的需求控制主体---政府的行为,通过相对较直接的政府采购支出,可以对总需求产生影响。
当然,鉴于政府采购的内容绝大多数是常规需要的货物、服务,因此其数量、品种都是相对稳定的,难以随经济周期大幅调整。
《政府采购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六大趋势解读本系列文章围绕着政府采购的相关内容,从政府采购的基本问题、政府采购法征求意见稿的解读、政府采购与招投标、政府采购与外商投资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前言:2022年7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政府采购法(征求意见稿)》,面向公众征求意见。
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改动较多。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变化进行分析介绍。
一、《政府采购法》的历史沿革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自1996年开始试点,1998年开始全面推开。
2003年1月1日起,《政府采购法》正式生效,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正式建立。
2014年,全国人大对《政府采购法》进行了修订。
自2014年至2022年,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政府采购制度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对此,2020年12月,财政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2022年7月15日,财政部再次发布最新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与2020年12月公布的版本相比,最新版的《意见稿》作出了较大改动,这也预示着政府采购领域将迎来较大变化。
二、《政府采购法》修订的背景1. 宏观背景自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国内经济环境以及所处的国际经济形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政府采购的体量规模也日益扩大。
2020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为36970.6亿元,较上年增加3903.6亿元,增长11.8%,占全国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分别为10.2%和3.6%。
2. 政策背景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方案》。
会议指出,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建立集中采购机构竞争机制,改进政府采购代理和评审机制,健全科学高效的采购交易机制,强化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措施,健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制,加快形成采购主体职责清晰、交易规则科学高效、监管机制健全、政策功能完备、法律制度完善、技术支撑先进的现代政府采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