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的生物学特性共169页
- 格式:ppt
- 大小:14.77 MB
- 文档页数:169
桃的生物学特性(一)生长结果习性1、树性桃是喜光性小乔木,芽具有早熟性,萌芽力强,成枝力高。
新梢在一年中多次生长,可抽生2-3次枝,幼年旺树甚至可长4次枝,干性弱,中心主干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2年后自行消失;层性不明显,树冠较低,分枝级数多,叶面积大,进入结果期早,5-15年为结果盛期,15年后开始衰退,桃树寿命的长短,与选用的砧木类别、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有较密切的关系。
2、根系生长桃属浅根性树种,根系大部分为水平状分布。
根系的扩展度大于树冠的0.5-1倍,深度只及树高的1/5-1/3,吸收根分布在离土表的40厘米以内,其中10-30厘米分布最旺。
桃的根上有明显的横形皮目,说明特别需土壤通气,空气在土壤中的含量要求达10%,空气含量在5%以上根才能生长。
空气含量在2%以下,生长差,甚至窒息死亡。
地温4-50C时,根系开始活动,15-200C时,为根系生长活动的适宜温度,土温超过300C时,停止生长。
3、芽的生长桃的侧芽(腋芽),有单芽与复芽之别,单芽有叶芽与花芽,顶芽为叶芽。
复芽有双复与三复,三复中间一般为叶芽,也有无叶芽的,同一枝上的芽饱满程度,单芽、复芽的数量与着生的部位是有差异的,这与营养、光照状况有关。
4、枝梢的生长叶芽在春季萌发后,新梢即开始生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有2-3个生长高峰。
第一个生长高峰在4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中旬逐渐减弱。
第二个生长高峰在5月下旬-6月上旬,同时在该段时间新梢开始木质化,6月下旬新梢的伸长生长明显减弱。
但幼树及旺树上的部分强旺新梢还出现第三次生长高峰。
除此之外的新梢这时主要是逐渐进入老熟充实、增粗生长阶段,10月下旬进入落叶休眠阶段。
桃在生长季节中,由于生长时间、生长势及所处的着生部位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枝条。
(1)徒长期生长极旺,枝条粗大,长度一般可达1米以上,节间长,叶片薄,组织不充实,大部分有副梢,在幼树上发生较多,可利用作为树冠扩展的骨干枝,衰老树上可更新利用,空间较大的,可采用伤变结合的修剪方法,进行逐步改造利用,培养为结果枝粗。
第三章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第一节果树栽培的生物学特点第二节果树的营养器官及其生长发育第三节果树花芽分化第四节果树开花结实和果实发育第五节果树年周期中的生命活动第六节果树生命周期第七节环境条件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第一节果树栽培的生物学特点⏹多年生、多次结果的特点多年生,树体高大,根系入土深广多次结果,结果期长生命周期长,经历不同的年龄时期⏹无性繁殖的特点保持母本优良性状无童期,结果早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如矮化、抗逆等)扩大繁殖范围(如可以繁殖无核品种)第二节果树的营养器官及其生长发育根系生长营养生长芽与枝的生长叶生长植物生长花芽分化生殖生长开花坐果果实发育一、根系的生物学特性⏹根的功能与形态根系的功能根系的类型根系的结构根系的分布根颈、根蘖、根际、根瘤、菌根不定根的形成与作用⏹根系的生长动态⏹影响根系生长的因子(一)根系的功能与形态1、根系的功能⏹支撑作用:固定植株⏹吸收作用:吸收水分、无机养分和少量有机物⏹合成作用:合成生长激素( IAA、GA、CTK)和氨基酸等⏹物质转化和运输:无机P→有机P,无机N→有机N等;⏹贮藏作用:贮藏营养⏹分泌作用:改善土壤微环境(分泌物和脱落的根细胞)⏹繁殖作用:根插繁殖,根蘖苗等2、根系的类型根据根系的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实生根系:由种子萌发形成,有主根,适应性强⏹茎源根系:由茎上不定根发育形成,无主根⏹根蘖根系:由母体根系分离而来3、根系结构⏹主根⏹骨干根⏹侧根输导根区⏹初生皮层脱落区根系组成生长根木栓化区⏹根毛区⏹延长区⏹须根生长点⏹根冠⏹吸收根根毛区⏹延长区⏹生长点⏹根冠⏹主根: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的根叫主根。
一般垂直向下生长。
⏹侧根:着生在主根的分枝,一般向距植株远处生长。
※主根强大形成直根系,主根发育不起来,形成须根系。
⏹须根:骨干根上发生的较小的分支。
根的吸收功能主要靠须根完成。
4、根系的分布⏹垂直根系:大体与土表呈垂直方向生长的根系垂直分布:一般为树冠高度的0.2-0.4倍⏹水平根系:大体沿土表平行方向生长的根系水平分布:一般为树冠冠幅的1.5-3倍5、根颈、根蘖、根瘤/菌根⏹根颈:根与茎的交界处。
(一)生长结果习性1、树性桃是喜光性小乔木,芽具有早熟性,萌芽力强,成枝力高。
新梢在一年中多次生长,可抽生2-3次枝,幼年旺树甚至可长4次枝,干性弱,中心主干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2年后自行消失;层性不明显,树冠较低,分枝级数多,叶面积大,进入结果期早,5-15年为结果盛期,15年后开始衰退,桃树寿命的长短,与选用的砧木类别、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有较密切的关系。
2、根系生长桃属浅根性树种,根系大部分为水平状分布。
根系的扩展度大于树冠的倍,深度只及树高的1/5-1/3,吸收根分布在离土表的40厘米以内,其中10-30厘米分布最旺。
桃的根上有明显的横形皮目,说明特别需土壤通气,空气在土壤中的含量要求达10%,空气含量在5%以上根才能生长。
空气含量在2%以下,生长差,甚至窒息死亡。
地温4-50C时,根系开始活动,15-200C时,为根系生长活动的适宜温度,土温超过300C时,停止生长。
3、芽的生长桃的侧芽(腋芽),有单芽与复芽之别,单芽有叶芽与花芽,顶芽为叶芽。
复芽有双复与三复,三复中间一般为叶芽,也有无叶芽的,同一枝上的芽饱满程度,单芽、复芽的数量与着生的部位是有差异的,这与营养、光照状况有关。
4、枝梢的生长叶芽在春季萌发后,新梢即开始生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有2-3个生长高峰。
第一个生长高峰在4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中旬逐渐减弱。
第二个生长高峰在5月下旬-6月上旬,同时在该段时间新梢开始木质化,6月下旬新梢的伸长生长明显减弱。
但幼树及旺树上的部分强旺新梢还出现第三次生长高峰。
除此之外的新梢这时主要是逐渐进入老熟充实、增粗生长阶段,10月下旬进入落叶休眠阶段。
桃在生长季节中,由于生长时间、生长势及所处的着生部位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枝条。
(1)徒长期生长极旺,枝条粗大,长度一般可达1米以上,节间长,叶片薄,组织不充实,大部分有副梢,在幼树上发生较多,可利用作为树冠扩展的骨干枝,衰老树上可更新利用,空间较大的,可采用伤变结合的修剪方法,进行逐步改造利用,培养为结果枝粗。
桃树的生物学特性(精)桃的生物学特性(一)生长结果习性1、树性桃是喜光性小乔木,芽具有早熟性,萌芽力强,成枝力高。
新梢在一年中多次生长,可抽生2-3次枝,幼年旺树甚至可长4次枝,干性弱,中心主干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2年后自行消失;层性不明显,树冠较低,分枝级数多,叶面积大,进入结果期早,5-15年为结果盛期,15年后开始衰退,桃树寿命的长短,与选用的砧木类别、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有较密切的关系。
2、根系生长桃属浅根性树种,根系大部分为水平状分布。
根系的扩展度大于树冠的0.5-1倍,深度只及树高的1/5-1/3,吸收根分布在离土表的40厘米以内,其中10-30厘米分布最旺。
桃的根上有明显的横形皮目,说明特别需土壤通气,空气在土壤中的含量要求达10%,空气含量在5%以上根才能生长。
空气含量在2%以下,生长差,甚至窒息死亡。
地温4-50C 时,根系开始活动,15-200C时,为根系生长活动的适宜温度,土温超过300C时,停止生长。
3、芽的生长桃的侧芽(腋芽),有单芽与复芽之别,单芽有叶芽与花芽,顶芽为叶芽。
复芽有双复与三复,三复中间一般为叶芽,也有无叶芽的,同一枝上的芽饱满程度,单芽、复芽的数量与着生的部位是有差异的,这与营养、光照状况有关。
4、枝梢的生长叶芽在春季萌发后,新梢即开始生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有2-3个生长高峰。
第一个生长高峰在4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中旬逐渐减弱。
第二个生长高峰在5月下旬-6月上旬,同时在该段时间新梢开始木质化,6月下旬新梢的伸长生长明显减弱。
但幼树及旺树上的部分强旺新梢还出现第三次生长高峰。
除此之外的新梢这时主要是逐渐进入老熟充实、增粗生长阶段,10月下旬进入落叶休眠阶段。
桃在生长季节中,由于生长时间、生长势及所处的着生部位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枝条。
(1)徒长期生长极旺,枝条粗大,长度一般可达1米以上,节间长,叶片薄,组织不充实,大部分有副梢,在幼树上发生较多,可利用作为树冠扩展的骨干枝,衰老树上可更新利用,空间较大的,可采用伤变结合的修剪方法,进行逐步改造利用,培养为结果枝粗。
桃的生物学特性(一)生长结果习性1、树性桃是喜光性小乔木,芽具有早熟性,萌芽力强,成枝力高。
新梢在一年中多次生长,可抽生2-3次枝,幼年旺树甚至可长4次枝,干性弱,中心主干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2年后自行消失;层性不明显,树冠较低,分枝级数多,叶面积大,进入结果期早,5-15年为结果盛期,15年后开始衰退,桃树寿命的长短,与选用的砧木类别、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有较密切的关系。
2、根系生长桃属浅根性树种,根系大部分为水平状分布。
根系的扩展度大于树冠的0.5-1倍,深度只及树高的1/5-1/3,吸收根分布在离土表的40厘米以内,其中10-30厘米分布最旺。
桃的根上有明显的横形皮目,说明特别需土壤通气,空气在土壤中的含量要求达10%,空气含量在5%以上根才能生长。
空气含量在2%以下,生长差,甚至窒息死亡。
地温4-50C时,根系开始活动,15-200C时,为根系生长活动的适宜温度,土温超过300C时,停止生长。
3、芽的生长桃的侧芽(腋芽),有单芽与复芽之别,单芽有叶芽与花芽,顶芽为叶芽。
复芽有双复与三复,三复中间一般为叶芽,也有无叶芽的,同一枝上的芽饱满程度,单芽、复芽的数量与着生的部位是有差异的,这与营养、光照状况有关。
4、枝梢的生长叶芽在春季萌发后,新梢即开始生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有2-3个生长高峰。
第一个生长高峰在4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中旬逐渐减弱。
第二个生长高峰在5月下旬-6月上旬,同时在该段时间新梢开始木质化,6月下旬新梢的伸长生长明显减弱。
但幼树及旺树上的部分强旺新梢还出现第三次生长高峰。
除此之外的新梢这时主要是逐渐进入老熟充实、增粗生长阶段,10月下旬进入落叶休眠阶段。
桃在生长季节中,由于生长时间、生长势及所处的着生部位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枝条。
(1)徒长期生长极旺,枝条粗大,长度一般可达1米以上,节间长,叶片薄,组织不充实,大部分有副梢,在幼树上发生较多,可利用作为树冠扩展的骨干枝,衰老树上可更新利用,空间较大的,可采用伤变结合的修剪方法,进行逐步改造利用,培养为结果枝粗。
果树生物学特性比较韩宏浩园艺1101 02611101071、苹果树是乔木,高可达15米,多具有圆形树冠和短主干;小枝短而粗,圆柱形,幼嫩时密被绒毛,老枝紫褐色,无毛;冬芽卵形,先端钝,密被短柔毛。
叶片椭圆形、卵形至宽椭圆形,长4.5-10厘米,宽3-5.5厘米,先端极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具有圆钝锯齿,幼嫩时两面具短柔毛,长成后上面无毛;叶柄粗壮,长约1.5-3厘米,被短柔毛;托叶草质,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密被短柔毛,早落。
伞房花序,具花3-7朵,集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1-2.5厘米,密被绒毛;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被绒毛;花直径3-4厘米;萼筒外面密被绒毛;萼片三角披针形或三角卵形,长6-8毫米,先端渐尖,全缘,内外两面均密被绒毛,萼片比萼筒长;花瓣倒卵形,长15-18毫米,基部具短爪,白色,含苞未放时带粉红色;雄蕊20,花丝长短不齐,约等于花瓣之半;花柱5,下半部密被灰白色绒毛,较雄蕊稍长。
果实扁球形,直径在2厘米以上,先端常有隆起,萼洼下陷,萼片永存,果梗短粗。
花期5月,果期7-10月。
2、梨是蔷薇科,约25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14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比苹果强。
耐寒、耐旱、耐涝、耐盐碱。
梨花冬季最低温度在-25度以上的地区,多数品种可安全越冬。
根系发达,喜光喜温,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缓坡山地种植,尤以砂质壤土山地为理想。
根系发达,垂直根深可达2-3m以上,水平根分布较广,约为冠幅2倍左右。
干性强,层性较明显。
结果早,结果期长,有些品种2-3年即开始结果,盛果期可维持50年以上。
多数品种先开花后展叶,少数品种花叶同时开放或先展叶后开花。
花粉受精后,果实开始发育,花托发育为果肉,子房发育为果心,胚珠发育为种子。
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前期主要是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后期则是细胞膨大和果肉成熟。
果实体积生长曲线成S型。
梨根系生长每年有两个生长高峰:第一次生长高峰出现在新梢停止生长时;第二次高峰出现在9-10月。
桃的生物学特性(一)生长结果习性1、树性桃是喜光性小乔木,芽具有早熟性,萌芽力强,成枝力高。
新梢在一年中多次生长,可抽生2-3次枝,幼年旺树甚至可长4次枝,干性弱,中心主干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2年后自行消失;层性不明显,树冠较低,分枝级数多,叶面积大,进入结果期早,5-15年为结果盛期,15年后开始衰退,桃树寿命的长短,与选用的砧木类别、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有较密切的关系。
2、根系生长桃属浅根性树种,根系大部分为水平状分布。
根系的扩展度大于树冠的0.5-1倍,深度只及树高的1/5-1/3,吸收根分布在离土表的40厘米以内,其中10-30厘米分布最旺。
桃的根上有明显的横形皮目,说明特别需土壤通气,空气在土壤中的含量要求达10%,空气含量在5%以上根才能生长。
空气含量在2%以下,生长差,甚至窒息死亡。
地温4-50C时,根系开始活动,15-200C时,为根系生长活动的适宜温度,土温超过300C时,停止生长。
3、芽的生长桃的侧芽(腋芽),有单芽与复芽之别,单芽有叶芽与花芽,顶芽为叶芽。
复芽有双复与三复,三复中间一般为叶芽,也有无叶芽的,同一枝上的芽饱满程度,单芽、复芽的数量与着生的部位是有差异的,这与营养、光照状况有关。
4、枝梢的生长叶芽在春季萌发后,新梢即开始生长,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有2-3个生长高峰。
第一个生长高峰在4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中旬逐渐减弱。
第二个生长高峰在5月下旬-6月上旬,同时在该段时间新梢开始木质化,6月下旬新梢的伸长生长明显减弱。
但幼树及旺树上的部分强旺新梢还出现第三次生长高峰。
除此之外的新梢这时主要是逐渐进入老熟充实、增粗生长阶段,10月下旬进入落叶休眠阶段。
桃在生长季节中,由于生长时间、生长势及所处的着生部位不同,形成不同类型的枝条。
(1)徒长期生长极旺,枝条粗大,长度一般可达1米以上,节间长,叶片薄,组织不充实,大部分有副梢,在幼树上发生较多,可利用作为树冠扩展的骨干枝,衰老树上可更新利用,空间较大的,可采用伤变结合的修剪方法,进行逐步改造利用,培养为结果枝粗。
第一节桃树的生物学特性1•生长结果习性桃树是落叶性小乔木,干性较弱,树姿开张,幼树生长势强,其萌芽力、成枝力均强。
桃芽具有早熟性,年生长周期中可以萌发多次分枝,可利用二次枝、三次枝加速培养树冠,并促进枝条转换为结果枝,做到2年结果,3年丰产。
桃树根系较浅,需氧量较高,主要根群多分布在15~60厘米之间,土壤疏松,发根较深,土壤黏重发根较浅,1米以下很少有根系。
桃树枝条分为徒长枝、发育枝、结果枝。
结果枝又分徒长式结果枝、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花束状果枝。
各类果枝均能结果,其树龄、品种不同,主要结果枝群有所不同。
北方品种群幼龄树虽能见到长果枝,但结实率低,多以短果枝结果为好;南方品种群则以中长果枝结果为好。
桃树芽分叶芽和花芽,每叶节可着生叶芽、花芽或花芽与叶芽并生,并生者称之为复芽,复芽一般2~3个并生,中间是叶芽,两旁为花芽,亦有几个都是花芽或都是叶芽者。
叶芽多着生在枝条下部,花芽和复芽多发生在枝条的上部,花芽为纯花芽,每芽开1花,花芽分化多在新枝接近停止生长或停长期进行。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光照桃树特别喜光,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枝条发育充实、花芽分化好、坐果率高、幼果膨大速度快、果个大、色彩光亮、含糖量高、品质优良。
光照不足时,易发生徒长枝,枝条易枯死,枝条盲芽多、不充实,花芽质量差,坐果率低,色泽差,品质低劣。
因此,设施栽培桃树,要特别注意调整光照,要经常擦膜,保持采光面光亮、透光率高;地面要铺设反光膜,墙壁张挂反光膜,增强室内光照强度;树体应稀疏留枝,并要采用低干矮冠的自由纺锤形,以利改善设施内光照条件。
(2)温度桃树喜冷凉,较耐寒。
休眠期中,在-22℃的低温范围内,一般不会发生冻害,如果气温低于-23℃以下,则不宜栽培桃树。
土温降至-10℃以下时,根系就会遭受冻害。
花蕾期较耐低温,能耐-3℃左右低温,花朵次之,能耐2℃左右低温,幼果期遇到1℃低温就会发生冻害,温度越低,时间越长,冻害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