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透镜练习题1
- 格式:doc
- 大小:967.50 KB
- 文档页数:5
初二物理透镜练习题和答案(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初二物理透镜练习题和答案A卷一、选择题1、由于下雨,一透明塑料薄膜的顶棚积满了水,形状如图所示,下面关于它的讨论正确的有()A.这些水构成一个凸透镜,它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透镜必须是固体,水不可能成为凸透镜。
C.水的下表面虽然近似于球面,但上表面却是平的,所以它不可能起凸透镜的作用。
C.只要是透明物质,就有可能构成透镜。
2、下列各镜中,不能改变光束会聚或发散性质是()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镜C.平面镜3、如图所示,四幅图均表示光线通过凸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B.C.C.4、一凸透镜的焦点为F,一凹透镜的焦点为F′,让这两个透镜的一侧都正对着太阳,则在两透镜的另一侧的焦点上,F与F′的温度相比()A.F点的温度较高B.F′点的温度较高C.两点温度一样高C.无法判断5、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行射向凸透镜的一束光,经折射一定交于凸透镜的焦点。
B.经过凸透镜会聚的光线一定交于一点。
C.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生会聚作用。
C.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一定不改变传播的方向。
6、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在凸透镜前2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7、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离物体45cm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则()A.凸透镜的焦距是90cm,像是放大的。
B.凸透镜的焦距是18cm,像是放大的。
C.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像是放大的。
C.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像是缩小的。
8、某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凸透镜距离为20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A.f<10cm B.10cm<f<20cmC.f>20cm C.无法判断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像,量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24cm,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20cm B.15cmC.12cm C.10cm10、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当物体放在距焦点5cm处,一定能得到()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实像或正立放大虚像提示: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和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根据凸透镜的性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6、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7、由题可知,物距为30cm,像距为15cm8、f<20cm<2f 所以10cm<f<20cm9、24cm>2f 即f<12cm第1题正确答案为 AD第2题正确答案为 D第3题正确答案为 C第4题正确答案为 A第5题正确答案为 D第6题正确答案为 A第7题正确答案为 D第8题正确答案为 B第9题正确答案为 D第10题正确答案为 DB卷二、填空题1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移动凸透镜的位置,直到地上的亮斑最小最亮,这亮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是________,亮斑所在的位置就是该凸透镜的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经典习题(内含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湖静映彩霞”和“潭清疑水浅”分叙述了两种物理现象,前句说的是光的 ;后句说的是光的 现象。
2.透镜分为 种,中间厚边缘薄的叫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 ,前者对光线有作用,后者对光线有 作用。
3.近视眼镜的玻璃片实质上是 透镜,老花眼镜的玻璃片实质上是 透镜。
4.一块矩形玻璃切割成甲、乙两块,其形状如图1所示,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能使光线会聚的是 。
5.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 镜,看到的是鱼的放大的 像(选填“实”或“虚”)。
6.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是五种常见的光学器件,其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利用光的折射定律的是 ;能会聚阳光的是 。
7.照相机的镜头和放大镜,都是 镜,使用时,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 像,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 像。
8.眼睛能看清的最远的地方叫做 点,最近的地方叫做 点,眼睛的明视距离是 cm 。
图2,是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成像情况。
根据该光路图,这个人可配戴装有 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9.用一个凹透镜和凸透镜可制成一架 镜,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既可制成 镜,又可制成 镜,若用来观察细小的物体,必须用焦距的做物镜,用焦距 的做目镜(选填“长”或“短”)。
10.如图3所示是一束光线在空气和水中的光路图,从图中可知: 是法线,是入射光线, 是折射光线, 是折射角,光线是从 射入中。
11.当光线垂直照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上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一直线上,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这时折射角等于 ,入射角等于 。
12.有下列光学器具:照相机、潜望镜、幻灯机、穿衣镜、放大镜、牙医内窥镜。
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包括 ,其特征为 。
二类包括 ,其特征为 。
13.某同学利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记录的某种透镜成像情况如下表:由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上表可推知该凸透镜的焦距应大于 cm ,而小于 cm 。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的4个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2.夏天的中午,不宜往阳光下的花木上洒水。
如果这时候洒水,待水蒸发后,原来叶片上附着水珠的地方,会出现枯黄色的烫伤斑点。
其原因是()A.水滴蒸发,带走叶片的热量B.透明的水滴更容易让阳光透射到叶片上C.水滴在烈日照射下,温度升得很高,使叶片上有水滴的地方烧焦D.水滴好似凸透镜,使阳光会聚,使叶片上有水滴的地方被烧焦3.学完透镜后,小明同学对透镜的知识点作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C.经过凸透镜射出的光线传播方向都会发生变化D.若使凸透镜产生平行光,应将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4.用普通的照相机拍摄人像时,要增大底片上人像的尺寸,则()A.相机应远离人,同时缩短暗箱的长度B.相机应远离人,同时增大暗箱的长度C.相机应靠近人,同时缩短暗箱的长度D.相机应靠近人,同时增大暗箱的长度5.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蜡烛距透镜45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蜡烛距透镜20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C.蜡烛距透镜18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D.蜡烛距透镜6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6.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如图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7.如图所示,将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合适的位置,屏上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不动,使屏往凸透镜的方向靠近一点,像就会变模糊,那么,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哪种眼镜,有可能使屏上的像重新变清晰()A.近视眼镜B.远视眼镜C.太阳镜D.潜水镜8.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下移动C.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对调,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D.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光滑的玻璃板9.鹤城中学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时放映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像小了一点,要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让()A.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投影片离镜头远一些B.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投影片离镜头近一些C.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投影片离镜头近一些D.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投影片离镜头远一些10.我们常常会看到树枝和树叶上有一些水珠,甲图中看到水珠后面远处景物是倒立的;乙图中透过树叶上的水珠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图中的水珠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B.乙图中的像是可以成于光屏上的C.甲图中的水珠其作用类似凹透镜D.甲乙两图中的像都是虚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11.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b点,若在虚线框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c点.若在虚线框内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a点.则甲透镜是_____________透镜,乙透镜是________透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透镜习题含答案一、基础题知识点1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现有一个玻璃球分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知识点2透镜对光的作用2.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3.完成下列光路图(画出每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4.如图所示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________透镜,乙透镜应是________透镜.(填“凹”或“凸”)5.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6.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和同学们猜想凹透镜不能点燃火柴.你认为他们猜想的依据是凹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知识点3焦点和焦距7.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阳光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太回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此时该亮斑距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换成凹透镜再做这个实验,在纸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很小、很亮的光斑8.一束光线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D.一定是发散光束中档题9.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10.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丝放在()A.焦点处B.焦点以内C.焦点以外D.任意位置11.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①可以看作两块凹透镜;②可以看作一块凸透镜;③对图示光束具有发散作用;④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2.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13.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cm14.透镜左侧有一点光源S发出两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在右侧的出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通过光路作图标出点光源S的位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编号姓名评分一、单项选择题13×3分=39分1.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B. 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 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2. 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3.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 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C. 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D.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5. 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5cmB. 10cmC. 15cmD. 25cm6. 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在镜同侧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A. 缩小、正立的虚像B. 放大、正立的虚像C. 缩小、倒立的实像D. 放大、倒立的实像7.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 这三种像都可以看到8.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所在的范围是A. u<fB. f<u<2fC. u=2fD. u>2f9.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A. 一定小于8cmB. 一定大于20cmC. 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D. 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10. 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是A. f<2cmB. 2cm<f<4cmC. 4cm<f<5cmD. 5cm<f<8cm11. 下列图中;表示的是近视眼形成原因的是12. 用显微镜和普通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关于像的正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B.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13. 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B.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C.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D. 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14. 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火种;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其位置..15. 有下列几种常见的镜子:A. 平面镜;B. 凹面镜;C. 凸面镜;D. 凸透镜;E. 凹透镜..其中发生光的反射的是;发生光的折射是;能会聚光的是;能发散光的是 ..填字母代号16. 小刚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的实像..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的实像..F FF F FF F F F F 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2cm 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 、 的 像..17. 甲、乙两个同学都是近视眼;甲视力;乙视力..则通常情况下; 选填“甲”或“乙”眼睛的晶状体更厚;他们要矫正视力; 配戴的近视眼镜度数更高;透镜的焦距更 ..18.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 ;近点大约在 处;明视距离大约是 ..19. 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体照片;哈勃空间望远镜安置在 外;以避免 干扰..20. 人眼看同一个物体;会出现“远小近大”的现象;这和物体与人 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 视角越 ..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 物体越大;则视角越 ..选填“大”或“小”三、作图题共14分21.6分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22.4分完成下列透镜的光路.. 23.4分在下列方框中各画一个合适的透镜;并确定其位置.. 四、探究与创新题共24分24. 4分小红的爸爸是近视眼;要戴近视眼镜矫正;爷爷是远视眼;要戴老花眼镜矫正..爸爸和爷爷的眼镜外形一模一样..有一天;两只眼镜放在一起无法判别;于是小红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法来辨别..请你帮小红完成下列表格的空白栏..用手 触摸 眼镜名称 镜子类型判断依据 近视眼镜凹透镜 老花眼镜凸透镜 观看 报纸 眼镜名称 镜子类型判断依据 近视眼镜凹透镜 老花眼镜凸透镜 25.6分如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其中一步是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 ..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F F像的性质 像与物在镜的 大小 倒正 实虚 u >2f 缩小 倒立 实像 2f >v >f 有清晰像 两侧 照相机 u =2f 等大 倒立 实像 v =2f 有清晰像 两侧 ∕ 2f >u >f 放大 倒立 实像 v >2f 有清晰像 两侧 投影仪 =<呈物应像观察光蜡烛放在a 、b 、c 、d 、e 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1蜡烛放在 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大;2蜡烛放在 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3蜡烛放在 点时;当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透镜最远;4蜡烛放在 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但透过透镜却可以观察到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26. 5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A 、O 、B 位置时;在光屏上C 处会得到一个清晰的 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 选填“实”或“虚”像..2当用另一支较短的蜡烛替换原蜡烛;则在光屏上 选填“C ”、“D ”或“E ”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3如果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B 位置;则光屏放置在A 位置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27. 4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从大量实验中归纳得到的;如下表所示:进一步分析、综合以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可以归纳得出的规律有:写出两条即可 分给你一副老花镜、一把刻度尺、一张白纸片;请你在晴天里测出它的度数;完成下列简要实验步骤:① 把老花镜的一块镜片 着太阳光;移动镜片后面的白纸片;直到上面出现一个 、最亮的亮点.. ② 测出小亮点到镜片的距离即 .. ③ 由D = 100Φ= 求出这块镜片的度数..④ 换用另一块镜片; ;可求出另一块镜片的度数.. 29、当别人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嚼同样的脆饼时;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是靠_______传播;后者的声音是靠_______传播..30、蜜蜂翅膀每秒钟振动300次;那么它的振动频率为_______Hz ;这种声音_______ 填“能”或“不能”被人耳听见..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14.凸透镜;焦点..15.ABC;DE;BD;CE..16.缩小;倒立;放大;倒立;放大;正立;虚..17.甲;甲;短..18.无限远;10 cm;25 cm..19.大气层;大气层..20.小;大..三、作图题21.略....22.略..23.提示:凹透镜;凸透镜;四、探究与创新题24.中间薄边缘厚;中间厚边缘薄;字变小;字变大..25.呈现在光屏中央;d ;a ;d ;e ;放大..26.1倒立;缩小;实..2D..3能..27.1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2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等..28.① 正对;最小..② 焦距f ..③ ..④ 重复前面的步骤..29、空气、骨/固体30、300、能 10f。
5.1“透镜”练习题一、选择题1.有媒体报道:在烈日下洗车,水滴所形成的效果会使车身局部产生高温现象,时间长了车漆便会失去光泽.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 水滴相当于平面镜,能使车漆发生反射而失去光泽B. 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C. 水滴相当于凹透镜,能使光聚在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D. 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发散光使车身的局部产生高温2.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
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正立、缩小的像。
由此可以判断,此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A. 凸透镜B. 凹透镜C. 三棱镜D. 玻璃砖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于放大镜有放大作用,所以无论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怎样总是放大的B. 将凹透镜正对太阳光,无论如何移动屏也接收不到光斑,所以凹透镜没有焦点C. 光经过透镜的时候方向可以不改变D. 光经过透镜的时候方向一定改变4.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 凸面镜B. 凹面镜C. 凸透镜D. 凹透镜5.如图所示,a、b是一点光源S射向凸透镜的两条光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B. 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 a,b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交点可能在主轴上D. a,b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可能不交于一点6.学习了透镜的有关知识后,为了把一束从左侧射入的较宽的平行光变为较窄的平行光,小王同学找来了三只薄透镜,其中凸透镜L1的焦距是5cm,凸透镜L2的焦距是3cm,凹透镜L3的焦距是2cm.小王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光路,能够达到目的是()A.B.C.D.7.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从透镜处缓慢远离透镜,如图,这时在白纸上可看到的现象是( )A. 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大小不变B. 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再变小C. 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再变大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如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经典习题(内部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4所示的两个透镜()A.都是向右凸出的,都是凸透镜B.都是向右凹进的,都是凹透镜C.a是凸透镜,b是凹透镜D.b是凸透镜,a是凹透镜2.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会聚光束B.一定是发散光束C.可能是会聚光束或平行光束,不可能是发散光束D.可能是会聚光束,也可能是平行光束或发散光束3.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在竖直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可以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以看到放在后面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B.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C.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D.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4.图5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
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P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人圆孔P的那个光学器()A.只能是凹透镜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凸透镜D.凹透镜、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能5.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6所示。
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6.家庭防盗门上的猫眼,可以让人从室内看清室外,而从室外却不能看清室内,猫眼是一块()A.厚平板玻璃B.凸透镜C.凹透镜D.都可以用7.有些年龄较大的同志在看书或看报时,需带上老花眼镜(老花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而他们在看较远处的物体时(如走路等)都要将老花眼镜摘下来,这是因为()A.不习惯B.为了爱护眼镜C.远处景物通过老花镜更看不清楚D.以上说法都不对8.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7所示),则奶奶的眼镜是下列图2中的()9.如图8所示,小男孩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透镜部分测试题一、选择题1.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 cm B.20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对2.用照相机给家人照相,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和底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分别是()A.大于2f,小于f B.大于2f,小于2f,大于fC.小于2f,大于f,大于2f D.大于f,大于2f3.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要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A.100 mm以外B.50 mm以内C.略大于50 mm D.恰为50 mm 4.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像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5.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6.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20 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物体的像,若把物体移至透镜前20 cm处,为了仍能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A.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B.光屏靠近透镜,成放大的像C.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D.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7.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 )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李明同学巳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8.一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透镜和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A.在光屏上不再呈现像B.在光屏上呈现等大的像C.在光屏上呈现缩小的像D.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9.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5章透镜及其利用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2. 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4 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 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 cmB.7 cmC.10 cmD.16 cm4. 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可以制成“针孔照相机”,关于“针孔照相机”和一般照相机的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它们所成的像均为倒立的实像B.它们所成像的大小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C.它们都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而成像的D.它们所成的像都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5. 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B. 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C. 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D. 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6. 如图所示,小夏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7. [多选题]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f=10 cm)固定在光具座40 cm的位置,用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小B.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C.将蜡烛放在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D.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在靠近凸透镜左侧的位置放一远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8. 如图所示,观察到的像属于实像的是()9. 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题练习(附答案)一、作图题1.如图5-1-1所示,作出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路(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2.如图5-1-2所示,根据图中的光的传播方向,在虚线框内画上凸透镜或凹透镜。
3.如图5-1-3所示,请在图的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4.请完成如图5-1-4所示的光路图。
5.)如图5-1-5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一条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另一条过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6.如图5-1-6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
7.)如图5-1-7所示,在图中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8.如图5-1-8所示,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9.如图5-1-9所示,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0.如图5-1-10所示,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11.如图5-1-11所示,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12.如图5-1-12所示,画出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13.如图5-1-13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这束入射光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14.如图5-1-14所示,一束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请作出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作图题答案】二、选择题1.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的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个器件相当于()A.平面镜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无像3.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4.)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A.10cm <f<20cm B.f>10cm C.f<10cm D.f>20cm5.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 cm C.16 cm D.20 cm6.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5-2.3-1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题号得分(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36 分)1.如图是用来他那就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40cm 处,则()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2.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侧15cm 处的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光心20cm 处,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出现一个()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3.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近视眼镜可利用凸透镜矫正C.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D.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缩小的虚像4.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B.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C.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D.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5.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个清晰的像.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6.智能手机的出现和普及,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下列有关智能手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智能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给智能手机电池充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使用智能手机打电话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D.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7.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8.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 厘米,若物理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A.3 厘米B.13 厘米C.23 厘米D.33 厘米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当物体距离凸透镜40cm 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10.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C.11.小露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出现了如下图的情形,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3cmB.6cmC.9cmD.20cm12. 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A.出现手指的实像B.出现手指的影子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二、填空题(每空2 分,共30 分)13.人的球好像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小丽的眼睛成像情况如图所示,为矫正视力应当佩戴眼镜片为_________的眼镜(均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14.如图所示,F和F'为凸透镜的焦点,P和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
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光学器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 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对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B. 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所以经过凸透镜折射的光一定是会聚光C. 放大镜成的像一定是正立放大的D. 教室里的投影仪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2.冬天利用红外线暖炉取暖时,暖炉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A. 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B. 暖炉的电热丝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的红色光C. 暖炉的电热丝发出的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的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D. 暖炉的电热丝发出的红外线与阳光中的红外线不同,前者是淡红色,后者是看不见的3.下列透镜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有()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4.与正常眼睛相比,近视眼对光线的()A. 会聚能力强B. 发散能力强C. 透射能力强D. 反射能力强5.一凸透镜焦距为10cm,要想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下列合适的物距是()A. 10厘米B. 20厘米C. 15厘米D. 25厘米6.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5cmB. 10cmC. 15cmD. 20cm8.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么样使图像变成图乙()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9.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40cm处,在透镜另一侧透镜30cm处得到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焦距f的范围是()10、如图,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是()11.如图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12.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移动蜡烛,使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4cm时,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未画出)。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臵比实际位臵 高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
二、透镜1、名词: 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 典型光路3、填表: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臵。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F 分虚实,2f 大小,实倒虚正,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 =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期末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的时候,光屏上成一缩小的像,若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5厘米时,则成的像一定是()A.倒立的B.放大的C.缩小的D.虚像2.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B.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C.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D.以上说法都不对3.共享单车的投放极大地便利了金华市民的出行。
使用者用手机扫车牌上的二维码,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
关于单车的使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上白色部分反射白光,黑色部分吸收光C.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D.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4.春游时,全班同学准备照一张集体照,排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在镜头外,为了使每个人都能进入镜头,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使照相机离人远些,同时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B.使照相机离人近些,同时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C.使照相机离人远些,同时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D.使照相机离人近些,同时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5、点光源S放在焦距为8cm的凸透镜的焦点上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6cm处的垂直于主轴的光屏看到一个圆形光斑,若使屏上光斑面积缩小,可采用的办法是()A.光屏远离透镜一段距离B.光屏向透镜移近一段距离C.点光源远离透镜一段距离D.点光源向透镜移近一段距离6.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若把物体向透镜方向移8cm,移动光屏又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20cmB. 10cmC. 9cmD. 5cm7.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8.如图所示是李明同学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关于他的眼睛说法正确的是()A.李明的眼睛正常B.李明是远视眼C.李明应佩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D.李明应佩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9.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同步练习含答案知识点透镜的分类及其对光的作用1.现有如下光学元件: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面镜D.凸透镜E.凹透镜F.三棱镜请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在横线上:(1)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元件有_____(2)有两个焦点的有_____(3)只有一个焦点的有_____(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工作的有_____(5)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工作的有_____(6)能把太阳光分解成各种色光的有_____2.工人师傅将一个玻璃球分割成A、B、C、D、E、F六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是_____,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_____(只填序号)3.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 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现小明想要一个凸透镜,应选择_____(填“甲”或“乙”)透镜知识点三条特殊光线4.下列光路图不正确的是()5.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6.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或延长线)分别过凹透镜的光心O和焦点F,分别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知识点焦距的测量7.如图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A.0.1mB.0.2mC.0.3mD.0.5m能力提升8.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图中的()A.a点B.b点C.c点D.d点10.平行光线经如图所示的中空玻璃砖后将( )A.会聚B.发散C.仍为平行光D.无法判断11.如图是关于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1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到一点B.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C.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光线平行于主光轴D.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13.近视眼镜的镜片,其中心厚度比边缘薄,这种镜片对光有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在森林里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饮料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_____镜,它能使太阳光_____14.小华在学习了“透镜”后,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让平行光通过厚度不同的凸透镜,它们对光线的会聚能力会有什么不同呢?于是他在实验室用一束平行光分别经过凸透镜A、B、C,并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根据小华的实验现象,应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15.已知通过透镜后光的传播方向,请在图所示的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16.如图所示,画出了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方向(1)则此透镜应为_____(2)A点_____(填“是”或“否”)为该透镜的焦点拓展提升17.如图所示,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且相隔一定距离的光屏.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和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P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出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A.只可能是凹透镜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凸透镜D.凸透镜、凹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能答案1.CE DE BC ABC DEF F2.CD AB EF3.乙4.D5.略6.略7.A8.D9.B10.B11.C12.B13.发散凸透会聚14.透镜越厚其焦距越短,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越强15.略16.凸透镜否17.C。
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B.小猫又不到鱼,是因为看到鱼变深的虚像C.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D.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近视眼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倒影是倒立、等大的实像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C.电影院银幕上的图案是放映机生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3.玻璃砖中有一气泡,其剖面如图所示,图中的平行光线经过玻璃砖后将会()A.平行射出B.会聚C.发散D.全部反射回来4.下列图属于凹透镜的是()5.下列光路图中错误的是()6.如图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7.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远视眼镜是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相机镜头2倍焦距以内的地方C.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8.如图所示,遮光板A与光屏B平行放置且相距为d.在A的中央挖一直径为d1的圆孔,并在孔内嵌入与孔等大的薄透镜L.现有一束平行光束垂直照射遮光板,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直径为d2的圆形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大小可能为()9.下列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B.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C.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D.凸透镜能使发散的光线减小发散10.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
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11.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若将透镜下半部分用纸遮住,物体的像将()A.在屏上只被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B.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整的像C.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D.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12.用如图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烛焰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B.若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2cm刻度处时,烛焰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C.若将蜡烛移到光具座30cm刻度处时,烛焰所成的像是等大的D.若将蜡烛从光具座30cm刻度处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时,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大13.下列关于光学器件的应用,不切实际的是()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C.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应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D.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1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路线总是直的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C.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且是倒立的虚像D.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1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二、填空题16.如图,用铁丝围成一个内径约4mm的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用这个水膜透镜贴近课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为(实像/虚像);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楼房倒立缩小了,这种成像情况与(照相机/幻灯机)成像原理相同;轻轻甩去一些水(保持水膜完好),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成正立缩小的像,此时水膜透镜相当于(透镜/凹透镜)17.如图所示各种透镜中是凸透镜,而是凹透镜(以上两格均选填字母)。
1.透镜
说透镜,能透光;中间厚,凸透镜;中间薄,凹透镜。
会聚作用凸透镜,发散作用凹透镜。
平光会聚到一点,焦点F来表示。
焦点到达镜光心,距离叫作镜焦距(用f表示)。
2.生活中的透镜
物远像近照相机,缩小实像且倒立。
物近像远投影仪,放大实像且倒立。
物像同侧放大镜,正立放大一虚像。
实像倒立虚像正,实像异侧虚像同。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在两倍焦距外,一、二倍(焦)距间成像。
实像倒立且缩小,此例用在照相机。
物移近,像移远,同时像还要变大。
物在一、二倍距间,二倍焦距外成像。
实像倒立且放大,此例用在投影仪。
物体位于焦点内,移动光屏不见像。
透过透镜看物体,正立放大一虚像。
物体与像处同侧,此例用在放大镜。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
讲解:
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外时,凸透镜成实像。
在一倍焦距内“u
成虚像,物休在凸透镜二倍焦距外(u>2f)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2f>u>f时,成放大的实像。
没有缩小的虚像、实像都是倒立的,没有倒立的虚像。
4.眼睛和眼镜
近视眼晶状体厚,看清近处看不清远。
远光成像视网膜前,戴凹透镜恢复正常。
远视眼晶状体薄,看清远处看不清近。
近光成像视网膜厚,戴凸透镜调清光。
眼睛近点250px,明视距离625px。
第一节透镜习题精选(按阶训练)
基础巩固
1.透明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叫_________ ,它对光有_________作用;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________。
它对光有_________作用。
2.平行于烛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光在主光轴上的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
它的凸透镜的光心的距离叫做________。
3.如图3-1-6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 ,属于欧透镜的是_________。
4.能使光线发射的面镜和透镜有()
A.凹面镜、凹透镜
B.凹面镜、凸透镜
C.凸面镜、凹透镜
D.凸面镜、凸透镜
5.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透镜的两个表面,一面凸起,一面凹进,则一定是凸透镜。
B.透镜的两个表面,一面凸起,一面凹进,则一定是凹透镜。
C.透镜的两个表面,一面是平面,一面凸起,则一定是凸透镜。
D.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一定是凹透镜
6.关于透镜的焦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
B.凸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
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D.透镜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焦距
7.图3-1-7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折射的几种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综合拓展
8.一束光通过透镜的传播情况如图3-1-8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
9.如图3-1-9所示,其中F为透镜的焦点,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b 经过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10.根据图3-1-10所示,中的光线折线情况,在虚线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透镜。
探究应用
11.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那么通过凸透镜的光束一定是会聚光束吗?平行光束通过凸透镜后是否一定会聚在凸
透镜的焦点上?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那么通过凹透镜的光束一定是发散光束吗?
12.让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当我们的眼睛位于该透镜的焦点以外迎着光望去,看到的是什么现象?
13.两个焦距不等的凸透镜共轴放置,焦点重合,如图3-1-11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的平行光线通过两个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并分析这样组合的两个透镜对平行光束起到什么作用?
自我评价
参考答案
1.凸透镜,会聚,凹透镜,发散
2.焦点,焦距
3.B、C、E、A、
D、F
5. C
6. CD
7. AC
8. D
9.如图8所示
自
己
记
录
完
成
问
题
做
对
题
数
题目难度难
题
题
号
难中易
发现
新闻题
10.如图9所示
11.如图10所示
12.如图11甲所示,当一束发散光通过凸透镜后,虽然由于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光线要向主光轴偏折,但仍然可能是发散光束,只不过比原来发散的程度小了一些。
平行光束通过凸透镜后不一定会聚在焦点上的焦点上,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焦点上,如果平行光与主光轴不平行,则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的会聚点不在焦点上,如图11乙所示。
与凸透镜的情况类似,通过凹透镜的光束是否一定是发散的,要看入射光束的情况而定,如图11丙所示的情况中,通过凹透镜后的光束就是会聚的。
13.如图12所示,看到的是一个位于透镜焦点F处的发光点在发光。
14.如图1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