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径千分尺内校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1
变更履历版本日期变更描述修订A02019.10.25初版发行刘清会签勾选会签部门会签人员分发份数会签勾选会签部门会签人员分发份数总经办质量部市场营销部电芯制造部√设备工程部1PACK制造部财务部电芯研发部供应链部PACK设计部信息部分发部门分发号拟定/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生效日期1.目的千分尺是由尺架、测砧、测微螺杆、测力装置、锁紧装置和读数装置等组成,应用螺旋副传动原理,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主要用来测量各种外尺寸的一种量具。
本规程目的在于对千分尺进行内校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分度值为0.01mm,测量上限至500mm的外径千分尺;测量上限至25mm的板厚、壁厚千分尺;以及分辨力为0.001mm,0.0001mm,测量上限至500mm的数显外径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准用基准物质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外校合格的千分尺。
4.权责4.1.设备工程部编制计量设备内校校准规程,并负责此项工作的落实。
4.2.各部门或个人使用的监测器具的准确度超出控制偏差范围时,应立即报告设备工程部校准。
4.3.经校准后无法恢复其精度的计量器具,由使用部门申请,报告设备工程部审核由分管副总批准报废。
5.工作程序5.1.校准环境:温度(20±5)℃,湿度(45%~75%)RH,校准前被检卡尺及量块等校准用设备置于木桌上恒温不少于2h。
5.2.标准器:外校合格的F0级标准量块。
5.3.校验程序:5.3.1.外观检查:千分尺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他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标尺刻线应清晰、均匀,数显外径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
千分尺应附有调整零位的工具,千分尺应具有测力装置、隔热装置和锁紧装置。
千分尺上应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及校准合格证。
5.3.2.各部分相互作用: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饿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
可调或可换测砧的调整或装卸应顺畅,作用要可靠,调零和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1.目的
为检测设备的校验提供依据,保证测试测量的精密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制造部门使用中的千分尺的检定。
3.校准环境
为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必须在温度为25+5/-3℃,湿度为60+15/-10%RH的条件下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
4.校验项目
外观、示值检测。
5.校准件
编号为LKB001的量块作为校验标准件。
6.校验程序
6.1外观检查
6.1.1要求
6.1.1.1千分尺及校对用的量块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它缺陷,标尺刻线应清晰、均匀,数显外
径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
6.1.1.2千分尺应附有调整零位的工具,千分尺应具有测力装置、隔热装置和锁紧装置;
6.1.1.3千分尺上应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商标)及出厂编号;
6.1.1.4千分尺的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
6.1.1.5可调或换测砧的调整或装卸应顺畅,作用要可靠,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6.1.1.6数显外径千分尺各工作按钮应灵活可靠;
6.1.1.8新制的千分尺应符合以上要求,使用中的千分尺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6.1.2检定方法:试验和目力观察。
6.2示值检测
6.2.1要求
6.2.1.2用被检千分尺测量标准量块分段对比,测试出误差值;
6.2.1.3校验点为:1mm、3mm、5mm、10mm、20mm;
6.2.1.4测试误差变化量△≤0.002mm。
6.3检定方法
6.3.1使用前需校对起始值设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则会影响测量结果,立即修正设置;。
舄粤東莞市愛瑪數控科技有限公司Uld DONGGUAN EMMA CNC TECHNOLOGY CO.丄TD仪器名称 游标卡尺 校验周期 6个月计量仪器内校规程文件编号:EMMA-WI-QC- 版本:A/0 页码:第侦 共13页 ■作成日期: 使用目的为确保本公司所使用之游标卡尺于执行校验时能有所依据,预防误用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所需进行内部校正的卡尺操作过程描述①内径量测校验、②外径量测校验、③深度尺量测校验a. 将标准件之块规置夹具(可利用塞尺)确认块规与夹具之间无异物;将块规夹紧以供游标卡尺量测,卡尺量测时,刀口接触面须平贴且水平。
b. 重复a 将总量程平均分五段测量并将测量值读取、记录于《检验记录表》c. 注意:在使用块规时,不能用手直接拿取,必须戴手套或者用无尘纸代替a. 将量测值记录,计算出误差值,确认误差值是否在允许误差内,并作出判定,呈品管经 理审批。
b. 判定合格者在仪器上贴合格标签并标示预校日期及检验人员,可继续正常使用。
c. 判定不合格者在仪器上贴“暂停使用”标使用范围 1需求条件 环境 温度 湿度 23 ± 3o < 70%2 操 作 步 骤 3结果判疋 工具① 测量夹具 ② 标准量块 ③ 工业酒精 ④ 无尘纸 夹具 标准量块Uld DONGGUAN EMMA CNC TECHNOLOGY CO.丄TD仪器名称 游标卡尺 校验周期 6个月签并送修护 ,仪器修复后须重复“ 2操作步骤”;如无法维修者,在仪器上贴“报废”标签,并办理报废处理手续。
d. 如仪器存在局部问题,在仪器上贴“限用”标签,并注明限用项目或补偿值。
UI 匚 DONGGUAN EMMA CNC TECHNOLOGY CO 」TD 计量仪器内校规程文件编号:EMMA-WI-QC- 版本:A/0 页码:第2页 共13页 ■作成日期:使用目的为确保本公司所使用之外径千分尺于执行校验时能有所依据,预防误用 操作过程描述2 外径量测校验操a.用千分尺座将千分尺固定。
千分尺操作及内校指导书(ISO9001-2015)1.0目的确保产品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千分尺使用方法的规范性。
确保千分尺的准确性及有效性,规范千分尺的校准方法。
2.0适用范围针对本公司塑胶产品和模具零件测量的千分尺。
3.0环境条件温度:20~25°C湿度:≤70%4.0操作步骤4.1首先拿无水酒精,用无尘纸将千分尺表面擦拭干净。
4.2检查千分尺无污渍锈迹,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
测量接触面和量杆是否完整无损,定位螺丝是否松动;数显千分尺的显示器显示是否正常。
4.3在测量产品时,先将千分尺归零,转动测力装置,使测微螺杆接触测砧。
待听到响声后目检其微分筒零刻度与固定套管零刻度应对齐;数显千分尺只需要按一下ZERO/ABS归零就可使用。
4.4测量产品时要将千分尺固定牢固,产品要放平,根据产品选取相应量程的千分尺;测量中读取数据时,眼睛要平视刻度线,数显千分尺可以直接看到显示屏上的数据。
4.5将所测到的数据记录好,要把所用千分尺放回原处,防止损坏。
5.0校准作业要求5.1校准条件温度:20~25°C 湿度:≤70%5.2标准件块规(0.5~100mm)编号:THG-01数显卡尺(0~200mm)编号:CA-055.3校准周期:1次/年5.4校准内容与方法5.4.1外观检查:有无变形、弯曲、生锈、字符是否清楚,内径千分尺和外径千分尺有无崩缺或损伤,定位螺丝各螺丝件是否脱落。
5.4.2校准项目:项目标准值(mm)允许误差(mm)备注内测示值 5.12 ±0.00410.24 ±0.00415.36 ±0.00421.5 ±0.00425 ±0.004外测示值105.12 ±0.005110.24 ±0.005115.36 ±0.005121.5 ±0.005125 ±0.0055.4.3校准方法A、保证被检千分尺表面清洁,无污渍锈迹,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手感应平稳无阻滞或松动现象。
内测千分尺检定校准规程
1.检定标准。
内测千分尺的检定校准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912-2001《内测千分尺》。
2.检定器具。
(1)内测千分尺标准样本;
(2)外观检查用放大镜或显微镜;
(3)电子称或千分尺计量系统;
(4)参照检定器具。
3.检定方法。
(1)外观检查: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对内测千分尺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其主要参数和结构是否符合要求。
(2)尺子长度标定:将内测千分尺的两个臂平放于水平面上,使用标准样本按照尺子长度的1000等分点进行校准。
(3)尺子间距标定:将内测千分尺两臂放置于标准参照器具上,按尺子间距的100等分点进行校准。
(4)读数误差检定:使用精密电子称或千分尺计量系统对内测千分尺进行读数误差检定,要求读数误差小于等于0.02mm。
4.检定记录。
(1)对检定设备进行记录,包括名称、型号、编号、制造商、检定周期等信息;
(2)对每一项检定步骤进行记录,包括检定日期、检定人员、检定结果等信息;
(3)记录检定设备所在部门和责任人信息。
5.检定周期。
内测千分尺的检定周期一般为半年或1年,如有情况需要调整,应经检定负责人和使用单位负责人协商并经过批准后执行。
6.检定结果及处理。
(1)符合要求:经检定合格的内测千分尺应在检定记录中注明,并进行适当保养和标识。
(2)不符合要求:经检定不合格的内测千分尺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或更换,对检定结果应进行记录并及时通知使用单位。
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
1.结构概述
外径千分即螺旋测微器,外径千分尺由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微调装置、锁紧装置、固定套筒、微分筒等组成。
(图)
2.使用基准
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3.校正环境及周期
常温常压静置2小时以上,校正周期12个月。
4.校正步骤
4.1 校正前
A检查千分尺是否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他缺陷,检查千分尺刻度线及数值是否清晰可见;
B检查是否有影响测量精度的外观缺陷;
C微分筒转动和侧向螺杆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
D锁紧装置是否有效;
E侧砧及测微端面是否有严重磨损或损坏。
4.2校验中
A选择适当的标准量块对千分尺进行校正;
B各样件做五点不同尺寸校正,每点校正两次取平均值;
C 取用标准量块时,须戴手套,并小心不可将其掉落地上;
D将量测读数值减去标准量块值即为误差值。
4.3校验后
A外径千分尺遇到外观不良或需调整,转校验单位判定是否暂停使用,柄安排校验;
B标准量块使用完后同,须擦拭干净并喷上防锈油,放回固定位置保存。
4.4判定标准
示值误差不超过±0.01mm即为合格。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标题: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千分尺是一种精密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小于毫米级别的尺寸。
为了确保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校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千分尺校验的作业指导书,以匡助使用者正确进行校验操作。
一、校验前准备1.1 清洁千分尺表面:在校验之前,务必确保千分尺表面干净,无尘、油污等杂物。
1.2 检查千分尺零位:将千分尺刻度盘调至零位,确保刻度盘指针指向零刻度。
1.3 准备校验工具:准备好标准尺、外径千分尺和内径千分尺等校验工具。
二、零点校验2.1 外径零点校验: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标准尺的外径,并将千分尺刻度调至与标准尺一致。
2.2 内径零点校验:使用内径千分尺测量标准尺的内径,并将千分尺刻度调至与标准尺一致。
2.3 零点误差修正:如发现零点误差,可通过调整千分尺的零位来修正,确保准确度。
三、线性误差校验3.1 选取不同测量范围:选择不同的测量范围,如0-25mm、25-50mm等,进行线性误差校验。
3.2 多点校验:在选定的测量范围内,选取多个点进行测量,确保千分尺的线性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3.3 记录误差值:将每一个测量点的误差数值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分析和修正。
四、重复性校验4.1 连续测量:在同一测量范围内进行多次测量,检查千分尺的重复性。
4.2 分析数据:对多次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计算重复性误差。
4.3 判断准确度:根据重复性误差判断千分尺的准确度,如有必要可进行调整或者修正。
五、校验后处理5.1 记录校验结果:将所有校验结果记录在校验报告中,包括零点误差、线性误差、重复性误差等。
5.2 校验结论:根据校验结果判断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有问题可及时处理。
5.3 定期校验:建立定期校验制度,确保千分尺的长期稳定性和准确性。
结语:通过本文的指导书,希翼读者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千分尺的校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千分尺是精密测量工具,惟独经过正确的校验和维护,才干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内径千分尺操作规程
《内径千分尺操作规程》
一、前言
内径千分尺是一种用于测量内径尺寸的精密测量工具。
正确使用内径千分尺可以提高测量准确性,保证产品质量。
为了规范内径千分尺的操作,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设备准备
1.检查内径千分尺,确保仪器外观完好无损。
2.插入新鲜的电池,并检查内径千分尺显示屏是否正常亮起。
3.准备测量物体。
三、操作步骤
1.将内径千分尺插入待测内径,并调整千分尺的夹钳使其能够
轻松移动。
2.轻轻转动千分尺手柄,使夹钳张开到合适的位置。
3.停止转动手柄,待夹钳完全张开后,记录此时千分尺显示屏
的数值。
4.将千分尺取出,并测量显示屏的数值,即为待测内径的尺寸。
四、注意事项
1.操作时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内径千分尺。
2.测量前要确保内径千分尺和待测内径的清洁,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注意内径千分尺的精确度范围,尽量选择符合要求的千分尺进行测量。
五、结束工作
1.结束测量后,将内径千分尺清洁干净,并存放在干燥的环境中。
2.关闭电源,确保电池不会因长时间不使用而损坏。
六、总结
内径千分尺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工具,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正确的操作规程能够保证内径千分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希望所有使用内径千分尺的人员都能遵守本规程,恪守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
2014-09-28 0 1 of 3 GCTS-WI-QC0004内径千分尺使用操作指导书1.0 目的:规范GCTS内部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时的操作方法,有效地控制测量所产生的误差。
2.0范围:适用所有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的过程。
3.0步骤:3.1依照待测物内径尺寸,选择适当量成的三爪式内径千分尺测量。
如下图:序号型号编号量程精度1 S/N832023 H0026 20-25mm 0.005mm2 S/N831775 H0027 25-30mm 0.005mm3 S/N833029 H0028 30-40mm 0.005mm4 S/N225415 H0077 30-40mm 0.005mm5 S/N832620 H0029 40-50mm 0.005mm6 S/N822212 H0030 50-63mm 0.005mm7 S/N829360 H0034 16-20mm 0.005mm8 S/N233254 H0084 62-75mm 0.005mm3.2使用三爪式内径千分尺测量内孔前,应首先使用标准环规进行校对,如下图,选择与内径千分尺测量范围相适宜的标准环规。
序号型号编号量程1 No.177-146 110199 H0033 50.001mm2 NO.177-139 081524 H0031 25.007mm3 NO.177-290 081923 H0032 39.999mm1.合金测头2.测量头3.丝杆4.固定套管5.微分筒6.测力驱动滚花筒2014-09-28 0 2 of 3 GCTS-WI-QC0004图3-14 三爪内径千分尺3.3三爪内径千分尺的工作原理,图3-14为测量范围11~14mm的三爪内径千分尺,当顺时针旋转测力装置6时,就带动测微螺杆3旋转,并使它沿着螺纹轴套4的螺旋线方向移动,于是测微螺杆端部的方形圆锥螺纹就推动三个测量爪1作径向移动。
扭簧2的弹力使测量爪紧紧地贴合在方形圆锥螺纹上,并随着测微螺杆的进退而伸缩。
内径千分尺检定规程
内径千分尺检定规程是利用经国家标准检定合格的镜片千分尺作为标准,将被检定仪器的各分度(细痕)放大50倍对照检定,来验证仪器内径的精度的检定方法。
首先,要合理安排当次检定的时间和空间。
实验室内应具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并按试验要求配备仪器材料,如:镜片千分尺、内径被检仪器等;
然后,操作人员必须务必确保仪器设备接地可靠,并对仪器进行消除静电,细致清洁,做到设备静置,调试完毕后进行全程观测。
再者,检定过程工作时,操作人员以试验仪器本身技术指标为质量评定原则,用零点标定,一点标定的方法,按精度号的要求点划方法;连续摆荡,半对偶等校准,已比对镜片千分尺的刻度值,从而得出仪器的准确度。
最后,如果检定结果达到精度要求,可正式证定仪器合格,检定结束后,试验仪器必须清洁,并保管起来。
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
1.0目的
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0范围
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0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0环境条件
室温
5.0校验步骤
5.1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5.2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3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
每块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4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为±0.01mm。
5.5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0校准周期
每年1次。
7.0相关记录
《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仪器设备校验记录.
doc。
内侧千分尺操作规程内测千分尺由量爪、紧固螺钉、固定套筒、微分筒、测力装置、扳子、校对环规组成,主要用于各种内尺寸的测量。
操作方法(1)测量前应先清洁测量面,并校准零位;(2)依被测物孔径大小,选择适当之内径千分尺;(3)将内径千分尺测试头放入被测物孔内;(4)放入时被测物须放平,内径千分尺应正直;(5)测试时,左手三手指拿着内径千分尺刻度表下的圆棒,右手旋转内径分厘卡上端之旋转钮;(6)当测试头测量面与被测物孔内轻微接触时,右手转动旋钮使其放出3~5声轻响;(7)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
校验方法(1)首先将千分尺擦拭干净;精细量仪测量工具传感器游标卡尺 (2)依各种规格之内径千分尺选择合适之校正环规,其校验方式与操作方法相同;(3)内径千分尺精度0.001mm之允收标准为±0.001mm;精度0.005mm之允收标准为±0.005mm;(4)内径千分尺精度0.001mm之校验标准为±0.002mm;精度0.005mm之校验标准为±0.01mm;(5)内径千分尺校验周期一年;(6)若无法内校之千分尺则进行外校;(7)调整方法:①先将测试头转入校验块孔内固定;②将刻度表上六角孔内螺丝放松;③取配件扳手放入内径千分尺较小圆棒有沟槽部份进行调整;④调整完毕将六角孔内螺丝锁紧。
(8)校验环规每五年得委外校验。
清洁保养(1)清洁方法精细量仪测量工具传感器游标卡尺①清洁周期在每次使用完毕后,不作记录;②以干净之拭布擦拭内径千分尺之外表,并擦拭干净。
(2)保养方法①保养周期在每次清洁完毕后,不作记录;②必要时以防锈油擦拭外表,以防止生锈。
注意事项(1)在每次使用前应先归零,以确保量测正确;(2)内径千分尺应防止碰撞,以确保精度。
千分尺内校指导书1、目的:为确保本公司千分尺的内校作业有所遵循,特制定本标准。
2、适用范围:凡本公司所使用的千分尺均适用。
3、校正标准件:标准块规(1.0mm-100mm)组,平行平晶,平面平晶。
4、温湿度要求:湿度不超过70% RH。
检定千分尺的室内温度和被检千分尺在室内平衡温度的时间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室内温度及被检千分尺在室内平衡温度的时间5、通用技术要求:5.1外观5.1.1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他缺陷,标尺刻线应清晰、均匀,数显外径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
5.1.2千分尺应附有调整零位的工具,测量上限大于或等于25mm的千分尺应附有校对用的量杆。
千分尺应具有测力装置、隔热装置和锁紧装置。
校对量杆应有隔热装置。
5.1.3千分尺上应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厂标)及出厂编号。
5.1.4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的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5.2各部分的相互作用5.2.1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
5.2.2可调或可换测砧的调整或装卸应顺畅,作用要可靠,调零和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5.2.3带有表盘的千分尺,表针移动应灵活、无卡滞现象。
5.2.4数显外径千分尺各工作按钮应灵活可靠。
6.计量性能要求6.1测微螺杆的轴向串动和径向摆动测微螺杆的轴向串动和径向摆动均不大于0.01mm。
6.2测砧与测微螺杆测量面的相对偏移测砧与测微螺杆测量面的相对偏移应不超过表2规定。
表2测砧与测微螺杆测量面的相对偏移量(mm)6.3数显外径千分尺的示值重复性数显外径千分尺的示值重复相应不大于1μm。
6.4数显外径千分尺任意位置时数值漂移在任意位置时的数值漂移应不大于1μm/h。
6.5测量面的平面度外径千分尺测量面的平面度应不大于0.6μm。
壁厚千分尺、板厚千分尺测量面的平面度应不大于1.5μm。
数显外径千分尺测量面平面度应不大于0.3μm.6.6示值误差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应不超过表3(下页)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