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签法法规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食品标签广告合规标准的法规解读与遵守规范食品标签广告对于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和做出购买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过去存在一些不准确、夸大宣传、误导性的食品标签广告,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许多国家出台了食品标签广告合规标准的法规。
本文将对这些法规进行解读,并探讨企业在制作食品标签广告时应遵守的规范。
一、法规解读1.1 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国家食品安全的基础性法律,对食品标签广告的合规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根据该法规,食品标签广告必须真实、准确地表达食品的成分、功能、特点和功效,并且不得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
1.2 广告法广告法是对各类广告的统一管理法律,对食品标签广告同样适用。
根据该法规,食品标签广告应当遵守真实性、合法性、正当性的原则,不得含有虚假、夸大、误导的内容。
此外,广告法还要求食品标签广告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并且禁止使用未经授权的、涉嫌侵权的人物形象、商标或名称等。
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具体要求。
其中,对食品标签广告的内容、形式、字号、标点符号等做出了详细规定。
企业在制作食品标签广告时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确保标签广告的合规性。
二、遵守规范2.1 真实准确食品标签广告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食品的成分、功能和特点,不得进行虚假宣传。
企业在制作食品标签广告时,应慎重选择表达方式,避免夸大产品的功效和特性。
同时,要利用可靠的科学研究结果进行宣传,有据可依地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2.2 不误导消费者食品标签广告不得通过误导性的言辞、图片或排版方式误导消费者。
广告内容应当清晰明了,字体、颜色应易读易辨。
此外,企业还应避免使用夸张的形容词和主观评价,以免给消费者造成不真实的印象。
2.3 尊重知识产权在制作食品标签广告时,企业应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不得抄袭他人的文字、图片、商标等,也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人物形象。
即使使用了他人授权的知识产权,企业也要注明出处,避免侵权问题。
食品标签的法规要求与标准食品标签是食品包装上的文字、标识、图案等信息,它不仅提供了关于食品的基本信息,还承载了食品的法规要求与标准。
食品标签的准确、全面、易懂对于消费者的食品选择和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品标签的法规要求与标准,以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一、食品标签的法规要求食品标签的法规要求主要源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相关政策,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主要成分食品标签必须清晰地列出产品的主要成分。
这包括原材料的来源、配料、食品添加剂等内容,消费者通过阅读标签可以了解食品的成分,从而做出购买决策。
2. 营养成分表食品标签还需要提供营养成分表,详细列出产品中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
这有助于消费者了解产品的营养价值,帮助其进行合理膳食搭配。
3. 生产日期与保质期食品标签应明确标注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确保消费者能够及时了解产品的使用期限和食品安全状况。
这有助于消费者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食品,避免食品安全问题。
4. 特殊配方与功能性描述当食品具有特定配方或特殊的营养功能时,标签应准确地进行描述。
例如,对于低脂产品、无糖产品、膳食纤维丰富的产品等,标签需要明确显示相关信息,让消费者作出明智的选择。
5. 生产厂商与地址食品标签上还应包含生产厂商的名称与地址,以便消费者可以追溯产品来源,保证食品安全。
二、食品标签的标准要求食品标签的标准要求是为了保持食品标签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读性,从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以下是食品标签的标准要求的一些方面:1. 字体和字号食品标签上的文字应采用明确清晰、易于辨认的字体和字号,以确保消费者能够直观地阅读并理解标签内容。
2. 标签尺寸和聚焦点食品标签应具有足够的尺寸和聚焦点,以便消费者轻松阅读。
标签上的信息应该清晰可见,没有模糊、褪色或遮挡的情况。
3. 标签语言食品标签上的文字应使用适当的官方语言,以便消费者能够理解和使用食品。
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深化,我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间的食品贸易日益频繁。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并规范食品标签内容,各地区均制定了相应的食品标签法规标准。
本文将对我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食品标签相关法规标准进行介绍,以便广大消费者和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二、我国大陆食品标签相关法规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我国大陆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法律,其中第二十条至第三十条明确规定了食品标签的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名称、成分表述、含量标识、贮存条件、食品添加剂等。
法律还对食品标签的虚假宣传、欺骗等行为予以严格规定,严格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标签通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标签通则》由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是我国大陆食品标签领域的重要法规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食品标签的基本要求、通用标签的规定、特殊食品标签的要求等内容,对食品标签的规范化和统一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港澳台地区食品标签相关法规标准1. 香港地区(1)《香港食品安全条例》《香港食品安全条例》是香港地区食品安全的主要法律依据,其中包括了食品标签的相关规定,主要涉及到食品标签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清晰度等要求,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香港特别行政区标签标识条例》《香港特别行政区标签标识条例》也是香港地区食品标签领域的重要法规,针对食品标签的内容、标识方式、标签语言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为食品标签的制作和使用提供了具体指导。
2. 澳门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食品安全法》《澳门特别行政区食品安全法》规定了澳门地区食品安全的法律基础,其中包括了食品标签的相关规定,主要涉及到食品标签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规范性等要求,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3. 台湾地区《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是台湾地区食品安全领域的主要法律,其中规定了食品标签的相关要求,包括食品标签的内容、标示方式、标签语言等,以确保消费者能够清晰、准确地了解食品的相关信息。
食品标签和广告中的相关法律法规是什么在当下,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食品标签和广告中的法律法规也成为相关从业者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食品标签和广告中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它们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
一、食品标签的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法律法规,主要规定了食品的安全、卫生、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而食品标签作为食品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严格监管。
根据该法规要求,食品标签必须具备明确、准确、诚实、合法的特点。
也就是说,食品标签必须标注食品的名称、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等信息,并且在标注上要有明显且易于辨识的字体大小和配色。
除此之外,食品标签还必须标注适宜人群、食用方法、摄入量等信息。
而对于那些含有敏感成分或者是生产标准较高的特殊食品,更需要标注清楚生产厂商、产地等信息,给消费者提供更加详细的选择参考。
2.《标签标识管理规则》《标签标识管理规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基础上出台的细则,主要规定了食品标签的标准、要求和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该细则明确规定了食品标签必须标注的内容,而且对于出现的文字和标识要求符合要求,不能有虚假宣传和欺骗消费者情况。
规则要求每种食品必须标注如下内容:商品名称(必须与包装袋内的内容相符)、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实际重量和名称、生产企业名称或者商标(或标识)等信息。
除此之外,食品的成分表必须附在商品包装上,以便消费者在购买时参考。
二、食品广告的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于广告制作、发布以及效果分析等各个方面都做了规定,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在食品广告制作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广告中所提到的“功效”或者是“疗效”必须有科学依据,不能苛求于虚假宣传和欺骗消费者。
食物标签标注规定食物标签是指食物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
它是向消费者传递有关食物特点和性能的信息,能够引导、指导消费者选购食物,增进销售。
由于在标签上体现出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在标签上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或保存期,当超出上述期限或消费者、经销者未按标签上标明贮藏条件保存,食品制造者不承担责任,这也维护了食品制造者的合法权益。
因此,食品标签既是消费者的保护神也是制造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有效武器。
这里我们对食品标签标注的基本要求、必须标注的内容、可以选择标注的内容、特殊营养膳食用食品标签标注的特殊要求等方面进行解读,以期让消费者和企业更好地利用食品标签标注规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哪些内容必需标注《产品质量法》和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7718 )规定的食品标签必须标注的内容有:( 1 )食品名称必须采用表明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不得使用引起消费者误解或混淆的名称。
( 2 )生产者的名称和地址应当和营业执照一致。
属集团子公司、分公司及委托加工、联营生产的,按照《产品标识标注规定》的要求进行标注。
( 3 )产品标准号应标明产品的标准代号和顺序号,所标明的产品标准应当合法有效。
( 4 )检验合格证明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应当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可以是合格印、章、标签等)。
( 5 )生产日期(包装日期)、保质期(保存期)或失效日期应标注在显著位置,规范清晰,符合对比色的要求;若食品需要特定的贮藏条件,必须注明。
( 6 )配料表必须真实且按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
( 7 )定量包装食品应标注净含量,固、液两种物质应标明固形物含量。
( 8 )实施市场准入的食品应按规定加贴 QS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应按规定标注生产许可证标记和编号。
( 9 )产品标准中有分等分级规定的,应注明质量(品质)等级。
标签标识食品行业法规管理规定在食品行业,标签和标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提供了产品的基本信息,还承载了相关的法规管理规定。
正确使用和管理标签标识是确保食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与食品行业标签标识相关的法规管理规定。
一、标签的要求1.基本信息要全面:食品标签上必须包含产品的名称、原料成分、生产商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基本信息。
这些信息应当准确无误地反映食品的真实情况,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
2.标签语言要清晰:食品标签上的文字和图案应当使用明确清晰的语言和标识,消费者容易理解。
使用简单易懂的词汇和图标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
3.标签规格要符合要求:食品标签的大小、字体、排版等规格要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标签上的文字和图案应当清晰可见,不得模糊或被遮挡。
二、标识的要求1.地域标识:某些特定的食品可能会被分配特定地区的产地标识。
地域标识是指产品某些特殊的地理属性,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与产品的质量和口感有关。
2.健康标识:一些食品可能会使用健康标识,以提醒消费者该产品对健康的影响。
健康标识可以是特定的图标或文字,用以说明产品的热量含量、营养成分、过敏原信息等。
3.认证标识:一些食品可能会获得特定的认证标志,以证明产品符合特定的质量或安全标准。
这些认证标志可以是国际认可的,如ISO 认证,也可以是国家或行业内特定的认证,如有机食品认证。
三、标签标识的管理规定1.准确信息提供:食品企业应当确保标签上提供的信息准确可靠,不得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
生产商应当对产品的原料成分、营养成分、生产工艺等进行科学研究和准确测试,以确保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可信。
2.合规宣传:食品企业在标签和标识上的宣传内容应当符合相关的法规要求。
不得夸大宣传或做出不实的宣传,以免误导消费者或造成不良影响。
3.标签标识的更新与维护:食品企业应当及时更新和维护产品的标签和标识。
一旦发现标签上的信息有变动,企业应当立即对其进行更新,以保证消费者获得准确的信息。
2023新修订《食品法》解读
概述
本文档旨在解读2023年新修订的《食品法》。
该修订法案将对食品行业有重大影响,为了帮助各方了解其内容和意义,我们将简要介绍以下几个方面: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责强化、食品标签要求的变化、食品广告限制的加强以及行政处罚力度的提高。
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责强化
根据新修订的《食品法》,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将对食品安全进行更严格的监管和管理。
他们将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的监督,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食品标签要求的变化
新修订的《食品法》对食品标签的要求进行了调整。
食品生产企业须在标签上明确标示食品成分、营养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以供消费者准确了解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食品广告限制的加强
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新修订的《食品法》对食品广告进行了更严格的限制。
食品广告必须遵守真实、准确、不误导的原则,并且不得使用夸张、虚假的宣传手法。
广告内容必须明确标示出食品的真实特性和效果。
行政处罚力度的提高
为了加强对食品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新修订的《食品法》对行政处罚进行了加强。
针对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将严肃处理,并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以维护食品市场的秩序和消费者的权益。
结论
2023年新修订的《食品法》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和管理带来了重大变化。
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将加强职责,食品标签要求得到调整,食品广告限制加强,行政处罚力度提高。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各相关方应及时了解新修订法律的内容,做好相应的调整和准备。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解读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是指国家对食品标签的设计、内容和使用进行规范的法律法规。
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确保食品标签的准确、清晰和及时地提供食品信息,让消费者能够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标签设计要求:食品标签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必须清晰、易读、不易脱落,且不得使用虚假宣传、误导性言辞或与产品实际情况不符的内容。
2. 标签内容要求:食品标签必须标明产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商信息等基本信息,以及营养成分、添加剂、过敏原等特定成分的含量或存在情况。
对于非预包装食品,应在产品附着物上提供必要的信息。
3. 标签语言要求:食品标签应使用国家法定的官方语言,必要时可以使用其他语言作为补充。
4. 标签格式要求:食品标签的字体、大小、颜色、布局等应符合相关规定,以确保信息清晰可见。
5. 标签验证要求:食品标签的设计和使用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验证,验证合格后才能进行生产和销售。
此外,食品标识管理规定还可能包括对特殊食品的标识要求,如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
总之,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目的是加强对食品标签的管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确保食品信息真实可信,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了解和判断能力。
食品包装标签法规详解食品包装标签是食品包装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提供了消费者购买食品所需的基本信息,还承载了食品品质、安全与营养等重要信息的传递。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食品包装标签法规。
本文将详细解析食品包装标签法规,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食品包装标签的要求和重要性。
1. 食品包装标签的基本要求根据相关法规,食品包装标签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 清晰可读:食品包装标签上的文字、数字和图形应该清晰可辨,以便消费者能够直观地了解食品的相关信息。
(2) 完整准确:食品包装标签上的信息应该是完整和准确的,不应该有模糊、误导性或虚假的内容。
(3) 语言要求:食品包装标签上的文字应该使用国家规定的语言进行标注,以方便消费者阅读和理解。
(4) 安全警示:食品包装标签上需要标注可能的过敏原或其他食品成分,以警示对特定成分过敏的消费者。
(5) 容量和重量:食品包装标签上需要标注食品的净含量、包装规格和质量等相关信息。
2. 食品营养标签法规为了帮助消费者更好地选择健康食品,各国都提出了食品营养标签的要求。
食品营养标签通常需要包含以下信息:(1) 热量含量:食品包装标签上需要标注每份食品所含的热量,并提供相应的能量百分比。
(2) 营养成分:食品包装标签上需要标注食品所含的营养成分,如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纤维等,并提供相应的每天所需的摄入量。
(3) 维生素和矿物质:食品包装标签上需要标注食品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并提供相应的每天所需的摄入量。
3. 食品安全标签法规食品安全是消费者非常关注的一个方面,食品包装标签上的安全标识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食品安全标签通常需要包含以下信息:(1)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食品包装标签上需要标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提醒消费者及时食用或避免食用过期食品。
(2) 保存方法:食品包装标签上需要标注食品的适宜存放温度和保存方法,以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
食品原料采购的食品标签法规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关注不断提升,食品标签法规也成为食品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品标签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准确、明确的信息,让消费者能够了解食品的成分、营养价值、保质期等关键信息。
食品原料采购过程中,合格的食品标签法规需要得到严格的遵守和执行,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合规。
本文将探讨食品原料采购中的食品标签法规,并分析其重要性与实施方法。
一、食品标签的定义与要求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标签是指附着在包装物上或者以其他方式与食品一起提供的文字、符号、图形、图像、色彩、图标等表达形式,用于标明食品的名称、名称、配料、成分、营养价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食品标签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真实准确:食品标签应提供真实、准确、明确的信息,不能误导消费者。
2. 易于辨认:食品标签上的字体、文字大小、颜色等应具备良好的可读性,方便消费者辨认。
3. 完整清晰:食品标签应包含完整的信息,如名称、原产地、配料表、营养成分、包装日期、保质期等,确保消费者能够全面了解食品特性。
4. 和谐协调:食品标签的整体布局、字体及图案应协调美观,不得存在繁琐复杂、突兀等情况。
二、食品标签法规的重要性1. 保障食品安全:食品标签法规的执行,能够让消费者全面了解食品的成分、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重要信息,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2. 提供消费指南:食品标签中的营养成分、含量百分比等信息能够帮助消费者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食品,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3. 促进市场竞争:食品标签的规范化执行促进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消费者可以通过对比不同食品标签的信息,做出理性购买决策。
4. 保护消费者权益:食品标签法规的实施可以避免虚假宣传、不合理标示等情况,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食品原料采购中的食品标签法规在食品原料采购环节中,供应商需严格按照食品标签法规提供合规的食品标签。
以下是具体要求:1. 产品名称:食品标签应提供产品的准确名称,不能使用引人误解、虚假宣传的字眼。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解读食品安全是每个人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社会进步和消费者权益的提升,各国纷纷出台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进行解读,并详细介绍其中的重要内容和相关细则。
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社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旨在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促进食品产业的良性发展。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出台不仅是政府监管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国际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概述在国际层面上,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国际组织制定了一系列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其中,最重要的是《食品法典》。
该法典规定了食品的定义、标签标识、食品添加剂使用、农药残留和兽药使用等方面的内容,并对食品质量和安全进行了具体的要求。
三、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宪法、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等。
其中,我国的《食品安全法》是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法律。
该法律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食品监督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四、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 食品生产许可制度食品生产许可制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获得相应的许可证才能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此举旨在确保食品生产企业具备一定的生产条件和质量保障体系,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2. 食品标签标识食品标签标识是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食品标签应包含产品名称、成分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且必须真实、准确、易于理解。
标签标识的规范化有助于消费者选择健康安全的食品,保护消费者权益。
3.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食品添加剂是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范围、使用标准和限量等。
食品标签的法规要求与标准食品标签是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等表达形式,用于说明食品的名称、成分、营养信息、保质期、生产日期等重要信息,为消费者提供食品相关的信息,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食品标签的编制与使用需要遵循一系列法规要求与标准,以确保食品信息的准确性和标签的合法性。
本文将介绍食品标签的法规要求与标准。
一、食品标签的法规要求食品标签的编制需要遵循相关法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食品安全法规:食品标签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
标签应明确食品的名称、成分、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以保证消费者对食品的识别和理解。
2. 食品卫生法规:食品标签上的文字和图形不得使用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等误导消费者的内容。
标签上的信息应清晰、准确,不得含有模糊不清、易混淆的表述,避免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3. 包装法规:食品标签的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标准的要求,以确保包装材料不会对食品造成污染或变质。
4. 标签语言规定:食品标签上的文字应使用国家规定的语言文字,不得包含混淆、侮辱、歧视等不当内容。
以上是食品标签的法规要求的主要内容,食品生产企业和销售商需要根据相关法规进行标签编制,以确保标签的合法性和食品信息的真实性。
二、食品标签的标准要求除了法规要求外,食品标签还需要符合一系列的标准要求,以提供明确准确的食品信息。
1. 标签尺寸:食品标签的尺寸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以确保信息的清晰易读。
2. 字体与颜色:食品标签上的文字应使用清晰易读的字体和适宜的颜色。
字体大小应与标签大小相称,不得过小不易辨认。
颜色应与标签的背景颜色形成对比,以便于消费者辨认。
3. 标签内容:食品标签上的内容应包括食品的名称、成分、营养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条件等重要信息。
同时也可标注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的信息,如过敏原成分、添加剂等。
4. 标签布局:食品标签的布局应合理,文字与图形的排列应美观大方,易读易懂。
食品标签法规解析食品标签是消费者获取食品信息、了解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途径。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食品标签法规,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包装上标注相关信息。
本文将对食品标签法规进行解析。
一、标签的基本要素食品标签是对食品进行书面描述或者记载的标识,必须包含以下基本要素:1. 产品名称:标明食品的正式名称,以准确的名称描述食品的特征,避免误导消费者。
2. 产地:标明食品的原产地或者生产地,有助于消费者了解食品的来源和质量。
3. 成分表:标明食品中所含有的主要成分和添加剂的种类、含量、用途等信息,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
4. 净含量:标明食品包装中的净重、净容量,让消费者了解到购买的食品的实际含量。
5.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明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让消费者知晓食品的新鲜程度和保质期限。
6. 营养成分表:标明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方便消费者选择合理的膳食结构。
二、添加剂标注规定食品添加剂是对食品在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技术要求而加入的物质。
根据相关法规,对食品添加剂的标注有以下要求:1. 必须明确标注添加剂的名称和用途,以及使用方法和限量。
2. 需要标明添加剂的使用和限量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保证消费者的安全。
3. 若标签上使用了添加剂的缩写,必须在包装上明确注明该缩写所代表的具体添加剂。
三、特殊食品标签要求除了基本要素和添加剂标注,一些特殊食品还有额外的标签要求:1. 婴幼儿食品:对于婴幼儿食品标签的要求更为严格,必须标明适用年龄、食用方法和食用量等信息。
2. 高能量、高脂肪、高糖食品:对于这类食品,标签上需要明确标注食品的热量含量、脂肪含量和糖分含量,以提醒消费者注意饮食健康。
3. 转基因食品:如果食品是转基因食品,必须在标签上明确标注“转基因食品”字样,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是否购买。
四、标签虚假宣传为了避免标签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相关法规对标签内容有明确的要求:1. 不得使用虚假或误导性的宣传语言,标签上的宣传信息必须与食品的实际情况相符。
摘要:从实施《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的过程中,得出目前还存在的食品标签的问题:进口商对我国有关标签的标准不了解、不重视;进口食品名称标注不规范,以音译名代替产品全称;故意隐瞒人工色素、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标签设计求美不求实,营养标签的标注常有错误;报检员的问题。
以这些问题为基础,从其内涵、审核内容及审核工作的开展三个方面浅析《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
关键词:问题;浅析;《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食品标签是预包装食品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 以及一切说明物, 是向消费者表明食品特征的一种重要形式。
一个标准化的食品标签, 反映着国家的水平、社会的文明和企业的素质。
进口食品必须标注规范的中文标签,这是个涉及国家尊严和消费者权益的重大问题。
国际上非常重视食品标签的管理工作,许多国家在上世纪70~ 90年代相继制定了食品标签技术法规,以帮助消费者选购食品。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食品标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我国对食品标签的管理也已经走上了标准化的轨道。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为加强对进出口食品标签的管理,保证进出口食品的质量,于2000年2月15日颁布了《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有关办法已于2000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法规包括四部分:总则、标签审核、标签检验、附则。
总则主要是强调实施该法规的目的、食品标签的严格定义、适用范围及管理部门;标签审核包括审核所需的材料、审核项目;标签检验主要是说明检验内容;附则主要是强调了预包装食品的定义以及违反该法规的处罚办法。
需要强调的是:本办法自2000年4月1日起施行。
原国家商检局、外经贸部1994年5月24日发布的《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试行)》(国检检函〔1994〕158号)和原国家商检局1994年4月21日发布的《进出口食品所附食品标签检验管理规定》(国检检〔1994〕112号)同时废止。
目前发现进出口食品的标签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进口商对我国有关标签的标准不了解、不重视。
在收到的进口食品标签审核申请中,初次申报的标签几乎没有一个是合格的。
检验检疫人员要经过反复解释说明,进口商才能将标签修改正确。
二是进口食品名称标注不规范,以音译名代替产品全称。
如:奇卡噗卡口香糖和干白葡萄酒应两产签的正确名称,但进口商在申请标签审核时只有奇卡噗卡和蒙得茫东这样的产品名称,让人无法了解其真实属性。
进口食品中只使用音译名而无产品全称的问题比较普遍,在标签审核中应引起重视,必须加以纠正。
三是故意隐瞒人工色素、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
如某公司申报的韩国糖果标签,其配料表中并未标注含有色素,但从样品呈现鲜艳的黄色可初步判断,糖果中添加了人工色素。
经对其进行人工色素日落黄的检测,判定此食品含有人工色素。
另在申报的方便面食品标签中,也存在食品中含有面质改良剂而未在标签中标注的问题。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食品中也比较常见。
食品添加剂是重点监管项目,外商故意隐瞒人工色素、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四是标签设计求美不求实,营养标签的标注常有错误。
由于标签设计人员多数是美术设计人员,对标签的要求和产品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多,容易造成一些专业知识上的错误。
尤其是国外客户提供的标签, 因对我国有关标签的法规、标准不熟悉, 更易产生一些不应有的错误。
如某公司出口的酥饼为芝麻和麦芽糖黏结、切块制作而成,而标签上标有胆固醇、维生素C、钙等成分,显然是不对的。
若不及时进行纠正,将对该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五是报检员不足的企业,当某报检员不在岗时,出现报检员证转借行为,不利于管理。
六是报检员不实行职业化管理,将带有严重的地域性,不利于异地备案,不适应经济大发展的要求,不利于贸易的流动性。
这些问题急需加以规范,加强审核管理。
主要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从法规的内涵来讲,该法规的内涵是要审核食品标签是否按我国的有关标准标注了所有必须标注的项目,并且按要求用规范的、准确的、不会引起消费者误解的方式标注。
食品标签审核的基本依据是GB7718- 945食品标签通用标准6, 所有在中国境内销售的食品( 包括国产食品、进口食品和出口转内销食品) 标签都必须符合该标准的要求,标签不符合该标准要求的食品为不合格食品。
该标准也是国家强制性标准。
例如,GB10344- 895饮料酒标签标准6、GB13432-925特殊营养食品标签6等标准是针对一类食品的标签标准,对该类食品的标签审核就要按该标准进行。
还有部分产品的国家标准中,包含有对标签标注的要求,如饮料、乳制品、巧克力、酱油、醋等产品的标准中,都有对标签标准的特殊要求,标签审核时,要按该产品的标准要求对这些特殊内容进行审核。
另外,食品标签审核还要执行国家标准化法中有关对标签标注要求的条款。
其次,从该法规的审核内容方面,该法规审核的内容是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并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必须通俗易懂、准确、科学;食品标签审核必须标注的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原产国、进口经销商等基本项目,并按标准要求的方式进行标注,尤其注意的是食品配料按加入量递减顺序标注,所有配料都必须标注,特别是食品添加剂,不能有缺漏,添加剂的名称要标注准确;食品的净含量须使用标准的计量单位;日期的标注顺序为年、月、日;进口食品必须标明原产国、地区名及总经销者在国内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食品,必须在食品名称附近标明/辐照食品,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任何配料,必须在配料表中加以说明;标签的中文字体不能小于相应的外文字体,最小字体高度不得小于1.8mm;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必须牢固地粘贴、打印、模印或压印在包装容器上,不得与包装容器分;食品标签的一切内容,必须清晰、简要、醒目;文字、符号、图形要直观、易懂,背景和底色要采用对比色,食品名称必须标注在醒目位置,食品名称和净含量应排在同一视野内;食品标签的文字必须是规范的汉字。
再次,从审核工作的开展层面,审核工作的进行要注意以下几点:要与时俱进。
当今世界,科技水平日新月异,工业新技术不断涌现,食品工业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新原料、新技术不断被国际上食品工业企业采用,食品标签审核应该与国际食品工业水平接轨,掌握食品工业发展动态,有的放矢的进行标签审核,将重要的食品信息通过标签传递给消费者,从而引导消费。
如转基因食品原料的采用、辐照技术的采用等,都要在标签上表明。
目前,主动在标签上标注的为数不多,标签审核应对此予以重视。
要加强食品添加剂的检测。
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GB27605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6中明确列明,标签审核必须以此为据,标准中没有的添加剂一律不得使用。
目前,各个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差异很大,进口食品中添加有我国不允许使用的添加剂的现象时有发生。
标签审核进行符合性检验时应把添加剂的检测作为重中之重,要检测是否有不真实标注的现象,是否有隐瞒标注的现象, 是否有添加了非食品添加剂的现象。
要与进口食品监管密切结合。
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主要是审核食品标签标注的项目、内容、格式、图形等是否按标准要求进行标注,检测为标签标注项目的符合性检测。
所以,对食品配料表的真实性只能抽检部分项目,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一检测。
在食品进口时和进口后的后续管理中,都会对食品进行进一步检测, 此时, 如果发现有食品标签标注不真实的现象,应立即报告国家局,由发证机关收回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并将该食品及其标签审核的申请单位、生产单位列入黑名单,一定时间内禁止其再次申报。
要开展食品标签审核科研工作,提升标签审核工作水平。
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工作开展几年来,对规范进口食品标签,引导、指导消费者选购食品,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维护食品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项工作的开展提升了我国规范管理进口食品的对外形象,使食品标签的管理规则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下一步应该向深层次发展。
开展食品标签审核工作专项科研课题研究。
要修订完善《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管理办法》。
《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管理办法》是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工作的依据,标签审核工作应严格按5办法6的规定进行。
标签审核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越来越成熟、规范,随着工作的发展变化,其中的某些条款已不适应当前的工作,应该进行修订完善。
要加大食品标签审核工作的宣传力度,让进口经销商在了解这项工作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
对采取非法手段故意逃避标签审核的经销商按法规予以查处。
总之,个人、企业、政府都应该在《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实施的过程中发挥相应的作用。
作为个人,我们应该加强该法律的了解,随时监督企业是否如实的实施该法规,并对现行的法规制度的弊端及时反馈给相关的政府工作人员;作为企业,要做到自觉地实施该法规,要对消费者的安全健康负责,发展“良心”企业;作为政府,首先要加强实施力度,做到一视同仁;其次,要在实施的过程中及时改进,努力做到与世界接轨。
只有我们每个人、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都担起自己的责任,联合作用才能发挥该法规的本质!参考文献:[1]我国开始实施《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J].食品工业与法,2000(7)6:49.[2]《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J].政策法规,2000(3):32.[3]《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0(2):67.[4]董新昕,王强,杨月欣.W T O食品标签通报研究[J].食品科学,2009(30)13:273-274[5]王明达,严建跃,沈调英,任小鹏.杭州市江干区市售食品标签现状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0 (12) 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