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大蒲柴河镇镇区段堤防水毁修复工程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12
批准: 陆殿阁审定:王德君审核:郭海军张世明报告编写:张世明艾亮2003年11月25日,在水利厅召开了柴河水库大坝安全论证会,与会专家评定柴河水库大坝安全为Ш类坝。
省水利厅建设与管理处、省供水局、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省水科所等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
2005年2月5 日,由我局委托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的《柴河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上报省水利厅。
4月21日,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组成的安全鉴定现场核查专家组,代表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对柴河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成果进行现场核查。
辽宁省柴河水库管理局、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省水利水电科学技术研究所有关人员汇报了安全鉴定工作情况,省水利厅副厅长于本洋参加了会议。
4月23日,局长綦志仁同志带领有关技术人员到北京参加了由水利部举办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培训班。
5月25日,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下发了《关于柴河等六座水库三类坝安全鉴定成果的核查意见》(坝函[2005]989号 )核准柴河水库为三类坝。
7月20日-21日,由辽宁省水利工程技术审核中心主任李国学率领的专家组到我局进行柴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工作。
会议在柴河大酒店召开。
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和我局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并汇报了设计工作的有关情况。
专家组通过审查,形成了审核意见并要求设计做出必要的修改。
省水利厅总工程师邹广岐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7月28日至29日,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总站张文洁处长带领的水利部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现场巡查指导专家组到我局开展巡查指导工作。
辽宁省柴河水库管理局、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关同志参加并汇报了设计工作有关情况。
专家组形成了指导意见,要求设计单位对设计做出必要的修改。
10月24日,辽宁省水土保持局下发《关于柴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批复》(辽水保监[2005]62号),对柴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土保持工程作出批复。
水毁堤防修复情况汇报材料
自从上个月发生了暴雨引发的水毁事件后,我们立即启动了堤防修复工作。
经
过连续的努力,现在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水毁堤防修复情况。
首先,我们组织了专业的工程队伍,对受损的堤防进行了全面的勘察和评估。
经过初步评估,我们发现了一些严重的损坏情况,包括堤坝破损、护岸塌方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详细的修复方案,并立即展开了行动。
其次,我们采取了多种有效的修复措施。
针对堤坝破损的情况,我们采用了加
固和填充的方法,确保了堤坝的稳固性和密封性。
而对于护岸塌方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石方补充和加固,以及植被的修复,有效地防止了再次发生类似情况。
在修复过程中,我们也积极与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沟通和协调。
他们为我们
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支持,使我们的修复工作更加科学和有效。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了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水毁堤防的修复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堤坝的稳
固性得到了有效的恢复,护岸的塌方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受损的堤防将完全恢复,为当地的安全和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受损堤防的情况,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堤防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其长期的安全和稳定。
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水毁堤防的修复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以上就是水毁堤防修复情况的汇报材料,希望大家能够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支持
和理解。
谢谢!。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吉林省敦化大沟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征占地范围内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15•【字号】吉政明电〔2023〕9号•【施行日期】2023.1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户籍、身份证管理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吉林省敦化大沟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征占地范围内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为做好吉林省敦化大沟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前期建设征地实物调查工作顺利进行,维护相关单位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根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等相关规定,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吉林省敦化大沟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征占地范围。
(一)水库淹没影响区。
主要涉及敦化林业有限公司大沟林场的部分区域。
上水库淹没区为上水库海拔高程808米以下,下水库淹没区为大沟河两岸按照正常蓄水位(高程461米)加安全超高与各淹没对象洪水标准推算的洪水回水水面线组成的外包线以下;水库影响区为下水库淹没区左岸中段高程464米以下。
(二)枢纽工程建设区。
主要涉及敦化市雁鸣湖镇大沟村及敦化林业有限公司大沟林场的部分区域。
二、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在吉林省敦化大沟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征占地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禁止擅自开发土地、修建房屋及新建其他设施,禁止新栽多年生经济作物和林木。
相关部门要立即停止办理该区域内项目及资源开发的有关证照。
三、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上述区域内新迁入的人口不享有相关补偿政策。
延边州、敦化市政府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相关规定,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坚决制止并依法严肃查处。
特此通告。
吉林省人民政府2023年11月15日。
吉林省北大壶二期供水工程蓄水验收暨主体工程投入使用验收鉴定书吉林省北大壶二期供水工程蓄水验收暨主体工程投入使用验收委员会2018年12月24日验收主持单位:吉林省水利厅项目法人:吉林北大壶体育旅游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吉林省江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环境监理单位:松辽水环境科学研究所水土保持监理单位:吉林省恒利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环境监测单位:吉林省泽盛科技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吉林省水利水电工程局(吉林省水利水电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质量监督单位:吉林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运行管理单位:吉林北大壶体育旅游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验收日期:2018年12月24日验收地点:北大壶开发区前言2018年12月24日,由吉林省水利厅主持,对吉林省北大壶二期供水工程进行了蓄水验收暨主体工程投入使用验收。
验收委员会成员由吉林省水利厅、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审查总站,吉林市水利局、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及运行管理单位的代表和专家组成。
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验收委员会依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等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及经批准的设计文件,检查了工程现场,查阅了有关工程资料,听取了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运行管理、质量监督等单位的工作报告,经充分讨论,形成了《吉林省北大壶二期供水工程蓄水验收暨主体工程投入使用验收鉴定书》。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及位置1.工程名称:吉林省北大壶二期供水工程。
2.工程位置:吉林北大壶体育旅游开发区境内,温德河右岸支流白马夫河上游的青杨沟支流上。
(二)工程主要任务和作用北大壶二期供水工程主要是补充现有北大湖水库冬季造雪用水不足和满足开发区近期日益增长的生活用水需求。
柴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拦河坝防护系统于厚文【摘要】本文介绍了柴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拦河坝加固前防护状况,以及加固后拦河坝防护系统的形成,并提出了经验和建议,旨在推进水库防护工程健康良性发展.【期刊名称】《水利建设与管理》【年(卷),期】2014(034)005【总页数】3页(P68-70)【关键词】柴河水库;除险加固;拦河坝;防护系统【作者】于厚文【作者单位】辽宁省水利厅,沈阳 1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2+11 工程概况柴河水库位于辽宁省铁岭市境内,距铁岭市12km,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工业和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为大(2)型水库,工程等别为Ⅱ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水库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0年一遇洪水校核。
水库总库容6.36亿m3。
柴河水库工程于1972年10月开工,1974年底基本建成,水库枢纽工程包括拦河坝、溢洪道、泄洪洞和水电站等。
1976年3月~1977年6月进行了可能最大洪水保坝和土坝补强施工。
2007年进行除险加固,2010年9月除险加固工程通过验收。
2 加固前拦河坝防护状况柴河水库自建成蓄水后,拦河坝陆续出现漏水、滑坡等质量事故,期间虽然经过9次补强,但始终未彻底解决问题。
为彻底解决拦河边坡抗滑稳定不满足要求等问题,2003年11月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柴河水库安全分析评价报告》,详细阐明了水库拦河坝等存在的主要问题,2005年5月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以坝函[2005]989号批准了柴河水库为三类坝,2006年6月,辽宁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辽发改农经〔2006〕470号文对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进行批复。
2007年除险加固前拦河坝防护状况描述如下。
a.上游坝坡:102m高程以上干砌石护坡石料风化、破坏严重;90~102m高程无坝坡防护结构;90m高程以下部分坝段出现深坑。
b.下游坝坡:碎石护坡出现不均匀沉陷,右侧局部隆起,东侧局部塌陷,坝体横向、纵向排水设施,马道及81m高程平台破损较重。
水毁堤防修复情况汇报会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我在此向大家汇报水毁堤防修复情况。
自从上次会议以来,我们全力以赴,积
极采取措施,努力修复受损的堤防,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我们对受损堤防进行了全面的勘察和评估,确定了受损程度和修复方案。
经过专家组多次讨论和论证,我们决定采取加固和加高堤防的方式进行修复,以确保其抗洪能力和安全性。
其次,我们组织了一支由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队伍组成的修复小组,全力投入
到修复工作中。
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修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修复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
在修复工作中,我们还加强了与相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各项
工作有序进行。
我们与当地居民进行了充分沟通,做好了安全防范措施,保障了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受损堤防的修复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大部
分受损堤防已经完成了加固和加高工程,恢复了正常使用状态。
我们还将继续加强巡查和监测工作,确保堤防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堤防的情况,加强预防措施,确保堤防
的长期稳定和安全。
我们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致力于加强防洪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我代表修复小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感
谢各位同事的辛勤努力,感谢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身修复能力,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
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水毁工程修复建设的实施意见正文:---------------------------------------------------------------------------------------------------------------------------------------------------- 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水毁工程修复建设的实施意见(吉市政办发〔2010〕2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今年入汛以来,连续出现大范围强降雨过程,我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洪水灾害,水利工程损毁严重,恢复重建任务十分紧迫和繁重。
按照省政府和省水利厅要求,为尽快完成我市水毁工程修复任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经市政府十四届三十九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及总体原则要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满足主汛期防洪需要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急需为目标,水毁工程修复总体原则是: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分步实施。
二、主要任务及完成时限(一)水库工程。
对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满足农业生产灌溉需要的病险水库水毁工程,要在今年8月末前抢险处理完;对损毁严重、工程量大、修复期长的水库,要在明年主汛期前完成工程建设;对列入全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规划的小(Ⅰ)型水库水毁修复,要按照抢险加固批复的标准进行修复,要在今年10月末前完成;对效益不高、修复成本大,防洪减灾效果不明显,当地群众又不同意修复的水库,可按降等或报废处理。
(二)堤防工程。
吉林市城市防洪工程、各县城防洪工程、二松堤防和饮马河堤防等水毁的险工险段要在今年9月底前应急抢险处理完,整体修复工作要在明年主汛期前完成;其他江河堤防工程的水毁修复,各地要根据工程损坏程度,明确工程修复任务和完成时限。
敦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敦化市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正文:----------------------------------------------------------------------------------------------------------------------------------------------------敦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敦化市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敦政办发〔2018〕150号各乡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敦化市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敦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2月10日敦化市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河湖管理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取得实效,坚决打击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非法行为,特制定敦化市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方案如下:一、行动目标全面摸清和清理整治全市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突出问题,发现一处、清理一处、销号一处。
2018年年底前“清四乱”专项行动见到明显成效,2019年7月10日前全面完成专项行动任务,河湖面貌明显改善。
在专项行动基础上,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护长效机制。
二、行动范围“清四乱”专项行动范围为全市辖区内所有河湖,重点范围为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牡丹江、沙河、珠尔多河、富尔河、海浪河、尔站河、二道松花江敦化段)、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西大泡)。
其他河湖,参照本方案精神推进开展。
三、清理整治主要内容以《水法》《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吉林省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全市河湖管理范围内“四乱”问题进行清理整治。
其中:乱占主要包括:围垦湖泊;未依法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围垦河道;非法侵占水域、滩地;在河湖滩涂上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及高杆作物。
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方案目录一、前言 (3)1.1 编制背景 (3)1.2 实施目的 (4)1.3 实施范围 (5)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现状分析 (6)2.1 水生态保护现状 (7)2.2 水生态修复现状 (8)2.3 存在问题及成因 (9)三、总体要求 (10)3.1 指导思想 (11)3.2 基本原则 (12)3.3 主要目标 (13)四、水生态保护具体措施 (14)4.1 水源保护 (15)4.1.1 保护区划定 (16)4.1.2 生态补偿机制 (17)4.2 水质保障 (18)4.2.1 污染物排放控制 (19)4.2.2 河湖长制度落实 (20)4.3 生态修复 (21)4.3.1 河湖生态修复工程 (22)4.3.2 植被恢复与保护 (23)五、水生态修复具体措施 (24)5.1 河道治理 (26)5.1.1 河道清淤疏浚 (27)5.1.2 河岸整治与绿化 (28)5.2 湖泊保护 (29)5.2.1 湖泊水量调度 (30)5.2.2 湖泊水质监测与改善 (32)5.3 生态农业 (33)5.3.1 绿色农业发展 (34)5.3.2 农田水利建设 (36)六、实施计划与保障措施 (37)6.1 实施计划 (39)6.1.1 时间节点安排 (40)6.1.2 分阶段目标设定 (41)6.2 保障措施 (43)6.2.1 资金保障 (44)6.2.2 政策支持 (45)6.2.3 技术支撑 (46)6.2.4 宣传教育 (47)七、监测评估与调整机制 (48)7.1 监测体系建立 (49)7.2 评估标准与方法 (50)7.3 效果评价与反馈 (51)7.4 调整与优化机制 (53)八、结语 (54)8.1 实施成效预期 (55)8.2 后续工作展望 (56)一、前言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水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影响以及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水生态系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凸显,如水体污染、生态退化、水资源短缺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视察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简报
尊敬的领导:
我代表水毁修复工程组向您汇报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的视察情况。
自今年6月份以来,我组已经对全市范围内的公路水毁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估,并制定了修复方案。
经过多方协调和努力,目前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修复工作。
在您的指导下,我们于近日对修复工程进行了现场视察。
经过实地考察和检查,我们发现修复工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公路路面已经得到了有效的修复,路面平整度和车辆行驶舒适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修复工程中采用的材料和技术都非常先进,能够有效地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有些路段的修复工作还没有完全完成,需要进一步加强。
此外,一些路段的交通标志和路灯等设施也需要进行修复和更新。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继续加强工作,确保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关注公路的使用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确保公路的安全和畅通。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此致
敬礼!
水毁修复工程组
20XX年XX月XX日。
吉林省水利厅关于全省河道堤防水毁修复工程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10.12.10•【字号】吉水河务〔2010〕1332号•【施行日期】2010.1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吉林省水利厅关于全省河道堤防水毁修复工程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吉水河务〔2010〕1332号各有关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水利(水务)局,各县(市)水利(水电、水务)局:根据河道堤防水毁修复建设管理的特殊情况,针对目前建设管理实际,为进一步加强水毁修复工程建设管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河道堤防水毁修复工程建设管理,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管理办法。
要按照《吉林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吉水建管〔2008〕282号)、《吉林省水利厅关于加强水毁修复工程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吉水建管〔2010〕666号)的要求,认真履行建设程序,严格控制工程质量。
二、对应急抢险的水毁工程,无论是在建或完工项目,应做一个详细说明,说明中包括:项目名称、水毁情况、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质量控制等情况以及开工日期、截止12月30日完成情况等。
说明一定要详细,水毁情况及施工部位要附照片。
说明作为前段施工的综合材料和验收资料。
三、对未完工和准备开工的水毁工程项目要做好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按开工报告的审批权限审批。
四、应急抢险水毁工程建设管理的说明、未完工和准备开工项目的实施方案2011年1月15日前报省河务局。
五、河道堤防水毁修复项目,项目多、地点分散、战线长、管理难度大,河务局要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尤其要加大对项目法人组建、履行项目法人职责、招标、监理以及工程质量等重要环节的管理力度。
吉林省水利厅2010年12月10日。
第二松花江松原市城市防洪左岸堤防工程18+300-33+508段主体工程
投入使用验收
鉴定书
第二松花江松原市城市防洪左岸堤防工程
18+300-33+508段主体工程
投入使用验收委员会
2018年12月19日
验收主持单位:吉林省水利厅
项目法人:松原市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处
设计单位: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长春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处
施工单位:吉林省水利水电工程局
松辽水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省长泓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质量监督单位:松原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
运行管理单位:松原市河道堤防管理处
验收日期:2018年12月18日-19日
验收地点:松原市
前言
2018年12月18日-19日,吉林省水利厅主持对第二松花江松原市城市防洪左岸堤防工程18+300-33+508段主体工程进行了投入使用验收。
验收委员会成员由吉林省水利厅、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审查总站,松原市水利局、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及运行管理单位的代表和专家组成。
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代表参加了验收会议。
验收委员会依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等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以及经批准的设计文件,检查了工程现场,查阅了有关工程资料,听取了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运行管理、质量监督等单位的工作报告,经充分讨论,形成了《第二松花江松原市城市防洪左岸堤防工程18+300-33+508段主体工程投入使用验收鉴定书》。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及位置
1.工程名称:第二松花江松原市城市防洪左岸堤防工程18+300-33+508段。
2.工程位置:工程位于第二松花江左岸,首端为松原市城区赵连长围子,末端为城区下游毛都站界碑处。
(二)工程主要任务和作用
通过工程建设,完善松原市城市防洪体系,提高城市防洪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三)工程设计主要内容
1.工程立项、设计批复文件
2009年6月4日,吉林省发展改革委以《关于第二松花江左岸堤防松原市城市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吉发改审批﹝2009﹞493号)批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0年6月11日,吉林省水利厅以《关于第二松花江松原市城市防洪左岸堤防工程18+300-33+508段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吉水技﹝2010﹞417号)批复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2.设计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
堤防级别为1级,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相应洪峰流量7500立方米每秒。
堤防设计顶宽8.0米,堤顶超高为2米;堤高大于3米时,在距堤顶2.5米处背水坡设6米宽戗台。
堤防迎水坡、背水坡及戗台以下坡比均为1:3。
迎水坡采用简易模袋混凝土护坡,平均厚度12厘米;顶部设混凝土板块封顶,结构尺寸为0.5×0.1米(宽×厚)。
背水坡马道以上采用EM3三维网垫植草,马道以下采用植草护坡;背水侧每500米设3米宽现浇钢筋混凝土踏步,踏步尺寸0.45×0.15米(宽×高)。
堤顶设混凝土路面,面层混凝土宽6.7米,厚20厘米,两侧设花岗岩路缘石10×20×60
厘米(宽×高×长);基层为碎石二灰,厚20厘米;两侧人行步道为现浇混凝土板块55×10厘米(宽×厚)。
3.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工期
批复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堤防土方加固长度15208米、堤顶混凝土路面长度14491米、膜袋混凝土护坡长度4682米、人行踏步20处。
工程计划建设总工期2年。
4.工程投资及投资来源
批复概算总投资7035.93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资金及地方配套资金。
(四)工程建设有关单位
项目人:松原市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处
设计单位: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长春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处
施工单位:吉林省水利水电工程局
松辽水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省长泓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质量监督单位:松原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
运行管理单位:松原市河道堤防管理处
(五)工程施工过程
1.工程开工、完工时间
工程于2011年5月18日开工,2017年7月10日完工。
各单位工程开完工时间具体如下表:
2.设计变更
工程实施过程中未发生重大设计变更,发生一般设计变更均履行了设计变更审批手续。
(六)工程完成情况和完成的主要工程量
拟验工程按照初步设计批复及设计变更批复全部完成,完成堤防土方加固长度15430米、堤顶混凝土路面长度14511米、膜袋混凝土护坡长度4692.5米、人行踏步20处。
累计完成综合工程量74.95万立方米,其中土石方71.74万立方米,混凝土3.21万立方米。
完成的主要工程量及材料量对比情况见下表:
二、工程验收及鉴定情况
工程完工后,项目法人根据有关规定组织了单位(合同)工程验收,验收结论均为合格。
验收结论经松原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备案。
具体验收情况如下表:
三、历次验收及相关鉴定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
无。
四、工程质量
(一)工程质量监督
松原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称监督站)负责该工程建设期间的质量监督工作。
监督站依据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规范、设计文件等,采取抽查为主的监督方式,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履行了政府监督职能。
在主体工程开工前,监督站结合工程实际制定了工程质量监督计划,并对工程项目划分进行了确认。
开工之初,对各参建单位的资质进行了复核。
施工过程中,对各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参与了部分重要隐蔽单元工程验收,对工程实体质量及内业资料整理情况进行了抽查,对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进行了核备。
工程验收前,对单位工程质量等级及工程外观质量评定结果进行了核定,为工程出具了质量评价意见。
(二)工程项目划分
拟验工程共划分为8个单位工程,39个分部工程,890个单元工程。
具体划分情况如下表:
(三)工程质量抽样检测
项目法人委托吉林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各标段进行了现场抽样检测。
检测单位并分别于2012年5月14日、2013年9月11日、2015年7月22日、2015年11月19日、2017年9月22日出具编号XCJC20120048、XCJC20130093、XCJC20150107、XCJC20150198、XCJC20160125现场抽样检测报告。
(四)工程质量评定
工程划分为8个单位工程、39个分部工程。
经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项目法人认定,8个单位工程、39个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等级均为合格。
具体评定情况如下表:
五、概算执行情况
(一)资金计划下达及到位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累计下达资金计划611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015万元,省级资金2600万元,市级资金499万元。
资金全部到位。
(二)投资完成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完成工程投资5744.52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5237.28万元,待摊投资507.24万元。
(三)结余资金
目前,工程结余结转资金369.48万元。
(四)工程结算评审
松原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对工程结算进行了评审确认,审定金额5237.28万元。
六、工程尾工安排
无。
七、工程运行管理情况
(一)管理机构、人员经费
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为松原市河道堤防管理处,该单位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及经费基本能够满足工程运行管理需要。
(二)工程移交
工程通过投入使用验收后,正式移交运行管理单位进行管护。
八、工程初期运行及效益
(一)工程初期运行情况
工程完工至今,经历多次洪水考验,运行状况良好。
(二)工程初期运行效益
工程完工后,发挥了防洪效益,对保障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九、存在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
无。
十、建议
(一)项目法人要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做好工程结余结转资金的使用管理。
(二)工程运行管理单位要健全工程运行管护机制,加强工程运行管理,保证工程长期稳定运行。
十一、结论
第二松花江松原市城市防洪左岸堤防工程18+300-33+508段主体工程已按照设计批复及设计变更内容完成;工程质量评定为合格;工程档案资料齐全,基本符合档案归档要求;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已落实,具备正常运行管理条件;工程接受了初期运行考验,运行正常,充分发挥了效益。
验收委员会一致同意第二松花江松原市城市防洪左岸堤防工程18+300-33+508段主体工程通过投入使用验收,并移交运行管理单位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