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植物不定芽诱导和快繁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3.82 MB
- 文档页数:39
油松成熟胚的不定芽诱导及植株再生试验摘要以油松成熟种胚为材料,研究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水平及光照条件对油松不定芽谤导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光照培养条件下,诱导油松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DCR+2.0mg/L 6-BA+0.1mg/LNAA,诱导率达到36%。
幼苗在1/2DCR+0.1mg/LNAA+0.1mg/LIBA+0.1mg/L KT培养基上能生根并形成完整植株,诱导率达到25%。
关键词油松;成熟胚;不定芽;诱导;植株再生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145-01油松为我国特有树种,是我国华北、西北及东北南部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木材及松脂生产资源。
目前林业上主要依靠实生苗和优树嫁接的繁殖方法,繁殖系数低,苗木高低不一,林相参差不齐,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
而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不仅能为植树造林提供大量苗木,还能为遗传转化改良树种打下扎实的基础。
目前关于油松组培成苗的报道非常少,主要存在增殖技术不成熟、生根难等问题。
为此,现以油松成熟种子为材料,进行不定芽诱导与生根诱导条件的探索和优化,试图建立成熟的油松组织培养技术,为其苗木的无性繁殖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成熟油松种子,北京林业大学种子保存室提供。
1.2试验方法1.2.1种子预处理。
将成熟种子置于4℃冰箱冷藏放置30d。
1.2.2消毒和接种。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预处理过的成熟油松种子,用70%酒精浸泡30s,无菌水冲洗,然后置于2%NaClO溶液中3min,无菌水冲洗3~5min。
将完整的种胚从种子中剥出,接种到培养基中。
1.2.3激素浓度与组成的筛选。
将完整的胚接种于7种不同激素浓度和配比的DCR培养基中(表1),并添加肌醇0.1g/L、蔗糖30.0g/L、琼脂6.0g/L,调pH值至5.8,4周后观察不定芽诱导情况。
1.2.4基本培养基的筛选。
按参考文献H中的方法配制MS、SH、DCR 3种培养基,统计3种培养基中外植体的出芽率、生根诱导率及生长状况。
《蓝莓快繁及诱导加倍技术的研究》一、引言蓝莓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水果,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由于蓝莓的繁殖周期长、种植成本高,导致其市场价格较高,影响了蓝莓的普及程度。
因此,开展蓝莓快繁及诱导加倍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蓝莓快繁和诱导加倍技术的关键技术,为蓝莓的高效种植和大规模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二、蓝莓快繁技术研究1.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组织培养法进行蓝莓快繁。
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蓝莓母株作为外植体,通过消毒处理后,将其切割成适当大小的茎段或叶片,接种于含有适宜培养基的组培瓶中。
2. 培养条件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5±2)℃,光照强度为2000 lx,光照时间为16小时/天。
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移栽换瓶处理,同时进行常规的营养元素添加。
3. 结果与讨论(1)经过不断试验优化,我们发现以MS培养基为基础的培养基配方能够有效地促进蓝莓的外植体生长和繁殖。
同时,适宜的生长环境对蓝莓的快繁也有重要影响。
(2)通过观察和记录蓝莓植株的生长情况,我们发现快繁技术可以显著缩短蓝莓的繁殖周期,提高繁殖效率。
此外,通过多次继代培养,可以实现蓝莓植株的遗传稳定性。
三、蓝莓诱导加倍技术研究1.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蓝莓诱导加倍。
选取生长旺盛的蓝莓组培苗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施加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处理。
2. 诱导条件诱导处理后,将组培苗放置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进行培养。
定期观察并记录组培苗的生长情况及染色体加倍情况。
3. 结果与讨论(1)通过实验发现,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有效地诱导蓝莓组培苗的染色体加倍。
在适宜的温度、光照等条件下,能够促进加倍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2)在诱导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加倍后的蓝莓植株具有更强的生长势和抗病性。
此外,经过多次实验和筛选,我们可以确定最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处理时间。
四、结论与展望本文研究了蓝莓快繁及诱导加倍技术的关键技术,通过组织培养法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实现了蓝莓的高效繁殖和染色体加倍。
《植物快速繁殖技术》实验指导国平编生态与资源工程系2014年 1月 8日目录前言 III学生实验守则IV实验一观赏植物种子无菌萌发与试管开花技术1实验二金线莲的快速繁殖技术3实验三铁皮石斛的快速繁殖技术5实验四一种植物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8前言植物组织培养即植物无菌培养技术,又称离体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 ( 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或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 , 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温度等人工条件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的学科。
近 40 年以来,植物组培技术已渗透到植物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药学、育种以及生物化学等各个研究领域,为快速繁育优良品种,培育无毒苗木,进行突变筛选培育,药用植物工厂化生产,种质保存和基因库建立等方面开辟了新途径,成为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技术和手段之一。
现如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具有保持花卉优良性状、培育脱毒苗木、保存种质资源等优势,根据这些优势,植物栽培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花卉的种苗繁殖与生产之中。
学生实验守则一、自觉遵守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保持室安静,注意环境卫生,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杂物,爱护公务。
二、实验过程中应严肃认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贵重、精密仪器的使用须在专人指导下进行。
三、爱护实验仪器设备,厉行节约。
仪器若有损坏,应如实报告,填写登记表。
凡损坏、丢失的仪器设备,均应查清原因,按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处理。
四、实验物品不得随意翻动,严禁携出室外。
若需借用应办理借物手续。
五、注意实验室安全,易燃易爆品的操作应远离火源。
六、实验结束,由实验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检查清点仪器设备,学生应办好交接手续,做好清洁卫生,及时关好水电阀门,保持实验室和仪器的清洁整齐。
实验一观赏植物种子无菌萌发与试管开花技术一、实验目的掌握利用种子作为外植体进行快速繁殖的方法;掌握试管花卉的培养技术;了解植物开花的影响因素。
河津樱不定芽诱导及植株再生技术研究陈剑勇,余燕华,周俊新,俞群(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南平353000)摘要:为探讨河津樱外植体的最佳消毒处理方法,通过多因子正交试验探讨不定芽诱导、芽苗增殖及生根培养最佳培养基组合。
结果表明,河津樱外植体先用70%的酒精预处理15s ,再用0.1%HgCl 2溶液消毒9min 效果最佳,存活率可达74.67%;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组合为B 5+6-BA 0.9mg/L+IBA 0.1mg/L ,诱导率达94.00%;芽苗增殖最佳培养基组合为:B 5+KT 0.6mg/L+6-BA 0.8mg/L+IBA 0.1mg/L ,增殖系数达3.05,芽苗平均高度2.53cm ;最佳生根培养基组合为:1/2MS+NAA 0.4mg/L+IBA 0.1mg/L+活性炭1.0g/L ,生根率达91.56%。
建立起的河津樱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可以满足河津樱优质种苗的规模化生产需要。
关键词:河津樱;不定芽;增殖;生根3次,接种10d 后统计各处理的污染率和存活率。
1.2.2不定芽诱导培养试验。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L9(34)试验设计,基本培养基(MS 、B5、WPM )、植物生长调节剂6-BA (0.3、0.6、0.9mg/L )和IBA (0.1、0.3、0.5mg/L ),共计9个处理组合,每个处理组合接种50瓶,每瓶接种1个茎段,重复3次。
30d 后统计不定芽诱导率,筛选最佳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组合。
1.2.3芽苗增殖培养试验。
基本培养基选用不定芽诱导试验筛选出的最佳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选用KT (0.2、0.4、0.6mg/L )、6-BA (0.4、0.8、1.2mg/L )和I-BA (0.1、0.3、0.6mg/L )的三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共计9个组合,每个组合接种50棵芽苗,重复3次。
将诱导培养获得的高达1.5cm 以上的芽苗切取后接种到不同处理组合的芽苗增殖培养基中,30d 后统计芽苗增殖情况,从中选取最优芽苗增殖培养基组合。
多肉植物玉露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作者:王莉来源:《乡村科技》 2017年第24期(禹城市十里望镇政府,山东禹城251200)[摘要]为了提高多肉植物玉露的繁殖效率,满足多肉植物玉露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以多肉植物草玉露叶片为试验材料进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研究。
结果表明:玉露不定芽诱导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1 mg/L,不定芽分化率最高(达到95%);不定芽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不定芽增殖分化率最高(达到380%);生根诱导效果最佳的培养基是1/2MS+IBA 2 mg/L,生根率最高,达到95%以上。
[关键词]玉露;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中图分类号] S68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24-56-2植物组织培养也称离体培养,是指将植物体各部分组织,如叶肉组织、胚乳、薄壁组织等进行培养,从而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组织上得到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的完整植株。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草玉露作为原材料,以草玉露幼嫩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诱导分化不定芽试验,以2 cm左右的组培苗进行生根试验。
1.2 试验方法1.2.1 外植体的取得和灭菌处理。
用剪刀剪取草玉露幼嫩的叶片作为外植体,放入烧杯中,再将其放在水龙头下流水冲洗30 min,然后在洗衣粉水中浸泡7~10 min,最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在无菌室内的超净工作台上,外植体先用75%酒精进行表面消毒2~5 s,再用无菌水冲洗一两次,然后放入2%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5~10 min,再用无菌水漂洗两三次,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将灭菌后的叶片切成0.5 cm切段,分别接种于预先灭菌的培养基上。
为了减少出现杂菌,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1.2.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以MS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外加蔗糖30 g/L、琼脂6 g/L,再根据试验要求加入不同量的植物激素制成试验所需的培养基,调节pH值到5.8。
2021大马士革玫瑰的快速繁殖技术探讨范文 大马士革玫瑰(Rosa damascene Mill.var.kazanlika)为蔷薇科蔷薇属灌木,花香纯正,是萃取玫瑰精油和加工玫瑰纯露的优良品种。
玫瑰精油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香茅醇、香叶醇等芳香物质、有机酸等有益美容的物质)[1],被认为是玫瑰精油的极品。
大马士革玫瑰目前主要以分根、扦插、压条及组培繁殖[2].用压条、嫁接等方法繁殖,受季节、母株材料等多种因素限制,成活率极低,很难进行规模化生产;采用离体培养繁殖,在较短时间内可获得大量、整齐一致的种苗。
黄颖等[3]以大马士革玫瑰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筛选出最佳的初代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
吴新海等[4]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大马士革玫瑰茎段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 , 继代增殖培养以 MS +6 -BA1.0mg/L +NAA0.1mg/L+GA30.1mg/L+蔗糖 3%+琼脂 0.6%为宜;生根培养以 1/2MS+IBA0.5mg/L+蔗糖 3%+琼脂 0.6%为宜。
赵蓓蓓等[5] 对大马士革玫瑰组培快繁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继代增殖培养以1/2MS+6 -BA1.0mg/L +NAA0.04mg/L +IBA0.1mg/L较好,增殖系数为 2.4,最佳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仍需继续探索。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初代培养以 MS 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增殖和生根培养以 WPM 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以大马士革玫瑰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浓度组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以期为大马士革玫瑰的快速繁殖及商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大马士革玫瑰采自石家庄圣地玫瑰公司,以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嫩枝为试验材料。
1.2培养条件 初代培养以 MS 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以 WPM 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组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基中均加入0.60%的琼脂、蔗糖 30.0g/L,pH5.6~5.8.培养温度22~28℃,空气相对湿度 40%~60%,光照强度为 1500~2000Lux,光照时间为 14h/d. 1.3试验方法 1.3.1 外植体处理 (1)消毒时间对外植体影响试验。
杉木茎段不定芽诱导及植株再生条件筛选莫雅芳;戴勤;谭玲;苏治南;卢亮;杨梅【摘要】[目的]探索广西杉木快繁技术,为杉木组织培养和种苗供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杉木优良树种基部枝条为试验材料,进行茎段外植体消毒、不定芽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以75%酒精处理30 s+0.1%升汞消毒6min的效果较理想,污染率为30%;初代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6-BA 0.6 mg/L,第8d即有芽萌动,诱导率可达47%;继代培养基1/2MS +IBA 0.3 mg/L+6-BA 0.4 mg/L 中加入蔗糖30 g/L,25 d腋芽增殖倍数可达3.4倍;1/4MS+IBA0.15mg/L+NAA 0.075 mg/L对杉木生根诱导效果较好,生根率为52%.[结论],杉木外植体用75%酒精和0.1%升汞消毒6min效果较理想,适当减少培养基中矿质元素有利于杉木外殖体芽的诱导和试管苗的增殖生长,NAA可促进试管苗生根.%[Objective]Conditions of the adventitious bud induction and plant regeneration fo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were screened and rapid propagation techniques for Chinese fir in Guangxi was explor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upply and tissue culture of Chinese firseedlings.[Method]Using base branches of superior Chinese fir species as testing materials,stem explant disinfection,adventitious bud induction and plant regeneration were the focal points in the current research.[Result] (1)The best disinfection method was treating stem explants with 75%ethanol for 30 s and 0.1% mercuric chloride for 6 min,which showed 30%contamination rate; (2)In the initial medium (1/2MS + NAA 0.2 mg/L + 6-BA 0.6 mg/L),the buds germinated on the 8th day with the induction rate of 47%; (3)In the optimum subculture medium (1/2MS + IBA 0.3 mg/L + 6-BA 0.6 mg/L + white sugar 30 g/L),axillary buds were multiplied by 3.4 times on the 25th day; (4)The induction effect was the best with the rooting rate of 52% in the rooting medium (1/4MS + IBA 0.15 mg/L + NAA 0.075 mg/L).[Conclusion]It was beneficial to the adventitious bud induction for Chinese fir with the initial medium (1/2MS + NAA 0.2 mg/L + 6-BA 0.6 mg/L) and the optimum subculture medium (1/2MS + IBA 0.3 mg/L + 6-BA 0.6 mg/L + white sugar 30 g/L).NAA was conducive to rooting in vitro,and rooting induction effect was the best in the rooting medium of 1/4MS + IBA 0.15 mg/L + NAA 0.075 mg/L.【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3(044)005【总页数】5页(P810-814)【关键词】杉木;组织培养;不定芽;植株再生;条件筛选【作者】莫雅芳;戴勤;谭玲;苏治南;卢亮;杨梅【作者单位】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林业研究中心南宁530001;广西大学林学院南宁530004;广西大学林学院南宁530004;广西大学林学院南宁530004;广西大学林学院南宁530004;广西大学林学院南宁5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270 引言【研究意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速生商品材树种。
油松成熟胚的不定芽诱导及植株再生温伟;林梅;魏爽;崔建国【摘要】以油松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通过器官直接发生途径获得再生植株.诱导油松不定芽的最佳基本培养基为DCR,最佳激素组合为TDZ 0.1 mg/L+NAA 0.2 mg/L,不定芽生长的最佳激素组合为TDZ 0.05 mg/L+NAA 1.0 m/L;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DCR+IBA 2 mg/L+6-BA 0.05 mg/L.生根苗移栽到草炭土:沙=2:1(体积比)的基质中,成活率为80%.【期刊名称】《辽宁林业科技》【年(卷),期】2010(000)005【总页数】2页(P17-18)【关键词】油松;成熟胚;不定芽;植株再生【作者】温伟;林梅;魏爽;崔建国【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辽宁,沈阳,110866;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辽宁,沈阳,110866;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辽宁,沈阳,110866;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辽宁,沈阳,11086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254.05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又称中国松,是中国特有树种。
材质坚韧,富含油脂,耐腐蚀,是重要的用材树种;所含松脂是提炼松香、松节油的重要原料;具有抗瘠薄、抗风、耐寒的特性,在西北、东北等广大生境较差地区造林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油松主要靠种子繁殖,但是其种子园投资大、结实晚,已建立的种子园普遍存在种子产量不稳定、出种率低等问题,不能满足生产上对良种的需求[1]。
组织培养是解决良种繁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1996年郑均宝等首次以油松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通过器官直接发生途径获得植株再生[2]。
2004年董丽芬等通过器官发生途径获得丛生芽[3]。
2007年,周巧云用合子胚的不同切段诱导出愈伤组织[4]。
TDZ为N-苯基-N-1,2,3-噻二唑 (N-phenyl-N-1,2,3-thiadiazol-5-ylure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近年来在组织培养中应用广泛。
花生幼叶不定芽诱导与快速繁殖刘璨;苏良辰;庄依娜;覃铭;李玲【摘要】以花生品种'粤油7号'6~8 d龄幼叶为外植体进行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S + 0.6 mg/L NAA + 8 mg/L 6-BA + 1 mg/L AgNO3 + 3 mg/L Gln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效果好,经两次继代培养出芽率达81.03%,每个外植体平均出芽数达5.79个.经伸长培养基MS + 2 mg/L 6-BA + 4 mg/L GA3培养,不定芽伸长长度达1.0~2.0 cm.试管苗在培养基1/2 MS + 0.5 mg/L NAA + 3 mg/L IBA上生根率达86.15%,不定根粗而长,有侧根,移栽成活率达90%,结实率100%.【期刊名称】《亚热带植物科学》【年(卷),期】2010(039)002【总页数】5页(P21-24,37)【关键词】花生;叶片;不定芽;植株再生【作者】刘璨;苏良辰;庄依娜;覃铭;李玲【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3.1花生(Arachis hy pogaea)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多种病虫害和季节性干旱严重地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尽管常规花生育种技术在抗性品种的选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花生栽培种中缺乏相关的抗性基因,因此花生野生种的利用及抗性基因的转化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
转基因生物技术在花生上的应用发展比较缓慢,原因之一是花生组织培养的再生体系技术不够成熟,制约了转基因技术在花生遗传转化上的应用。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花生体胚和器官发生途径成功地获得再生植株,但多数试验结果仍存在体细胞胚畸形、重复性低、易产生畸形苗、再生周期较长等缺陷[1-5]。
黄花风铃木的组培快繁技术陈丽文,时群,杨利平,李芳菲(钦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钦州535099)以黄花风铃木的种子为外植体,诱导获得无菌苗,然后用无菌苗的带腋芽茎段诱导不定芽,再将不定芽诱导生根,获得完整植株。
总结了黄花风铃木的初始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以及生根苗移栽和管护的方法,掌握了黄花风铃木的组培快繁技术。
黄花风铃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将已消毒处理好的种子接种至初始培养基上,初始培养基为MS+6-BA 0.4mg/L+NAA 0.2mg/L+蔗糖30g/L+琼脂粉4.2g/L ,pH 值5.8。
接种后暗培养5d ,再移至自然光照条件下培养20d ,培养温度为25±2℃。
暗培养5d 后种子开始萌动,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5d 即可长出小苗,20d 无菌小苗可长至约4cm 高。
2不定芽的分化及增殖培养2.1不定芽的分化将初始培养获得的无菌苗剪切成长约2cm 的带腋芽节段,接种到芽分化培养基上,芽分化培养基为MS (改良)+6-BA 1.5mg/L+IAA 0.3mg/L+L-半胱氨酸25mg/L+蔗糖30g/L+琼脂粉4.2g/L ,pH 值5.8。
接种时将带腋芽节段斜插在培养基上,接种后放在培养室内弱光条件下培养,光照较弱可促进不定芽的分化。
培养温度25±2℃,光照强度1000~1500Lx ,每天光照12~14h ,培养20d 左右在腋芽处可分化出小芽。
此时,将培养材料移到光照强度稍强的地方继续培养,光照强度2000~3000Lx ,在培养温度和光照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可促进已分化的小芽长高。
2.2不定芽的增殖待分化出的小芽长到2cm 以上时,再将小芽切下,剪成带腋芽的小段,转接至芽增殖培养基上进行芽的增殖培养,每隔30d 左右转接1次。
芽增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与芽分化培养相同,但随着增殖代数的增加,需要根据培养材料的生长情况适当调整培养基配方或培养条件,以保证继代苗正常生长,增殖系数达3.0以上。
红掌组织培养中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研究赵斌,李英丽,方正*(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生物无机化学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摘要:对不同浓度MS培养基、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6-BA、不同浓度生长素NAA和IBA对红掌组织培养中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影响进行研究。
得出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最佳培养浓度。
结果表明,MS培养基对红掌不定芽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85.96%,增殖系数4.12;1.0 mg/L 6-BA为红掌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最佳浓度,诱导率为96.3%,增殖系数6.67;0.3mg/LIBA为红掌不定芽诱导的最佳生长素浓度,诱导率为96.31%。
最适宜的配比为MS+6-BA 1.0mg/L+IBA 0.3mg/L。
关键词:红掌;组织培养;诱导;增殖中图分类号:S682.14 文献标识码:Study on the adventitious buds induction and proliferation in TissueCulture of Anthurium andraeanumZHAO Bin1, LI Ying-1i1 , FANG Zheng1*(Key Lab of Bio-inorganic Chemistry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071001 .China) Abstract:The factors which is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MS medium, cytokinin6-BA, growth hormone NAA and IBA that influence the adventitious buds induction and proliferation in Tissue Culture of Anthurium andraeanum were studied. The optimal culture concentration of proliferation of adventitious buds was be fou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S medium was the best for Anthurium adventitious buds and the induction rate was 85.96%, the proliferation coefficient 4.12.1.0 mg / L 6-BA for the Anthurium adventitious buds was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s and the induction rate was 96.3%, proliferation coefficient 6.67. 0.3mg/LIBA for the Anthurium adventitious buds was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s and the induction rate was 96.31%. The most appropriate ratio of MS +6- BA 1.0mg / L + IBA 0.3mg / L.Key Word:Anthurium andraeanum; tissue culture; callus induction; proliferation;红掌(Antlturium andraeanum )又名安祖花、花烛、灯台花、蜡烛花等,为天南星科(Araceae)花烛属[1]多年生附生常绿草本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