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 格式:docx
- 大小:62.33 KB
- 文档页数:3
课件八上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本课主要内容有: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太平天国的发展和转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具体包括: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天国政权建设、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的结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的过程,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的过程,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文献资料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历史地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太平天国运动》的纪录片,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的过程。
3. 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各个方面,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天国政权建设、天京事变等。
4. 案例分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太平天国运动1. 兴起:金田起义、永安建制2. 发展:太平天国政权建设、天京事变3. 失败:内部分裂、外部压力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的过程。
2. 请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3. 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阅读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文献,深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冯芹
一.学习目标:
1.回顾清朝的衰弱,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体会历史人物在时代背景下的曲折命运及其抗争精神。
2.结合地图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历程,分析史料理解太平军迅速发展的原因,结合天京事变理解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3.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之前的农民起义,评价该运动。
二.课前研学准备:
1.梳理客家人、鸦片战争、资本主义、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私有制度、圣库公有等概念
2.小组合作收集和整理本组学习模块的资料,提出学习问题。
①说说古代王朝末世农民起义有哪些共同点?从原因上你能得出什么规律?
①以上成员构成有何特点?该特点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否有关?
(3)第一组背景研学组资料:
清朝人口从1741年1.43亿增加到1850年4.3亿,人口增长了200%,人均耕地面积由3.86亩下降到1.86亩……清朝中后期军政日益腐败,国力衰弱。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结合以上资料制作太平天国运动时空定位表:
三.课堂学习
1.根据课堂视频和材料画出太平天国爆发示意图(最少包括时间、地点、相关因素)
3.说说你眼里的拜上帝教有何特点?
4.自学:梳理太平天国发展的主要大事记(包含时、地、人、事 2分钟)
5.结合材料说说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
客观(败退方):
主观(取胜者):
6.小组讨论:
⑴结合材料说说《天朝田亩制度》有哪些规定?
⑵作为加入天朝的贫农你喜欢哪些规定?你不喜欢哪些规定为什么?
赞成实施该制度的请举手!
四.拓展——太平天国的余音
7.同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新特点?
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①起义原因新——
②起义形式新——
③治国方案新——
④担负任务新——
⑤失败原因新——
8.拓展——太平天国的余音(对中国历史诸多影响)
材料一: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却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镇压太平军而诞生的湘军、淮军首领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获得重用,原本由满人占据的要职,被汉人取代。
之后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向了汉人。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孙中山12岁时立志做洪秀全第二,他的三民主义也深受太平天国的影响。
——《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