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路线纵断面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194.90 KB
- 文档页数:27
根据《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规定,设计速度为15km∕h的最大纵坡应不大于12%,终点位置顺接北区纵向线采用的13. 6%纵坡。
3. 2路线布设的原则(1)该项目在布线时,依据沿线的地质、地形,注重立体线形设计,除符合行驶力学要求外,还考虑了驾驶员和乘客的视觉和心理要求,使其在视觉上保持视线的连续性,在心理上具有安全感,以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
路线力求顺应地形走势布线,正确运用线形要素规定值,合理组合各线形要素,采取相应的交通工程设施等技术措施,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2)平面线形设计: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貌相协调,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长度尽量接近,同时注意线形的连续与均衡性,避免小半径圆曲线与陡坡相重合的线形,并同纵断面、横断面相互配合,对一些工程量增加不大的地段尽可能地采用了高标准,同时兼顾技术指标的均衡性。
(3)纵面线形设计:纵面线形平顺、圆滑、视觉连续,并与地形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在纵面线形设计时,结合沿线地形、控制点标高、与平面线形的组合等因素,考虑填挖平衡,并利用挖方就近作为填方,同时避免高填深挖,以减轻对自然地貌与环境的影响,同时避免过分迁就地形而起伏过大。
(4)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线形组合设计时,各技术指标除分别满足平面、纵断面规定值外,还考虑横断面对线形组合与行驶安全和舒适的影响,避免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最不利值的相互组合。
确定平面、纵断面的各相对独立技术指标时,各技术指标除相对均衡、连续外,还考虑与之相邻路段的各技术指标的均衡、连续。
3. 3路线平面线形设计平面线形设计充分考虑了路线附近地形、地物,尽量做到少拆迁,不占基本农田、少占耕地,第二篇路线说明1、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1.1技术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20;(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3)《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国办发[2014] 55号;(5)《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试行)》2015. 2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贵州省交通厅;(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7)《公路交通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1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11)《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12)《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13)《道路交通反光膜》GB/T 18833-2012;(14)《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H-20211. 2技术标准根据项目特点,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本项目采用四级公路(I类)标准,设计速度15km∕h, 路基宽度9米,车道宽度2X3. 25米,路肩2X0. 5m,设计荷载采用公路TI级。
《道路勘测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作业
一、目的
本作业是在学生学完《道路勘测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基础上进行的一次作业实战训练,有助于巩固所学专业知识,为横断面设计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二、基本资料
本地形图位于武夷山地区,拟新建公路穿越该区域A点至B点,交通量资料见表;穿越区道路设计起点坐标:A点(X = 532851.5770,Y = 3044868.6750,Z = 177.6 );终点坐标B点(X = 535751.2414,Y = 3044543.1403,Z =170.2);路线衔接处起点设计高程为:176.6m,路线衔接处起点设计高程为:172.5m。
本设计的起点A的里程桩号为K25+000.
三、设计步骤和方法
1、基于上次平面设计作业及地形图,按照10~20米间距在地形图上定出各个中桩位置,读出地面高程,依此点汇出纵断面(如果地形变化较大,需要进行加密);
2、进行纵断面设计;
3、编制路基设计表;
四、要求
1、所有设计必须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图纸规范,按A3进行打印。
五.成果提交
(一)计算说明部分
1、纵断面计算(设计标高、竖曲线各要素等)
(二)图纸部分
1、纵断面设计图
六、主要参考书目
1、《道路勘测设计》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4、其它相关书籍。
都市快轨交通·第34卷 第1期 2021年2月收稿日期: 2019-10-30 修回日期: 2019-11-15作者简介: 强士盎,女,高级工程师,大学本科,工学学士,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工作,****************引用格式: 强士盎. 基于行车模拟牵引计算的地铁区间风井设置[J]. 都市快轨交通,2021,34(1):122-126.QIANG Shiang. The setting of wind wells in subway areas based on simulated traction calculation[J]. Urban rapid rail transit, 2021, 34(1): 122-126.122URBAN RAPID RAIL TRANSIT机电工程doi: 10.3969/j.issn.1672-6073.2021.01.020基于行车模拟牵引计算的地铁区间风井设置强士盎1, 2(1.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 710043; 2. 陕西省铁道及地下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中铁一院),西安 710043)摘 要: 什么条件下地铁地下区间中部需设置区间风井,在相关设计规范及设计标准中均没有明确规定,争议较多。
提供一种基于行车模拟牵引计算、在一定研究前提条件下确定较长地下区间是否设置中间风井的理论研究方法,提出是否设置区间风井的判定标准及具体的研究实操步骤,并通过实例结果分析,明确设置区间风井的最小站间距临界值,为相关领域内的研究者、决策者及地铁建设、运营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牵引计算;地铁;区间风井中图分类号: U2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6073(2021)01-0122-05The Setting of Wind Wells in Subway AreasBased on Simulated Traction CalculationQIANG Shiang 1, 2(1.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Xi’an 710043;2. Shaanxi Railway and Underground Traffic Engineering Key Laboratory (FSDI), Xi’an 710043)Abstract: Currently, the relevant design norms and design standards concerning building wind wells in the underground zones of subway stations are not clearly defined, leading to disputes. This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search method based on driving simulation traction calculations, under certain research premises, to determine whether wind wells need to be built for long underground intervals. The study proposes the determining criteria to judge whether the wind well should be built, and the specific practical research step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example results, we clearly and effectively set the minimum critical spacing value for setting wind wells in the underground space,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researchers, decision-makers, and subway construction and operators in related fields. Keywords: traction calculation; subway; zone wind well1 研究背景地铁通常由若干个车站以及与车站相连的区间构成,上、下行区间通过车站、区间之间的联络通道或区间配线互相连通,构成一个复杂的气流流通网络[1]。
路基及排水设计说明1对初步设计批复及施工图定测外业验收意见的执行情况初步设计批复及施工图定测外业验收意见执行情况详见总体设计说明书。
2施工合同段划分情况根据业主意见及工程量情况,从便于施工和管理出发,全线共划分为8个土建施工标段,其中我公司负责的第2设计合同段暂定划分为6个土建施工标段。
桥涵预制构件由各标段自行集中预制。
土建施工标仅指路基和桥涵等土建部分,不包括路面、交通工程及环境保护、景观设计等内容。
其中路基施工至路床顶面(软基处理路段按设计要求执行),路床顶面以上工程由路面标完成;桥梁工程除桥面沥青铺装由路面标完成外,其余工程均在本次施工标段施工中完成。
标段划分见下表:表2-1 罗阳高速第2设计合同段土建施工标段一览表3路基设计原则、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根据本项目特点,结合国内外特别是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的成功经验,本项目一般路基设计原则如下:1 路基设计中遵循“保证质量、贴切自然、平整美观、安全舒适”的思想,减少人工构造痕迹,使公路融入大自然。
2 保证路基稳定、交通安全,杜绝隐患,减少路基病害;路基设计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把安全放在首位,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和措施,保证公路设施自身安全和车辆运行安全。
3 设计中贯彻“低填、浅挖、缓边坡、节约用地”的设计原则,尽可能减少高填深挖路段。
4 加强环保、水保设计:尽量采用绿色环保型防护;在保证排水通畅的前提下优先选用碟形边沟等生态边沟;加强取土坑、弃土堆的环保设计;将地表耕植土、水塘清除的淤泥等当作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
3.1 路基横断面布置按照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中高速公路路基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规定以及批复意见,本项目设计速度采用100km/h和120km/h(与汕湛高速公路共线段及以南路段,即松柏至终点段)。
路基宽度分别采用26.0m和28.0m(与汕湛高速公路共线段,即松柏至崆峒段,K43+600~K77+580)。
项目三路线纵断面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课程名称公路勘测技术专业名称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授课教师/职称王建林/副教授授课方式(合、小班)小班授课题目(章、节)项目三路线纵断面教材及参考书目公路工程、公路线型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教学目的与要求:◆知道路线纵断面的组成;◆会进行纵坡及坡长、竖曲线的计算和设计。
◆知道拉坡过程中的变坡点位置选择及平、纵线形的组合;◆会最大纵坡、最小纵坡、最短坡长、缓和坡段、陡坡组合及合成纵坡的运用;◆能进行纵断面拉坡设计、中桩设计标高的计算。
内容和时间安排、教学方法:1.内容:纵断面设计一般规定要求;竖曲线设计;平纵组合设计;纵断面设计方法、纵断面设计成果2.时间安排:14学时3.教学方法:多媒体、例题、讲述、作业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纵断面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纵断面设计及设计成果2.难点:竖曲线半径的理论依据。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1、如何进行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有哪些一般规定与要求;什么情况下不宜设置转坡点确定竖曲线半径时一般需要考虑哪些方面实施情况及分析:本章为课程的重点之一,特别是讲解纵断面设计时,所需考虑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所以讲课时通过实例及工程案例剖解,并配合多媒体课件,学生基本能掌握,然后再通过课程设计布置(预布置)。
使学生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知识目标:具备纵坡设计时的一般规定与要求,圆曲线设计计算公式综合设计时的几点要求能运用的能力。
能力目标:能绘制纵断面,会计算各点的设计标高,会竖曲线设计与计算。
课堂组织:教师采用PPT课堂讲授6学时,采取演示法教学。
在课堂上每讲一项功能后,另安排2学时课间实训,通过投影仪投影把有关图片放到屏幕上,起到直观、形象的效果,使学生能迅速掌握有关知识。
另为加强学生的直观性,对实地道路的超高、加宽情况进行现场讲解。
项目三路线纵断面勘测设计工作任务1路线纵断面线形组成分析(2学时)有关概念解释:绘图解释路线纵断面──通过公路中线的竖向剖面展开图。
S331一级公路D标段施工图及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公路路线设计——————————————————101.1 公路几何指标的计算、确定与复核——————————— 101.2 公路选线设计——————————————————————— 131.3 公路平面线型设计—————————————————— 161.4 公路纵断面设计———————————————————181.5 公路横断面设计——————————————————— 211.6 公路土石方的计算和调配——————————————— 24 第二章公路路基设计——————————————————252.1 路基处理方案—————————————————————— 25 2.2 路基稳定验算—————————————————————— 272.3 公路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272.4 公路加筋土挡土墙设计———————————————— 342.5 公路护坡防护设计—————————————————— 402.6 河塘处理设计————————————————————40 第三章公路路面结构设计———————————————— 413.1 公路刚性路面设计—————————————————— 413.2 公路柔性路面设计—————————————————— 463.3公路路面电算校核设计———————————————51 第四章公路排水设计——————————————————574.1公路排水系统设计—————————————————574.2公路路肩、缘石及分隔带设计————————————— 58 第五章施工组织设计————————————————585.1 编制依据—————————————————————— 585.2 工程概述—————————————————————— 595.3 编制要点—————————————————————— 605.4 工程施工方法概述—————————————————— 605.5 施工平面图布置——————————————————— 615.6 施工组织管理网络—————————————————— 655.7 逐日施工进度计划—————————————————— 665.8 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665.9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75.10工程安全保证措施—————————————————71第六章概预算设计——————————————————— 786.1 工程容———————————————————— 786.2 技术标准——————————————————7 86.3 施工方案——————————————————— 786.4 工程量清单———————————————— 86附:概预算电算校核设计——————————— 01表~11表共34页参考文献———————————————————————— 90毕业设计小结—————————————————————— 91[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是平原微丘区的S331一级公路D标段施工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