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我的语文生活 (6)
- 格式:pptx
- 大小:4.22 MB
- 文档页数:36
《音乐作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公开课系列之一用心感受生活(作文课)教案毛安中心学校初中部刘向阳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2、培养学生通过感受生活进行写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感受生活进行写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导语:同学们喜欢写作文吗?(———)为什么呢?通常大家大多怕写作文。
因为拿起笔总觉得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这节课就给大家讲讲怎样写作文?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好不好?二、正课(一、)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小学学过的作文基础知识1、举例说明什么是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2、记叙文的六要素是哪些?(二、)怎样用心感受生活1、发优秀作文材料让学生阅读(播放轻音乐帮助学生仔细阅读)2、学生谈读后感受,教师相应点拨(1)观察生活,重要的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不可似是而非;(2)观察生活更要感受生活,悟出情感,悟出道理。
3、阅读教师作品,体会观察、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进一步感受写作技能。
4、让学生听歌曲《清晨,我们踏上小道》,听完歌曲练习写作:小路上……,要求当堂完成,字数400以上。
4、若写好,可适当点评。
然后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欣赏完再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记XXX老师”的作文。
此环节根据时间合适进行加减。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简单复习了作文基础知识,初步学会怎样用心感受生活,并把这种生活感受用作文展现出来。
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多地用心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并及时把这种真实的感受用最美的文字记录下来。
相信大家的作文一定越写越好!附:板书设计用心感受生活观察感受——写作阅读2014年11月24日换个角度写文章济南商河县实验小学李某君我的作文《垃圾鱼》获得了二等奖。
当初,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从侧面反映生活中爸爸对我的爱。
因为日常生活中,爸爸对我的关爱很多。
每天清晨上学时,爸爸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我要注意交通安全。
我的初中语文生活过了有多久了?嗯个……有十周了吧?不知不觉,我已经度过了成为初中生的十周。
我的初中生活,是由无数门学科加在一起的,英语、生物、地理、历史……还有语文。
嘿,我看见你了!初中的语文课,你在干什么呢?上课铃一响就左顾右盼,等着新来的语文老师,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个老师……叫什么来着?没有自我介绍,只扔下一个“我是谁”的问题,让你茫然。
我是谁呢?知识面前的穷人?不行不行,太贬低自己了。
还没有变成蝴蝶的毛毛虫?不行不行,太难看了……你咬着笔帽,开始苦苦思索这个问题。
想到学习的烦躁与平淡,有了,写叶子吧……喂,别老形容自己啦,能不能说说你现在的语文生活,到底是什么呢?对了,是旅行哦!讲着讲着,就发觉自己站在海边了;说着说着,就看见春天的细雨了;听着听着,怎么打起雷来了呢?哎呀,别劈我……嘿,你又在说自己了,那些无聊的事也说说吧!无聊就像下雨天,沉闷得要命。
老师的问题,答案是什么呢?对了,是……等待,无聊吗?还不算太糟糕。
老师布置的作文,好难哦!有了,你偷偷打开电脑,照片文章借鉴一下,看了半天,却没有一篇符合标准的,算了自己写吧!这些,都算是吧!但是,语文里是不是也有幸福而美好的时刻呢?有吗?没有。
有吗?没有。
有吗?……好像……有吧……语文里的幸福,幸福,幸福是————一个人在寂静的林子里,拿着书阅读。
是偶尔说过几句,连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意思的哲理句子。
是一页又一页日记。
是一起探讨问题,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你张口就说出答案。
是老师提出问题,你想都不想就举起的手。
这些都是哦,可是,最幸福而美好的时刻呢?是很让人嫉妒的语文成绩,是静静地听老师讲课,陶醉其中,是背完一篇又一篇课文,是看完的一本有一本课外书,是不小心在生活里发现语文,然后激动得手舞足蹈。
“都不对。
”“是写作。
”夜已经很深了,爸爸妈妈都睡了吧?你披上衣服蹑手蹑脚地起床,悄悄打开台灯写文章。
这是第几沓纸了?第三沓?第五沓?哎呀,管他呢!写就是了呗!你怎么老是这样呢?写到半夜才去睡,每天顶着个熊猫眼去上学,好玩吗?为什么老是不听劝呢?是为了那一点点稿费吗?是狗改不了吃屎吗?“我高兴。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之三:记歌词学语文教者:甘肃省庆城县驿马中学赵海鹏活动目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挖掘歌词中的语言艺术,提高语言的阅读理解能力,树立“大语文”意识。
适用年级:八、九年级活动设想:活动分三个环节:收集整理(信息搜集与整理能力)互相评析(语言理解与欣赏能力)填词写词(语言实践运用能力)活动准备:1、学生按要求收集整理。
2、歌词可按以下四大类收集,每类不少于四首,可包括相关的歌曲。
热血沸腾民族爱国类积极进取励志豪情类甜蜜温馨亲情爱心类纯真青涩校园友谊类3、根据座位将全班同学分为4个组,分别对应四个主题的歌词,小组选取主题,然后组内讨论推荐一首最佳歌词,并做简单赏析。
(说明:分组保证每组有一人有条件上网,学生可借鉴古诗词赏析方法,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时可适当指导古诗赏析方法,也可介绍歌词的相关知识)活动过程:1、导入:大家喜欢流行歌曲吗?(喜欢)那么听过古代的流行歌曲吗?(没有)那下面我们先看一首古歌词。
先投影展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学生齐声朗诵,然后播放歌曲王菲的《明月几时有》。
2、简单介绍诗词与歌词(投影展示)教师:诗”与“歌”原本一家。
古人常以古诗词来言志传情,传达内心的某种情绪、感受。
最早的“诗”都是能“歌”的,诗歌就是能唱的歌词。
不论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还是屈原采用楚国民间流行的祭神歌曲予以修改加工而成的楚辞中的《九歌》,都可以入乐,都可以歌唱。
而汉乐府诗,它本身就是合乐的歌词。
唐宋的词是依据曲谱而进行的歌词创作。
元以后的散曲,更加发展了歌词的创作形式……。
到了近代“五四”以后,白话诗的出现,便与音乐分离,不押韵,不能唱,像散文似的(有的干脆称之为“分行的散文”)。
唯歌词始终与歌曲情意缠绵,永不分离。
3投影出示:活动准备阶段的要求(略)4、我来推荐我来评:佳词推荐:由每组分别推荐1首词,展开评析,最终确定1首最佳歌词:自评自夸:每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析。
《带上她的眼睛》课文原文阅读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肥大的太空服中,她显得很娇小,她面前有一支失重中的铅笔飘在空中。
我问她想去哪里。
这个决定对她来说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得笑出声来。
“那就去我们起航前去过的地方吧!”她说。
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群山覆盖着暗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雪冠。
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
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
现在,每个长时间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双眼睛,由这里真正能去度假的幸运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
“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我从眼睛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但几秒钟后,她突然惊叫:“呀,花儿,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
“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她问。
我蹲下来看。
“呀,真美耶!能闻闻她吗?不,别拔下她!”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我在草原上无目标地漫步,很快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
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
”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频信息波把这感觉传给远在太空中的她,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