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理论案例分析 海尔
- 格式:ppt
- 大小:679.00 KB
- 文档页数:45
4p 理论事例【篇一: 4p 理论事例】4p 营销理论事例剖析——联想 1. 产品方面。
联想公司依据市场细分的原则 ,确立各地区花费者的需求 ,有针对性的研制开发了多种、多规格的电脑产品 ,以知足不一样层次花费者的需要。
此中包含广受好评的thinkpad 笔录本电脑和thinkcentre台式机,别的,联想还为这些产品装备了 thinkvantage technologies软件工具、thinkvision显示器和一系列 pc 附件和选件。
在我国,联想个人电脑市场份额超30% 。
依赖新技术 ,易用性、个性化的设计及多元化的解决方案而广受用户欢迎。
联想还拥有针对我国市场的丰富产品线 ,包含移着手持设施、数码产品、外设和服务器等。
2.价钱方面。
联想产品向来以建立品牌和质量形象为订价原则。
联想公司正是依赖品牌的支持 ,才能在强烈的竞争中生计并发展。
公司更愿牺牲短期利益来占据长久的市场 ,既而提高公司的美名度和著名度 ,创办自己“廉价高质”的口碑。
花费者更为关注产品的价值 ,所以核心在于价值而不是价钱。
联想在市场的认识上 ,向来推行的策略能够用一句平常的话归纳 : “茅台酒的质量 ,二锅头的价钱。
”全部产品的核心问题都是可否被市场认可和接受 ,而价钱和性能又是接受的条件。
联想在国内外市场的成功也付出了必定的代价 ,既一定生产比发达国家好的产品 ,更要有比发达国家同类产品低的价钱。
3.渠道方面。
进行合理的价值链地理布局、渠道业务部门的完美是联想渠道战略成功的重点。
将产品研发和产品市场销售两大环节 ,设置在香港这样的世界转口中心的重点地区 ,能使信息渠道更为通畅 ,市场也更趋国际化 ,公司技术和市场人员能实时有效的获取最新的技术和市场信息 ,全面掌握最新动向 ,紧跟国际潮流。
生产基地则设置在劳动力成本和房价都远低于香港的内地地区,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此外,还同国内其余厂家发展拜托加工的合作关系, 既防止了大批投资与基建, 又能在订货量增大时保证供给。
海尔营销组合策略分析一、产品策略:直接针对市场进行产品创新海尔把品牌看成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强调通过品牌树立企业及产品的差异化形象。
品牌使海尔集团在参与国内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海尔有句格言:“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信誉是企业的灵魂,产品合格不是标准,用户满意才是目的。
”海尔人知道,只有给市场提供了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才会给企业回报最好效益。
海尔品牌策略的核心是凸现服务优势和强调技术与创新。
在缺乏诚信和好的服务理念的时期,海尔的策略更加关注于服务。
这时期,海尔以其独特性、差异性、价值性和延展性获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海尔品牌的独特性,除表现在产品质量、服务、信誉等方面外,更重要的是它独特的成长过程。
海尔品牌策略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分别是--名牌战略阶段、品牌多元化战略阶段和品牌国际化战略阶段。
作为最显著的品牌个性,它在其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上表现出与其它产品的差异,它的独到之处决定了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海尔品牌凝聚了高质量的产品、人性化的服务、迅速反应市场的能力和强大的市场整合力等一系列竞争资源及其资源的相互协调与融合,这也形成了海尔今天的品牌优势。
海尔凭借其高质量、人性化、“真诚到永远”的服务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尊重和忠诚。
其理念的领先合水平的差距,也造就了海尔品牌与其他家电品牌的差距和差异。
对于顾客来说,品牌的价值性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品牌的认同。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海尔作为一种知名品牌,不仅得到我国广大用户的认同,也为世界所公认,具有难以估算的品牌价值特性。
品牌之所以成为海尔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在于品牌具有“天然”的延展性。
因为经过科学而有效运作的品牌有了知名度美誉之后,这个品牌就可获得良好的市场信誉,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同。
在赢得较高的品牌忠诚度后,企业就要靠路该品牌在其它产品上的拓展与延伸,使新产品借助于成功品牌的市场信誉在节省促销费用的情况下顺利地占领市场。
论文海尔的服务营销策略分析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海尔的服务营销策略分析摘要当前社会正处在服务经济时代,它是消费层次上升到一定档次以后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
在制造企业中,由于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存在很大的“同质化”或者“等同化”现象,利用产品本身获取市场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因而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服务营销的重要性,把提高包含各种类型和内容的高附加值优质服务作为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
海尔集团作为我国家电行业的领头羊,其“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理念已深入人心。
它正在从一般意义上的制造业向营销型企业转型,并开始逐渐跳出传统制造业的商业模式,它将更集中地为顾客提供满意服务和适应市场趋势做出努力。
本文在对服务营销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对大量关于海尔及海尔服务营销的书籍和资料进行整理,以海尔的服务营销的实践为例,从服务营销的理论出发,然后分析了当前企业开展服务营销的必要性,本文侧重对海尔服务营销的策略进行分析、总结,以希望对其他企业的服务营销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服务营销;服务营销策略;海尔Analysis of Haier’s service marketing strategyAbstractThe service economy era has come, it is a economic phenomenon that appeared when the consumer level rose to a certain level. I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e possibility of acquiring market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by the product itself is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 for the products’ quality in these enterprises becomes “homogenization” or “assimilation”. Consequently,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ervice marketing, to enhance all types contain high value-added and content services in modern enterprises has become one of the principal means of competition.As a leading enterprise in China's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industry——Haier Group, its concept——sincere forever——has deeply come into peoples’ hearts. Haier is transforming from a manufacturing in the general sense to marketing enterprise, it has also gradually get rid of the business model of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nd will focus on providing customer satisfaction for the services and efforts to adapt to market trends. This paper bases on the theory of service marketing, sorts out the book and materials about Haier and Haier’s service marketing, takes the Haier's service as example, starts from the theory of service marketing, then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launching service marketing in modern enterprises and places extra emphasis on discussing and summarizing marketing strategy for Haier’s servic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ervice marketing to other enterprises.Key words: service marketing; service marketing strategy; Haier目录论文总页数:20页1服务营销概况 (1)1.1服务与服务营销的定义 (1)1.1.1服务的定义 (1)1.1.2服务营销的定义 (1)1.2服务产品的一般特点 (1)1.3服务过程的分类 (3)1.4服务接触的种类 (4)2 在制造业企业中实施服务营销的必要性 (5)2.1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时代已经到来 (5)2.2产品趋于同质化 (5)2.3服务可以促进销售,创造价值 (5)3 服务营销策略在海尔的应用 (6)3.1海尔的服务过程 (6)3.2海尔的服务接触 (7)3.3海尔的服务营销策略 (8)3.3.1海尔的服务产品 (8)3.3.2海尔的价格 (9)3.3.3海尔的服务渠道 (10)3.3.4海尔的服务促销 (10)3.3.5海尔的服务工作人员 (11)3.3.6海尔服务的有形展示 (12)3.3.7海尔的服务过程 (13)4 海尔服务营销的借鉴 (14)结束语 (17)参考资料 (18)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52一、引言曾经有人把扬帆出海的海尔比作一艘船。
早在1991年,海尔CEO张瑞敏便带着“海尔号”浩浩荡荡地向大洋彼岸前行了,出口业务开始起步;1998年,海尔确立了“三分天下”的市场全球化战略布局(如图一)。
目前,在国内生产、国外销售方面,海尔的小冰箱、冷藏酒柜等缝隙产品在发达国家市场做得很成功;在国外生产、国外销售上,海尔采取的是先有市场后建厂,先难后易的策略,具体来讲,就是在某国的销量达到盈亏平衡点后才建厂,而且是先到对产品要求严格、国际大品牌林立的发达国家建厂,与高手较量。
虽然,2008年海尔集团实现的1220亿元全球营业额中,出口和在国外生产、销售业务对海尔整体的贡献率还不是很大,但作为率先走出国门、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国内企业代表,海尔算是做得很成功的,其开拓国际市场的营销策略也值得很多意欲远征海外的企业借鉴和学习。
二、海尔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分析在Vern Terpstra和Ravi Sarathy合著的《国际营销》一书中,将国际市场营销定义为:在全球环境的约束条件下,协调市场营销活动,比国内外竞争者更好地寻找并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
主要包括5个方面:确定全球消费者的需求;更好地满足全球消费者;超越国内外竞争者;协调市场营销活动;确定全球环境限制因素。
本文从更好地满足全球消费者、超越国内外竞争这两个方面出发,对这两方面设定具体的策略变量,分析海尔采取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这些变量是经过实证适合海尔的。
(一) 更好地满足全球消费者得用户者为王。
要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赢得用户,就必须考虑调整产品和营销组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要求。
但如何满足呢?海尔采取的缝隙营销、服务营销等策略做得很好,比如要取得美国消费者的认可,海尔就通过创新,在质量可靠的基础上,符合节能、环保、款式方面的美方需求,寻找别的品牌还未满足的市场需求,通过为消费者着想,并提供优质的服务,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海尔品牌,越来越长久地使用海尔产品。
有关海尔集团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案例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费农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
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而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其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为了便于区分,费农把这些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一般为最发达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生产战略的影响我们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企业生产战略的影响也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新产品阶段,由于某一或几个企业拥有技术垄断优势和市场寡占地位,竞争者很少,市场激烈程度远不充分,替代品很少且附加值高,企业对产品的成本关注不是很大,技术或产品可以通过出口源源不断地输向全世界各地。
第二阶段,即成熟产品阶段。
由於创新企业的技术垄断和市场寡占地位的打破,一批国际化的跨国企业开始掌握此技术,於是,竞争者增加,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替代产品增加,为了摄取更多利润,更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产品成本的下降,较低的成本开始处於越来越有利的位置,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各跨国公司开始从成本出发,在有较大需求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工厂,推行国际化生产战略,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第三阶段,即标准化产品阶段,由於产品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及产品本身已经完全成熟,趋於标准化,这时对生产者技能要求不高,加入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原产品的技术垄断优势已经完全消失,成本、价格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这时,作为具有技术先导力的跨国公司,对此产品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因此,其有可能自己尽量少生产,甚至不生产,把生产直接给那些更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
三、海尔的国际化生产战略海尔的国际化生产战略便是遵循着产品生命周期发展规律的原理,如今,海尔集团自1984年创立以来,从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频临倒闭的小厂,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国内到国外,一跃成为品牌价值为440多亿人民币,全球销售额达768亿元人民币的,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69大门类1 0800多个规格品牌群的具有一流国际化水平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为中国家电名副其实的老大,根据欧洲2002年的统计:海尔位列全球白色家电企业五强。
海尔集团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公司简介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
2009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243亿元,2010年品牌价值已达207.65亿元。
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129所希望小学,制作212集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电赞助商。
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特征: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1998年)特征: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1984 年只有冰箱,1998 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特征: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Haier 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
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5年—)特征:海尔在当地的国家创造自己的品牌,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
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有很多类似,但是又有本质的不同:国际化战略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但是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是在当地的国家形成自己的品牌。
国际化战略阶段主要是出口,但现在是本土化创造自己的品牌。
企业文化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
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
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
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
从卖产品到卖场景,“三翼鸟”起飞会有时海尔精神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海尔的战略经过了“名牌战略阶段”、“多元化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和“网络化战略阶段”,2019 年,“产品会被场景替代,行业将被生态覆盖”,海尔提出生态品牌战略。
生态品牌战略的实质就是与用户交互,借助区块链、物联网等工具,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作为生态品牌战略的重要布局,2020 年9 月11 日,海尔首个场景品牌三翼鸟诞生了。
图27:产品会被场景代替,行业将被生态覆盖2021 年3 月22 日,三翼鸟在海尔智家生态大会现场第一次正式与消费者见面了。
三翼鸟作为行业首个场景品牌,开辟了从卖产品到卖场景的新赛道,提供阳台、厨房、浴室、全屋空气、视听等智慧家庭全场景解决方案。
通过依托海尔的智家体验云平台、连接用户、企业,根据具体需求创造多样化的个性化家居方案。
三翼鸟的品牌概念源自混沌理论中的奇异吸引子,外部稳定且具有吸引力,而其内部模块的不断组合变化,符合海尔所希望的不断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的场景发展之路,且海尔本身强大的品牌吸引力未来也将吸引内外生态方的蜂拥而至,共同推动家庭物联网走进千家万户。
提供最全面的场景解决方案、最专业的场景换新方案。
三翼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100 个阳台结局方案,21 套不同风格的厨房场景,40 种以上的智慧卧室场景和8 大类15 种衣帽间类型,同时它可以用3 天6 步升级智慧厨房,将老旧厨房焕新成新式厨房,也可以1 天之内完成传统浴室的升级。
丰富的选择和高效的焕新能力确保了三翼鸟能够更好更快地相应不同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12图 28:AWE 海尔三翼鸟展馆图 29:三翼鸟智慧厨房图 30:三翼鸟智慧阳台图 31:三翼鸟智慧客厅三翼鸟作为场景品牌,其背后是公司对智慧家居的长久布局。
最早,为了提高高端家电的附加价值,公司打了智慧生活平台的意在提升海尔高端生产线,特别是卡萨帝长久的核心竞争力(卡萨帝另一大核心竞争力是艺术设计感),从而保证公司高端产品在市场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营销案例海尔洗衣机“无所不洗”创立于1984年的海尔集团,经过19年的持续发展,现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
1984年海尔只生产单一的电冰箱,而目前它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
海尔的产品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
2003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
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海尔排在第95位,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
2003年12月,全球著名战略调查公司Euromonitor公布了2002年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排序,海尔以3.79%的市场分额跃升至全球第二大白色家电品牌。
2004年8月《财富》中文版评出最新“中国最受赞赏的公司”,海尔集团紧随IBM中国有限公司之后,排名第二位。
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产品属于白色家电。
作为在白色家电领域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之一,海尔有许多令人感慨和感动的营销故事。
1996年,一位四川成都的一位农民投诉海尔洗衣机排水管老是被堵,服务人员上门维修时发现,这位农民用洗衣机洗地瓜(南方又称红薯),泥土大,当然容易堵塞。
服务人员并不推卸自己的责任,而是帮顾客加粗了排水管。
顾客感激之余,埋怨自己给海尔人添了麻烦,还说如果能有洗红薯的洗衣机,就不用烦劳海尔人了。
农民兄弟的一句话,被海尔人记在了心上。
海尔营销人员调查四川农民使用洗衣机的状况时发现,在盛产红薯的成都平原,每当红薯大丰收的时节,许多农民除了卖掉一部分新鲜红薯,还要将大量的红薯洗净后加工成薯条。
但红薯上沾带的泥土洗起来费时费力,于是农民就动用了洗衣机。
更深一步的调查发现,在四川农村有不少洗衣机用过一段时间后,电机转速减弱、电机壳体发烫。
向农民一打听,才知道他们冬天用洗衣机洗红薯,夏天用它来洗衣服。
这令张瑞敏萌生一个大胆的想法:发明一种洗红薯的洗衣机。
海尔集团成功发展分析报告引言“案例分析”是在学习《西方管理理论》的过程中把理论知识和社会实例相结合的产物。
企业管理者是社会责任的受托者:负责任的企业经营者不仅要为企业内部的股东和员工利益服务,而且要为外部的相关利益群体,诸如供应商、客户、债权人、所在社区乃至全社会的其他成员谋求福利。
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时间里,管理者必须从全球视角来考虑诸如环境评估、对手分析、人员分配、资源获取和配置等一系列管理问题。
海尔集团的发展经历,成功的为处于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企业树立了典范。
本案例从海尔的战略环境及目标、领导方式、组织结构、控制机制等方面综合的分析海尔成功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
为读者提供科学系统的分析资料。
本案例从收集的大量海尔集团的理念、措施以及实施步骤中总结海尔成功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最后,我组全体组员恳请读者在使用本案例的过程中,指出存在的缺陷和错误,并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
海尔简介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创业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
2009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2008年3月,海尔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
2008年6月,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声望大企业600强”评选中,海尔排名13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企业。
2008年7月,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五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
营销环境分析-案例分析案例3-1 海尔沙尘暴里性寻商机一、案例介绍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多次提出:中国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必须以速度取胜。
也许这正是海尔成功的奥秘所在。
在2002年春天的沙尘暴袭来之际,海尔再一次抓住商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出新品,充分体现出以速度取胜的真谛。
沙尘暴里“雪中送炭”自2002年3月下旬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了沙尘暴或沙尘天气的影响,沙尘所到之处天空昏暗、空气混浊、居民即使紧闭门户,在粉尘飞扬的室内也很难舒畅呼吸。
沙尘暴已不折不扣地成为北方越来越频繁的“城市灾难”。
但中国著名的家电品牌海尔集团却在此次沙尘暴中独具慧眼,在灾难中发现巨大的商机。
海尔“防沙尘暴1代”商用空调,正值沙尘暴肆虐北方大地、人们生活饱受沙尘之扰而苦不堪言之时推出,可谓“雪中送炭”,使产品的使用者在有限的空间之内,有效地将沙尘暴的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筑起一道健康的防护墙。
据悉,在海尔“防沙尘暴1代”商用空调推向市场的两周时间内,仅在北京、西安、银川、太原、天津、济南等10几个城市就卖出去了3700多套,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产品供不应求、人们争购的局面。
仅“防沙尘暴1代”商用空调在2002年3月份的销量便达到了去年同期的147.8%。
海尔沙里淘金当大多数人都看到沙尘暴的危害时,海尔却看出了商机,根据市场的变化、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迅速推出了最受北方地区欢迎的产品-----防沙尘暴1代商用空调。
目前国内生产空调的企业已达400多家,家电企业更是数不胜数,为什么仅海尔能做到这一点呢?不难看出海尔在反映速度、市场应变能力、个性化产品开发、技术力量的转化方面所具有的强大优势实力。
这大概也是海尔今天能发展成为知名国际化大企业,而其它企业所难以企及的原因所在了。
据环境监测专家称,2002年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形势比较严峻,而且是频繁发生,自1999年起,我国进入新一轮沙尘天气频发期,这也是继五六十年代以来我国所遭受的最严重的沙尘暴侵袭。
海尔集团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公司简介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
2009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243亿元,2010年品牌价值已达207.65亿元。
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129所希望小学,制作212集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电赞助商。
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特征: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1998年)特征: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1984 年只有冰箱,1998 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特征: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Haier 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
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5年—)特征:海尔在当地的国家创造自己的品牌,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
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有很多类似,但是又有本质的不同:国际化战略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但是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是在当地的国家形成自己的品牌。
国际化战略阶段主要是出口,但现在是本土化创造自己的品牌。
企业文化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
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
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
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
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的案例分析一、问题剖析从海尔的角度考虑,面对增速放缓的家电产业,未来的战略重心应当集中于哪些类型的产品和市场?针对日本市场而言,海尔应当继续在日本市场加大投入,进一步开发市场吗?他们真的能在日本市场获得成功吗?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分析海尔在日本市场能否有效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
虽然海尔已在欧美市场取得了成功,并且通过前期与日本三洋的合作和收购在日本市场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日本毕竟是世界家电强国,拥有众多世界级的家电企业,品牌间竞争和挑战将更趋激烈,所以海尔要想在已取得的成效基础上确立在日本市场稳定地位,就必须更深入开展和实施相关的战略战术以实现最终目标。
二、背景分析(一)家电行业的发展形势:对于家电企业来说,2011是不平静的一年,比前几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刺激性政策的退出,新产品新技术的冲击……导致家电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放缓。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1-11月,家电行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明显下滑。
2012年1-2月,家电行业收入同比下降2.39%,但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4.61%,延续了2011年增速放缓的趋势。
(二)海尔战略发展成效: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海尔通过在美国直接投资建厂、在欧洲实施并购方式先后成功进入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并迅速在欧美市场站稳脚跟。
(三)海尔在日本市场发展历程:海尔瞄准日本市场并采取始于2002年。
2002年1月,日本海尔销售株式会社成立,构建在日本的销售据点。
2002年2月海尔和三洋成立三洋海尔株式会社,两公司开始在中国和日本的合作销售。
2002年6月,海尔日本控股公司成立,负责管理海尔在日本的相关公司。
2011年7月,海尔宣布以100亿日元(约合1.3亿美元),从松下集团手中接管“三洋电机”,同时接管三洋在日本、印尼、大马、菲律宾和越南的家用电器业务。
海尔的市场营销成功案例一、扩张的基础资本是船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资本是船”。
海尔起初没有船,1984年时它只不过是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海尔现在已经拥有一支阵容壮观的“联合舰队”。
到1997年,它已是一个拥有67家紧密层企业(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4个)、直属员工1.8万人、总资产达56.8亿元的多主体、多元化、立体化的开放式大企业集团。
在我国白色家电企业中门类最齐、水平最高、规模最大。
它在北美、欧共体、中东等重点市场发展了30多家海尔专营商、6000余个经销点,在美国、东南亚多国开设了分厂。
名牌是帆资本运营的高级阶段是品牌运营。
“名牌是帆”,这是张瑞敏的一个思考。
张瑞敏一上任,发出的号令是“起跑创名牌,冲刺到名牌。
”76台冰箱不合格,他不是降等处理,而是由责任人用大锤亲手砸烂,因为海尔人决不能心存“二等品”意识。
今天,海尔已成为中国家电名牌,也是世界家电一强。
经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所评估,海尔品牌的价值1995年是42.6亿元,1996年为77.36亿元。
德国利勃海尔是海尔的老师,可今天这个总部的老板面对张瑞敏时,也不由感叹:“我们为自己培养了一个竞争对手。
”文化是魂海尔人是文化人,言必称文化,事必行文化,让你感到海尔文化无处不在。
海尔员工人手一册《海尔企业文化手册》,全书三部分、11章节,内容有海尔理念、海尔战略、海尔经营目标体系、管理制度、道德规范等。
他们巧妙地把“斜坡球体论”运用于企业管理:企业如同一只球,在往坡上滚,必须不断克服阻力才能上升到新的高度。
为此,必须实行“OEC管理”(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的缩写),即全面地对每个人、每一天、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每位员工按“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标准检查自己,使每项工作每天都有新的提高,整个企业有条不紊地向上“爬坡”。
“企业每天都没有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这才是正常的、成功的。
”海尔达到了国内外企业专家要求的境界。
“海尔的发展之路”案例分析问题一:你如何看待海尔从“质量高于利润”向“服务高于利润”的战略转移?1.海尔的质量高于利润战略向服务高于利润战略转移是一项顺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战略。
这两个战略不冲突且并列存在与企业的管理战略中。
2.海尔的发展起步是引进德国的生产技术而发展起来的,而在那个阶段,张瑞敏认为把好质量关是关键,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做好制度建设,营销战略。
品牌工程,并且建立海尔在电器届的控制力与影响力。
所以,在张瑞英看来。
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不打价格战,只打价值战。
3.现在的形势渐渐的发生变化,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行,本国市场的开放,国外的高端技术越来越多,竞争者也大量流入,这样一来,海尔的高质量和技术已经没有了竞争优势。
所以海尔根据时局变化,在分析市场变化的基础上推出了服务高于利润的战略,海尔以客户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为服务理念,尊崇服务的差别化,情感化,一致化,期待从另外一个方面加强自己的产品竞争力,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跟着时代的发展改变发展战略。
不断发展创新的企业是最牢固的。
换个角度来说,转换战略也是不得已之举。
但是转换不代表更换,所以我认为海尔转换战略的做法是正确的。
问题二:你认为海尔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1.海尔的核心竞争力:高质量赢得的“名牌战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起点高”的优势弥补“起步晚”的劣势、“用户永远是对的”、“用户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服务理念和“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的星级服务理念以及“售前、售中、售后”的星级服务内容,最重要的是企业的不断创新,不断扩展自己的产品。
2.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首先,要有优质的产品并且价格要合理,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提高了,对于一个高质量的产品,价格哪怕稍高一些也会为人们所接受。
其次,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服务是让顾客买下我们的产品的重要因素,态度良好的讲解,优质的售后可以让人们放心地买下产品,不会让顾客担忧买后产品若出现故障无人管理的状况,因此售后现在也成了人们选择产品品牌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