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际关系学院831国际政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579.96 KB
- 文档页数:10
2013年国际关系学院831国际政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国际政治专业综合一、概念题(每题10分,总共60分)1.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2.基础四国3.阿拉伯之春4.集体自卫权5.全球治理6.政治文化二、简答题(每题15分,总共30分)1.简析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2.简述肯尼思·沃尔兹关于国际冲突根源的层次分析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30分,总共60分)1.试析近年来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
2.结合国际形势的演变试析中国战略机遇期是否已经终结。
参考答案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国际政治专业综合一、概念题(每题10分,总共60分)1.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答: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也被称作“经济北约”。
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
2008年美国宣布加入,借助TPP的已有协议,开始推行自己的贸易议题,全方位主导TPP淡判。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更名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将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
到2010年,TPP成员数量扩大到9个。
2011年11月的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檀香山峰会完成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纲要。
峰会上,日本、韩国宣布加入TPP谈判。
协议将对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2.基础四国答:基础四国是指媒体20096年11月哥本哈根大会前夕在北京商气候大会上的基本立场的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四个最主要的发展中国家的总称。
四国一致认为,气候变化谈判应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的框架下进行。
此后在历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四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2011年国际关系学院831国际政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国际政治专业综合一、概念题(每题10分,总共60分)1.北约里斯本峰会2.俄日“北方四岛”领土争端3.东亚峰会4.公共外交5.一体化6.依附理论二、简答题(每题15分,总共30分)1.简析国际关系格局转换的基本动因。
2.简析当代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与活动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30分,总共60分)1.试析奥巴马上台以来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表现、原因及其影响。
2.试论当代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特点、在国际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与面临的挑战。
参考答案一、概念题(每题10分,总共60分)1.北约里斯本峰会答:北约里斯本峰会是指2010年11月19日至20日北约28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的峰会。
峰会通过了冷战后第三份战略文件——北约战略新概念。
在战略新概念中提出,北约的宗旨仍是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维护所有成员国的自由和安全。
北约将继续履行三大核心任务,即集体防御、危机处理和安全合作。
北约坚持世界无核化目标,但将继续保持核威慑力。
北约成员国遭受传统军事袭击的危险不大,但面临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袭击、导弹攻击等威胁。
北约应保持和发展多方面防御能力,应对成员国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
北约对俄罗斯没有威胁,希望与俄罗斯建立真正的战略伙伴关系。
北约的扩大有利于欧洲的自由和稳定,北约仍将奉行门户开放政策,所有符合加入条件的欧洲国家都可成为北约一员。
2.俄日“北方四岛”领土争端答:俄日“北方四岛”领土争端是指俄罗斯和日本两国关于北方四岛的领土主权的争端。
北方四岛是指俄罗斯千岛群岛和日本北海道之间的国后、择捉、齿舞和色丹四个岛屿,俄罗斯称这四个岛屿为南千岛群岛,日本称之为北方四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重要的资源。
军事等原因,导致俄罗斯与日本在北方四岛问题上争执不下这就是俄日“北方四岛”领土争端。
2014年国际关系学院831国际政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2014年国际关系学院831国际政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国际政治专业综合831(A卷)一、概念题(每题10分,总共60分)1.叙利亚化武危机2.安倍“积极和平主义”3.美欧“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4.人类安全5.超国家主义6.预防性外交二、简答题(每题15分,总共30分)1.简析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主要观点、理论贡献与存在的局限。
2.简析当前东亚区域合作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三、论述题(每题30分,总共60分)1.试析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提出背景、主要内涵、面临障碍与发展前景。
2.试析当代国际体系演变的动力、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一、概念题(每题10分,总共60分)1.叙利亚化武危机答:叙利亚化武危机是指2013年9、10月份爆出的在叙利亚内战中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而引发的危机。
叙利亚由于经济问题导致反对派发生暴乱,要求实现政治民主化,要求巴沙尔下台,危机一直持续并在2013年愈演愈烈,成为各大国关注的重大问题。
叙利亚政府军被爆出在大马士革附近郊区使用化学武器后,政府方面否认使用化学武器。
叙利亚化学武器的使用触犯到美国划定的禁止使用化学武器的“红线”,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将对叙动武并开始部署航母。
由于各方反对及美自身考量,同时在俄罗斯的建议下,叙利亚政府同意“以化武换和平”,即叙利亚政府军交出化学武器,美国放弃对叙利亚动武,实现和平解决化武危机。
目前,叙利亚化武的交接及销毁正在进行,此举避免了危机的扩大化,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了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为解决其他类似国际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2.安倍“积极和平主义”答:安倍“积极和平主义”是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2013年再次上台后提出的日本要维护积极的和平的理论,其实质是为修改和平宪法。
安倍晋三自去年重任首相后将日本政治右倾化继续“发扬”,不断做出耸人听闻的事情。
国际关系学院2006年考研题目一名词解释:1,普法战争2,白里安凯洛格公约3,德黑兰会议4,肯尼迪和平战略5,北约伙伴关系计划6,日本关于联合国维和行动合作纲领二:简答题1,简述二战时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过程及影响2,试述20世纪70-80年代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背景行动及成果?三论述1,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立法,以及租界法案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 2,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战略形态的成因的内容以及影响?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政治)综合简答 1简述东亚峰会的意义2简述中日关系僵局的原因短论 论911事件的影响简述一下二战时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过程及影响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1,普法战争 2,白里安凯洛格公约 3,德黑兰会议 4,肯尼迪和平战略\ 5,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6,日本《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二:简答题1,简述二战时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建立并评价其作用2,试述20世纪70-80年代发展中国家开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斗争的背景、目标及成果。
三论述1,20世纪30年代美国先后制定《中立法》与《租界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战略形态形成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政治)专业综合一、简答(每题25分)1试析首届东亚峰会的意义2简析当前中日关系陷入僵局的原因\二、短论 (100分)评估911恐怖事件的影响国际政治专业综合一、名词解释1、“文明冲突论”2、欧洲一体化3、中国提出的新安全观4、国际政治行为体5、民族主义6、第四轮朝核六方会谈二、论述题1、什么是世界格局?试论世界格局划分的基本理论及21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2、试析当前中日关系及中国关于中日关系发展的主张。
3、试论新现实主义的基本理论、流派及意义。
国际关系专业(文传)方向专业综合一、名词解释1、博客2、把关人3、公众4、意见领袖5、财经传播6、遣唐使7、文艺复兴8、和平崛起二、简答题(前4题选答3道,第5题必答)1、试结合信息社会中因特网这一传播新媒体,简析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2、当今美国公共关系理论研究中有所谓“管理学派”、“语艺学派”和“整合营销传播学派”,请选择其中一个学派,简述其对公共关系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其主要的学术代表人物。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的东西远胜于鹰。
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为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
”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完美之外,还因为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1.【答案】A【解析】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从马哲角度上讲,人有思维,有意识,能对客观世界反映,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A。
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环节考打点折扣,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
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A.肯定中包含否定B.量变引起质变C.必然性通过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质变规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A。
3.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
资本主义工资本质是A.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B.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D.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3.【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识记性考点,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工资就是劳动力的价格,劳动力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使用价值是劳动,价值是工资。
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选项B4.2011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的标语,向极富阶层表示不满。
漫画所显示的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级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A.劳资冲突的集中表现B.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C.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D.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4.【答案】C【解析】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就是两极分化,剥削程度加深,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相对人口过剩。
国际关系学院注重:国际关系学院所有的试题和答案均不单独出售,购买试题的同时必须购买答案。
世界经济专业世界经济专业综合2004——2023年年(2004——2023年年有答案)政府采购专业综合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有答案)国际政治专业国际关系史1998——2002,2023年年——2023年年(1998——2002,2023年年——2023年年有答案)(2023年年为回忆版)国际政治专业专业综合2004——2023年年(2004——2023年年有答案)国际政治专业基础2004(2004有答案)国际关系专业国际关系史1998——2002,2023年年——2023年年(1998——2002,2023年年——2023年年有答案)(2023年年为回忆版)国际关系专业综合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有答案)(2023年年为回忆版)国际关系专业综合(政治方向)2023年年(2023年年有答案)国际关系专业综合(经济方向)2023年年(2023年年有答案)国际关系专业综合(国际文化与传扬方向)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有答案)传扬学理论及其应用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有答案)国际法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有答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二外法语2003——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二外日语2004——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二外德语2003——2023年年,2023年年二外俄语2023年年,2023年年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2003——2023年年,2023年年(A卷),2023年年(B卷),2023年年(2003——2023年年有答案)(注:2023年年的A、B卷缺少汉语部分试题内容)第 1 页/共 3 页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英美文学方向)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有答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综合2003——2023年年,2023年年(2003——2023年年,2023年年有答案)(注:2023年年答案惟独英美文学部分的答案)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综合(翻译方向)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英语教诲方向)2023年年英语专业笔试试题第一卷1979,1981,1983,1985,1989,1991,1995——2002(2000——2002有答案)英语专业笔试试题第二卷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5——2001(1987,2000,2001有答案)英语专业综合考试1985英语翻译1991(1991有答案)国际知识1981语文1981汉语1985,1989,1991,1995——1997,1999——2000法语语言文学专业二外英语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A卷),2023年年(B卷),2023年年法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法语基础、语法知识、法国文学基本知识、古代与现代汉语基础)2023年年,2023年年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法汉互译、法国文学史、作品理解与分析)2023年年,2023年年——20009日语语言文学专业二外英语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A卷),2023年年(B卷)日本文学史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业综合(计算机网络)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专业综合(信号与系统)2023年年,2023年年——2023年年应用化学专业分析化学2023年年专业综合(分析化学)2023年年——2023年年有机化学2023年年专业综合(有机化学)2023年年——2023年年第 3 页/共 3 页。
2012年国际关系学院831国际政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国际政治专业综合一、概念题(每题10分,总共60分)1.《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欧洲债务危机3.德班气候大会4.价值观外交5.安全困境6.两极稳定论二、简答题(每题15分,总共30分)1.简析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2.简析米尔斯海默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30分,总共60分)1.试析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的表现、动因及其对世界经济、政治的影响。
2.试析奥巴马政府“巧实力”外交战略的提出背景、主要内涵及其外交实践。
参考答案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国际政治专业综合一、概念题(每题10分,总共60分)1.《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答:《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指中国和东盟国家于2002年11月签署的一份政治文件,宗旨是维护南海稳定、增进互信和推进合作,为有关当事国最终和平解决争议创造良好条件和氛围。
其主要内容是确认中国与东盟致力于加强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宣言强调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
在争议解决之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并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寻求建立相互信任的途径,包括开展海洋环保、搜寻与求助、打击跨国犯罪等合作。
落实《宣言》后续行动已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围绕南海问题开展对话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为维护南海局势稳定,深化中国-东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1年7月20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落实《宣言》高官会,就落实《宣言》指针案文达成一致,为推动落实《宣言》进程、推进南海务实合作铺平了道路。
2.欧洲债务危机答:欧洲债务危机是指始于2009年l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2010年起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的债务危机。
伴随德法等欧元区的核心国家开始受到危机的影响,欧元大幅下跌,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2013年武汉大学833国际私法与国际法考研真题及详解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国际私法与国际法科目代码:833国际私法部分一、辨析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识别2.公共秩序保留3.FOB(Free Or Board)4.域外送达5.专属管辖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l0分,共40分)1.连结点的发展方向2.区际法律冲突的特征3.域外直接取证的途径和方式4.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条件三、论述题(共35分)1.论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20分)2.试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生效后我国属人法的变革(15分)国际法部分一、辨析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2.国籍的抵触3.最惠国待遇二、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国际法上的先占及其条件2.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制度三、论述题(15分)论条约的解释参考答案武汉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国际私法与国际法科目代码:833国际私法部分一、辨析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识别答:识别又称定性或归类,是指在适用冲突规范时,依照一定的法律制度或法律观念对有关的事实或者问题进行分析,对有关的事实构成的性质做出定性或者分类,把它归入特定的法律范畴,从而确定应该援用何种冲突规范的法律认识过程。
识别一方面是对涉外民事案件所涉及的事实或者问题加以分类或者定性,纳入特定的法律范畴;另一方面是对冲突规范所适用的法律术语进行解释,包括对冲突规范范围和对冲突规范连接点的解释。
2.公共秩序保留答:公共秩序保留,在英美法系国家中称为“公共政策”,在大陆法系国家一般称为“公共秩序”、“保留条款”或“排除条款”或者“公序良俗”。
公共秩序保留是指一国法院依据本国的冲突规范应适用外国法时,或者依法应该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时,或者依法应该提供司法协助时,因这种适用、承认与执行或者提供司法协助会与法院地的重大利益、基本制度、法律的基本原则或道德的基本观念相抵触而有权排除和拒绝的保留制度。
1998年—2012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汇编1998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国际关系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巴黎和约2、大西洋宪章3、租借法案4、苏日中立条约5、马歇尔计划6、苏美英三国核禁试条约7、古巴导弹危机8、双遏制政策二、问答题1、简述19世纪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的意图及内容2、简述1945年苏联同蒋介石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原因及条约内容3、1998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类方向试题)一、名词解释1、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2、俄罗斯跨世纪的国家安全构想3、“非北约军事盟友关系”4、桑戈委员会5、第二代维和行动6、跨大西洋新纲要7、一国两制8、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二、论述题1、冷战后世界地缘政治形势变化的新特点2、“中国因素”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影响3、联合国改革的原因、现状与前景1999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国际关系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维也纳会议2、华盛顿会议3、九国公约4、苏日中立条约5、南北对话6、中美建交联合公报7、国际格局8、七十七国集团9、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二、论述题1、论述联合国成立的宗旨及历史意义2、简述万隆会议的历史意义1999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政治类方向试题)一、名词解释1、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2、联合国的预防性外交3、塔利班4、国际行动理事会5、弹劾6、外交关系7、信息战8、世界人权宣言二、论述题1、论述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对多极化、两极化与世界稳定关系的主要看法2、论述中国新安全观2000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国际关系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门罗主义2、朴茨茅斯和约3、蒙特勒会议4、罗斯福新政5、国际联盟6、雅尔塔协定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南南合作9、国家主权原则二、论述题1、什么是国际体系?近代国际关系的首次国际体系是怎样形成的?2、什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政策?为何要执行这一政策?3、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有些什么新特点?2000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政治类方向试题)一、名词解释1、压力集团2、代议制民主3、国际格局4、美国对台湾的“三不政策”5、北约新战略6、克什米尔问题7、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8、世界主义学派二、论述题1、运用一种或几种危机决策理论分析中国驻南使馆遭北约空袭后中美关系的发展进程2、简述近年来多极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特点与新趋势3、分析欧美“第三条道路”的内容及国际影响2000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短论)试论21世纪美、欧、日、俄等世界大国及力量中心的发展战略2001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国际关系史试题)一、简答题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2、奥斯曼帝国3、神圣同盟4、洛桑条约5、波茨坦会议6、北约联盟7、“六·五”中东战争8、不结盟运动二、问答题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局2、论述尼克松主义3、论述冷战后大国关系的新特点2001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政治类方向试题)一、名词解释1、库尔德问题2、霸权稳定轮3、古阿姆集团4、全球化5、地缘地带轮二、简答题1、简析世界区域化与多极化的关系2、试析统一(台湾)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三、论述题1、有人说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也有人称21世纪是大西洋世纪,你怎么看?四、国际时事短论从驴象之争看美国大选2002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国际关系史试题)一、名词解释1、克里米亚战争2、三国干涉还辽3、英日同盟4、和平法令5、开罗会议6、克什米尔争端7、华沙条约组织8、科索沃战争二、问答题1、简述凡尔赛体系的形成与特点2、简述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的影响3、论述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新变化2002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政治类方向试题)一、名词解释1、欧洲一体化2、东亚模式3、《京都议定书》4、“聪明制裁”5、非传统安全6、人权外交7、公民社会8、数字鸿沟二、简答题1、从上海合作组织看国家共同治理2、试析泛全球化运动及其影响3、简析世界非政府组织的运动现状及前景三、论述题分析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2002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短论)简析“9.11”后亚太地区大国关系的新动向2003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国际关系专业基础)一、名词解释1、美西战争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3、《中美八·一七公报》4、欧洲联盟5、《俄美新战略关系联合宣言》6、均势7、软权力8、调停二、简答题1、简述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主要过程及意义2、简析二战后亚洲国家先于非洲国家获得全面独立的原因三、论述题1、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苏关系的缓和及影响2、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分析国家主权在当代面临的冲击与挑战2003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国际关系专业综合)一、论述题1、试分析冷战后北约的新变化2、试分析冷战后国际恐怖主义泛滥的原因二、短论从国际形势角度,分析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2004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国际关系专业基础)一、名词解释1、光辉孤立政策2、泛突厥主义与“东突”3、中美英开罗宣言4、蒙巴顿分治方案5、中东“六·五”战争6、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7、八国集团8、综合国力二、简答题1、简述国家利益的概念、内涵及作用2、简述伊朗伊斯兰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三、论述题1、试析英法20世纪30年代,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原因、本质及后果2、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的起源2004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国际关系专业综合)一、论述题1、试析“台独”问题2、试析世界贸易组织坎昆会议的结果及影响二、短论1、试析欧美矛盾的特点、原因、走向2、谈谈你对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看法2004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政治专业(国际政治专业基础)一、名词解释1、光辉孤立政策2、泛突厥主义与“东突”3、拉巴洛条约4、中美英开罗宣言5、蒙巴顿分治方案6、中东“六·五”战争7、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8、八国集团二、简答题1、试析伊朗伊斯兰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试析战后初期日本民主改革及其对日本的影响三、论述题1、试析英法20世纪30年代推行绥靖政策原因、本质及后果2、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的起源2004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政治专业(国际政治专业综合)一、名词解释1、国家利益2、国际组织3、非传统安全4、恐怖主义5、布什主义6、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二、论述题1、论述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试析21世纪初的国际形势3、什么是国际政治学?它的学科研究领域是什么?2005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国际关系专业基础)一、名词解释1、中日甲午战争2、慕尼黑协定3、联合国家宣言4、勃兰特“新东方政策”5、卡特主义6、欧洲联盟条约二、简答题1、简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的原因2、简述20世纪80年代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及原因三、论述题1、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2、从政治、经济、宗教、战略的角度阐述巴以矛盾产生的深层次原因2005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国际关系专业综合)一、论述题1、试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2、试析朝鲜核问题的发展前景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二、短论试析小布什上台以来中美关系变化的原因及其走向2005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政治专业(国际政治专业综合)一、简答题1、京都议定书2、人权外交3、国际关系民主化4、国际法的基本原则5、中国关于“面对21世纪中美关系的五点指导方针”6、民族主义二、论述题1、论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国际政治的定义、实质和主题3、试析“9·11”事件以来国际关系的变化2006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国际关系专业基础)一、名词解释1、普法战争2、白里安—凯洛格公约3、德黑兰会议4、肯尼迪和平战略5、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6、日本《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二、简答题1、简析二战初期苏联“东方战线”的建立并评价其作用2、简析20世纪70、80年代发展中国家开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斗争的背景、目标及成果三、论述题1、试论20世纪30年代美国先后创立的《中利法》与《租借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2、试论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战略态势形成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2006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国际关系专业综合)一、论述题1、试论首届东亚峰会的意义2、简析当前中日关系陷入僵局的原因二、短论评估“9.11恐怖事件”的影响2006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政治专业(国际政治专业综合)一、简答题1、文明冲突论2、欧洲一体化3、中国提出的新安全观4、国际政治行为体5、民族主义6、第四轮朝核六方会谈二、论述题1、什么是世界格局,论述世界格局划分的基本理论以及21世纪初的世界格局2、试析当前中日关系及中国关于中日关系发展的主张3、试论新现实主义的基础理论、流派及意义2007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1、拉巴罗条约2、不承认主义3、波茨坦公告4、日本北方领土5、柏林墙6、古巴导弹危机7、海湾战争8、戈尔巴乔夫外交政策新思维二、简答题1、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取得的成果及其影响2、冷战时期美国以灵活反应战略取代大规模报复战略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三、论述题1、战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原因、发展特点及冷战后所面临的挑战2、战后初期苏联与东欧国家经济、政治、军事关系的建立与发展2007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国际关系专业综合)一、名词解释1、世界格局2、基督教3、软均势论4、八国集团5、非传统安全二、论述题1、简析日美同盟关系变化的原因2、论述欧盟东扩的考虑三、短论浅析美国“9.11”事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2007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国际政治专业综合)一、名词解释1、建构主义2、“和谐世界”理念3、国际关系4、美国的“大中东计划”5、国际战略6、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二、论述题1、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意义2、论述全球化的内涵、意义及其面临的问题3、简析新自由主义基本理论、意义及其局限性2008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1、国际联盟2、道威斯计划3、布雷顿森林会议4、克什米尔问题5、日本综合安全保障战略6、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二、简答题1、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2、简析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的演变及其原因三、论述题1、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形成、影响及内部斗争2、苏联解体的原因、过程及其国际关系的影响2008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综合)一、论述题1、从中非首脑会议看中国与非洲的关系2、试析反恐战争对美国的影响二、短论谈谈你对本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变化及影响的看法2008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政治专业综合)一、概念题1、国际体系2、进攻性现实主义3、颜色革命4、国际关系理论的英国学派5、“9.11”事件二、简单题1、简述冷战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俄发展特点2、简述2003年以来的伊拉克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三、论述题1、试述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异同2、试述新世纪初中国外交的基本政策和主张3、什么是恐怖主义?试析当代恐怖主义的主要类别2009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1、五国海军协定2、苏台德问题3、灵活反应战略4、第四点计划5、三环外交6、哈尔斯坦主义二、简答题1、苏伊士运河危机的来龙去脉及影响2、古巴导弹危机的过程及影响三、论述题1、德意日“轴心国集团”的形成过程2、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基本内容及影响2009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综合)一、简答题1、次货危机2、金砖四国3、结构现实主义二、论述题1、俄格冲突的背景及影响2、气候变化问题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三、短论题从北京奥运会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2009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政治专业综合)一、简答题1、国际治理2、霸权稳定论3、里斯本条约4、巴厘岛路线5、中日战略互惠关系6、次贷危机二、简单题1、简述肯尼斯·沃尔兹关于国际冲突根源的层次分析理论2、简析当代国际非政府组织兴起的背景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3、简析近年来美俄关系中的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三、论述题1、试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型2、结合近年来国际形势的演变,论述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的新特点2010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1、国际联盟2、七十七国集团3、波茨坦会议4、猪湾事件5、舒曼计划6、中美八一七联合公报二、简答题1、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经过及国际影响2、非洲独立运动发展原因和发展阶段题三、论述题1、试比较赫鲁晓夫和斯大林外交政策的异同2、尼克松对外政策调整的背景及其国际影响2010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综合)一、简答题1、中美共治与G22、“巧实力”3、制度自由主义二、论述题1、奥巴马政府和小布什政府反恐战略的异同2、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立场的不同三、短论题二十国集团和国际战略格局新变化(要求写少于100字的内容提要和3-5个关键字,正文1500字左右)2010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政治专业综合)一、名词解释1、中美联合声明(2009)2、哥本哈根会议3、G20峰会4、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5、新自由制度主义6、预防性外交二、简答题1、简析民主和评论及其对冷战后美国外交的影响2、中国新安全观提出的背景、主要内涵及其重要意义三、论述题1、东亚经济一体化背景、进程及其特点2、试析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及其对国际体系的影响2011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1、杨格计划2、联合国家宣言3、柏林空运4、经互会5、石油输出国组织6、独立国家联合体二、简答题1、希特勒上台的原因及战略后果2、简述1960年新《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出台背景三、论述题1、试评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苏关系的互动及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2、20世纪80年代欧洲一体化的新进展及其背景2011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综合)一、简答题1、“颜色革命”2、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3、进攻性现实主义二、论述题1、试述“无核世界”理念对国际核军控进程的影响2、论述《里斯本条约》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影响三、短论关于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看法2011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政治专业综合)一、概念题1、北约里斯本峰会2、俄日“北方四岛”领土争端3、东亚峰会4、公共外交5、一体化6、依附理论二、简答题1、简析国际格局转换的基本动因2、简析当代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与活动特点三、论述题1、试析奥巴马上台以来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表现、原因及其影响2、试论当代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特点及在国际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与面临的挑战2012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1、洛迦诺会议2、大西洋宪章3、马歇尔计划4、勃列日涅夫主义5、埃以戴维营会谈6、两伊战争二、简答题1、《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背景、内容及影响2、欧安会议建立的过程与成果三、论述题1、从美苏伊朗问题上的冲突,看美苏冷战爆发的根源与“责任”2、试述南北对话的发展历程2012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关系专业综合)一、名词解释1、占领华尔街2、东亚峰会3、霍布斯自然状态二、论述题1、欧债危机对欧盟发展的影响2、阿拉伯之春对中东地缘战略的影响三、短论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论述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可行性2012年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政治专业综合)一、概念题1、欧债危机2、《南海共同行动宣言》3、德班气候大会4、价值观外交5、两极稳定论6、安全困境二、简答题1、中东北非动荡原因、特点及影响2、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内容及影响三、论述题1、新兴国家群体崛起的原因、特点及政治经济影响2、奥巴马巧实力外交提出的背景、内涵及外交实践第11 页共11 页。
2012年国际关系学院831国际政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国际政治专业综合
一、概念题(每题10分,总共60分)
1.《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2.欧洲债务危机
3.德班气候大会
4.价值观外交
5.安全困境
6.两极稳定论
二、简答题(每题15分,总共30分)
1.简析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2.简析米尔斯海默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30分,总共60分)
1.试析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的表现、动因及其对世界经济、政治的影响。
2.试析奥巴马政府“巧实力”外交战略的提出背景、主要内涵及其外交实践。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每题10分,总共60分)
1.《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答:《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指中国和东盟国家于2002年11月签署的一份政治文件,宗旨是维护南海稳定、增进互信和推进合作,为有关当事国最终和平解决争议创造良好条件和氛围。
其主要内容是确认中国与东盟致力于加强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宣言强调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
在争议解决之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并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寻求建立相互信任的途径,包括开展海洋环保、搜寻与求助、打击跨国犯罪等合作。
落实《宣言》后续行动已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围绕南海问题开展对话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为维护南海局势稳定,深化中国-东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1年7月20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落实《宣言》高官会,就落实《宣言》指针案文达成一致,为推动落实《宣言》进程、推进南海务实合作铺平了道路。
2.欧洲债务危机
答:欧洲债务危机是指始于2009年l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2010年起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的债务危机。
伴随德法等欧元区的核心国家开始受到危机的影响,欧元大幅下跌,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盟采取了包括7500亿欧元救助机制、紧缩政府财政等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加以应对,力阻债务危机多米诺骨牌式蔓延。
然而,欧盟的救助措施并未取得市场认同,危机仍在发展。
救助机制的长期效果受到质疑,因为制度性问题仍有待解决。
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动荡不已。
如果危机久拖不决,全球经济增长将面临严峻挑战。
3.德班气候大会
答:德班气候大会是指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南非德班召开的第17次缔约方会议。
会议主要有两个议程,一是落实2010年墨西哥《坎昆协议》的成果,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二是关于续签《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这是大会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2月11日,德班气候大会终于拉上帷幕。
会议通过了“德班一揽子决定”,同意《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在2013年生效。
但由于发达国家缺乏政治诚意,“巴厘路线图”谈判仍未完成。
会议取得了五大成果:①坚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授权,坚持了双轨谈判机制,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②就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作出了安排;③在资金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④在《坎昆协议》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适应、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的机制安排;⑤
深入讨论了2020年后进一步加强公约实施的安排,并明确了相关进程,向国际社会发出积极信号。
4.价值观外交
答:价值观外交是指按照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制定外交政策,以影响他国国民价值观为核心的外交手段。
价值观外交是典型的冷战思维。
冷战后小布什刚政府采取的单边主义外交路线,其实是价值观外交的一个变种,“邪恶轴心”、“流氓国家”等基本是按美国价值观给出的标签。
日本野田政府在2011年11月的东亚峰会上正式启动“价值观外交”。
即日本与拥有相同经济、法制价值观的国家加强合作,如印度、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利用东南亚地区论坛、日美韩、日美澳、日美印等对话框架确认“共同价值观体系”。
5.安全困境
答:安全困境是指在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障自身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反而会降低其他国家的安全感,从而导致该国自身更加不安全的现象。
一个国家即使是出于防御目的增强军备,也会被其他国家视为需要作出反应的威胁,这样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国家难以摆脱的一种困境。
6.两极稳定论
答:两极稳定论是指关于国际体系稳定性的一种观点。
沃尔兹等一些学者认为在两极世界中,建立在同盟基础上的敌对国家间军事和政治关系更为确定,误解和冲突更少。
两极盟主出于自保的本能,会不断寻求在各种实力要素上维持均势,包括军事和技术力量,因此两极体系比多极体系较为稳定。
而多极世界中双边关系和潜在的冲突模式都增多了,发生冲突
的可能性更大。
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集团相互制约的两极格局为此提供了典型案例。
二、简答题(每题15分,总共30分)
1.简析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答:(1)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的原因
①经济危机的深化。
经济结构转型或经济质量提升需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中东北非国家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在全球化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
②内部的社会矛盾的长期积累。
中东北非地区宗教民族问题突出,经济发展迟缓,社会矛盾积累较深,一触即发。
③新技术革命的影响。
而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静水深流,使得潜在的冲突易燃突发,且难以控制地播散。
④外部势力的干涉导致动荡进一步蔓延。
中东北非地区地处“五海三洲”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大国纷纷插手干涉这些国家的内部势力。
(2)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的特点
①内生性。
中东北非政局动荡主要是内部矛盾激化,在一个适当的导火索下爆发出来,具有内生性的特点。
②突发性。
中东北非地区的一些列的事件爆发此前没有征兆,极具突然性。
③扩散性。
一旦爆发,呈多米诺骨牌的态势扩散到周边其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推波助澜,扩散速度之快令人惊讶。
(3)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的影响:
①中东地缘政治的稳定及各大力量的重组。
政局动荡,各种势力纷纷走上前台,各大力
量为利益而分化组合,地缘政治的压力前所未有。
②对阿以关系的冲击。
中东北非地区的政局动荡,多发生在阿拉伯国家,事实上严重削弱了阿拉伯国家的力量,对阿以关系产生不可估量的变数。
③政治伊斯兰势力的崛起。
中东动荡使部分国家世俗权力体系被削弱乃至推翻,过去长期处于被压制状态的政治伊斯兰势力得以“翻身解放”
④国际能源价格的稳定。
中东北非地区分布着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政局的动荡势必影响原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进而影响国际能源价格的稳定和国际期货等金融市场的起伏。
2.简析米尔斯海默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答:(1)米尔斯海默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进攻性现实主义是米尔斯海默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中提出的后冷战时代最有影响的现实主义理论。
基本观点是:强调国际体系的霍布斯主义性质,国际体系中的无政府状态决定了安全的稀缺性,国家永远无法知道拥有多少权力才能保证生存,为保证自身安全大国以进攻的思维和行动争夺权力、追求霸权,争霸成为大国关系的必然趋势,结果便常常导致冲突和战争。
这就是大国政治的悲剧。
(2)米尔斯海默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影响
①米尔斯海默在结构现实主叉的分析框架下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现实主义的权力政治理论,被认为是现实主义流派自摩根索经典现实主义和沃尔兹新现实主义问世以来最为重要的理论发展。
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与美国小布什政府“单边主义”的外交理念不谋而合,由于美国采取具有进攻性的“先发制人”的单边主义战略已经碰壁。
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受到广泛质疑和争议,充分体现了该理论所蕴含的深刻影响,彰显了它所提研究议程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