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苏教版】第三单元第8课《力与运动》练习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2.00 KB
- 文档页数:3
物理第九章《力与运动》单元试题一、单选题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力总是静止B.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静止,不受力总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物体受力才运动,不受力就停下来2.如图所示,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头上,关于锤头紧套在锤头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锤头受惯性作用B.由于锤柄受惯性作用C.由于人施给了锤柄作用力D.由于锤柄突然停止,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3.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A.物理书所受重力与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B.物理书所受重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C.物理书所受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D.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4.如图所示,两块磁性清洁器M和N隔着窗玻璃总能合在一起移动擦玻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清洁器静止在玻璃上是因为受到摩擦力B.M和N一起移动说明力能维持物体运动状态C.N受到的重力和磁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M对N的吸引力和N对M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5.下列运动项目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错误的是()A.立定跳远——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足球比赛——用力使足球飞出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引体向上——人对单杠的拉力与单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打篮球——篮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6.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
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B.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C.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在同一直线D.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7.如图,木块随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木块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B.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C.木块对车的压力与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车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平衡力D.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8.如图小华斜拉着行李箱沿水平方向匀速行走在水平路面上。
01 力与运动一、选择题1.在下列比赛项目中,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头球攻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用力向后划水,皮划艇才能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百米冲刺后停下,是因为运动员的惯性消失了【答案】D【解析】A、头球攻门,改变球的运动方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B、用力拉弓,弓变弯,力使弓发生形变,故B正确;C、用力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会给船桨一个向前的力,皮划艇才能前进,故C正确;D、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由于运动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D不正确,故选D。
2.图中,F1与F2是平衡力的是()【答案】C【解析】平衡力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3.下列情景中利用惯性的是()A.驾驶员要系好安全带B.禁止汽车超载行驶C.公交车启动时,提醒乘客抓好扶手D.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就能套紧锤头【答案】D【解析】系安全带是防止突然减速或突然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向前倾倒,导致受伤,是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汽车超载会增大惯性,当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容易造成车祸,应该防止,不符合题意;汽车启动时乘客容易后仰,应该抓住扶手,防止惯性带来危害撞击头部,不符合题意;撞击时,锤柄停止,锤头由于惯性继续运动而套在锤柄上,符合题意。
4.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C.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D.实验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D【解析】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是通过控制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实现的,A不符合题意;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B不符合题意;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小车滑行的距离越短,C不符合题意;该实验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符合题意。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课堂作业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就会慢慢停下来B.射出枪口的子弹利用惯性继续向前飞行C.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沿杆竖直向上匀速爬行时,所受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练习滑板运动时,单脚蹬地,人和车一起向前滑行。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人和车一起滑行时,若车碰到障碍物,人会向后倾倒B.蹬地时,脚对地面的力和人与滑板的总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脚向后蹬地,人和车向前滑行,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停止蹬地后,车滑行一段距离会停下,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3.如图所示,拉着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与木块所受重力平衡的力是()A.木块受到的拉力B.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C.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D.木块对桌面的压力4.足球是青少年热爱的一项运动,足球比赛中如图所示现象的解释,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足球只受到重力作用B.足球飞在最高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它将静止C.球最终落回地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足球在地面滚动时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受到摩擦力5.体育课上小明同学把实心球推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实心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力情况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手对实心球的作用力)()A.B.C.D.6.12月19日,2021重庆马拉松迎新跑活动在广阳岛激情开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跑前,静止的运动员不受力的作用B.选手冲线后无法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运动员鞋底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D.运动员匀速转弯时,他受到的合力为0,运动状态不改变7.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成功举行,给世界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宴。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课课练(课后练习题)附答案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1.给动物分类一、选择题1.O不属于脊椎动物A.孔雀B.蚂蚁C.小丑鱼D.猴子2.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A.华南虎B.美洲豹C.帝企鹅D.袋鼠3.蝴蝶属于OA,脊椎动物B.无脊椎动物C.植物D,以上都不是4.在动物园的灵长类区,我们能看到()A.蛇B.猴子C.鹦鹉D,鳄鱼5.按运动方式进行划分,小丑鱼的运动特征是OA.在水里游B.在陆地走或爬C.在天上飞D,以上都可以二、判断题1•因为蚯蚓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所以它是脊椎动物2.人类的脊椎是一节一节的,其他动物的脊椎都是完整的一3.常见的鸡、鸭、鹅等家禽属于脊椎动物4.蚊子、苍蝇等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5.我们只能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参考答案】6.B2.A3.B4.B5.A1.×2.×3.√4.√5.×2.鱼类一、选择题1.O不属于鱼类的特征A.靠鳍呼吸8.身体呈纺锤形C.覆盖羽毛D.用鳍游泳9.以下生物,属于鱼类的是OA.青蛙B.螃蟹C.小丑鱼D.蝴蝶10鱼在游泳时不断地张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在喝水B.它在进食C.它在呼吸水里的氧气D.它在说话11用滴管吸取少量红色液体,并悄悄地滴在鱼嘴前方,我们可以看到OA.红色液体从鱼的嘴部吸入,从鲤部流出12红色液体从鱼的鲤部吸入,从嘴部流出C.红色液体从鱼的鲤部吸入,从鲤部流出D.红色液体从鱼的嘴部吸入,从嘴部流出13很多鱼类身体的形状都很相似,这是因为这种形状OA.利于隐藏自己B.能减小水的阻力C.能吸引异性D,以上都是1.鱼类属于脊椎动物2.鱼类在水中生活,所以不需要氧气3.在水中生活的脊椎动物都是鱼4.鱼在游动时,尾鳍用于维持身体平衡5.鱼只能用鲤呼吸【参考答案】1.C2.C3.D4.A5.B1.√2.×3.×4.√5.×3.鸟类一、选择题1.燕子的尾巴具有()的作用A.减少空气阻力B.飞翔C.掌握平衡,控制方向D,装饰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OA.带钩的鸟爪容易抓住树干,适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食B.鸭子的脚趾中间有蹊,使得脚掌宽大,只适宜在陆地上行走C.鸵鸟的足非常粗壮,只有两趾,有利于支撑鸵鸟巨大的身体D.火烈鸟可以靠一只爪子支撑身体5.家鸽的绒羽最主要的作用是()A.保暖B.飞行C.装饰D,繁衍6.鸟类的喙一般用于()A.取食B.繁衍C.争斗D.控制飞行方向7.将鸟的正羽羽根剪断,里面是()A.空心的B.骨髓C,骨头D血液二、判断题1.鸟属于脊椎动物2.所有的鸟类都会飞3.鸟类的羽毛是实心的4.鸟的羽毛主要用于装饰和保暖5.鸭子的脚趾中间有蹊是为了划水时省力【参考答案】l.c2.B3.A4.A5.A1.√2.×3.×4.×5.√4.哺乳类一、选择题1.能够说明蝙蝠是哺乳动物的关键特征是()A.体表被毛B.哺乳C.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D以上都是2.生活在海洋中的鲸鱼属于()A.哺乳动物B.鱼类C.鸟类D植物3,下列动物的繁殖方式是胎生的是()A.鸟类B.鱼类C.哺乳动物D.昆虫类4,北极熊的皮下有着一层厚厚的脂肪,其作用是()A.伪装B.保温C.保护D.以上都是5,下列那些哺乳类动物不是生活在海里()的A.鲸鱼B海豚C海豹D.大象二、判断题1.狮子、大象、鲸都是用乳汁哺育后代的2.蝙蝠是鸟类,不是哺乳动物3.人是哺乳动物4,哺乳动物的脂肪不具备保暖作用5.鲸鱼是鱼类,也是哺乳动物【参考答案】1.B2.A3.C4.B5.D1.√2.×3.√4.×5.×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5.运动与位置一、选择题1.在前进的火车中,以O作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A.窗外的树B.轨道旁边的小河C.车厢里的座椅D.车厢外的房屋2•诗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巍巍青山两岸走”选用的参照物是()A.巍巍青山B.岸边的树C.小小竹排D.天空的太阳3.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人相对于汽车是()A.静止的B.运动的C.无法判断D.以上都有可能4•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O发生变化A.大小B.位置C.颜色D,形状5.“小红家在小明家的正东方向300米处”这句话中O是参照物A.300米8.小明家C.小红家D,正东方向二、判断题1.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要先确定参照物9.参照物是假定静止不动的10.高山一定是静止不动的11小红在跳绳是运动的,小刚坐在地上是静止的12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参考答案】1.C2.C3.A4.B5.B1.√2.√3.×4.×5.√13.不同的运动一、选择题1.在下列运动中,从物体的运动路线来看,做直线运动的是A.向空中斜抛出的小石头B.旋转的车轮C.正在工作的升降电梯D.飞行的蝴蝶14直升飞机的运动方式是OA.螺旋桨转动B.机身做直线运动C.螺旋桨做直线运动D,机身转动15在水平地面上推木块,木块动起来,木块的主要运动方式是()A.移动B.滚动C.转动D挪动16下列不属于曲线运动的是OA.拨弄琴弦B.水车转动C.风车转动D.摆锤摆动17下列运动属于复合运动的是()A.锯木头B.旋转木马C.荡秋千D.时针转动二、判断题1.物体只能以一种运动方式运动2.拨动钢尺时,钢尺的运动方式是曲线运动3.苹果落地属于直线运动4.我们走路时,身体只有直线运动一种方式5.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参考答案】1.C2.A3.A4.A5.B6.×2.√3.√4.×5.√7.运动的快慢一、选择题1.以下是速度的单位的是()A.米/秒B.米C•秒D.小时2•小明和小红同时从运动场一端出发,1分钟后我们可以分别测量他们的(),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A.距离B.步数C.速度D.以上都可以3.小明用2米/秒的速度走完26米,用了()秒A.2B.13C.12D.104.一条鱼游动速度3米/秒,游动5秒钟游了O米A.3B.5C.8D.151.1米/秒和60米/分钟这两个速度OA.1米/秒速度更快2.60米/分钟速度更快C.两个速度一样快D.无法比较二、判断题1.在运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所用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运动的快慢。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力与运动》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常见的力》的《力与运动》。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说课。
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三课,紧紧围绕运动的快慢即物体的运动速度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设置运动员比赛的情境,从公平公正的角度提出距离与时间,这实际上就是影响速度的两个重要因素,最后揭示出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第二部分是给常见的交通工具、动物等运动速度排序;第三部分从实际操作层面去感知速度,测量走路的速度,在这个活动里面学会测量距离与时间,然后运用前面所学到的知识去计算速度;第四部分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孩子们的身边出发,理解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整节课用运动速度来描述物体的运动,通过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给运动速度排序等,从量化的角度去描述运动。
二、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运动并不陌生,从每天自己做的运动到身边各种物体的运动,运动有快有慢,而"速度"则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测量运动的速度,比较运动的快慢;同时将运动与能量建立联系,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物理学概念的教学在小学阶段存在严谨性和小学生认知特点的矛盾,小学科学的教学既要保证概念的严谨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教材用较多证据和资料,以测量活动和分析活动为首相接的主线,展开教学内容,重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为将来中学学习打好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1.知道能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2.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3.能够测量并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
4.能够给不同物体的运动速度排序,了解不同的运动物体有着不同的运动速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速度的意义并能够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
难点∶测量并计算走路的运动速度。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力与运动教科版课后练习六十一
第1题【单选题】
下面是教材中的几幅图,对图中所示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飞行”,但终会停下来,说明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维持
B、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
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此时受到的摩擦力
D、蹦蹦杆跃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身体失去惯性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的大小不改变,它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B、物体作曲线运动时,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C、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一定保持静止
D、物体只要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改变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一个铅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和铅笔盒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铅笔盒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铅笔盒能保持静止,说明桌面没有对它施加力
D、铅笔盒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橡皮在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 )。
四年级科学上册《力与运动》试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填空题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_______与______。
2、拉力大,小车前进_______;拉力小,小车前进______。
3、水具有_______,能使得潜艇浮出水面。
4、磁力能改变钢珠的运动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压缩空气有弹性,可使皮球弹起来。
()2、对于同一辆汽车来说,载重越少,速度越快。
()3、车轮的数量越多,小车运动越快。
()4、在实验中,确定起点和终点判断小车行驶的快慢。
()5、飞机的起飞、轮船的起航和风车的转动都离不开力。
()6、垫圈加的越多,拉力越大,小车速度越快。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内。
1、风车转动起来与()有关。
A、摩擦力B、风力C、磁力2、汽车运动快慢与()无关。
A、拉力大小B、载重多少C、车轮多少3、以下事例中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 B C4、下面事例中与摩擦力有关的是()A、运动中的自行车停下来B、风车转动起来C、磁力小车拐弯5、如图所示,苹果落地所受到的力是()A、重力B、拉力C、磁力6、在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的实验中,要保持不变的一个因素是()A、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B、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C、增加垫圈的个数7、小车5秒钟行驶50厘米,要让小车5秒行驶60厘米,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用更大的拉力B、用更小的拉力C、增加重量四、连线题:将事例与相关的力连线小球漂在水面上行驶的汽车停下跳蹦蹦床磁力风力弹力摩擦力浮力杨柳飘飘悬浮列车五、实验探究题: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1、我的猜测:垫圈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小车行驶的速度越()。
2、我的方法:成倍增加垫圏,观察小车运动的快慢的变化记录,并完成平均数计算。
3、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快慢方向2、快慢3、浮力4、方向二、判断题1、√2、√3、×4、√5、√6、√三、选择题1、B2、C3、C4、A5、A6、A7、A四、连线题小球漂在水面上行驶的汽车停下跳蹦蹦床磁力风力弹力摩擦力浮力杨柳飘飘悬浮列车五、实验探究题1、多快2、17 9 53、同一辆小缆车的绳子上挂的重物越重,小车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8《力与运动》练习
一、填空题
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_______与______。
2、拉力大,小车前进_______;拉力小,小车前进______。
3、水具有_______,能使得潜艇浮出水面。
4、磁力能改变钢珠的运动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压缩空气有弹性,可使皮球弹起来。
()
2、对于同一辆汽车来说,载重越少,速度越快。
()
3、车轮的数量越多,小车运动越快。
()
4、在实验中,确定起点和终点判断小车行驶的快慢。
()
5、飞机的起飞、轮船的起航和风车的转动都离不开力。
()
6、垫圈加的越多,拉力越大,小车速度越快。
()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内。
1、风车转动起来与()有关。
A、摩擦力
B、风力
C、磁力
2、汽车运动快慢与()无关。
A、拉力大小
B、载重多少
C、车轮多少
3、以下事例中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 B C
4、下面事例中与摩擦力有关的是()
A、运动中的自行车停下来
B、风车转动起来
C、磁力小车拐弯
5、如图所示,苹果落地所受到的力是()
A、重力
B、拉力
C、磁力
6、在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的实验中,要保持不变的一个因素是()
A、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B、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
C、增加垫圈的个数
7、小车5秒钟行驶50厘米,要让小车5秒行驶60厘米,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用更大的拉力
B、用更小的拉力
C、增加重量
四、连线题:将事例与相关的力连线
小球漂在水面上磁力
行驶的汽车停下风力
跳蹦蹦床弹力
杨柳飘飘摩擦力
悬浮列车浮力
五、实验探究题: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1、我的猜测:垫圈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小车行驶的速度越()。
2、我的方法:成倍增加垫圏,观察小车运动的快慢的变化记录,并完成平均数计算。
3、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快慢方向
2、快慢
3、浮力
4、方向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三、选择题
1、B
2、C
3、C
4、A
5、A
6、A
7、A
四、连线题
小球漂在水面上磁力
行驶的汽车停下风力
跳蹦蹦床弹力
杨柳飘飘摩擦力
悬浮列车浮力
五、实验探究题
1、多快
2、17 9 5
3、同一辆小缆车的绳子上挂的重物越重,小车的运动速度就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