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记叙文:记叙文的结构(精华版)
- 格式:ppt
- 大小:451.00 KB
- 文档页数:89
记叙文的四种结构模式关于记叙文的四种结构模式相信大家在学习、工作中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特别是记叙文,记叙文是把一个事实、事件的发展过程原原本本地叙述出来,让读者清楚了解到这个事实或事件的文章。
优秀的记叙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记叙文的四种结构模式,欢迎大家分享。
记叙文的四种结构模式篇11、时序顺进式(平铺直叙式)即选取生活流程中的某一片断按时序进程进行描写,其内容层次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
其模式如下:开头(引出故事)→故事主体(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细致刻画)→结尾(议论点题)。
例文:鹅与猫的决斗(提要)去年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目睹了一场罕见的鹅与猫的决斗。
那惊心动魄的场面至今使我难以忘怀。
(开头:引出故事。
“罕见”、“惊心动魄”、“难以忘怀”点出故事特点,吸引读者。
)那天一我刚放学回家,轻轻推开院门,只见一只母鹅警惕地瞪着一只野猫。
刚出世不久的一群小鹅在母鹅的身后惊恐地围成一堆。
地上散布着一些白色的鹅毛。
显然,鹅猫决斗已经开始一会了。
突然,母鹅伸长脖子,压低鹅头,紧贴地面,像离弦之箭一样冲了过去,将漫不经心地盯着小鹅的野猫狠狠地啄了一口,一撮灰色的猫毛被母鹅摔在地。
野猫一个翻滚从地上跃起,翘起胡子,双目圆瞪……(描写具体决斗过程)。
母鹅艰难地抵挡着野猫的攻击,笨拙的身体成了幼鹅的掩体。
(故事主体部分:描写鹅猫决斗的情景,突出母鹅舍身护幼的精神,为结尾的议论做准备。
)我被母鹅这种伟大的母爱感动了,赶紧轰开了野猫。
精疲力竭的母鹅趴在地上,用翅膀护住幼鹅。
我来到母鹅身旁,轻轻地抚摸着它,安慰着它:一股暖流从我心中冉冉升起……(结尾:扣住“母爱”描写自己的感受或发表议论,深化文章主题。
)2、平列展开式(画面组合式)选取不同角度的几个生活片断或将同一内容的几个侧面在同一层面上平列展开,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其基本模式是:材料①开头(引出材料)→主体→结尾(抒情、议论)材料②例文:看风筝(提要)星期天,我和爸爸去广场玩。
记叙文之行文结构一、知识梳理(一)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顺叙。
是记叙文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的。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是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
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所叙述的中心事件,插入一段与中心事件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中心事件。
作用是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属文章的关键之处。
实际上是在叙述时故意藏去若干片段,到后面适当的地方再把这些片段亮出来,使读者恍然大悟。
作用是造成叙事的波澜。
(二)线索线索的考题也是考查学生对理顺记叙顺序的掌握程度。
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线索,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所以说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内容。
对记叙线索的考查不仅仅是阅读题的考查对象,在写作当中,对线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掌握文章的线索,不仅仅是应对阅读题的关键,也是记叙文写作中重要的一环。
(三)思路就是文章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的脉络、路径。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思路。
而思路并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事实上,文章的思路隐含在文章的结构之中,一篇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
因此,要想把握住文章的总体思路,就应该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从归纳各段段意入手。
给文章划分层次,理清段与段之间以及一段之内各个句群或句子之间的层次关系,是把握文章思路脉络的手段,也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态度的手段。
从中考的实际来看,本考点在设置考题时,常常是将“分析结构,把握思路”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二、方法归纳(一)如何辨别记叙的顺序仔细阅读文章,看看其中有无时间上的先后错落现象,或者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模式的变动现象,如果有,那么这些地方就出现了记叙顺序的变动,可能运用了倒叙或插叙的方式。
高考语文作文之记叙文结构模板【考纲表述】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记叙文的结构模板一、基本结构模板——顺叙式1.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的,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2.顺叙式记叙文要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事由;按故事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叙述;文章中的故事应有头有尾,要写出事情的发生、发展及结束的过程。
3.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账,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模板图示]二、变式结构模板变式模板1 倒叙式1.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2.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形成悬念,引人入胜。
3.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部分仍是按照顺叙的方式进行展开。
4.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使文章的层次不清。
[模板图示]变式模板2 插叙式1.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2.插叙的内容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
3.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
在插叙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模板图示]变式模板3 一线串珠式一线串珠式模板是以一条主要的线索贯串全文,将经过选择取舍后的相对分散独立的写作材料串联起来,使之相辅相成,彼此烘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可以使文章内容充实,结构严谨,主题鲜明,而且能快速布局构思,形成完整的文章。
记叙文的文体架构【考情分析】记叙文是一种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高考中尽量少采用此文体。
【思维导图】课下同学们以此为母板,加入记叙文文体架构的各种技巧来完善该思维导图。
【基础知识】(一)记叙文的一般类型(1)写人类记叙文。
通过描述人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通过特定的环境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文章主题。
(2)叙事类记叙文。
通过叙述事件,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表现主题。
(3)写景类记叙文。
通过描绘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4)状物类记叙文。
通过写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记叙文的构成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文写作要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但相对于记叙、描写来说,其他方式都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三)记叙文的结构顺序写作记叙文,就要明确写作的顺序。
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1)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也就是叙述的顺序与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是一致的。
(2)倒叙:先写结局,然后再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者先写后来的情况,再叙述产生这种情况的经过。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情节,然后再按照原来的事情接叙,这插入的有关部分叫插叙。
(4)补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插入少量文字对人物或事件作简短的补充说明。
(四)记叙文的三种人称第一人称(我,我们),以当事人的口吻和身份叙述,写起来亲切自然。
第二人称(你,你们),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然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是以说话人与听话人以外的第三方作为叙述的主体。
运用第三人称,便于超越时空的界限,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五)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情况。
高考记叙文常见结构结构指的是文章中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具体形式,它就好比是一篇文章的骨架,没有了它,各种材料就犹如一团乱麻,不能形成一篇文章不说,主题也就更是无从揭示了。
因此上我们说,安排好结构对写好一篇文章而言极为关键。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文章,其常见的结构模式大致有以下五种:一、时序贯穿式人物的性格成长、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时间“线条”上的,所以,一般人在写记叙文时均会自觉不自觉地采用时序贯穿式的结构。
如2005年陕西一考生的中考满分作文《窗外的牵牛花》就采用了这种结构,该文先叙述“我”细致观察“爸爸”在“窗外”种的“牵牛花”,再写“我”获得了“努力拼搏,微小的生命也能结出累累硕果”的生活感悟,最后写“我”理解了“爸爸”良苦用心。
像这样的结构安排就使该文在线索上十分明晰,很有特点。
另外,为了增强记叙文形式的美感,有时候也可将贯穿全文的时序特别地“凸显”出来。
现仅节选某同学所写的《考试的惨痛经历》作文的前三自然段,相信同学们能很容易地从中感受到这种写法的好处:7:30 进入教室,8:00就要考试了,赶紧占个靠后的位置。
7:40 已经把所需要的公式写在了桌子上。
提前准备,百战不殆。
7:50 老师走进教室,原来是号称“四大名捕”之一的谭老师,还有平日一贯严肃认真的教导主任毕老师。
【范文】: 窗外的牵牛花今年二三月,爸爸在我房间窗外的小菜园里种上了一些牵牛花。
前几天的一个清晨,早早起床的我推开窗户,立刻便闻到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
朦胧中,几朵粉红色的花儿向我眼前飞来——哦,原来是爸爸种的牵牛花开出了几小朵!我这才意识到,自从爸爸种上牵牛花以来,忙碌的我实在是忘记了在我房间的窗外,在我家的小菜园里,还有那么些微小的生命,在努力地发芽、生长着!而今天它们竟然就能开出艳丽的花朵!情不自禁地,我走出房间,来到窗外的小菜园,仔细观察起这一朵朵的小花来。
只见,这些小花朵,一个个都像张扬的小喇叭,朝着天空高喊着自己的豪言壮语;又像满盛着琼浆玉液的玲珑的高脚杯,等待着凯旋归来的众将士们开怀痛饮。
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常用的几种结构模式
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常用的几种结构模式
记叙文是一种表达方式,旨在以有趣的故事形式将个人或集体的真实经历和思想表达出来。
其中,结构模式是记叙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根据记叙文写作的特点,就常用的几种结构模式,为2020年高考作文提供指导。
首先,“三段式”结构模式是一种常用的结构模式。
这种模式包括三部分:开头、发展和结尾。
开头部分要提出话题,使读者对文章有所了解;发展部分要把事情发展的过程,如起因、经过、结果等都描述清楚;结尾部分要对文章的意义及其教训作出总结,以加强文章的思想性。
其次,“折衷式”结构模式是另一种常用的结构模式。
这种模式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开头、发展和结尾,其中发展部分是最重要的,占文章的大部分。
在发展部分,作者可以把事情有序地分为两个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然后得出结论,表明自己的观点。
最后,“小结式”结构模式是另一种常见的结构模式。
这种模式由三部分组成:开头、发展和结尾。
其中,
发展部分是实质性的,其中包含了讲述的内容,可以采取简介式、问答式等不同形式,以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想法。
在结尾部分,作者可以对文章的主题和意义作出小结,以加强文章的思想性。
综上所述,在记叙文写作中,常用的几种结构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三段式”,“折衷式”和“小结式”,它们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思想。
在2020年的高考作文写作中,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当的结构模式,进一步展现自己的写作水平。
记叙文写作的结构模式介绍记叙文是一种通过叙述事件发生过程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文体,是常见的文学形式之一。
记叙文的结构模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情节发展的方式、时间顺序和叙述角度的选择来进行分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记叙文结构模式。
1. 时间顺序结构:这是最常见的记叙文结构模式,简单明了,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
以事件的发展过程为主线,按照时间顺序逐步描写,可以通过故事中的转折、高潮和结尾来构建故事的张力和情节的层次感。
2. 逆时间顺序结构:与时间顺序结构相反,逆时间顺序结构是从故事的结尾开始,通过倒叙、回忆的方式逐步叙述故事的发生过程。
这种结构模式可以在开头就给读者一个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激发阅读的欲望,同时也能够给读者带来一种特殊的阅读体验。
3. 并行结构:并行结构是指通过多条线索或者多个故事情节的交替叙述,将不同的故事线或者事件叙述在同一时间轴上,从而构建故事的厚度和复杂性。
这种结构模式需要作者巧妙地运用扣人心弦的情节转折和高潮,使不同故事线之间的信息联系紧密,以此吸引读者并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
4. 具象融合结构:在记叙文中,作者可以通过描写事物的具体细节和形象,将读者引入到故事的现场,增加读者的身临其境感。
具象融合结构模式可以通过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来展示故事主题,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和意义。
5. 主题回环结构:主题回环结构是通过故事的起伏扭转来展现故事主题的一种结构模式。
在故事的叙述中,作者可以通过情节的转折和高潮,引发冲突的发生和解决,从而强调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这种结构模式要求作者在叙事过程中灵活运用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使故事的主题更加突出和有力。
记叙文的结构模式非常多样化,可以根据写作目的和故事情节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结构模式。
而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要注意故事的连贯性和叙述的逻辑性,使得读者能够顺利理解并感受到故事的情感和意义。
记叙类文章的四种结构(范文模版)第一篇:记叙类文章的四种结构(范文模版)记叙类文章的四种结构如果我们打算写一篇以“声音”为话题的记叙文,该如何快速构思呢?1.完整情节型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类似于小小说,可以综合使用各种手法,如细节描写、悬念设置、抑扬、波折等。
其次借助精辟的抒情议论来点明主旨,画龙点睛。
示例:父亲的鼾声(1)交代父亲鼾声的特点,响亮,忽高忽低,忽上忽下,让我睡不着觉。
(2)临近考试,忽然听不到鼾声,我很不习惯,奇怪父亲怎么了。
(3)我要寻找答案,就去父母的房门口偷听。
(4)揭开谜底,偷听到父母的谈话,或者安排一次和妈妈的交流。
此文的主题当然是亲情,互相的爱。
2.横向展开型一般是片断式结构,去掉头尾,中间一般是三段式。
示例:聆听历史的声音(1)聆听历史的声音,那声音雄壮高亢,给人以精神的鼓舞。
(2)屈原的叹息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忧国忧民,坚守理想,我相信他一定是一吟三叹息。
(3)李白的笑声:“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自信,乐观,狂放,张扬,个性的自由。
(4)鲁迅的呐喊声:《呐喊》自序中要叫醒铁屋子中沉睡的人们,要为猛士们摇旗呐喊,让他们不惮于前驱,要喊出他对反动派的愤怒……(5)历史的声音,徐徐传来,震动我的耳膜。
这声音时时刻刻提醒我: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3.纵向展开型一般按时间顺序,串起一个人或一个对象在不同时期的特点。
示例:爷爷的笑声(1)年轻时哈哈的笑声,爽朗乐观,在家庭遇到困难时总能听到这样的笑声。
(2)晚年时呵呵的笑声,满足安详,和人下棋,和子孙共享天伦之乐。
(3)最近听不到爷爷的笑声了,有也是无声的苦笑。
寂寞,儿女忙而无暇顾及,老伴去世无人陪伴,思念之苦,对亲情的渴望,每到周末在村口路上来回张望又失望而回。
(4)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再次听到爷爷真心的笑声。
4.由实入虚型一般由实在具体的声音,过渡到抽象的声音。
关键在于实现由实到虚的巧妙转换,要揭示共同特点。
高考记叙文常见结构模式高一语文组一、“线串珍珠”结构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珍珠串起来的一条线。
所谓“线串珍珠”法,就是通过设置贯穿全文的线索,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文章线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以主题为线索。
2.以人物为线索。
如朱自清的《背影》,鲁迅《孔乙己》。
3.以事物为线索。
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5.以“感情”为线索。
6.以时空为线索。
如白岩松《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何种线索,都必须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灵活巧妙地确定。
拒绝平庸2011江苏考生奋笔疾书,我是一名平庸的考生。
似乎是铁的事实,高考是我们走出平庸的一个跳板。
一、五只粽子昨天是端午节。
清晨,碎碎的晨光落了一地。
我睁着惺忪的睡眼,一切都是那么地美好。
伴着淡淡的清香,妈妈为我准备了早餐——五只粽子。
我狼吞虎咽,吃了四个,实在吃不下了。
“赶紧把最后一个吃完!”妈妈吼道。
“我吃不下了。
”我打着饱嗝。
“吃不下也要把最后一个吃完!”妈妈边说边强迫我,“你不知道,吃五个粽子就意味着五门高中。
”原来因为“粽”与“中”谐音。
可怜的屈原啊,您大概不会想到原本为了纪念您的粽子却成了我们的文化“吉祥物”吧?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要通过高考拒绝我的平庸呢。
二、一只鸽子中午,没有喧闹,没有汽笛,很安静。
但是,妈妈谋杀了和平!妈妈买了一只鸽子,准备给我炖汤喝。
妈妈说她听别人讲,高考前吃鸽子有好处。
可怜的鸽子,你是否是那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使者;你是否正浴着夕阳的余晖在广场上悠闲散步觅食;你是否是那只“咕咕”起飞向往绿色与和平的鸽子呢?可怜的“天然之子”鸽子啊,请原谅我吧,我只是一名平庸的考生,我还要通过高考拒绝我的平庸呢。
要怪,你就怪那些乱造谣言、糟蹋绿色的人吧。
三、一棵树傍晚时分,金色的夕阳给校园镀上一层金辉。
看完了考场,我正欲回家,路过一棵树,但这并不是普通的树,这里香火萦绕,这是一棵“神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