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 常见材料
- 格式:ppt
- 大小:5.09 MB
- 文档页数:22
小学科学《常见材料》优秀教案第一章:认识材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2. 培养学生对常见材料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2. 观察和分析常见材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材料的分类和性质的理解。
2. 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各种常见材料样品。
2. 材料分类和性质的资料。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品,了解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 讲解材料的分类和性质:介绍材料的分类和性质,如有机材料、无机材料、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等。
3. 学生观察和分析常见材料:让学生观察各种常见材料样品,分析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第二章:材料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2. 培养学生对常见材料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2. 观察和分析常见材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材料的性质和用途的理解。
2. 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各种常见材料样品。
2. 材料性质和用途的资料。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材料的分类,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2. 讲解材料的性质和用途:介绍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如木头的性质和用途,金属的性质和用途等。
3. 学生观察和分析常见材料:让学生观察各种常见材料样品,分析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第三章:材料的分类和性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2. 培养学生对常见材料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1. 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2. 观察和分析常见材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材料的分类和性质的理解。
2. 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各种常见材料样品。
2. 材料分类和性质的资料。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品,了解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 讲解材料的分类和性质:介绍材料的分类和性质,如有机材料、无机材料、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等。
科学资料三年级科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帮助我们了解世界、解决问题。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科学资料的学习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他们拓展知识,培养探索的能力。
本篇科学资料主要介绍适合三年级学生的科学资料,以及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料进行学习。
一、适合三年级学生的科学资料1. 生活中的科学资料: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对生活充满好奇的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疑问,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科学的机会。
我们可以为他们准备一些生活中的科学资料,比如对水的性质、植物的生长等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探索答案。
2. 图书馆资源:图书馆是一个宝藏,里面收藏了各种各样的科学书籍,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的科学书籍也很多。
学生可以借阅关于动物、植物、地理等方面的图书,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
3. 科普杂志和报纸:科普杂志和报纸是一个很好的科学资料来源。
三年级学生可以订阅一些科普杂志,了解最新的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
同时,一些报纸也会有专门的科学栏目,学生可以阅读其中的科学文章,增加知识。
4. 网络资源:网络是获取科学资料的重要途径之一。
有许多针对小学生的科学网站,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指导,比如《科学小达人》、《小小科学家》等。
学生可以在家使用电脑或平板电脑浏览这些网站,进行自主学习。
二、如何有效利用科学资料进行学习1. 组织学习时间:科学资料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时间。
为了让学生能够有序地进行科学学习,我们可以安排每周一定的时间给他们,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科学实验、阅读科学书籍等活动。
2. 提供学习指导:学生在学习科学资料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
作为教师或家长,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学习指导和帮助。
可以在学习前给予他们一定的导读,提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3. 积极参与实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学习科学资料时,我们可以组织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的简单实验,供他们参与。
天然材料•指自然界原来就有未经加工或基本不加工就可直接使用的材料。
•如棉花、沙子、石材、蚕丝、煤矿、石油、铁矿、亚麻、羊毛、皮革、粘土、石墨等。
大理石棉花蚕茧羊毛沙子天然材料做成的物品•羊毛→羊绒大衣、毛线•棉花→棉布、棉线•蚕丝→丝巾、蚕丝被•木材→纸•皮革→皮鞋、皮包•沙粒→玻璃人造材料•人造材料又称合成材料,是人为地把不同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其特质与原料不同。
•如塑料、玻璃、钢铁等。
木质纤维纸浆化成提炼制成加工成铁矿铁铁制成品沙粒玻璃其他矿物质反应而制成石油塑料加工制成人造材料做成的物品•纸→书籍、本子、报纸等•铁→铁锅、铁钉、榔头、铁门等•玻璃→玻璃杯、放大镜、玻璃窗等•塑料→塑料盆、塑料尺、塑料杯等•尼龙→尼龙绳、尼龙袜等加工、合成、处理等方法人造材料天然材料•材料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专家为材料下的定义是“能为人类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
材料关系到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与我们学习和工作紧密相关。
材料是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材料。
•材料的出现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人与其他动物区别的显著标志之一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而工具就是由材料制成的。
在人类发展史上,每一种重要材料的发现和使用,都会把人类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都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早在200多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开始用石头制作狩猎和战斗的工具,这一时期被称为旧石器时代。
大约在一万年以前。
在新石器时代,人类还发明了陶器。
人们在烧制陶器的过程中冶炼除了铜和锡,创造了铜的冶炼技术,使人类社会进入了青铜器时代。
大约5000多年以前,人类开始使用铁。
18世界,蒸汽机的发明带动了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机器制造业和铁路运输也得迅速发展,机械劳动逐渐在许多领域代替了笨重的体力劳动。
20世纪中期,半导体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技术革命,使自动控制、通讯、化工、航天、电子技术、网络等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一站式小学科学知识点精选(3-6年级)(精
华版)
目录
1. 电和磁
2. 光和声
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4. 生物和环境
5. 科学实验和观察
1. 电和磁
- 电的基本性质:电荷、电流、电压、电阻
- 电路的组成和元件:电源、导线、电灯、电阻器、开关
- 磁的基本性质:磁性物体、磁极、磁力
- 磁的应用:指南针、电磁铁、电动机
2. 光和声
- 光的传播和反射:直线传播、反射定律
- 光的折射和色散:折射定律、色散现象
- 光的阻拦和吸收: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 声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音的高低
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 物质的分类:固体、液体、气体
- 物质的性质:颜色、形状、硬度、透明度、燃烧性
-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 溶解和结晶:溶解的条件、结晶的条件、溶液的饱和度
4. 生物和环境
- 植物的生长:土壤、光照、水分、温度
- 动物的特征: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 生物的生活性:食物链、生态平衡、节约用水、环境保护- 人类的健康:健康饮食、运动锻炼、个人卫生、疾病预防
5. 科学实验和观察
- 科学实验的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记录数据、得出结论
- 观察和测量:用五官观察、用工具测量
-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制表、绘图、比较、总结
- 安全和环保意识:实验室安全、节约用电、减少污染
以上是一份小学科学知识点的精选,适用于3-6年级的学生。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对电和磁、光和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生物和环境以及科学实验和观察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这份精华版的文档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研究科学知识。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一、生物1. 植物•植物的种类和特点: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水生植物等;•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发芽、苗裔生长、开花结果;•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植物的生活习性:对光、温度、水分和土壤的要求。
2. 动物•动物的种类和特点: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昆虫等;•动物的分类:按食性分类、按生活环境分类;•动物的器官和功能:呼吸器官、消化器官、运动器官、感觉器官等;•动物的生活习性:进食、睡觉、运动、繁殖等。
3. 人类•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头部、躯干、四肢、五感等;•人体的基本生理需求:食物、水、空气、住所、衣物等;•人体的卫生保健: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人体的生长发育:婴儿、幼儿、儿童、青少年。
二、物质1. 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固体的性质:有形状、有体积、有质量等;•液体的性质:没有固定形状、有体积、有质量等;•气体的性质:没有固定形状、没有体积、有质量等。
2.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物理变化:溶解、熔化、凝固、蒸发、沉淀等;•物质的化学变化:燃烧、发生氧化、酸碱反应等;•物质的循环利用:水循环、空气循环、光合作用等。
3. 声音与光线•声的来源和传播: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声音的传播路径;•光的来源和传播:太阳光、灯光的产生、光的传播路径;•声与光的反射、折射和吸收。
三、力与能1. 力的作用•摩擦力的作用:静摩擦力、动摩擦力;•重力的作用:物体的重量、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运动;•弹力的作用:弹簧的形变、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
2. 能的转化和传递•机械能的转化: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热能的传递:热的传导、热的对流、热的辐射;•光能的转化:电能和光能之间的转化。
3. 节约能源•能源的种类和利用: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的方法:合理使用能源、发展清洁能源;•节约能源的意义: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
四、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概况•地球的特点:有陆地和海洋、大气层的存在等;•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地球的倾斜度;•地球的气候:热带、温带、寒带。
第一单元常见材料教学设计1、身边的材料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某一物品是有何种材料构成的。
(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
(2)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3、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2)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3)能举例说明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关系。
(4)能举例说明材料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5)能描述某种人造材料的主要加工过程。
教学重点:1、正确判断出常见的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懂得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教学难点:能以制成物品的材料为准,给物品分类。
教学准备:铝制饭盒、铜钥匙、塑料袋、报纸、棉布制的玩具娃娃、木椅、书、玩具小木船、塑料瓶、棉布衣服、铁制小刀、铅笔(木杆带有橡皮)、手电筒、放大镜、一小块棉布、一些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图片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A、教师谈话: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
你知道哪些材料?B、学生回答:木头、金属、塑料、纸、布、泥、棉花、石油、沙子、水、毛……C、教师:提出今天的研究问题--------认识身边的材料,板书:身边的材料。
二、新授:1、知道物品由哪些材料做成。
(1)教师出示一种物体,学生说出它的制成材料或由学生拿来的各种物品说出它的制成材料。
例:汽水灌---金属铝;字典----纸;鞋箱----木头;公仔娃娃---布和棉花;小刀---金属铁;报纸---纸;陶瓷----泥土;钥匙----金属铁、铝或铜;房子----铁、木、泥土、石头、沙子等;杯子---塑料或金属……(2)请学生把学生带来的所有物品进行分类:木头物体、塑料物体、金属物体、纸的物体等(3)请学生讨论:还有哪些物体由以上材料制成的。
(4)下列物品有几种材料制成的?饭桌、保温杯、铅笔、手电筒、衣架、沙发……我们周围的物品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组成。
科学是一门有趣又实用的学科,它涉及到我们身边所有事物的原理和现象。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科学知识应该是基础且易于理解的。
下面是一些三年级学生可以学习的科学知识点:一、物质与材料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举例: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2.物体的性质:颜色、形状、大小、硬度、柔软度等。
3.物体的分类:生物和非生物、有机物和无机物、自然物和人工物等。
4.常见材料的特点:金属材料(铁、铜、铝)、非金属材料(木头、塑料、石头等)。
二、天空与天气1.星星和太阳:星星是远在宇宙中的太阳。
2.地球和月亮:月亮是围绕地球转的天体,地球上的一天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
3.阴晴圆缺:月亮的不同状态,如满月、新月等。
4.云彩和降水:云彩形成的原因和不同种类的云彩,降水的形式(雨、雪、露、霜等)。
三、植物和动物1.植物的部分:根、茎、叶、花、果实。
2.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空气、水和土壤。
3.常见的植物:树、花、草。
4.动物的分类:鸟、兽、鱼、昆虫等。
5.动物的特征:有呼吸、有感觉、可以移动。
四、健康与生活1.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平衡、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规律作息等。
2.饮食的分类:谷物、蔬菜、水果、肉类、奶制品等。
3.公共场所的安全:如火灾、地震等常见的危险情况。
4.交通工具的安全:安全乘坐汽车、过马路时的注意事项等。
五、科学实验1.观察和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事物的性质和变化。
2.实验的步骤:提出问题、制定假设、设计实验、观察结果、总结结论。
3.安全意识:在实验中要注意安全,不随便尝试危险的实验。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常见材料第1课身边的材料1.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
2.自然界中本身就存在的材料叫自然材料。
3.像玻璃这种由自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4.生活中的材料可分为两种: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5.常见的自然材料有:石油, 木头, 棉花, 沙子;人造材料有:玻璃, 橡胶, 塑料, 纸, 金属, 纤维等。
6.玻璃是自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为什么?答:玻璃是人造材料,玻璃是用沙子等材料制成的。
第2课塑料1.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
塑料可以代替钢铁做建筑材料。
2.塑料杯遇到热水会变软,再灌入凉水会变硬。
3.塑料的优点:加工简单, 不怕水, 不易变形, 不生锈等。
缺点:会老化,不耐高温,埋入土里不简单降解。
4.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又什么不足?答:优点: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
缺点:塑料不易降解,简单造成污染。
5. 两只手分别戴塑料手套和棉布手套,感觉一样吗?答:不一样。
塑料手套透气性差,防水性好,而棉布手套透气性好,防水性差。
6.合金是由几种金属或金属及非金属混合而成,具有良好的性能。
如:铝合金,钛合金等。
7.复合玻璃:强度很大,子弹都穿不透,用于军事, 国防等领域。
8.合成纤维:耐高温, 不易燃烧,可用于制作特殊用途的服装。
9.纳米材料:晶粒微小, 强度很高。
1米=10亿纳米。
10.新材料有:复合玻璃, 合成纤维, 纳米材料, 变色材料, 防弹玻璃等。
11.什么是“白色污染”?减少“白色污染”有什么建议?答:“白色污染”是人们大量运用塑料袋等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
建议:(1)少用或不用塑料袋;(2)减少运用一次性饭盒;(3)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4)运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第二单元声第3课倾听声音1.生活中到处充溢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人类可以靠声音传递信息,沟通思想。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3.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答:物体发声时会产生振动,共同之处是:物体发声时都会产生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