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标运动生理学 第六章 能量代谢与运动
- 格式:ppt
- 大小:9.84 MB
- 文档页数:73
运动生理学第一章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1.能量与生命的关系如何,是怎样实现的?人体生命活动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而肌肉活动又是消耗能量最多的一种活动形式。
运动时,人体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电能等各种物理形式的能量,只能直接利用储存在高能化合物三磷酸腺苷分子中蕴藏的化学能,与此同时糖、脂肪、蛋白质则可通过各自的分解代谢,将储存在分子内部的化学能逐渐释放出来,并使部分能量转移和储存到A TP分子之中,以保证A TP供能的持续性。
2.不同运动中,ATP供能与间接能源的动用关系?1.ATP是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而能量的间接来源是指糖、脂肪和蛋白质。
2.糖是机体最主要,来源最经济,供能又快速的能源物质,一克糖在体内彻底氧化可产生4.1千卡的热量,机体正常情况下有60%的热量由糖来提供。
3.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糖进行无氧分解供能,1分子的糖原或葡萄糖可产生3-2分子的A TP,可利用的热量不到糖分子结构中重热量的5%,能量利用率很低,但产能速率很高。
4.在进行强度不是太大的运动时,糖进行有氧分解供能,此时1分子的糖原或葡萄糖可生成39-38分子的ATP,糖分子结构中的热量几乎全部可以被利用,但产能速率较低。
5.脂肪是一种含热量最多的营养物质,1克脂肪在体内彻底氧化可产生9.3千卡的热量,他是长时间肌肉运动的重要能源。
6.体内脂肪首先通过脂肪动员,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甘油经系列反应步骤,可循糖代谢途径氧化,由于肌肉内缺乏磷酸甘油激酶,故甘油直接为肌肉供能的意义不大。
脂肪酸进入细胞后,在线粒体外膜活化,经肉碱转运至内膜,再经ß氧化逐步生成乙酰辅酶,之后经三羧酸循环逐步释放出大量能量供ADP再合成ATP,此过程是脂肪氧化分解供能的主要途径。
蛋白质分解供能是由氨基酸代谢实现的,但蛋白质分解供能很不经济,故一般情况不作为主要供能物质。
3.三种能源系统为什么能满足不同强度的运动需要?这是由他们各自的供能特点所决定的。
吉首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体育学)考试科目代码:[706]考试科目名称: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学校体育学:120分运动生理学:90分运动训练学:90分(4)题型结构简答题:10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0分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或40分,共10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运动生理学(一)考试要求1、考察对基本概念和机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了解正常人体生理活动的现象、规律及其调节机理;2、掌握体育锻炼对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特别是青少年生理特点及体育锻炼对其功能的影响;3、掌握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及课余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及常用生理指标测试方法,并初步运用于体育实践;4、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运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绪论1、识记:(1)稳态;(2)兴奋和兴奋性;(3)反应和适应。
2、理解:(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2)运动生理学的研究现状;(3)运动生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肌肉收缩1、识记:(1)肌纤维的结构;(2)肌管系统;(3)粗肌丝、细肌丝的分子组成;(4)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5)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形成的原理;(6)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7)骨骼肌的收缩形式、特点;(8)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划分;(9)不同肌纤维的形态、机能及代谢特征。
2、理解:(1)动作电位的传导;(2)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3)肌电;(4)肌纤维收缩的分子机制;(5)肌丝滑行学说;(6)骨骼肌的特性;(7)骨骼肌收缩的力学表现。
3、运用:(1)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2)骨骼肌纤维在运动中的应用。
第二章呼吸与运动1、识记:(1)呼吸的概念;(2)呼吸的三个环节;(3)人体的主要呼吸肌;(4)人体主要的呼吸形式;(5)影响肺换气的因素;(6)氧脉搏和氧储备的概念;(7)氧运输的形式;(8)二氧化碳的运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