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安全发展-有效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 格式:docx
- 大小:8.51 KB
- 文档页数:4
安全文化建设方案范例安全是公司发展永恒的主题,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需要,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推进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设,逐步将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位员工思想中,用安全文化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提升员工的个人素养,达到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为打造安全高效型企业奠定基础,从而有力推进公司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规范发展、高效发展。
公司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为此,特制定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核心,以转变员工思想观念为主线,以亲情教育和素质教育为依托,以创建安全文化体系为手段,以规范员工操作行为为抓手,以构建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为基础,以打造安全高效型企业为目标,以实现企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规范发展、高效发展为目的,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二、总体思路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形成富有我公司特点的安全文化理念;通过广泛开展安全文化进项目、进部室、进分厂、进班组、进岗位、进家庭创新安全文化建设模式;树立安全文化建设典型,使全员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能力、安全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创建本质安全型部门、本质安全型分厂、本质安全型班组、本质安全型员工;通过学习和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的安全管理思想和安全文化理论,结合我公司安全管理实际,经过提炼总结,逐步形成安全文化的价值体系,做到内涵丰富、系统完善、个性鲜明,逐步形成上下齐心、知行合一的安全文化,推动企业安全、健康、和谐发展。
三、工作目标1、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让人人都能懂安全、要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确保安全。
2、总结提炼形成公司的安全文化理念,得到广大员工普遍认同并自觉执行;3、通过宣传、教育、奖惩、形象、标识、文化活动与安全管理理念的有机结合,创建群体氛围,形成适应于本企业的安全文化属性,规范改进员工安全行为,弥补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促进安全理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评价体系的完善和提高;4、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自动管理。
积极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指以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健康为核心目标,通过建立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体系,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建设安全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是企业经营的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打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减少事故和风险,降低安全成本,提高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以下是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些重要措施。
首先,领导层的重视和示范作用至关重要。
领导层应树立安全意识,以身作则,将安全工作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中。
领导层要制定和推行安全政策和制度,向员工传达安全理念,营造安全优先的氛围。
领导层还应及时关注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确保员工的安全。
其次,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必须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
企业可以组织安全培训和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员工学习和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此外,还可以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素质。
第三,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政策、安全目标、安全流程和安全文件等。
通过建立明确的安全责任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员工的安全职责和权限,可以推动企业各级管理者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实现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
第四,加强安全风险评估和改进。
企业要及时发现和评估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可以组织安全检查和审核,建立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做到日常管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
此外,企业还可以开展员工参与的安全活动,如安全知识问卷调查、隐患排查、安全意识竞赛等,增强员工对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加强安全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建设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安全工作的全面监控和数据分析。
这不仅可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可以及时预警和处理安全隐患。
第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 O .12SC I ENCE &TEC HN OLO GY I NFO RM ATI O N 学术论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的生命线,是煤炭企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黑龙江七台河矿难到河北唐山的刘管屯矿难;从辽宁孙家湾2.14特大瓦斯爆炸到广东大兴煤矿8.7重大透水事故……血淋淋的矿难,逝者家属的悲痛,屡屡敲击着人们紧蹦的神经,同是也警醒我们:推行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思想。
1企业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树立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性1.1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随着企业经营机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也由原来计划经济管理的“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这“三位一体”体制转变为“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检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新型模式。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战场,“企业负责”就意味着加重了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
“劳动者遵章守纪律”,强调了人的重要性。
人员——机物——环境是构成事故的三因素。
在这三者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抓住了“人”这个改变环境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安全文化素质,也就等于抓住了安全工作的关键。
近年来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国家虽然三令五申,但是重特大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不仅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打乱了企业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阻碍了企业发展的步伐。
因此,一定要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自主管理能力,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使企业能集中精力抓生产,聚精会神搞建设。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2加强安全企业文化建设是改变企业思想,严格政府责任,促使矿主“良心”发现的重要举措。
一些重大事故为什么会频频爆发,其中的原因值得分析。
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突出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为什么校园安全事故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呢?事后追究责任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除过客观原因,关键在于师生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习惯的养成,这就是安全文化的范畴。
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刻不容缓,不容忽视,要落到实处,以人为本,追求实效。
一、制度引领,做到安全有保障(一)针对学生追跑打闹、打架及自我控制能力差的情况,我们要制定学生在校安全责任制度,依据“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校处领导及教职工根据各自岗位职责及工作范围承担相应的安全工作责任,下一级对直接上级负责,强调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
(二)针对学生饮食卫生情况,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饮食卫生的规定,制定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及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等,要求采购负责人将每天所进货物的生产厂家、进货地点、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逐一进行登记,并使经营环境和加工过程的卫生指标达到具体的要求,保证学生在校饮食卫生的安全。
(三)针对学生传染病情况,学校要制定学校卫生保健制度、传染病预防管理办法等,学校定期对学生检查身体,定期对教室进行消毒,并按照国家规定配备合格的医务(保健)人员,购买必需的急救器材和药品,校医定期对学生进行传染病、易发病的预防知识讲座。
(四)针对防火、用电的安全,学校还应制定学校防火安全管理制度、防火器材使用管理制度、学校用电安全制度及电工、锅炉工安全制度等,学校专人定期负责检查、维修和更换,及时排除安全防患,同时需要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确保事故无损伤。
此外,学校还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校汽车使用管理制度、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和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等等,使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二、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打造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学校通过对师生加强安全宣传教育,能够形成和改变大家对安全的认识观念和对安全活动及事物的态度,使每位师生的行为更符合社会生活和教学活动中的安全规范和要求。
我们可以组织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卫生安全,人身财产安全为专题的大型讲座,强化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开办以安全自护自救、安全行为规范为主题的宣传栏,召开以防火、防盗、防水、防骗、防灾等主题班队会、团会,或组织专题演习活动,使学生增长安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38.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意识是当前摆在各类行业所有从业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安全文化建设注重营造安全发展环境,规范行为,提升国民安全意识。
首先,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是以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以安全第一的理念为准则,以担当安全工作的最高责任原则,大力弘扬安全文化,使其成为各类行业的指导思想。
其次,我们应该全面提升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
要建立健全安全法规、制度体系,并且定期培训安全知识,以培养安全意识,使从业者具备安全管理的能力。
此外,可以利用影像设备和人工智能进行现场安全动态监测,侦测出异常信号,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现场情况安全有序。
同时,我们应该加大安全教育的投入,普及安全知识。
要应用网络安全分析、力学模拟、物理模拟等技术手段,普及安全知识,让从业者了解相关安全守则,提高安全意识。
最后,要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完善安全作业程序。
建立科学的安全作业程序,定期检查安全问题,严格把关安全操作流程,确保作业及任务正常进行。
总之,安全文化建设和提升安全意识,是实现安全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各类行业从业者重要的工作内容。
只有有力地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意识,才能切实实现安全发展,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和提高国民安全意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因此,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主动落实安全法律法规,制定出台各类安全政策,强化安全管理,促进产业安全发展,推进社会安全稳定。
此外,应该加强对从业者的安全素质培训,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政府可以举办各类安全宣传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安全文化,让管理者深入学习安全管理,提升技能,让从业者有更好的安全意识,并在生产工作中具备一定的安全素质。
此外,应该充分发挥人的的作用,建立安全激励体系,以促进安全文化的发展。
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把安全工作纳入行政考核,对涉及安全问题的从业人员进行奖惩管理,将安全工作纳入全国政策目标,建立安全文化考核,以此来激励各个行业推进安全发展。
以人为本安全发展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安全对于其发展都至关重要。
因此,提升安全水平成为了当代社会热门话题之一。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让安全发展以人为本,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这个理念首先是指,在各种决策当中,都应该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安全领域,以人为本还要体现在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感以及保护生态环境,集安全、舒适、幸福、和谐于一身。
二、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要求安全管理者以人民安全为责任,通过有效的措施,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人们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人们享受个人权利和自由、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等多方面维护人民的安全。
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强调人民群众在安全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强调基层人民群众作为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
安全管理者需要关注群众的安全生产需求,根据人民群众不同的工作和居住环境,量身定制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教育群众对安全生产的意识和能力;扩大群众参与的范围,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安全生产责任的共创、共管、共享。
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除作为管理者的关注重点之外,还应当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重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具体来说,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员工应该始终保持安全教育的意识、养成生产和生活的安全习惯;在道路交通领域,每一位驾驶人员都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酒后驾车、避免疲劳驾驶、确保行车安全;在生活中,大家可以注意卫生保洁、预防燃气漏气、注意电器使用安全等,呵护自己及家人的安全。
总之,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种发展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其价值在于把人的关注放在社会发展的中心,反映了现代文明社会的现实需求。
在安全领域,以人为本有助于促进安全管理者和群众之间的互动,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安全管理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路径和理论支撑。
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姚兵讲话安全第一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各项活动最基本的准则,也是各国建筑业的最高准则,我国建筑业根据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到达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必须切实贯彻这一准则,要从以下五大方面抓细、抓实、抓出成效来。
一、树立安全理念建筑业是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同时建筑业也是职业安全事故率较高的行业之一。
建筑生产安全事故除了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外.还导致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损失,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
为此,必须首先对目前我国建筑安全水平进行分析判断,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才能有效寻求降低建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途径。
〔一〕建筑安全事故状况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进行了也正在进行着历史上同时也是世界上的最大的工程建设。
截至2008年底,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到达45880亿元,建筑企业共5.91万家,从业人员2556万人。
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辉煌的成绩是用惨痛的代价换来的,主要表现在我国建筑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导致在建筑生产阶段每年由于生产伤害事故丧生的从业人员近千人,在建筑使用阶段由于建筑质量原因,也造成了人民群众人身及财产的重大损失。
1. 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情况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安全生产事故情况通报”的数据,2009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684起、死亡802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了12.08%,死亡人数下降了16.80%;其中,发生较大事故21起、死亡91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了50%,死亡人数下降了51.34%;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
截至2010年9月底,建筑生产安全事故356起、死亡452人。
2. 较大及重大安全事故情况2009年以来,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共发生生产安全重大事故1起、较大事故20起、死亡96人。
按事故死亡人数从多到少排列,依次是吉林省梅河口市爱民医院住院部综合楼工程,造成11人死亡;广东深圳汉京峰景苑工程,造成9人死亡;贵州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工程,造成9人死亡;安徽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配送中心工程,造成8人死亡;云南昆明新机场配套引桥工程,造成7人死亡;广东广州花花世界中心广场二期工程,造成4人死亡;辽宁本溪恒仁县人民医院异地新建工程,造成4人死亡;辽宁沈阳崇山华府3#楼工程,造成4人死亡;内蒙区苏尼特右旗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工程,造成3人死亡;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文教中心工程,造成3人死亡;湖南省锦苑鑫城工程,造成3人死亡;湖北省随州市广水滨河休闲街A2号楼工程,造成3人死亡;内蒙区和平路道路改造工程,造成3人死亡;江苏扬州彩弘苑7#楼工程,造成3人死亡;河北石家庄北城国际B-10号楼工程,造成3人死亡;四川农业大学温江校区学生宿舍楼工程,造成3人死亡;辽宁沈阳龙之梦亚太中心二期工程,造成3人死亡;四川成都天堂岛海洋乐园工程,造成3人死亡;四川南充天来豪庭工程,造成3人死亡。
安全文化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安全是公司发展永恒的主题,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需要,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推进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设,逐步将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位员工思想中,用安全文化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提升员工的个人素养,达到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为打造安全高效型企业奠定基础,从而有力推进公司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规范发展、高效发展。
公司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为此,特制定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核心,以转变员工思想观念为主线,以亲情教育和素质教育为依托,以创建安全文化体系为手段,以规范员工操作行为为抓手,以构建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为基础,以打造安全高效型企业为目标,以实现企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规范发展、高效发展为目的,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二、总体思路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形成富有我公司特点的安全文化理念;通过广泛开展安全文化进项目、进部室、进分厂、进班组、进岗位、进家庭创新安全文化建设模式;树立安全文化建设典型,使全员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能力、安全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创建本质安全型部门、本质安全型分厂、本质安全型班组、本质安全型员工;通过学习和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的安全管理思想和安全文化理论,结合我公司安全管理实际,经过提炼总结,逐步形成安全文化的价值体系,做到内涵丰富、系统完善、个性鲜明,逐步形成上下齐心、知行合一的安全文化,推动企业安全、健康、和谐发展。
三、工作目标1、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让人人都能“懂安全、要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确保安全”。
2、总结提炼形成公司的安全文化理念,得到广大员工普遍认同并自觉执行;3、通过宣传、教育、奖惩、形象、标识、文化活动与安全管理理念的有机结合,创建群体氛围,形成适应于本企业的安全文化属性,规范改进员工安全行为,弥补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促进安全理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评价体系的完善和提高;4、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自动管理。
2024年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六个途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国家的一贯方针;“隐患可消除,事故可避免”,是我们每一个安全生产工作者必须坚信的一条基本原则。
任何事故,无论是自然事故、技术事故,拟或是责任事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可查的!一般来讲,也都是有预兆的!只要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并积极消除隐患,采取正确的必要预防措施,事故总是可以防止和避免的!荀子曰:“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其意思是说,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未雨绸缪是为预防,事情或其征兆刚出现就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防止事态扩大是为补救,事情发生后再行责罚教育称为惩戒,预防为上策、补救次之、惩戒为下策。
这段话用在安全治理上也非常恰当,即安全工作的重心应放在预防事故发生上,大力推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工作方针才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上策。
有的安全隐患解决了新的不安全因素又会不断地产生形成新的威胁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正是由于安全工作的这种繁琐复杂和永无终点特性每一位安全生产工作者必须时刻抓住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条工作主线兢兢业业防患于未然最终达到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安全第一,保护广大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不仅是企业的责任和任务,也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
企业只有实现安全生产,才能减少发生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信誉损失和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只有实现安全生产,广大员工才有安全感,才能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的信誉,也才可以最终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产活动中又客观上存在着各种不安全因素,既有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只有设法预先加以消除,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安全生产,相应地,预防事故发生应该是安全工作的主要着眼点。
“安全发展、预防为主”已列为安全工作方针,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真正贯彻执行到位,值得每一位安全生产工作者思考。
下面结合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实践谈一谈如何有效地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促进运行安全生产管理。
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则和目一切生产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参与,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人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技术程度,直接决定着安全生产的状况。
同时,一切生产经营生活的目的都是为了发展,对发展的追求是企业的固有属性,安全文化建设也必须服务于这一属性。
为此我们提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突出以人为本,安全发展这一核心理念。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肯定人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以实现员工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员工的根本需求和思维习惯出发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切实保障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让安全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员工。
简而言之,就是强调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坚持尊重人、依靠人和为了人。
(1)尊重人。
首先,就是要尊重人的生命,树立生命至上、人命关天的安全理念,这是安全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宗旨。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因为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
同时人不但是安全生产中的操作者,而且是安全生产中最终的受益者。
假如为了一时的利益而丢掉安全,那就是舍本逐末,有违初衷。
这就要求企业安全管理在理念上要把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当人身安全与经济利益或其他安全发生冲突时,要无条件地保护人的生命,并在日常工作中致力于劳动者劳动条件的改善、职业疾病的防治、生产环境的优化、生产工具设备的技术进步以及各项确保人员安全的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等。
其次,就是要尊重人的本性需求,树立人本管理的管理理念,这是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的精髓所在,那些不尊重人的思维规律、行为习惯的东西,最终也必为人们所摒弃。
这就要求企业安全管理要更加注重从生产实践中分析和发现规律,从而制定出符合普遍人群的意愿、习惯的规章制度,创造出更适应现场工作实际的技术措施和保护措施。
(2)依靠人。
就是要发挥人的作用,树立事在人为的观念,贯彻全员参与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安全责任意识,这是安全发展观的基本前提。
以人为本安全发展
有效推进公司安全文化建设
“安”是指家中有妻女,时刻盼望你的回归;“全”是说安全是王道,具有强制性,是以人为本的。
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
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一失万无”的风险意识,努力构建以“遵规守章,文明有序”为核心理念的安全文化,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导向、约束、激励、凝聚和辐射功能,为公司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怎样把安全生产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接合起来,在公司安全文化建设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呢?
一是理念的先导作用。
不断提高公司全员安全素养,形成“我要安全”的行为准则,自觉规范管理和施工作业行为,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心态安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人本思想。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操作者,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
集团和公司安全规章制度齐全,公司安全文化氛围逐渐浓厚,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所以全体员工要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项目经理要树立“安全是政绩、安全是效益”的安全价值观;一线员工要树立保护自身安全就是对家庭、对公司负责的安全价值观。
安全价值观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们价值观中有关安全行为选择、判断、决策的观念总和。
这种观念制约着职工在生产实践中的行为和目标。
凡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冒险蛮干行为,都是由不正确
的安全价值观导致的错误行为。
当前,存在于在建项目中的“三违”现象,表现了职工在安全价值观取向上的混乱。
追求健康、安全是人皆有之的基本需求,可是为什么“三违”现象屡禁不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要更好地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排除人为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不安全因素。
遵规守章,做到文明有序,如果错误观念不破除,正确的安全理念不树立,那么,安全文化建设就永远是一座空中楼阁,这就是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安全系统中的精髓。
二是亲情的感染作用。
从理论上讲,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
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知识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
但是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是“我说你听”,不是大道理满堂灌,就是家长式的训斥。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后,深深地体会到“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个很朴素的哲学道理,要解决安全教育入心入脑的问题,一定要注重情感投入,可采用亲情教育法,如在班组间设立“全家福”牌板,把每个家庭对自己亲人的安全企盼写在照片的下面,时时提醒职工牢记亲人的嘱托;再有就是开展安全共保活动,基层单位定期向职工家属发出安全承诺书,号召家属发挥好安全第二道防线作用,真诚邀请家属参加到安全共保活动中来。
家庭是每个人温馨的港湾,一个人除对企业忠诚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对家庭负责。
三是提高企业各级管理层的安全文化素质。
施工单位必须从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出发,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依法治企、以德治企”管理思想,不断创新安全管理与教育形式,不仅注重职工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
安全意识的教育,更要注重职工的敬业精神、法制观念、职业道德、品德修养的培养。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展,产业链的多元化,不仅要注重传统化工行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海洋工程等非传统化工的安全管理思路的探索。
不仅要注重法律、法规、纪律、制度的制约保证和奖惩激励的应用,更要注重培育员工正确的安全思想作风、安全行为准则、安全价值观,公司层面宏观为员工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安全意识,形成“安全第一,热爱生命”的安全价值观。
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还要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
为了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公司还要注重对安全管理人才的造就和系统培养,引进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和执业资格认证,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创建学习型安全管理团队,提高各级管理层的安全文化素质。
四是加强职业规范培训工作。
化工施工的技术性、系统性和风险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职业规范。
职业规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安全生产技术培训。
近两年通过编制公司《安全管理手册》、《安全技术手册》和《班组长安全知识》、《员工安全知识读本》等,加上集团公司强制推行的三个标准化和我公司统一的检查考核标准,强化安全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全员不断学习安全理论知识,提高岗位安全技能水平,改正作业过程中的不规范、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杜绝习惯性违章,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行为能力,严格的培训,可以帮助员工形成一种统一的行为准则,使员工各就其位,各负其责,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监管水平。
五是营造“团队精神”。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安全
工作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一连串人在一连串环境中出了一连串差错。
因此,在进行安全管理中要营造“团队精神”,就是要提倡在安全工作中“自控、互控和他控”。
自控是基础,他控是进行监督,而互控则应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要通过“团队精神”,要求党、政、工、团齐上阵,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凝聚力、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