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第一章导论1
- 格式:ppt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7
第一章导论1.为什么说从地理大发现开始才形成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思路: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不仅发生在洲内,而且要求各州之间更加广泛的贸易往来。
在15世纪之前,由于技术和知识的局限,贸易主要局限于各州内以及亚欧间。
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是欧洲人开辟的一系列新土地、新航道,它联系亚欧非大陆,为洲际贸易创造了便利的地理条件,从此引发了真正意义的“世界贸易”,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业机构。
2.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什么主要的区别?思路: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表现为(1)加大贸易需求。
工业革命提高生产率,促进生产,从而使贸易成为配置剩余产品的必要手段。
(2)为贸易提供物质便利。
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3)改变贸易模式。
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从而使贸易建立在各国分工的基础上。
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与以前有主要的区别表现为(1)贸易量迅猛增长。
(2)贸易依存度加大。
(3)改变贸易的产品结构。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除了本章中列举的因素以外,你还有哪些补充?思路:二战后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1)战后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是贸易发展的保障。
(2)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促进生产和分工,使贸易成为必然。
(3)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增长促进了对贸易的需求。
(4)战后较为健全的国际经济秩序减少贸易摩擦,推动贸易发展。
补充:可能政府的出口鼓励、人口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全球投资自由化等因素大大推进世界贸易。
4.简述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思路:新趋势包括(1)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加大。
(2)服务贸易越来越普遍。
(3)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成为主流。
(4)行业内贸易发展迅速。
(5)区域性自由贸易得到加强。
5.中国的对外贸易早于西欧国家,但为什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不及西欧?思路: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加上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对西方所求不多,贸易动机长期都是互通有无。
第一章导论案例引入:我们都在生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国贸;我们学习金融,正广泛运用于国贸;我们是中国人,中国经济腾飞始于外贸;----浙江人,浙江经济发展离不开外贸;我们处于这个世界,世界各国需要国贸。
•包括国际互联网 Internet(美)•同学们正在使用的诺基亚(芬兰)、摩托罗拉(美)、三星(韩)手机•男生兴趣爱好的魔兽世界(美)、传奇(韩)游戏•收集资料必须用到的Google(美)、Yahoo(美)等引擎•拍摄冲洗会用到的索尼(日)佳能(日)相机、柯达(美)胶卷•宝宝出生必用的强生(美)婴儿产品、妈妈炒菜首选的金龙鱼食用油(新)•奔驰(德)、宝马(德)、奥迪(德)轿车思考题:•为什么在我们能够在中国享受到国外公司的产品?•为什么这些公司会向我国出口这些产品?或在我国生产这些产品?•为什么这些产品在中国的售价高于在该产品在本国的售价?•这些公司是如何向我国出口产品的?这个过程是怎么实现的?第一节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一、国际贸易的含义与特点(一)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几个相关的概念:对外贸易;海外贸易;世界贸易;进出口贸易几点说明:(1)国际贸易是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考察各国或地区之间的贸易活动,而对外贸易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去考察它与别国或地区之间的贸易活动。
(2)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均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
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前,甚至目前仍有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统计不含服务贸易,但仍称为对外贸易。
(无形贸易通常不显示在海关的贸易统计表上,但它是国际收支的构成部分。
)货物贸易(Goods Trade)---即SITC中的十大类商品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联合国秘书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将商品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个分组和1924个项目。
国际贸易实务章节作业题一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总贸易体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A.是以一国的国境作为统计界限B.是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方法C.是以一国的关境作为统计界限D.我国采用的是专门贸易体系2.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而言是( B )A.过境贸易B.转口贸易C.直接贸易D.多边贸易3.对外贸易量是指( D )A.按市场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B.按协议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C.按浮动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D.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4.一般说来,关境和国境是一致的,有些国家之间缔结关税同盟,因而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的领土即成为统一的关境,这时候关境( C )国境。
A.小于B.等于C.大于D.其他5 用以表明世界各州、各国或国家经济集团在世界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采用的指标是( B )A 贸易差额B 对外贸易额C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D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6转口贸易的商品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 C )A 只能采取间接运输B 只能采取直接运输C 既可采用直接运输,也可采取间接运输D 只能过境运输二多项选择题1.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可称之为( BCE )A.贸易顺差B.贸易逆差C.贸易赤字D.出超E.入超2.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风险有( ABCDE )A.信用风险B.商业风险C.价格风险D.汇兑风险E.政治风险3.服务贸易依世贸组织的定义,指( ACDE )A.过境交付B.境内消费C.境外消费D.商业存在E.自然人流动4.反映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 AB )A.各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B.各国的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C.各国的制成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D.各国的制成品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E.各国的进出口总量占世界进出口总量的比重三判断题1我国关境大于国境。
F2复进口是指该国出口商品在国外未经加工改制又再进口。
T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我方某进出口公司于2001年11月6日向英国伦敦某公司发一实盘,限11月10日复到有效,当天下午三点发现价格报错,比内部掌握价低30%,按照《公约》只要立即通知受盘人,而且该通知先于或与原发盘同时到达:BA、这个实盘可以撤销B、此发盘可以撤回C、若受盘人未接受可撤销()2.对广大公众发出的商业广告是否构成发盘的问题,各国法律规定不一,《公约》规定:BA、凡向大众发出的商业广告,不得视为发盘B、商业广告不是发盘,但若在广告中注明“本广告构成发盘”,此类广告是发盘C、商业广告完全可视为一项发盘()3.关于逾期接受,《公约》规定:DA、逾期接受无效B、逾期接受是一个新的发盘C、逾期接受完全有效D、逾期接受是否有效,关键看发盘人如何表态()4、根据《公约》的规定,受盘人对发盘表示接受,可以有几种方式,下列哪项不属此列:CA、通过口头向发盘人声明B、通过书面向发盘人声明C、通过沉默或不行为表示接受D、通过实际行动表示接受()5、某项发盘于某月12日以电报形式送达受盘人。
国际贸易概论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国际贸易的概念与特点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定义:国际贸易是指各个国家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二异同:相同点:贸易的客体相同;货物与服务。
不同点:贸易的主体不同;本国人,外国人。
一些海岛国家,如日本,英国等,常用海外贸易来表示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由进口与出口两部分组成,又称之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与世界贸易国际贸易是一种世界性的商品与交换活动,是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因此人民常用“世界贸易”来代替国际贸易。
严格讲国际贸易,世界贸易并非同一概念。
国际贸易:世界各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总和。
世界贸易:世界各国和地区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总和。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第二节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的产生国际贸易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1)具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2)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
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剩余产品开始出现,同时原始社会开始瓦解,阶级和国家相继出现,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前提得以满足,国际贸易应运而生。
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由于奴隶社会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国际贸易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贸易商品:奢侈品(如宝石,装饰品,各种织品和香料等)贸易地区:腓尼基(现在黎巴嫩境内),埃及,罗马,印度,中国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由于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船只的进步,国际贸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贸易商品:奢侈品(如金银,丝绸,香料,宝石,象牙,瓷器,和少量的麻纺织品)贸易地区:封建社会早期:地中海东部,阿拉伯地区;公元11世纪以后: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鹿特丹等成为当时西方贸易中心。
资本主义的发展真正具有世界性质的国际贸易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发展起来。
资本主义社会的国际贸易(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总结国际贸易理论总结国际贸易理论总结第一章导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ohnDunning)于1977年首先提出的。
邓宁认为,一国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须具备三个优势:1.所有权优势;2.内部化优势;3.区位优势;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就能从事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如果企业只具备前两种优势,这就意味着缺乏有利的海外投资场所,因此企业只能将有关优势在国内利用,并通过出口来扩大海外市场;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既没有能力使之内部化,也找不到良好的海外投资场所,则最好采用许可证贸易方式进行技术转让;如果企业具备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所有权优势,则意味着企业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前提,海外投资难以成功。
一国际贸易的含义和分类国际贸易是指在世界各国或地区进行商品与服务的交易活动;是世界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
(从国际范围来看)对外贸易是指一个特定的国家的对外商品交换活动。
分类:A.按照贸易所涉及标的物的形态分为:有形贸易一般指货物(商品)贸易无形贸易一般指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是指自一成员领土向任何其他成员领土提供服务(过境交付);在一成员领土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境外消费);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商业存在提供服务(商业存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自然人流动)。
√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的最大区别反映在海关统计中:前者必须通过关境,因此海关统计可以反映出来;后者无法为海关统计所反映。
但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部分反映出来。
B.按照货物移动方向分:出口贸易商品与服务由国内生产而为国外购买的交易活动。
进口贸易商品与服务由国外生产而为国内消费的交易活动。
D.按照不同贸易体系统计方法分为: 总贸易在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下统计的贸易,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进出口的标准。
专门贸易在专门贸易体系又称特殊贸易体系下统计的贸易,它指以货物经过关境作为进出口的标准。
第一章导论一、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定义1.定义(1)国际贸易: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是各国或地区之间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2)对外贸易: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2.国际交换是国际贸易学的核心3. 注:(1)区分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标准是,看商品交换是否在两个经济上(而不是主权上)完全独立的社会实体之间的居民(而不是公民)中进行。
(2)单独关税地区可以成为国际贸易主体。
(3)对外贸易在某些岛国被称为“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
(4)南:发展中国家北:发达国家(南北贸易南南贸易)二、对外贸易的产生1.产生条件第一,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第二,出现了政治实体。
它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对外贸易的发展1.发展历史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时期、二战后2.驱动力量技术变革(生产技术、通讯与信息技术、运输技术)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关税非关税壁垒的削减、金融交易自由化、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3.注:1、国际贸易发展速度超过历史水平2、发达国家一直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国家3、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4、国际贸易结构向高科技、服务业发展5、对外贸易依存度在不断提高6、跨国公司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角色7、科学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加强8、世界贸易体制加强,贸易自由化成为贸易政策的主流9、世界市场竞争向综合化、集团化和有序化发展10、出现国际物流“革命”11、中国贸易地位崛起四、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同异相同点:都是商品、服务和要素的交换活动;交易过程大同小异;经营的目的都是取得利润或经济效益。
不同点:对外贸易难度大,比国内贸易复杂;国际贸易风险大。
五、对外贸易分类1.按交易内容:国际货物贸易:用数字区分的10大类世界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无形商品的国际交易,无形贸易,包括12个部门国际技术贸易:技术跨越国界进行有偿转让,如许可贸易、工业产权等2.按商品的移动方向区分出口贸易:必须是外销货物(旅客自带不算)进口贸易:必须是内销货物过境贸易:通过第三国国境运送,但货物所有权不属于第三国居民复出口与复进口:复出口: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出,称为复出口复进口: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入,称为复进口净出口与净进口净出口:出口量和值大于进口量和值,表明该国的货物在整体贸易中处于优势3.按运输方式区分海运贸易: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陆运贸易:经常发生在各大陆内部陆地相连的国家之间空运贸易:鲜活食物、贵重物品和急需商品的运送多式联运贸易邮购贸易:样品传递和数量不多的个人购买管道贸易4.按交易对象区分直接贸易(过境贸易属于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属于间接贸易)转口贸易六、国际贸易专业术语1.总贸易体系:以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
第一章国际贸易导论1•简述国际贸易的含义。
国际贸易是指各自独立的国家或政府之间进行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等交换活动的总和。
2.论述相对于国内贸易,国际贸易的特点。
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有相似之处,但相对于国内贸易,国际贸易的特点主要包括:第一,国际贸易属于开放经济的范畴.而国内贸易研究的是一国国内市场的发展。
第二,国际贸易受不同国家利益关系的制约,而国内贸易是在一个国家的内部进行,不涉及国家间利益的冲突。
第三,国际贸易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比国内贸易更难以进行。
第四,国际贸易比较复杂,涉及国际结算中的汇率问题、国际货物运输中的运费和保险问题、国际贸易规则解释不一致等多重问题的影响。
第五,国际贸易整个交易时间较长,风险较国内贸易大。
3•论述贸易差额与一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由于进出口贸易收支是一国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贸易差额的状况对一国的国际收支有重大影响。
一般来说,一国的贸易差额应该保持平衡,不要出现过大的顺差或过大的逆差。
如果一国顺差过大,或者还需时间较长,那么必然会遭到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报复甚至制裁。
顺差的长期存在还会使大量的国内资源通过出口的方式流出,不利于本国资源在国内的优化配置,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过度使用。
—国长期的逆差对国内经济也会起到阻碍作用。
因为贸易逆差必然会减少一国的国际储备,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就会降低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从而阻碍了某些关键设备和技术的进口,进而延缓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4•简述贸易条件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交换比率。
贸易条件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用物物交换表示,即用实物形态来表示的贸易条件,这种方法不涉及货币因素和物价水平的变动。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计算贸易商品指数的比值来表示,即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例。
5•简述国际贸易的分类。
第一,按照商品流向可划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复出口贸易、复进口贸易。
《国际贸易概论》课后习题与答案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具有可供交换的的出现、国家的产生是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
2.一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的对外贸易常被称为。
3.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可以分为和两个组成部分。
4.一个国家或地区其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差额就是,也可称为贸易余额。
5.大多数国家(地区)在统计有形商品时,出口额以价格计算,进口额以价格计算。
6.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计算出来的对外贸易额称为对外贸易量。
7.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所占的比重。
8.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在国际贸易中的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1.国际贸易额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的总和。
A.对外贸易额B.商品贸易额C.进口贸易额D.出口贸易额2.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是指实际进出我国()的商品总金额。
A.关境B.保税区C.自由贸易区D.国境3.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交易,对第三国来说这属于()。
A.三边贸易B.转口贸易C.易货贸易D.直接贸易4.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A.本年度进口额高于上年度进口额B.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C.进口总额小于出口总额D.本年度出口额高于上年度出口额5.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反映()。
A.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B.各国或各地区的进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C.一国各类出口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来源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
A.各种商品在一国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B.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C.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来源7.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的比重。
A.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B.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C.对外贸易总额占国际贸易额D.外商投资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8.对外贸易量是以()来表示的。
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论1。
什么是国际贸易?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国际也叫世界贸易,是指国际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它包含着有形产品(实物产品)的交换,也包含有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传统的国际贸易,仅指国际间各类货物的交换,不包含服务;现代的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国家贸易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产生、发展和贸易效果,揭示其特点、运动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和内容大体包括两个方面: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
2.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有何关系?答: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是指国际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它包含着有形产品(实物产品)的交换,也包含有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传统的国际贸易,仅指国际间各类货物的交换,不包含服务;现代的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
有一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将对外贸易称为“海外贸易”.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同属一类活动,只是从全世界范围看时,称其为国际贸易,而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看时,则称其为对外贸易。
3.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答:贸易差额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称为贸易顺差、贸易盈余或出超;当出口总值小于进口总值时,称为贸易逆差、贸易赤字或入超.当一国出现贸易顺差时,反映这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当一国出现贸易逆差时,反映这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地位;不过长期顺差不一定是好事,逆差也并非绝对是坏事,从长期趋势来看,一国的进出口贸易应该基本保持平衡。
4。
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的区别是什么?答:直接贸易是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买卖商品的贸易活动.直接贸易的双方直接谈判,直接签约,直接结算,货物直接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