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新)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4
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 分)1是否存在()其实正是传统哲学和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分野。
(1.0分)1.0 分A、本源B、现象C、哲学问题D、文字概念我的答案:C213世纪时在牛津大学开的三门哲学的主修课不包括()。
(1.0分)1.0 分A、道德B、自然C、社会D、形而上学我的答案:C3下面不属于石里克关于可证实思想的是()。
(1.0分)1.0 分A、可证实性的内涵B、经验与逻辑的对抗C、命题的证实D、分析与综合的区分我的答案:D4提出“背返”概念的哲学家是()。
(1.0分)1.0 分A、莱布尼茨B、弗雷格C、康德D、黑格尔我的答案:C5维特根斯坦从()那里直接继承了概念文字。
(1.0分)1.0 分A、罗素摩尔C、斯宾塞D、弗雷格我的答案:D6词的意思通过因果的链条而传递下来的观念属于()。
(1.0分)1.0 分A、逻辑循环理论B、前后一致理论C、同一矛盾理论D、因果指称理论我的答案:D7蒯因提出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一个是分析和综合的区分,另一个是()。
(1.0分)1.0 分A、化合论B、分解论C、还原论D、整合论我的答案:C8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创立者斯宾塞的国籍是()。
(1.0分)1.0 分A、奥地利B、德国C、法国D、英国我的答案:D9莱布尼茨的二进制论文修改吸收了()的思想。
(1.0分)1.0 分A、中国易学B、中国儒学C、中国佛学中国墨学我的答案:A10下面属于统括经验基本形式的是()。
(1.0分)1.0 分A、物质B、思想C、意识D、时间我的答案:D11卡尔波普尔的()明确指出了逻辑主义所面临的困难。
(1.0分)1.0 分A、《经验论》B、《通往奴役之路》C、《科学发现的逻辑》D、《统一科学百科全书》我的答案:C12说话的意义包含的三个层面不包括()。
(1.0分)1.0 分A、交际行为B、纯粹发声的行为C、具有意义的和具有指称的行为D、心理行为我的答案:D13达米特从弗雷格的()入手对弗雷格的哲学展开研究。
《哲学与人生》模拟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 ( )A。
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 B。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D。
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2. 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A.物质和意识 B.有神论和无神论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
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
这一事实表明 ( )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
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4.“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A。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B。
要不断地发现。
揭示规律C。
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D。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5.有的同学,对自己十分满意,怎么看都好;对别人总是说三道四,一无是处。
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 )A.两分法B.两点论 C.一点论 D.一分为二6。
下列表达中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哲学观点的成语或俗语有()①因地制宜②唇亡齿寒③抽薪止沸④东施效颦⑤南甜北咸东辣西酸⑥邯郸学步A.①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7。
鸟能筑巢,人能盖房。
但人的活动和其他动物的活动有本质区别。
这是因为()A。
人有大脑,其他动物没有大脑 B。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C.其他动物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 D。
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不如人类8.新事物的出现不一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A。
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B。
强大和完善的C.吸取了旧事物的精华D。
有新的名称和旗号9.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试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客观实在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答: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科学方法,它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和斗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人的主观性,即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识。
5、什么是唯心主义?答:唯心主义是一种认为精神或思想是第一性的哲学观点,它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精神或思想是世界的本原。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什么区别?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精神的或者是思想的。
7、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指的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基础。
8、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指的是事物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简答题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既不同于唯心主义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也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用纯粹的自然科学来代替哲学上讲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包括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而且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
2、请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练习是我们掌握并且熟悉知识点的一个重要方式,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好好学习并掌握这部分知识,赶快学习起来吧。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A.人们会思考的大脑B.哲学家的思考C.人类的实践活动D.对世界的思考2.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这段话表明①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相互区别的②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③哲学以各种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研究起指导作用④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B.旧哲学的基本问题C.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D.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4.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种从来就存在的理念产生的,世界不过是理念的影子。
这一观点A.否认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肯定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C.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否认世界是由神创造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5.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B.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C.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6.“天行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一切从实际出发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D.矛盾具有普遍性7.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但现在水利设施却可以把水从低处引到高处。
这表明A.人可以创造或改变规律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C.事物的运动是没有固定规律的D.人们可以利用规律,造福人类8.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像的。
”这句话说明了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9.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涨幅控制在3%;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高二哲学生活期末综合训练一一、单项选择题(30×2=60)1.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客观精神与主观精神的关系C.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2.贺岁片《非诚勿扰2》捧红一首小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下列与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古今异俗,新故异备B.我在故我思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D.心外无物3.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写道“遥看瀑布挂前川”,后人评述此句意境全在“挂”字上,是因为此字体现了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1年2月,我国部分地区实施人工降雪,人工降雪是利用云层中的水汽、温度,辅之以人工喷洒干冰,使雪花从云层中飘落。
这表明A.人们可以创造规律利用自然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C.人们可以根据意愿改变规律、趋利避害D.人们可以根据自然规律,改变或创造条件为人类造福5.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货币政策由“积极”转变为“稳健”。
这说明A.真理具有反复性B.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C.辩证否定就是彻底否定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6.在义乌,靠做只赚1分钱生意起家的老板不计其数,人称“蚂蚁商人”。
“蚂蚁商人”践行的“以利小而有为,以小搏大,以小创大,以小创强,以小创精”的理念对创业的启示是A.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B.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D.部分决定整体7.“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魏源这句话主要表明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B.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8.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王万青于1968年大学毕业后,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玛曲草原工作,无私奉献四十余年。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①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②知识的汇总③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⑤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实践基础和阶级条件是()①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发展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需要③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日益激化④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理论成果⑤前人提供的一切思想资料3.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有()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⑤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4.坚持可知论的哲学派别包括()①辩证唯物主义②旧唯物主义③主观唯心主义④彻底的唯心主义⑤朴素唯物主义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①一般与个别的关系②普遍与特殊的关系③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⑤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是由于()①实现了辩证法同唯物主义的统一②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同唯物历史观的统一③无产阶级和被压迫群众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理论武器④发现了唯物史观⑤代替了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7.下列哲学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①“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②“心外无理”③命中注定④***宣扬的“渡人上天堂”的理论⑤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①在实践中实现了革命性的科学性的统一②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③联系和发展的统一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⑤为无产阶级斗争实践服务9.下列哲学观点属于人本主义的有()①超人哲学②“生命本身就是强力意志”③“有用即真理”④“人就是自由”⑤“物是感觉的复合”10.下列哲学派别属于科学主义思潮的有()①存在主义②实证主义③逻辑实证主义④实用主义⑤唯意志主义1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本质区别表现在()①阶级属性不同②服务对象不同③理论实质不同④前者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后者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⑤前者以实践为基础,后者建立在抽象的人性论或主观经验的基础上1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仍然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哲学是因为()①它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②它是分析现时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③它能解决一切具体问题④它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和解决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的正确方法⑤它使哲学发展到顶峰13.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①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②证明、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③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和发展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⑤必须对现代科技发展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新的哲学概括14.一提起哲学,就少不了“两个对子”,它们是()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②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④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斗争⑤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15.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同样是不可想象的。
马哲试题及答案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马哲,是指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部分。
马哲试题是对学生对于马哲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进行测试。
本文将提供一系列马哲试题以及相应的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马哲基础知识问题一:请阐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区别。
答案: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两种对世界本质的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而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是意识或思维构成的,意识是主观存在的,物质只是意识的表象。
问题二:请解释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答案: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和具体与抽象。
对立统一指的是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否定之否定强调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非线性性;具体与抽象强调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和历史性。
辩证法的应用体现在分析问题时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基本矛盾,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二部分:马哲理论概述问题三:简要概括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
答案: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对立统一规律,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质量互变规律,表明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强调事物发展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否定后经过改造重新肯定;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问题四:请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它强调人类社会历史的连续性和发展方向。
历史唯物主义还指出,历史发展不是任意的、偶然的,而是有规律地进行,主要通过生产方式的变革和阶级斗争的推动。
第三部分:马哲的实践思想问题五:请解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核心内容。
答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核心内容是实践的决定作用。
它认为实践是认识世界的基础,是反映和改造现实的手段。
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有机联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认识对象的本质,并通过实践改变客观世界。
高二哲学期末复习(三)制作人:王兴华制作时间:7.2 备课组长:王兴华年级主任:一、单项选择题1.50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成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
下列观点与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相对立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D.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2.下列与“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波须臾改”蕴含哲理相同的是A.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B.草木在人间,去来有时节C.百川赴巨海,众星环北辰D.寒暑自有常,不顾万物求3.早在抗菌素发明以前,医生们就常常给病人服用一些明知无用的粉末,有些时候病人果真奇迹般地康复了,有的甚至还平安地渡过了诸如鼠疫、猩红热等“鬼门关”,这种现象在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中被称作“安慰剂效应”。
这一事例告诉我们①发挥主体因素的调适功能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方面②物质世界总会存在人们永远无法认知的领域与现象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具体条件为基本前提的④精神的力量可以直接衍生出物质的力量A.①②B. ①③C.②③D.③④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它携带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
回答4-5题。
4.嫦娥三号探测器搭载的八台有效载荷在第一月昼期间陆续开机完成了探测或月面测试工作,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的第二月昼期间于2014年1月11日开始。
两器全面开展新一轮科学探测。
这标志着我国成功突破了探测器月夜生存技术。
材料表明①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②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规律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A.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5.嫦娥三号任务圆满完成,既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又为加快实施这一战略提供了有益经验。
哲学复习综合培优试题及答案1.中央巡视组既找“老虎”也寻“苍蝇”的意义在于①赋予党的执政资格,发挥党的领导作用②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③践行党的执政理念,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④履行党的管理职能和提高政府威信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2.近年来,每到人民代表大会前夕,一些特殊群体的代表或组织(如民营企业家)就利用自己拥有的资源,向人大代表和政府领导人,申诉自己的要求和建议,通过新闻媒体或组织论坛等进行呼吁,想方设法让人大通过法律、政策体现自己的特殊利益和要求。
对于这种活动①.应该保护,因为少数人的群体需要应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政治参与渠道②.应该禁止,因为这些游说活动只表达了少数人的特殊利益和要求③.应该鼓励,因为它有助于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机制④.应该限制,不能让特殊群体的个人意志影响国家权力机构的决策 A① B② C③ D④3.在下列“假如我是人大代表”的模拟情景中,“我”的行为不当的是…A.当我被选为人大代表后,在人大网站专门开设群众信箱征集各方面意见B.当我调查到某工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时,立即拿出代表证要求厂家停产整顿C.当我调研发现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时,在人大会议上联名提出相关议案D.当我了解到规划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时,在人大会议上联名向该局提出质询4.传统的横版中国地图沿经线分割,地图呈东西方向,给人的错觉是中国东西长、南北短,同时南海诸岛是以插图形式表现,读者无法全面直观地认识中国全图。
日前湖南地图出版社采用中科院专家设计的“广义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方法”,沿纬线分割,绘制出的竖版中国地图更具直观性,海域展现更完整。
这表明①地图绘制技术的发展对认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②作为测绘结果的地图是对陆域海域的能动反映③沿纬线分割方法比沿经线分割方法更具优越性④越具直观性的东西越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5.在“神九”突破和掌握了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基础上,“神十”重点转向对这些技术的验证和应用,并进行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为以后进一步开展空间实验室的研究和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一个天地往返的运输系统。
这些成就①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界和变革社会规律的能力②丰富了人类认识和开发宇宙空间的梦想和实践③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以及意识活动的创造性④说明了意识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有关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被应用到实际中,生产了许多通过抑制病菌的核糖体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抗生素药物。
材料从哲学角度告诉我们A.意识对客观事物有积极作用 B.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C.用综合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D.根据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7.关于网络谣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我们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网络谣言就会消失B.是一种错误的意识,是人们在上网等活动中主观创造出来的C.网络谣言的传播体现了联系具有多样性,是复杂多变和不可捉摸的D.网络谣言的传播也是有规律的,任何谣言的传播都可以找到正确的抵制方法8.物理学有一条“定律”,该定律认为,开放的系统可以不断与外部交换能量和物质,从而有利于系统长期健康发展;反之,封闭系统则容易走向无序,导致原有结构的瓦解和制度的消亡。
从哲学角度看,“定律”表明 A.联系是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B.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C.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整体功能可以大于部分功能之和9.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人喜好月圆,有人好断鸿零雁,也有人偏喜欢残荷败柳。
后两者被人称为喜欢“缺憾美”。
但要知道,弯月本身已怀抱着未来的圆满;断鸿零雁更能深切体会百鸟争鸣的可贵;残荷败柳的前身,难道不是百花齐放的景致?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①事物都是有缺憾的,唯有缺憾,才显其丰富多彩;②审美观因人而异,具有多样化特征;③“缺憾美”的感觉源自人们的主观想象;④“缺憾美”与“完美”存在着联系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0.下列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有①前人种树,后人乘凉②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③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④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火山爆发使欧洲许多机场关闭,因此带来这些地区陆路交通的繁忙.有科学家认为火山喷发还可能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火山爆发A.是欧洲陆路交通繁忙的内因B. 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是对人类诸多不道德行为的警示C.对交通和气候的影响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C.可能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体现了事物间的主观联系12.体内平衡法则是指生物体能够调控自身内部环境的能力。
在长期进化中,大自然赋予人类躯体保持体内各种稳态的能力。
然而,环境污染、生活方式等因素诱发人体内能量等等方面的生化失衡,破坏原有稳态。
这表明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更人的破坏性②人类在调控体内平衡方面并不比其他生物体具有更多的主动性③外部因素能引起事物内部联系的改变,从而影响事物性质和状态④内部与外部的联系是维系人体原有稳态的必要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3. 2014年我国南极站正式建成使用。
该站的建成,为我国科学家开展长期持续的南极科学考察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有利于拓展我国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拓展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战略空间。
这说明 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 B.人为事物的联系推动着实践的发展进步C.人们能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创建新的联系D.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是正确发挥能动性14.为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不受通胀影响,我国建立了“社会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此联动机制的建立:①是人们突破事物本质的联系,建立的一种新的联系②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的一种新的联系③体现了尊重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④说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15.人们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将某种对人笼统的、一般的描述套用在自己身上,从而出现自我认识的偏差。
如有些同学对于用星座、生肖分析个性、预测命运,深信不疑。
这些同学①.否认意识内容的主观性,片面地相信他人的观点②.否认事物联系是具体的,忽视自身的个性与特点③.没有关注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掌握自身的命运④.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无视个性和命运变化 A① B② C③ D④16. 德国农学家苏力贝克通过实验发现,凡是在黑夜间翻耕的土壤中,仅有百分之二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而在白天翻耕,野草种子的发芽率高达百分之八十。
这表明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③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A.①② B. ③④C.①③D.②③17.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
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
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
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8. 中国湿地维持着2.7万亿吨淡水,保存了全国96%的可利用淡水资源,是中国淡水安全的生态保障,但过去十年,我国湿地面积减少了约340万公顷。
这表明①联系具有客观性②联系具有普遍性③任何事物之间都必然存在联系④人能够改变事物的固有联系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19.2014年国务院提出要推动东北地区与环渤海、京津冀地区统筹规划,融合发展。
完善东北四省区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机制,大力推进东北地区内部区域合作。
对此,以下认识错误的是A.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B.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统筹全局C.要注重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D.要重视部分的作用,以推动整体发展20.韩愈读书用提要钩玄法。
他说读一本书,要着重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
这体现了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每一个要素②应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要重视局部的作用④要求我们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21.假定一条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试图用手去帮助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手脚,你越挣扎就被咬得越厉害,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了你的脚,你最佳选择就是牺牲这只脚。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住生命。
这个经济学上的鳄鱼法则告诉我们①任何时候部分都要服从并服务于整体②关键时候要勇敢放弃次要矛盾③要着眼整体,寻求最优目标④要注意把握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③D. ①④22.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蓝皮书2014-2015》指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进一步推动欧亚大陆各国的经济合作,促进各国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变整个欧亚大陆的经济版图。
这说明A.联系就是事物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B.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C.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的发展D.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多样的联系23.“螃蟹效应”描述的是,用敞口藤篮来装螃蟹,一只螃蟹很容易爬出来。
多装几只后,因为相互扯后腿就没有一只能爬出来了。
破解“螃蟹效应”,对建设高效团队的启示有①要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②要重视关键部分的决定性作用③要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④要坚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 ①③C.②③ D.③④24. 《中国好声音》创新点是它的运作模式,即尝试制播分离,与市场化运作结合,打造媒体、营销、资源整合的产业链条,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让话题、热点、感动、悬念、期待不断,激发企业、媒体、观众、网民的欲望。
这启示我们①创新中要坚持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②要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发展③主动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④要通过数量的积累,为事物质变创造条件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25.某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选择了“甲”的课题,确定了研究方法、步骤及时间进度,并对研究内容做了详细分工:小组成员将分别对老人、儿童、孕妇、户外工作者四类特殊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同学们主要坚持了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②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③系统和要素的辩证统一④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1、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又被称为“共同沟”,是指将设置在地面、地下或架空的各类公用类管线集中容纳于一体,并留有供检修人员行走通道的隧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