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中和反应中和热的测定
- 格式:ppt
- 大小:187.50 KB
- 文档页数:27
第三课时中和热中和热测定课堂练习1.用50mL0。
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A.偏大B.偏小C.无影响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一水合氨的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即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故选B。
2.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量筒B.温度计C.托盘天平D.环形玻璃搅拌棒【答案】C【解析】中和热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需要温度计测定温度、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还需要量筒量取一定量的酸、碱溶液,显然不需要天平,故选C.3.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使用下列用品不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的是()A.碎泡沫塑料B.环形玻璃搅拌棒C.底部垫纸条D.两个量筒【答案】D【解析】碎泡沫塑料和底部垫纸条,目的是保温,以减小实验中的误差;环形玻璃棒,使溶液混合更均匀,测量更准确;量筒是测量溶液体积的,不能减少实验误差,故选D.4.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应使用的仪器正确组合是()①天平②量筒③烧杯④滴定管⑤温度计⑥试管⑦酒精灯A.①②④⑤B.②③⑤C.②③④⑦D.全部【答案】B【解析】中和热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需要温度计测定溶液温度、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还需要量筒量取一定量的酸、碱溶液,故选B。
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测定中和热实验的玻璃仪器只需烧杯、量筒和温度计B.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13。
50mL Na2CO3溶液C.用10mL量筒量取5.5mL硫酸溶液D.用广泛pH试纸不能测得某碱溶液的pH为12.7【答案】A【解析】A.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需要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二只大小不同的烧杯、二只大小相同的量筒、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捧,故A错误;B.滴定管精确到0。
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报告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报告引言:中和反应是化学中一种常见的反应类型,它涉及酸和碱之间的化学反应。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测定中和反应的热变化来研究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一系列酸碱溶液的中和热,了解中和反应的特性,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来推断反应的热力学参数。
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与试剂:本实验所需的仪器有:热量计、量筒、酸碱溶液、温度计等。
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钾溶液。
2. 实验步骤:(1)将热量计放在稳定的支架上,并将其与温度计连接。
(2)用量筒分别量取一定体积的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
(3)将稀硫酸缓慢地加入热量计中,记录下初始温度。
(4)将稀氢氧化钠溶液缓慢地加入热量计中,记录下反应后的最高温度。
(5)重复以上步骤,分别使用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钾溶液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中和反应的热变化。
根据热力学原理,中和反应的热变化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H = q/n其中,ΔH代表中和反应的热变化,q表示测得的热量,n表示摩尔数。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热量计测得的热量来计算热变化。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现象:1. 不同酸碱溶液的中和热不同,这是由于不同酸碱的反应热力学性质不同所导致的。
例如,稀硫酸和稀盐酸的中和热较大,而稀氢氧化钠和稀氢氧化钾的中和热较小。
2. 中和反应的热变化与摩尔数成正比,这是由于热变化是一个宏观性质,与反应物的量有关。
当反应物的摩尔数增加时,热变化也相应增加。
3. 中和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这是由于酸和碱之间的化学反应通常会释放出能量。
因此,中和反应的热变化为负值。
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如反应焓变(ΔH)和反应熵变(ΔS)。
通过计算反应焓变,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的放热性质;而通过计算反应熵变,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的混乱程度。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一系列酸碱溶液的中和热,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推断了反应的热力学参数。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了解中和反应的过程和相关概念,通过实验测定酸、碱溶液中和反应时的温度变化,进一步探讨中和反应对温度的影响。
实验原理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酸和碱中和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
中和反应会释放或吸收热量,使得反应体系的温度发生变化。
在实验中,通过测定溶液的初始温度、混合后的最终温度来计算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用的酸和碱溶液,确保浓度合适。
2.在实验室温度下测定酸和碱溶液的初始温度,并记录。
3.缓慢将酸溶液倒入碱溶液中,搅拌均匀。
4.用温度计测定混合溶液的最终温度,并记录。
5.计算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实验数据记录
溶液初始温度(摄氏度)最终温度(摄氏度)
酸溶液
碱溶液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测定的数据,计算酸和碱中和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观察温度变化的规律,讨论中和反应对温度的影响。
通过实验结果,探讨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实验,我们对酸碱中和反应的测定有了初步了解,了解了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变化规律。
在今后的实验中,可以探究更多中和反应的特性,并进一步研究中和反应的机理及应用。
以上是本次实验的详细步骤和结果,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和热的测定1.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仪器: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 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2.中和热测定的试剂:0.50mol·L -1盐酸、0.55mol·L -1 NaOH 溶液。
3.中和热测定的实验步骤: (1)组装好实验仪器。
组装时大、小烧杯杯口相平,且杯口盖上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大、小烧杯间隙填充碎泡沫塑料。
(2)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0 mol·L -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数据记录表,并将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5 mol·L -1 NaOH 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 溶液的温度,记入数据记录表。
数据记录表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 1/℃ 终止温度 t 2/℃ 温度差 (t 2-t 1)/℃ HCl 溶液 NaOH 溶液 平均值 123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快速地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盖好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测量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入数据记录表。
(5)重复步骤(2)~(4)三次。
(6)数据处理:①以三次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为计算依据。
②为了计算方便,盐酸和NaOH 溶液的密度近似为1g·cm -3,反应后溶液比热容c =4.18 J·(g·℃)-1。
③盐酸质量为m 1=50g 、NaOH 溶液质量为m 2=50g ,实验中反应放出的热量:Q 放=(m 1+m 2)·c ·(t 2-t 1)=0.418(t 2-t 1)kJ (用t 1、 t 2表示),则生成1 mol H 2O 时的反应热为:ΔH =-0.418t 2-t 10.025kJ·mol -1(用t 1、 t 2表示)。
高中化学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编稿老师佘平平一校黄楠二校林卉审核王慧姝【考点精讲】1. 中和热的定义: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所放出的热量。
2. 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用品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2个量筒(50 mL)、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 mol·L-1盐酸、0.55 mol·L-1NaOH溶液。
(2)实验原理通过测定酸碱中和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来计算中和热的大小。
(3)实验步骤①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
然后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图所示(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②用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录并填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③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录并填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终止温度(t3)/℃温度差Δt=t3-t1+t22/℃HCl(t1)/℃NaOH(t2)/℃平均值(t1+t22)/℃1 2 3④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 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在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出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作为终止温度,记录并填入表格。
⑤重复实验三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的依据。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
【典例精析】例题1 某学生进行中和热测定,取用50 mL 0.50 mol·L -1的HCl 和50 mL 0.55 mol·L -1 的NaOH 溶液(密度都是1 g·cm -3)。
中和反应热测定
中和反应热是指在恒定压力下的酸碱中和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测定中和反应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热力学性质、计算反应焓变以及评估反应的热稳定性等。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热量计测量中和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反应物:准确称取酸和碱的量,使它们符合反应的化学计量比。
2) 混合反应物:将酸和碱混合在热量计容器中。
重要的是要保持实验条件恒定,例如保持温度和压力稳定。
3) 记录温度变化:开始测量前,记录热量计容器内的初始温度。
随后,观察并记录反应发生时温度的变化。
4) 计算反应热量:根据温度变化以及热量计容器中的热容量,可以计算出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减少热量损失,通常在热量计系统中使用双层壁的器皿,并保持封闭状态。
中和反应热的测定可以用于许多化学反应和热力学实验中,以了解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反应性质。
它对于研究热力学性质、反应速率和反应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原理: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 2O ,这时的反应能量变化叫做中和热。
实验中通过测定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
实验用品:大烧杯(500mL )、小烧杯(100mL )、温度计、量筒(50mL )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器。
,ol/L 盐酸、L NaOH 溶液。
实验步骤:⑴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扣与大烧杯口相平。
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器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图所示。
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
⑵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 L 的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
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⑶用另一个量筒量取L 的NaOH 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 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⑷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器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 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在外面),盖好盖板。
用环形玻璃搅拌器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⑹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
为了使计算更简便一些,我们近似地认为L 的盐酸和L 的NaOH 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 3,所以L 的盐酸的质量m 1=50g ,L 的NaOH 溶液的质量m 2=50g 。
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g ·℃)-1,由此可以计算出,L 的盐酸与L 的NaOH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m 1+ m 2)·c ·(t 2- t 1)=(t 2- t 1)kJ又因L 的盐酸中含有 HCl , HCl 与 NaOH 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放出热量是(t 2- t 1)kJ所以,生成1 mol H 2O 时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热为025.0)(418.012t t kJ/mol实验思考:1、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酸碱溶液为什么一定用稀溶液?答: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已经完全电离,不会影响H ++OH -==H 2O 反应所产生的热量的测定。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方法;2.了解中和反应的特点以及中和热的定义;3.分析实验结果,计算得出中和热值。
实验原理: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中和热是指在等压条件下,1摩尔酸与1摩尔碱完全反应时释放出的热量。
利用绝热量计可以测定中和反应时产生的热量。
实验仪器:1. 绝热量计;2. 电磁搅拌器;3. 滴定管;4. 水槽;5. 恒温槽;6. 温度计。
实验步骤:1. 将绝热量计用恒温槽预先恒温至特定温度;2. 在量筒中分别量取一定体积的酸和碱溶液,用滴定管将酸溶液滴入绝热量计中;3. 注意观察反应过程,当反应完全结束后,记录终点温度;4. 重复上述步骤,分别用其他酸和碱进行实验,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数据与计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溶液体积/mL 浓度/mol/L 初温/℃终温/℃酸 50 0.1 25 32碱 50 0.1 25 29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得出中和热的值。
酸溶液的物质量:m(Acid) = V(Acid) × C(Acid) × M(Acid) = 50 × 0.1 × MAcid碱溶液的物质量:m(Base) = V(Base) × C(Base) × M(Base) = 50 × 0.1 × MBase根据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A + BOH → BA + H2O根据热量守恒定律,有:m(Acid) × Q(Acid) + m(Base) × Q(Base) = 0其中,Q(Acid)为酸溶液的中和热,Q(Base)为碱溶液的中和热。
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公式,可以求解出酸溶液和碱溶液的中和热:Q(Acid) = - m(Base) × Q(Base) / m(Acid)实验结果:根据计算,酸溶液的中和热为Q(Acid) = - m(Base) × Q(Base) /m(Acid) = - 50 × 0.1 × MBase × Q(Base) / (50 × 0.1 × MAcid)实验总结和思考: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中和热,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反应热的测量和计算中和热的测定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测量和计算反应热对于了解反应热力学性质以及优化化学反应过程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反应热的测量和计算过程,并重点介绍热量的测定方法。
1.反应热的测量方法:1.1热电偶:热电偶是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焊接在一起形成电路,当两端温度不一致时,电路中会产生一个热电势差。
通过测量热电势差可以确定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从而计算得出反应热。
1.2差动热量计:差动热量计是测量反应热的传统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将反应物和参比物分别置于两个绝热室中,通过测量两个室的温度变化,可以确定反应热。
1.3扩散泵:扩散泵是一种通过气体的扩散来测量反应热的方法。
扩散泵基于气体分子在两个不同温度区域之间的自然扩散,通过测量扩散速率的变化可以计算得出反应热。
2.热量的测定:热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递的能量,通常以焦耳(J)为单位。
在反应热测定中,为了得到准确的反应热值,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2.1基准的选择:在反应热的计算中,需要选择一个基准来进行参考。
常见的基准选择包括标准状况(298K、1atm)、过量热燃烧基准和形成热基准等。
2.2配平反应方程:为了准确计算反应热,需要确保反应方程式配平。
配平反应方程可以通过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原理进行。
2.3温度修正:由于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反应热的测定需要考虑到温度修正。
温度修正通常通过计算温度变化与热容之间的关系得出。
2.4压力修正:3.计算反应热:计算反应热的方法通常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能量与生成物能量之差。
3.1反应热的计算公式:反应热(ΔH)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得出:ΔH=ΣnΔHf(生成物)-ΣmΔHf(反应物)其中,ΔHf是标准生成焓,n和m分别代表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摩尔数。
3.2热力学计算软件:为了方便进行反应热的计算,可以使用化学热力学计算软件,如Gaussian、Gibb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