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法规与合同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21
建设法规与合同管理合同编号,【编号】。
甲方(委托方),【甲方名称】。
地址,【地址】。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乙方(承包方),【乙方名称】。
地址,【地址】。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鉴于甲方为了遵守国家建设法规和规定,委托乙方进行相关建设项目,并且双方就合同管理事项达成一致意见,特订立本合同。
一、合同项目。
1.1 甲方委托乙方进行【具体建设项目名称】的建设工作,具体包括【具体工作内容】。
1.2 乙方应当按照国家相关建设法规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合同管理。
2.1 双方应当遵守国家相关建设法规和规定,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2 甲方有权对乙方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3 乙方应当配合甲方进行工程验收,并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工程。
三、违约责任。
3.1 任何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造成的损失。
3.2 如果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并及时通知对方。
四、其他事项。
4.1 合同的变更和解释应当经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认。
4.2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至工程竣工验收之日终止。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特此确认。
【合同范本专家姓名】。
【联系方式】。
【日期】。
建设工程法规与合同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建设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纠纷和问题也日益增多,给当事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规范工程建设行为,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建设工程法规和合同管理制度。
本文将对建设工程法规与合同管理的基本内容进行简要阐述。
一、建设工程法规概述建设工程法规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为规范工程建设活动,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目标实现,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建设工程法规体系包括工程建设综合性法规、工程建设程序性法规、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法规、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法规、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法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法规、工程建设合同管理法规等。
二、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法规建设工程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之间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件。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法规旨在规范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行为,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其主要内容包括:1. 建设工程合同的种类:包括工程勘察合同、工程设计合同、工程施工合同、工程监理合同等。
2. 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自愿、诚实信用原则,明确合同内容,遵循合同订立程序。
3. 建设工程合同的履行: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目标实现。
4. 建设工程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变更、解除或终止合同。
5. 建设工程合同的违约责任: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6. 建设工程合同的争议解决: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合同争议。
三、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1. 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通过合同管理,明确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防止纠纷发生,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2. 规范工程建设行为:合同管理有助于规范工程建设行为,提高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水平。
建设法规与合同管理
合同标题,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协议。
1. 合同目的,本协议旨在规范建设项目中的合同管理流程,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2. 合同主体,本协议由建设项目业主、承包商和监理单位共同订立,各方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
3. 合同管理流程,合同签订前,应进行充分的法律咨询和风险评估,确保合同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建设项目实际情况。
合同签订后,各方应严格执行合同约定,如有变更需经协商一致并办理相关手续。
4. 合同履行监督,监理单位应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方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合同义务,如有违约行为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协助解决纠纷。
5. 合同风险防范,各方应加强合同管理意识,及时了解法律法规的变化和项目风险情况,积极采取措施防范合同风险,确保合同
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6. 合同纠纷解决,如发生合同纠纷,各方应优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依法向有关部门申请调解或仲裁,保护各方合法权益。
本合同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合同内容以实际签订的合同为准。
建议在签订合同前,各方应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顾问,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建设法规与合同管理成人本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建设法规的调整对象是在建设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下()不属于建设法规的调整对象。
A. 建设行政管理关系。
B. 建设经济协作关系。
C. 建设民事关系。
D. 建设刑事关系。
2. 以下()是建设法规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A. 宪法。
B. 建设法律。
C. 建设行政法规。
D. 建设部门规章。
A. 建设单位。
B. 施工单位。
C. 监理单位。
D. 设计单位。
4.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制度中,()是建筑生产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规章制度的核心。
A.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B. 群防群治制度。
C.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D. 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5.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
A. 由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B. 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C. 由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认定。
D. 由工程监理单位批准。
6. 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一般应经过()阶段。
A. 要约邀请、要约、承诺。
B. 要约、承诺。
C. 要约邀请、承诺。
D. 要约、新要约、承诺。
A.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B.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C. 显失公平的合同。
D. 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8.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是承包人的主要义务。
A. 提供必要的施工条件。
B. 及时检查隐蔽工程。
C. 支付工程价款。
D. 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9. 在建设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依法将合同权利、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他人。
A. 合同变更。
B. 合同解除。
C. 合同转让。
D. 合同终止。
10. 建设工程合同争议解决方式中,()具有专业性、保密性、快捷性等特点。
A. 协商。
B. 调解。
C. 仲裁。
D. 诉讼。
A. 2.B. 3.C. 4.D. 5.12. 建设工程招标的开标由()主持。
A. 招标人。
B. 投标人代表。
工程合同管理办法建设部第一条为加强工程合同管理,规范工程建设市场秩序,保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建设工程的合同管理工作。
第三条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应当坚持依法依规、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工程建设市场秩序。
第四条建设部负责全国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地方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工程合同管理主要包括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环节。
第六条建设部和地方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依法查处违反工程合同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
第七条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工程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工程合同的内容应当包括工程项目的名称、工程内容、工程规模、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造价、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
第八条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条件,并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的要求进行合同的订立和履行。
第九条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应当建立健全合同履行管理体系,确保工程合同的全面履行。
第十条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应当严格按照工程合同的约定进行工程价款的支付和结算,不得拖欠工程款。
第十一条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应当建立健全合同变更和解除机制,确需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或者双方协商一致的方式进行。
第十二条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承包人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违反工程合同的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三条建设部和地方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合同双方的合同管理水平。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本办法所称的建设工程包括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等。
建设法规与合同管理(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一、单选题1. 养牛专业户王某的一头奶牛得了重病,王某恐怕此牛得的是传染病,传染了别的牛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于是将此牛拉到野外抛弃。
刘某经过时发现了,将牛拉回家中,经过刘某的精心喂养,此牛病愈并成为一头高产奶牛。
半年后,王某听说此事,向刘某索要此牛。
依照法律,王某。
(4分)(A) 有权请求刘某返还此牛,因为刘某拾得此牛并据为己有,构成不当得利(B) 有权请求刘某返还此牛,但应补偿刘某喂养此牛所支出的费用及劳务费(C) 无权请求刘某返还此牛,因为他的抛弃行为已使其所有权消灭,刘某基于先占而取得牛的所有权(D) 无权请求刘某返还此牛,但可以请求刘某给予适当补偿参考答案:C2. 在建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承担连带责任。
该责任在债的产生根据中属于之债。
(4分)(A) 侵权(B) 合同(C) 无因管理(D) 不当得利参考答案:A3. 根据《合同法》,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年内不行使而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
(4分)(A) 3(B) 2(C) 5(D) 4参考答案:C4. 天虹房地产开发公司于1995年7月1日以出让方式获得某市一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使用年限为40年。
经开发建成商品房后,1999年7月1日将该宗房屋一并转让给大洋公司,大洋公司将其作为职工住宅分配给职工居住,职工李某于2000年1月1日搬入新居,此时李某对该土地的使用年限为。
(4分)(A) 40年(B) 70年(C) 35年零6个月(D) 36年参考答案:C5. 1992年甲将自己的3间私房作价2万元转让给乙,乙略加修缮,居住1年后以4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丙,丙居住1年后以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丁。
以上几次转让均未办理私房过户手续。
在丁居住期间,房屋所在地被城市规划为对外经济开发区,该房屋价格涨至20万元,甲、乙、丙、丁就房屋所有权发生争议。
二建建设法规工程合同管理我们需要了解工程合同的法律地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工程合同是指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就工程项目的建设达成的协议。
合同内容通常包括工程的范围、质量要求、工期、价款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
合同一经双方签字盖章,便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违反合同条款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二级建造师的职责范围内,工程合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同的签订:二级建造师应确保合同的签订过程合法、合规,所有条款清晰明确,避免因模糊不清导致的后续纠纷。
2. 合同的履行:监督合同的执行情况,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符合合同约定。
3. 变更与索赔管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如有变更需求或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应及时处理变更和索赔事宜,确保双方权益不受损害。
4. 合同的结算:工程完成后,负责组织验收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工程款项的结算。
5. 争议解决:如出现合同争议,应积极协调解决或依法采取仲裁、诉讼等方式处理。
为了帮助二级建造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工程合同管理,以下是一个简化的工程合同管理范本:【工程合同管理范本】甲方(发包人):__________乙方(承包人):__________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__________2. 工程地点:__________3. 工程规模:__________4. 工程内容:__________5. 工期要求: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二、合同价款:1. 合同总价为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元整(¥________)。
2. 付款方式:__________三、双方权利与义务:1. 甲方应按约定支付工程款项,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现场支持。
2. 乙方应保证工程质量,按期完成工程任务,并对工程质量负责。
四、违约责任:1. 如甲方未按约定支付工程款项,应承担逾期付款的违约金责任。
2. 如乙方未按期完成工程或工程质量不符合标准,应承担返工、修复或赔偿损失的责任。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法规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合同的形式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规范和调整的过程。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顺利进行,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制度,为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法规的制定依据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法规的制定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和行为准则。
二、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1. 合同的签订建筑工程合同的签订应当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价有偿的原则。
合同双方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和履行合同的能力。
合同内容应当包括工程范围、建设标准、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投资、合同价格、违约责任等基本条款。
2. 合同的履行建筑工程合同签订后,合同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发包方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施工条件,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组织协调各方关系。
承包方应当按照约定完成工程,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
3.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建筑工程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或者依法进行。
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确需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应当签订变更协议或者解除协议,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4. 合同的争议解决建筑工程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合同双方应当约定争议解决的方式。
协商和解不成的,可以向工程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 合同的监督管理建筑工程合同的监督管理主要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筑工程合同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反合同管理的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三、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法规的作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法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建设法规与合同管理中要约名词解释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尤其是在建筑行业,合同是大家接触最多的东西了。
要是说合同是建筑行业的“命根子”,也不为过。
它关系到每一个项目的成败,所以在签合同之前,大家都会先把相关条款看得仔细又仔细。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要约”这个名词,听着挺正式的,其实就是你想让我做什么,我愿意做什么,双方谈好了,就可以签字画押的那种东西。
说白了,就是一种开端、一种邀请。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你跟朋友之间说的:“嘿,我今天请你吃饭,你愿不愿意?”如果对方点头,那就差不多可以看作是双方达成一致了。
简单来说,“要约”就是一个提出某个具体条件的行为,它的核心就是“意愿”,而这个意愿,得是非常清晰、明确的。
要是你说:“我不知道是不是该请你吃饭。
”那显然就不算是要约了,因为你自己都没搞清楚到底想做什么。
再比如,建筑合同中说“请对方来做这个项目,条件是这样那样,价格是多少。
”这就算是一个标准的要约。
它不同于谈判中随便抛出来的一句“我们可以考虑一下。
”这个“考虑一下”显然不是要约,充其量就是一个打探对方兴趣的信号而已。
你说是不是很像是爱情故事中的“表白”?对吧,男人和女人互相喜欢,男人就说:“我喜欢你,做我的女朋友吧。
”这句话要是带着一份真诚,那就是他给出的要约。
如果女人笑了,说:“谢谢你,我考虑考虑。
”那这就还不是正式的答应,得等她点头了,才算是回应了要约,才算真的开始了。
回到合同的世界里,要约的要点就两个字——清楚。
你提出来的条件,必须简单直接,不能有任何模糊的空间。
如果是“请来做事,价格到时再谈”,那这就不叫要约,反而是一个空头支票。
你怎么能在合同中写“到时再谈”呢?这种话容易让人觉得你是不是在跟我开玩笑。
再说了,要约这东西得一拍即合,不容许拖拖拉拉,毕竟大家都想知道对方到底是愿意接受,还是不感兴趣。
什么是“要约的有效性”呢?简单点说,要约只有在它明确表达了某一方的意图,并且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后,才算有效。
《建设法规与合同管理2442》19春在线作业1
以下不属于建设法律关系三要素的为()。
A.建设法律关系主体
B.建设法律关系客体
C.建设法律关系内容
D.建设法律关系条件
正确答案:D
建设规章的制定机关和建设活动的执法机关是()。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铁道部
D.建设部
正确答案:D
关于注册建造师的执业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施工单位的注册建造师,最多只能同时担任两个项目施工的负责人
B.可以从事项目总承包管理、施工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服务、建设工程技术经济咨询
C.经受聘单位同意,临时出借注册证书的执业印章
D.在保证执业成果质量的前提下,以建造师名义从事第二职业
正确答案:B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城乡规划包括()。
A.城市规划和乡村规划
B.城市规划、镇规划和乡规划
C.城镇体系规划和乡规划
D.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正确答案:D
关于建筑工程的发包、承包方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建筑工程的发包方式分为招标发包和直接发包
B.未经发包方同意且无合同约定,承包方不得对专业工程进行分包
C.联合体各成员对承包合同的履行承担连带责任
D.发包方有权将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屋面等工程分别发包给符合资质的施工单位正确答案:D。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建设法规与合同管理》课程作业选做姓名:颜凡田学号:711030322017年级:11年秋土木工程学习中心:合肥学习中心—————————————————————————————第一章建设法规概论一、基本概念1.法律及法律体系答: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法人成立条件答: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3有名称、组织机构和经营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建设法规行政隶属性答:行政隶属性是建设法规的主要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法律的主要特征。
这一特征决定了建设法规必然要采用行政权力活动的调整方法,即以行政指令为主的方法调整建设业法律关系。
4.技术法规答:建设技术法规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工程建设勘探、规划、建设、施工、检查、验收等技术规程、规则、规范、条理、办法、定额、指标等规范性文件。
5.建设行政法律答:建设行政法律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人民意志,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并由国家建设管理机关从宏观上、全局上管理建设业的法律规范。
它在建设法规中居主要地位。
6.法律事实答: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建设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和事实。
7.事件答: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而产生的自然现象。
8.行为答:行为是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
二、简答题1.简述法律体系?答:在一个国家中,不同法律部门纵横交错,组成了这个国家的法律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多层次的完整统一的有机体,称之为法律体系。
从横向看,法律体系是由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
从纵向看,法律体系又是由级别不同、效力不同的法律组成。
2.简述建设技术法规的基本特征?答:1科学性;2标准性;3系统性;4稳定性。
3.建设法规的法律地位?答:1建设法规的法律性质:建设法规就其主要的法律规范的性质来说,属行政法的范围,是行政法律部门的分支部门,具体可称作建设行政法律部门。
2建设法规与其他法律部门关系:建设法规是属于具体法律规范,它既以宪法的有关规定为依据,又将国家对建设活动的组织管理方面的原则规定具体化,它是宪法的实施法的组成部分;在刑法中也有部分条款,直接规定对建设活动或建设行政管理活动中违法犯罪的处罚;建设法规主要部分属于行政法,是行政法分支部门;建设法规部分法律规范具有经济法和民法性质,它们分别属于经济法和民法。
4.法律行为通常表现有几种?答:1民事法律行为;2违法行为;3行政行为;4立法行为;5司法行为。
5.简答建设活动中的行政管理关系?答:国家及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及有关单位中介之间发生的相应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包括两个互相关联的方面:一方面是规划、指导、协调与服务;一方面是检查、监督、控制与调节三、论述题1.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答:建设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指建设法律关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任何法律关系都是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客体和法律关系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缺少其中一个要素就不能构成法律关系。
由于三要素的内涵不同,则组成不同的法律关系,诸如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等。
同样,变更其中一个要素就不再原来的法律关系。
2.论述建设法规与相关法律的关系?答:1.建设法规与宪法的关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的调整对象是我国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并且宪法还规定其他部门法的基本指导原则,从而为其他部门法的基本指导原则,从而为其他部门法提供法律基础。
宪法所确认法律规范属于就全国性、根本性问题做出的一般规范,对所有具体法律规范起统帅作用。
但宪法的原则性规定,必须通过具体法律规范使之具体化,才能付诸实施。
建设法规是属于具体法律规范,它既以宪法的有关规定为依据,又将国家对建设活动的组织管理方面的原则规定具体化,它是宪法的实施法的组成部分。
2.建设法与刑法的关系:刑法规定什么是犯罪,对犯罪适用什么刑罚。
刑法调整和保护的社会关系非常广泛,几乎涉及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
凡行为人由于故意或过失,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都需由刑法来调整。
刑法也是其他各部门法律规范得以实现的保障,它规定的制裁是所有法中最严厉的。
建设行政法规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包括在刑法调整范围之同,所区别的是调整手段不同。
刑法用刑罚调整,建设法规用行政和经济手段来调整。
但建设行政法规以刑法为自己的后盾,在许多建设法规文件中都规定违反建设法规情节和后果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据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刑法中也有部分条款,直接规定对建设活动或建设行政管理活动中违法犯罪的处罚。
3.建设法与行政的关系:建设法规主要部分属于行政法,是行政法分支部门。
但行政法中还有许多分支部门,如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工商行政管理法等。
建设法规与它们按照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划分,处于同等的行政部门法的平等地位。
4.建设法与经济法和民法的关系:建设法规部分法律规范具有经济和民法性质。
它们分别属于经济法和民法。
第二章建设立法与实施一、基本概念1.立法答:立法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及其行政机关依照其权限,按照一定的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的活动,它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活动。
二、问答题1.简述建设立法的原则。
答:1市场经济规律原则;2法制统一原则;3责任权利一致原则;4民主立法原则;5确保建设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原则。
2.简述建设立法的程序。
答:1法律草案的提出;2法律草案的审议;3法律草案的通过;4法律的公布。
3.简述建设行政处罚的原则。
答:1法定原则;2公开、公正原则;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4保障当事人权利的原则。
4.简述建设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的程序。
答:1制定执法检查计划;2书面检查;3实地检查;4检查总结报告;5问题的处理。
第三章基本建设程序一、基本概念1.建设程序答:建设程序是建设项目从设想、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使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守的先后次序的法则。
2.建设项目后评价二、问答题1.工程建设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建设项目后评价是工程项目竣工投产、生产运营一段时间后,再对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施工、竣工投产、生产运营等全过程进行系统评价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
三、论述题1.可行性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哪些方面?答: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2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市场预测和确定的依据;3技术工艺、主要设备、建设标准;4资源、原材料、燃料供应、动力、运输、供水等协作配合条件;5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论证;6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设计方案,项目外部配套建设项目,协作配套工程;7环境保护、防震等要求;8劳动保护与卫生防疫、消防;9节能、节水措施;10项目建设周期及工程进度安排;11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式;12经济、社会效益;13项目建设周期及工程进度安排;14结论;15附件,包括工程施工、勘察设计招投标等内容。
第四章建设基本法一、基本概念1.城市公用事业答:城市公用事业是指城市在供水、供热、供气、公共交通等方面为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的基础性公共设施。
2.城市答: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3.集镇答:集镇是指市区和近效区非农人口不足20万的设市小城市。
4.村庄答:是指近效区非农人口不足20万的设市小城市。
5.选址意见书答:选址意见书: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的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
二、简答题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什么内容?答: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建筑法律责任的特点?答:1建筑法律责任是不履行《建筑法》规定的义务引起的后果。
2建筑法律责任是必须有法律明文规定的。
3建筑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
4建筑法律责任主要形式有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
3.城市规划的作用是什么?答: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开发经营活动协调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4.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包括哪些内容?答:1.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2.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的主要依据;3.建设项目选址选址、用地范围和具体规划要求。
5.从事城乡编制工作的单位应具备哪些条件?答:1.有法人资格;2.有规定数量的经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注册的规划师;3.有规定数量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4.有相应的技术装备;5.有健全的技术、质量、财务管理制度。
6.试述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基本内容。
答:1物业共用部位的日常维护和管理;2物业共用设备、设施及其运行、使用的日常维护和管理;3环境卫生、绿化管理服务;4物业管理区域内交通秩序与车辆停放的管理服务;5物业管理区域内治安、消防等协助管理事项的服务;6物业装饰装修管理服务;8开展住宅小区的社区文化活动;9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服务。
三、论述题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什么意义?答:l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改革。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中,往往考虑直接的、眼前的经济效益,没有或很少考虑环境效益,有时甚至为获取局部的暂时的效益,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尖锐对立。
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能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是认识生态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系的过程,认识的提高和深化,有助于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环境影响评价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在传统的发展中,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由于缺乏社会的、经济的、特别是环境的综合分析评价,盲目性很大,往往造成畸形发展,出现资源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掌握区域的环境特征和环境容量,在此基础上制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才能符合客观规律并切实可行。
3环境影响评价是为建设项目制定可行的环境保护对策、按行科学管理的依据。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获得应将建设项目的污染和破坏限制在什么范围和程度才能符合环境标准要求的信息和资料,据此,提出既符合环境效益又符合经济效益的环境保护对策,并在项目设计中体现。
使建设项目的环保措施和设施建立在较科学可靠的基础上,同时也为环境管理提供了依据。
第五章工程合同管理导论一、简答题1.国际上常见的标准合同条件有哪些?答:FIDIC(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ICE(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JCT(英国合同审定联合会)、AIA(美国建筑师学会)、AGC(美国总承包商协会)等组织制定的系列标准合同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