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匹配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79
第三章职避生涯规则本章重点提示本章重点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方法。
第一节职业生涯规划的定制一基本内涵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
职业生涯规划也可叫职业生涯设计。
主要包括做出个人职业的近期和远景规划、职业定位、阶段目标、路径设计、评估与行动方案等一系列计划与行动。
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只是协助个人按照自己资历条件找一份工作,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订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订一生的方向,进一步详细估量内外环境的优势和限制,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各自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职业生涯规划既包括个人对自己进行的个体生涯规划,也包括组织对员工进行的职业规划管理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使个人在职业起步阶段成功就业,在职业发展阶段走出困惑,到达成功彼岸;对于组织来说,良好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还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给优秀员工一个明确而具体的职业发展引导,从人力资本增值的角度达成组织价值最大化。
借助教育测量学、现代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理论等相关科学经典理论,结合中国特色的管理实践和个人性格特征,形成了比较成熟、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二~理论基础理性决策理论——源于经济学的决策论在职业发展方面的应用,认为职业规划的目的在于培养和增进个体的决策能力或问题解决能力。
职业发展理论——是从发展的观点来探究职业选择的过程,研究个体职业行为、职业发展阶段和职业成熟的职业指导理论。
心理发展理论——用心理分析的方法研究职业选择过程,认为职业选择的目的在于满足个人需要、促进个体发展。
心理发展理论主张职业指导应着重“自我功能”的增强,因为如果个人的心理问题获得解决,那么包括职业选择在内的生活问题就会顺利完成而不需另行指导。
高频知识点汇总(填空及名词解释)本资料以题目考察的形式分章节汇总填空题和名词解释及部分选择高频考点,大家先试炼检验、再查漏补缺第一章1.名词解释:职业答案:职业是指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
2.劳动者对某项职业的向往,也就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称为_____________。
答案:职业期望解析:职业期望,又称职业意向,是劳动者对某项职业的向往,也就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
3.通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对应的经济收入、权力地位和社会声望进行评价,从而对多种职业进行排序的方法称为____答案:职业分层解析:职业分层是指通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对应的经济收入、权力地位和社会声望进行评价,从而对多种职业进行排序的分层方法。
4.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分成并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答案:职业分类解析:本题考查职业分类的含义,属于理解记忆型题目。
破题关键点:“分成”、“归纳”、“类别系统”。
5.个体在求职或职业发展中分析各种因素后判断可实现职业目标的程度被称为_________答案:职业机会解析:职业机会是指个体在求职或职业发展中分析各种因素后判断可实现职业目标的程度。
求职者要把握自己拟选择职业的市场性质和人才的供需状况,制定正确的择业策略。
6.劳动者按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凭借自身能力挑选职业,自身能力素质与职业需求特征相符合的过程称为____答案:职业选择7.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职业历程称为______答案:职业生涯解析:所谓职业生涯,是指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职业历程。
8.职业生涯规划答案: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第一章:绪论一、生理心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是研究行为与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脑机制)的一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学科。
它以心-身关系问题作为研究的基本命题,借助于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试图阐明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脑在整体形态、细胞和分子等各个水平上的运动与变化规律。
它首先由威廉.冯特提出。
二、生理心理学与心理生理学的关系生理心理学是以高等动物为实验对象,采用有创性实验技术,并采用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理论观点研究认知过程的脑机制的分支学科。
心理生理学是以人类为研究对象,以心理参数为自变量,记录和分析生理参数随心理认知活动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生理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心理活动产生的生理机制,而心理生理学研究生理参数变化与心理活动的关系,三、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传统方法(自己了解)2.无创性脑代谢成像技术:1.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此方法是测定血氧水平信号在认知活动中不同脑区的变化。
2.正电子发射层描技术(PET),此方法是测定含放射性同位素(18F或15O),在脑区域性代谢率,以此作为脑认知功能的生理指标。
3.无创性脑生理成像技术:脑电图(EEG)和脑磁信号分析技术。
脑电信号反映出大脑皮层与深层之间的功能变化,脑磁信号反应大脑表面切线方向的功能变化。
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s)和脑磁图(MEG)的共同特点是时间分辨率较高,但是空间分辨率差。
第二章:感觉的生理心理学基础一、视觉的生理基础(了解)二、视觉信息的传递、加工与编码(详见课本P35-P37理解后记忆)传导路径:外界光线—瞳孔—折光系统—视网膜感光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形成视神经—视交叉—左、右视束(小部分纤维到中脑上丘,光探究反射等)—外侧膝状体——枕叶17区—视觉。
三、功能柱在大脑视觉皮质中,具有相同视功能特性(相同图像特征选择性和相同感受野)的皮层细胞,以垂直于大脑表面的方式排列成柱状结构,被称为视皮层功能柱。
第三章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及其优化一、选择题1.“护士角色人格”区别于“角色人格”概念的关键词是A.相似性B.特异性C.职业性D.灵活性E.适应性2.护士最黯淡的历史形象主要发生在A.15-19世纪B.16-19世纪C.16-18世纪D.15-18世纪E.15-16世纪3.将特质区分为3个交叉重叠层次的心理学家是A.霍莱B.卡特尔C.奥尔波特D.艾森克E.弗洛伊德4.属于护士角色人格内涵的词汇是A.忠于职守B.崇高C.坦诚D.无私奉献E.善良5.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的人际能力及其A.权威性B.主动性C.变通性D.主导性E.灵活性6.个体的成就机动与其成正比的内容包括知识结构、文化结构和A.工作能力B.价值观念C.社会期望D.他人嘉许E.气质类型7.个体人格特质于角色特质彼此重合的匹配模式是A.最少见的B.最理想的C.最协调的D.最常见的E.最灵活的8.职业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可称为A.道德教育B.主旨教育C.特色教育D.优势教育E.符合教育9.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的特色教育需遵循A.高效原则B.强化原则C.随机原则D.同步原则E.补缺原则10.可操作性系统模拟训练不适用于A.言谈举止B.人格特质C.职业仪容D.情绪调控E.情景模拟11.“形成专业共识”的举措属于A.优势教育B.模拟教育C.特色教育D.分层教育E.符合教育12.以下人群中精神状态最好的是A.精神科医生B.护士C.儿科医生D.外科医生E.妇产科医生13.护士身心健康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是其A.个体特质B.职业心态C.嘈杂环境D.工作压力E.成就动机。
14. 考虑护生的知识面、成就动机等差异的教育是A .优势教育B .模拟教育C .特色教育D .分层教育E .符合教育15. 护士的合乎理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情感活动体现其A .情绪调控能力B .同情心C .职业道德D .忠于职守E .爱心16. 一位年轻的心肌炎女患者,即将出院的一次服药中,骤听护士惊呼其 所属床号的药发错了,随即倒地抽搐,继而发生室颤,终因抢救无效而死 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