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收发核算
- 格式:docx
- 大小:60.31 KB
- 文档页数:5
材料费用的核算一、材料的分类与计价1. 材料的分类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
2.材料的计价所谓材料的计价,是指材料在核算时其入账价值的确定。
施工企业的材料应按实际成本计价。
材料根据其来源不同,其实际成本构成也不同。
(1)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和采购保管费等。
(2)自制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用等。
(3)委托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材料费用、往返运杂费及支付的加工费等。
3.材料费用的核算方法(1)实际成本计价法(2)计划成本计价二、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一)收入材料的核算⒈外购材料的核算(1)钱货两清:【例3.1】某企业购入主要材料钢材10吨,单价2800元/吨,买价28000元,运杂费2000元。
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主要材料2800运输费——运杂费2000贷:银行存款30000(2)先付款后收料:①预付款业务:【例3.2】某企业按合同规定,先预付购买预制板价款的30%款项共计15000元给预制板厂,则应作分录:借:预付账款——某预制板厂15000贷:银行存款15000对方发票到达,价款为50000元,另我方应负担对方垫付的运杂费3000元,款项均以存款支付,同时材料验收入库,。
则应作会计分录:借:原材料——结构件53000贷:预付账款——某预制板厂15000银行存款38000②正常结算引起的先付款后收料业务【例3.3】某企业购入水泥10吨,每吨200元,另支付运杂费500元,对方发票已到,企业开出现金支票付款。
材料尚未到达。
则付款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在途物资——某单位(水泥)2500贷:银行存款2500以后材料到达验收入库则作会计分录:借:原材料——主要材料2500贷:在途物资2500(3)先收料后付款①赊购业务:【例3.4】某企业赊购黄沙10车,每车200元,共计2000元。
黄沙已入场验收,对方发票已到,但单位未支付货款。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收发核算为了掌握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盈利情况,企业需要对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计价,并对原材料的收发进行核算。
本文将介绍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其与原材料收发核算的关系。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基本概念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是指根据企业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将原材料计价,以便掌握实际成本和盈利情况,促进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一种方法。
计划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其中直接材料成本是计价原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基本原则是:当期实际绚算成本必须与预先计划的成本相比较,差异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计算方法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计算方法分为两种:标准成本法和估计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使用标准预算的直接材料成本来计价原材料,以便比较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
标准成本法的计价公式如下所示:原材料计价 = 标准成本 × 实际用量其中,标准成本是企业预先设定的单位成本,实际用量是企业实际用于生产的原材料数量。
估计成本法估计成本法是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未出现标准成本的变化所进行的实时估计。
估计成本法的计价公式如下所示:原材料计价 = 估计成本 × 实际用量其中,估计成本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确定的单位成本。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与原材料收发核算的关系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与原材料收发核算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
两者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说明:1.根据企业计划制定材料采购计划,并记录计划的采购价格和数量;2.根据采购计划采购原材料,并将采购的原材料数量和金额记录在采购进货单上;3.根据采购进货单对原材料进行入库,并记录入库数量和金额;4.根据入库数量和原材料计价计算原材料入库成本;5.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原材料,记录使用的原材料数量;6.根据使用的原材料数量和原材料计价计算原材料的直接材料成本;7.完成生产后将成品出库,并记录出库的数量和金额;8.根据出库数量和使用的原材料数量计算原材料的实际消耗量;9.计算实际消耗量与计划消耗量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和调整。
【课题】原材料收发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教材版本】杨蕊,梁健秋.企业财务会计,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梁健秋.企业财务会计习题集,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企业原材料收发采用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内容;掌握企业实际成本核算下的账户设置及账务处理;掌握实际成本法下存货收发的核算。
2.能力目标:能独立进行原材料收发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的账务处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实际成本核算所涉及的账户,正确编制会计分录。
教学难点:企业存货在收发过程中,按实际成本计价的会计核算。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本课题内容可大体分为三部分,对每一部分内容结合采用讲授法、举例法、练习法、演示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是实际成本法下设置的主要账户,结合课件讲解主要账户的结构和核算内容;二是按实际成本法下存货收发业务的核算,例举主要经济业务的类型进行账务处理。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一、导入:根据例题请学生回答会计分录。
(PPT演示)例1. 3日,企业购入100件A材料,单价为10元,增值税为160元,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企业。
例2. 5日,上述A材料到达企业。
例3. 10日,企业购入100件A材料,单价为12元,增值税为192元,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到达企业并验收入库。
提问:1.上述例题均我们用什么金额作为A材料的入账价值,这种计价方法我们称之为什么方法?2.假设在这种方法下,12日,车间领用A材料120件。
企业可以采用几种方法计算A材料发出成本?二、授新课:一、实际成本的定义: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实际成本计价二、按实际成本下材料收入的核算:㈠设置账户:1.“原材料”账户核算原材料的收、发、存的实际成本。
材料按种类和名称设置明细。
原材料明细分类的核算形式原材料明细分类的核算形式原材料明细分类核算的财务组织通常有两种形式:第一种,“两套账”形式,其核算的工作量较大,而且重复;第二种,“一套账”形式,亦称“账卡合一”。
1)收到结算凭证的同时将材料验收入库;2)结算凭证先到、材料后入库;3)材料先验收入库、结算凭证后到。
原材料的处理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零件等,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
二、本科目可按材料的保管地点、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生产经营领用材料,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出售材料结转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本科目。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还应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原材料计划成本核算法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
作者简介:千彦(1971-),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与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比较研究千彦(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在《工业会计》教学中,学生对实际成本核算方法和计划成本核算方法的熟知程度,直接影响《成本会计》教学中产品成本核算中的材料费用的核算。
为了使同学们对原材料的这两种核算方法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本文着重对两种核算方法的适用范围、账户设置、入库和出库账务处理的不同,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原材料;实际成本核算;计划成本核算;比较研究一、两种方法的含义及适用范围不同(一)实际成本核算方法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1)实际成本核算方法的含义。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法核算,原材料的收入、结存和发出均按实际成本计价。
即从原材料的收发凭证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均按其实际成本计价。
材料入库、发出及结存,原材料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金额均反映的是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2)实际成本核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实际成本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存货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
(二)计划成本核算方法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1)计划成本核算方法的含义。
材料明细账可只记录收入、发出和结存的数量,将数量乘以计划单位成本,随时求得材料收、发、存的金额,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计算和调整发出和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简便易行。
(2)计划成本核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的核算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
二、两种方法设置账户不同(一)实际成本核算方法。
实际成本核算方法需要设置“在途物资”和“原材料”账户。
“在途物资”账户核算企业已取得材料法定所有权尚未入库的材料,借方登记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主要包括买价和相关费用),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购买的尚未入库的材料。
“原材料”账户核算企业验收入库的原材料,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借方余额反映期末库存材料。
计划成本计价下发出原材料的核算教案题头表格一、学科:会计二、课题:计划成本计价下发出原材料的核算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计划成本计价下,材料成本差异率及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能够对发出材料正确地进行账务处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将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原材料按照计划成本计价方法的实用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材料成本差异率和原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发出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结转的会计分录六、教学手段:投影仪、电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的生活费都是怎么花销的呢?还记得老师还是学生的那会儿,我会把生活费分为几部分,预先计划每一部分的花费,比如伙食费300,服饰200,护肤品100,每花一笔钱就记录下来,然后月末看自己哪些地方钱花多了。
企业也会采用类似的方法——计划成本法来核算原材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下发出原材料的核算。
二、新课教学1、重要公式首先,我们先学习计划成本计价几个重要的公式:(1)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这个很好理解)(2)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期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也就是每一元计划成本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3)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4)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接下来,我们结合例题,具体学习计划成本计价下,发出材料的成本计算和账务处理。
2、发出原材料的会计处理(1)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期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1200+1600 )/(60000+230000)=0.14%(2)发出材料的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154000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63000制造费用4000管理费用5500在建工程5000贷:原材料23150(3)月末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前面我们已经计算出了材料成本差异率,再分别乘以领用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各部门领用原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也就出来了。
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材料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对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概念、核算方法和核算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概念。
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是指根据企业制定的材料计划和标准成本,对实际材料消耗进行核算,以便于及时发现材料使用中的偏差,并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
通过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材料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我们来介绍一下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方法。
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包括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估计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以实际发生的材料成本作为核算依据,能够反映实际情况,但是在核算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
标准成本法是以事先确定的标准成本作为核算依据,能够提高核算效率,但是标准成本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不够灵活。
估计成本法是以估计值作为核算依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核算过程,但是准确性较差。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进行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最后,我们来谈谈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具体过程。
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具体过程包括材料计划编制、标准成本确定、实际消耗核算和偏差分析等环节。
首先,企业需要根据生产经营计划编制材料计划,确定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等指标。
然后,根据材料计划确定材料的标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和间接材料成本。
接下来,企业需要对实际材料消耗进行核算,包括实际材料用量和实际材料成本。
最后,企业需要进行偏差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综上所述,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企业应该重视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工作,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严格按照核算过程进行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
收发核算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二)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收发核算
1.主要账户设置
(1)“原材料”账户。
该科目与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内容相同,但借方、贷方和余额均反映材料的计划成本。
(2)“材料采购”账户
①账户的性质:资产类账户。
②账户的用途:用来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而购人材料、商品等的采购成本。
③账户的结构:
材料采购
借方贷方
外购物资的实际成本和结转实际成本小
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
验收入库物资的计划成本和结转实际成
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
余额:已经收到发票账单付款或已开
出、承兑商业汇票,但物资尚未到达或
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
④明细账的设置:该账户应当按照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3)“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①账户的性质:资产类账户,同时也是“原材料”账户的调整账户。
②账户的用途:用来核算企业各种材料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异。
③账户的结构:
材料成本差异
借方贷方
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超支差)和分配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
料成本差异(节约差)
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
(节约差)和分配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
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余额:库存材料的超支差额余额:库存材料的节约差额
④明细账的设置:本账户应当分别“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2.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1)购买原材料的核算
①付款同时收料,即结算凭证与材料同时到达的采购业务。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一方面按材料的实际成本付款,另一方面按计划成本结转入库材料的成本,同时结转其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
【例4—24】20 x 9年5月3 N,红光工厂购入一批A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买价200000云,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 元,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 210000.~,款项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红光工厂编制如下会计分录:用银行存款支付货款时:
借:材料采购——A材料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0
贷:银行存款 234000
材料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A材料 210000
贷:材料采购——A材料 210000
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
借:材料采购——A材料 10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10000
②先付款,后收料。
这类业务是指已经收到发票账单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材料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人库的在途物资。
【例4—25】20 x 9年5月12日,红光:~)---f占】海星_72)-一采购一批B 材料,买价 50000:~:,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元,运费500元(其中增值税额为35元),款项开出银行承兑汇票支付,材料尚未收到。
红光工厂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B材料 5046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35
贷:应付票据——海星工厂 59000
5月15 红光工厂收到海星工厂发来的B材料,如数验收入库,计划成本为50200元。
红光工厂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B材料 50200
贷:材料采购——B材料 50200
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借:材料成本差异 265
贷:材料采购——B材料 265
③先收料,后付款。
对于尚未收到发票但材料已经验收入库的业务,在材料收到时,可暂不做会计分录,待办理结算手续后,再按应计人材料采购成本的金额,作付款同时收料的会计处理。
如果发票在月末仍未到达,应在月末将材料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下月初用红字原数冲回。
【例4-26】某月25 ,企业收到一批材料,其计划成本20000元,已验收入库。
在月末其发票仍未到达,则企业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2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20000
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 20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20000
(2)原材料发出的核算
采用计划成本计价的企业,原材料发出的核算程序与实际成本计价也基本相同。
区别主要是在月末要计算原材料的成本差异率,并根据原材料的成本差异率来计算并结转发出原材料的差异额,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①原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
该差异率的计算公式是:
原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额+本月收人材料成本差异额)
÷(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人材料计划成本)]×100%
根据原材料成本差异率,就可以将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本月发出原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本月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原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原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结存原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结存原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例4—27】红光工厂20×9年5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000元,本月收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0000元,本月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6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月初余额为10000元(贷方),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为4000 元(超支),材料成本差异率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计算如下:
材料成本差异率=[(一10000+4000)÷(100000+200000)]×100%=一2%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160000×(一2%):一3200(元)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160000—3200=156800(元)
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140000×(1—2%)=13。
7200(元) .
②主要账务处理。
日常领用、发出原材料均按计划成本记账,月度终了,按照发出各种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计算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作相反会计分录)。
材料成本差异应按发出材料的不同去向进行分配,计入相应科目。
【例4—28】某企业按计划成本进行原材料的日常核算,当月“发料凭证汇总表” 上列明,生产产品领用材料120000元,车间一般耗用.5000元,厂部管理部门领用 15000元,该月这种材料的成本差异率为2%。
根据有关凭证可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1)本月领料时:
借:生产成本120000
制造费用 5000
管理费用15000
贷:原材料140000
(2)月末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时:
借:生产成本2400
制造费用100
管理费用300
贷:材料成本差异2800
材料成本差异的结转,一般在月份终了时进行,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
材料成本差异率一般应按材料类别分别计算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