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丹麦B&O公司的设计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5
丹麦文化幸福与简约的北欧王国丹麦,这个位于北欧的小国,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幸福的生活方式而闻名于世。
丹麦人民深深地热爱着他们的国家,并倾向于简约、舒适的生活方式。
本文将从丹麦文化的角度,探讨丹麦作为一个幸福和简约的北欧王国。
一、理解丹麦幸福的定义幸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
在丹麦,幸福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丹麦人认为,幸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有,更是心灵的宁静和满足。
他们注重生活的品质,追求平衡的生活方式,重视家庭、友情和个体自由。
二、丹麦文化中的简约主义简约主义是丹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丹麦人倾向于拥有少量但精致的物品,注重品质而非数量。
他们崇尚简约的生活方式,低调而不浮夸。
从家居布置到个人风格,简约无疑是丹麦文化的重要特征。
三、丹麦人民的工作与生活平衡丹麦被誉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之一,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丹麦人民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在丹麦,工作时间不过分延长,而且家庭、休闲以及社交活动占据了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政府和企业也提供多种福利措施,鼓励员工享有休假和弹性工作制度,以进一步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四、社会关系与社交互动丹麦人民注重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他们非常重视传统的家庭、友情以及邻里关系。
人们会经常聚会、互相帮助,以维持良好而友善的社会氛围。
在丹麦,平等对待每个人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为何丹麦是一个民主、包容的社会的原因之一。
五、对环境保护的承诺丹麦人民对环境保护有着强烈的意识,并在行动中践行着这一承诺。
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丹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他们积极采用再生能源,倡导骑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碳排放。
这种环保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丹麦人民对简约和平衡生活的追求。
六、艺术与文化的影响丹麦以其丰富多样的艺术和文化活动而受到赞誉。
建筑、设计、文学、音乐和电影等领域中,丹麦人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些艺术和文化的创作都体现了丹麦人对简约、美感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对丹麦文学的评价在古代和中世纪,丹麦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其他国家有着共同的文化。
丹麦历来在欧洲大陆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之间起着桥梁作用,更易接受来自南方特别是德国的影响,它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造就了童话家安徒生、评论家布兰代斯和无产阶级的小说家尼克索等著名人物。
19世纪上半叶丹麦文学的主要流派是浪漫主义。
诗人阿达姆·戈特罗勃·欧伦施莱厄深受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他的诗作<黄金号角>(1803)标志着丹麦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世界著名的童话家安徒生是这个时期丹麦文学的杰出代表。
在童话创作中,他立足于现实生活,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体现了现实主义倾向和民主主义精神。
安徒生的童话是丹麦对世界文学的最重要的贡献。
同时期的约翰·卢兹维·海贝亚既是评论家,又是轻松喜剧作家。
他的剧作讽刺了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使丹麦的喜剧获得了新生。
他创办的期刊<哥本哈根飞邮报>以及后来的《临时报》对当时丹麦文坛影响颇大。
诗人弗雷德里克·帕卢丹-缪勒主张“诗人要为自己的时代和人民而创作”,他的讽刺长诗<人之祖亚当>是这个时期的一部重要作品。
现实主义的先驱是小说家梅·阿隆·戈尔施米特,他的<一位犹太人>(1845)曾轰动丹麦。
代表作是小说<无家可归>(1853~1857)。
他还是语言大师,被誉为“丹麦的一支妙笔”。
在20世纪前半叶,丹麦最著名的小说家是马丁·安德逊·尼克索。
他的早期作品属于现实主义的乡土文学。
后期的代表作是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三部曲:《征服者贝莱》(1906~1910)、《蒂特——人的孩子》(1917~1921)和《红色的莫尔顿》(1945~1948),它们真实地反映了丹麦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过程。
作家约翰内斯·威廉·廷森最著名的小说六部曲《漫长的旅行》(1908~1922)以神话的形式,描绘了人类的发展。
一個疑似共產主義的國家丹麥國歌《基裡斯當挺立桅杆旁》這是一個沒有窮人,近乎完美的國家,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大同世界”竟在這雪地的國度裡實現。
丹麥人富裕,人均國民所得34,600美元,全球排名第七。
英國萊斯特大學教授懷特2006年7月發佈的《世界快樂地圖》報告(World Map of Happiness),丹麥在全球一百七十八個國家中,名列快樂國家榜首。
這是不可思議的。
丹麥地處北歐,氣候寒冷,即使國土最南端,也在中國黑龍江之北。
每年一月,日照僅僅五六個小時,人們每天必須在零度以下出門,摸黑回家。
縱使天氣惡劣,丹麥父母卻無懼暴露孩子于戶外。
有一個很特殊的街景隨處可見,明明很冷,父母卻把內載嬰兒的娃娃車,丟在路旁,自己跑進店裡購物或喝咖啡。
他們不怕小孩凍著,刻意鍛煉他們的體魄。
這畫面傳遞出這個國家的社會狀態;他們不怕小孩被偷、被綁票,因為社會的互信度很高,福利佳,人們不必爭奪資源。
在這個國度,弱勢群體與富人同樣受尊重。
根據2006年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丹麥貧富差距為世界第二低,僅次於阿塞拜疆,在發達國家是全球最低。
丹麥基本上沒有窮人,因為每個丹麥人,都在同樣的起跑點上,這體現在丹麥的社會福利與教育兩方面。
丹麥學校不選模範生,十二歲以下沒有成績單,老師與家長鼓勵孩子發展天賦,不鼓勵比較。
公立學校從小學到大學學費全免,不但如此,讀書還可以領錢。
十八歲以上學生可以領生活津貼,金額多少視學生是否居住家裡而定。
“終生學習”在這個國家不是口號。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丹麥人平均每人借書率為世界第二高,而丹麥每百人寬頻使用率是OECO(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中的第一。
可以終身學習,是因為沒有學費的障礙。
在丹麥即使讀私立學校,政府也補助75%的經費。
因此,在丹麥進私立學校不是象徵貴族,而是去學習特殊才能如藝術、體育。
這裡,職業不分貴賤,沒人後悔入錯行。
當黑夜將近二十小時的冬季來臨,那也意味著丹麥人的學習季節到來了。
一、丹麦概况丹麦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小的岛国,位于最南端。
与德国接壤、并与欧洲大陆相连。
由日德兰半岛、西兰岛、菲英岛等岛屿组成。
西为北海,东接波罗的海。
除丹麦所属的格陵兰岛、法罗岛外,总面积4.3万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 173米。
丹麦历史1849年丹麦建立君主立宪体制,国民运动的兴起将丹麦带入复兴之路。
1945年丹麦独立,成立解放政府,又加入了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60年丹麦与其他北欧国家加入英国主导的EFTA(欧洲自由贸易联合),1972年退出。
1973年转而加入EC(欧洲共同体),丹麦成为北欧国家中最先加入的国家。
从1960年开始,丹麦大力推进福利政策,较早地确立了高福利制度。
丹麦地理丹麦本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
丹麦最高点海拔仅为173米,虽然没有高山大川,但丘陵和森林景色变化多端。
丹麦工业丹麦是著名的奶酪和其他奶制品、和农产品出口国,著名企业包括乐高和皇家哥本哈根瓷器。
二、景点推荐美人鱼雕像 (Little Mermaid)“美人鱼”源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20世纪初曾改编为芭蕾舞剧上演。
雕像是丹麦雕塑家爱德华.艾瑞克森以他的妻子为模特铸塑的,完成于1913年8月23日。
雕像上体为人身,下半身为鱼,足部覆盖着美丽的鳞片。
美人鱼铜像已成为哥本哈根的标志。
1909年,布鲁尔•卡尔•雅格布森(Brewer Carl Jacobsen)观看了汉斯•贝克(Hans Beck)和菲尼•亨利科思(Fini Henriques)的根据安徒生童话改编的芭蕾舞剧“小美人鱼”。
艾伦•帕丽丝(Ellen Price)为女主角。
这一剧目给雅格布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请来雕塑家爱德华•埃里克森(Edvard Eriksen)(1876-1958)据此来创作一个雕塑。
于是艾伦•帕丽丝(Ellen Price)就称为了雕塑作品的创作原型,然而,实际上是爱德华•埃里克森以他妻子(Eline)作为模特来完成雕塑的。
丹麦介绍各地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丹麦也是这样,去到当地我们需要遵守他们的哪些礼仪习俗呢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关于丹麦的礼仪风俗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关于丹麦的礼仪风俗服饰礼仪丹麦人在正式社交场合很注意着装整齐,通常西装革履,衣冠楚楚。
举行盛大晚宴时,人们还习惯穿夜礼服。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衣着较随便,穿各式流行服装的都有,不少人喜爱着运动服。
在夏季,丹麦的一些海滨胜地,到处可见穿著游泳衣裤的游客。
仪态礼仪丹麦人举止大方,性格豪放,他们在一块交谈时喜欢离得稍远些,这只是一种民族习惯,并不是有意疏远对方,他们其实是很善于结交异国朋友的。
丹麦人与南欧人不同,他们约束较少,行为较自由,但也有不少的规矩。
譬如,你到当地人家中拜访,进门后如果主人请你脱大衣,则表明主人愿意久留你,否则就是主人不想久留你。
相见礼仪丹麦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
有的丹麦姑娘还保留一种古老的习俗。
她们在高雅的场合与有身份的男子见面时,常施屈膝礼,有的还将手伸出,手掌自然下垂,这是让对方施吻手礼的表示。
丹麦人不喜欢甚至忌讳四人交叉握手,他们在招待朋友时还认为用一根火柴或用打火机打一次火给三个以上的人点烟是不吉利的。
餐饮礼仪丹麦人的主食以面食为主,尤爱吃面包,副食爱吃牛肉,羊肉,蔬菜则常吃西红柿,洋白菜等。
丹麦人喜欢喝酒,所以每次宴请客人时,总要指定一人为司机,他滴酒不沾,否则不论喝多少,都不准开车。
他们平时常饮咖啡,酸牛奶和花茶。
喜丧礼仪丹麦政府注重对国民普及性教育,全国各类学校都开设有性知识的课程。
男女青年感情外露,交往非常自由,敢于大胆追求自己的意中人。
丹麦发罗群岛的渔民有过捕豚节的习俗。
当地人去世后,有土葬和火葬两种方式,信奉路德教的人按传统的宗教仪式举行葬礼。
商务礼仪前往丹麦进行商务活动最适宜的季节是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5月。
6月至9月当地的商人多休假。
另外,丹麦实行五天工作制,办公时期一般是从上午8时或9时到下午4时。
丹麦失败原因分析报告丹麦是一个位于北欧的国家,以其高质量的生活、良好的福利制度和先进的教育系统而闻名。
然而,丹麦也面临着一些失败的原因和挑战。
首先,丹麦的经济结构不平衡是其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丹麦经济主要依赖于服务业和制造业,尤其是食品和饮料、医药和机电产品等行业。
这种依赖度过高的情况使得丹麦的经济在面临国际经济波动时容易受到冲击,导致经济增长的不稳定。
此外,丹麦的农业和渔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也限制了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丹麦的人口结构问题也是导致其失败的因素之一。
丹麦的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和人口减少的趋势,这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
老龄化人口增加了养老金和医疗保健等社会福利支出,给国家财政带来压力。
同时,人口减少也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不足,进一步影响了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
此外,丹麦在科技创新和研发领域的投入不足也是其失败原因之一。
尽管丹麦的教育系统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但在科技创新和研发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
这导致丹麦在新兴产业领域的竞争力不强,无法有效地应对全球科技变革所带来的挑战。
因此,丹麦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研发的投资,提升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最后,丹麦的环境问题也是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丹麦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给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带来了重大影响。
丹麦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减少对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此外,丹麦还需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总结起来,丹麦的失败原因主要包括经济结构不平衡、人口结构问题、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不足以及环境问题。
丹麦需要在这些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实现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浅析丹麦B&O公司的设计管理
【摘要】B&O是丹麦一家生产家用音像及通讯设备的公司。
多年来, 该公司把设计视为生命线, 一方面系统地研究新产品的技术开发, 另一方面瞄准国际市场上的最高层次,并致力于使技术设施适合于家庭环境, 设计出了众多质量优异、造型高雅、操作方便并富于公司一贯特色的产品, 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准,并且享誉西方各国。
B&O的设计也成了丹麦设计的经典和象征。
针对B&O取得如此成就这一问题我从设计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
具体包括产品设计策略、设计组织管理、经营策略等。
【关键词】B&O 产品设计策略设计组织管理经营策略
设计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
可以是对设计进行管理,也可以是对管理进行设计,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便具有不同的意思。
然而不管怎样,他都是企业提高效率、开发新品的一件利器。
B&O公司的设计管理负责人巴尔苏是欧洲设计管理方面的知名人士,他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时说:“设计管理就是选择适当的设计师,协调他们的工作,并使设计工作与产品和市场政策一致。
”“他们认为如果B&O公司没有明确的产品、设计和市场三个方面的政策,公司就无法对这些居住分散、各自独立的自由设计师进行有效的管理,也就谈不上B&O的设计风格——简洁而高雅。
而其设计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其产品设计策略、设计组织、设计营销十分不开的。
(一)B&o的产品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间接来讲,指的是通过产品设计获取竞争性优势的计划。
B&O 之所以可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其成功的品牌设计策略是分不开的。
现将B&O 的品牌设计战略总结如下:
1.将品牌定位于国际市场的最高层次,不以市场占有率为基准,因为,B&O 的理念是品位和质量先于价格。
他们认为,人们将拥有一套高质量的视听设备为其一生的梦想,正如B&O商业发展执行副总裁Carl Henrik Jeppesen所言:“就
好像在买一部车时,你不只是买一部车,你还同时买一个梦想。
”为此,用户当然是要付出更高的代价的。
2.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B&O的设计是以用户为核心,将家居设计和音响设计融为一体,力求让音响设备完全可以按照家具摆设,增加家居的氛围。
他们力求品牌与用户的沟通,把产品作为制造梦想和讲故事之物,从而博得用户的认可。
3.重视长期可塑性技术。
他们认为,设计其实就是各种不同传统技术的呈现而已,透过设计可以增加这些技术的价值。
B&O向来崇尚严谨的制作,细膩的做工,这使得他们的产品独树一帜。
4.保持高度理性的现代极简风格。
B&O秉承北欧设计传统,以简约、理性和精致的现代风格为其主要的设计特点,对于B&O而言,设计是一种可以体现自身的理念、内涵和功能的媒介,目的为了使得用户和产品之间建立起最简单和最直接的联系。
因此,功能性和简约性成为其两条重要的设计原则,充分体现了“少则多”现代主义的特点
5. 先概念后技术。
B&O与其它视听产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先发展出设计的概念,然后再从科技面寻求解决的途径,与一般产品先开发科技再谈设计之发展概念刚好相反。
(二)B&O的设计组织管理
1.催生创意的组织结构。
B&O没有专业的设计部门,他们的设计师一般不是其正式雇员,他们是独立的,在主创人员身边往往还有五六个设计师,他们来自米兰、瑞典或丹麦的其他地方;这些独立的设计师往往会和该公司合作很长时间,比如David Louis就与B&O合作了25年,还有些人工作了二三十年;该公司吸收来自不同机构的设计师群体,以此获得更多的创意,再从中作出正确的选择,既要表现出变化、时尚的一面,又要表现出B&O设计的连续性;此外该公司也常常会收到年轻设计师的自荐信,每年总会收到5-10封信要求来陈述他们的想法;一般该公司的的设计部每年会邀请5个申请者来参与新产
品的设计,其中表现最出色的将被录用,从而每周为B&O 工作一到两天。
他们有意识地招收新人,以保证B &O 设计的新鲜和时尚;但要想他们灌输该公司的设计理念以保证该公司设计风格的统一性。
下图为该公司的设计圈模型。
2 .B&O 在组织管理中重视沟通
B&O 公司接受独立的设计师,但他们并不是该公司真正的员工,但他们却和公司保持很好的沟通。
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团体的工作中,就好像他们是正式的雇员一样。
但他们又独立于公司,没有人会对他们指手画脚,设计师们的影响力很大,他可以说yes 或no 。
设计师Anders Knusten 成为B&O 负责人之後,「沟通」就成为重要的守则。
该公司的行销部门,长久以来就被赋予「故事大师」的盛名
3.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公司负责人认为认为如果B&O 公司没有明确的产品、设计和市场三个方面的政策,公司就无法对这些居住分散、各自独立的自由设计师进行有效的管理,也就谈不上B&O 的设计风格。
为此,公司在60年代末就制定了七项设计基本原则: 逼真性:真实地还原声音和画面,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易明性:综合考虑产品功能,操作模式和材料使用三个方面,使设计本身成一种自我表达的语言,从而在产品的设计师和用户之间建立起交流。
设计项目需要时有关专
业人员加入
可靠性:在产品、销售以及其它活动方面建立起信誉,产品说明书应尽可能详尽、完整。
家庭性:技术是为了造福人类,而不是相反。
产品应尽可能与居家环境协调,使人感到亲近。
精练性:电子产品没有天赋形态,设计必须尊重人─ 机关系,操作应简便。
设计是时代的表现,而不是目光短浅的时髦。
个性:B&O的产品是小批量、多样化的,以满足消费者对个性的要求。
创造性:作为一家中型企业,B&O不可能进行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但可以采用最新的技术,并把它与创新性和革新精神结合起来。
B&O公司的七项原则,使得不同设计师在新产品设计中建立起一致的设计思维方式和统一的评价设计的标准。
另外,公司在材料、表面工艺以及色彩、质感处理上都有自己的传统,这就确保了设计在外观上的连续性,形成了简洁、高雅的B&O风格。
B&O的员工对公司有高度的认同,并深以B&O优良的品质形象为荣,员工与品牌的这股双向吸力使B&O数十年来一直维持其品质与形象于不坠。
(三)B&O的经营策略:
1.目标人群定位—注重品味和质量的消费阶层
纯粹以价位高度来比拟B&O为音响界的劳斯莱斯并不准确,因为劳斯莱斯的顾客标的是极少数的一群人,B&O却希望更多人能认同并接受它的高品质设计。
2.经营策略不以市场占有率为标竿,不打价格战。
如果将拥有一套某品牌的视听设备视为一生的一个梦想,为了梦想当然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比其他品牌稍高的价格。
尽管有些消费者因为价格稍有犹豫,B&O绝不将市场占有率奉为经营准则,因而他从不考虑以价格的竞争策略,始终贯彻高品位和高质量的设计理念,自然不以压低价格求取高销售量。
这种定位确立了B&O公司独特的设计政策和管理模式,也形成了公司在市场上的独特地位和鲜明形象。
3..跨国经营。
他的原料、配件来自马来西亚、中国、日本、德国,他们寻找最好的零件,
然后把它们组合起来。
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在丹麦进行手工作业、流水线和设计;另外的一些生产活动就能在丹麦以外进行,因为那些地区的成本相对便宜。
这样就该公司的生产节约了成本。
4.点状行销
B&O有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与价值,从来都是以其走在时代前端的设计与产品品质为荣,早期更走过一段“不论市场、只问设计”的惨淡经营期。
当然利润绝对是企业生存的前提,经过现任总裁Anders Knutsen九零年代初大刀阔斧的改革,B&O逐渐成长,目前预计全球每年平均开设100家的专卖展场。
他们试图透过产品让全世界了解该公司的价值观。
这也是该公司未来的销售理念,所以该公司不鼓励阶级式的行销方式,而改用点状行销”Match-Point-Shop”店面。
综上所述,我认为一个企业的成功(包括企业的文化、产品理念、经营策略、组织管理),尤其是设计类企业离不开设计管理。
它贯穿于企业生产发展的各个反方面,包括产品的定位、生产、包装、营销等。
是设计与管理之间的桥梁。
B&O的产品的简洁、高雅、高品质、高价格这种独特的设计风格的形成,离不开设计管理。
但在这一过程中我分析它存在一些不足。
1.过快的媒体形式的改变与力求经典永恒的B&O理念的矛盾
2.价格竞争正逐步缩小以高品质设计和用户体验为基础的B&O用户市场3.视听技术逐步向非物质化发展,使用者价值逐步依靠互联网这种虚拟界面,而减弱对机械产品的依靠。
尽管B&O面临时代的挑战,但希望他用不断发展的设计管理的理念生产出更多的个性鲜明的产品,保持独立超群领先地位与时代一同前进。
继续留下经典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