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欣赏_巴洛克、清教徒及古典主义文学.
- 格式:ppt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45
外国文学欣赏笔记第一篇:外国文学欣赏笔记外国文学欣赏笔记1《堂·吉诃德》的作者创作的文艺复兴背景骑士精神创作意图主要人物及其形象分析叙事线索反讽的艺术手法现代小说的开端2《巴黎圣母院》浪漫主义作者的历史地位对照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3现实主义文学的两种倾向两大高峰及其作品举例4《双城记》的作者创作意图主要人物故事梗概狄更斯式人道主义主题思想故事的网状结构5《简·爱》的作者主题思想主人公形象分析叙述模式通俗文学元素的借鉴6《红与黑》的作者主副标题的内涵作品主题的性质主人公形象分析7《高老头》的出处作者高老头式的父爱认识拉斯蒂涅与于连的比较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手法的理解及举例说明8《安娜·卡列尼娜》作者主要人物造成安娜悲剧的原因“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的含义9《老人与海》作者主人公硬汉形象冰山原则思想内涵外国文学选修课考试复习内容解答1《堂·吉诃德》主要人物及其形象分析:堂吉诃德①滑稽可笑的疯子:痴迷于骑士小说,神经错乱,失去理性,模仿骑士言行,游侠冒险,闹出许多令人捧腹的笑话。
②可敬可悲的英雄:可敬在始终怀抱铲除不平、扶危济困、悲天悯人的博大胸襟,具有固守信念、勇于牺牲、百折不挠的高贵品质。
可悲在他单枪匹马的孤独,想用落伍的中世纪骑士道来实现先进的社会理想,而这种理想又不能被时人理解。
故事模式和叙事方式:游侠骑士小说的故事模式,以人物游踪事迹为线索的单一叙事模式。
2《巴黎圣母院》对照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对照原则”就是将形式或内容相反相对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形成比照,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善者自善,恶者自恶;从而使艺术形象更加生动鲜明的一种基本的文学表现手法。
雨果不但将其理论化加以大力提倡,而且在《巴黎圣母院》的创作中成功地应用了“对照原则”,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情节冲突紧张跌宕,场面描写色彩强烈,给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
主要体现在人①物形象对照②情节和场景对照两个方面。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人文主义向启蒙主义的过渡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清教徒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第一节概述背景:欧洲封建社会整体处于封建专制强盛时期,但是随着资产阶级发展带来的矛盾,引起了中欧资产阶级革命。
代表国家:英国:资本主义领军国家;法国:建立欧洲最强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影响: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环境,使得社会与国家得到安定,追求理性思想发展。
一、巴洛克文学(贵族文学)起源:来源于葡萄牙的词语,之后用来形容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崇尚装饰与雕琢的建筑。
内容:偏重宗教狂热、对世事绝望,情绪夸张颓废,用词华丽,结构宏阔,风格扑朔迷离二、英国资产阶级文学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发动战争,建立共和国。
新政府妥协建立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产生了资产阶级文学,代表人物约翰·弥尔顿(英国古典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理论著作《论戏剧体诗》他主张悲剧中的“三一律。
”)代表作:《失乐园》《复乐园》《士力参孙》1)《失乐园》,取材《旧约·创世记》,被认为“欧洲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之人”。
(写亚当、夏娃在撒旦引诱下偷食禁果,因而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2)《复乐园》,取材《新约·路加福音》(《圣经·新约全书》中的部分)(人子耶稣)(也是写宗教故事的长诗,诗中的撒旦不是反叛者而是诱惑者,他以金钱、荣誉、权势等引诱耶稣,企图使耶稣放弃拯救人类的理想。
这里耶稣的形象表现了复辟时期清教徒革命家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也可以说是诗人的自况)。
3)一部诗剧《力士参孙》:取材《旧约·士师记》(诗剧,民族英雄参孙是大力士)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一)古典主义文学1.背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是绝对王权用来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立主义思想工具。
2.名词解释: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
所谓古典主义,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文学一、概述(一)古典主义文学17世纪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创作和理论上都是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楷模,因此得名古典主义。
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笛卡尔唯理主义哲学是它的哲学基础。
古典主义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其中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最为发达,法国古典文学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理论。
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思想特征(1)强烈的政治倾向,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歌剧,歌颂英明的国王。
(2)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以理性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家庭义务和荣辱观念的矛盾,爱情或情欲只能放在第二位。
(3)尖锐抨击贵族的骄奢淫逸、堕落腐化,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揭露社会的恶习和弊端。
喜剧主张在笑中移风易俗。
(4)古典主义悲剧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古典主义喜剧,寓言和散文具有较广的文学视野和较多的民主精神。
○艺术特征(1)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古典主义文学不仅从古希腊罗马文学继承诗歌、散文,而且继承戏剧并进行创新,使其具备现代剧的基础:有一定的幕数,适宜于在一定的时间内演出。
戏剧冲突十分尖锐,心理刻画非常细腻。
(2)有一套严格的艺术标准和规范遵守三一律:时间,情节,地点必须保持整一文学体裁有高低之分,推崇悲剧,贬低喜剧,寓言、民间文学。
【补充】三一律: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
它是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三一律”在政治上符合君主专制政体的要求,艺术上体现了时间空间方面高度简练,紧凑,集中等优点。
外国文学史题库及答案题库一、古希腊文学1、古希腊神话包括哪两部分?答案: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神的故事包括天地的开辟、神的产生、神的宗谱、神的活动和人类的起源等。
英雄传说起源于祖先崇拜,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和对自然界斗争的一种艺术回顾。
2、《荷马史诗》包括哪两部作品?答案:《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奥德赛》描写伊大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
3、古希腊悲剧的代表作家有哪些?答案: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埃斯库罗斯被誉为“悲剧之父”,代表作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有《美狄亚》。
4、古希腊喜剧的代表作家是谁?答案:阿里斯托芬,代表作有《阿卡奈人》《鸟》等。
二、中世纪文学1、中世纪文学的主要类型有哪些?答案:教会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
教会文学是正统的官方文学;英雄史诗可分为早期和后期,早期英雄史诗反映氏族社会末期的生活,后期英雄史诗反映封建社会的生活;骑士文学主要体裁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城市文学是市民阶级的文学。
2、但丁的《神曲》分为哪几部?答案:《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
3、《神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答案:《神曲》通过对诗人幻游三界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人物的描写,广泛地反映了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抨击了封建统治和教会势力,表达了对人类智慧和理想的追求。
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哪里?答案:意大利。
2、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案:人文主义文学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内容,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
3、薄伽丘的代表作是什么?答案:《十日谈》。
这部作品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批判了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
十七世纪文学与古典主义一、历史与文学概况十七世纪的欧洲处于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时期。
英国法国王权建立了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君王专制国家。
在意识形态方面,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理性主义兴盛,出现了霍布士、笛卡儿、迦桑迪、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接触的思想家,对欧洲哲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巴洛克文学baroque一词来自葡萄牙语barocco,原来用来形容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崇尚豪华、动感和装饰美。
在思想上偏重于表现信念危机和悲观颓丧的情绪;艺术上刻意追求怪诞,偏于雕琢,以至被历史学家称为夸饰主义。
清教徒文学清教徒运动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他们主张“清除”国教中天主教旧制和种种繁文缛节,反对王公贵族的荒淫,倡导清洁、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因此得名。
以表现清教思想为特征的清教徒文学,显示出强烈的批判锋芒。
班扬(1628——1687)写的讽喻小说《天路历程》描写一个基督徒从毁灭之城出走,经过绝望泥塘、名利场、怀疑堡等地,历尽艰险,最后到达天国,以宗教性梦幻故事的方式讽喻现实。
弥尔顿(1608——1674)《失乐园》是其最重要的作品。
长诗共12卷,取材于《圣经》。
写叛神撒旦造反的故事和亚当、夏娃违反上帝禁令偷吃禁果而被赶出乐园的故事。
诗歌中最动人的形象是撒旦。
他反抗上帝,不屈不挠,岁处于失败的地位,被囚禁于地狱的火海受煎熬,但仍不动摇,而是继续战斗。
另外,对亚当和夏娃,他既同情他们对知识与自由的追求,也批评他们不能以理智克制情欲。
这些都可以说是诗人对于1642年革命的反思和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
二、古典主义文学17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成就是古典主义文学。
这是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流行于西欧达二百年之久的一种文学思潮。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仿古的风气,但是,这种风气形成为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却与17世纪法国专制君主制有密切的联系。
波榜王朝的亨利四世、路易十三等力图加强王权。
他们在镇压各种反对王权的运动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
第四章17世纪文学导论历史背景:17世纪的欧洲正处于文艺复兴和18世纪启蒙运动这两个伟大的全欧性的思想文化运动之间。
当时欧洲的总态势是各国发展的不平衡。
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走在了历史的前列。
法国建立起强大的君主专制政权,它作为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的中间人而维持着国家的平衡,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封建王权统治强盛文学概况:意大利和德国则由于封建势力的反扑而致历史倒退。
巴罗克和古典主义就是在这样复杂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两种文学潮流。
巴罗克文学反映了文艺复兴衰落之后思想的动荡和复杂。
古典主义是在法国专制君主政体的扶植下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体现了理性与统一的历史趋势。
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英国的清教徒文学和巴洛克文学重点作家:弥尔顿是l7世纪欧洲最重要的诗人和革命家。
他的诗歌创作与他的革命活动一样,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的晚年创作是在宗教性的题材与思考中,对革命进行深刻的反思,曲折地反映了英国革命的历史。
把握好这一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的特点。
古典主义具有宫廷的贵族的倾向。
但是,古典主义作家并不是清一色的。
莫里哀继承人文主义传统,学习民间艺术,取材现实生活,他的作品具有民主倾向和民族风格。
他的代表作《伪君子》是一部运用古典主义创作方法写出的思想进步、讽刺犀利、艺术完美的喜剧杰作。
第一节概述一、历史背景1.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的欧洲历史舞台,揭开了近代史的帷幕。
1640年至l648年的英国革命,推翻了封建主义的宝座,l649年建立了最初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典范。
革命后,英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另一方面,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妥协,1660年以后,出现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王政复辟时期。
1688年,资产阶级发动“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资产阶级统治才最终确立。
2.法国封建王权的统治处于强盛时期在法国,胡格诺战争(1562~1598)已经结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强大君主专制国家,到17世纪中叶路易十四当政初期,达到了鼎盛时期。
外国文学-十七世纪文学概述十七世纪文学⏹古典主义文学:理性至上⏹巴罗克文学:与感觉论思潮相通⏹清教徒文学:革命的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名称由来⏹产生背景⏹哲学基础:唯理主义⏹思想特征:①政治上主张国家统一②宣扬理性③批判上层,揭露弊端④继承古希腊的悲剧传统⏹艺术特征:①从古代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②严格的规范:“三一律”③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④人物塑造类型化⏹代表作家古典主义文学⏹之所以称古典主义,是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
自文艺复兴后,欧洲思潮中的一个特点就是向往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这种热情持续了数百年之久。
对17世纪的学者来说,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中,那种对形式和理性的强调,代表着人类最美好的理想。
换言之,在当时那个分崩离析的世界,他们感兴趣的是古典文化井井有条的理性。
⏹如果说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文学侧重于古希腊,那么古典主义则侧重于古罗马。
产生背景⏹文艺复兴的科学研究精神创造了一大批知识巨人: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笛卡尔、帕斯卡等等,他们所发现的“定律”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同时,他们也影响了17世纪的时代精神,即:将宇宙视为一个组织完好的理性世界的精神。
对物质世界规律的探求,逐步转向对人类社会普遍原则的探求,“情感”让位给“理性”,这也客观影响了一代文风。
2唯理主义⏹勒内·笛卡尔:著名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方法论》4条规则:除了清楚明白的观念外,绝不接受其他任何东西;必须将每个问题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来处理;思想必须从简单到复杂;我们应该时常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
⏹《心灵情感论》主张意志可以直接改变人的情感.我思故我在⏹感觉是不可靠的,理性是一种先天的认识能力,即良知,它先于感性而存在,是一切认识的根源,人凭理性认识万物的真伪,明辨是非。
代表作家⏹皮埃尔•高乃依:庄严崇高⏹让•拉辛⏹让•德•拉封丹:《寓言诗》:动物教化人⏹尼古拉•布瓦洛《熙德》:理智战胜情感⏹堂•罗德可克—熙德(将军,首领)⏹堂•狄哀格(罗德可克之父)⏹堂•高迈斯(施曼娜之父)⏹施曼娜:心灵彷徨得到了细致的呈现《安德洛玛刻》⏹安德洛玛刻:临危镇定,理智清醒,成为城邦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