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
- 格式:ppt
- 大小:17.76 MB
- 文档页数:56
最佳答案油画的流派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以客观的再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第二类是以主观表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
在第一类中如文艺复兴后出现的巴洛克、洛克克、古典主义、学院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照像写实主义、印象主义都是以再现自然为基础,表现画家不同的思想与目的。
巴洛克派——巴洛克流行于17世纪至18世纪。
“巴洛克”一词原意有不整齐、扭动、怪诞的意思。
推崇运动的扭曲,形体的丰腴与量感,其艺术语言强烈、夸张、骚动、浮华,这是巴洛克派绘画的特点,其代表人物为鲁本斯。
洛克克派——“洛克克”原意是指贝壳的形状,其艺术风格为繁琐、精巧、纤细、甜腻、流行于18世纪,其代表画家有华多和弗朗索·布欧等。
古典主义与学院主义——古典主义是以尊重古希腊、罗马的审美原则,构图上对称、均衡,气势上庄严、辉煌、崇高向上,技法精湛,刻画深入。
这也是学院主义的奉行的原则。
正如学院派奠基者法契诺所讲“美是所有艺术品的最高目标,它是事物的一种客观性质,由秩序、和谐、比例、规矩所组成”。
其代表作家有拉斐尔、安格尔等等。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起源于法国19世纪初期,其代表作是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在此作品中的构图、光线、色彩、动态、表情都表现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它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构图中的水平与垂直,光线的柔和与均匀,使画面产生了一种激情。
这也是浪漫主义绘画的重要元素,注重感情的渲泄与表达。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绘画指19世纪中叶,以米勒为首的画家主张用忠实于对象的手法去表现正常的视觉形象,反映生活的本质。
其代表作有米勒的《拾穗》等。
写实主义和照像写实主义——写实主义就如它的创始人库尔贝在1885年所讲的:“象我所见到的那样,如实地表现我这个时代的风俗,思想和它的面貌。
一句话,创造艺术就是我的目的。
”照像写实主义是对生活以一种照片式的形式搬上画面,如克洛斯的《约翰像》。
它绘制作品要先拍成照片或幻灯片,再把它以比真人大十倍的比例精细地放大到布上,更细腻、更逼真地表现出对象的细节,如脸上的每一丝肌理和每根汗毛等。
名词解释一、早起(中世纪、文艺复兴)新艺术:14世纪,“新艺术“最初是法国作曲家和诗人维特里于1320年所写论文的标题,论文记录了当时欧洲音乐发展的最新成果(可补充);相对于”古艺术“时期的有量音乐三分法,音值二分法已被接受并实践,引入二分音符,确定三六度音程的谐和性,强调半音的表情意义,”等节奏经文歌“的运用等。
当时的理论家用”新艺术“这一术语来称呼14世纪在法国处于巅峰的新音乐,与13世纪”古艺术“相对,先用来指代整个14世纪欧洲音乐艺术。
法国的马肖(可补充代表作)和意大利的兰迪尼(可补充)是欧洲新艺术时期的代表作家。
马肖:14世纪法国诗人,作曲家。
曾供职与卢森堡大公兼波西米亚国王及法王夏尔五世。
他是欧洲新艺术音乐的典型代表,所作《圣母弥撒曲》是复调常规弥撒套曲的最早范例,经文歌普遍采用等节奏技术;他的世俗音乐亦是复调尚松的杰作,有叙事歌、回旋歌和维勒莱,还创作有单声部的行吟歌曲。
经文歌:形成于13世纪的多声部复调音乐体裁,在克劳苏拉的基础上形成。
2.通常为三声部,低音固定调采用格里高利圣咏曲调,拉丁文演唱,上方第二和第三声部自由创作,用法与演唱宗教或世俗内容歌词。
3.13世纪经文歌的代表作曲家有佩罗坦、弗朗科等,14世纪等节奏经文歌的大师为维特里和马肖。
蒙泰威尔第:(重点,每年考)16世纪末至17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作曲家,1590年起供职于曼图亚公爵府,1613年起任职于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歌剧乐派的奠基人,完整留存歌剧作品《奥菲欧》、《尤利西斯返乡记》和《波佩亚的加冕》,确定歌剧中独唱与合唱、主调与复调、声乐与器乐之间的比例关系,强调以音乐手段表达人的情感,创立“激情风格“,并在器乐中采用弦乐的震音和拨弦等新手法。
所作世俗音乐作品包括9卷牧歌,努力深化音乐表现力,运用了大量背离传统的手法,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蒙泰威尔第在继承文艺复兴音乐成果的同事开创了巴洛克新的声乐和器乐风格。
简答题;14-16世纪意大利牧歌牧歌取名自意大利民间的牧人歌曲,14世纪时为二至三声部的抒情歌曲,有时加入乐器,歌词多为田园或爱情诗。
各大艺术流派的形成及其发展艺术流派的形成及其发展是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
以下是对几个主要艺术流派的形成及其发展的概述。
1.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文艺复兴是欧洲艺术史上重要的流派之一、它在意大利发源,后来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文艺复兴追求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回归,讲究人文主义思想,艺术作品起源于人类的自我表达和创造力。
代表人物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
2.巴洛克艺术(17世纪-18世纪)巴洛克艺术在欧洲的宗教和政治动荡的背景下形成,它追求壮观和神圣的表现。
它的特点是巨大的建筑、精致的细节和强烈的情感表达。
巴洛克艺术代表了天主教反宗教时期的审美趋势,代表人物有伯罗奔尼撒、古尔代斯基等。
3.古典主义(17世纪-19世纪)古典主义艺术是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之后产生,并延续到19世纪。
它强调对古希腊罗马艺术的研究和模仿,注重对称、均衡和秩序的体现。
古典主义艺术对自然界的再现力求准确和完美,代表人物有拉斐尔、蒙德里安等。
4.印象主义(19世纪末)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艺术潮流。
印象主义的艺术家主张通过直接观察和感知自然来捕捉瞬间的印象,并运用明亮的颜色和轻快的笔触来表达自己的印象。
印象主义对于传统规则和技法进行了突破,代表人物有莫奈、德加等。
5.表现主义(20世纪初)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在德国兴起的一种艺术潮流。
表现主义的艺术家追求表达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常常用夸张的形式和色彩来强调情感的冲击力。
表现主义作品经常反映社会上的不满和对现实的批判,代表人物有克林、符拉迪米尔等。
6.梵高星夜流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梵高星夜流派是以荷兰画家梵高的作品为代表的一种艺术流派。
梵高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个人的表达,运用了强烈的色彩和夸张的线条,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和人类生活的独特视角。
梵高的作品对20世纪的现代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上只是一些主要的艺术流派的案例,还有许多其他的艺术流派也都有其独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古典主义的发展历程古典主义是一种在17世纪欧洲艺术和文学领域盛行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流派。
它主张追求理性、秩序和经典之美,反对过多的个人主义和感性情感的表达。
本文将探讨古典主义的发展历程,从其起源、发展到最终走向衰落。
一、古典主义的起源古典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文化。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中庸之道”和“黄金均衡”的理念,强调思考、理性和秩序的重要性。
罗马帝国时期,古典文化更加繁荣,建筑、雕塑和文学作品充满着秩序和对称的特点。
二、古典主义的发展1. 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古典艺术的影响重新兴起。
意大利的画家、建筑师和雕塑家们开始重视对称、比例和和谐美。
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的作品中都能看到古典主义的影子。
2. 巴洛克时期的古典主义巴洛克时期的古典主义在欧洲各地迅速发展。
巴洛克艺术强调雄伟、庄严和精巧的装饰,同时也注重表达各种神圣和英雄主题。
巴洛克建筑和音乐在这一时期达到巅峰,代表作品包括巴洛克式教堂和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巴赫的作品。
3. 古典主义的顶峰18世纪的欧洲是古典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启蒙运动的思想对古典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理性、科学和自由,这种思潮融入了古典主义艺术和文学之中。
法国文学家莫里哀和英国著名诗人蒲伯爵皆被视为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三、古典主义的衰落古典主义逐渐走向衰落主要是因为人们开始对古典式的审美疲劳。
他们渴望新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等新的文化潮流开始兴起,顶替了古典主义的地位。
浪漫主义追求情感和个人表达,而现实主义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
古典主义的发展历程落下帷幕,但其影响仍然存在于艺术界。
至今,在建筑、音乐、文学等领域中,我们仍可以感受到它的痕迹。
古典主义的理性、秩序和对称美仍然被认为是艺术追求的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古典主义在17世纪欧洲艺术和文学领域达到巅峰,强调理性、秩序和经典之美。
音乐史的发展和流派音乐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早的部落鼓点到今天的流行音乐,都见证了音乐历史的发展。
音乐的发展可以分为多个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一、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指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期的欧洲音乐,包括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
古典音乐最初是为宗教和皇室服务的,其音乐形式和结构都比较严谨和规范化。
巴洛克音乐是古典音乐中的一种,其音乐特点是强调复杂的对位和表现力。
巴赫、亨德尔等人在巴洛克音乐流派中独树一帜。
古典主义音乐产生于1750年至1820年间,突出特点是讲究对称、协调和平衡,代表人物有莫扎特和海顿。
浪漫主义音乐产生于19世纪初,强调感性和情感表达,代表人物有肖邦和舒曼。
二、摇滚音乐摇滚音乐是古典音乐之后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它源于美国南方的布鲁斯音乐和民间音乐,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
摇滚音乐的代表人物有艾尔维斯·普雷斯利、披头士乐队和石头乐队等。
摇滚音乐的特点是音量大、鼓点强、吉他重,歌曲表现力强,唱法独特,歌曲热情且有力量,歌词反映社会现实。
摇滚音乐成为年轻人的标志和文化象征,在流行音乐界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三、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针对广大民众的音乐形式,是一种流行的文化产品,涵盖了包括摇滚、流行、嘻哈等在内的多种音乐流派。
代表人物有迈克杰克逊、碧昂斯等。
流行音乐的特点是旋律简单、吉他和鼓点的运用比较少,注重节奏和唱腔的表现力,歌词更偏向于描绘个人的情感和人际关系,比较受年轻人的喜爱。
四、爵士音乐爵士音乐产生于美国20世纪初,代表人物有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和迪克西兰德等。
爵士音乐的特点是注重即兴演奏,强调个人表现力和创造力,音乐形式多样,包括布鲁斯、斯温格、波萨诺瓦等。
爵士音乐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性,在音乐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认为是美国文化的象征。
五、世界音乐世界音乐是指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音乐形式,具有跨国和跨文化的特点。
音乐风格目录一、简介二、音乐风格分类中世纪音乐(450~1450)文艺复兴时期音乐(1450~1600)巴洛克音乐(1600~1750)古典主义音乐(1750~1820)浪漫主义音乐(1820~1900)乡村音乐爵士音乐摇滚音乐重金属音乐朋克音乐电子音乐灵乐一、简介在音乐范畴,风格指的是各种音乐要素——旋律、节奏、音色、力度、和声、肢体和曲式等富有个性的结合方式。
这些要素的特殊结合方式能产生一种显著的或独特的音响。
而且,我们还能谈论一位作曲家的音乐风格,一个作曲家团体的风格以及一个国家或历史上某一个时期的音乐风格。
在世界的某一地域或大约同一时期的某些作曲家所创作的作品经常有相似的风格,但是各个作曲家运用同样的音乐语言也能形成个性化的表现方式。
音乐风格随着历史时期的更替而不停地改变着,但是这些改变是持续的,这样,任何一个风格时期与另一个风格时期的分界往往很模糊。
虽然也存在一些突然的转折点,但哪怕最革命性的新风格也经常在早一些的作品中有所预示,很少有完全割裂以往传统的风格变化。
二、音乐风格分类中世纪音乐(450~1450)人们所惯称的“中世纪”跨越了一千年的欧洲历史。
这个历经“黑暗时代”的时期大约始于450年。
社会的所有阶层都受罗马天主教会的强有力的影响。
正如天主教统治着中世纪人们的心灵和思想,在音乐生活也占据支配地位。
大多数重要的音乐家都是牧师,并且都为教会工作。
成千上万的教堂中一个最重要职业就是礼拜式的演唱。
正是由于教会的这种显要的地位,几个世纪以来只有宗教音乐被记录保留下来也就显得不足为奇了。
大多数中世纪音乐都是声乐。
大约在1100年后,乐器在教堂音乐中的(13世纪)《圣母子》运用逐渐增多。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管风琴。
几个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以只有一条单独旋律的单声部音乐为基础。
在700年至900年间的某个时期开始出现了一场导致西方音乐转变的革命——在格里高利圣咏之下加上第二条旋律线。
起初第二条旋律线是即兴的,并没有记下来,两条旋律线以四度或五度的音程分开,一音对一音地平行运动。
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音乐西方音乐史分别七个阶段:1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4世纪)2中世纪音乐时期(从公元5世纪-14世纪03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16世纪)4巴洛克时期(17世纪-18世纪中叶)5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6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7 20世纪音乐(20世纪)史前希腊和古希腊社会的发展:1迈若安及迈锡尼时期(约1650-1100B.C.)2荷马时期又称黑暗时期(约1100-800B.C.),<伊里亚特>与《奥赛德》有荷马所撰,多利亚自然音阶。
3城邦时期(约800-500B.C.),合唱,抒情诗歌繁荣4古典时期,竞技比赛的音乐,悲剧,喜剧5希腊化时代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悲剧表演中引入第二个演员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欧里皮德斯-《美狄亚》,把妇女做主角古希腊喜剧1新喜剧:不谈政治,话题严肃,表现社会风俗2旧喜剧: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毕达哥拉斯:和谐学,将音程分为协和与不和协音体系:1四音列2完整音列体系多利亚调试:能使人安静并具有力量;富于男子气,能使人变得坚强和有节制弗里几亚:使人狂放,激发人的热情副弗里几亚:容易使人丧失意志利底亚音乐使人柔和和淫荡混合利底亚音乐使人悲伤古希腊记谱法:1器乐谱 2声乐记谱古希腊是其主要乐器:1里拉 2阿夫洛斯管 3基萨拉琴(里拉琴的变体)古罗马时期概述:古罗马器乐:1图巴:一般用青铜制作,管长1.3米,分段制作,管身直2角号;管身圆古罗马的音乐观:1音乐当做一种享受2音乐的职业化倾向加强,音乐家的地位却下降3富有雄壮的气象罗马人喜欢:1笑剧:综合性的滑稽表演2哑剧:表现神话故事的戏剧舞蹈基督教音乐以单声音乐形态,附属于礼拜仪式,是作传播信仰的重要工具早期基督教音乐1使用许多犹太教音乐的旋律2混合了古希腊,东罗马,拜占庭圣咏的一些因素3各地的教堂都有各自的特色第二章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通常音乐史把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至14世纪文艺复兴之前这段长达一千年的历史,被认为是“黑暗时代”圣歌主要有5种:1拜占庭圣咏2安布罗斯3法国圣咏4摩差拉比5赛尔特格里高利圣咏:指罗马教皇格力高利一世之命名的天主教音乐,常称平歌或素歌功能:运用于基督教以活动,分日课和弥撒两大类格里高利圣咏的特征:1歌唱方式:独唱,齐唱,交替唱,应答唱2一般无伴奏,纯人声,以拉丁文,无明显节拍,以肃穆,节制,无世俗情欲为前提3礼拜仪式的咏唱为两类:诵经祈祷和礼拜歌曲1)音节式:一字对以音,音域一般较窄2)圣咏式:在同一高度的音上唱出相当数量的歌词3)音团式或纽姆式:一字对几个音,这是格里高利圣咏常用的方式,旋律比较流动4)花唱式:一字对多个音,少则十几个音,多则五六十个音,常见于欢呼歌中中世纪的教会调式是按圣咏的结束音(d,e,f,g),音域以及吟诵音等主要因素,对旋律进行分类而构成的。
09年考同济建筑学研究生时整理的建筑史资料,资料的主要参考是卢永毅(同济外建史命题人)课堂笔记和课件和历年考研外建史真题。
现发在Tongimes与君共享(分享通时代)。
关于每一位建筑师和作品,我都用双语写出,并详细注明了他们(它们)的生辰八字,并用综合总结了各位大师的生平及特点(部分)。
每看一遍都有新体会。
一部精练的外国建筑史纲。
From Pillipo Brunelleschi to Peter Eisenmanauthor,Tongimes一、文艺复兴、巴洛克与古典主义文艺复兴1.布鲁乃列斯基(Pillipo Brunelleschi , 1379-1446)15世纪初,布鲁乃列斯基设计了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从而标志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历史的开始。
其在佛罗伦萨的其他作品:巴齐礼拜堂(Pazzi Chapel, 1429-1446)——一矩形平面的集中式小教堂,有小穹顶一个。
育婴院(1419)2.阿尔伯蒂(Alberti, 1404-1472)阿尔伯蒂吸收了柏拉图的思想,理性地解说了中心化平面,并论证了自己的设计原则。
较早地讨论了理想的建筑形式——圆。
他认为教堂是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最能表现人与神的秩序。
在设计中,吸收了古罗马剧场的立面。
著有《论建筑》,被后人称为第二本《建筑十书》其建筑作品有:圣弗朗采斯哥教堂(S.Francesco,Rimini,1447)3.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 1444-1514)他设计了坦比埃多纪念堂,标志着用中心平面建筑秩序的方式已经形成(根据达芬奇“ideal church”的理想)。
4.帕拉第奥(Andrea Palladio, 1508-1580)“Palladio”来自于“宫殿”(Palace)与“守卫”的结合,喻“守卫建造宫殿的人”。
他是文艺复兴盛期的奠基人,最主要的贡献是把古典的方式扩散到了所有类型的建筑中。
被称为理论与实践结合最强大的建筑师,著有《建筑四书》。
文艺复兴、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Renaissance, Baroque Architecture and Classicism一,文艺复兴Renaissance(14-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传遍欧洲。
Renaissance来源于意大利语“rinascere”,意为再生、复兴。
1,历史背景1),资本主义的萌芽。
12世纪,意大利独立的城市共和国的兴起。
14世纪后,在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城市,资本主义制度萌芽。
商业望族出现,如佛罗伦萨美弟奇家族,成为艺术赞助人,并创立学院和学校。
2),德国宗教改革。
天主教的第二次分裂,分为新教和天主教。
3),古典文化再生的基础。
意大利本为古罗马中心。
意大利同拜占庭东方的文化交流。
十字军东征,带回保存在拜占庭的古典文化典籍。
拜占庭受土尔其威胁时,大批学者来到意大利。
拜占庭灭亡后,更有大批学者携带古典文化典籍和文物来到意大利。
意大利本来受哥特建筑影响较小。
4),以“人文主义”为思想基础,整个文化领域的文艺复兴运动,包括建筑、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所有艺术领域5),造纸和印刷术的产生,有利于新文化在全欧洲的传播。
2,人文主思想和艺术特征1),人文主义(人本主义)Humanism,重“人”和现实世界,针对中世纪的“神”和彼岸世界。
理性代替非理性人性代替神性个人自由代替宗教束缚2),艺术特征a, 艺术以理性知识为基础,而哥特艺术以感性经验为基础。
b, 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
c, 对自然和人的理性探索,风景和人体绘画的大发展。
d, 以三维方式表达世界,透视学的产生。
e, 艺术家从工匠中分化出来,有个人特征,追求艺术,成为知识分子。
3,分期1),早期(15世纪),以意大利佛罗伦萨为中心。
2),盛期(16世纪),以罗马为中心。
3),后期,手法主义(Mannerism)(16-17世纪),以意大利北部的威尼斯、维琴察等为中心4,代表性建筑师及建筑1),早期:a, 伯鲁列涅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代表作●佛罗伦萨圣玛利亚大教堂穹顶(The Dome of S.Maria del Fiore,1420-1434),综合哥特(肋骨拱)、古罗马(拱券、穹窿)、拜占庭(鼓座)做法集中式歌坛平面和穹顶的采用突破天主教拉丁十字型制穹顶作为造型手段,成为城市轮廓线的中心结构、施工上的突破●佛罗伦萨育婴院(Foundling Hospital, 1421-1445)●佛罗伦萨巴齐礼拜堂(Pazzi Chapel, 1429-1446)b, 阿尔伯蒂(Leone B. Alberti)●鲁切拉府邸Palazzo Rucellai,(1446-1472)●弗兰西斯科教堂S.Francesco, Rimini(1446-50)●圣玛丽亚教堂,1458-1470,佛罗伦萨c, 米开罗佐(Michelozzo Michelozzi)●美第奇府邸(Palazzo Ricardi, 1444-1460)2),盛期a, 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坦比哀多(Tempietto, Roma, 1502-1510),文艺复兴进入盛期的标志●梵蒂冈宫改建b, 拉菲尔(Raphael Santi)●潘道菲尼府邸(Palazzo Pandolfini, Florence, 1516-1520)c, 小桑加洛(A. d. Sa Gallo)、米开朗基罗,●法尔尼斯府邸(Palazzo Farnese,1515-)d, 圣彼得大教堂(S. Peter, 1506-1626)3),晚期,手法主义a,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强调建筑的体积感,喜好巨柱式和圆雕。
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派⾳乐之我见——风格之对⽐西⽅⾳乐史作业~~西⽅⾳乐史主要分以下六个阶段:古代⾳乐阶段(古埃及⾄中世纪结束(1450年) )、⽂艺复兴时期(从1350年⾄1600年)、巴洛克时期(从1600年⾄1750年)、古典主义时期(⾃1750年⾄1820年)、浪漫主义时期(1830年⾄1920年)、现代⾳乐时期(1920年⾄今)。
对于我们⾮专业⼈来说,最熟悉的就是巴洛克、古典以及浪漫这三个时期的⾳乐了。
再往前的⾳乐很少有机会听到,⽽且也晦涩难懂。
即使是现代版的“格利⾼⾥圣咏”,也难免起到催眠的功效。
⽽现代⾳乐不知为什么,⼜落回到晦涩难懂了,好像越是诡异奇险的旋律、节奏,越是成功。
试问⼀部“春之祭”,有⼏⼈能真的听懂?稍平庸⼀点的指挥都⽆法完美演绎的曲⼦,我等凡⼈⼜如何欣赏?其实,即使是巴洛克、古典以及浪漫派⾳乐,⼀样有着太多太多内涵,“风格对⽐”实在不是⼀件易事。
这⾥只想简单把我听⾳乐的⼼得体会说出来。
先声明⼀下⽴场,我最喜欢巴洛克⾳乐,其次浪漫派,不喜欢古典时期⾳乐。
因此⽂中难免会有偏颇,不过既然要求写“我见”,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古典时期——画屏⾦鹧鸪我对古典时期的⾳乐⼀向不太喜欢,不过这是把贝多芬排除在外的,个⼈把他归为浪漫派。
古典时期的旋律的确更流畅,风格的确更庄重、更⾼雅,特别值得⼀提的是,旋律中⼏乎没有不⼊⽿的缺憾。
⽆论是海顿还是莫扎特,其作品都像是顶尖的⾳乐程序作出来的。
但是过于注重旋律使得内涵反⽽降到最低。
巴洛克⾳乐是“⾻秀”;浪漫派⾳《⼈间词话》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之词,⾻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巴洛克⾳乐是乐是“神秀”;古典时期⾳乐不过“句秀”尔尔。
“‘画屏⾦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古典时期⾳乐也就是“画屏⾦鹧鸪”⽽已:雕琢精致,重彩铺陈,点染不厌其烦。
然⽽,旋律与形式的完美不代表⾳乐的成功。
作曲家代表:莫扎特、海顿、贝多芬(?)莫扎特作为古典时期的代表,直接导致了我对古典时期⾳乐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