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音乐与古典时期的音乐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35
巴洛克音乐与古典时期的音乐巴洛克音乐与古典时期的音乐1:引言巴洛克音乐与古典时期的音乐是欧洲音乐史上两个重要的音乐时期。
本文将详细介绍巴洛克音乐和古典音乐的特点、发展背景、代表作品等方面内容。
2:巴洛克音乐2.1 发展背景巴洛克音乐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并在整个欧洲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2.2 特点2.2.1 复杂的和声体系和装饰性的旋律线2.2.2 夸张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2.2.3 大规模的合唱和交响乐团演奏2.3 代表作品2.3.1 索雷尔《四季》2.3.2 巴赫《赋格曲》2.3.3 海顿《天鹅》3:古典音乐3.1 发展背景古典音乐兴起于18世纪的维也纳,并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主流音乐形式。
3.2 特点3.2.1 清晰简洁的和声和旋律3.2.2 以对称和平衡为基础的音乐结构3.2.3 注意个体音乐家的表演技巧和音乐创作的智慧3.3 代表作品3.3.1 莫扎特《小夜曲》3.3.2 海顿《交响曲》3.3.3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4:两者之间的区别4.1 音乐形式巴洛克音乐注重情感表达和旋律装饰,古典音乐则更注重音乐结构和对称感。
4.2 表演方式巴洛克音乐多以大规模合唱和交响乐团的形式呈现,古典音乐则更注重个体演奏家的表演技巧。
4.3 音乐风格巴洛克音乐情感表达强烈,富有戏剧性;古典音乐则更偏向于冷静、平衡和清晰。
5: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巴洛克音乐和古典音乐的音乐作品示例和相关资料。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版权法:指保护音乐作品著作权人的权益的法律。
6.2 知识产权:包括版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是保护创造性作品和发明创造的权益的法律概念。
论巴洛克时期音乐对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第三骑手作品如果说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带给我的感受就像是无边无际的大海和广阔无垠的天空,那么古典主义音乐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从大海中精炼出来的小河,没有巴洛克音乐就不会有古典主义音乐,他们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和思潮,诉说着他们各自的辉煌。
说到巴洛克时期音乐就不能不提巴赫和亨德尔,在我看来,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一曲令我印象最为深刻。
贝多芬评价巴赫为无边的大海,而这首曲子正体现了巴赫的广阔无垠清澈无比的音乐风格和如大海波涛一般滚滚而来的调式高潮组合。
听着巴赫的音乐,给人一种置身于广阔大海和无边天空之下的感觉,想象大海的浪花与天空的湛蓝形成的一副副唯美的画面。
有当代科学家研究巴洛克音乐时,发现巴洛克音乐之所以让人有美妙的感受,是因为巴洛克音乐每分钟约有60拍,与人类的脉搏和呼吸频率大致相同,使我们的脉搏和呼吸趋于稳定中和和稳定。
而巴洛克音乐的低振幅、低频率又可以诱发与增强我们大脑中的α波,促进脑内吗啡的分泌,使大脑进入最活跃的状态,让人进入一种超级脑能境界,能让学习、记忆和创造性思维获得充分的施展,从而大大提高大脑的效率。
或许是因为这一点,巴洛克音乐能引发人们更深层次的遐想,有更深的感触。
若巴赫的音乐的是婉约和悠长的,那么亨德尔的音乐就是豪放而不失精巧的。
亨德尔富有创造性的《水上音乐》一曲节奏明朗,构造精巧,充满了阳光欢快的气息,仿佛置身于大礼堂的舞会之中。
旋律优美动听,清新又不失庄重,听着这首曲子,身心都感觉高雅了起来。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是欧洲人征服新大陆之后一段时间内的代表作品,此时人们的思潮奢华典雅,讲究华贵气息。
随之往后的古典主义音乐相比之就更趋向于理性。
古典主义音乐少量那份无拘无束的律动,变得更加严谨与精致,没有了随心所欲地抒发情感,音乐也变得更加简洁与精炼。
古典主义音乐的那份精致,会不由自主地使人安静下来,静静地去欣赏,静静地去思考人生,静静地在天地间神游。
简述古典音乐三个时期的特点欧洲音乐是全人类文化艺术的瑰宝。
它不是一蹴而就,二十在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不断的传递和演变。
今天的欧洲音乐还是在不断的向前发展,本文通过音乐形式与内容来分析欧洲音乐三个时期的音乐流派的特点。
一、巴洛克时期文艺复兴运动以后,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在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向启蒙注意运动的过渡。
这时期的所以艺术风格被称为“巴洛克风格”在音乐形式上,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主要有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协奏曲以及其它乐器独奏曲等,题材上也因为所处时代的要求而多采用宗教性和历史性。
因此内容上就要求与其形式相符合。
此时期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乐句短巧建明,节奏变化单纯统一。
对位变化中的和声仍以大、小调的和弦感为依归。
主要代表人物是音乐家巴赫,代表作品主要有《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等。
二、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下半叶欧洲兴起了“启蒙运动”,启蒙学者提出了以人道为核心的“自由、平等、理性”等口号,“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为这时期的音乐家们指出了一条独立、自尊的自由艺术家道路”。
这一时期被称为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派在音乐形式和内容上都承递了巴洛克时期的风格,歌剧、协奏曲、歌剧等在这个时期都得到继续的发展,很多作品还是采用宗教和历史题材。
但古典派不只是一味的继承,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从中演变出了新的音乐形式和内容。
巴洛克时期的器乐创作为这时期交响乐、奏鸣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发展使反映平民和日常生活的世俗题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歌剧中出现了喜歌剧。
此时期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乐句工整,乐曲整体速度稳定且变化少,节奏平稳,和弦变化工整而合于理论,数字低音已不复存在。
主要代表音乐家莫扎特等,代表作品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交响乐《降E调第39号交响曲》《G小调第40号交响曲》《C大调第41号交响曲》,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四号》《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五号》《C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1号》《A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3号》。
论巴洛克与古典主义钢琴音乐风格之对比□陈薇羽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不同钢琴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时代背景的演变、钢琴制造工艺的发展与作曲家的创作特点是决定钢琴音乐风格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想要了解两个时期的音乐风格差异,必须深入探索钢琴音乐的形成由来和各个时期演奏特点的演变。
全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巴洛克与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创作背景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对巴洛克与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创作手法进行对比;第三部分主要将巴洛克与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风格进行比较。
―、巴洛克与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创作背景(一)管风琴和古钢琴钢琴艺术史是由人(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琴(键盘乐器)和乐(音乐作品)三个方面构成的。
人们普遍都会注意到“人”和“乐”的发展,却忽略了“琴”的发展与沿革。
事实上,乐器的演进和发展是直接影响到作曲家的创作和演奏风格的。
所以要想了解一个时期的钢琴音乐风格,对此时期的键盘乐器必须要有所了解。
巴洛克时期还没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钢琴,常见的键盘乐器是管风琴和古钢琴,这个时期的键盘乐器作品都是为这两种乐器而作的。
管风琴是一种十分庞大的气鸣式键盘乐器,主要用于教堂,有着宏伟澎湃的声势,肃穆庄严的气氛,是最能激起人类对音乐迸发敬畏之情的乐器,也是最具宗教色彩的乐器。
巴洛克时期的管风琴已经加入了音栓,拥有了独奏声部的音栓和较轻柔声部的音栓,因此管风琴的音色变得丰富了。
此时的管风琴虽有着早期管风琴瞭亮辉煌的音响特点,但声音悦耳动听了许多,它除了能表现对位线条的混合音响,也可以表现单一音色的独奏声部。
巴洛克管风琴的音域得到了大大的扩展,低声部有了两层足键,高声部已有五层手键盘图一。
图一古钢琴是钢琴的前身,是16世纪由佛罗伦萨的乐器师发明的,可分为击弦和拨弦两种发声方式。
击弦古钢琴又称楔槌键琴(Clavichord),它通过琴键木杆上端的T型铜片便压弦而发声。
楔槌键琴的音量很有限,力度范围仅在pp-mp之间,所以只适宜在家庭或小演奏厅内弹奏。
巴洛克音乐与古典音乐的比较首先,要知道巴洛克是一个时期,而不是一种风格。
这个时期出产的音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音乐。
在巴洛克时期,总体上,它代表了一种对绚丽、激情、宏伟、豪华、运动的热爱,是艺术严肃和轻松的一种交替。
巴洛克风格在其艺术观念中,含有加强形式和视觉效果的因素。
它摒弃尺度和规范,逐渐打破内容与形式的平衡。
它酷爱曲线和斜线,剧烈的扭转,展示一切可以造成人们惊奇、赞叹的东西。
音乐形式上,巴洛克音乐主要有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协奏曲及其他器乐独奏曲等。
题材上也因与历史时期的要求所采用宗教性和历史性的。
因此,内容上就要求与形式上相符合。
巴洛克音乐时期中提琴音乐又比较有名。
巴洛克最早兴起的提琴音乐是小型室内合奏的形式,17世纪后半叶形成两种体裁:室内奏鸣曲和教堂奏鸣曲。
室内奏鸣曲是一组风格化的舞曲;教堂奏鸣曲在曲调上较为严肃,它的四个乐章按慢——快——慢——快的顺序排列,基本不采用舞蹈节奏。
在演奏形式上,这两类奏鸣曲都是两把小提琴演奏两个高声部,一把大提(或大管)演奏低声部,拨弦古钢琴或管风琴演奏数字低音(所谓数字低音是作曲家在乐谱上低音声部下方标出数字,表示应构成的和弦。
键盘乐器演奏者可按数字符号即兴填充中间的和弦声部。
这种数字低音的方法在巴洛克时期被广泛使用。
)由于作曲家要在乐谱上写下三个声部,故以上两类也称为“三重奏鸣曲”。
1700年以后,出现了带数字低音伴奏的独奏小提琴奏鸣曲和无伴奏的小提琴奏鸣曲。
巴洛克时期意大利的大型弦乐体裁是“大协奏曲”和“独奏协奏曲”。
与独奏协奏曲独奏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演奏形式不同,大协奏曲是以独奏乐器组(主奏部)演奏的不断变化的经过段,与弦乐队的全奏形成对比。
对提琴音乐做出贡献的是意大利波伦亚乐派。
其中有卡扎蒂、维塔利)、巴萨尼、托雷利。
他们既是作曲家又是演奏家。
其中科雷利对波伦亚风格的影响最大。
他就学于波伦亚,30岁以后的大部分生涯在罗马度过。
他的三重奏鸣曲和独奏奏鸣曲发挥了小提琴的独特乐器性能,特别是连弓的抒情慢板乐章。
西方音乐史上的几个主要流派西方音乐史上有很多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代表着不同的风格和传统。
以下是几个西方音乐史上的主要流派:1. 古典乐派 Classical music古典乐派是指从巴洛克时期到浪漫时期的音乐风格,这个时期的音乐家创造了很多古典音乐的杰作。
古典乐派的音乐往往具有结构严谨、旋律优美、节奏稳定等特点。
古典音乐使用的乐器包括小提琴、大钢琴、管弦乐队等。
2. 爵士乐 Jazz爵士乐起源于美国,是一种以即兴演奏为特点的音乐形式。
它融合了非洲音乐、布鲁斯音乐、拉丁音乐等多种风格,具有丰富的节奏、和弦,以及唯一的音色和语言。
3. 摇滚乐 Rock摇滚乐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种以吉他为主导的音乐形式。
它融合了蓝调、乡村音乐、流行音乐等多种风格,享有在板滞中无拘无束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4. 流行音乐 Pop流行音乐是一种以大众流行为基础的音乐形式,它的歌曲往往风格简单、易于上口、旋律流畅、歌词情感化,以反映青春的观点为主。
5. 蓝调音乐 Blues蓝调音乐起源于美国南部的非洲裔社区,是一种以吉他、口琴、钢琴为主的音乐形式。
它的歌曲往往具有悲伤的情感,内容主题涉及人性、生活、爱情等方面。
6. 乡村音乐 Country7. 古风音乐 Folk古风音乐指的是源自传统音乐,流传于民间的音乐形式,它的风格多样,包括爱尔兰民谣、苏格兰民谣、美国民谣等等。
古风音乐的歌词往往关注人性、爱情、宗教等生活方面的内容。
8. 电子音乐 Electronic music电子音乐是一种主要使用电子乐器和电脑软件进行创作和制作,运用了音乐科技的音乐言语。
它包括多种形式,如电子舞曲、环境音乐等。
电子音乐正日深入人心,成为一种新的音乐文化。
总的来说,这些流派代表了西方音乐史上不同的风格、时代和传统。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流派,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西方音乐史的演变和发展。
巴洛克音乐与古典时期的音乐巴洛克音乐与古典时期的音乐巴洛克音乐和古典时期音乐都是西方古典音乐史上的重要时期,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巴洛克音乐和古典时期音乐的背景、特征和代表作品。
一、巴洛克音乐1. 背景巴洛克音乐是欧洲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的音乐风格,它在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的背景下兴起。
巴洛克音乐追求极致的装饰性和表达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无尽的表现欲望。
2. 特征巴洛克音乐的特点包括:- 装饰性:巴洛克音乐注重装饰和华丽的技巧性演奏,丰富的音乐装饰技巧使其音乐极富表现力。
- 多声部:巴洛克音乐通常是多声部的,不同乐器之间的对话和合奏使音乐更加丰满和复杂。
- 倍增和变奏:巴洛克音乐经常使用倍增和变奏的技巧,使主题在不同音乐段落中变化和发展。
- 富于情感:巴洛克音乐通过复杂的和声和情感表达,将听众带入一种追求感官刺激和宗教虔诚的情感状态。
3. 代表作品-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 Bach)的《平均律钢琴曲集》、《Brandenburg协奏曲》等。
- 亨德尔(Handel)的《弥赛亚》、《水上音乐》等。
二、古典时期音乐1. 背景古典时期音乐是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的音乐风格,它在启蒙运动和社会变革的影响下兴起。
古典时期音乐追求理性、平衡和和谐,体现了古典主义时代的思想和价值观。
2. 特征古典时期音乐的特点包括:- 对称和平衡:古典时期音乐注重对称和平衡感,追求简洁和清晰的音乐结构。
- 主题展开和发展:古典时期音乐常使用主题的展开和发展,通过变奏和对比,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和内涵。
- 固定的结构:古典时期音乐通常遵循固定的结构,如奏鸣曲、交响曲等,规范了音乐的格式和形式。
- 器乐音乐的兴起:古典时期是器乐音乐发展的黄金时期,交响乐团、弦乐四重奏等成为古典时期音乐的代表。
3. 代表作品- 沃尔夫冈·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第四十号交响曲》、《多宝鱼》等。
古典音乐鉴赏古典音乐是一种独具魅力的音乐形式,展现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索古典音乐的魅力,研究其起源和发展,并提供一些鉴赏的技巧,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古典音乐。
一、古典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古典音乐起源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欧洲,是一种带有古典主义风格的音乐形式。
它追求和谐、对称和精确的音乐结构,注重音乐的纯粹性和美感。
古典音乐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等阶段的发展。
巴洛克时期的古典音乐以巴赫、亨德尔等作曲家为代表,以其复杂的音乐结构和华丽的曲调而著称。
古典时期的古典音乐则以莫扎特、海顿、贝多芬等作曲家为代表,强调对称和精确的音乐形式,讲究音乐的逻辑和内在的和谐。
浪漫时期的古典音乐则更加注重音乐的情感表达和个人主义,作曲家如肖邦、舒伯特以及柴可夫斯基等创造了一系列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作品,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深层力量。
二、古典音乐的特点古典音乐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结构严谨:古典音乐追求整体的和谐与对称,通常采用逻辑清晰的乐曲结构,如奏鸣曲的三个乐章结构。
2. 表现力强:古典音乐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声等手段,将情感真实地传达给听众。
3. 独立的乐器声部:古典音乐追求多声部的和声效果,每个乐器声部都有自己独立的旋律,互相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而丰富的音乐纹理。
4. 主题的演变和变奏:古典音乐常常通过主题的演变和变奏来展示作曲家的创造力和思维的发散。
主题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使音乐充满了张力和变化。
5. 音乐的纯粹性:古典音乐强调音乐本身的价值,抛弃了外部的描述和故事性,更加注重音乐作品自身的内在美感。
三、古典音乐的鉴赏技巧对于初次接触古典音乐的人来说,可能会感到有些陌生或无从下手。
以下是一些鉴赏古典音乐的技巧,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古典音乐:1. 多元化的鉴赏渠道:利用现代技术,通过音乐平台、音乐会等多种渠道来接触古典音乐。
多样的表演形式和曲目选择可以让您更好地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巴洛克音乐】巴洛克音乐倾向于表现宗教题材,并且华丽而复杂,且作品时间冗长。
但与中世纪不同,用调性概念取代了教会制定的调式音阶,拓宽了音乐的创作领域。
在音乐手法上,多采用复调手法,多旋律线配合进行,强调复调对位手法。
巴洛克的另一音乐特点是对于浑厚低音的需求。
其特定手法“通奏低音”或“持续低音”,使作品从头到尾都被饱满的低音部托起。
巴洛克的主要形式为复调,包括对比式复调(旋律线的互相对比)与模仿式复调(旋律线的先后模仿);“卡农”“赋格”为常见曲式。
代表人物:巴赫,亨德尔《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
J.S.巴赫音乐中器乐曲往往通过节奏的对比与变化,来表现复杂的均衡关系。
通过这种均衡关系而作复调处理,对位、变化,达到一种极丰富的循环。
代表作品:《阿尔米拉》,《尼罗》,《哈利路亚》亨德尔的曲风雄伟、崇高,所创作的清唱剧是戏剧性的英雄史诗。
则更是以其震撼的气势,洗练而悠长的旋律,以及教堂圣歌的庄重典雅,而成为传世佳作。
【古典主义】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手法是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并用。
由于相比较巴洛克的宗教性,古典主义更加理性与自然,故曲式更加的自由,章节之间的情感变化较呆板的巴洛克更为起伏。
但曲式与节奏依旧非常规则整齐。
古典乐乐章包括四部分1.快板,奏鸣曲式等,戏剧性的陈述两个对立主题2.慢板,为三段体或变奏曲,赋予哲理性与思考3.小快板,小步舞曲等,表现出矛盾后的闲暇4.快板,呈现胜利凯歌的欢庆场面古典主义确立了近代古典曲式,包括协奏曲式、奏鸣曲式、回旋曲式等等代表人物:贝多芬,莫扎特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欢乐颂》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
在音乐表现上,充满豪迈的气息,并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刍议巴洛克到古典⾳乐时期⾳乐风格的发展与转变⾳乐论坛刍议巴洛克到古典⾳乐时期⾳乐风格的发展与转变■王晓媛中央⾳乐学院远程教育学院摘要: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是西⽅⾳乐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不同的⾳乐风格反映了这两个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本⽂对这两个阶段的⾳乐风格进⾏剖析与研究,追朔西⽅⾳乐风格的发展与转变。
关键词:巴洛克古典⾳乐风格转变巴洛克时期是乐曲形式和⾳乐结构不断变化发展的时期,是新旧⾳乐风格相互影响、彼此交替的时期,也是古典⾳乐萌芽和成熟的时期。
因此,古典主义时期⾳乐既有对巴洛克时期的传承,⼜有对巴洛克时期的变⾰,⼆者彼此独⽴,⼜相互依存。
⼀、巴洛克时期⾳乐风格西⽅⾳乐史上公元1600年⾄1750年的150年被称为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Baroque)⼀词为法语,最初它源⾃于葡萄⽛语(Baroque),意为“不规则的、鳞茎状的珍珠”。
巴洛克时期的⾳乐受到⽂艺复兴的影响,在复调⾳乐的创作上已经达到了顶峰。
当时的⾳乐⼈尝试了多种新的编曲⽅法和谱曲技巧,创造了声乐剧、歌剧等诸多全新的曲式。
这⼀时期的⾳乐风格归结起来,具备如下特点:(⼀)⾳乐风格鲜明在艺术批评史上,巴洛克时期就以变形、奇异和夸张⽽闻名,⽽巴洛克时期的⾳乐也承袭了这⼀风格,具备节奏强烈、律动短促、旋律精致、起伏剧烈、沉稳⽽不失热情等特点。
与此同时,巴洛克时期的⾳乐强调“对⽐性”和“碰撞性”,通过⾳阶的⾼低、情绪的强弱、⼒度的⼤⼩、速度的快慢、⼈数的多少等对⽐和碰撞,呈现⼀种热情、夸张、庄重、激烈的⾳乐风格。
(⼆)创作⼿法多样“通奏低⾳”(⼜译为数字低⾳)在巴洛克时期得到⼴泛运⽤,以致这⼀时期有“通奏低⾳时期”之称。
它虽然只是⼀种创作的记谱⽅法,但却标志着主调风格、和声观念在逐渐⾛向成熟,教会调式最终被⼤、⼩调式所取代。
然⽽复调⾳乐并未消失,它在与主调⾳乐相互渗透中⾛向最后的⾼峰。
与此同时,⾳乐发展的中⼼由教堂转移到宫廷,⼤⼩宫廷组建的唱诗班、歌剧团、乐队等为⾳乐创作与表演注⼊了新的活⼒。
一、巴洛克音乐的一般特点1.概念:从大约1600年到1750年这一个半世纪(17世纪到18世纪上半叶),在西方音乐史上被称为巴洛克时期。
2.“巴洛克”的概念:巴洛克最初是一个贬义词,原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从19世纪起,艺术批评家开始不带贬义地用这个词来形容17和18世纪初的美术和建筑中的那种充满热烈而华丽的装饰性和表现性的风格,20世纪的音乐史学家开始把这个词运用于从1600年到1750年前后的音乐。
巴洛克是用来指一个时期,而不是一种风格,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共同观念是,相信音乐的主要目的逝打动人的情感。
3.巴洛克音乐的一般特点“两种常规”:文艺复兴的复调风格为“第一常规”,自己的风格为“第二常规”风格特征:(1)巴洛克音乐的典型织体是一个严格的低声部和一个华丽的高声部,加上不大突出的和声;(重要特征:通奏低音)通奏低音:巴洛克音乐的典型织体是一个严格的低音部和一个华丽的高声部,加上不大突出的和声。
这种织体的的记谱法是由记写下来的高声部和带有数字标记的低声部构成,这种位于低声上方的数字是和声的标记,指导着演奏者即兴地填充和声。
这就是巴洛克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通奏低音或数字低音。
(即主调和声织体)(2)巴洛克的节奏突出两个极端:一个是准确而有规律的节拍,以强弱拍子的交替为基础这是舞蹈音乐的特点;一个是自由而无规律的节拍,它是唱声乐作品中近似语言的宣叙调和即兴的器乐作品中的特点。
(3)大小调体系出现,并且逐步建立完善的功能和声概念。
(4)记谱法到17世纪中叶开始规范,与今天的样式非常接近。
总体特征:(1)宏伟壮观、热情如火,充满活力(2)整体强调情感表现和戏剧性对比(3)细节注重装饰性,观念、手法大胆求新(4)有综合艺术的倾向二、意大利早期歌剧发展1.诞生:意大利佛罗伦萨“卡梅拉塔”1957,《达芙妮》里努契尼词佩里曲1600,《尤里迪茜》利努契尼作词,佩里谱曲,是现存最早的完整保存下来的歌剧,其中运用了单声部歌曲风格的所有类型,特别是宣叙性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