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篇目
- 格式:doc
- 大小:283.0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点评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是评选出的在中国新闻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力的作品。
以下是对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的点评:
1. 价值观引导:一等奖作品往往能够传递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的正确方向。
它们可能深入报道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现象的真相,提供公众所需的信息。
2. 专业报道:一等奖作品在新闻报道方面表现出色,具备高度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它们可能通过深度调查、独立报道等方式,呈现出对事件的全面把握和客观准确的描述。
3. 影响力和创新性:一等奖作品在报道中可能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创新性。
它们可能通过独特的视角、创新的报道方式或者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话题,突破传统报道模式,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4. 价值传递和社会效益:一等奖作品往往能够传递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并对社会产生较大的正面效益。
它们可能通过报道社会问题、倡导社会公正等方式,引起公众的关注,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
总的来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在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准确性、影响力和创新性等方面都具备较高的水平,是中国新闻界的优秀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通过深入调查、准确报道,影响公众舆论,引导社会发展方向,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通讯与美国的特稿2019-03-22⽂字的魅⼒是撼⼈的。
⽆论中国⽂化还是西⽅⽂化,当我们通过⽂字这种抽象符号,把⾝边的⼈、事、物形象地印刻在脑海,并产⽣烦恼困惑抑或欢喜振奋时,⽂明与我们同在。
新闻作品是驾驭⽂字和社会最真实的载体。
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奖代表着中美两国新闻界最⾼奖项,囊括最优秀的新闻作品。
其中的特稿尤其象征了两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字。
美国的新闻学者发表的⽐较有代表性的见解之⼀是:特稿(feature)包含有新闻的基本要素,但侧重于运⽤丰富多彩的写作⼿段,教育、娱乐受众,或向受众说明、解释某些事件和现象。
另⼀种见解是:特稿是⼀种散⽂体的新闻记事,它充斥着各种引⽤、描述和娱乐、教育⽅⾯的信息。
在美国,特稿主要发表于报刊类媒体,具有两种基本类型:消息特稿(newsfeature)和⾮限时性特稿(timelessfeature)。
消息特稿通常跟随着突发新闻事件,被安排在与突发新闻⼀样显著的位置(报纸版⾯),但有交稿期限的压⼒,即使不安排在当天重⼤新闻的后⾯,也会在第⼆天发表。
所以⼜被称为“伴随特稿”(sidebar)和“翌⽇特稿”(second-dayfea-ture)。
⾮限时性特稿阐述的事实或现象,⾃⾝时效性差,其写作过程更像冻在冰箱⾥的保鲜品,可以储存很久⽽保持新鲜不变质。
从综合特稿的涵义、特征以及我国新闻报道体裁的分类,可以发现,我国的通讯和美国的特稿最为接近。
本⽂通过对24篇普利策特稿奖作品和23篇中国新闻奖⼀等奖通讯作品的⽐较分析,得出的结果是:第⼀,限时性报道在特稿写作中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占据主流。
新闻是新近发⽣的事实的报道。
特稿虽然属于新闻体裁,但其新闻事实在深度上和⼴度上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追踪和提炼。
调查结果表明:⼤约有41.67%的中国新闻奖通讯属于限时性报道。
普利策特稿占44%,虽然在百分⽐上⽐中国新闻奖略⾼⼀些,但⾮限时性报道已经占据了获奖作品的多数。
近十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近十年来,中国新闻奖评选出了许多优秀的新闻作品,包括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新闻采访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近十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一些代表性作品:1. 《从垃圾山到生态园——“垃圾全程治理模式”探讨》:2010年获得新闻调查奖。
该作品深入探讨了垃圾处理问题,揭示了垃圾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难点,并介绍了一种新的垃圾处理模式。
2. 《网络游戏成瘾者心理揭秘》:2011年获得新闻特写奖。
该作品通过采访和调查,揭示了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内心世界,探讨了成瘾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3. 《春运“病句”》:2012年获得新闻评论奖。
该作品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春运期间出现的一些语言不规范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4. 《中国乡村教师的困境与挑战》:2013年获得新闻人物奖。
该作品通过采访和调查,揭示了中国乡村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困境,探讨了如何改善乡村教育状况。
5.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与展望》:2014年获得新闻评论奖。
该作品分析了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方案和展望。
6. 《光影中的高铁》:2015年获得新闻摄影奖。
该作品以鲜明的视觉效果,展示了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7. 《王岐山:改革开放40年见证者》:2016年获得新闻人物奖。
该作品通过采访和调查,展示了王岐山的成长和经历,以及他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贡献。
8. 《乡村振兴:农民工的新出路》:2017年获得新闻特写奖。
该作品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和成果,同时探讨了农民工的新出路和发展机遇。
9. 《新时代中国女性的职业发展与挑战》:2018年获得新闻评论奖。
该作品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女性职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同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10. 《疫情下的中国医生:见证历史的逆行者》:2019年获得新闻特写奖。
该作品介绍了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医生的奋斗和贡献,展示了中国医疗队员的英雄形象。
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新闻消息作品之新闻角度分析(2012-10-28 10:14:44)转载▼标签:杂谈分类:新闻作品分析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新闻消息作品之新闻角度分析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得新闻消息与通讯一等奖的作品《基层科技创新遇“无米之炊”》,较为典型的站在全局高度寻找新闻点,记者报道其所在之省的部分县、区科技创新难以开展是因为政府财政拨款远远不够。
诚然这种现象无独有偶,全国很多的县乡都有,记者把本地新闻与具有全国意义的普遍问题联系在一起且这一问题先前鲜有人关注,其新闻价值也就自然升值了。
著名记者艾丰曾说过:“当记者要想总理想的事。
”记者在报道中强调:按照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创建要求,研发经费应达财政收入的1.1%,但实际上县财政很难足额拨付。
即使该县将农业、林业等其他费用按“研发经费”进行登统,但还是难以达到要求。
更多的情况是,科研人员已经多年未拿到一分钱的研发经费。
紧接着记者就指出研究经费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地方财政研发投入可产生10倍至20倍放大效应,对区域内经济长期发展有明显拉动作用。
在这个较为明显的对比中,读者很自然的就认识到县区财政研发投入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了,不必记者多说。
报道末段,记者指出不久前通过的《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作出规定:设区市及县(市、区)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应高于2%。
这是我省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科技投入指标。
但贯彻落实情况如何,还得让事实说话。
最后一句话语,有一种留白的一位,引起读者的深思和有关部门的反省,将报道力度进一步增强。
很好的贯彻了“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精神。
原文:用“无米之炊”形容我省部分县(市、区)科技创新开展之难毫不为过。
近日公布的2010年河北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统计情况显示,全省有28个县(市、区)本级财政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为零,41个县(市、区)财政研发投入不超过50万元。
“按照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创建要求,研发经费应达财政收入的1.1%,但实际上县财政很难足额拨付。
新闻作品获奖简介
新闻作品获奖是新闻行业的一项重要荣誉,它代表了新闻媒体在报道、编辑、创新等方面的优秀表现。
以下是一些新闻作品获奖的简介:
1. 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行业的最高奖项,每年评选一次。
该奖项旨在表彰在新闻报道、编辑、创新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媒体和新闻工作者。
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涵盖了各种新闻类型,包括消息、评论、通讯、访谈等。
2. 普利策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最著名的新闻奖项之一,每年评选一次。
该奖项旨在表彰在报道、写作、编辑、评论等方面表现优秀的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
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涵盖了各种新闻类型,包括调查报道、解释性报道、评论等。
3. 世界媒体节:世界媒体节是全球最大的媒体行业盛会之一,每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
该节日旨在促进媒体行业的交流与合作,表彰优秀的新闻作品和媒体机构。
世界媒体节的获奖作品涵盖了各种新闻类型,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
4. 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是全球最大的纪录片电影节之一,每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
该电影节的宗旨是促进纪录片电影的创作与发
展,表彰优秀的纪录片作品。
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获奖作品涵盖了各种纪录片类型,包括社会问题、自然环境、历史事件等。
这些新闻作品获奖简介代表了新闻行业的优秀成果和卓越表现,它们不仅激励着广大新闻工作者不断追求更高水平的报道和创作,同时也为新闻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新闻》十年大事记(摘要)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视听》
【年(卷),期】2004(000)010
【摘要】<正> 1994年记者行程近万里,采制的录音通讯《军嫂风采》,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该作品获得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等9项奖励。
1994年12月我省援藏干部——阿里地委书记因公殉职,记者赶赴西藏,采制了系列录音报道《孙繁森——90年代的焦裕禄》。
该作品获得山东台第一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995年10月记者采写的评论《农民负担,一【总页数】1页(P21-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29.2
【相关文献】
1.十年艰辛十年探索十年辉煌——华光精工十年重要大事记 [J],
2.浅谈十年百条虚假新闻的评选意义和建议摘要 [J], 徐惠
3.厚植沃土育精品——从枣庄日报社十年获山东新闻奖探析新闻创优之路 [J], 褚福干;刘玉华;张亚宁;
4.关于做好财经新闻的探索与实践——以《宝眼看金融——对山东金融业的十年微观察》为例 [J], 姜琴
5.金沙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摘要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案例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代表着中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
每一届的获奖作品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影响力,它们以深刻的主题、精湛的报道手法和广泛的社会关注度,成为了新闻行业的典范。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第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获奖作品,领略其精彩之处。
在这一届的获奖作品中,有一篇深度报道《_____》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报道聚焦于当下社会中一个备受关注却又鲜为人知的领域——_____。
记者通过深入的调查和采访,揭示了这个领域背后隐藏的种种问题和挑战。
为了完成这篇报道,记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们深入到_____的第一线,与相关人员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和沟通。
不仅采访了行业内的专家学者,还倾听了普通从业者的心声,以及那些受到这一现象直接影响的民众的故事。
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采访方式,使得报道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立体。
在写作手法上,这篇报道摒弃了传统的平铺直叙,而是采用了故事化的叙述方式。
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和真实的人物经历,将复杂的问题深入浅出地呈现给读者。
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深刻感受到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此外,报道还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这些数据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经过精心的筛选和分析,与报道的主题紧密结合,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逻辑和直观的认知。
另一篇获奖作品是关于_____的系列报道。
这一系列报道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持续的跟踪,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记者团队在选题策划阶段就展现出了敏锐的洞察力。
他们察觉到了_____这一现象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潜在影响,果断将其作为报道的重点。
在报道过程中,他们不仅关注事件的表面现象,更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和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为了获取第一手的资料,记者们不辞辛劳,奔赴全国各地进行实地采访。
他们与相关部门、企业和个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掌握了大量的独家信息。
这种扎实的采访工作,为报道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工作者个人先进事迹新闻是一个窗口行业、服务行业,每位员工都是广电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者。
今天店铺给大家整理了新闻工作者个人先进事迹,仅供参考。
新闻工作者个人先进事迹篇一王天定:男,1955年出生,中共党员,主任记者,1993年从事新闻工作,现任河南日报社摄影记者。
他长年坚持在基层采访,跑遍了全省158个市、县、区的1000多个乡镇,每年在基层采访的时间都在250天左右,见报照片都在400幅以上。
他的新闻摄影作品《棉农疼爱专家》获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其他作品也多次获得省级以上新闻奖项。
2007年夏季,淮河流域和豫西山区遭受特大洪灾,他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省慈善总会支持下,举办了“王天定摄影作品赈灾义卖”,把全部所得10万元钱捐献给西华县建希望小学。
他先后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绿化奖章”荣誉。
2007年,他被推选为“奥运会火炬传递手”。
王天定从不忘记学习,撰写的《摄影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浅谈党报新闻摄影的发展趋向》等论文发表后,为河南新闻摄影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他拍摄了大量宣传河南生态旅游的风光照片,其中《中原自然风》一书作为河南代表团访美礼品,由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永久收藏。
新闻工作者个人先进事迹篇二xx年生,大学学历,中级职称,现任任城电视台专题一部主任、总制片人。
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市新闻协会会员。
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被被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市委、市广播电视局、任城区委宣传部、任城广播电视局等单位授予优秀新闻工作者、优秀通讯员、优秀共青团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在部室员工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围绕宣传中心,踏实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
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该同志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思想素质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为人诚实守信,作风正派,办事公道,能严格要求自己,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充分体现了任城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向上、不断超越的精神风貌。
消息评析范文一动态消息:女孩得救好人已骑摩托去素不相识解囊相助3400元本报讯昨日下午5时许,市交电站陈梓良同志来到团市委宣传活动部,请求为其外甥女寻找救命恩人。
他向工作人员叙述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7月6日下午2时30分,文昌阁小学三年级女学生刘灿,在黄兴路皇仓湾学骑自行车不慎摔倒,肚子被单车脚踏杆戳穿,当场流血不止,不省人事。
刘灿的母亲是在长沙打工的农村妇女,见到这情景,焦急万分,束手无策。
正在这时,一位中等身材、脸庞微胖的约二十六七岁的青年人对她说;“不要急,赶快送医院抢救!”然后,这位青年人带着他们母女坐上他的摩托车直奔省人民医院。
他抱着小刘灿来到急救室.医务人员马上进行抢救。
由于伤势过重,急需动手术,这位青年当即掏出身上的400元作治疗费用,然后驱车离开医院,几分钟后,他拿来了3000元作为住院费用。
当住院手续办妥后,他转身要走。
刘灿的母亲拉作他感谢救命恩人,并请求他留下姓名。
这位青年说:“救人要紧,莫管我的姓名。
”这时,小刘灿的母亲扑通一声跪下,含泪对他说:“好人啊,请你留下姓名!”但他还是说:“你去照顾女儿,我还有急事。
”然后,这位青年人骑着摩托车消失在人群中。
由于抢救及时,小刘灿已转危为安。
医生说:如果不是送得及时,小刘灿就难救了。
(原载1993年7月9日《长沙晚报》,作者;罗建、颜可锋、蒋建华)评析范文:客观叙述余味悠长一个是“受人滴水恩,定当涌泉报”;另一个则把救死扶伤.视为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传统观念与现代社会引为准则的碰撞,构成了第四届(1993年度)“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作品《素不相识解囊相助3400元女孩得救好人已骑摩托去》一文的全部内容。
这篇消息从报道的选材、叙述方法及表现技巧上来看,这篇530个字的消息,却不失为一篇佳作,值得我们去分析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这篇消息的主题,就是抓住了受恩欲报和施恩不图报这样一种观念上的冲突。
作者通过对一个事件的简洁叙述,突出地把两种观念以及它们的碰撞,形象而动人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我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文字消息类作品1.简介我国新闻奖是由我国新闻界自己设立的,是我国新闻奖评选委员会根据新闻界的社会责任和良好传统评选的新闻作品的最高奖项。
2.文字消息类作品获奖标准文字消息类作品获奖标准包括:权威性、时效性、全面性、独家性、深度和广度等。
3.获奖作品背景介绍《XX事件调查报道》是一篇由一线记者在国内外多个城市进行调查取证,深度分析的新闻报道。
该报道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等多个领域,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和各方当事人,内容丰富,观点鲜明。
4.获奖作品价值分析该报道在报道过程中遵循事实、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有力挖掘事件的根源和深层次原因,对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对舆论引导、决策交流、社会监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获奖作品的创新之处在采访调查过程中,记者们勇于担当,勇于揭露,敢于探寻真相,不畏强权,不怕风险,是一批党报的耀眼明星,是新闻舆论里的担当者、表率和引路者。
6.影响该报道的获奖对新闻行业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可以带动更多的媒体和记者参与到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对于提高新闻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7.总结文字消息类作品的获奖,不仅是对记者的肯定和激励,更是对新闻行业社会责任和良好传统的认可。
获奖作品的优秀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勇于担当,也为新闻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典范。
希望通过我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激励更多的新闻工作者投身到新闻事业中,为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8. 推动新闻行业发展获得我国新闻奖的作品,不仅在道德层面上赢得了肯定,更在业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推动新闻行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了力量。
这些获奖作品以其深度的调查与报道,提供了关于时政、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深入分析,为公众呈现了一个更加真实和全面的世界。
这种作品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典范,也是新闻行业内部优秀经验的交流与共享。
9. 社会责任和信任建设我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凸显了新闻行业对于社会责任感的践行,这些作品不仅仅具有较高的信息价值,更在道德与责任上有着较高的追求。
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1.《南京大屠杀史料》(新华社) - 1985年中国新闻奖特等奖
2.《乡村教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 1990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3.《“6.5”大地震报道》(新华社) - 2009年中国新闻奖特等奖
4.《废墟中的奇迹》(南方周末) - 2013年中国新闻奖特等奖
5.《十年磨一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华社) - 2018年中国新闻奖特等奖
6.《非洲猪瘟疫情报道》(新华社) - 2019年中国新闻奖特等奖
7.《钟南山:抗击新冠疫情的“战疫”人生》(新华社) - 2020年中国新闻奖特等奖
8.《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山东广播电视台) - 2020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9.《中国科技创新大会报道》(新华社) - 2020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0.《战“疫”日记》(北京日报) - 2020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 1 -。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原文
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荣誉,每年都会评选出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
这些作品涉及各个领域,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变化。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原文。
作品名称:《我的太阳城》
作者:周建平
出版单位:《中国青年报》
摘录:
我家所在的城市,曾经是一片荒地,被人们称为“铜山”。
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这片土地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市区,被人们赞誉为“太阳城”。
太阳城不仅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更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地方。
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追求。
我曾经到太阳城的建筑工地上工作,那里充满了沙土和汗水的味道。
但是,每个工人都很努力地工作着,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太阳城的建设做出贡献。
在太阳城的大街小巷里,我见到了很多有趣的人和事。
有一位老人,他的房子被拆迁了,但是他却坚持不搬走。
他说,这里是他的家,他不想离开。
还有一位小商贩,他在太阳城的街头卖着自己做的小吃,他的笑容和热情感染了每一个路过的人。
太阳城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
我们应该珍惜这片土地,保护它,让它继续繁荣发展。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城
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结语: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的视角,展示了太阳城的发展历程和人文景观。
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更凸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奋斗精神。
这正是中国新闻奖所强调的“真实、严肃、深入”的新闻精神,也是我们在新闻写作中应该追求的目标。
2012年广东广雅中学毕业班综合测试(三)语文2012.5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犄角/通缉泥淖/悼念押解/解数B. 溯源/漱口羞赧/赫然滑稽/稽查C. 雾霭/暮春伛偻/佝偻屏除/屏蔽D. 柚子/蹂躏憔悴/荟萃露脸/露骨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第五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取下神像挂地图》,在选择报道角度上可谓胜人一筹。
写农民生活的变化,经常采用的角度是写农村急剧增长的产值利税指标,与拔地而起的高楼、工厂,写农民手中存款的增加等等。
而本文作者,不囿于已有的老套路,却另眼相看,选择了那种琐细而不易察觉的新变化,即从农家中堂悬挂物更换交替这一角度,透视出中国农民的思想变化,无疑是新闻报道中的上乘之作。
A.胜人一筹B.囿于C.另眼相看D.上乘之作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关税下降,对明年本市家电市场的影响是喜是忧,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B.西江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七百米长的拦河大堤巍然屹立在天目山旁边。
C.现代医学一再证明,一个人的精力不管如何旺盛,如果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他的循环系统功能就会跟着退化。
D.作为一年一度的政治盛会和民主参与的制度化平台,全国两会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学文如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
可是这并非说他们完全不临帖。
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
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
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
陀思妥也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
我以为向一般人说法,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
①可是临帖也不可一笔勾销,笔法和意境在初学时总须从临帖中领会。
②莫泊桑初请教于福楼拜,福楼拜叫他描写一百个不同的面孔。
③每人总须读过几百篇或几千篇名著,揣摩呻吟,至能背诵,然后执笔为文,手腕自然纯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