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抗高血压作用机制
- 格式:ppt
- 大小:447.00 KB
- 文档页数:16
卡托普利药物对高血压患者降压的成效【摘要】高血压,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
对于人类健康威胁很大,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研究尤其重要。
不幸的是,所有主要的降压药物组都有不必要的症状或生化副作用。
卡托普利在抗高血压方面具有较好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
都有反应本文通过对卡托普利药物药理以及高血压的治疗进行探讨研究,为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关键词】卡托普利药物;高血压患者;降压;成效1研究背景1.1高血压的简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与年龄有关的疾病,常常使心血管和肾脏并发症变得虚弱[1]。
高血压的诊断越来越依赖于自动血压测量技术,通常会结合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来记录血压。
在全球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了10亿,对于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来看,所有主要的降压药物组都有不必要的症状或生化副作用。
因此,选择合适的降压药尤其重要[2]。
另外,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庞大,高血压治疗的长期性。
因此更需要合理的选择药物。
能有很多相互关联的因素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并且它们之间的相对作用可能因人而异。
同时,部分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度还不高,对其治疗的认识不够深入,如一些患者未按时吃药,某些患者在血压恢复正常后就停止吃药[3]。
1.2高血压发病机制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取决于肾脏在正常血压下无法排泄钠的原发性或继发性。
目前已经深入研究发病因素,包括盐的摄入量,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其他因素包括遗传,低出生体重和子宫内营养以及神经血管异常等。
一般通过充分的治疗,可以逆转恶性期,缓解高血压心力衰竭,中风发生率降低,肾功能障碍进展迟缓[4]。
在与高血压相关的主要并发症中,只有肾脏型心脏病的发病率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明显降低[5]。
2 卡托普利药物及应用特征2.1卡托普利药物的简介卡托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作为第一种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在药物治疗上的取得了重大突破。
卡托普利的功效与作用卡托普利(Captopril)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它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并且在临床上也对其他疾病如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本文将会详细探讨卡托普利的功效与作用。
卡托普利能够显著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从而有效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
其药理作用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来实现。
ACE是一种酶,它能够将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具有收缩血管、催化抗利尿激素和促进交感神经系统等作用,导致血压升高。
卡托普利通过抑制ACE,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使血管舒张,降低血压。
卡托普利也可通过减少血管内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促进激活释放一种称为缓激肽的物质。
缓激肽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可以引起血管扩张、抗凝血、抗炎症等作用。
这些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
除了降血压和改善心脏功能外,卡托普利还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高血压往往会导致肾脏损伤,从而产生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
卡托普利通过降低血压、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肾小球内压力等途径,保护肾脏免受高血压的损害。
此外,卡托普利还可减少心脏负荷,改善冠脉血流。
心脏负荷是指心脏在工作时所承受的负担,它包括血液容量的增加、心脏收缩期末负荷的升高等因素。
高血压患者由于血液容量过大以及心脏壁厚度增加,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卡托普利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减少血液容量和心脏收缩压,从而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冠脉血流,预防心脏病发作。
总的来说,卡托普利作为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以下主要的功效与作用:1. 降低血压:卡托普利能够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来降低血压,从而有效治疗高血压。
它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使用。
2. 改善心脏功能:卡托普利能够减少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它可以减少心脏收缩期末余量,降低心脏负荷,提高心脏功能。
3. 保护肾脏:卡托普利可以通过降低血压、改善血流动力学等途径,保护肾脏免受高血压的损伤。
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引言】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不被治疗会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和危害健康。
缬沙坦和卡托普利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两者联合使用是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有益,是当前临床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缬沙坦与卡托普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缬沙坦是一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AT1受体而发挥抗高血压作用。
卡托普利则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的酶的活性而发挥抗高血压作用。
两者各自具有调节血压的作用机制,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心血管疾病。
【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综述】研究表明,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而且两者联合使用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将缬沙坦与卡托普利联合使用可使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且联合用药组的降压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缬沙坦或卡托普利的组别。
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还能改善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减轻目标器官损害的风险。
【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安全性问题】目前临床研究并未发现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安全性问题。
两者联合使用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且耐受性良好。
但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仍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情况,并定期进行相关的生化指标检测,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结语】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且两者联合使用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耐受性良好。
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实践,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案。
单选题1.126、为保护高血压患者靶器官免受损,宜选用的药物是:∙A 氢氯噻嗪∙B 氨氯地平∙C 硝苯地平∙D 尼群地平∙E 拉西地平单选题2.112、主要用于镇咳的药物是:∙A 纳络酮∙B 哌替啶∙C 可待因∙D 喷他佐辛∙E 曲马多单选题3.127、卡托普利的抗高血压作用机制是:∙A 抑制肾素活性∙B 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C 抑制b-羟化酶的活性∙D 抑制血管紧张素I的生成∙E 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的活性单选题4.124、直接扩张血管的降压药是:∙A 肼曲嗪∙B 哌唑嗪∙C 噻吗洛尔∙D 卡托普利∙E 可乐定单选题5.129、AT1受体阻断药:∙A 依那普利∙B 硝苯地平∙C 硝普钠∙D 氯沙坦∙E 肼曲嗪单选题6.130、通过NO介导,直接舒张血管的药物是:∙A 硝普钠∙B 哌唑嗪∙C 利舍平∙D 氯沙坦∙E 卡托普利单选题7.105、吗啡禁用于分娩时的止痛是由于:∙A 易产生成瘾性∙B 镇痛效果差∙C 可致新生儿便秘∙D 易在新生儿体内蓄积∙E 会抑制新生儿呼吸单选题8.118、抢救高血压危象患者最好选用:∙A 胍乙啶∙B 硝普钠∙C 美托洛尔∙D 氨氯地平∙E 依那普利单选题9.104、强镇痛药(阿片受体激动药)应当严格控制应用,其主要理由是容易引起:∙A 成瘾性∙B 耐受性∙C 便秘∙D 体位性低血压∙E 胆绞痛单选题10.119、可作为吗啡成瘾者戒毒的抗高血压药物是:∙A 可乐定∙B 甲基多巴∙C 利舍平∙D 胍乙啶∙E 氢氯噻嗪单选题11.134、可引起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的降压药是:∙A 利血平∙B 肼屈嗪∙C 可乐定∙D 哌唑嗪∙E 普萘洛尔单选题12.115、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特点之一是:∙A 降压的同时可减慢心率∙B 降压的同时可反射性加快心率∙C 降压的同时伴有心输出量减少∙D 可明显减少血浆肾素浓度∙E 仅对轻度高血压有疗效单选题13.136、强心苷降低心房纤颤患者的心室率原因是:∙A 降低心室肌自律性∙B 改善心肌缺血状态∙C 降低心房自律性∙D 增加房室结传导∙E 抑制房室传导单选题14.111、对吗啡成瘾者可迅速诱发戒断症状的药物是:∙A 芬太尼∙B 哌替啶∙C 美沙酮∙D 喷他佐辛∙E 纳曲酮单选题15.100、与吗啡的镇痛机制有关的是:∙A 激动中枢阿片受体∙B 抑制外周PG合成∙C 抑制中枢PG合成∙D 阻断阿片受体∙E 阻断胆碱受体单选题16.108、心源性哮喘可选用:∙A 吗啡∙B 多巴胺∙C 肾上腺素∙D 沙丁胺醇∙E 异丙肾上腺素单选题17.106、下列哪一项不属吗啡的禁忌证?:∙A 诊断未明的急腹症∙B 临产妇女分娩∙C 严重肝功能损害∙D 心源性哮喘∙E 支气管哮喘单选题18.113、长期应用利尿药引起的降血压作用机制是由于:∙A 钙离子拮抗作用∙B 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减少∙C 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活性∙D 使动脉壁细胞Na+减少,进而引起细胞内Ca2+减少∙E 抑制肾素分泌单选题19.117、能特异性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的药物是:∙A 可乐定∙B 美加明∙C 利舍平∙D 卡托普利∙E 氢氯噻嗪单选题20.103、关于吗啡的叙述,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A 仅对急性锐痛有效∙B 对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均有效∙C 用于伴有头痛和颅内压增高的颅脑损伤病人∙D 急性中毒时可用纳洛酮解救∙E 急性中毒可用阿托品解救单选题21.121、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心脏扩大者,不宜选用的药物是:∙A 卡托普利∙B 硝苯地平∙C 尼莫地平∙D 普萘洛尔∙E 硝普钠单选题22.139、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是:∙A 逆转左室肥厚∙B 降低血管阻力∙C 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D 降低室壁张力,改善心室舒张∙E 以上都是单选题23.135、地高辛最佳适应症是:∙A 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B 严重二尖瓣病引起的心力衰竭∙C 伴有心房颤动的心力衰竭∙D 严重贫血引起的心力衰竭∙E 由甲亢引起的的心力衰竭单选题24.109、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是:∙A 可待因∙B 喷他佐辛∙C 纳络酮∙D 哌替啶∙E 美沙酮单选题25.125、具有选择性阻断a1受体的抗高血压药是:∙A 肼曲嗪∙B 噻吗洛尔∙C 哌唑嗪∙D 卡托普利∙E 可乐定单选题26.178、化疗指数是:∙A 化疗药物LD50/ED50的比值∙B 衡量化疗药物有无应用价值的指标∙C 衡量抗菌药物稳定性的参数∙D 衡量化疗药物作用强度的参数∙E 衡量抗菌药物疗效的参数单选题27.187、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是下列哪一药物的靶蛋白:∙A 红霉素∙B 阿米卡星∙C 头孢唑啉∙D 万古霉素∙E 林可霉素单选题28.147、能显著改善充血性抗心力衰竭症状和明显降低死亡率的b受体阻断药是:∙A 普萘洛尔∙B 索他洛尔∙C 阿替洛尔∙D 美托洛尔∙E 卡维地洛单选题29.167、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不宜选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A 泼尼松∙B 泼尼松龙∙C 甲泼尼松∙D 地塞米松∙E 氢化可的松单选题30.181、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药物是:∙A 多黏菌素∙B 万古霉素∙C 氯霉素∙D 两性霉素∙E 制霉菌素单选题31.195、对铜绿假单胞菌有特效的药物是:∙A 青霉素G∙B 青霉素V∙C 苯唑西林∙D 阿莫西林∙E 羧苄西林单选题32.165、糖皮质激素用于慢性炎症的主要目的在于:∙A 增强机体防御功能,促进炎症消退∙B 稳定溶酶体膜,减少蛋白水解酶的释放∙C 减少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的合成,促进炎症消退∙D 促进炎症区的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肿胀∙E 抑制肉芽组织生长,防止粘连和疤痕形成,减轻后遗症单选题33.161、抗炎作用最强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A 可的松∙B 泼尼松∙C 地塞米松∙D 甲泼尼松∙E 氢化可的松单选题34.169、下列哪一种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A 严重支气管哮喘发作∙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 癫痫∙D 风湿性心脏病∙E 类风湿性关节炎单选题35.170、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不包括:∙A 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B 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C 骨质疏松、肌肉萎缩∙D 诱发或加重溃疡病∙E 诱发或加重感染单选题36.155、硝酸甘油、普萘洛尔、硝苯地平治疗心绞痛的共同作用是:∙A 降低心肌耗氧量∙B 抑制心肌收缩力∙C 延长射血时间∙D 减少心室容积∙E 减慢心率单选题37.142、用强心苷治疗基本无效的心力衰竭是:∙A 高血压病所致的心力衰竭∙B 先天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C 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的心力衰竭∙D 肺源性心脏病所致的心力衰竭∙E 缩窄性心包炎所致的心力衰竭单选题38.133、普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可能机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阻断心脏b受体,减少心输出量∙B 阻断肾小球旁器细胞的b1受体,减少肾素分泌∙C 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前b2受体,减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D 阻断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后b2受体,扩张血管∙E 阻断中枢b受体,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单选题39.148、硝酸甘油没有下列哪一种作用?:∙A 扩张容量血管∙B 减少回心血量∙C 增加心率∙D 增加心室壁肌张力∙E 降低心肌耗氧量单选题40.180、能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是:∙A 庆大霉素∙B 氨苄青霉素∙C 红霉素∙D 四环素∙E 氯霉素单选题41.172、关于糖皮质激素诱发消化系统并发症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刺激胃酸分泌∙B 直接损伤胃粘膜∙C 抑制胃黏液分泌∙D 刺激胃蛋白酶分泌∙E 降低胃肠黏膜抵抗力单选题42.150、可导致心率加快的抗心绞痛药是:∙A 普萘洛尔∙B 维拉帕米∙C 地尔硫卓∙D 硝酸甘油∙E 卡维地洛单选题43.144、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心动过缓时,除停用强心苷及排钾药外,最好选用:∙A 阿托品∙B 利多卡因∙C 钙盐∙D 异丙肾上腺素∙E 苯妥英钠单选题44.184、抑制转肽酶,阻止黏肽交叉联接的药物是:∙A 头孢菌素∙B 卡那霉素∙C 氯霉素∙D 链霉素∙E 四环素单选题45.191、青霉素G适宜治疗下列哪一种细菌引起的感染?:∙A 大肠杆菌∙B 绿脓杆菌∙C 破伤风杆菌∙D 变形杆菌∙E 痢疾杆菌单选题46.163、糖皮质激素小剂量替代疗法用于:∙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粒细胞减少症∙C 血小板减少症∙D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E 结缔组织病单选题47.190、主要由肾小管分泌而排泄的药物是:∙A 四环素∙B 链霉素∙C 青霉素∙D 异烟肼∙E 利福平单选题48.153、长期应用治疗心绞痛后不能突然停药的药物是:∙A 普萘洛尔∙B 维拉帕米∙C 地尔硫卓∙D 硝酸甘油∙E 单硝酸异山梨醇酯单选题49.162、糖皮质激素一般剂量长期应用可治疗:∙A 感染性休克∙B 肾病综合征∙C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D 重症伤寒∙E 严重的传染性肝炎单选题50.146、属于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作用抗心力衰竭药是:∙A 氨力农∙∙C 肼曲嗪∙D 依那普利∙E 毒毛花苷K单选题51.141、强心苷的适应证不包括下述哪一类? :∙A 充血性心力衰竭∙B 室性心动过速∙C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E 心房扑动单选题52.186、特异性抑制细菌DNA回旋酶的药物是:∙A 磺胺类∙B 喹诺酮类∙C 甲氧苄啶(TMP)∙D 对氨水杨酸∙E 利福平单选题53.185、特异性抑制细菌DNA依赖的RNA多聚酶的药物是:∙A 磺胺类∙B 甲氧苄啶(TMP)∙C 喹诺酮类∙D 对氨水杨酸∙E 利福平单选题54.159、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之一是:∙A 使白三烯增加∙B 使前列腺素增加∙C 使血小板活化因子增加∙D 使血小板增多∙E 使IL-3增多单选题55.140、血管扩张药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理学基础是:∙A 降低血压∙B 降低心输出量∙C 改善冠脉血流∙D 扩张小静脉和小动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E 以上都不是单选题56.156、普萘洛尔与硝酸甘油合用治疗心绞痛,主要是由于两者:∙A 明显减慢心率∙B 明显扩张冠状血管∙C 在降低心肌耗氧量方面有协同作用∙D 抑制心肌收缩力,使耗氧量降低∙E 增加心室容量单选题57.176、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或使细菌减少99.9%的最低药物浓度称为:∙A 最低抑菌浓度∙B 最低杀菌浓度∙C 基本抑菌药物浓度∙D 基本杀菌药物浓度∙E 杀菌药浓度单选题58.154、钙通道阻滞药的最佳适应证是:∙A 心肌缺血并有支气管哮喘∙B 心肌缺血伴有外周血管痉挛∙C 自发性心绞痛∙D 劳累性心绞痛∙E 混合性心绞痛单选题59.177、在体外培养细菌18~24小时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称为:∙A 基本杀菌药物浓度∙B 基本抑菌药物浓度∙C 最低杀菌浓度∙D 最低抑菌浓度∙E 杀菌药浓度单选题60.175、抗菌谱是指:∙A 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范围∙B 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C 测定MBC值∙D 测定MIC值∙E 抗菌范围广泛的药物单选题61.158、下列哪一项对糖皮质激素作用的描述是错误的?:∙A 具有抗休克作用∙B 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C 能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D 能对抗各种原因(如化学、物理、生物、免疫等)引起的炎症反应∙E 可对抗细菌内毒素而缓解中毒性休克的症状单选题62.198、青霉素引起的最严重的变态反应是:∙A 药疹∙B 蕁麻疹∙C 喉头水肿∙D 过敏性休克∙E 血管神经性水肿单选题63.197、青霉素G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A 耳毒性∙B 肾毒性∙C 肝毒性∙D 过敏性休克∙E 二重感染单选题64.193、治疗下肢急性丹毒(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应首选:∙A 四环素∙B 青霉素G∙C 氨苄西林∙D 庆大霉素∙E 红霉素单选题65.192、青霉素最适于治疗的是:∙A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B 肺炎杆菌感染∙C 绿脓杆菌感染∙D 变形杆菌感染∙E 支原体感染单选题66.199、对青霉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应立即选用:∙A 肾上腺素∙B 糖皮质激素∙C 青霉素酶∙D 苯海拉明∙E 苯巴比妥单选题67.200、青霉素类药共同具有的特点是:∙A 耐酸,口服有效∙B 耐b-内酰胺酶∙C 抗菌谱广∙。
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 4. X型题1.最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是:A.卡托普利B.肼屈嗪C.α-甲基多巴D.胍乙啶E.利血平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2.卡托普利抗高血压作用机制是:A.抑制肾素活性B.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的活性C.抑制β羟化酶的活性D.抑制血管紧张素I的生成E.抑制激肽释放酶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3.关于利血平的作用特点,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作用缓慢持久B.有中枢抑制作用C.能反射性加快心率D.降压作用较弱E.不增加血浆肾素水平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4.关于利血平的不良反应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鼻塞B.心率减慢C.精神抑郁D.胃酸分泌增加E.血糖升高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5.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降压药不包括:A.肼屈嗪B.米诺地尔C.二氮嗪D.哌唑嗪E.硝普钠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6.肾性高血压最好选用:A.肼尿嗪B.卡托普利C.呋塞米D.硝酸甘油E.可乐定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7.显著降低肾素活性的药物是:A.氢氯噻嗪B.可乐定C.利血平D.普萘洛尔E.肼屈嗪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8.半衰期最长的二氢吡啶类药物是:A.硝苯地平B.尼莫地平C.氨氯地平D.尼群地平E.尼索地平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9.下列哪一项不是高血压的治疗目的和原则:A.控制血压于正常水平B.减少致死性及非致死性并发症C.根据高血压程度选用药物D.根据并发症选用药物E.剂量不需要调整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10.高血压伴有支气管哮喘时,不宜应用:A.利尿剂B.β受体阻滞剂C.α受体阻滞剂D.钙拮抗剂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11.可作为各期高血压的降压药是:A.可乐定B.利血平C.肼屈嗪D.硝酸甘油E.甲基多巴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12.单独使用易诱发心绞痛的降压药是:A.哌唑嗪B.普萘洛尔C.卡托普利D.地尔硫卓E.肼屈嗪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13.高血压合并消化性溃疡者宜选用A.甲基多巴B.可乐定C.肼屈嗪D.利血平E.胍乙啶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14.关于哌唑嗪论述,下列哪种观点是错误的:A.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B.适用于肾功能障碍的高血压患者C.选择性地阻断突触后膜α受体D.可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E.首次给药可产生严重的直立性低血压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A.直立性低血压B.首剂晕厥C.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症D.血管、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痉挛E.以上都不是15.利血平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16.胍乙啶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17.哌唑嗪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18.普萘洛尔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A.卡托普利B.可乐定C.氢氯噻嗪D.哌唑嗪E.利血平19.可防止和逆转高血压患者血管壁增厚的降压药为: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20.伴有十二指肠溃疡的高血压患者不宜用的药为: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21.降低动脉壁细胞内Na+的含量,使胞内Ca2+量减少的药为: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A.钙拮抗剂B.影响血容量的降压药C.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D.β受体阻滞剂E.神经节阻断药22.硝苯地平为: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23.氢氯噻嗪为: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24.普萘洛尔为: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25.下列有关硝普钠的叙述,哪些是错误的:A.具有迅速的降压作用B.降压作用持久C.该药性质稳定2+</sup>往细胞内转运” value1=“D”>D.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外Ca2+往细胞内转运E.可用于难治性心衰的治疗正确答案:B,C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26.ACEI的特点为:A.适用各型高血压B.在降压时并不加快心率C.长期应用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D.可防止和逆转高血压患者血管壁的增厚E.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正确答案:A,B,C,D,E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27.利尿药的降压作用机制包括:A.排钠利尿,使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减少+</sup>的含量,使胞内Ca<sup>2+</sup>量减少” value1=“B”>B.降低动脉壁细胞内Na+的含量,使胞内Ca2+量减少C.降低血管平滑肌对血管收缩剂的反应性D.增加尿酸及血浆肾素的活性E.抑制动脉壁产生缩血管物质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28.伴心衰的高血压患者,可用于下列哪些药:A.利尿剂B.维拉帕米C.α受体阻滞剂D.β受体阻滞剂E.ACEI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29.普萘洛尔降压的可能机制是:A.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减少B.抑制肾素分泌,使血管阻力下降C.具有中枢性降压作用D.阻断突触前膜β2受体,使NA释放减少E.内在拟交感活性,兴奋外周β受体正确答案:A,B,C,D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30.高血压伴有精神抑郁者,不宜用:A.利血平B.甲基多巴C.硝苯地平D.呋塞米E.卡托普利正确答案:A,B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31.可乐定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有:A.水钠潴留B.诱发心绞痛C.口干D.镇静、嗜睡E.突然停药可出现心悸,血压突然升高正确答案:A,C,D,E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32.具有中枢降压作用的药物有:A.普萘洛尔B.米诺地尔C.哌唑嗪D.可乐定E.甲基多巴正确答案:A,D,E 涉及知识点:心血管系统药、抗高血压药。
卡托普利降压原理概述及说明解释1. 引言1.1 概述卡托普利(Captopril)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的降压药物。
它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抑制剂)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血管收缩素Ⅱ的生成,降低周围血管阻力,使血压得以降低。
1.2 文章结构这篇文章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讨论。
引言部分将对卡托普利的降压原理进行概述,并简要介绍文章结构和目标。
第二部分将详细解释卡托普利的基本原理、药物作用机制以及适应症和禁忌症。
第三部分将深入探讨卡托普利的使用方法,包括用药注意事项、剂量调整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第四部分将介绍一些临床研究结果和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以加深我们对卡托普利的认识,并探讨其局限性和副作用。
最后,在结论中总结全文的要点和观点。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关于卡托普利降压原理的详细说明,使读者对该药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除此之外,通过介绍临床研究和实际应用案例,我们还希望探讨卡托普利的优势、局限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依据。
最终目标是帮助读者对卡托普利这一药物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并能根据需要合理地使用它来管理高血压等相关疾病。
2. 卡托普利降压原理卡托普利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
它通过干扰机体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I的过程,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2.1 基本原理卡托普利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抑制ACE酶的活性来实现降压效果。
ACE酶是一种存在于肺和肾脏等组织中的酶,它参与了生成血管紧张素II的过程。
血管紧张素II是一种强大的血管收缩剂,能够使得平滑肌收缩并导致外周血管收缩,从而升高血压。
卡托普利能够与ACE酶结合,并阻断其催化作用,从而减少了生成血管紧张素II的量。
这样一来,外周血管受到的收缩刺激减少,可以使得血管舒展、扩张,并且减少外周阻力。
同时,由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的负反馈机制,卡托普利的使用还会导致血管舒张素的降低和醛固酮生成的减少,进一步降低血压。
心血管系统药物(五)一、最佳选择题1. 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是A.提高心肌自律性B.β受体阻断作用C.抑制K+外流和Na+内流D.促进K+外流(江南博哥)和Na+内流E.改变病变区传导速度正确答案:E[解析] 本题考查利多卡因的作用机制。
利多卡因为局部麻醉药,现广泛应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尤其是心肌梗死并发的心律失常。
利多卡因为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其作用机制是降低自律性、缩短APD和相对延长ERP、改变病变区传导、抑制Na+内流、促进K+外流。
故答案为E。
2. 宜选用利多卡因治疗的疾病是A.心房颤动B.房室早搏C.心房扑动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E.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正确答案:E[解析] 本题考查利多卡因的临床作用。
利多卡因为ⅠB类钠通道阻断药,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对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更有效。
故答案为E。
3. 奎尼丁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阻断β受体B.延长有效不应期C.阻断α受体D.减慢传导E.降低自律性正确答案:A[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药理作用。
奎尼丁的药理作用包括:①降低自律性;②减慢传导速度;③延长不应期;④奎尼丁有明显的抗胆碱作用,还有阻断肾上腺素α受体的作用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而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
奎尼丁没有阻断β受体的药理作用。
故答案为A。
4. 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对室上性心律失常基本无效的药物是B.维拉帕米C.胺碘酮D.普萘洛尔E.利多卡因正确答案:E[解析] 本题考查抗心律失常药的临床作用。
腺苷是一种遍布人体细胞的内源性核苷,可直接进入心肌经磷酸化生成腺苷酸,参与心肌能量代谢,同时参与扩张冠脉血管,增加血流量。
维拉帕米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胺碘酮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可用以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
利多卡因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对室上性心律失常基本无效。
故答案为E。
5. 可引起致死性肺毒性和肝毒性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A.普萘洛尔B.胺碘酮C.利多卡因D.奎尼丁E.维拉帕米正确答案:B6. 主要通过阻滞钙通道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是A.普鲁卡因胺B.利多卡因C.普罗帕酮D.维拉帕米E.奎尼丁正确答案:D7. 关于普罗帕酮叙述错误的是A.阻滞Na+内流,降低自律性B.降低0相去极化速度和幅度,减慢传导C.有普鲁卡因样局麻作用D.弱的β受体阻断作用,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E.促进K+外流,相对延长有效不应期正确答案:E8.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是A.奎尼丁C.普萘洛尔D.利多卡因E.维拉帕米正确答案:D9. 可用于治疗尿崩症的药物是A.甘露醇B.螺内酯C.氢氯噻嗪D.呋塞米E.氨苯蝶啶正确答案:C[解析] 本题考查利尿药的临床作用。
降压药卡托普利的降压原理
卡托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其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管紧张素II(Ang II)的水平。
血管紧张素是一种强效的收缩性物质,能够促进收缩性肌肉收缩,增加血管阻力,促进钠和水的重吸收,并刺激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卡托普利通过阻止ACE的活性,抑制血管紧张素的合成,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II的水平,降低血管紧张素对血管和肾脏的影响,进而降低血压。
卡托普利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不仅仅只是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II水平来降低血压。
除了上述的作用外,卡托普利还能促进一系列对降低血压有利的生理反应,例如:
1. 促进一氧化氮(NO)的合成:卡托普利能够促进内皮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促进NO的生成。
NO是一种强效的血管扩张物质,能够松弛血管平滑肌,从而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压。
2. 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卡托普利能够减少交感神经的兴奋与活性,从而降低心脏和血管对交感神经的反应性,进而降低血压。
3. 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卡托普利能够促进前列腺素E2的合成,前列腺素是一种有效的血管扩张物质,能够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压。
4. 促进醛固酮分泌:卡托普利能够促进醛固酮的分泌,醛固酮是一种肾上腺皮
质激素,能够增加钠的重吸收,从而增加对水的重吸收,卡托普利通过增加醛固酮的分泌,能够增加对水的排泄,从而降低血压。
总的来说,卡托普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ACE的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II的水平,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对血管和肾脏的影响,进而降低血压。
此外,卡托普利还能促进一系列对降低血压有利的生理反应,例如促进NO的合成、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和促进醛固酮分泌。
常药卡托普利片说明书常药卡托普利片是一种特异性竞争型抑制剂,主要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阻止血管紧张素I转换成血管紧张素 II,并能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而产生抗高血压作用,那么你知道是怎么样的吗?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请仔细阅读常药卡托普利片 25mg*100片的作用说明,并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名称】卡托普利片【性状】的化学名是1-[2S-3-巯基-2-甲基丙酰]-L-脯氨酸。
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溶于水。
分子量217.29。
【作用机制】是一种特异性竞争型抑制剂,主要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阻止血管紧张素I转换成血管紧张素II,并能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而产生抗高血压作用。
高血压患者服用本品后能减少外周动脉阻力,增加或不影响心输出量,增加肾血流量,但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
对心力衰竭患者,本品能明显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肺毛细血管楔压及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及运动耐受时间。
【药代动力学】口服后吸收迅速,1小时后达血药峰浓度,胃中食物会减少30-40%的药物吸收,24小时内,95%以上的药物由尿排出,半衰期短于3小时,肾功能损害者会产生药物潴留。
一般口服一次剂量后60-90分钟产生最大降压作用,继续服药降压作用增强,约需数周后才能取得最大疗效,本药对立位及卧位具有相同的降压效果,体位性低血压及心动过速等反应少见。
【适应症】主要用于高血压症,也用于对利尿药、洋地黄类治疗无效的心力衰竭患者。
【禁忌症】对过敏者。
【不良反应】1-2%的患者有蛋白尿,其中?出现肾病综合征,但多数能在6个月内减少消失。
肾病患者蛋白尿的发生率较高,多尿及尿频等症状也偶有出现,多在开始治疗后的3-12周出现。
中性白细胞减少/粒性白细胞缺乏症约2周后可恢复正常。
其中部分病例并发全身或口腔感染,如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卡托普利用药护理措施引言卡托普利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
它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在临床中,卡托普利的使用广泛,并有一定的药物护理措施需要注意。
本文将详细介绍卡托普利的用药护理措施,以帮助护士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
用药护理措施1. 给药途径和剂量卡托普利常见的给药途径是口服,通常每天1次。
剂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起始剂量为25mg/天,可根据患者的血压反应逐渐调整剂量。
在开始治疗时,应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体重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剂量。
2. 用药时间和顺序卡托普利通常在饭前服用,空腹时药效更好。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在规定的时间内服用药物。
如果患者忘记服用一次剂量,应尽快补药,并保持正常的用药时间间隔。
3. 协定规定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用药,禁止擅自停药或改变剂量。
卡托普利的用药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血压监测和相关检查,以调整剂量和评估疗效。
4. 注意服药禁忌卡托普利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禁忌使用,例如有对ACEI类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孕妇、乳母、肾功能衰竭患者等。
在用药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以及当前的用药情况,以便医生做出正确的用药决策。
5. 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在用药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饮食上,应限制盐的摄入量,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
生活上,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太阳暴晒,以免引起血压波动。
此外,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吸烟、不饮酒等。
6. 药物相互作用卡托普利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的改变或不良反应的发生。
患者在用药期间需告知医生当前正在使用的药物,以便医生及时进行调整。
同时,患者也需要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其他药物,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
结论卡托普利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时需要注意相关的药物护理措施。
在给药途径和剂量选择方面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用药时间和顺序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禁止擅自停药或改变剂量。
高血压用药习题1.治疗高血压危象时首选XXX。
属于中枢性降压药的是可乐定。
利尿降压药的作用机制不包括诱导血管壁产生缓激肽。
卡托普利的抗高血压作用机制是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的活性。
有关卡托普利的叙述错误的是可增强醛固酮的生成。
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特点错误的是易引起低血钾。
普萘洛尔降压机制不包括阻断中枢β受体,使兴奋性神经元活动减弱。
有关XXX的叙述错误的是为中枢性α2受体阻断药。
2.治疗高血压危象时首选XXX。
属于中枢性降压药的是可乐定。
利尿降压药的作用机制不包括诱导血管壁产生缓激肽。
卡托普利的抗高血压作用机制是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的活性。
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特点错误的是易引起低血钾。
普萘洛尔降压机制不包括阻断中枢β受体,使兴奋性神经元活动减弱。
需经体内转化后才能发挥降压作用的前体药物是肼屈嗪。
伴有精神抑郁症的患者不宜用的是可乐定。
为避免哌唑嗪的“首剂现象”,可采取的措施是首次剂量减半。
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引起外周性水肿,其原因可能是低蛋白血症。
肾性高血压最好选用利尿剂。
3.治疗高血压危象时首选XXX。
属于中枢性降压药的是可乐定。
利尿降压药的作用机制不包括诱导血管壁产生缓激肽。
卡托普利的抗高血压作用机制是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的活性。
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特点错误的是易引起低血钾。
普萘洛尔降压机制不包括阻断中枢β受体,使兴奋性神经元活动减弱。
需经体内转化后才能发挥降压作用的前体药物是肼屈嗪。
伴有精神抑郁症的患者不宜用的是可乐定。
为避免哌唑嗪的“首剂现象”,可采取的措施是首次剂量减半。
肾性高血压最好选用利尿剂。
服用降压药物时,应注意避免饮酒和大量饮水。
4.治疗高血压危象时首选XXX。
属于中枢性降压药的是可乐定。
利尿降压药的作用机制不包括诱导血管壁产生缓激肽。
卡托普利的抗高血压作用机制是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的活性。
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特点错误的是易引起低血钾。
普萘洛尔降压机制不包括阻断中枢β受体,使兴奋性神经元活动减弱。
卡托普利医治儿科疾病功效阐述卡托普利是一种常见的高血压药物,它在临床上除了治疗高血压之外,也非常常用于儿科疾病的治疗。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阐述卡托普利医治儿科疾病的功效。
一、卡托普利对儿童高血压的治疗儿童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使用卡托普利治疗儿童高血压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安全性高卡托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在治疗儿童高血压是非常安全有效的。
因为儿童肾脏排泄能力比成人低,所以对于其他药物可能会有更严重的不良反应。
卡托普利对肾脏影响较小,可因此减少潜在的不良反应。
2.长期治疗可维持正常血压卡托普利可以长期治疗儿童高血压,能够维持正常血压的水平。
这对于儿童的心血管健康和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3.对青少年和小儿的治疗是有效的青少年和小儿的高血压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在小儿中极少使用降压药物以治疗高血压,但卡托普利的使用改变了这种现象。
卡托普利是青少年和小儿高血压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它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二、卡托普利对肾病综合症的治疗儿童肾病综合症是一种慢性的肾脏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慢性肾病终末期。
使用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症有以下几个优势:1.减缓疾病进展卡托普利不仅能降低高血压,也能减缓疾病的进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卡托普利治疗,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可有效稳定。
2.保护肾脏功能卡托普利可以通过降低血压和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肾脏内的压力。
这样有助于维护肾脏正常的功能状态,并有助于防止进一步的肾损伤。
3.减少尿蛋白丢失肾病综合症患者通常伴有蛋白尿,这一症状是肾脏损伤的表现之一。
卡托普利可以通过减少肾小球内的高压力,降低蛋白尿丢失水平。
三、卡托普利对心力衰竭的治疗卡托普利可以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的水平来治疗心力衰竭。
下面是具体的治疗方式:1.扩张血管卡托普利具有扩张血管的功效,可以降低血压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
2.降低左心负荷卡托普利是一种降低左心负荷的药物,可以减轻心力衰竭引起的心肌损伤。
降压药卡托普利的降压原理卡托普利是一种常见的降压药物,它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卡托普利的降压原理主要与其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活性有关。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一种存在于肺血管内皮细胞和一些其他组织中的酶。
当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Ⅰ(AngⅠ)与ACE结合时,ACE会催化Ang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强效的血管收缩剂,它能够使血管收缩、引起水钠潴留和增加交感神经活性,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卡托普利通过抑制ACE的活性,阻断了血管紧张素Ⅰ向血管紧张素Ⅱ的转化过程,从而降低了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
这一机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发挥作用:1. 血管扩张:血管紧张素Ⅱ能够收缩血管,而卡托普利的使用能够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和释放。
在血管壁上,血管紧张素Ⅱ能够刺激血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导致血管收缩。
卡托普利的抑制作用能够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进而引起血管扩张,促进血管的舒张和降低血压。
2. 减少水钠潴留:血管紧张素Ⅱ能够刺激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并且通过影响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来增加水钠潴留。
卡托普利的抑制作用能够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从而减少水钠潴留,降低体液负荷,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3. 抑制交感神经活性:血管紧张素Ⅱ的升高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并且导致周围血管收缩。
卡托普利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从而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减少交感神经传导,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进而降低血压。
总结起来,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和作用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它通过血管扩张、减少水钠潴留和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来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和血液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需要注意的是,卡托普利的降压效果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出现,通常需要几周或几个月的治疗才能达到最佳的降压效果。
此外,卡托普利还具有其他的生理作用,如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左心室肥厚、改善内皮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