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学设计性试验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硝普钠降压作用的影响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22
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及对不良反应药学分析摘要:目的: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硝苯地平联合卡头普利进行治疗干预,63A2讨其在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接收诊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根据药物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单独实施卡头普利进行治疗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联合进行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通过对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收集整理后得出,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明显(p<0.05)。
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进行治疗,能够减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硝苯地平;卡托普利;高血压;不良反应;药学分析前言高血压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现血压的明显升高[1]。
高血压的出现会增加患者冠心病、心力衰竭以及脑卒中的发生概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患者进行及时的降血压干预具有十分必要的作用[2]。
卡托普利作为临床上最常使用的降压药物,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但由于该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干预,因此本文就在卡头普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硝苯地平,对两者联用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1.一般资料与研究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所选取的86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均来自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这一年期间接收诊治的高血压患者。
所有患者在纳入本次研究前,均通过临床血压测量结合患者既往病史确诊为高血压。
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治疗依从性好,配合度高;患者具有独立意识,自愿参与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此次研究全程知情。
更具药物治疗干预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如下:对照组,43例,单独给予卡头普利进行高血压治疗。
高血压应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疗效探讨【摘要】目的:探究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自2020年1月~2022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46例高血压患者。
采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n=23)。
参照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实验组加用硝苯地平治疗。
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组血压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不良反应组间对比差异不成立(P>0.05)。
结论: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得到明显控制,而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卡托普利;硝苯地平;高血压;血压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高血压是临床中最为多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临床中对于高血压的完整致病机理尚不完全明确,据相关报道显示,高血压与遗传、饮食、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1]。
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持续较高,会对机体器官造成严重的危害,诱发心脑血管及肾脏等疾病,严重时会出现死亡。
但是,临床中对于高血压尚无根治方法,只能通过药物控制血压水平,减少对于机体的损伤。
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均为临床中的常见降压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但是降压效果达不到预期[2]。
因此,联合用药方案是降低患者血压水平的重要研究方向。
但是,药物之间的药理毒理作用极易造成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进一步分析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特进行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20年1月~2022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46例高血压患者。
采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23例。
纳入标准:(1)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诊疗标准;(2)年龄≥18岁;(3)知晓研究内容并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1)过敏体质或对研究药物过敏;(2)继发性高血压;(3)服药依从性差;(4)合并认知、精神障碍;(5)14d内服用过降压药物;(6)其他无法参与研究的情况。
1. 了解降血压药物的作用机制;2. 掌握降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 探讨不同降血压药物的效果及安全性。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雄性家兔3只,体重(2.0±0.2)kg;2. 仪器设备:电子血压计、手术器械、手术显微镜、实验动物笼、注射器等;3. 药物:硝苯地平片、氨氯地平片、卡托普利片、依那普利片、氯沙坦钾片、洛塞汀片等。
三、实验方法1.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只家兔,分别编号为A、B、C组;2. A组:给予硝苯地平片(10mg/kg);3. B组:给予氨氯地平片(10mg/kg);4. C组:给予卡托普利片(10mg/kg);5. 在给药前,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家兔的血压,作为实验前的基础血压;6. 给药后,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家兔的血压,持续4小时;7. 观察各组家兔的血压变化,记录血压值;8. 给药结束后,观察各组家兔的不良反应。
四、实验结果1. 实验前,三组家兔的血压值分别为(140±5)mmHg、(140±5)mmHg、(140±5)mmHg;2. 给药后,A组、B组、C组的血压值分别降至(100±3)mmHg、(105±2)mmHg、(110±4)mmHg;3. 给药过程中,A组、B组、C组家兔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1. 实验结果表明,硝苯地平片、氨氯地平片、卡托普利片均具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2. 硝苯地平片和氨氯地平片属于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钙离子通道,降低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3. 卡托普利片属于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进而降低血压;4. 实验过程中,各组家兔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这些降血压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六、结论1. 硝苯地平片、氨氯地平片、卡托普利片均具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2. 钙通道阻滞剂和ACE抑制剂是临床常用的降血压药物;3. 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降血压药物。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卡托普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效果,并进一步研究其对血压的影响。
通过设计不同浓度的卡托普利溶液,观察其对ACE的抑制率和血压的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卡托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能够抑制ACE的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II(ATII)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卡托普利对ACE的抑制率,以及其对血压的影响,评估其药效。
三、实验材料1. 卡托普利原药2. ACE酶制剂3. 生理盐水4. 血压计5. 96孔板6. 酶标仪7. 计时器四、实验方法1. 卡托普利溶液配制:将卡托普利原药溶解于生理盐水中,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如0.01、0.02、0.05、0.1、0.2、0.5 mg/mL等。
2. ACE抑制率测定:将不同浓度的卡托普利溶液分别加入含有ACE酶的96孔板中,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
在酶标仪上测定吸光度,计算ACE抑制率。
3. 血压测定: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灌胃不同浓度的卡托普利溶液,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观察并记录大鼠的血压变化。
五、实验结果1. ACE抑制率:随着卡托普利浓度的增加,ACE抑制率逐渐升高,呈线性关系。
2. 血压变化:实验组大鼠的血压随卡托普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卡托普利对ACE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
2. 卡托普利能够降低大鼠的血压,说明其具有降压作用。
3. 本实验为卡托普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设计并完成了卡托普利对ACE抑制效果及血压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卡托普利具有明显的ACE抑制效果和降压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八、实验展望1. 进一步研究卡托普利在不同病理状态下的药效和安全性。
2. 探究卡托普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
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单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显效16例(69.57%)、有效6例(26.09%)、无效1例(4.35%),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显效10例(43.48%)、有效8例(34.78%)、无效5例(21.34%),总有效率78.26%,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P>0.05。
结论: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硝苯地平;卡托普利;高血压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主要以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1],对重要脏器造成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临床治疗高血压主要以药物控制,包括钙离子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采取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2月~2019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患者经连续3d血压测量,收缩压在140mmHg以上,舒张压在90mmHg以上;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协议通知书。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中途退出本次研究患者、药物过敏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男10例,女13例;年龄42~72岁,平均(59.4±3.1)岁;病程1~12年,平均(5.8±1.6)年;高血压分级:I级患者有5例,II级患者有13例,III级患者有5例;对照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43~70岁,平均(59.1±3.2)岁;病程1~13年,平均(5.6±1.5)年;高血压分级:I级患者有4例,II级患者有13例,III级患者有6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戴玉强【摘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卡托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BP、D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血压控制效果好,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6(027)005【总页数】2页(P873-874)【关键词】卡托普利;硝苯地平;高血压【作者】戴玉强【作者单位】广州市黄埔区妇幼保健院,广东广州 51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高血压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是引发多种严重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易累及多种脏器,引发脏器功能障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居民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药物治疗时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但单药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我院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血压控制效果较好。
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2]中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经血压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者、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及脑部疾病者,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者以及有肝肾功能障碍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
试验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0~80(55.26±8.77)岁;病程1~15(10.02±1.77)年;平均血压166/95±8.4/6.2mmHg。
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分析【摘要】目的:评价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患者为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另加用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和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组内对比(P<0.05)。
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硝苯地平;卡托普利;高血压【引言】高血压为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表现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若不及时治疗,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可引起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
临床治疗多以控制血压为主,但临床降压药物种类较多,如钙拮抗剂(GaA)、利尿剂等,为及时控制病情发展,需结合患者病情状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2-3]。
鉴于此,本研究选取70例高血压患者,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以我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患者为例。
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知晓此次研究内容,自愿接受该研究;(2)临床资料齐全,方便追踪调查;(3)无精神性疾病。
排除标准:(1)吞咽功能障碍者;(2)合并存在其他严重疾病者;(3)依从性差、中途退出研究者。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男女比例19:16,年龄37-72岁,平均(54.56±1.24)岁,病程时间1-7年,平均(4.02±0.84)年;对照组男女比例21:14,年龄37-70岁,平均(54.21±1.18)岁,病程时间1-6年,平均(3.85±0.80)年。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高血压患者92例(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随机分为卡托普利治疗的对照组(46例)与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观察组(46例),观察治疗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P<0.05;不良反应对比,P>0.05。
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关键词】卡托普利;硝苯地平;高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血压是一类慢性疾病,在疾病进展下,会对患者心、肾等器官功能造成损伤[1]。
该病常见人群为中老年人,临床认为该病的发生与精神紧张、高钠盐饮食等有着密切联系,患者患病后常存在心悸、肥胖等症状,必须为患者选择有效的药物治疗[2]。
本研究选取我院高血压患者92例,观察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选取我院高血压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各46例。
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44至74(59.72±3.85)岁,病程1至14(7.92±2.15)年,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45至75(59.96±3.56)岁,病程1至15(7.58±2.20)年。
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无其他严重身体疾病;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恶性肿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认知功能障碍。
1.2方法对照组:卡托普利(特一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939),1天3次,1次12.5mg,然后观察患者血压水平,治疗至少1周的时间,可逐渐增加至50mg,治疗3个月。
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硝苯地平缓释片(湖南华纳大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558),1天1次,1次1片,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血压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
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在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的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方法:以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信封法为分组方法。
对照组(n=50)给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n=50)给予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无差异(p>0.05)。
结论: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较好,不会大幅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硝苯地平;卡托普利;高血压;不良反应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目前全球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超过12.5亿,是全球负担最重的疾病[1]。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重,高血压的有效防治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
临床上针对高血压多采用药物治疗,一线药物有5类: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
二氢吡啶类CCB与ACEI联用,可以有效发挥协同作用,ACEI能够通过舒张静脉减轻CCB导致的踝部水肿[2]。
硝苯地平属于二氢吡啶类CCB,卡托普利是代表性ACEI药物,为探讨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本研究对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信封法分成两组。
对照组(n=50)男女占比26:24,年龄48~73岁,均值(62.15±5.66)岁。
观察组(n=50)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50~74岁,均值(63.34±5.57)岁。
组间对比(p>0.05)。
硝苯地平以及卡托普利对改善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症状的作用摘要:目的:评价硝苯地平以及卡托普利对改善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症状的作用,同时总结可以改善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症状的治疗方法。
方法:笔者随机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04月-2015年04月收取并予以治疗的7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参照随机法方案将72例病患分成两个小组,实验组36例,对照组同样36例。
对照组病患以硝苯地平+美托洛尔为主要方案开展治疗活动,而实验组病患则以硝苯地平+卡托普利为主要方案开展治疗活动,同时观察2组病患治疗活动整体有效性与合理性。
结果:结果表明实验组病患在治疗效果、临床指标方面都比对照组更具优势,存在着差异(P<0.05)。
结论:基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而言,以硝苯地平+卡托普利为主要方案开展治疗活动能够改善病患临床症状,还能提升病患生存效率的基础上,可推广。
关键词:硝苯地平;卡托普利;改善;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症状;作用为了评价硝苯地平以及卡托普利对改善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症状的作用,笔者随机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04月-2015年04月收取并予以治疗的7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参照随机法方案将72例病患分成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病患以硝苯地平+美托洛尔为主要方案开展治疗活动,而实验组病患则以硝苯地平+卡托普利为主要方案开展治疗活动,在观察2组病患治疗活动整体有效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同时总结可以改善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症状的治疗方法,期待能够成为后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接受系统性救治时的参考指标,从而提升其救治效果,介绍如下。
1.资料来源以及方法1.1资料来源随机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04月-2015年04月收取并予以治疗的7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男性病患有45例,女性病患有27例;病患年纪最大值为66岁,年纪最小值为43岁。
所有病患都已经排除了心肌梗死或者是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病症。
其中,有38例病患属于高血压一级,有34例病患属于高血压二级。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卡托普利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2. 掌握卡托普利在实验动物中的药效及药代动力学特点。
3. 评价卡托普利在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用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对照组、卡托普利组、卡托普利高剂量组、卡托普利低剂量组,每组10只。
2. 实验药物:卡托普利片,规格:12.5mg/片。
3. 实验方法:(1)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剂量为0.1ml/100g体重。
(2)卡托普利组:给予卡托普利片12.5mg/100g体重,灌胃。
(3)卡托普利高剂量组:给予卡托普利片25mg/100g体重,灌胃。
(4)卡托普利低剂量组:给予卡托普利片6.25mg/100g体重,灌胃。
4. 观察指标:(1)血压:在实验前、实验后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分别测量大鼠的血压。
(2)心率:在实验前、实验后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分别测量大鼠的心率。
(3)血尿素氮(BUN):在实验前、实验后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分别测定大鼠的BUN。
(4)心脏重量:在实验结束后,称量大鼠心脏重量。
三、实验结果1. 血压: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卡托普利组、卡托普利高剂量组、卡托普利低剂量组大鼠的血压均显著降低,且随时间推移,降压效果逐渐增强。
2. 心率: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卡托普利组、卡托普利高剂量组、卡托普利低剂量组大鼠的心率均显著降低。
3. 血尿素氮(BUN):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卡托普利组、卡托普利高剂量组、卡托普利低剂量组大鼠的BUN均显著降低。
4. 心脏重量: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卡托普利组、卡托普利高剂量组、卡托普利低剂量组大鼠的心脏重量均显著降低。
四、实验讨论1. 卡托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达到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的目的。
卡托普利对控制性降压中硝普钠用量的影响梁幸甜;杨承祥【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03(013)020【摘要】Objective: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captopril combined with sodium nitroprusside (SNP) in controlledhypotension.Methods:Patients in test group pretreated orally with captopril, 1 mg/kg 1 hour before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received a similar anesthetic technique with those in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maintained SBP at (85±10)mmHg and data such as SBP, DBP, MAP, PR, HR, ECG, SPO2, PETCO2 and the dose requirement of SNP were observed. The data were treated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at the end.Results:Patients in test group required less SNP [(1.3±0.6)μg/kg/h] significantly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2.6±0.9)μg/kg/h].SNP has obviously relieved both the reflectivity tachycardia and the rebound hypertension in testgroup.Conclusions:Captopril, given orally before surgery, combined with SNP, given through infusion pump during surgery,is proved to be safe and valid in controlled hypotension.%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硝普钠用于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方法试验组病人术前1h口服卡托普利1mg/kg,与对照组接受相同的麻醉处理,术中维护SBP在(85±10)mmHg水平,记录两组病人的SBP、DBP、MAP、PR、HR、ECG、SPO2和PETCO2及硝普纳用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硝普钠平均用量为(1.3±0.6)μg/kg/h,明显少于对照组(2.6±0.9)μg/kg/h.用硝普钠后试验组的反射性心动过速反跳性高血压得到明显缓解.结论术前口服卡托普利联合术中泵注硝普钠是安全有效的控制性降压方法.【总页数】4页(P75-77,81)【作者】梁幸甜;杨承祥【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4【相关文献】1.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老年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脑损伤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J], 李正明2.硝酸甘油或硝普钠复合艾司洛尔用于控制性降压对兔椎静脉血流的影响 [J], 张光英;郑若芳;韦秋凤;林成新3.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兔脑神经元c-fos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J], 黄宏艳;肖晓山;周代伟4.右美托咪定复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脊柱手术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J], 周其富;蒋宗明;郑羡河;范洪辉5.艾司洛尔联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鼻内镜手术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J], 黄庆;檀文好;黎必万;韦有全;刘良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卡托普利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目的研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6月—2014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另加用硝苯地平。
了解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差异性。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BP与DBP诊断值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大(P<0.05)。
两组均出现头晕、发热等不良反应,但均程度较轻且可自行缓解,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药物联用治疗可达到更优疗效,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Study on primary hypertension were treated by captopril combined clinical effect of nifedipine and adverse reactions. Methods Selection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3 June to 2014 April in recent years,a total of 84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aptopril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 with nifedipine. Understanding,the chang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blood pressure and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BP and DBP diagnosis value were improved,improved observation group (P<0.05). Two groups in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dizziness,fever,but to a lesser degree and can alleviate,contrast h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P>0.05).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drug combination therapy can achieve better curative effect,less adverse reaction,high safety,value for popularization.[Key words]Hypertension;Captopril;Nifedipine;Treatment effect;Adverse reactions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它会对人体的各种重要器官产生影响,是形成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患者会因此出现由并发症导致残疾、死亡的情况。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研究目的对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以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1年间所接收的高血压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即A、B、C组,每组35例,A组患者采取卡托普利治疗,B组患者采取硝苯地平治疗,C组患者采取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三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C组有效率显著高于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B两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但C组显著低于A、B两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标签:卡托普利;硝苯地平;高血压;不良反应高血压即血压持续过高,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原因不明,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主要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肾脏及肾上腺疾病等。
高血压患者一般会引起血管瘤、心脏病、肾衰竭以及中风等,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极为关键且必要的[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1年间所接收的高血压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63例,女性42例;年龄26~73岁,平均年龄(56.4±5.6)岁;病程0.5~38年,平均病程(16.7±8.5)年;收缩压150~178mmHg,舒张压83~113mmHg。
所有患者均无较为严重的肝脏、心脑血管及造血系统疾病;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即A组、B组、C组,每组35例,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况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可比性。
卡托普利加硝苯地平药物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卡托普利加硝苯地平药物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
方法:收录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这段期间,高血压,共有100例,对于患者临床病情做出明确的诊断,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卡托普利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接受卡托普利加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对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在此次的检测结果之中,实验组之中的治疗有效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高血压的患者,采取卡托普利加硝苯地平药物治疗,能够有戏的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卡托普利;硝苯地平;高血压;应用效果高血压属于临床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其对于我国的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
主要是由于在近几年之中,我国的居民在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且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为了加强对高血压的治疗的结果[2]。
文章对于卡托普利加硝苯地平药物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录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这段期间,高血压,共有100例,对于患者临床病情做出明确的诊断,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卡托普利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接受卡托普利加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实验组女性患者共有39例,男性患者11例,患者的年龄范围是52-79,患者的平均年龄是67.8岁。
对照组女性患者共有28例,男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年龄范围是54-82,患者的平均年龄是64.5岁。
统计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实验组之中的患者,采取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进行联合治疗,用药频率为卡托普利3次/d,每次的剂量是12.5mg,硝苯地平的用药频率为3次/d,每次的剂量是10mg,连续用药的时间为一个月,是一个疗程,共接受一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之中的患者,进行单方面卡托普利的治疗,其治疗的方法和实验组之中的患者的用药量是一致的。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卡托普利配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性原则,50例标记为对照组,单纯给予硝苯地平治疗,50例标记为实验组,给予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卡托普例配合硝苯地平在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好于单纯采取硝苯地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关键词】卡托普利硝苯地平高血压临床治疗高血压是中老年人脑血管常见慢性病症之一,临床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脏,肾脏,脑,血管等器官并发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的全身基础性疾病,我国18周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将近20%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若未及时治疗可导致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脑病,肾功能慢性衰竭等严重并发症[1],所以寻找降压效果好且毒副作用较小的药物治疗方法,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紧迫的任务之一,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卡托普例配合硝苯地平来治疗高血压,效果理想,先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从我院2008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平均年龄45.5周岁,随机化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无效对象:(1)就诊前2周内服用过降压药物及含钾类药物者。
(2)对ACEI类,钙拮抗剂有禁忌症者。
(3)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血压等级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仅给予硝苯地平(天津飞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mg/粒,批号:准H10200727)口服,起始剂量10mg/次 3次/日,1-2周内增加至10-20mg/次 3次/日,若病情紧急可含于舌底,10mg/次,3次/日;治疗组除给予上述硝苯地平治疗外,另服用卡托普利片(杭州天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2.5mg/粒批号:准33021189)口服12.5mg/次3次/日, 1~2周内增至50mg/次,3次/日;3月/疗程,血压测量频率2次/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