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结构焊接及检验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44.13 KB
- 文档页数:1
论船舶薄板焊接的变形问题及控制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船舶薄板焊接的变形问题及控制方法引言船舶建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薄板焊接是船舶建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薄板焊接是指焊接材料的厚度在3mm以下的焊接工艺,它在船体的制造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薄板焊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焊接变形问题,给船舶建造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船舶薄板焊接的变形问题及控制方法。
1.1 薄板焊接的变形原因薄板焊接的变形主要是由于焊接热量引起的材料收缩和内部应力的释放所致。
在焊接过程中,焊接区域受到高温热源的影响,材料会发生热胀冷缩的变形。
焊接会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从而产生内部应力,导致材料受力不均匀,最终产生变形。
1.2 变形对船舶建造的影响薄板焊接的变形会对船舶的结构造成影响。
焊接变形会导致船舶外形的变形,影响船舶的外观和水动力性能。
变形还会影响船舶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加速船体的疲劳破坏,从而影响船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控制船舶薄板焊接的变形是船舶建造中的重要问题。
2.1 选用合适的焊接工艺为了减少薄板焊接的变形,可以采用适当的焊接工艺。
可以选择低热输入的焊接方法,如脉冲MIG焊、激光焊等,以减少热影响区的大小和热变形。
采用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方法,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和冷却速率来减小焊接变形。
2.2 采用预制配合和辅助支撑装置对于大型船舶薄板的焊接,可以采用预制配合和辅助支撑装置的方法来控制焊接变形。
预制配合是在焊接前就进行材料的加工和拼焊,通过预先控制材料的形状和尺寸,来减小焊接变形。
在焊接过程中,可以使用辅助支撑装置来支撑和固定焊接区域,从而减小焊接变形的影响。
2.3 采用适当的尺寸设计和工艺控制2.4 对变形进行补偿和调整在薄板焊接后,可以对焊接变形进行补偿和调整。
这主要包括局部加热、局部拉伸和修正焊接接头等方法,来恢复材料原本的形状和尺寸,减小焊接变形的影响。
结论船舶薄板焊接的变形问题是船舶建造中的重要问题,对船舶的外观、水动力性能、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等都会产生影响。
船舶钢结构焊接中的常见问题与控制措施摘要:钢结构自重轻并且塑型和韧性也比较好,在很多制造业中应用广泛。
为了提升船舶钢结构焊接质量,提升现阶段船舶生产能力,有效减少船舶故障发生机率,延长船舶使用寿命。
钢铁产业的发展也在大步向前,各种新型钢材接连不断地出现,我国是钢铁使用大国,所以做好钢结构保护措施十分重要。
基于此,笔者展开以下探讨。
关键词:船舶钢结构焊接;常见问题;控制措施一、钢结构焊接变形的主要形式1.纵向缩短和横向缩短变形。
这是由于钢板对接后焊缝发生纵向收缩和横向收缩所引起。
2.角变形。
钢板V形坡口对接焊后发生的角变形,是由于焊缝截面形状上下不对称,引起焊缝的横向缩短上下不均匀。
X形坡口的对接头,当焊接顺序不合理,造成正反两条焊缝的横向缩短不相等时,也会产生角变形。
3.弯曲变形。
焊接梁或柱产生弯曲的主要原因是焊缝在结构上布置不对称所引起。
丁字形梁焊缝位于梁的中心线上方,焊后焊缝纵向缩短引起弯曲变形4.扭曲变形。
扭曲变形原因较多,装配质量不好和配件搁置不当,以及焊接顺序和焊接方向不合理都可能导致变形,但归根到底还是焊缝的纵向或横向缩短所引起。
5.波浪变形。
主要是由于焊缝的纵向缩短对薄板边缘产生的压应力而造成的;其次是由于焊缝横向缩短所造成。
二、船舶钢结构焊接常见问题及成因1.船舶钢结构焊接变形使得钢材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体积膨胀,导致钢材焊接的接口处极易发生变形,从实际情况来看,船舶钢结构焊接变形可以划分为横向收缩变形、纵向收缩变形、角变形、挠曲变形等类型。
船舶钢结构在焊接过程之中,产生的高温使得焊接钢材的焊接部分与未焊接部分在温度上产生一定的差异,进而在钢材内部产生焊接应力,这种应力如果超过合理的范围,将会导致钢结构发生变形。
由于应力方向的不同,产生了纵向收缩变形与横向收缩变形两种,具体来看纵向收缩变形发生在船舶钢结构焊接处的纵向位置,在纵向位置上发生收缩变形;横向收缩变形则发生在船舶钢结构焊接处的横向位置,在横向位置上发生所收缩变形。
船舶钢结构焊接常见的问题及控制策略摘要:船舶工业对于我国经济的促进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所以船舶的建造质量也由此得到了社会所关注。
对于船舶来说,其中的钢结构在船舶中的占比十分显著,而且钢结构的焊接质量将直接影响船舶今后的使用质量。
为了提高船舶的建造质量,船舶制造单位应用对钢结构焊接常见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策略来降低焊接问题出现的概率,本文也将对此进行详尽叙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船舶工程;钢结构焊接;问题;控制;策略引言:近年来,由于我国注重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所以也由此推动了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
其中,在船舶建造过程中,钢结构的焊接工程强度较为巨大,而且一旦有问题在钢结构焊接过程中出现,则势必会对船舶的使用质量造成影响,并且也会因此限制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
所以,针对现阶段存在较多的钢结构焊接问题,船舶制造企业要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来提高船舶钢结构的焊接质量,对促进我国船舶建造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船舶钢结构焊接中常见的问题如焊接问题在焊接船舶钢结构中出现,则严重为害船舶的建造质量,并且对我国船舶建造水平的提升有着严重的影响。
因此,下面将对船舶钢结构焊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一一分析。
1、焊接变形问题一般来说,在船舶钢结构焊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以下几种变形问题。
1.1侧弯变形在焊接钢结构时,由于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将会导致钢结构出现侧向弯曲。
其中,在焊接开始前,焊接人员没有对操作平台的水平程度进行检测,将会导致某一个方向的作用力在焊接阶段形成,致使钢结构在焊接过程中出现侧向应力,导致测完变形问题的出现。
1.2扭曲变形对于钢结构的扭曲变形来说,其多发生在钢结构的节点位置。
其中,在焊接时,对于节点位置的缝隙控制不合理,将会导致节点位置的焊接严密度与标准要求存在偏差,影响钢结构在焊接后的强度与刚度,尽管对钢结构设置了一定的加固措施,但是由于结构整体平整度不符合既定要求,则由此导致扭曲现象在焊接期间的出现。
船体结构焊接质量的控制及检验策略摘要:船舶是我国的重要交通工具,所以在进行建造的过程当中需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
焊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船体的质量,相关人员需要尽早的找到焊接过程当中所出现的缺陷,并汇报给相关部门,让其采取相关的修补措施。
本文将对船体结构焊接进行介绍,并对船体结构焊接质量控制办法进行概述,最后对船体焊接质量检验方法进行描述,希望能够减少海上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船体结构;焊接质量;检验策略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对船体之间的链接所采用的方法为榫卯结构的链接方法。
当人们对于船体结构连接技术的认知得到了一定提升之后,所选择的船体结构连接方式为焊接,这样连接方式更加牢固。
但是,各个船体之间的零部件较为复杂琐碎,船体结构的焊接质量直接影响了船舶在航海过程当中的安全程度,若船体连接的不牢固,就会导致船舶在运行的时候出现船体变形的状况,如此一来,会加大船舶的运行阻力。
为此,为了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必须加大对船体结构焊接质量的控制和监督,并对焊接好的船舶进行检查。
1船体结构焊接介绍在船体结构中,焊接是一种常用的连接方法。
船体结构焊接质量涉及到焊接过程的各种参数,例如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焊接材料等,同时也包括焊接前的表面处理、焊接时的防护措施以及焊接后的检测和评估。
船体结构焊接质量是指对于船体结构的各种焊接接头进行检测和评估的过程,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确保船体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于船体结构焊接质量的评估,常见的方法包括目视检测、渗透检测、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等。
通过这些检测方法,可以发现焊接接头中可能存在的缺陷,例如裂纹、气孔、夹渣等,并对这些缺陷进行评估和处理,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保证船体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1]。
2船体结构焊接质量的控制策略2.1船体焊接材料和工艺方面的控制在焊接工艺控制当中,首先需要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规程是指针对特定焊接接头的焊接方法、焊接参数、检验标准、质量控制等内容的文件,需要根据具体的焊接要求进行制定。
引言概述:船舶建造质量检验是确保船舶造船过程和成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要求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分析船舶建造质量检验的意义,探讨建造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介绍船舶建造质量检验的实施步骤,并总结其在船舶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正文内容:一、船舶建造质量检验的意义1.保证船舶结构和材料的安全性2.确保船舶性能与设计要求相符3.提高船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4.保证交付船舶的质量和价值5.保障船舶行驶和操作的可靠性二、船舶建造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船舶结构质量检验(1)船体结构的检验(2)船舶焊接质量检验(3)船舶材料的检验2.船舶设备安装质量检验(1)主机和辅助机械的安装质量检验(2)管道和管道系统的安装质量检验(3)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检验3.船舶系统性能测试(1)船舶驾驶系统性能测试(2)船载设备系统性能测试(3)船舶自动控制系统性能测试4.船舶装备和设备的试验与调试(1)船舶设备试验(2)船舶排水、消防和安全设备的试验与调试(3)船舶导航、通信和救生设备的试验与调试5.船舶质量检验报告和验收(1)编制船舶质量检验报告(2)船舶试航和验收三、船舶建造质量检验的实施步骤1.准备工作(1)明确检验的目的和要求(2)制定检验计划和方案(3)确定检验所需的人员和设备2.现场检验(1)对船舶结构、设备和系统进行逐项检验(2)记录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3.试验与调试(1)进行船舶设备和系统的试验与调试(2)记录试验数据和调试结果4.编制质量检验报告(1)整理检验过程中的记录和数据(2)撰写质量检验报告,总结分析检验结果5.船舶试航和验收(1)进行船舶试航和验收,验证建造质量的合格性(2)制定处理问题和修复不合格项的方案四、船舶建造质量检验的重要性1.保障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提高船舶行驶和操作的效率3.增加船舶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维护成本4.保证船舶建造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5.促进船舶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五、总结船舶建造质量检验是船舶工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意义和重要性不可低估。
船体结构焊缝缺陷修补技术要求引言船体结构焊缝是船舶建造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承受着船舶在航行和负载过程中的巨大力量。
然而,由于焊接过程中的一些因素,如焊接材料、焊接参数和操作技术等,可能会导致焊缝出现缺陷。
这些缺陷可能会对船体结构的强度和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船体结构焊缝的缺陷修补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
技术要求1. 缺陷检测与评估在进行焊缝修补之前,首先需要对焊缝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和磁粉检测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并评估焊缝中存在的各种缺陷,如气孔、夹渣、裂纹等。
2. 材料选择与准备修补焊缝时应选择与原始焊接材料相同或相近的材料。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焊接性能、强度和耐腐蚀性等因素。
在进行修补焊接之前,需要对修补区域进行充分的清洁和预处理,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
3. 修补焊接工艺修补焊接的工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常用的修补工艺包括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和激光焊等。
在选择修补工艺时,需要考虑修补区域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等因素。
还需要控制好焊接参数,如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等,以确保焊缝的质量。
4. 修补后处理修补完毕后,还需要进行后处理工作,以确保修补区域与周围结构的一致性。
后处理工作包括打磨、喷漆和防腐处理等。
这些工作旨在提高修补区域的表面光洁度和耐腐蚀性。
5. 质量控制与检验在进行船体结构焊缝缺陷修补时,质量控制与检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焊接工艺评定、焊工资质认证和焊缝检验等。
通过对修补焊缝进行全面、严格的检验,可以确保修补后的焊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6. 安全与环保在进行船体结构焊缝缺陷修补时,应始终将安全和环保放在首位。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还应注意环境保护,合理使用资源,并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
结论船体结构焊缝缺陷修补技术要求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缺陷检测与评估、材料选择与准备、修补焊接工艺、修补后处理、质量控制与检验以及安全与环保等。
焊接工艺认可过程验证验船师彭亮亮1.问题提出焊接是船体结构的基本,没有焊接就没有现代船舶工业。
每个船厂都必须具有经认可的相关焊接工艺,制定符合生产要求的焊接工艺规程,遵照焊接工艺相关的要求才能进行船舶的焊接作业。
因此,一项科学、合理、注重实践的焊接工艺能够有效地指导现场焊接,使船体结构更安全、更合理。
鉴于焊接工艺由现场验船师批准,特把实际认可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提出大家一起交流。
不妥之处,一起探讨。
大家一起谈论以下几个问题:1)WPS(焊接工艺规程)中:(屈服强度小于或等于390N/mm2的钢)的钢级和厚度适用范围、交货状态及现场性能试验的注意事项2)pWPS(焊接工艺计划书)中:非破坏性试验、破坏性试验2.相关要求1)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规范2009 3.1.4.3条:(1)对每一强度级别的钢材,适用于与试验母材韧性等级相同或较低的钢材。
(2)对每一韧性级别的钢材,规定屈服强度小于或等于390N/mm2的钢,适用于与试验母材强度级别相同或低两个等级的钢材。
对接:100%外观检查、100%表面和内部无损检测角接:外观检查、表面无损检测(渗透或磁粉检测)4)破坏性试验:A.对接: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宏观检查和硬度试验(母材规定屈服强度低于355N/MM2的钢材可免做硬度试验)B.角接(只焊一侧):宏观检查、硬度测定、破断试验3.要点:1)对于钢级的覆盖范围,下表也许有助于理解:口诀:强度低两级,韧性全覆盖,覆盖又覆盖。
(以EH36为例,对每一韧性级别的钢材,规定屈服强度小于或等于390N/mm2的钢,适用于与试验母材强度级别相同或低两个等级的钢材,即EH36覆盖EH32/E级钢;对每一强度级别的钢材,适用于与试验母材韧性等级相同或较低的钢材,即EH36覆盖DH36/AH36;又因为EH32覆盖DH32/AH32、E覆盖D/B/A,所以,EH36覆盖以下暗色的钢级。
)150mm;3)交货状态有:正火N、控制轧制CR、温度形变控制轧制TM(TMCP)、淬火加回火QT等,每一种交货状态的钢材其性能有所差别,因此,对交货态不同的钢材所做的焊接工艺互相不能覆盖。
船舶的焊接缺陷分析及质量控制船舶作为重要的海上运输工具,其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船舶的安全航行至关重要。
而船舶结构的焊接是船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船舶结构的安全性。
对船舶的焊接缺陷进行分析及质量控制显得至关重要。
一、船舶的常见焊接缺陷船舶在建造时,采用了不同的焊接方法,包括气体保护焊、手工焊接、埋弧焊等。
而这些不同的焊接方法在使用中都会存在一些常见的焊接缺陷,主要包括:1.气孔:气孔是指焊缝中夹杂有气体的小孔洞。
在船舶焊接过程中,如果电极或工件表面有油脂、水分等杂质,就会造成气孔的生成。
气孔会降低焊缝的承载能力,易引起焊接接头断裂。
2.裂纹:裂纹是指焊缝中出现的断裂现象。
裂纹的出现多由于焊接过程中的过热或温度变化引起,也可能是由于焊接后的残余应力引起。
裂纹的存在会降低焊缝的强度,严重影响船舶结构的安全性。
3.夹渣:夹渣是指焊缝中夹杂有焊渣的现象。
夹渣会降低焊缝的密实性,导致焊缝的质量下降,容易发生断裂。
4.焊缝凹陷:焊缝凹陷是指焊接过程中焊接材料未能完全填满焊缝,形成凹陷的现象。
焊缝凹陷会导致焊缝的强度不足,容易造成船舶结构的损坏。
针对船舶焊接缺陷,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分析方法来进行检测和修复。
主要的分析方法包括:1.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回波信号的强度来检测焊缝中的缺陷,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出焊接缺陷的位置和尺寸。
2. X射线检测:X射线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X射线的透射和散射来检测焊缝中的缺陷,可以检测到更小尺寸的缺陷,对于内部缺陷的检测效果更好。
3. 磁粉检测:磁粉检测是一种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通过涂覆磁粉并施加磁场,在UV灯下观察缺陷的存在和位置,能够有效检测到表面缺陷和裂纹。
4. 相控阵超声波检测:相控阵超声波检测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检测方法,通过多个探头同时工作,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整个焊接缺陷进行全面检测。
浅析船体结构焊接变形及其预防措施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焊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船舶制造等领域。
由于焊接工艺的复杂性以及焊接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焊接过程容易出现各种缺陷,进而影响到产品性能及质量。
因此,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性能,必须对焊接变形进行有效控制。
本文具体分析了船体结构焊接变形问题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船体;焊接变形;预防措施引言:造船行业中船体构件存在焊接变形问题,特别是船舶中的大型复杂分段及舱口盖等部件,由于焊缝数量多、位置分散以及受力状况复杂等原因,更容易发生焊接变形。
通过焊后纠正残余变形,不仅会耽误造船周期,使制造成本增加,还会埋下安全隐患。
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提高船舶建造过程中焊接变形的控制水平非常关键。
1.构件焊接残余应力构件变形和应力必须同时存在。
因此在焊接过程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冷却,以消除残余应力。
在焊接时,焊件因热胀冷缩而在熔化区内发生重结晶,焊件内产生内应力,从而导致焊件形状、大小发生变化。
这种内应力对焊接结构的性能有很大影响,甚至会使焊缝开裂或导致缺陷。
焊接残余应力对于焊件之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度效应,高残余拉应力区缺陷严重,焊件低于脆性温度运行,焊接残余应力会导致静载强度的下降。
当焊缝附近出现了大量微裂纹时,焊接残余应力也会导致疲劳断裂失效。
二是刚度效应,焊接残余应力和外载产生的应力叠加在一起,能使焊件提前发生局部屈服而发生塑性变形。
当焊缝出现裂纹后,由于材料性能和组织结构上的不均匀性以及热过程等原因,造成焊接构件的变形,甚至发生断裂现象,焊接残余应力在构件内部形成压剪效应,使得焊缝附近材料的塑性流动加剧,从而导致杆件变形增加,结构发生破坏。
三是精度影响,焊件加工精度受焊接残余应力影响较大。
对于焊缝尺寸较大且形状复杂的构件来说,由于其材料性质的复杂性以及在加工过程中各工序间的相互干涉等因素的存在,产生加工误差。
消除、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焊接顺序要合理,首先,对收缩量较大的焊缝进行焊接。
船舶焊接检验钢质海船建造初期,船体结构中应用的主要是铆接结构,但随着造船工艺不断地发展,船体构件的连接,几乎全部采用了焊接。
由于船舶结构的复杂性及多样性,其构件的连接数量大,种类多。
焊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船舶修造的质量与安全,作为现场检验人员来说,对船舶焊接的检验必须高度重视。
船舶焊接检验主要可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焊接材料的检验;②焊接工艺的认可;③焊接人员资格的确认及监督;④船体结构的焊接;⑤海上设施结构的焊接;⑥重要机件的焊接;⑦压力管系的焊接;⑧海底管系的焊接。
以上各部份的主要内容及要求可参见中国船级社(1998)《材料与焊接规范》等规范,下面主要介绍作为现场一线的检验人员如何根据该规范的要求,在修船中做好焊接检验。
焊缝的检验包含内容较多,包括焊缝的焊前检验、焊缝的焊接规格和表面检验、焊缝内部质量检验。
1 焊缝的焊前检验焊接缝经定位焊后对其接缝间隙、坡口,以及对接缝错边、定位焊质量及焊缝清洁状况等项目的检验称为焊缝的焊前检验。
焊缝的焊前检验为焊接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焊接坡口,是确保焊接质量的基础。
焊前检验内容、精度标准与检验方法,涉及众多项目,具体要求见原中国船舶工业公司《中国造船质量标准CSQS(1998)》和国际船级社协会《船舶建设及修理质量标准》,与焊接直接有关的要求,见表1。
焊缝焊前检验主要应该按船检认可焊接工艺规定,检查接缝的间隙与坡口形状,以确保焊缝能完全焊透,达到工艺要求,此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 焊缝坡口区域的铁锈、氧化皮、油污、杂物及车间底漆应予清除,并保持清洁和干燥。
(2) 当焊接必须在潮湿、多风或寒冷的露天场地进行时,应对焊接作业区域提供适当地遮蔽,一般强度船体结构钢如施焊环境温度低于0度、材料碳当量大于0。
41、结构刚性较大、构件板较厚或焊段较短时应采取焊前预热措施。
(3) 对高强度钢、铸钢和锻钢船体结构件的焊接应查阅所验船舶的有关工艺文件,严格执行焊接引弧、定位焊要求、焊前预热及焊后保温或热处理等措施,并满足船规的要求。
船舶的焊接缺陷分析及质量控制船舶的焊接是造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焊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影响船舶的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
因此,对船舶焊接缺陷的分析和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船舶焊接缺陷分析是确定焊缝质量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确定船舶焊接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修正这些问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焊接缺陷:裂纹:裂纹是指在船舶焊接中,由于局部冷却或应力过大而产生的裂缝。
裂纹对船舶的结构完整性造成影响,因此必须予以修复。
气孔:气孔是指焊接过程中,由于气体无法逸出而形成的微小孔洞。
这些孔洞可能会导致船舶的强度降低,必须予以切除和填补。
夹渣:夹渣是指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未能将外来杂质从焊缝中完全清除而导致的缺陷。
夹渣会降低船舶的强度,应该尽可能地避免。
焊接返修:焊接返修是指在焊接过程中由于质量问题而需要修补的部分。
焊接返修需要重新加热焊接区域,可能会导致焊接残余应力的产生。
要确保船舶焊接的质量,需要在整个焊接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控制措施。
下面是一些船舶焊接质量控制的要点:钢的准备和清洁:为确保焊接质量,钢材必须先进行清洁,并进行预热。
焊材的选择:选择正确的焊材可以避免焊接缺陷。
必须使用合适的焊材来匹配钢板的强度、硬度和化学成分。
操作技术:操作员必须有足够的经验和技能,以确保焊缝得到正确的焊接。
焊接质量检验:进行焊接质量检验可以检测焊接过程中的缺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结论船舶的焊接缺陷对船舶的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船舶的焊接质量和安全性。
必须进行正确的焊接质量控制和焊接缺陷分析,以确保船舶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船舶焊接技术的常见缺陷及检验处理措施摘要:基于焊接缺陷问题对船舶建造质量以及稳固性等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分析船舶焊接技术的常见缺陷以及成因,对实现节本增效有积极作用。
因此,对船舶焊接的区域定位、缺陷特征提取、缺陷识别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船舶焊接技术缺陷的处理措施,旨在实现船舶焊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提升。
关键词:船舶;焊接技术;缺陷;检验处理引言:焊接技术的应用对船舶的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船舶焊接技术在总造船技术中的占比为35%左右,因此,重视船舶焊接技术的应用,对焊接质量控制方面有积极作用。
结合船舶建造以及焊接需求,针对船舶焊接技术的常见缺陷类型及成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检验处理策略进行完善,对实现船舶焊接技术的实际应用水平提升有积极作用。
重视船舶焊接技术的检验与分析,并对不同缺陷问题进行控制,可通过焊接缺陷检验与处理,保证船舶焊接的完整性以及可靠性、安全性[1]。
1船舶焊接技术的常见缺陷在船舶建造中,焊接技术配置不合理对船舶焊接缺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焊接缺陷包含焊接接头不完整、焊缝质量不达标等。
对船舶焊接技术的内部缺陷、外部缺陷进行分类,外部缺陷包含焊缝尺寸、形状、焊缝质量检验不达标、咬边、飞溅、焊瘤与弧坑等缺陷[2]。
焊接结构装配间隙不均匀,或者焊接电流与焊接工艺存在差异性,焊接外观尺寸、形状等缺陷影响焊接质量。
在焊接运条的过程中,摆动幅度对焊缝的宽、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焊接角焊缝工艺中,角焊缝焊偏,会出现应力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影响焊接结构的综合强度。
咬边与飞溅对船舶焊接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焊接人员在实际焊接操作中,操作不合理、焊接电流与电压过大,焊缝边缘会出现凹陷的情况,而且,咬边会降低焊接接头的质量强度。
飞溅则是在焊接过程中,电流过大,出现金属溶液溢出的情况,溅射到焊道外,对船舶焊接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焊瘤以及弧坑等是因为焊接电流或者电压过大,焊缝的表面固化成为金属瘤,焊瘤极容易出现焊缝表面夹渣的情况,对船舶的焊缝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船舶结构焊接技术与工艺船舶结构焊接技术与工艺是一项重要的船舶建造工艺,它主要用于船舶结构的连接与加固,以提高船舶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焊接技术的发展历程、船舶结构焊接的必要性、主要焊接工艺和常见缺陷及其预防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焊接技术的发展历程船舶结构焊接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
最早采用的是手工弧焊和气体焊接,技术简单但效率低,焊缝质量也较低。
随着电弧焊接设备的发展和焊工技术的提高,到20世纪50年代,手工电弧焊逐渐取代了手工弧焊。
60年代,自动电弧焊和埋弧焊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焊接效率和质量。
70年代后期,激光焊和电子束焊等新技术开始应用于船舶结构焊接,为船舶结构连接的精确控制和高效率提供了保障。
二、船舶结构焊接的必要性船舶是在极端环境和复杂载荷作用下运行的,其结构的牢固性和可靠性对于船舶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传统的船舶结构连接方式主要是铆接和钎焊,但这些方式存在连接点位的腐蚀和疲劳问题。
而焊接技术能够在连接点位形成连续均匀的焊缝,提高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焊接技术还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三、主要焊接工艺1.手工电弧焊:手工电弧焊是最早应用于船舶结构焊接的工艺,技术简单,成本低,但效率低且焊缝质量差。
2.埋弧焊:埋弧焊是一种常用的船舶结构焊接工艺,通过电弧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熔融金属和熔融焊条之间的保护气体,可以防止焊缝氧化和夹杂物的产生,提高焊缝质量。
3.激光焊:激光焊技术是一种高能量、高浓度的热源焊接技术,其焊缝质量高且热输入小,而且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4.电子束焊:电子束焊技术通过电子束的高速运动和聚焦作用,形成的焊缝熔化区较窄,形成的焊缝质量高,但设备复杂,成本高。
四、常见缺陷及其预防在船舶结构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缺陷有焊缝气孔、夹渣、未熔合、热裂纹等。
为了预防这些缺陷,需要在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焊接参数,包括电流、电压、速度等。
同时,在焊接前需要对接头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焊接面、切割焊条等。
船舶的焊接缺陷分析及质量控制随着船舶工业的发展,焊接技术在船舶制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良好的焊接技术不仅可以确保船舶结构的牢固和安全性,还能提高船舶的使用寿命和减少维护成本。
船舶的焊接缺陷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可能会对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造成严重影响。
对船舶的焊接缺陷进行分析并加强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船舶的焊接缺陷主要包括气孔、夹渣、裂纹、焊接变形等。
气孔是最常见的焊接缺陷之一,它是由于焊接过程中未能将气体从焊缝中完全排出所导致的。
气孔的存在会导致焊缝的强度和密封性下降,严重影响船舶的使用安全性。
夹渣是指焊接过程中未能清除掉的焊条或焊丝等杂质,它会使焊缝中出现非金属夹杂物,降低焊缝的质量。
裂纹是由于焊接过程中材料的应力集中所导致的,严重影响船舶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焊接变形是指焊接过程中材料的变形,会影响船舶结构的平整度和外观。
针对船舶的焊接缺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质量控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焊接。
船舶的焊接工艺应符合国家和国际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如GB/T 2651-2008《船舶焊接质量要求》、ISO 3834《焊接质量要求》等。
焊接工艺要合理,操作要规范,以确保焊接质量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加强对焊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焊接工作属于高风险的作业,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后才能上岗。
对焊接工作人员要加强相关安全和技术培训,提高其焊接技能和质量意识。
还要对焊接工作场所进行严格管理,确保焊接过程中的环境和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要加强对焊接材料和设备的检验和监控。
船舶的焊接材料和设备是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要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对焊接材料和设备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监控,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保证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船舶制造企业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将焊接质量控制纳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中。
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程序,加强对焊接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和可控。
船舶结构焊接及检验探讨
发表时间:2018-08-10T16:18:50.297Z 来源:《科技中国》2018年6期作者:张焕昌[导读] 摘要:船舶结构的焊接质量对船舶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文从船舶结构焊接的基本概况及焊接质量的检验入手进行了分析探讨。
摘要:船舶结构的焊接质量对船舶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文从船舶结构焊接的基本概况及焊接质量的检验入手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船舶结构焊接焊接质量检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成为船舶制造大国,对船舶建造质量要求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船舶结构焊接质量及检验作为船体建造中的重要环节,对船舶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船体建造时,必须要对焊接工艺要有充分的了解,对焊接检验要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更好的确保船舶结构焊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最终促进船舶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就对焊接工艺及检验要求作分析和探讨。
一、船舶结构焊接概述
船舶结构焊接用得最多的是定位焊。
定位焊是指为装配和固定焊件接头的位置而进行的焊接。
定位焊的起头和结尾处应圆滑,否则,易造成未焊透现象。
1、定位焊的要求:定位焊所用焊条应与施焊焊缝所用焊条牌号相同。
外板定位焊应定在焊缝反面(一般焊缝应尽量定在焊缝反面)。
定位焊前必须消除焊缝中的层锈及氧化物等。
定位焊的焊条直径一般要求为Φ2mm,对较厚焊件可选用Φ4mm焊条。
定位焊的电流比正常焊接的电流大10-15%。
在焊缝交叉处和焊缝方向急剧变化处不要进行定位焊,确需定位焊时,宜避开该处50mm左右。
定位焊缝高度不超过设计规定的焊缝的2/3,以越小越好。
刚性较大的构件定位焊长度不得超过50mm。
定位焊的焊缝要求固定短小,一般定位焊长度,当δ< 6 mm时长度10mm,δ > 6 mm时,长度为30mm。
厚板且的间距一般为150—300mm左右,对弯曲部位可适当增加。
定位焊应考虑焊接应力引起的变形,因此定位焊点的选定应合理,不能影响焊接的质量,并保证在焊接过程中,焊缝不致开裂,不应有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存在。
2、焊前准备工作:焊前必须了解被焊工件的施工工艺要求。
根据钢板厚度和施焊位置,选择适当的焊条直径和焊接规范,了解被焊工件的材料牌号、焊接工艺性能,借以确定焊条的品种规格及所需采取的工艺措施等。
焊前要检查上道工序的装配质量,坡口尺寸和间隙是否符合图纸和焊接要求。
凡对接焊缝其边缘无论是刨边或切割必须平直光顺,其偏差对接边缘<1mm,搭接边缘<2mm。
搭焊焊接时,搭接宽度应为较薄板厚度的3~4倍,但不必大于50mm,搭接间隙不得大于1 mm。
若外板与其内侧的的型材腹板无法直接采用角焊缝进行连接时(焊缝口过大),可采用扁钢衬垫于构件腹板与外板之间,不得嵌钢填焊。
使用的低氢焊条必须经过烘焙,温度为360—400℃且需保温1~2小时,使用的焊条必须存放在保温焊桶内。
焊前应对焊缝中之锈以及因气割碳刨所产生的焊缝中的氧化物清除干净。
3、焊接基本原则:为最大限度抵消结构变形,减少内应力,应掌握基本的焊接原则和顺序。
即先焊收缩量较大的焊缝,使焊缝能较自由的收缩,应先焊对缝后焊角缝;先焊错开的短焊缝,后焊直线长焊缝;先焊立焊焊缝,后焊平焊焊缝;平行焊缝尽量同时同方向焊;先焊工作时受力较大的焊缝,使用内应力合理分布。
先焊纵、横构架接头焊缝(先对接,后角接),再焊船壳板及甲板的纵、横板缝,最后焊构架与船壳板及甲板的连接角焊缝。
船壳板的对接焊缝先焊船内一侧,然后外面批槽出白后进行封底焊。
所有焊缝采用由中往左右,由中往首尾,由下往上的焊接程序。
甲板对接焊缝若是交叉接缝,则应先焊横缝,然后再焊纵缝。
船壳板对接缝,若是交叉接头则应先焊横缝(立焊)再焊纵缝(横焊)。
船艏外板缝,应待纵横焊缝焊完后,再焊接首柱焊缝。
二、焊接质量检验要求
对船体焊接质量的检验,主要是通过对焊前及焊后情况、焊缝表面及内部缺陷、密性试验结果来进行。
焊接时要对坡口、间隙、构件对接偏差、焊缝清根等进行检查。
焊后则要注意检查焊缝外观、装配精度、焊接缺陷等,焊缝表面应成型均匀、致密、平滑地向母材过渡,无过大的余高以及不应有的焊瘤、弧坑和咬边等,对其它常见的缺陷如焊接裂纹、气孔、夹渣、未焊透等则可以通过超声波探伤、气密试验、煤油试验来进行检查。
1、超声波探伤:即利用超声波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并由一截面进入另一截面时,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焊缝缺陷的一种方法。
我们在使用超声波进行探伤时,应严格按操作规范要求进行,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进行探伤操作的人员必需持有专业的资格证书;(2)对于检测中出现的不达标焊缝,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对其处理工艺进行监督和检验;(3)如果检测到焊缝内出现的缺陷有可能延伸到附近的区域时,则要在其周围扩大探伤范围,直到附近焊缝合格为止;(4)检测完成后,所有检测焊缝的合格率应达到80%以上。
2、气密试验:即以气体为介质检查焊缝严密性,检查是否存在微小穿透性缺陷。
在做气密试验时应注意发下几个问题:(1)进行气密试验时,应在该舱室设2个压力表、1个安全阀,每个压力表应经过主管部门检测,且在有效期内;(2)所施加的压力一般为0.02MPa,在此压力下保持15min,检查压力无明显下降后,再将气压降至0.015MPa,然后喷涂肥皂水进行渗漏检查;(3)相邻舱室不应同时进行试验;(4)所试验的焊缝表面不能刷油漆。
3、煤油试验:煤油试验较为实用,可靠性强,主要是对检验焊缝涂上煤油,通过煤油的渗透来检验焊缝的质量。
做煤油试验时应注意几个问题:(1)试验前,先在试验焊缝的一面涂上白垩粉水溶液,其宽度不小于40mm,待干燥后再进行试验;(2)在试验焊缝背面涂上足够的煤油,在规定的试检持续时间检查涂有白垩粉水溶液一面焊缝的渗漏情况。
总结
以上阐述了船舶结构焊接基本概况以及对焊接工艺的要求,并对焊接质量常见缺陷及检验要求进行了论述,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船舶焊接并提高焊缝检验工作,确保建造船舶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材料与焊接规范》(2015),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李晓明董方
[2]《船舶焊接检验指南》(2017),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李晓明董方
[3]《内河小型船舶检验技术规则》(2016),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