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胸片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3.16 MB
- 文档页数:34
DR诊断、X射线胸片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分析DR诊断、X射线胸片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该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尘肺患者,分别对其采取X射线胸片诊断和DR诊断。
详细查看患者的检查诊断报告,统计分析X射线胸片诊断和DR诊断检测准确率。
结果:DR诊断检测准确率(97.5%)明显高于X射线胸片诊断检测准确率(8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DR诊断在尘肺诊断中其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X射线胸片,可满足患者的诊断需求与标准,提供理想的诊断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DR诊断;X射线胸片;尘肺尘肺在临床上具有潜伏期长、病情发展速度慢的特点,其主要受患者的职业影响等因素所引发的。
该疾病不仅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容易引起巨大的经济负担,降低其生存质量。
该疾病主要因患者长时间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与其他粉尘,虽然大多数的粉尘等可被人体进行排除,但是还会有少部分积存在支气管下和肺泡之中,在长时间的积存后容易导致患者致病。
患者在患病早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显著,主要表现为咳嗽增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的发展,大部分患者容易出现慢性支气管炎,甚至引发肺部感染。
患者不仅会出现剧烈咳嗽,还将引发呼吸困难、咳血等不良反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
因此,为了在诊断治疗中及时发现病情,提高诊断率进行有效治疗,本次研究将选择80例尘肺患者参与实验,统计分析其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由该院收治的80例尘肺患者。
纳人标准:①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工作情况等确诊为尘肺;②医护人员将研究的具体内容等制作成报告方便患者更好的理解,患者详细阅读报告后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患者对本次研究所需采取的检查诊断措施不耐受;②患者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等[2];在80例尘肺患者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46-87岁,平均(62.51±3.45)岁。
综述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34卷第30期尘肺病是我国现阶段最严重的职业病,每年发病>2万人,占每年职业病发病人数的80%以上[1]。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字化X 线摄影(DR)以其操作简便、成像快捷、废片率低、可数字化存贮等优点迅速替代传统的屏胶片(FSR),成为临床肺部疾病检查的重要手段[2]。
在我国,《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和《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GBZ 70-2015在附录中已经明确了DR 在尘肺病筛查和诊断中胸片投照的技术标准,但由于DR 的成像技术复杂,我国DR 品牌种类众多等因素,在实际的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DR 在尘肺病检查中的技术优势DR 在提高胶片质量上的应用:质量合格的X 线胸片是尘肺病诊断分期的基础,根据GBZ70-2015尘肺病初诊的胸片质量需达到二级片以上。
DR 可以将X 线通过平板探测器(FPD)直接转换为数字影像,在医用显示器上直接读片,对不满意图像可即时重照,废片率极低,可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员成本。
蔡志春等人对811例尘肺病筛查病例的统计结果显示[3-5],用DR 技术进行拍摄的X 线胶片的一级片率可达89%,三级片和四级片比例为零,与传统的屏胶片(一级片率51%)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胶片质量缺陷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曝光条件不佳,图像太白或太黑、暗室污染、吸气不足、运动模糊等原因造成。
DR 对于部分曝光条件不佳的二级片或三级片经过调整窗、宽窗位就可达到一级片的诊断要求,而对于摆位不正和肩胛骨未闪出等技术原因,通过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或者重照,完全可以避免此类不合格胸片的产生,为临床提供优质的胸片图像。
DR 后处理功能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DR 图像在胸部解剖结构显示上优于屏胶片,对肺内细微结构的显示更加清晰,有利于及时发现肺内早期病变。
有研究认为DR 胸片在气管支气管轮廓、两肺纹理走向[6]、心后缘肺纹理等解剖标志的显示清晰度及显示率上均高于屏胶片,并且可以利用DR 系统强大的影像后处理技术,根据需要对组织的原始数据进行不同算法的重建,通过对图像参数进行调节,可获得最大量的胸部图像信息,使病变轮廓更加清楚锐利,可清晰地分辨直径1.4mm 的较小的组织病灶,对于尘肺病中小阴影的显示,尤其是直径1~3mm 的p 影或者s 影来说,比传统高千伏胸片更为清晰,对总体密集度和分布范围的判定也更为准确。
高千伏计算机X线摄影胸片在尘肺病筛查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千伏计算机X线摄影(DR)胸片在尘肺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近年某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的68例尘肺病患者,分别采用高千伏DR胸片和普通高千伏胸片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查效果。
结果;与普通高千伏胸片比较,高千伏DR胸片的质量好,完全正确诊断率高。
结论;高千伏DR胸片在尘肺病筛查中检查的准确率高于普通高千伏胸片,可作为尘肺病早期筛查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尘肺病;高千伏胸片;计算机X线摄影;筛查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诊断主要根据可靠的生产粉尘接触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及技术质量合格的高千伏摄影后前位胸片表现。
近年来,直接数字X线摄影术已在国内外医院逐步推广应用,其图像分辨率较高,显示组织结构丰富且可通过显示屏调节窗宽、窗位、影像的放大、缩小、测量、影像的增强、黑白反转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显著提高了X线摄影发现小病灶的敏感性,在尘肺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近年某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查石矿作业工人1800名,经病理诊断68例患有尘肺病。
年龄23~61岁,平均(46.4±5.5)岁;从事石矿工作时间3~15年;X线胸片表现分期:0期28例(41.2%),I期30例(44.1%),II期10例(14.7%)。
对确诊患者分别进行高千伏DR胸片和普通高千伏胸片检查。
2.方法。
高千伏DR胸片检查:采用MXHF1500R高频500mA X线机及Kodak Point-of-Care CR260图像处理器,电流200mA,电压120Kv,曝光时间为63ms。
使用日本柯达医用激光胶片及PROCE P14-A自动洗片机。
检查时患者呈直立位,每例患者均行胸部后前位摄片。
普通高千伏胸片检查:使用MXHF1500R高频500mAX线机及X-OMAT BT医用X线胶片(日本柯达),摄片方法同上。
数字化X线摄影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
王峥;韩书进;刘瑞珍;李俊英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8(34)30
【摘要】在我国职业性尘肺病筛查和诊断中,X线胸片是最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在《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GBZ70-2015中,对数字化摄影检查技术进行了规范.数字化摄影可显著提高尘肺病检查胸片的优片率,对解剖结构及肺内病变的显示更加清晰准确,在诊断分期、密集度判定和小阴影形态判断上与传统高千伏胸片有较好的等效性.数字化摄影胶片可提高读片者之间的诊断一致性,提高尘肺病诊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总页数】3页(P14-15,17)
【作者】王峥;韩书进;刘瑞珍;李俊英
【作者单位】102300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放射科北京;102300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放射科北
京;102300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放射科北
京;102300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放射科北京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尘肺病患者采用高仟伏X线摄影与数字化X线摄影诊断效果比较分析 [J], 李罗
2.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诊断尘肺病的价值 [J], 李海玲
3.直接数字X线摄影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J], 吴哲
4.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在诊断职业性尘肺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凌彩虹
5.直接数字X线摄影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J], 吴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究数字化 X 线摄影技术在尘肺病中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究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在诊断尘肺病中发挥的重要价值。
方法本文主要选取我院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就诊的80例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对比数字X线摄影技术诊断和高千伏X线的诊断准确率后,对诊断的结果或者影像学的表现等进行分析和对比。
结果 80例尘肺病患者在采用数字X线摄影技术的准确率达到了97.50%,高千伏X线诊断的准确率为86.25%,两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能够为尘肺病患者提供更加清晰的诊断结果,并且准确率要高于高千伏X线诊断的结果,这就说明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在尘肺病原诊断基础上提供新的影像线索,有助于医师作出更加客观、准确的诊断。
关键词: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尘肺病;诊断效果尘肺病是当前最为严重的职业病之一,其不仅患病人数较多,同时还会使患者的劳动能力严重降低,还可能致残,对患者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当前尘肺病诊断与分期主要依靠影像学质量较好的X线胸片,在一定粉尘接触史与粉尘接触量的前提之下,可以利用胸片表现作为诊断鉴别尘肺病的重要依据嘲。
胸片质量好坏与尘肺病诊断直接相关,特别是在分期判定上非常重要。
当前X线数字影像技术是诊断尘肺病的首选,并成为分期的主要手段。
本次研究将其与高千伏x线进行比较,对数字X线对尘肺病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有粉尘接触史10年以上,且有咳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80例,均确诊为尘肺病,其中男61例,女19例,年龄在36岁~57岁之间,平均年龄(46.5±10.3)岁,接尘时间在l4年~44年之间,平均接尘世间为35年。
1.2方法1.2.1设备选用直接数字成像x线机,医用红外激光胶片,干式激光洗像仪。
X线机管电压输出值为120kV,管电流为250mA,滤线栅的栅格比是12:1,栅焦距是2m。
胸部DR摄片在Ⅰ期尘肺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体会目的:探讨胸部DR摄片在Ⅰ期尘肺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体会。
方法:将450例接触粉尘的普查人员分别予以胸部DR和HKV摄片,再对初诊病例进行胸部CT扫描,分析两组的检查结果和体会。
结果:将两组甲级胸片率、废片率、物理视觉学评分、胸部细微结构显示率、诊断阳性率、CT相符率进行比较,P<0.05,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在Ⅰ期尘肺筛查中使用胸部DR摄片,能清楚地显示胸部细微结构,甲级片和诊断阳性率较高,是粉尘作业接触者健康筛查的重要手段,初诊病例结合胸部CT检查能提高诊断精确度。
标签:胸部DR;Ⅰ期尘肺;筛查;价值;体会尘肺病是由于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分成导致的肺组织慢性纤维化的职业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以及社会都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尘肺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其重要,接触粉尘人员的筛查是其重点。
以往对尘肺筛查大多使用高千伏(HKV)胸部摄片,但存在胸部细微结构显示清晰度和物理视觉学评分不佳,废片率较高和图像不能存贮和传输等缺点;胸部CT的仪器设备昂贵、技术要求和检查费用较高,不能适用于筛查。
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radiography,DR)的胸部细微结构显示清晰度和物理视觉学评分较高,图片能存贮、传输、重建和处理,诊断阳性率高,已逐渐成为尘肺病筛查的重要手段。
现将近年来450例接触粉尘的普查人员采用胸部DR和HKV摄片,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来我中心进行普查的450例接触粉尘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为已经或疑似诊断为肺部其他疾患,合并呼吸系统急慢性疾病的人员。
其中男426例,女24例;年龄32~65y,平均54.5y;接触粉尘时间2.5~31.3y,平均7.4y。
均经研究对象和其单位同意,并签订尘肺筛查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设备高千伏X线摄影机使用上海医疗器械厂生产的X662型500mA医用诊断X线机,苏星SX-380-F洗片机,柯达感绿胶片,滤线器为16:1的高栅比滤线器。
尘肺病数字胸片计算机辅助检测方法研究尘肺病是一种全球性的严重职业病。
在我国,尘肺病是发病率最高、发病人数最多的职业病。
计算机辅助检测技术应用到大规模人群的尘肺体检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优化诊断流程,提高检测灵敏度,等等。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机辅助检测方法,用于从胸片图像中区分正常肺与尘肺。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采用主动形变模型(Active Shape Model, ASM)的方法对胸片图像进行肺野分割;其次,根据中国尘肺病影像诊断标准,将分割后的肺野区域划分为六个子区域;接着,对胸片图像进行一系列的多分辨率差分滤波处理,增强尘肺X射线胸片的图像特征;随后,在原始图像与滤波后图像上,分别对六个子区域进行直方图以及灰度共生矩阵分析,计算出直方图特征及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在得到特征数据集之后,对其进行筛选以减小数据集及节省计算时间;最后,应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分别对六个子区域进行训练和分类,再用胸片分类器将六个子区域预测的结果整合起来,得到最终的胸片分类。
本文从数据库中随机挑选出850幅胸片图像进行训练与测试,其中正常胸片有600幅,尘肺胸片有250幅。
本文将这850幅图像平均分成训练集与测试集,训练集与测试集各包含300幅正常胸片以及125幅尘肺胸片。
通过对训练集的训练,得到六个子区域的分类器参数模型及其权重因子。
然后用训练集得到的参数来评估测试集的分类性能。
本文不仅测试了全部特征数据集的性能,还测试了经过特征筛选后数据集的性能,并且用两种不同的胸片分类器进行分类。
结果显示特征选择大大提高了计算机自动处理效率,节省了大量时间。
全部特征数据集的分类敏感性为92.0%,特异性为87.7%,准确性为88.9%,经过ROC(Receive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分析,得到AUC(Area Under the ROC Curve)值为0.978。
数字X线成像系统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在尘肺诊断中应用数字X线成像系统,研究数字X线成像系统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确诊尘肺患者,共计50例,2015年9月-2017年1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段落,对所有患者均先进行高千伏胸片检查后再行数字X线成像系统胸片检查,研究2种检查方式的尘肺病检出率和优片率。
结果:在此次研究观察项目中,存在统计学数据指标有:尘肺病检出率和优片率,且均以数字X线成像系统胸片检查的数据指标更优,P<O.05。
结论:在尘肺诊断中应用数字X线成像系统胸片检查,可以明确尘肺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的临床信息。
【关键词】数字X线成像系统;尘肺;诊断;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R1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2-0180-02尘肺病属于职业病,该病症的发生率较高,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
高千伏摄影技术是诊断尘肺病的常规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但是,该种检查方式也存在较大局限性,如:曝光宽容度相对较小、摄影图像的清晰程度较模糊、对肺部的密度组织与结构不能有效辨别等;由此可见,为了更精确的诊断尘肺病患者,寻找出更优的临床检查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研究意图在于:在尘肺诊断中应用数字X线成像系统,研究数字X线成像系统的应用价值;现相关文字阐述是研究报告。
1.资料、方法1.1 资料选择确诊尘肺患者,共计50例,2015年9月-2017年1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段落。
在50例尘肺患者中,以男性患者例数更多(30例),另20例患者均为女性患者;39~59岁是此次研究患者的年龄范围,(49.99±7.03)岁是此次研究患者的平均年龄值;按照患者的不同职业类型又分为:锅炉工种、矿石运输工种和电焊工种,分别有患者例数:20例、19例、11例;10~30年是此次研究患者的工作时间范围,(20.79±7.03)年是此次研究患者的平均工作时间年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