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一轮总复习:第2讲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高考考查NA的六大陷阱识别
- 格式:ppt
- 大小:809.00 KB
- 文档页数:24
高考数学简答题六大板块的考点以及知识点第一篇:高考数学简答题六大板块的考点以及知识点高考数学简答题六大板块的考点以及知识点1、三角函数(1)正弦、余弦公式(2)三角形基本性质:大角对大边etc(3)三种基本三角函数之间的转化与角度的化简Q1:带入求值,化简;Q2:利用正弦、余弦公式转化,根据角度取值范围确定正负号,求某角某边。
2、概率统计与期望(1)排列、组合运用(2)分布列罗列、期望计算Q1:求某条件的概率;Q2:利用Q1所求的概率,求分布列以及期望3、立体几何(1)直接逻辑法:面面,线面,线面垂直平行等性质的运用。
(2)空间向量法:线面垂直,平行时用向量如何表达,公式。
(3)等面积、体积法:找到最方便计算的图形Q1:证明线面,线线,面面垂直;Q2:求距离,求二面角等4、圆锥曲线(1)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方程:长短轴性质,离心率等(2)直线与圆锥曲线联立,求解某点,证明某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等Q1:求圆锥曲线方程式;Q2:证明某点在某线某面上,求位置关系,求直线方程等5、数列(1)求通项公式:和作差,积作商,找规律叠加化简等(2)求求和公式:直接公式,错位相减,分组求和等Q1:求某一项,求通项公式,求数列和通式Q2:证明,求新数列第N项和,绝对值比较等初等函数以及导数(1)单调性,奇偶性,求导,推导规律。
(2)放缩,分类讨论,最大最小值,证明等。
Q1、2:函数表达式,求某函数值,求某常数值,求单调区间,最大最小值,证明等。
第二篇:人力资源六大板块人力资源分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六大模块。
各大模块内容主要有:一、人力资源规划1、2、3、4、5、组织机构的设置企业组织机构的调整与分析企业人员供给需求分析企业人力资源制度的制定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二、招聘与配置1、2、3、4、5、6、7、8、需求分析工作分析和用途能力分析招聘程序和策略招聘渠道分析与选择招聘实施特殊政策与应变方案离职面谈降低员工流失的措施三、培训与开发1、2、3、4、理论学习项目评估调查与评估培训与发展5、6、7、8、9、需求评估与培训培训建议的构成培训、发展与员工教育培训的设计、系统方法开发管理与企业领导;开发自己和他人10、项目管理:项目开发与管理惯例四、绩效管理1、2、3、4、5、6、7、8、9、纯净管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考评阶段总结阶段应用开发阶段纯净管理的面谈绩效改进的方法行为异向型考评方法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五、薪酬管理1、2、薪酬构建全面的薪酬体系(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薪酬调查、薪酬结构、薪酬制度的制定、薪酬制度的调整、人工成本核算)3、福利和其它薪酬问题(福利保险管理、企业福利项目的设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的设计)4、评估绩效和提供反馈六、劳动关系管理1、2、3、4、5、就业法劳动关系和社会行业关系和社会劳资谈判工会化和劳资谈判(安全、保安和健康、安全和健康项目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促进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管理职业健康和安全)第三篇:人力资源六大板块人力资源的6大模块:一、人力资源规划:1、组织机构的设置,2、企业组织机构的调整与分析,3、企业人员供给需求分析,4、企业人力资源制度的制定,5、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1、职业生涯发展理论2、组织内部评估3、组织发展与变革;4、计划组织职业发展;5、比较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综述6、开发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计划7、工作中的绩效因素8、员工授权与监管)二、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配置:1、招聘需求分析,2、工作分析和胜任能力分析,3、招聘程序和策略、4、招聘渠道分析与选择,5、招聘实施,6、特殊政策与应变方案,7、离职面谈,8、降低员工流失的措施三、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1、理论学习,2、项目评估,3、调查与平谷,4、培训与发展,5、需求评估与培训,6、培训建议的构成,7、培训、发展与员工教育,8、培训的设计、系统方法,9、开发管理与企业领导;开发自己和他人,10、项目管理:项目开发与管理惯例。
专题二化学计量及其应用真题研练·析考情【真题研练】1.[2022·辽宁卷]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 g 18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 AB.28 g C2H4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4N AC.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气体中H+数目为N AD.pH=12的Na2CO3溶液中OH-数目为0.01N A2.[2022·海南卷]在2.8 g Fe中加入100 mL 3 mol·L-1 HCl,Fe完全溶解。
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转移电子为0.1 molB.HCl溶液中Cl-数为3N AC.2.8 g 56Fe含有的中子数为1.3N AD.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3.36 L3.[2022·全国甲卷]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 ℃,101 kPa下,28 L氢气中质子的数目为2.5N AB.2.0 L 1.0 mol·L-1 AlCl3溶液中,Al3+的数目为2.0N AC.0.20 mol苯甲酸完全燃烧,生成CO2的数目为1.4N AD.电解熔融CuCl2,阴极增重6.4 g,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0.10N A4.[2021·河北卷]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2.4 L(标准状况)氟气所含的质子数为18N AB.1 mol碘蒸气和1 mol氢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的碘化氢分子数小于2N AC.电解饱和食盐水时,若阴阳两极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73 g,则转移电子数为N AD.1 L 1 mol·L-1溴化铵水溶液中NH4+与H+离子数之和大于N A【考情分析】核心突破·提能力考点1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核心梳理】1.高考常涉及的关于N A的命题角度总结2.正确判断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正误的“三大步骤”第一步:查看物质的状态及所处状况——正确运用气体摩尔体积的前提 (1)当物质是气体时,应查看所给条件是不是标准状况(见体积想条件)。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节集合运算[复习要点]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7.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及集合运算.知识点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集合中元素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属于,记为________;(2)不属于,记为________.3.常见数集的符号4.答案:1.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2.(1)∈(2)∉3.N N*或N+Z Q R4.(1)列举法(2)描述法(3)图示法知识点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少有一个元素不是A 中的元素空集空集是________的子集,是________的真子集∅⊆A ∅B (B ≠∅)答案:相同 A ⊆B B ⊆A A ⊆B 或B ⊇A A B 或BA 任何集合 任何非空集合知识点三 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并集 集合的交集 集合的补集 符号 表示 ________________若全集为U ,则集合A 的补集为________图形 表示意义{x |________}{x |______}{x |=________}答案:A ∪B A ∩B ∁U A x ∈A ,或x ∈B x ∈A ,且x ∈B x ∈U ,且x ∉A链/接/教/材1.[必修1·P11·A 组T1改编]若集合P ={x ∈N |x ≤ 2 021},a =22,则( ) A .a ∈P B .{a }∈P C .{a }⊆P D .a ∉P答案:D2.[必修1·P12·A 组T6改编]已知集合A ={x |x 2-2x -3≤0},B ={x |0<x ≤4},则A ∪B =( ) A .[-1,4] B .(0,3] C .(-1,0]∪(1,4] D .[-1,0]∪(1,4] 答案:A3.[必修1·P12·B 组T3改编]设全集为R ,集合A ={x |0<x <2},B ={x |x ≥1},则A ∩(∁R B )=( ) A .{x |0<x ≤1} B .{x |0<x <1} C .{x |1≤x <2} D .{x |0<x <2} 答案:B 易/错/问/题 1.忽视元素的互异性(1)已知集合A ={m +2,2m 2+m },若3∈A ,则m 的值为________. (2)已知集合A ={1,3,m },B ={1,m },若B ⊆A ,则m =________.答案:(1)-32 (2)0或32.集合中的两个易混结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集合子集的个数.(1)已知集合A ={1,2,3},B ={2,4,5},则集合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________.(2)集合A ={1,4,7,10,13,16,19,21},则集合A 有________个子集、________个真子集、________个非空子集、________个非空真子集.(1)答案:5 解析:因为A ∪B ={1,2,3,4,5},所以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5.(2)答案:28 28-1 28-1 28-2 解析:因为集合A 中有8个元素,所以集合A 有28个子集、28-1个真子集、28-1个非空子集、28-2个非空真子集.通/性/通/法1.解决集合问题的两个方法:列举法;图示法.(1)若集合A ={1,2,3},B ={1,3,4},则A ∩B 的子集的个数为________. (2)若集合A ={x |-5<x <2},B ={x |-3<x <3},则A ∩B =________.(1)答案:4 解析:A ∩B ={1,3},其子集分别为∅,{1},{3},{1,3},共4个.(2)答案:{x |-3<x <2} 解析:在数轴上画出表示集合A ,B 的两个区间,观察可知A ∩B ={x |-3<x <2}. 2.集合中两组常用结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的运算.(1)[2021湖南湘潭模拟]已知全集U =R ,集合M ={x ||x |<1},N ={y |y =2x ,x ∈R },则集合∁U (M ∪N )=( ) A .(-∞,-1]B .(-1,2)C .(-∞,-1]∪[2,+∞)D .[2,+∞)(2)[2021皖北协作区联考]已知集合A ={y |y =x 2-1},B ={x |y =lg(x -2x 2)},则∁R (A ∩B )=( ) A .⎣⎢⎡⎭⎪⎫0,12B .(-∞,0)∪⎣⎢⎡⎭⎪⎫12,+∞C .⎝ ⎛⎭⎪⎫0,12D .(-∞,0]∪⎣⎢⎡⎭⎪⎫12,+∞(1)答案:A(2)答案:D 解析:因为A ={y |y =x 2-1}=[0,+∞),B ={x |y =lg(x -2x 2)}=⎝ ⎛⎭⎪⎫0,12,所以A ∩B =⎝ ⎛⎭⎪⎫0,12,所以∁R (A ∩B )=(-∞,0]∪⎣⎢⎡⎭⎪⎫12,+∞.题型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角度Ⅰ.用描述法表示集合试/题/调/研(题题精选,每题都代表一个方向) 1.已知集合A ={6x -5∈Z |}x ∈N *,则集合A 用列举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思考:已知集合A ={x ∈N *⎪⎪⎪⎭⎬⎫6x -5∈Z ,则A 中的元素分别是________. [答案] {-2,-3,-6,6,3,2,1} [解析] 集合中的元素为6x -5的取值,当x =2,3,4,6,7,8,11时,6x -5的值为-2,-3,-6,6,3,2,1,共有7个取值,集合A 用列举法表示为{-2,-3,-6,6,3,2,1}.思考:2,3,4,6,7,8,11 2.[2021湖北天门调研]集合M =⎩⎨⎧⎭⎬⎫x |x =k 2+14,k ∈Z ,N =⎩⎨⎧⎭⎬⎫x |x =k 4+12,k ∈Z ,则( )A .M =NB .M NC .NMD .M 与N 没有相同的元素[答案] B [解析] 由题可知, 集合M =⎩⎨⎧⎭⎬⎫x |x =k 2+14,k ∈Z =⎩⎨⎧⎭⎬⎫x |x =14(2k +1),k ∈Z , N =⎩⎨⎧⎭⎬⎫x |x =k 4+12,k ∈Z =⎩⎨⎧⎭⎬⎫x |x =14(k +2),k ∈Z ,当k ∈Z 时,2k +1是奇数,k +2是整数,又知奇数均为整数,而整数不一定为奇数,所以M N ,故选B.方/法/指/导(来自课堂的最有用的方法)与集合中的元素有关的问题的求解策略(1)确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即集合是数集还是点集. (2)看这些元素满足什么限制条件.(3)根据限制条件列式求参数的值或确定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易错警示] 要注意检验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角度Ⅱ.元素的互异性与参数的求值试/题/调/研(题题精选,每题都代表一个方向) 3.已知a ,b ∈R ,若⎩⎨⎧⎭⎬⎫a ,ba ,1={a 2,a +b,0},则a 2 021+b 2 021为( )A .1B .0C .-1D .±1[答案] C [解析] 只有b =0,a 2=1⇒a =-1(a =1不满足互异性),从而b =0,且a =-1,有a 2 021+b 2 021=-1.4.[2021山东百师联盟测试三]已知集合P ={-1,2a +1,a 2-1},若0∈P ,则实数a 的取值集合为( )A .⎩⎨⎧⎭⎬⎫-12,1,-1B .⎩⎨⎧⎭⎬⎫-12,0C .⎩⎨⎧⎭⎬⎫-12,1D .⎩⎨⎧⎭⎬⎫-12,-1 [答案] C [解析] 当2a +1=0时,a =-12,满足题意;当a 2-1=0时,a =±1,经检验,a =1满足题意,故a ∈⎩⎨⎧⎭⎬⎫-12,1.5.已知集合A ={a 2,a +1,-3},B ={a -3,a -2,a 2+1},若A ∩B ={-3},则a =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因为A ∩B ={-3}, 所以只可能a -3=-3或a -2=-3, 解得a =0或a =-1.当a =0时,A ={0,1,-3},B ={-3,-2,1},此时A ∩B ={1,-3},不合题意.当a =-1时,A ={1,0,-3},B ={-4,-3,2},此时A ∩B ={-3},符合题意,故a =-1.解/题/感/悟(小题示,大智慧)要深刻理解元素的互异性,在解决集合中含有字母的问题时,一定要返回代入验证,防止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相矛盾.题型集合的基本关系角度Ⅰ.子集、真子集关系的判断试/题/调/研(题题精选,每题都代表一个方向) 1.已知集合M =⎩⎨⎧⎭⎬⎫x |x =m +16,m ∈Z ,N =⎩⎨⎧⎭⎬⎫x |x =n 2-13,n ∈Z ,P =⎩⎨⎧⎭⎬⎫x |x =p 2+16,p ∈Z ,试分析集合M ,N ,P之间的关系.[解] 集合M =⎩⎨⎧⎭⎬⎫x |x =m +16,m ∈Z .关于集合N :当n 是偶数时,令n =2m (m ∈Z ),则N =⎩⎨⎧⎭⎬⎫x |x =m -13,m ∈Z ; 当n 是奇数时,令n =2m +1(m ∈Z ), 则N =⎩⎨⎧⎭⎬⎫x |x =2m +12-13,m ∈Z=⎩⎨⎧⎭⎬⎫x |x =m +16,m ∈Z , 从而得M N .关于集合P :当p =2m (m ∈Z )时, 则P =⎩⎨⎧⎭⎬⎫x |x =m +16,m ∈Z ; 当p =2m -1(m ∈Z )时, 则P =⎩⎨⎧⎭⎬⎫x |x =2m -12+16,m ∈Z=⎩⎨⎧⎭⎬⎫x |x =m -13,m ∈Z , 从而得N =P . 综上可知,M N =P .角度Ⅱ.子集、真子集的个数问题试/题/调/研(题题精选,每题都代表一个方向)2.[2021山东省实验中学期中]设A ={x |x 2-8x +15=0},B ={x |ax -1=0},若A ∩B =B ,则实数a 组成的集合的子集个数是( )A .2B .3C .4D .8[答案] D [解析] A ={x |x 2-8x +15=0}={3,5},因为A ∩B =B ,所以B ⊆A ,结合题意可知B =∅或{3}或{5},对应实数a 的值分别为0,13,15,其组成有3个元素的集合:⎩⎨⎧⎭⎬⎫0,13,15,所以所求子集个数是23=8,故选D. 3.已知集合A ={x |x 2-3x +2=0,x ∈R },B ={x |0<x <5,x ∈N },则满足条件A ⊆C ⊆B 的集合C 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答案] D角度Ⅲ.根据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试/题/调/研(题题精选,每题都代表一个方向)4.[2021湖南长沙长郡中学适应性考试]已知集合A ={x ∈Z |x ≥a },集合B ={x ∈Z |2x ≤4}.若A ∩B 只有4个子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2,-1]B .[-2,-1]C .[0,1]D .(0,1][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集合的子集个数求参数的取值.集合A ={x ∈Z |x ≥a },集合B ={x ∈Z |2x ≤4}={x ∈Z |x ≤2},故A ∩B ={x ∈Z |a ≤x ≤2}.因为A ∩B 只有4个子集,所以A ∩B 中元素只能有2个,即A ∩B ={1,2},所以0<a ≤1,故选D.5.[多选]设集合P ={x ⎪⎪⎪⎭⎬⎫2x 2+2x =⎝ ⎛⎭⎪⎫12-x -6,集合T ={x |mx +1=0},若T ⊆P ,则实数m 的取值可以是( ) A .12 B .-12 C .0D .13[答案] BCD [解析] 由2x 2+2x =⎝ ⎛⎭⎪⎫12-x -6,得2x 2+2x =2x +6,∴x 2+2x =x +6,即x 2+x -6=0, 解得x =-3或x =2, ∴集合P ={2,-3}. 若m =0,则T =∅,∴T ⊆P . 若m ≠0,则T =⎩⎨⎧⎭⎬⎫-1m .由T ⊆P ,得-1m =2或-1m =-3, ∴m =-12或m =13.综上,实数m 的取值是13,-12,0. 故选BCD.方/法/指/导(来自课堂的最有用的方法)根据两集合的关系求参数的方法(1)若集合元素是一一列举的,依据集合间的关系,转化为解方程(组)求解,此时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2)若集合表示的是不等式的解集,常依据数轴转化为不等式(组)求解,此时需注意端点值能否取到. [易错警示] 题目中若有条件B ⊆A ,则应分B =∅和B ≠∅两种情况进行讨论.题型集合的运算角度Ⅰ.交集、并集、补集的综合运算试/题/调/研(题题精选,每题都代表一个方向)1.[2020全国卷Ⅲ,理]已知集合A ={(x ,y )|x ,y ∈N *,y ≥x },B ={(x ,y )|x +y =8},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2B .3C .4D .6[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交集运算,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依题意A ∩B 的元素是直线x +y =8上满足x ,y ∈N *且y ≥x 的点,即点(1,7),(2,6),(3,5),(4,4).故选C.2.[多选][2021山东济宁一中一模]若集合A ={x |sin x =1},B ={y ⎪⎪⎪⎭⎬⎫y =π4+k π2,k ∈Z ,则正确的结论有( )A .A ∪B =B B .∁R B ⊆∁R AC .A ∩B =∅D .∁R A ⊆∁R B[答案] AB [解析] 本题考查集合的包含关系与补集关系. 由A ={x |sin 2x =1}=⎩⎨⎧⎭⎬⎫x |x =k π+π4,k ∈Z =⎩⎨⎧⎭⎬⎫x |x =4k π+π4,k ∈Z, 又B ={y ⎪⎪⎪⎭⎬⎫y =π4+k π2,k ∈Z ={y ⎪⎪⎪⎭⎬⎫y =2k π+π4,k ∈Z , 显然集合{x |x =4k π+π,k ∈Z }⊆{x |x =2k π+π,k ∈Z }, 所以A ⊆B ,则A ∪B =B 成立,所以选项A 正确; 且∁R B ⊆∁R A 成立,所以选项B 正确,选项D 不正确; A ∩B =A ,所以选项C 不正确.故选AB.角度Ⅱ.根据集合的运算求参数试/题/调/研(题题精选,每题都代表一个方向)3.[2021湖北名校学术联盟联考]已知A ={1,2,3,4},B ={a +1,2a }.若A ∩B ={4},则a =( ) A .3 B .2 C .2或3D .3或1[答案] A [解析] ∵A ∩B ={4},∴a +1=4或2a =4.若a +1=4,则a =3,此时B ={4,6},符合题意;若2a =4,则a =2,此时B ={3,4},不符合题意.综上,a =3,故选A.4.[2021豫北名校联考]设集合A ={x |x 2+2x -3>0},集合B ={x |x 2-2ax -1≤0,a >0},若A ∩B 中恰含有一个整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 ⎛⎭⎪⎫0,34B .⎣⎢⎡⎭⎪⎫34,43C .⎣⎢⎡⎭⎪⎫34,+∞D .(1,+∞)[答案] B [解析] A ={x |x 2+2x -3>0}={x |x >1或x <-3},设函数f (x )=x 2-2ax -1,因为函数f (x )=x 2-2ax -1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 =a (a >0),f (0)=-1<0,根据对称性可知,若A ∩B 中恰有一个整数,则这个整数为2,所以有⎩⎪⎨⎪⎧ f (2)≤0,f (3)>0,即⎩⎪⎨⎪⎧4-4a -1≤0,9-6a -1>0,所以⎩⎪⎨⎪⎧a ≥34,a <43,即34≤a <43.故选B.角度Ⅲ.补集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试/题/调/研(题题精选,每题都代表一个方向)5.已知集合A ={x |x 2+ax +1=0},B ={x |x 2+2x -a =0},C ={x |x 2+2ax +2=0},若三个集合至少有一个集合不是空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a |a ≤-2或a ≥-1} [解析] 假设三个集合都是空集,即三个方程均无实根,则有⎩⎪⎨⎪⎧Δ1=a 2-4<0,Δ2=4+4a <0,Δ3=4a 2-8<0,解得⎩⎪⎨⎪⎧-2<a <2,a <-1,-2<a <2,解得-2<a <-1,∴a ≤-2或a ≥-1时,三个方程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即三个集合至少有一个集合不是空集.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a |a ≤-2或a ≥-1}.解/题/感/悟(小提示,大智慧)运用补集思想求参数取值范围的步骤第一步:把已知的条件否定,考虑反面问题; 第二步:求解反面问题对应的参数的取值范围; 第三步:求反面问题对应的参数的取值集合的补集. 角度Ⅳ.集合的新定义问题试/题/调/研(题题精选,每题都代表一个方向)6.[2021名师原创]对集合A ,B ,记A -B ={x |x ∈A 且x ∉B },定义A △B =(A -B )∪(B -A )为A ,B 的对称差集.若A ={x ,xy ,lg(xy )},B ={0,y ,|x |},且A △B =∅,则⎝ ⎛⎭⎪⎫1x +1y +⎝ ⎛⎭⎪⎫1x 2+1y 2+⎝ ⎛⎭⎪⎫1x 3+1y 3+…+⎝ ⎛⎭⎪⎫1x 2 020+1y 2 020+⎝ ⎛⎭⎪⎫1x 2 021+1y 2 021=________.[答案] -2 [解析] 依题意及Venn 图知,图中左侧阴影部分为A -B ,右侧阴影部分为B -A ,两阴影部分合起来就是A △B ,因为A △B =∅,所以A =B ,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且结合集合B 知x ≠0,y ≠0,因为0∈B ,且A =B ,所以0∈A ,故只有lg(xy )=0, 从而xy =1,而1=xy ∈A ,由A =B 得⎩⎪⎨⎪⎧ xy =1,|x |=1或⎩⎪⎨⎪⎧xy =1,y =1,其中x =y =1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所以x =y =-1,代入得⎝ ⎛⎭⎪⎫1x +1y +⎝ ⎛⎭⎪⎫1x 2+1y 2+⎝ ⎛⎭⎪⎫1x 3+1y 3+…+⎝ ⎛⎭⎪⎫1x 2 020+1y 2 020+⎝ ⎛⎭⎪⎫1x 2 021+1y 2 021=-2+2-2+…+2-2=-2. 7.[2021四川成都联考]已知集合A ={1,2,3,4,5,6}的所有三个元素的子集记为B 1,B 2,B 3,…,B k ,k ∈N *.记b i 为集合B i (i =1,2,3,…,k )中的最大元素,则b 1+b 2+b 3+…+b k =( )A .45B .105C .150D .210[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集合的新定义问题.集合A 的含有3个元素的子集共有C 36=20个,所以k =20.在集合B i (i =1,2,3,…,k )中,最大元素为3的集合有C 22=1个;最大元素为4的集合有C 23=3个;最大元素为5的集合有C 24=6个;最大元素为6的集合有C 25=10个,所以b 1+b 2+b 3+…+b k =3×1+4×3+5×6+6×10=105.故选B.8.[多选]已知集合M,N都是非空集合U的子集,令集合S={x|x恰好属于M,N中的一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S=N,则M=∅B.若S=∅,则M=NC.若S⊆M,则M⊆ND.∃M,N,使得S=(∁U M)∪(∁U N)[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Venn图.用Venn图表示,集合S为如图1中的阴影部分,对于A选项,若S =N,利用S的Venn图观察,则有M∩N=∅,M=∅,故A选项正确;对于B选项,若S=∅,则M=N,故B选项正确;对于C选项,反例:如图集合S为如图2中的阴影部分,N⊆M,故C选项错误;对于D选项,例如U ={1,2,3,4},M={1,2,3},N={4},S={x|x恰好属于M,N中的一个}={1,2,3,4}=U,而(∁U M)∪(∁U N)={4}∪{1,2,3}={1,2,3,4}=S,故D选项正确,故选ABD.图1图2方/法/指/导(来自课堂的最有用的方法)解决集合新定义问题的方法1.紧扣新定义分析新定义的特点,把新定义所叙述的问题的本质弄清楚,并能够应用到具体的解题过程之中,这是解答新定义型集合问题的关键.2.用好集合的性质集合的性质(概念、元素的性质、运算性质等)是解答集合新定义问题的基础,也是突破口,在解答时要善于从试题中发现可以使用集合性质的一些因素,在关键之处用好集合的性质.提醒完成限时跟踪检测(一)第二节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复习要点] 1.理解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意义.2.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含义.3.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知识点一命题的概念概念使用语言、符号或者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______的陈述句特点(1)能判断真假;(2)陈述句分类________命题、________命题答案:真假真假知识点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若p⇒q,则p是q的______条件,q是p的______条件p是q的________条件p⇒q且q pp是q的________条件p q且q⇒pp是q的________条件p⇔qp是q的________条件p q且q p 答案:充分必要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知识点三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1.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任给一个,用符号“________”表示;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些,用符号“________”表示.2.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量词命题.“对M中任意一个x,有p(x)成立”用符号简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存在量词命题.“存在M中元素x0,使p(x0)成立”用符号简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2.∀x∈M,p(x) 3.∃x0∈M,p(x0)知识点四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命题命题的否定∀x∈M,p(x)________________∃x0∈M,p(x0)________________答案:∃x0∈M,綈p(x0)∀x∈M,綈p(x)链/接/教/材1.[选修2-1·P12·A组T3]设a,b∈R且ab≠0,则ab>1是a>1b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D2.[选修2-1·P30·A组T6]命题“表面积相等的三棱锥体积也相等”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有些表面积相等的三棱锥体积不相等3.[选修2-1·P27·A组T3改编]命题“∀x∈R,x2+x≥0”的否定是()A.∃x0∈R,x20+x0≤0B.∃x0∈R,x20+x0<0C.∀x∈R,x2+x≤0D.∀x∈R,x2+x<0答案:B4.[选修2-1·P24·例3改编]命题:“∃x∈R,x2-ax+1<0”的否定为________.答案:∀x∈R,x2-ax+1≥0易/错/问/题1.命题中的易错点: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区分不当.命题“已知a>1,若x>0,则a x>1”的否命题为()A.已知0<a<1,若x>0,则a x>1B.已知a>1,若x≤0,则a x>1C.已知a>1,若x≤0,则a x≤1D.已知0<a<1,若x≤0,则a x≤1答案:C2.充要条件的易混点:混淆条件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多选]设x∈R,则x>2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A.x<1 B.x>1C.x>-1 D.x>3答案:BC3.充要条件的易错点:否定形式下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判断错误.已知条件p:x+y≠-2,条件q:x,y不都是-1,则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 核/心/素/养逻辑推理——充要条件关系中的核心素养充要条件问题中常涉及参数问题,直接解决较为困难,先用等价转化思想,将复杂、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熟悉的问题来解决,充分体现“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2021河北保定模拟]已知条件p :4x -1≤-1,条件q :x 2+x <a 2-a ,且綈q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綈p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2,-12B .⎣⎢⎡⎦⎥⎤12,2C .[-1,2]D .⎝ ⎛⎦⎥⎤-2,12∪[2,+∞) 答案:C 解析:由4x -1≤-1,即4x -1+1≤0, 化简,得x +3x -1≤0,解得-3≤x <1;由x 2+x <a 2-a ,得x 2+x -a 2+a <0,由綈q 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綈p ,可知綈p 是綈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即条件q 对应的x 取值集合是条件p 对应的x 取值集合的真子集. 设f (x )=x 2+x -a 2+a ,如图,则⎩⎪⎨⎪⎧f (-3)=-a 2+a +6>0,f (1)=-a 2+a +2≥0,所以⎩⎪⎨⎪⎧-2<a <3,-1≤a ≤2,所以-1≤a ≤2.题型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角度Ⅰ.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试/题/调/研(题题精选,每题都代表一个方向)1.[2020北京卷]已知α,β∈R ,则“存在k ∈Z 使得α=k π+(-1)k β”是“sin α=sin β”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以及诱导公式的应用.充分性:若存在k ∈Z 使得α=k π+(-1)k β,当k 为偶数时,设k =2n (n ∈Z ),则α=2n π+β,则sin α=sin(2n π+β)=sin β;当k 为奇数时,设k =2n +1(n ∈Z ),则α=(2n +1)π-β=2n π+(π-β),则sin α=sin(2n π+π-β)=sin(π-β)=sin β,所以充分性成立.必要性:若sin α=sin β,则α=2n π+β或α=2n π+π-β(n ∈Z ),即α=k π+(-1)k β(k ∈Z ),所以必要性成立.故选C.2.[多选][2021海南华侨中学段测]“关于x 的不等式x 2-2ax +a >0对∀x ∈R 恒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 .0<a <1B .0≤a ≤1C .0<a <12D .a ≥0[答案] BD [解析] 本题考查二次不等式恒成立、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关于x 的不等式x 2-2ax +a >0对∀x ∈R 恒成立,则Δ=4a 2-4a <0,解得0<a <1.A 选项,“0<a <1”是“关于x 的不等式x 2-2ax +a >0对∀x ∈R 恒成立”的充要条件;B 选项,“0≤a ≤1”是“关于x 的不等式x 2-2ax +a >0对∀x ∈R 恒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C 选项,“0<a <12”是“关于x 的不等式x 2-2ax +a >0对∀x ∈R 恒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D 选项,“a ≥0”是“关于x 的不等式x 2-2ax +a >0对 ∀x ∈R 恒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D. 3.[2019北京卷]设点A ,B ,C 不共线,则“AB →与AC →的夹角为锐角”是“|AB →+AC →|>|BC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C [解析] 因为点A ,B ,C 不共线,由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可知BC →=AC →-AB →,所以|AB →+AC →|>|BC →|等价于|AB →+AC →|>|AC →-AB →|,因为模为正,故不等号两边平方得AB →2+AC →2+2|AB →|·|AC →|cos θ>AC →2+AB →2-2|AC →|·|AB →|cos θ(θ为AB →与AC →的夹角),整理得4|AB →|·|AC →|cos θ>0,故cos θ>0,即θ为锐角.因为以上推理过程可逆,所以“AB →与AC →的夹角为锐角”是“|AB→+AC →|>|BC →|”的充分必要条件.故选C.方/法/指/导(来自课堂的最有用的方法)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①若p⇒q且q 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若q⇒p且p q,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若p⇒q且q⇒p,则p是q的充要条件;④若p q且q p,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等价转化法条件和结论带有否定性词语的命题常转化为其逆否命题来判断.如①命题“綈q⇒綈p”转化为命题“p⇒q”;②命题“綈p⇒綈q”转化为命题“q⇒p”;③命题“綈p⇔綈q”转化为命题“q⇔p”.3.集合法设满足条件p的元素构成集合A,满足条件q的元素构成集合B,则①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②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③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④若A 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⑤若A B,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⑥若A B,且A⊉B,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角度Ⅱ.探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试/题/调/研(题题精选,每题都代表一个方向)4.[多选]“函数f(x)=-x2+2mx在区间[1,3]上不单调”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A.2≤m<3 B.12≤m≤3C.1≤m<3 D.2≤m≤5 2[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必要不充分条件的探求.函数f(x)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m,由已知可得充要条件是1<m <3,由选项判断,命题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可以是12≤m ≤3或1≤m <3.故选BC.角度Ⅲ.由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求参数试/题/调/研(题题精选,每题都代表一个方向)5.[多选]设f (x )是⎝ ⎛⎭⎪⎫x 2+12x 6展开式的中间项,则f (x )≤mx 在区间⎣⎢⎡⎦⎥⎤22,2上恒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 .m ∈[0,+∞)B .m ∈⎣⎢⎡⎭⎪⎫54,+∞C .m ∈⎣⎢⎡⎦⎥⎤54,5D .m ∈[5,+∞)[答案] AB [解析] 易知f (x )=C 36(x 2)3·⎝ ⎛⎭⎪⎫12x 3=52x 3,故f (x )≤mx ⇔m ≥52x 2,x ∈⎣⎢⎡⎦⎥⎤22,2, ∴m ≥⎝ ⎛⎭⎪⎫52x 2max =5.∴m ∈[5,+∞)满足条件,即所求区间应真包含区间[5,+∞).故选AB.6.已知p :⎝ ⎛⎭⎪⎫1-x 32≤4,q :x 2-2x +1-m 2≤0(m >0),且綈p 是綈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答案] [8,+∞) [解析] 由q :x 2-2x +1-m 2≤0,解得1-m ≤x ≤1+m , 所以綈q :A ={x |x >1+m 或x <1-m ,m >0}, 由p :⎝ ⎛⎭⎪⎫1-x 32≤4,解得-3≤x ≤9,所以綈p :B ={x |x >9或x <-3}. 因为綈p 是綈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所以A B . 所以⎩⎪⎨⎪⎧m >0,1-m <-3,1+m ≥9或⎩⎪⎨⎪⎧m >0,1-m ≤-3,1+m >9,即m ≥8或m >8,所以m ≥8.7.[2021湖南浏阳三校联考]设p :实数x 满足x 2-4ax +3a 2<0,a ∈R ;q :实数x 满足x 2-x -6≤0或x 2+2x -8>0.若a <0且綈p 是綈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由p 得(x -3a )(x -a )<0, 当a <0时,3a <x <a .由q 得(x -3)(x +2)≤0或(x +4)·(x -2)>0, 则-2≤x ≤3或x <-4或x >2, 则x <-4或x ≥-2.∴綈p 是綈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设A =(3a ,a ),B =(-∞,-4)∪[-2,+∞), 可知A B ,∴a ≤-4或3a ≥-2, 即a ≤-4或a ≥-23.又∵a <0,∴a ≤-4或-23≤a <0,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4]∪⎣⎢⎡⎭⎪⎫-23,0.方/法/指/导(来自课堂的最有用的方法) 1.根据充分、必要条件求解参数范围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是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组)求解.2.利用充要条件求参数的关注点(1)巧用转化求参数: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解.(2)端点取值慎取舍:在求参数范围时,要注意边界或区间端点值的检验,从而确定取舍. [提醒] 含有参数的问题,要注意分类讨论.题型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角度Ⅰ.全(特)称命题的否定试/题/调/研(题题精选,每题都代表一个方向)1.[2021湖南怀化模拟]命题“∀x ∈N *,x 2∈N *且x 2≥x ”的否定形式是( )A .∀x ∈N *,x 2∉N *且x 2<xB .∀x ∈N *,x 2∉N *或x 2<xC .∃x 0∈N *,x 20∉N *且x 20<x 0 D .∃x 0∈N *,x 20∉N *或x 20<x 0[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由题意可得命题“∀x ∈N *,x 2∈N *且x 2≥x ”的否定为“∃x 0∈N *,x 20∉N *或x 20<x 0”,故选D.2.命题“∀x ∈R ,∃n ∈N *,使得n ≥x 2”的否定形式是( ) A .∀x ∈R ,∃n ∈N *,使得n <x 2 B .∀x ∈R ,∀n ∈N *,使得n <x 2 C .∃x ∈R ,∃n ∈N *,使得n <x 2 D .∃x ∈R ,∀n ∈N *,使得n <x 2[答案] D [解析] 根据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的概念可知选D.方/法/指/导(来自课堂的最有用的方法)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1.改写量词确定命题所含量词的类型,省去量词的要结合命题的含义加上量词,再对量词进行改写. 2.否定结论对原命题的结论进行否定. 3.“双量词”命题的否定叙述“对于∀t ∈D 1,∃x 0∈D 2,满足条件p (t ,x 0)”其否定叙述为“∃t 0∈D 1,对于∀x ∈D 2,满足条件綈p (t 0,x )”,如本例2中出现的形式.角度Ⅱ.全(特)称命题的真假判断试/题/调/研(题题精选,每题都代表一个方向) 3.下列四个命题:p 1:∃x 0∈(0,+∞),⎝ ⎛⎭⎪⎫12x 0<⎝ ⎛⎭⎪⎫13x 0;p 2:∃x 0∈(0,1),log 12x 0>log 13x 0;p 3:∀x ∈(0,+∞),⎝ ⎛⎭⎪⎫12x >log 12x ;p 4:∀x ∈⎝ ⎛⎭⎪⎫0,13,⎝ ⎛⎭⎪⎫12x <log 13x .其中真命题为( ) A .p 1,p 3 B .p 1,p 4 C .p 2,p 3D .p 2,p 4[答案] D [解析] 对于p 1,当x 0∈(0,+∞)时,总有⎝ ⎛⎭⎪⎫12x 0>⎝ ⎛⎭⎪⎫13x 0成立,故p 1是假命题;对于p 2,当x 0=12时,有1=log 1212=log 1313>log 1312成立,即log 1212>log 1312,故p 2是真命题;对于p 3,结合指数函数y =⎝ ⎛⎭⎪⎫12x 与对数函数y =log 12x 在(0,+∞)上的图象(如图1)可以判断p 3是假命题;对于p 4,结合指数函数y =⎝ ⎛⎭⎪⎫12x 与对数函数y =log 13x 在⎝ ⎛⎭⎪⎫0,13上的图象(如图2)可以判断p 4是真命题.综上可知,真命题为p 2,p 4,故选D.4.下列各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x ∈R,1-x 2<0 B .∀x ∈N ,x 2≥1 C .∃x 0∈Z ,x 30<1D .∃x 0∈Q ,x 20=2[答案] C [解析] 分别对选项中的不等式求解,依次判断是否正确即可.对于选项A,1-x 2<0,即x >1或 x <-1,故A 不正确;对于选项B ,当x =0时,x 2=0<1,故B 不正确;对于选项D ,x =±2为无理数,故D 不正确;对于选项C ,当x =0时,x 3=0<1,故C 为真命题,故选C.5.[多选]已知直线l :y =k (x -1),圆C :(x -1)2+y 2=r 2(r >0),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k ∈R ,l 与C 相交 B .∃k ∈R ,l 与C 相切 C .∀r >0,l 与C 相交D .∃r >0,l 与C 相切[答案] AC [解析] 直线l :y =k (x -1)经过定点(1,0), 圆C :(x -1)2+y 2=r 2(r >0)的圆心为(1,0),半径为r , ∴直线l 经过圆C 的圆心,∴∀k ∈R ,l 与C 相交,∀r >0,l 与C 相交.∴AC 正确.解/题/感/悟(小提示,大智慧)由于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原命题与其否定的真假相对,因此涉及特称命题为假命题时,常转化为全称命题为真命题后求解.全称命题为真,常转化为恒成立问题,特称命题为真,常转化为有解问题.角度Ⅲ.根据全(特)称命题的真假求参数试/题/调/研(题题精选,每题都代表一个方向)6.若f (x )=x 2-2x ,g (x )=ax +2(a >0),∀x 1∈[-1,2],∃x 0∈[-1,2],使g (x 1)=f (x 0),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 ⎛⎦⎥⎤0,12 [解析] f (x )=x 2-2x ,在x ∈[-1,2]内的值域为[-1,3],g (x )=ax +2(a >0)在x ∈[-1,2]内的值域为[-a +2,2a +2].由条件可知:[-a +2,2a +2]⊆[-1,3].从而:⎩⎪⎨⎪⎧-a +2≥-1,2a +2≤3,∴0<a ≤12. 7.已知f (x )=ln(x 2+1),g (x )=⎝ ⎛⎭⎪⎫12x -m ,若对∀x 1∈[0,3],∃x 2∈[1,2],使得f (x 1)≥g (x 2),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14,+∞ [解析] 当x ∈[0,3]时,f (x )min =f (0)=0,当x ∈[1,2]时,g (x )min =g (2)=14-m ,由题意得f (x )min ≥g (x )min ,得0≥14-m ,所以m ≥14.8.[2021河南安阳调研]已知p :∀x ∈[1,2],x 2-a ≥0,q :∃x 0∈R ,使x 20+2ax 0+2-a =0.若命题“p 且q ”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a |a ≤-2或a =1} [解析] 由x 2-a ≥0,得a ≤x 2.又x ∈[1,2],∴x 2∈[1,4],∴a ≤1,∴若命题p 是真命题,则a ≤1;要使命题q 为真命题,则有Δ=4a 2-4(2-a )≥0,即a 2+a -2≥0,解得a ≥1或a ≤-2.∵命题“p 且q ”是真命题,∴p ,q 同时为真,∴⎩⎪⎨⎪⎧ a ≤1,a ≥1或a ≤-2,解得a ≤-2或a =1,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a ≤-2或a =1}.解/题/感/悟(小提示,大智慧)根据全(特)称命题真假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时,常采用分离参数法(1)∀x ∈D ,不等式p (a ,x )≥0恒成立,分离出参数a 后转化为a ≥f (x )[或a ≤f (x )]恒成立,进而转化为a ≥f (x )max [或a ≤f (x )min ].(2)∃x ∈D ,不等式p (a ,x )≥0有解,求参数,也常分离参数后,化为a ≥f (x )[或a ≤f (x )]有解问题,从而转化为a ≥f (x )min [或a ≤f (x )max ].(3)形如:“对∀x 1∈A ,都存在x 2∈B ,使得g (x 2)=f (x 1)成立”,问题转化为两值域间的包含关系:{y |y =f (x )}⊆{y |y =g (x )}.(4)形如:“对∀x 1∈A ,都存在x 2∈B ,使得f (x 1)<g (x 2)成立”,问题转化为两函数最值间的关系:f (x )max <g (x )max . 提醒 完成限时跟踪检测(二)。
高考必考热点2---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判断⏹近五年高考全国卷定势分析从命题角度分析:(1)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每年高考必考,题型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高考主要通过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来考查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阿伏伽德罗定律、气体摩尔体积,或以物质的量为核心在元素化合物、化学理论方面进行的相关计算从答题角度分析:命题者往往有意设置一些陷阱,增大试题的区分度,陷阱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k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氯仿)、CCl4等。
③物质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O3为三原子分子,白磷(P4)为四原子分子等。
④氧化—还原反应:考查指定物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常设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被氧化、被还原、电子转移(得失)数目方面的陷阱。
如Fe与氯气反应,Fe、Cu与硫反应,氯气与NaOH或H2O反应,Na2O2与CO2或H2O反应等。
⑤电离、水解:考查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数目或浓度时常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方面的陷阱。
⑥特例:NO 2存在着与N 2O 4的平衡。
提分必备关键点1、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①标况下气体所含分子数为N A ×4.22V 个,此公式适用于标况下的气体非标况下不能用,但此气体可以是纯净气体 也可以是混合气体②若给出的是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则求微粒数与外界条件无关③标况下:H 2O ,SO 3,HF ,己烷,辛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HCHO ,苯为液态或固态等不适用此公式。
2、要注意物质的组成形式: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单原子分子:稀有气体( He 、Ne 、Ar )双原子分子:O 2、N 2、H 2、NO多原子分子:NH 3、O 3、CH 4、CO 2、P 4例:1mol 氦气含氦原子数为2N A ( )常温下48g O 3 含氧原子数为3N A ( )3、要注意晶体结构:(1)P 4( 白磷 ):1mol 白磷含4mol 磷原子、6molP -P 键(2) SiO 2 晶体:1mol 硅原子形成4mol Si -O 键,需要2mol O 与之成键(3)金刚石晶体:1mol 金刚石中含有2molC-C 键(4)石墨:1mol 碳形成3molC -C 键例:31g 白磷含0.25N A 白磷分子1.5N A 个P -P 键 ( )在SiO 2 晶体中1mol 硅原子与2N A 个氧原子形成共价键 ( )4、要注意微粒种类:所求微粒个数与微粒种类必须一一对应例:标况下22.4L O2所含氧原子为N A()1L 0.2mol/L Ba( NO3)2溶液中微粒数等于0.6N A ()因为应大于0.6Na,还有 H2O 的电离5、要注意特殊物质摩尔质量:D2O:20g/mol 18O2:36g/mol Na 37Cl :60 1H:1 2D:2 3T:36、要注意氧化还原中电子转移:(1)1mol Na2O2与CO2与H2O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2) Cu + S Cu2S 6.4g Cu与足量S反应铜失0.1N A个电子(3)1molFe与足量氯气反应转移电子3mol(4)1molCl2与足量铁完全反应转移电子2mol1molCl2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1mol7、要注意可逆过程和化学平衡:如:2NO2N2O4则标况下4.6g NO2小于2.24L⏹解题策略:要正确解答本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
第10章第1节 电离平衡1.能用化学用语正确表示电离平衡,能通过实验证明水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能举例说明电离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从电离、离子反应、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溶液的性质,如酸碱性、导电性等。
3.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能正确测定溶液pH,能调控溶液的酸碱性。
能选择实例说明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4.能综合运用离子反应、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实际问题。
1.本节主要考查内容有:(1)强、弱电解质的判断与比较;(2)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3) 电离平衡以及溶液的导电性的变化等;(4)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及应用。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难度适中。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复习时注意与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的知识结合理解。
注意电离平衡常数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异同。
内容索引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第二环节 关键能力形成第三环节 核心素养提升第一环节 必备知识落实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筛查1.电离平衡的建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温度、浓度)下,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保持不变时的状态。
平衡建立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
2.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特征3.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1)内因: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浓度、温度、加入试剂等。
以0.1 mol·L-1 CH3COOH溶液为例,CH3COOH CH3COO-+H+(ΔH>0),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电离平衡的移动。
特别提醒(1)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并不是都减小,如c(OH-)是增大的。
(2)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不一定减小,电离程度也不一定增大,如稀醋酸中加入冰醋酸。
知识巩固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强电解质的稀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稀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
查补易混易错点06 内外力作用与板块运动内外力作用与板块运动是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外力作用的风化、侵蚀、搬用和堆积作用,内力作用和板块运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时与自然地理其他知识点关联密切。
能够提升学生运用自然地理原理说明一些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综合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是高考高频考点,2022年湖北高考的第16题,2022年山东高考的第18题等都对内外力作用进行了考查。
易错01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如下表所示: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2.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易错02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形态及其分布地区2.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①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①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易错03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岩浆:三进一出;岩浆岩:一进三出;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2.判断箭头含义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指向岩浆的箭头——熔化,是内力作用。
易错03 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
如下表所示: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在大洋板块上形成海沟;在大一、选择题(2022·河北·高考真题)小明多次随老师赴太行山某溶洞研学基地考察。
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离子交换膜的分析与应用目 录1 2【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2考点一 “单膜”池 2考点二 “双膜”池 10考点三 “多膜”池 12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131.隔膜的作用 132.离子交换膜的类型 133.离子交换膜类型的判断 14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15 题型一 “单膜”池 15 题型二 “双膜”池 27 题型三 “多膜”池 32考点一“单膜”池1.(2023•湖北省选择性考试,10)我国科学家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解池,实现了海水直接制备氢气技术的绿色化。
该装置工作时阳极无Cl2生成且KOH溶液的浓度不变,电解生成氢气的速率为x mol·h-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B.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C.电解时海水中动能高的水分子可穿过PTFE膜D.海水为电解池补水的速率为2x mol·h-1【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该装置为电解水制取氢气的装置,a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为电解池的阳极,b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电解池的阴极,阴极反应为2H2O+2e-=H2↑+2OH-,阳极反应为4OH--4e-=O2↑+2H2O,电池总反应为2H2O2H2↑+O2↑。
A项,b电极反应式为b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故A正确;B项,该装置工作时阳极无Cl2生成且KOH浓度不变,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为保持OH-离子浓度不变,则阴极产生的OH-离子要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即离子交换膜应为阴离子交换摸,故B正确;C项,电解时电解槽中不断有水被消耗,海水中的动能高的水可穿过PTFE膜,为电解池补水,故C正确;D项,由电解总反应可知,每生成1molH2要消耗1molH2O,生成H2的速率为x mol·h-1,则补水的速率也应是x mol·h-1,故D错误;故选D。
高考题考查的知识点总结在我国教育体制中,高考是每个学生都不可避免的一道坎。
高考题的出现,旨在考查学生对各科目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为了更好地备战高考,学生们需要全面了解高考题考查的知识点,下面将从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四个科目的角度进行总结。
一、语文1. 语法知识:高考语文试题中,语法知识的考察较为常见。
这包括句子成分、句型结构、动词时态和语态、并列句和复合句等。
2. 文学常识:高考中经常出现文学作品导读、诗歌欣赏和文言文阅读题目。
对常见的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了解非常重要。
3. 阅读理解:高考语文试卷中,阅读理解题是必考内容。
理解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文本的整体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二、数学1. 知识点掌握:高考数学试题常考查数列、函数以及平面几何等知识点。
学生需要熟悉这些知识点的定义、性质和解题方法。
2. 证明能力:高考数学试题中,证明题占据一定的分值比例。
学生需要掌握数学定理的证明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具体问题中。
3. 解题思路:高考数学试题中,常会出现考察学生解题思路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题目。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能够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英语1. 单词和短语:高考英语试题中,对单词和短语的考查较为普遍。
学生需要掌握常见单词的拼写、词义和用法,以及常见短语的表达方式。
2. 阅读技巧:高考英语试题中的阅读理解题是必考内容。
学生需要具备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推断出信息、找出关键细节等。
3. 语法和句子结构:高考英语试题中,语法和句子结构的考察是常见的。
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语法规则和多种句子结构的用法。
四、科学1. 基础概念:高考科学试题中,基础概念的考查是常见的。
学生需要熟悉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基础概念、规律和实验方法。
2. 物理和化学计算:高考科学试题中,物理和化学计算题是经常出现的。
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物理和化学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能够解决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