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探究欧姆定律沪粤物理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65
探究欧姆定律课程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2.会同时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4.学会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一、导入新课情境:电灯泡的灯丝很少有正在发光时突然烧断的,通常是在开灯的瞬间,灯丝被烧断,电灯不亮了.这是什么原因?学过本节之后,你就知道了.二、备课要点1.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2.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重点:对欧姆定律的理解.难点: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其应用.三、知识点击1.电流跟电压的关系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是: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注意:在理解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1)这里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我们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的是同一导体的电压和电流,不能拿一个导体中的电流和另一导体上的电压成正比.(2)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一个逻辑关系的问题,电流、电压都是物理量,有各自的物理意义,物理量之问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这里的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通了电流才加了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2.电流跟电阻的关系通过实验可以总结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是: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汪意:同样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即使导体中不通电流,它的电阻也不会改变,更不会因为导体中电流的增大或减小而使它的电阻发生改变.3.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j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U——电压——伏特(V) I--电流一一安培(A) R--电阻——欧姆(Q)公式的物理意义:(1)欧姆定律的公式表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导体中的电流也增大几倍;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大几倍,其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2)由欧姆定律的公式汪意:这两个公式并非欧姆定律的内容,切勿混淆.U = IR: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它的电流与其电阻的乘积.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其通过的电流的比值.注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的大小和电流的大小无关,因此对于某…电路或某一导体来说,u与I的比值不变.即使导体未连入电路,两端未加电压,其电阻还是客观存在的,如果题目中没有特别的说明,每个导体的电阻可认为是不变的。
第十二章12.1怎样认识电阻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电阻及其单位。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试验、对比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电压。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电阻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重、难点:1、电阻的大小因素。
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阻丝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导体……绝缘体……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试验:两段导体分别接入电路,观察灯泡的亮度结果:不同的电阻丝,灯泡的亮度不同。
进行新课: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符号:R单位:欧姆(欧)(Ω)其他单位:千欧(kΩ)兆欧(MΩ)1kΩ=1000Ω 1MΩ=106Ω例:(2)、一种元件:电阻器,符号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学生讨论:教师总结:a、材料b、长度:长度越长,电阻越大c、横截面积:学生阅读:13页表格,了解电阻的属性。
学生阅读:半导体、超导现象(教师可进行一定解释)3、变阻器:电位器、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符号(1)、结构:实物观察(2)、原理: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3)、作用:(4)、使用:学生试验: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注意问题: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电阻的大小如何判断?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本后练习。
滑动变阻器的大小判断应画示意图进行分析。
11.2探究欧姆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2、过程和方法●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
重、难点:利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
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通过讲解上一节课的练习纸复习前面所学知识。
12.2 探究欧姆定律学习目标1、经历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一段导体中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过程;2、理解欧姆定律及公式3、能够根据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预习提纲1.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关系;(2)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关系。
2.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跟导体的电阻成。
(2)公式:,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及单位是:U表示、单位;R表示、单位;I表示、单位。
学习过程一、提出问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发生变化时,电路中的电流就会发生变化,对此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二、猜想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你认为电流跟电压和电阻可能存在什么关系,谈谈你的看法?三、设计实验问题一: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应采用什么方法?问题二: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不变,改变,观察变化。
问题三: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不变,改变,观察变化。
问题四:实验器材应如何选择?四、进行实验(一)探究R一定时,I与U的关系。
问题一:在探究保持电阻不变,电流跟电压关系时,画出你的电路图,并把图12—11实物图连接起来。
问题二: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闭合开关之前滑片应置于位置上。
问题三:本实验滑动变阻的作用是。
问题四:要得到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应记录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
画出实验表格。
问题五: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若电压表示数不改变,且示数较大,原因是什么?若示数较小呢?问题六;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其原因何在?问题七: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移动滑片电流表示数改变,其原因是什么?(二)探究U一定,I与R的关系问题一:画出电路图,连接实物图问题二:你如何做到保持U一定问题三:本实验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问题四:要得到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应记录几次电流和电阻值,画出实验表格五、进行论证得出结论分析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保持电阻不变,电流跟电压成关系。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一)电阻1.电阻的概念: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符号: R .国际单位:欧姆. 常用单位:千欧、兆欧.换算:1MΩ=1000kΩ 1 kΩ=1000Ω2.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3.电阻的分类:(1(2①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结构示意图:②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③使用方法: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 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④铭牌:如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⑤作用:①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优缺点: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注意:①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②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二)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数学表达式:I=U/R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②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三者单位依次是 A 、V 、Ω(三)伏安法测电阻1.原理:I=U/R2.电路图:3.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 ,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③算出三次Rx 的值,求出平均值.(四)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字母:R=R 1+R 2+R 3+……Rn理解:把n 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特例: n 个相同的电阻R 0串联,则总电阻R=nR 0 .2.分压定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字母:U 1/U 2=R 1/R 2 .(五)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阻: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字母表达:1/R=1/R 1+1/R 2+1/R 3+……1/Rn理解:把n 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特例: n 个相同的电阻R 0并联,则总电阻R=R 0/n . 求两个并联电阻R 1、R 2的总电阻R= 2.分流定律: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字母表达:I 1/I 2= R 2/R 1(六)半导体与超导体1.半导体:导电性能 介于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2.超导体: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物质的 电阻 会完全消失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物体叫超导体,超导体 没有 (有/没有)电阻.R 1R 2 R 1+R 2。
九年级物理同步辅导 第1页(共4页)(完整)(粤教沪科版)初三物理第12章欧姆定律A(word 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粤教沪科版)初三物理第12章欧姆定律A(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粤教沪科版)初三物理第12章欧姆定律A(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九年级物理同步辅导 第2页(共4页)2010一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单元同步辅导(三)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一、单项选择题。
共21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答案,选对的得3分,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电阻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长导线的电阻比短导线的电阻大B 、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大C 、铁导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D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阻碍电流的性质2.一根铜导线和一根铁丝的横截面积相同,电阻也相等,则它们的长度关系是 【 】A 、铜丝比铁丝长B 、铜丝比铁丝短C 、铜丝和铁丝一样长D 、无法判断 3.用久了的灯泡和新汀泡相比,由于钨的升华,灯丝变细,则灯丝的电阻将 ( )A 、不变B 、变小C 、变大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4.在图12—1中,当滑片P 左移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是 【 】5.如图12—2,闭合开关S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左移时灯的亮度及错误!表的示数各如何变化? ( )A 、灯变亮,错误!示数变小B 、灯变亮,错误!示数变大C 、灯变暗,错误!示数变小D 、灯变暗,错误!示数变大6.关于计算电阻的公式R=IU,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 、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当导体中没有电流时,导体的电阻就为零D 、导体中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的电流无关 7.把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 1和R 2串联,则总电阻【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