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台州市高中化学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考查知识点分析

浙江省台州市高中化学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考查知识点分析

浙江省台州市高中化学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考查知识点分析
浙江省台州市高中化学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考查知识点分析

高中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说明: 42小题共计100分,其中1-29小题每题2分共,30-42小题每题4分)

1. 将过氧化钠放入氯化亚铁溶液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将氧化亚铁放入酸性(硫酸)高锰酸钾溶液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将大量的硫化氢气体通入氯化铁、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写出化学方程式。

4. 写出在镁离子形成的暂时硬水中加入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在30mL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与10mL0.5mol/L明矾溶液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写出通入二氧化碳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 将氢氧化钠加入硝酸铝溶液中,得澄清溶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 黑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写出爆炸燃烧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 写出氯气通入水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9 写出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0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 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S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 硫与氢氧化钾溶液共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 在纺织和造纸工业上,用硫代硫酸钠作脱氯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 写出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5. 在一定条件下,用氨将氮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还原为无毒的氮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6. 将10mL2mol/L的磷酸溶液与40mL1mol/L的NaOH溶液混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 写出工业上生产过磷酸钙(普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8. 写出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的生成物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 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氟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氟化钠、水和一种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 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同时通入足量水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写出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2、若要从含有Fe2+、I-、Cl-的混合溶液中,只除去I-,而Fe2+和Cl-不被氧化,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某物

质可达到此目的,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3、在金属锌和某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的反应中,如有3.6gHNO 3被还原,则未被

还原的HNO 3质量应是32.4g 。写出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氯化铵常用作焊药,在焊接铜器时用氯化铵除去铜器表面的氧化铜以便焊接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实验室制Cl 2若无MnO 2时可用KClO 3与浓HCl 反应制取,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6.写出用湿润的硝酸铅试纸检验硫化氢气体存在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7.海波(大苏打)与稀硫酸反应有刺激气味的气体和淡黄色的沉淀生成,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8. 要除去FeCl 3溶液中所含的FeCl 2 在考虑减少污染,又不引进其他杂质的条 件下所发生的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9.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KOH OCN 2)(2 (2) ?+24MnO HCN

31.用1L1mol/LNaOH 溶液吸收35.2克2CO 气体,溶液中-23CO 与-3HC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写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2.S x 2-跟BrO 3-在碱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S x 2- + BrO 3- + OH - —— SO 42- + Br - + H 2O

又知BrO 3-与OH -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96,配平此反应方程式。

33.用离子—电子配平下列方程式:

<1> -+--+→+242234SO Mn SO MnO

(酸性介质) <2> O H CrO O H OH Cr 224224)(+→+-- (碱性介质)

34.人们首次制得高溴酸盐是在1968年,它的化学方程式是:

Xe HF NaBrO XeF NaBrO ________________423++→++。

其后有人用如下反应也可制得高溴酸盐:

O H F BrO F BrO 2423__________++→++--

试在上面反应式中横线上填入相应微粒化学式和配平方程式系数。

35.配平Cl 2+AgF+H 2O -AgClO 3+AgCl+HF+O 2时有无穷多组系数,如5,10,5-1,9,10,1或7,14,7-1,

13,14,2;……。若H 2O 前面的系数为11,写出配平后的系数 若a ,b ,c ……为任意自然数,试用字母配平方程式,并能反映出所有情况:

36.在春夏之交的夜晚,墓地周围常出现“鬼火”,即磷火,这是尸骨中的

Ca 3P 2与水反应生成PH 3,PH 3自燃的结果。写出Ca 3P 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

PH 3发生自燃的化学方程式:

37.虽然氟元素早在1810年就被发现,但170多年来化学家试图用化学方法制取单质氟的尝试一直未获

成功,直到1986年Karl christe 终于由HF 制得2F 。他提出的三步反应如下,试将它们完成并配平。

(1) +→+++62224MnF K O H HF KF KMnO

(2) +→+55SbF HF SbCl

(3)236562F MnF KSbF SbF MnF K ++→+

38.A .B .C 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他们各有两种元素组成。X 、Y 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

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提示化合物A 、B 可能都两种不同的物质)

写出X 与化合物B 可能发生的反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B 与化合物A 可能发生的反应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单质溴可采用如下方法: (1)向海水中通入2Cl 将海水中溴化物氧化,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向上述混和液中吹入热空气,将生成的溴吹出,用纯碱溶液吸收,其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2)所得溶液用H 2SO 4酸化,使NaBr 、NaBrO 3中的溴转化为单质溴,再用有机溶剂提取溴后,还可得到副产品Na 2SO 4。这一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得到的溴中还混有少量2Cl ,怎样除去,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根据《本草纲目》有关记载:“水银乃至阴之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加以盐、(明)矾而为轻粉(Hg 2Cl 2),

加以硫磺升而为银朱”。写出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41.带有FeS 沉淀的潮湿滤纸不能扔在垃圾桶里,因为潮湿的FeS 在空气中被氧化时,不断有热量放出,并有易燃物质产生,另一产物是红棕色固体,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市场上出现一种CO 检测器,其外观象一张塑料信卡,正中有一个直径不到2cm 的小窗口,露出橙红色固体物质,若发现橙红色转为黑色,且在短时间不复原,表明室内CO 的浓度超标,有中毒危险,CO 不超标时,橙红色也会变黑,但很快就会复原,已知检测器中的化学成份是亲水性的硅胶、CaCl 2、固体酸

H 2[Si(Mo 2O 7)6].28H 2O 、CuCl 2.2H 2O 和PdCl 2.2H 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常温下CO可使PdCl2溶液中变黑,这个反应十分灵敏,可做检测CO之用,写出CO和PdCl2.2H2O反

应生成钯黑Pd、CO2、H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当室内CO不超标时橙红色也会变黑却很快复原,这时生成的Pd与检测器中CuCl2.2H2O反应生成CuCl,

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 检测器中CuCl2被还原成.CuCl后,因亲水的硅胶提供水,反应生成HCl,以后吸收空气中的O2,故CuCl 被氧化而恢复原状,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4FeCl2 + 4Na2O2 + 6H2O = 4Fe(OH)3↓+ 8NaCl + O2↑

2.10FeO + 2KMnO4 + 18H2SO4 = 5Fe2(SO4)3 + K2SO4 + 2MnSO4 + 18H2O

3.2FeCl3 + H2S = 2FeCl2 + S↓+ 2HCl

CuCl2 + H2S = CuS↓+ 2HCl

4.Mg(HCO3)2 + 2Ca(OH)2 = Mg(OH)2↓+ 2CaCO3↓+ 2H2O

5.NaOH + CO2 = NaHCO3;

NaAlO2 + CO2 + 2H2O = Al(OH)3↓+ NaHCO3

6.4NaOH + Al(NO3)3 = NaAlO2 + 3NaNO3 + 2H2O

7. 2KNO3 + 3C + S = K2S + N2↑+ CO2↑

8. Cl2+H2O = H++HClO+Cl-

9 SO2+ Br2+2 H2O= 4H++ SO42- + 2Br-

10. 2H++SO42-+Ba2++2OH-= BaSO4+2H2O

11. 2HCO3-+ SO2 = CO2+SO32- +H2O(或 HCO3-+ SO2 = CO2+HSO3- )

12. 6KOH + 3S = 2K2S + K2SO3 + 3H2O

13. Na2S2O3 + 4Cl2 +5 H2O = Na2SO4 + H2SO4 + 8HCl

14.4NH3 + 3O2点燃

===== 2N2 + 6H2O

15. 6NO2 + 8NH3催化剂

========== 7N2 + 12H2O;6NO + 4NH3

催化剂

==========5N2 + 6H2O

16. 2NaOH + H3PO4 = Na2HPO4 + 2H2O

17. Ca3(PO4)2 + 2H2SO4 = Ca(H2PO4)2 + 2CaSO4

18.2Na2O2 + 2CO2 = 2N2CO3 + O2

19.2F2 + 2NaOH = 2NaF + H2O + OF2

20. 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

21. ICl+H2O = HIO+HCl

22.2FeCl 3+2HI 2FeCl 2+I 2

+2HCl 23. O 3H NO NH )4Zn(NO 10HNO 4Zn 234233++=+

24. 4CuO+2NH 4Cl=3Cu+CuCl 2+N 2+4H 2O

25.KClO 3+6HCl=KCl+3Cl 2+3H 2O ;

26. Pb 2++H 2S=S+2H +

27. Na 2S 2O 3+ H 2SO 4=Na 2SO 4+ S+ SO 2+H 2O

28. 2H ++2Fe 2++ H 2O 2=2Fe 3+

+H 2O

29. Al 3++3NH 3.H 2O = Al(OH)3 + 3NH 4+ 30. (1)O H KOCNO KOCN KOH OCN 222)(++=+

(2) O H CN OH Mn MnO HCN 22222)()(4++?+

31.O H NaHCO CO Na CO NaOH 23322345++=+

32. 3.16. 24. 15. 16. 12

33.(1)O H Mn SO H SO MnO 2224234325652++=+++-+--

?????+=+-+=++-++-O

H SO O H e x O H Mn H e MnO x 2242-2322422SO 5485 2 (2) O H CrO OH O H OH Cr 2242248223)(2+=++---

?????=+++=+-+---O

H H e O H O H C r O OH e OH Cr 2222244222443)( ①x2+②x 可解:

34. 1,1,O H 2, 1,2,1;

1,1,-

OH 2, 1,2,1

35.10,22,11 — 3,19,22,1; 11,22,11 — 1,21,22,4

(3a +2b)Cl 2+(6a +4b)AgF +(3a +2b)H 2O == aAgClO 3+(5a +4b)AgCl +(6a +4b)HF +bO 2

考查一个反应有多种配平的实质原因。将两个单一的反应按不同比例加合在一起就导致了配平的不定性。3Cl 2+6AgF +3H 2O == aAgClO 3+5AgCl +6HF ;2Cl 2+4AgF +2H 2O == 4AgCl +4HF +bO 2。应会解3a +2b =11的正整数解。

36.()↑+=+322232PH OH 3Ca O 6H P Ca 4323PO H 2O PH =+

37.(1)O H O MnF K O H HF KF KMnO 226222483231022+↑+=+++

(2)HCl SbF HF SbCl 5555+=+

(3)↑++=+2365622442F MnF KSbF SbF MnF K

38. 2H 2S+3O 2=2SO 2+ 2H 2O 4NH 3 + 5O 2=4NO+6H 2O

2H 2S+ SO 2=3S+2H 2O 4NH 3 + 6NO =5N 2+6H 2O

39.Cl 2+2Br -=Br 2+2Cl

- 3Na 2CO 3+3Br 2=5NaBr+NaBrO 3+3CO 2

5NaBr+NaBrO 3+3H 2SO 4=Br 2+3Na 2SO 4+3H 2O

Cl 2+2Br -=Br 2+2Cl

-

40. HgS +O 2==Hg +SO 2

12Hg +12NaCl +4KAl(SO 4)2+3O 2==6Hg 2Cl 2+6Na 2SO 4+2K 2SO 4+2Al 2O 3

Hg +S==HgS 考查语文知识和提取信息写方程式的能力,了解Hg 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41. FeS+3O 2+3H 2O=Fe 2O 3+4S+2Fe(OH)3

42. (1)CO+PdCl 2.2H 2O=Pd+CO 2+2HCl+ H 2O

(2) Pd+2CuCl 2.2H 2O=2CuCl+PdCl 2.2H 2O

(3) 4CuCl+4HCl+ H 2O+O 2=4 CuCl 2.2H 2O

大学部分无机化学方程式

稀有气体 O2 + PtF6 === O2+PtF6- 是深红色固体 Xe + PtF6 === Xe+PtF6- 是橙黄色固体,首次合成第一个稀有气体的化合物 Xe(g) + F2(g) === XeF2(g) (Xe过量) Xe(g) + 2F2(g) === XeF4(g) (Xe:F2=1:5) Xe(g ) + 3F2(g) === XeF6(g) (Xe:F2=1:20) XeF2 + 2OH- === XeF6(g) + 1/2O2 + 2F- + H2O XeF2在碱性溶液中迅速水解 1 XeF2水解:.2XeF 2 + 2H2O === 2Xe + o2 + 4HF 2 XeF2水解:. 3 XeF2 + 6H2O ===XeO3 + 2Xe + 3/2O2 + 12HF 2=1+3 3. XeF6水解:XeF6 + 3H2O===XeO3 + 6HF NaBrO3 + XeF2 + H2O===NaBrO4 + 2HF + Xe XeF2首次做氧化剂成功 XeF4 + 2Hg===Xe + 2HgF2 XeF4 + Pt===Xe + PtF4 2XeF6 + 3SiO2===2XeO3 + 3SiF4 不能用玻璃和石英器皿装XeF6 XeF2 + H2===Xe + 2HF XeF2(s) + SbF5(L)=== [XeF ]+ [SbF6 ]- ﹙S﹚ XeO3 + OH-===HXeO4- 在水中XeO3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在碱性溶液中主要以HXeO4- 存在 2HXeO4- + 2OH-===XeO64- + Xe + O2 + 2H2O HXeO4- 会缓慢的发生歧化 XeF2 + 2HCl===Xe + Cl2 + 2HF XeF2 + 2KI===Xe + I2 + 2KF 卤素 3Cl2 + 2Fe===2FeCl3 I2 + H2S===S + 2HI I2 + H2SO3 + H2O===H2SO4 + 2HI Fe2+不与I2反应 X2 + H2O===2H+ + X- + 1/2O2 F2的水解 X2 + H2O===H+ + X- + HXO Cl2,Br2,I2的水解 2F2 + H2O===2HF + 1/2O2 F2与水发生猛烈反应放出O2 2HI + 1/2O2===I2 + H2O 将O2通入碘化氢溶液有I2析出 Cl2 + 2OH-===Cl- + ClO- + H2O 室温下 3Cl2 + 5OH-===6Cl- + ClO- + H2O 70摄氏度 Br2 + 2OH-===Br- + Bro3- + H2O 0摄氏度 3Br2 + 6OH-===5Br- + Bro3- + 3H2O 20摄氏度 3I2 + 6OH-===5I- + IO3- + 3H2O 0摄氏度定性反应 X2 + 2OH-===X- + OX- + H2O 3OX-===2X- + XO3- Cl2 + H2O===HClO + HCl Cl2的歧化反应 (少)IO3- + 3HSO3-===I- + 3SO42- + 3H+ (过)IO3- + 5I- + 6H+===3I2 + 3H2O 2NaBr + 3H2SO4 (浓)===Br2 + 2NaHSO4 + SO2 + 2H2O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习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例如 1 mol H2 (g)燃烧,生成 1 mol H2O(g), 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 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 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 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 ,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 ,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 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 运输; 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 成本高. 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 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5. 柱状图略.关于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学生可以自由设想.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在生产中节约使用原材料,加强废旧钢铁,铝,铜,锌,铅,塑料器件的回收利用,均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措施. 6. 公交车个人耗油和排出污染物量为私人车的1/5,从经济和环保角度看,发展公交车更为合理.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 C(s)+O2 (g) == CO2 (g) H=-393.5 kJ/mol 2.5 mol C 完全燃烧,H=2.5 mol×(-393.5 kJ/mol)=-983.8 kJ/mol 2. H2 (g)的燃烧热H=-285.8 kJ/mol 欲使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得到1 000 kJ 的热量,需要H2 1 000 kJ÷285.8 kJ/mol=3.5 mol 3. 设S 的燃烧热为H S(s)+O2 (g) == SO2 (g) 32 g/mol H 4g -37 kJ H=32 g/mol×(-37 kJ)÷4 g =-296 kJ/mol 4. 设CH4的燃烧热为H CH4 (g)+O2 (g) == CO2 (g)+2H2O(g) 16 g/mol H 1g -55.6 kJ H=16 g/mol×(-55.6 kJ)÷1 g =-889.6 kJ/mol 5. (1)求3.00 mol C2H2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C2H2 (g)+5/2O2 (g) == 2CO2 (g)+H2O(l) 26 g/mol H 2.00 g -99.6 kJ H=26 g/mol×(-99.6 kJ)÷2.00 g =-1 294.8 kJ/mol Q=3.00 mol×(-1 294.8 kJ/mol)=-3 884.4 kJ≈-3 880 kJ (2)从4题已知CH4的燃烧热为-889.6 kJ/mol,与之相比,燃烧相同物质的量的C2H2放出的热量多. 6. 写出NH3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NH3 (g)+5/4O2 (g) == NO2 (g)+3/2H2O(g) 将题中(1)式乘以3/2,得: 3/2H2 (g)+3/4O2 (g) == 3/2H2O(g) 3/2H1=3/2×(-241.8 kJ/mol) =-362.7 kJ/mol 将题中(2)式照写: 1/2N2 (g)+O2 (g) == NO2 (g) H2=+33.9 kJ/mol 将题中(3)式反写,得NH3 (g) == 1/2N2 (g)+3/2H2 (g) -H3=46.0 kJ/mol 再将改写后的3式相加,得: 2 7. 已知1 kg 人体脂肪储存32 200 kJ 能量,行走1 km 消耗170 kJ,求每天行走5 km,1年因此而消耗的脂肪量: 170 kJ/km×5 km/d×365 d÷32 200 kJ/kg=9.64 kg 8. 此人脂肪储存的能量为4.2×105 kJ.快速奔跑1 km 要消耗420 kJ 能量,此人脂肪可以维持奔跑的距离为:4.2×105 kJ÷420 kJ/km=1 000 km 9. 1 t 煤燃烧放热2.9×107 kJ 50 t 水由20 ℃升温至100 ℃,温差100 ℃-20 ℃=80 ℃,此时需吸热: 50×103 kg×80 ℃×4.184 kJ/(kg℃)=1.673 6×107 kJ 锅炉的热效率=(1.673 6×107 kJ÷2.9×107 kJ)×100% =57.7% 10. 各种塑料可回收的能量分别是: 耐纶5 m3×4.2×104 kJ/m3=21×104 kJ 聚氯乙烯50 m3×1.6×104 kJ/m3=80×104 kJ 丙烯酸类塑料 5 m3×1.8×104

高一无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无机化学方程式 钠、氯元素 1.常温:4Na + O2 =2Na2O 2.加热:2Na + O2Na2O2 3.2Na + S=Na2S 4.钠和水的反应:2Na + 2H2O=2NaOH + H2↑ 5.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2O2 + 2H2O=4NaOH + O2↑ 6.Na2O2和CO2的反应:2Na2O2 + 2CO2=2Na2CO3 + O2 7.Na2CO3 + 2HCl=2NaCl + H2O + CO2↑ 8.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9.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10.Na2CO3 + H2O + CO2 = 2NaHCO3 11.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12. H2 + Cl22HCl(苍白色火焰或爆炸) 13.红热的铜丝在Cl2中燃烧Cu + Cl2 CuCl2(棕黄色的烟) 14.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 + 3Cl2 2FeCl3 15.氯气和水的反应Cl2 + H2O =HCl + HClO(次氯酸) 2HClO 2HCl+ O2↑(次氯酸不稳定) 16. Cl2+2NaOH=NaCl+NaClO+H2O(常用于尾气处理) 17. 工业制漂白粉2Cl2+2Ca(OH)2 = Ca(ClO)2 +CaCl2+2H2O 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 18. 溴化银光照下分解2AgBr 2Ag+Br2 19. 2NaBr+Cl2 =2NaCl+Br2 20. 2KI+Cl2 =2KCl+I2 21. 2KI+Br2=2KBr +I2 (氧化性:Cl2 > Br2 > I2) 氧族元素: 22. 过氧化氢的分解2H2O2 2H2O + O2↑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 第一章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大学无机化学方程式整理

第一章氢及稀有气体 1.氢气的制备 实验室:Zn+2HCl=ZnCl2+H2↑ 军事上:CaH2 +2H2O → Ca(OH)2 + 2H2↑ 2.稀有气体化合物 ①第一个稀有气体化合物:Xe + PtF6 → Xe+[ PtF6] (无色)(红色)(橙黄色) ②氙的氟化物水解: 2XeF2+2H2O →2Xe↑+4HF+ O2↑ 6XeF4 + 12H2O == 2XeO3 + 4Xe↑+3O2↑ +24HF XeF6+3H2O →XeO3+6HF ③氙的氟化物为强氧化剂: XeF2 + H2─→ Xe + 2HF XeF2 + H2O2─→ Xe + 2HF + O2↑ 第二章碱金属与碱土金属元素 一、碱金属与碱土金属(铍、镁除外)元素溶于液氨,生成溶剂合电子和阳离子成具有导电性的深蓝色溶液。 碱金属M(S) + (x+y)NH3 M+(NH3)x + e-(NH3)y 碱土金属M(S) + (x+2y)NH3 M2+(NH3)x +2e-(NH3)y 二、氢化物

氢化物共分为离子型、共价型、过渡型 离子型氢化物是极强的还原剂:TiCl 4+4NaH Ti +4NaCl +2H 2↑ LiH 能在乙醚中同B 3+ Al 3+ Ga 3+ 等的无水氯化物结合成复合氢化物,如氢化铝锂的生成。 4LiH + AlCl 3 乙醚 Li[AlH 4] + 3LiCl 氢化铝锂遇水发生猛烈反应Li[AlH 4]+4H 2O=LiOH↓+Al(OH)3↓+4H 2↑ 三、 氧化物 1、正常氧化物 碱金属中的锂和所有碱土金属在空气中燃烧时,分别生成正常氧化物Li 2O 和MO 。其他碱金属正常的氧化物是用金属与他们的过氧化物或硝酸盐相作用制得。 Na 2O 2+2Na=2Na 2O 2KNO 3+10K=6K 20+N 2↑ 碱土金属氧化物也可以由他们的碳酸盐或硝酸盐加热分解得到。 CaCO 3 CaO +CO 2↑ 2Sr(NO 3)2 2SrO +4NO 2+O 2↑ 1、 过氧化物与超氧化物 过氧化物是含有过氧基(—O —O —)的化合物,可看作是H 2O 2的衍生物。除铍外,所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都能形成离子型过氧化物。 2Na +O 2 Na 2O 2 除锂、铍、镁外,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都能形成超氧化物。 K +O 2=KO 2 2、 臭氧化物 300℃~500℃ 高温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 习题参考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 kJ/mol.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 1 mol H2O(g), 其反应热ΔH=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 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 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 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 ,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 ,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 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 运输; 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 成本高. 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 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

1. 将过氧化钠放入氯化亚铁溶液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将氧化亚铁放入酸性(硫酸)高锰酸钾溶液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将大量的硫化氢气体通入氯化铁、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写出化学方程式。 4. 写出在镁离子形成的暂时硬水中加入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在30mL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与10mL0.5mol/L明矾溶液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写出通入二氧化碳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 将氢氧化钠加入硝酸铝溶液中,得澄清溶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 黑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写出爆炸燃烧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 写出氯气通入水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9 写出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0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 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S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 硫与氢氧化钾溶液共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 在纺织和造纸工业上,用硫代硫酸钠作脱氯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 写出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5. 在一定条件下,用氨将氮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还原为无毒的氮气,写出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16. 将10mL2mol/L的磷酸溶液与40mL1mol/L的NaOH溶液混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 写出工业上生产过磷酸钙(普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8. 写出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的生成物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 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氟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氟化钠、水和一种气体。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20. 等物质的量的二氧化硫和氯气同时通入足量水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最新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85295

无机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对于H2O2和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二元弱酸(B) 都是二元弱碱 (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 都可与氧气作用 2. 下列含氧酸中属于三元酸的是…………………………………………………() (A) H3BO3(B) H3PO2(C) H3PO3(D) H3AsO4 3. 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aCO3 > K2CO3(B) CaCO3 < CdCO3 (C) BeCO3 > MgCO3(D) Na2SO3 > NaHSO3 4. 铝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 (A) 单一化合物Al2O3(B) Al2O3和Al2N3 (C) 单一化合物Al2N3(D) Al2O3和AlN 5. 下列含氧酸根中,属于环状结构的是…………………………………………() (A) (B) (C) (D) 6. 下列化合物与水反应放出HCl 的是……………………………………………() (A) CCl4(B) NCl3(C) POCl3(D) Cl2O7 7. InCl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1和+3 8. 鉴别Sn4+和Sn2+离子,应加的试剂为……………………………………………() (A) 盐酸(B) 硝酸(C) 硫酸钠(D) 硫化钠(过量) 9.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 (A) SiCl4,SnCl4,PbO (B) CCl4,NO2,HgI2 (C) SiC,B2H6,N2O4 (D) PbO2,PbI2,SnS 10. 将过量SiF4通入NaOH溶液中,主要产物是……………………………………() (A) H4SiO4,NaF (B) Na2SiO3,NaF (C) Na2SiO3,Na2SiF6(D) SiO2,HF 11. 将NCl3通入碱性溶液,其水解产物是…………………………………………() (A) NH3和ClO-(B) NH3和Cl- (C)和Cl-(D)和Cl- 12. PCl3和水反应的产物是…………………………………………………………() (A) POCl3和HCl (B) H3PO3和HCl

最全无机化学方程式

一、无机化学方程式 A Ag Ag+2HNO3( 浓 )= AgNO3+NO2↑ +H2O 2AgCl =2Ag + Cl2↑(见光或受热 ) AgNO3 + NaCl= AgCl ↓ + NaNO3AgNO3 + NaBr = AgBr ↓ + NaNO3 AgNO3 + NaI= AgI ↓ + NaNO3 2AgNO3+H2S = Ag2S↓ +2HNO3 Ag3PO4+3HNO3 =H3PO4+3AgNO3 Al Al Al+3O2 2Al2O3( 纯氧 )2Al+3S Al2S32Al+3Cl2 2AlCl3 4Al( 固 ) + 3O2( 气 )= 2Al2O3( 固 ) + 3349.3 kJ?mol-1 4Al+3MnO2 2Al2O3+3Mn2Al+Cr2O3 Al2O3+2Cr 2Al+Fe2O3 Al2O3+2Fe2Al+3FeO Al2O3+3Fe 2Al + 6HCl = 2AlCl3 + 3H2↑2Al+3H2SO4 = Al2(SO4)3+3H2 ↑ 2Al+6H2SO4( 浓) Al2(SO4)3+3SO2↑ +6H2O Al+4HNO3( 稀 )= Al(NO3)3+NO ↑ +2H2O(Al 、Fe 在冷、浓的 H2SO4 、 HNO3 中钝化 ) 2Al+2NaOH+2H2O=2NaAlO2+3H2 ↑ Al2O3 、 Al(OH)3 Al2O3+3H2SO4 = Al2(SO4)3+3H2O(Al2O3 是两性氧化物 ) Al2O3+2NaOH = 2NaAlO2+H2O 2Al(OH)3 Al2O3+3H2O Al(OH)3+3HCl=AlCl3+3H2O2Al(OH)3+3H2SO4=Al2(SO4)3+6H2O Al(OH)3+NaOH = NaAlO2+2H2O 铝盐 AlCl3+3NaOH = Al(OH)3 ↓ +3NaCl AlCl3+3NH3?H2O =Al(OH)3 ↓ +3NH4Cl 2AlCl3+3Na2CO3+3H2O = 2Al(OH)3 ↓ +3CO2↑ +6NaCl AlCl3+3NaHCO3 = Al(OH)3 ↓ +3CO2↑ AlCl3+3NaAlO2+ 6H2O=4Al(OH)3↓ AlCl3 + 4NaOH=Na[Al(OH)4] + 3NaCl Al2(SO4)3+3Na2S+ 6H2O = 2Al(OH)3 ↓ +3H2S↑ Al4C3 + 12H2O=4Al(OH)3↓ + 3CH4↑ As As2O3 + 6Zn + 12HCl=2AsH3↑ + 6ZnCl2 + 3H2O 3As2S3 + 28HNO3( 稀 ) + 4H2O=6H3AsO4 + 9H2SO4 + 28NO↑ As2S3 + 28HNO3( 浓 )=2H3AsO4 + 3H2SO4 + 28NO2↑ + 8H2O B Ba Ba(OH)2 + CO2=BaCO3↓ + H2O Ba(OH)2 + 2CO2( 过量 ) = Ba(HCO3)2

无机化学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等)答案——下册

(a) ICl 4- (b)IBr 2 - (c)BrO 3- (d)ClF 7、 解: 4XeF 平面四边形 2XeF 直线形 3XeO 三角锥 XeO 直线形 13-8用 VSEPR 理论判断XeF 2 、XeF 4、XeF 6、XeOF 4及ClF 3的空间构型。 8、解: 2XeF 直线形 4XeF 平面四边形 6XeF 八面体 4XeOF 四方锥 4ClF 三角锥 13-9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下列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反应条件): (a) XeF 2 (b) XeF 6 (c) XeO 3 9、解: )()()(21.0,4002g XeF g F g Xe MPa C ????→?+? )()(3)(66,3002g XeF g F g Xe MPa C ????→?+? HF XeO O H XeF 63326+=+

13-10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 XeF 2 + H 2O → (2) XeF 4 + H 2O → (3) XeF 6 + H 2O → (4) XeF 2 + H 2 → (5) XeF 4 + Hg → (6) XeF 4 + Xe → 10、解: 2 4242242632623242222222263122 3 26322 1 2XeF Xe XeF HgF Xe XeF Hg HF Xe H XeF HF XeOF O H XeF HF XeO O H XeF HF O Xe XeO O H XeF O H F O Xe OH XeF =++=++=++=++=++++=++++=+-- 14-5 三氟化氮NF 3(沸点-129℃)不显Lewis 碱性,而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化合物NH 3 (沸点-33℃)却是个人所共知的Lewis 碱。(a )说明它们挥发性差别如此之大的原因;(b )说明它们碱性不同的原因。 5、解:(1)NH 3有较高的沸点,是因为它分子间存在氢键。 (2)NF 3分子中,F 原子半径较大,由于空间位阻作用,使它很难再配合Lewis 酸。 另外,F 原子的电负性较大,削弱了中心原子N 的负电性。

高中无机化学方程式大全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一、非金属单质(F2,Cl2, O2, S, N2, P, C, Si,H) 1. 氧化性: F2+H2===2HF (阴暗处爆炸) F2+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XeF4是强氧化剂,能将Mn2+氧化为MnO4–) nF2+2M===2MFn(M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2H2O===4HF+O2 (水是还原剂) 2F2+2NaOH===2NaF+OF2+H2O F2+2NaCl===2NaF+Cl2 F2+2NaBr===2NaF+Br2 F2+2NaI===2NaF+I2 7F2(过量)+I2===2IF7 F2+Cl2(等体积)===2ClF (ClF属于类卤素:ClF+H2O==HF+HClO ) 3F2(过量)+Cl2===2ClF3 (ClF3+3H2O==3HF+HClO3 ) Cl2+H22HCl (将H2在Cl2点燃;混合点燃、加热、光照发生爆炸) 3Cl2+2P2PCl3Cl2+PCl3PCl5Cl2+2Na2NaCl 3Cl2+2Fe2FeCl3Cl2+Cu CuCl2 Cl2+2FeCl2===2FeCl3(在水溶液中:Cl2+2Fe2+===2Fe3++3Cl-) Cl2+2NaBr===2NaCl+Br2Cl2+2Br-=2Cl-+Br2 Cl2+2KI===2KCl+I2Cl2+2I-=2Cl-+I2 3Cl2(过量)+2KI+3H2O===6HCl+KIO3

3Cl2+I–+3H2O=6H++6Cl–+IO3– 5Cl2+I2+6H2O===2HIO3+10HCl 5Cl2+I2+6H2O=10Cl–+IO3–+12H+ Cl2+Na2S===2NaCl+S↓Cl2+S2–=2Cl–+S↓ Cl2+H2S===2HCl+S↓(水溶液中:Cl2+H2S=2H++2Cl–+S↓ Cl2+SO2+2H2O===H2SO4+2HCl Cl2+SO2+2H2O=4H++SO42–+2Cl– Cl2+H2O2===2HCl+O2Cl2+H2O2=2H++Cl–+O2 2O2+3Fe Fe3O4O2+K===KO2 S+H2H2S 2S+C CS2S+Zn ZnS S+Fe FeS (既能由单质制取,又能由离子制取) S+2Cu Cu2S (只能由单质制取,不能由离子制取) 3S+2Al Al2S3 (只能由单质制取,不能由离子制取) N2+3H2催化剂 2NH3N2+3Mg Mg3N2N2+3Ca Ca3N2高温高压 N2+3Ba Ba3N2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N2+2Al2AlN P4+6H24PH3P+3Na Na3P 2P+3Zn Zn3P2 H2+2Li2LiH 2、还原性 S+O2SO2S+H2SO4(浓)3SO2↑+2H2O S+6HNO3(浓)H2SO4+6NO2↑+2H2O S+4H++6==6NO2↑+2H2O+-2 SO 4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第一章__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一气柜如下图所示: A 假设隔板(A)两侧N2和CO2的T, P相同。试问: (1)隔板两边气体的质量是否相等? 浓度是否相等?物质的量不等而浓度相等 (2)抽掉隔板(假设不影响气体的体积和气柜的密闭性)后,气柜内的T和P 会改变?N2、CO2物质的量和浓度是否会改变?T和P 会不变,N2、CO2物质的量不变而浓度会改变 2.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有何不同? 标准状况指气体在27.315K和101325Pa下的理想气体,标准态是在标准压力下(100kPa)的纯气体、纯液体或纯固体 3.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与化学计量数有何不同?对某一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和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相同,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为正值,而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值,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值 4.热力学能、热量、温度三者概念是否相同? 试说明之。 5.试用实例说明热和功都不是状态函数。

6.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 (1)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的热量。× (2)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表明甲物体的热力学能比乙物体大。× (3)物体的温度越高,则所含热量越多。× (4)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5)同一体系: (a)同一状态可能有多个热力学能值。× (b)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值。√ 7.判断下列各过程中,那个ΔU最大: (1)体系放出了60kJ热,并对环境做了40kJ功。 (2)体系吸收了6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kJ功。√ (3)体系吸收了40kJ热,并对环境做了60kJ功。 (4)体系放出了4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60kJ功。 根据ΔU=Q+W, (1) ΔU=-60+(-40)=-100KJ (2) ΔU=+60+40=+100KJ ,(3) ΔU=+40+(-60)=-20KJ (4) ΔU=-40+60=+20KJ因此通过计算可以看出,(2)过程的ΔU最大. 8.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 (1)体系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 (2)体系的焓等于体系的热量。× (3)体系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苏教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 (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 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 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原电池: 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_______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 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 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 总反应式:Zn+2H+=Zn2++H2↑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考试(天津大学第四版)归纳.doc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和能量关系 重要概念 1.系统:客观世界是有多种物质构成的,但我们可能只研究其中一种或若干物质。人为地将一部分物质与其他物质分开,被划分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 2.相:系统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3.状态:是指用来描述系统的诸如压力P 、体积V 、温度T 、质量m 和组成等各种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 4.状态函数: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 5.广度性质:具有加和性,如体积,热容,质量,熵,焓和热力学能等。 6.强度性质:不具有加和性,仅决定于系统本身的性质。如温度与压力,密度等。 系统的某种广度性质除以物质的量或者质量之后就成为强度性质。强度性质不必指定物质的量就可以确定。 7.热力学可逆过程:系统经过某种过程由状态1到状态2之后,当系统沿着该过程的逆过程回到原来状态时,若原来的过程对环境产生的一切影响同时被消除(即环境也同时复原),这种理想化的过程称为热力学的可逆过程。 8.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可逆过程是一种理想过程。 9.化学计量数:0=∑B VB B表示反应中物质的化学式,VB是B 的化学计量数, 量纲为一;对反应物取负值,生成物取正值。 10.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当安计量反应式反应时各物质转化的比例数,并不是各反应物质在反应过程中世界所转化的量。 11.反应进度ξ:b b v /n ?=?ξ 对于化学反应来讲,一般选未反应时,0=ξ 引入反应进度这个量最大的优点是在反应进行到任意时刻时,可用任一反应物或产物来表示反反应进行的程度,所得的值总是相等的。 12.习惯对不注明温度和压力的反应,皆指反应是在298.15K ,100kPa 下进行的。 13.一般没有特别的注明,实测的反应热(精确)均指定容反应热,而反应热均指定压反应热。 14.能量守恒定律:在任何过程中,能量不会自生自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也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15.热力学能具有状态函数的特点:状态一定,其值一定。殊途同归,值变相等。周而复始,值变为零。 16.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存在温差而交换的热量称为热。若系统吸热值为正,若系统放热值为负。 17.系统与环境之间除了热以外其他形式传递的能量都称为功。系统得功为正,系统做功为负。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系统体积的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pdV W ,除体积功以外的一切功称为非体积功如电功。 18.功和热都是过程中被传递的能量,它们都不是状态函数,其数值与途径有关。而热力学第一定律中的热力学能的改变量只有过程的始态和终态决定,而与过程的具体途径无关。 19.化学反应热是指等温过程热,即当系统发生了变化后,使反应产物的温度回到反应前始态的温度,系统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大学无机化学方程式整合

大学无机化学方程式整合 大学无机化学方程式整合 大学无机化学重要方程式总结 1.2F2+2H2O==4HF+O2 2.2IO3―+5HSO3—==5SO42—+I2+3H++H2O 3.CaF2+H2SO4(浓)==CaSO4+2HF 4.NaCl+H2SO4(浓)==NaHSO4+HCl↑ 5.I2+10HNO3==2HIO3+10NO2↑+4H2O 6.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7.IO3―+5I―+6H+==3I2+3H2O 8.3Cl2+6NaOH(850C)==5NaCl+NaClO3+3H2O 9.2KMnO4+5H2O2+3H2SO4==2MnSO4+K2SO4+5O2↑+8H2O 10.2KMnO4+5H2S+3H2SO4==2MnSO4+K2SO4+5S↓+8H2O 11.Na2S2O3+I2==Na2S4O6+2NaI 12.(NH4)2Cr2O7(加热)==N2↑+Cr2O3+4H2O 13.2MnO4-+5NO2-+6H+===2Mn2++5NO3-+3H2O 14.Au+HNO3+4HCl==H[AuCl4]+NO↑+2H2O 15.3Pt+4HNO3+18HCl==3H2[PtCl6]+4NO↑+8H2O 16.2KNO3(加热)==2KNO2+O2 17.2Pb(NO3)2(加热)==2PbO+4NO2↑+O2↑ 2Cu(NO3)2(加热)===2CuO+4NO2↑+O2↑

18.2AgNO3(加热)==2Ag+2NO2↑+O2↑ 19.3Ag+4HNO3(稀)==3AgNO3+NO↑+2H2O 20.3PbS+8HNO3(稀)==3Pb(NO3)2+3S↓+2NO↑+4H2O 21.As2S3+6NaOH==Na3AsO3+Na3AsS3+3H2O 22.CaF2+3H2SO4(浓)+B2O3==3CaSO4+3H2O+2BF3 23.SiO2+4HF==SiF4↑+2H2O 24.H3BO3+3CH33)3+3H2O 25.Si+2NaOH+H2O==Na2SiO3+2H2↑ 26.CaSiO3+6HF==CaF2+SiF4+3H2O 27.2Na2O2+2CO2====2Na2CO3+O2 28.CaH2+2H2O==Ca(OH)2+2H2↑ 29.PbO2+2H2SO4===2PbSO4+O2↑+2H2O 30.PbO2+4HCl→PbCl2+Cl2↑+2H2O 31.2Cu+O2+H2O+CO2==Cu(OH)2·CuCO3 32.2Cu2++4I―==2CuI↓+I2 33.Cu2O+H2SO4→Cu+CuSO4 34.HgCl2+2NH3===Hg(NH2)Cl↓+NH4Cl 35.Hg2Cl2+2NH3→Hg↓+Hg(NH2)Cl↓+NH4Cl 36.Hg22++2OH-(S2—、I—)==Hg↓+HgO↓+H2O 37.Hg(NO3)2+4KI==2KNO3+K2[HgI4] 38.Hg2Cl2+H2S==Hg↓+HgS↓+2HCl 39.HgCl2+SnCl2(适量)====SnCl4+Hg2Cl2↓(白色) Hg2Cl2↓(白色)+SnCl2==2Hg↓+SnCl4

高二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电化学练习题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练习题 1.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 意图如下,电解总反应:2Cu+H2O==Cu2O+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 +2H2O+4e-=4OH— D.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2Cl一一2e一=C12↑ 3.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 2设计成如右图所示 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定,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 4.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点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 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 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4Fe(OH)3;③ 2Fe(OH)3=Fe2O3+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6.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7.右图装置中,U型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2e-Fe2+ 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8.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 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①铝合金是阳极②铝合金是负极③海水是电解液 ④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