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众中药材的采收和加工
- 格式:pptx
- 大小:12.71 MB
- 文档页数:8
贯众的鉴别方法【鉴定中药材名】贯众【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绵马贯众]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荚果蕨贯众]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紫萁科植物紫萁[紫萁贯众]Osmunda ja-ponica Thunb.或乌毛蕨科植物单芽狗脊蕨[狗脊贯众]Woodwardia unigemmata(Makino) Nakai、狗脊蕨[狗脊贯众] Woodwardia jponica(L f.)Sm.的干燥根茎。
李时珍释其名日:“此草叶茎如风尾,其根一本而众枝贯之……根名贯众。
”【药材历史考证】贯众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云:“近道亦有。
叶如大蕨,其根形色、毛芒全似老鸱头,故呼为草鸱头。
”《新修本草图经》云:“苗似狗脊,状如雉尾,根直多枝,皮黑肉赤,曲者名草鸱头。
”李时珍曰:“多生山阴近水处。
数根丛生,一根数茎,茎大如箸,其涎滑。
其叶两两对生,如狗脊之叶而无锯齿,青黄色,面深背浅。
其根曲而有尖嘴,黑须丛簇,亦似狗脊根而大,状如伏鸱。
”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贯众系蕨类植物,但很难断定是何种。
这与目前贯众商品药材来源极其复杂有一定的联系。
据调查,我国各地作为贯众使用的蕨类植物不下50种。
但目前主流品种为绵马贯众、荚果蕨贯众、紫萁贯众和狗脊贯众。
【植物形态鉴定】1.粗茎鳞毛蕨: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
根茎粗大,块状,斜生,有许多坚硬的叶柄残基及黑色细根,密被锈色或深褐色大鳞片。
叶簇生于根茎顶端,具长柄;叶片宽倒披针形,长60~100厘米,中部稍上方最宽处约25厘米,二回羽状全裂或深裂,中轴及叶脉上多少被褐色鳞片;羽片20~30对,对生或近对生,无柄,披针形,羽片再深裂,小裂片密接,长圆形,近全缘或先端有钝锯齿。
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形;孢子囊群着生于叶中部以上的羽片上,生于叶背小脉中部以下,囊群盖肾形或圆肾形。
20种常用中药材的采收和加工1.绵马贯众【采收】夏、秋两季采挖根茎。
【加工】削去叶柄(可见残基)、须根,除去泥土,整个或剖成两半,晒干。
2.细辛【采收】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根和根茎。
【加工】除净地上部分和泥沙,阴干。
(不宜日晒及水洗)3.大黄【采收】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根和根茎。
【加工】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4.何首乌【采收】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块根。
【加工】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
5.牛膝【采收】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
【加工】除去须根和泥沙,捆成小把,晒至干皱后,将顶端切齐,晒干。
5.太子参【采收】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采挖块根。
【加工】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或直接晒干。
7.附子【采收】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子根。
【加工】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可加工成“盐附子”“黑顺片”“白顺片”。
8.白芍【采收】夏、秋二季采挖根【加工】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9.赤芍【采收】春秋二季采挖根。
(以秋季产者为好,此时浆汁饱满,干后粉质多)【加工】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10.黄连【采收】秋季采挖根茎。
【加工】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11.升麻【采收】秋季采挖根茎。
【加工】除去泥沙,晒至须根干时,燎去或除去须根,晒干。
12.防己【采收】秋季采挖根部。
【加工】洗净,除去粗皮,晒至半干,切段,个大者再纵切,干燥。
13.乌药【采收】全年均可采挖块根。
(夏初采者粉性大,质佳。
)【加工】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或直接晒干(直接晒干为“乌药个”)。
14.延胡索【采收】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块茎。
【加工】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
15.苦参【采收】春、秋二季均可采挖根。
【加丄】挖取地下部分,切去根头及小支根,除去细根、泥土。
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
16.葛根【采收】秋、冬二季采挖根。
每日中药——贯众贯众为鳞毛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蛾眉蕨、乌毛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单芽狗脊、紫萁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萁的根茎及叶柄基部。
粗茎鳞毛蕨粗茎鳞毛蕨主产于东北,即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山区,习称“东北贯众”或“绵马贯众”。
蛾眉蕨主产于华北、华中,单芽狗脊主产于华东、华南,紫萁主产于河南及华东等地区。
粗茎鳞毛蕨多在春、秋挖取根茎,除去须根及部分叶柄,洗净,切片,晒干,生用。
以片大、质坚实、叶柄残基断面棕绿色者为佳。
贯众或取净贯众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为度,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放凉用,即贯众炭。
贯众炭贯众又名贯仲、贯节,苦,微寒。
东北贯众有小毒。
归肝、胃经。
为清热药之清热解毒药。
紫萁本品苦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清气分之实热,可用于风热感冒、温热斑疹、痄腮。
(1)治风热感冒,可单用,或与金银花、桑叶等清热解毒药、发散风热药同用。
(2)治痄腮、温毒发斑、发疹,可与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连翘等清热解毒药配伍使用。
粗茎鳞毛蕨贯众炒炭后,既能清热,可解血分之热毒,又能收敛止血,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善治血热妄行所致的多种出血证,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及产后恶露淋沥等。
(1)治暴吐血,与黄连为散,糯米饮调服,如贯众散。
(2)治鼻衄出血不止,以之为末,水调服。
(3)治肠风下血与痔疮出血,以贯众炭配麝香使用,即经效散。
(4)治崩漏下血,色紫有块,腹痛脉沉,以之与五灵脂配伍,炒黑研末,冲服。
(5)治产后恶露淋沥,以醋制贯众为末,每服6克,米饮调下。
粗茎鳞毛蕨紫萁此外,本品还有杀虫的功效,可用治多种肠道寄生虫病,如驱杀绦虫、钩虫、蛲虫、蛔虫等。
治虫积腹痛,常与雷丸、槟榔、芜荑、鹤虱、使君子等驱虫药同用。
贯众贯众,煎服,5~10克。
杀虫及清热解毒宜生用;止血应炒炭用。
贯众炭使用注意:1.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2.东北贯众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小儿、体弱及有消化道溃疡患者忌服。
中药材狗脊贯众概述说明功能主治简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至30g;或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涂。
【别名】:贯众、虾公草、细叶虎耳风【汉语拼音】:goujiguanzhong【成份】:狗脊蕨及单芽狗脊蕨根茎含痕量的东北贯众素(dryocrassin)。
【加工采集】:为乌毛蕨科植物狗脊蕨、单芽狗脊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oodwardia japonica(L.f.)Smith[Blechnum japonicum L.f.];Woodwardia unigemmata(Makino)Nakai采收和储藏:春、秋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晒干。
【药材鉴别】:取本品粗粉5g,在沙氏提取器中以甲醇回流3h,回收甲醇至20ml备用。
①三氯化铁-铁氰化钾反应:取样品以毛细管在硅胶G板上点样,以三氯化铁-铁氰化钾试液喷雾,斑点呈墨绿色(间苯三酚作为对照,斑点呈蓝色)。
②取样品液1ml,滴加溴水数滴,立即产生黄棕色沉淀(以水解鞣质对照,不产生沉淀)。
③取样品液1ml,滴加新鲜石灰水数滴,立即产生红黄色沉淀(水解鞣质对照,不产生沉淀)。
(检查缩合鞣质)【炮制】:【药理作用】:狗脊蕨贯众的根茎及叶柄基部的煎剂稀释到16%浓度时,体外对猪蛔虫头段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松弛作用。
50%-70%的煎剂对整体猪蛔虫作用2-6小时后,猪蛔虫的活动呈不同程度的抑制。
【功能主治】:【性味】:性味:苦;凉;有毒性状:1.性状鉴别(1)狗脊贯众:本品圆柱状或四方柱形,挺直或稍弯曲。
上端较粗钝,下端较细。
长6-26cm,直径2-7cm,红棕色或黑褐色。
根茎粗壮,密被粗短的叶柄残基,棕红色鳞片和棕黑色细根。
叶柄残基近半圆柱形,镰刀状弯曲,背面呈肋骨状排列,腹面呈短柱状密集排列。
质坚硬,难折断,叶柄残基横切面可见黄白色小点2-4个(分体中柱),内面的1对成”八”字形排列。
气微弱,味微苦、涩。
神奇的民间中草药:贯众--------------------------------------------------------------------------------------------------------------------------------------------------------------------------------------------------贯众炭是一种经过泡制加工的中药材,它的药材基源是中药贯众,是人们把这种中药炭化以后得到的块状物,制好以后的贯众炭药性温和能止血也能有清热解毒,它的功效还有很多,接下来会和大家一起去了解。
贯众炭的功效与作用1、驱虫止痛贯众炭是一种能驱虫止痛的中药材,她坚持以后服用时对人体内的血吸虫和蛔虫以及吸盘吸虫等寄生虫都有一定消灭作用,能让它们失去活性,并随身体代谢排出体外,也能让人体因继承导致的腹痛很快减轻。
2、抗菌消炎贯众炭是一种能抗菌消炎的中药材,它含有的药用成分对人体内的伤害杆菌,大肠杆菌以及螺旋杆菌都有明显抑制和消灭作用,另外人体因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而出现感染时及时服用贯众炭,就能起到明显治疗作用,能让感染症状很快减轻。
3、预防早孕贯众炭对女性身体内分泌有一定调理作用,而且它能抑制卵子产生并能阻止精子着床,能降低女性的受孕几率,如果人们不想过早怀孕,适量服用一些贯众炭就能预防早孕发生,但那些处于生育期又想要小孩的女性,尽量避免服用贯众炭以免让身体出现不孕。
4、促进子宫收缩贯众炭对女性子宫有十分明显的刺激作用,它能加快女性子宫收缩,女性在产后出现体内有淤血时,及时服用贯中,他就能加快身体内淤血排出,但那些处于怀孕期间的女性,如果服用贯众炭导致子宫收缩加剧,容易出现胎动不安严重时还会造成流产。
5、收敛止血收敛止血是关注它的主要功效之一,,它能缩短人体凝血时间,外用后能快速止血,人们不小心出现外伤出血时,及时把贯众炭捣碎成粉末,外敷在伤处就能快速止血,而它含有的消炎成分还能阻止细菌在伤处滋生,能防止伤处感染,加快伤处愈合。
贯众的功效与作用【名称】贯众【毒】【拼音】Guan Zhong【别名】高脚贯众、老虎牙、水骨菜、龙船蕨、赤蕨头、亚美蹄盖蕨、绵马鳞毛蕨、鸡膀鳞毛蕨,野鸡膀子、绵马羊齿、东绵马、日本绵马、牛毛黄。
【科属】鳞毛蕨科植物两色鳞毛蕨的根茎。
【产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及河北东北部;朝鲜、日本也有。
【性味、归经】苦,微寒,小毒。
归肝、脾经。
【功效】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治风热感冒。
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人工流产,产后出血。
①《本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
②《别录》:去寸白,破癥瘕,除头风,止金疮。
③《本草图经》:止鼻衄。
④《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
⑤《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哽。
⑥《会约医镜》:治邪热腹痛,解时行疫气。
⑦《奉经续疏》:治喉痹,消顽肿。
⑧《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驱虫,止血,清热解毒。
治蛔虫,绦虫,虫积腹痛;子宫功能牲出血,白带。
贯众放在水缸中,饮用其水,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
⑨《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杀虫。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
治便血。
尿血、鼻衄、月经过多、蛔虫症、蛲虫症。
⑩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祛风活血,补肝肾。
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遗尿。
【选方】①治蛔虫攻心,吐如醋水,痛不能止:贯众一两,鹤虱一两(纸上微炒),狼牙一两,麝香一钱(细研),芜荑仁一两,龙胆一两(去芦头)。
上药捣细罗为散。
每于食前以淡醋汤调下二钱。
(《圣惠方》贯众散)②治钩虫病:㈠贯众三斤,黄荆叶二斤,蜂蜜六斤四两,槟榔、鹤虱各半斤,霍丸四两;㈡贯众三斤,黄荆叶二斤,蜂蜜六斤,陈皮一斤;㈢贯众三斤,黄荆叶二斤,蜂蜜七斤,槟榔、榧子各半斤,雷丸三两,鹤虱四两。
各方制法,均是各研细末,充分和匀,先将蜂蜜熬至滴水结块为度,搅拌药粉,放在清洁捣臼里捣二千杵左右,制丸。
xxxxxxxxxxx有限公司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1 品名:
1.1 中文名:贯众
1.2 汉语拼音:Guanzhong
2 代码:
3 取样文件编号:
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
5 依据:《甘肃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6 质量标准:
7检验操作规程:
7.1 试药与试剂:硫酸、氢氧化钠试液,3%过氧化氢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滴定液、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
7.2 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干燥箱、水浴锅、二氧化硫测定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检查:
7.4.1 总灰分不得过6.0%(附录17)。
7.4.2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5%(附录17)。
7.4.3 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5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19)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6.0%。
贯众的化学成与功能主治1. 贯众概述贯众,又称灵芝孢子粉,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天然草药。
它是灵芝的子实体,经过采摘、洗净和烘干后研磨成粉末。
贯众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和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本文将介绍贯众的化学成分以及其主要的功能与主治。
2. 贯众的化学成分贯众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包括: - 多糖类:贯众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化合物,如β-(1→3)-D-葡聚糖、β-(1→6)-D-葡聚糖等。
多糖类是贯众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功效。
- 三萜类:贯众中含有多种三萜类化合物,如青蒿内酯、麦角甾醇等。
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 蛋白质和氨基酸:贯众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如谷氨酸、丝氨酸等。
蛋白质和氨基酸是贯众的主要营养成分,具有补气养血、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3. 贯众的功能与主治贯众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免疫调节作用贯众中的多糖类和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抵抗力。
研究发现,贯众可以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对免疫功能低下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2 抗肿瘤作用贯众中的多糖类和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贯众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从而具有抗肿瘤的效果。
贯众还可以减轻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3 抗炎作用贯众中的多糖类和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发现,贯众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组织的纤维化和水肿,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3.4 补益作用贯众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具有补益作用,可以滋补气血,增强人体的营养状况,改善体质。
贯众还可以提高机体的代谢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过程。
4.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贯众通常以粉末的形式使用,可以口服或外用。
中药药材的采集与加工技术中药药材是传统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采集与加工技术对中药质量和药效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药药材的采集与加工技术,以及其对药材品质的影响。
一、药材的采集技术1. 采摘时间:中药药材的采集时间对其药效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药材的采摘时间应在植物的生长季节,并且在植物的生长高峰期采摘。
此时,植物的药用部位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药材的质量和功效最佳。
2. 采摘部位:每种中药药材都有其独特的采摘部位。
采集时应根据药材的特性选择适当的采摘部位,以保证药材的质量。
例如,参草的采摘部位为根茎,当药材生长到3-4年时,即可采摘其根茎;当采摘生姜时,则需要挖取地下的根茎。
3. 采摘工具:采集中药药材需要使用合适的工具,以避免对植物本身和药材的破坏。
一般来说,应选择锋利的剪刀或刀具,保持工具的清洁和锋利度,避免细菌感染或损伤药材的组织。
二、药材的加工技术1. 晾晒:晾晒是中药药材常见的加工方法之一。
晾晒可以帮助药材去除水分,减少腐败的可能性。
晾晒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场所和时间,以避免日光直射、雨水浸泡和暴风雨侵袭。
同时,晾晒时要注意翻动、摊开药材,确保其均匀受热,避免发霉。
2. 炙烤:炙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药材加工方法,可通过炙热药材表面,改变其颜色和质地,增加药力。
不同药材的炙烤温度和时间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药材进行调整。
炙烤时,应注意火候的掌握,防止过火造成药材质量下降。
3. 蒸制:蒸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药材加工方法,可以通过蒸汽的作用改变药材的性质。
蒸制药材时,应注意火候的控制,避免时间过长或过短导致药效丢失或质量下降。
同时,蒸制时应适当加入适量的水,保持药材表面湿润,以防止过度蒸发。
总结:中药药材的采集与加工技术对药材的质量和疗效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选择采摘时间和部位,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采集,可以保证药材的质量。
而晾晒、炙烤和蒸制等加工技术则可以改变药材的性质和药效。
因此,中药药材的采集与加工技术是中医药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护和发扬中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贯众”治崩漏,一定要记得炒黄来再用贯众又名:止泺、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苻、贯来、贯中、渠母、贯钟、伯芹、药渠、黄钟、伯萍、乐藻、草鸱头、伯药、药藻、凤尾草、蕨薇菜根、贯仲、管仲、绵马贯仲。
粗茎鳞毛蕨的根茎及叶柄残基入药。
秋季采收,将全株挖起,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净,晒干。
贯众: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
根茎粗壮,斜生,有较多坚硬的叶柄残基及黑色细根,密被深褐色、长披针形的大鳞片。
叶簇生于根茎顶端;叶柄长10-25cm,基部以上直达叶轴密生棕色条形至钻形狭鳞片,叶片草质,倒披针形,长60-100cm,中部稍上处宽20-25cm,二回羽状全裂或深裂;羽片无柄,裂片密接,长圆形,圆头或圆截头,近全缘或先端有钝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侧脉羽状分叉。
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形,孢子囊群着生于叶中部以上的羽片上,生于叶背小脉中部以下,囊群盖肾形或圆肾形,棕色。
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等地及北京市。
生于海拔300-1200m的林下沼泽地或林下阴处。
性味归经:苦;涩;微寒;有小毒。
归肝;胃经。
功效: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主治:风热感冒;温热癍疹;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血痢;带下及钩、蛔、绦虫等肠寄生虫病用量: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禁忌: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孕妇慎用。
①解一切诸热毒,或中食毒、酒毒、药毒等:贯众、黄连、甘草各三钱,骆驼峰五钱。
上为细末。
每服三钱,冷水调下。
(《普济方》贯众散)②预防麻疹:贯众五钱,银花五钱,鬼灯笼三钱。
水煎服,连服五剂以上,每日服一剂。
(《陆川本草》)③治钩虫病:贯众三两,苦楝皮、山紫苏、土荆芥各五钱。
煎汤,成人-次服用。
(《中医杂志》(3):3,1959)④治蛔虫攻心,吐如醋水,痛不能止:贯众一两,鹤虱一两(纸上微炒),狼牙一两,麝香一钱(细研),芜荑仁一两,龙胆一两(去芦头)。
上药捣细罗为散。
每于食前以淡醋汤调下二钱。
中药材采摘与加工技巧一、前言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中药的原材料,对于中药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中药材的采摘和加工技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中药材的采摘和加工流程、采摘时机、采摘工具、加工方法和存储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中药材的采摘和加工流程中药材的采摘和加工流程主要包括采集、晾晒、清洗、切片、烘干和包装等环节。
1. 采集采集是中药材加工的第一步,只有采集到合适的中药材才能保证后续加工的质量。
采集时应选择成熟度较高、色泽鲜艳、不含病虫害的药材。
同时,也要注意采集时的天气和环境,避免在雨天采集,避免采集在繁忙的交通路段或污染区域。
2. 晾晒采集后的中药材需要进行晾晒,以便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方便后续的加工。
晾晒时需要选择透气性好、阴凉、干燥、无风的地方,将药材平铺在竹席或薄布上,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侵湿。
3. 清洗药材晾晒后需要进行清洗,清洗时应选择清洁的水源,避免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洗涤剂,洗涤时应轻柔,避免磨损或损坏药材。
清洗后的药材应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4. 切片切片是中药材加工的一种常见方式,一般适用于草本植物类中药。
切片前需要将药材清洗干净,晾干后再进行切片。
切片时应选择切片工具,如切片机、切片刀等,并按照不同的药材特点进行切片,以保证切片的均匀和质量。
5. 烘干烘干是中药材加工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烘干时应选择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干燥的场所,将药材均匀地摆放在烘干炉或烘干室中,以达到干燥的效果。
烘干的时间和温度应根据不同的药材特性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烘干效果。
6. 包装烘干后的中药材需要进行包装,以保证质量和保存期限。
包装时应选择干燥、无异味、无污染的包装材料,如纸袋、塑料袋等。
同时,还需要标注药材的名称、产地、采摘时间、保质期等信息,以方便消费者购买和使用。
三、中药材的采摘时机中药材的采摘时机是影响药材质量和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中药材的采摘时机应根据不同的药材特性和用途进行选择。
中草药采收及产地加工的注意事项
中草药可高效有效地治疗疾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是,采收和加工中草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采收中草药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和要求,以保证采收的中草药质量优良,且具有治疗作用。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中草药采收及产地加工的注意事项。
首先,采收中草药时,应根据中草药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季节、时间和地点。
比如,中草药的种植地多为阴暗的潮湿环境,当天气晴朗时,采收的药材更加健康,且具有较强的治疗效果;而在大暑或小暑期间,药材中的活性成分也更加丰富,因此采收时间应选择此时此刻。
其次,采收时应选取健康、活跃、色泽鲜艳的中草药,需要检查中草药的颜色和纹理,如果颜色发黄或质地发硬,则不能采收,因为这样的中草药没有药用价值;而枯萎的药材也应立即剔除,因为这样的药材质量较差,也不具备药用价值。
此外,市场上许多中草药材品种都有三年药材和三年以上药材之分,在采收时也应注意区分,三年药材中活性成分较高,能够很好地有效地治疗疾病,而三年以上药材质量较差,不宜采收。
同时,采收中草药时,也应注意考虑植物的长期发展,不要采收过量,以免影响植物的传粉和花期,并保证植物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在产地加工中草药时,应注意避免污染的发生,不同的药材应分别放置,以免交叉污染,同时,应定期检查生产车间的洁净程度,避免药材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
同时,也要定期检查药材处理工艺,以保证中草药质量。
以上就是关于中草药采收及产地加工的注意事项,遵守此些注意事项,不仅可以保证中草药的质量优良,有效治疗疾病,也可以保证产地植物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以严格的考证标准采收中草药,并以严格的检测标准加工,以保证中草药的安全和药效。
抗病毒草《贯众》
贯众
别名:神箭根、小金鸡尾,管众
识别特征多年生蕨类植物,高1米左右。
根茎直立,密被棕褐色鳞片,断面有福色窥点。
生长环境喜生于石腻、溪旁及山林湿润之地。
采集加工:药用根茎,圣年采集。
去掉片及须根,洗净,晒干备用。
(1)抗病毒:主要对流感病毒有强烈抑制作用;
(2)收缩子宫。
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都证明贯众煎液和注射有收缩子宫的作用。
以上四种贯众均以个大均匀,色棕红,质坚实者为佳。
炮制:切成碎切,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苦,微寒。
归经:肝、胃。
功能:清热散瘀,解毒,杀虫。
主治:热病发斑疹,温症,吐血,衄血,止血,崩漏,便血,赤痢,清热,散瘀,虫积腹痛等症。
(1)预防流感,单用贯众9g,水煎服,每天一剂,一次服完。
(2)治疗流感,乙型脑炎、病毒性肺炎、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性疾患,用贯众,配大青叶、板蓝根等,有一定疗效,方如抗毒汤。
(3)治疗因子宫收缩无力而致的产后出血。
处方抗毒汤:贯众9g,大青叶15g,板蓝根15g,紫草根15g,山豆根9g,茵陈9g,桔梗6g,甘草6g,水煎,每日分2~3次服。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让我们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哦
“点赞”是一种鼓励!保持健康只是缺一个提醒你的人,为你的健康打开《露宿世家》
大家有问题可以,留言评论咨询,点击关注“露宿世家”。
目录•贯众的植物学特性•贯众的生态学特性•贯众的生物学特性•贯众规范化栽培技术•贯众的采收与加工•贯众的应用价值及市场前景•贯众的种植前景及风险评估贯众的植物学特性贯众属于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为中型至大型陆生蕨类植物。
根状茎粗短,直立或斜生,密被棕色的长鳞片。
叶簇生,叶柄长30~50cm,深褐色,基部被多数鳞片。
叶片矩圆形至矩圆披针形,长30~60c m,宽10~20cm,纸质或草质,绿色或灰绿色。
植物形态贯众原产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在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阴、耐寒。
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0℃以上。
生长习性贯众主要通过孢子繁殖和分株繁殖进行繁殖。
在自然条件下,贯众主要依靠孢子繁殖。
分株繁殖通常在春季进行,将根状茎分割成若干段,每段带有一定数量的鳞片和不定芽,分别栽种在适宜的土壤中即可。
分株繁殖适用于大型植株的繁殖,但生长速度较慢。
繁殖方式贯众的生态学特性01亚洲东部贯众在亚洲东部地区,如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地,有广泛的分布。
02北美洲在北美洲,贯众也有一定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北部的森林区域。
03欧洲在欧洲,贯众的分布较为有限,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温带森林区域。
分布区域气候条件01贯众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一般要求年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之间,且分布均匀。
02土壤要求贯众喜欢生长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土壤pH值应在4.5-6.5之间,且排水良好。
03光照条件贯众是一种阴性植物,需要生长在林下或阴凉的地方,避免强光直射。
生长环境贯众在自然环境中通常作为优势种或亚优势种出现,但在人工栽培环境中,它通常作为伴生种与其它植物共同生长。
建群种伴生种包括乔木、灌木、藤本植物等,它们与贯众一起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群落结构。
伴生种贯众在群落中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演替。
群落动态群落结构贯众的生物学特性生长贯众在生长过程中会经过多个阶段,包括幼苗期、成熟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