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的流派及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8
女权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女权主义是一种女性权利和平等的政治哲学和社会运动,旨在推翻性别歧视和性别不平等,为女性争取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女权主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的女权主义者主要关注妇女参政权,并试图打破社会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在20世纪,女权主义发展成为更复杂和广泛的运动,它的目标是消除一切形式的性别歧视和剥削,为男女平等的社会创造空间。
女权主义的实践形式有很多,包括政治运动、社会运动、文化运动和经济运动等,这些实践都是为了最终实现女性的权利平等和社会公正。
女权主义的理论女权主义的理论主要涉及“性别”这一概念。
女权主义者认为,性别是一种社会建构,是一种在文化、经济和政治方面赋予男性和女性不同地位和角色的区别。
这种建构方式经常缩小女性的职业选择,限制了她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义务。
因此,女权主义怀疑性别的现实性、本质性和自然性。
女权主义还强调社会性别的建构是歧视性的,女性在一个男性中心的世界中居于次要地位。
女权主义者强调的是女性的权利平等和社会公正,拒绝一切形式的性别歧视和剥削。
女权主义者相信,通过承认和消除社会性别的建构,妇女可以同时获得社会上的平等和公正。
女权主义还注重女性政治参与的落实。
女权运动的首要目的是为女性争取投票权,使她们可以参与社会决策和政治过程。
对于女性来说,政治参与是争取平等权利和地位的重要手段。
因此,女权主义主张女性有自己的声音,并提倡女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女权主义的实践女权运动采取了多种实践方式,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个领域。
这些实践的目的是实现女性的权利平等和社会公正,建立一个男女平等的社会。
政治实践是女权主义的核心实践之一。
女权主义者试图扩大女性的政治精英,为女性争取更多的参政权和代表权,使她们可以直接参与政府的决策和考虑女性问题的议程。
反对性别歧视的立法是女权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实践。
这样的立法保证了女性在工作场所和社会生活中享有平等的待遇。
女权主义者还鼓励女性参与工会运动和其他社会运动,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
什么是女性主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权益逐渐得到重视,女性主义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那么,什么是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有哪些流派和思想?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女性主义。
一、女性主义的定义女性主义广义上是指支持女性平等地参与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领域的运动和理论。
狭义上指的是关注女性问题的学说和社会运动。
女性主义的目的是消除性别歧视和不平等,实现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的实现。
女性主义的影响不仅仅在西方国家,而是全球性的。
二、女性主义的流派和思想1.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拥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以及实现性别平等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法律和政策的改革。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反对歧视性法律,赞成女权主义运动中的女权主义者,主张女权主义的目标是赋予女性更大的自由和自我控制。
2. 文化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关注的是文化和媒体对女性的影响。
文化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是一群受到男性统治的弱势群体,他们认为这种统治是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的产品。
他们在研究和传媒方面,分析和批评了文化表现中女性的形象和角色,提出了女性主义的思想。
3. 同性恋女性主义同性恋女性主义认为,性别歧视不仅是女性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包括那些拥有性别的人们。
她们主张,性别歧视一部分就是异性恋歧视同性恋,通过建立互惠关系和共存理念,营造氛围,增强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以帮助实现性别平等性。
三、结语综上所述,女性主义是一种主张实现性别平等和尊重女性权利的运动和理论。
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种流派和思想,每一个流派和思想都有其独特的观点。
在女性的发展和平等方面仍然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仍然面临许多的挑战,但这并不影响女性主义的发展方向。
我们应该坚定地推进女性权利的发展,并为其前行不懈努力。
女性主义理论全解女性主义理论是指从女性解放的角度,以探讨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理论体系。
女性主义理论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英国和美国,当时,妇女们开始争取自己的权利,包括投票权和接受教育的权利。
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经多个阶段,现代女权主义可分为三个主要流派:自由女权主义、文化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自由女权主义自由女权主义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该流派主张个人自由,强调女性的权利和选择,并反对传统的性别角色和刻板印象。
自由女权主义认为女性应该有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自己的幸福的权利,如选择自己的职业和生育方式。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格洛丽亚·斯泰纳姆和贝蒂·弗里登。
文化女权主义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关注女性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文化角色。
该流派认为,性别是一种文化构建,女性在社会文化中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反对女性在文化中的被压迫和边缘化地位。
文化女权主义强调女性参与文化生产,强调女性的文化创造力和独特的女性观点。
代表人物包括贝拉·胡克斯和朱莉娅·克里斯特娜。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起源于19世纪,该流派主张以阶级斗争为基础,认为性别不平等是一种阶级问题。
更具体地说,这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男性控制生产资料,并在家庭和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导致女性处于劣势地位。
为了抵消这种不平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强调社会所有制的改变和经济结构的重新组织。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安格拉·戴维斯和西尔维娅·弗雷德里克。
结论女性主义理论既包括对权利和自由的渴求,也强调文化和社会构建中的性别问题。
不同的流派强调了不同的方面,但所有流派都认为,改善女性的社会和文化地位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平等和自由。
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是女性权利和性别平等进步的重要标志,但它也继续面临挑战和反对,如反对女性堕胎权利的反堕胎运动。
派别(一)自由解放的女权主义自由解放的女权主义的主旨是建立社会公正,争取性属间的机会平等,实行家庭自治,获得女性的生存和发展的自由。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最终走出性属,超越社会性别差别,通过人道主义的公正而获得新的解放。
二)激进的女权主义激进的女权主义看到,社会的不平等造成了性别阶级和性别阶级间的不平等。
正是男性家长制(父权制/男权制,男性沙文主义)压迫着女性:那是一个被权力,支配,阶级组织和竞争等特性规定的系统——一个不可能是改革的系统,但仅仅是一个枯枝败根的系统而已。
而它却不仅使得家长制统治成为合法的、政治上的、和必然倾覆的经济结构;而且也是社会的和文化的组织机构。
(尤其家庭,教堂和学院)。
但是激进的女权主义希望通过对社会造成的性属差异和对立的超越,实现“性别的对话”。
到要达到这一步,还需要对父权制和由此产生的对女性的压迫和分离的权力进行各种揭露、斗争和抗争。
(三)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社会主义的女权主义注重的是《女性:地位、阶级或被压迫的性别》等问题。
这一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探求女性受压迫的根本原因。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的论述,其根源大致有三个方面。
第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
由于私有制出现,男性既成为土地的主人,也成了女性的拥有者,这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
第二,历史上的一夫一妻制家庭使女子处于从属地位。
第三,女性体力弱小也是其受压迫的根源之一。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女性被排除于社会生产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
女权主义,或被译作女性主义是指反对男权压迫,以寻求独立平等和个性的解放为其终极目标的思想思想学说。
它生于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的女权主义,是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物。
女权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启示第一,西方女性理论对我国女权运动的影响和启示1、女性教育问题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普通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等,都是当代女性所需要的。
第六章女权主义受众观什么是女权主义(feminism):女权主义:也称女性主义,涵盖了“妇女权利(women’s rights)”和“女性视角”。
泛指为取消对妇女的歧视,争取南女平等而工作的人们的一切实践活动和理论思想。
从不同的侧面下定义:①女权主义是一种学术作品和实践体系;主要出发点:反对自古以来的男性中心说;基本特色:强烈的批判性;两大阵营:英美派----从20世纪60年代的女性美学演变到80年代的性别差异比较研究,体现了女性视角的独特性;法国派----受德里达的结构主义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影响很深,其理论带有明显的解构色彩。
②是一个关于妇女遭受压迫和以何种方式,方法赋予妇女权力的政治运动;③在哲学渊源上看,女权主义是西方父权制残余同西方社会个体化发展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产物,是西方哲学思想----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的一个分支.。
女权主义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①兴起----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启蒙运动、19世纪30年代美国废奴运动②衰落----1920~1960,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③再度兴起----20世纪60年代至今,《女性的奥秘》、美国公民权运动女权主义运动先后在法、英、美、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爆发,诞生于新生的资产阶级妇女(美国,主要是中上层白人妇女)中,最早受益于西方个体主义思想的启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废奴运到哪跟更值其催化剂和养料库。
女权主义流派①自由派女权主义.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女权主义。
它没有将妇女受压迫的原因归结到某种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或父权制度,而认为是男性对女性的偏见造成的,且这种偏见深深地根植于法律或是其他的意识形态中,或是通过将妇女排斥在某些特定的生活领域之外而体现出来的。
属于改革主义者,认为解决妇女从属地位的方案应该从体制内部寻找而不是采取革命的手段,力求在资本主义系统内获得平等的权利和自由。
②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女权主义认为女人受压迫的最终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男人对女人的统治可以看做资本家统治工人的必然结果。
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女性主义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及特质划分为九大类: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多元化全球女性主义及生态女性主义。
(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历史背景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乃指由自由主义思潮发展而来的女性主义思潮。
自由主义兴起于19世纪的西欧,以英国政治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在政治层面上,自由主义挑战当时君权神授的理念与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指出政府的统治必须得到人民的同意;在经济层面上,随著资本主义市场的勃兴,旧有的封建制度对旅行、金融、贸易交易的种种限制也受到新兴中产阶级的挑战,以自由之名,争取更多的经贸机会与累积个人财富的机会。
十七、十八世纪的女性主义者将自由主义的理念与主张加以延伸,扩张到妇女身上以及私领域的性别关系。
她们认为,如果政治领域里的君权神授是不可以忍受的,那么为什么家庭里,仍保留著男性家长的绝对权威呢?基本观点一、理性自由主义认为人类的共同本质是理性,这是人之所以异於禽兽之处,主张女人的本性和男人一样,是人性(human)与理性(rational),而非生殖性(sexual)。
二、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人存在世界上的目的与意义,必须由个人决定,而非依赖他人的权威与意见,自主(autonomy)与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就是自由主义所崇奉的原则,也就是不受别人干涉,自己决定自己的生存目标。
三、平等「平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洛克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去从事她所喜欢的事,并不受他人的干扰;同样地,她也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与自由,不去干涉他人的事。
所以个人必须去遵守法律与平等的原则。
平等有二个面向,第一个面向是接受束缚的平等,也就是说大家要接受相同的法律限制;第二个面向是机会的平等,每个人均有均等的机会追求自我发展并发挥自我的潜能。
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历史脉络与理论辩证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是近现代社会运动中的两股重要力量,它们致力于争取女性的平等权利和地位。
本文将从历史脉络和理论辩证的角度,探讨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发展和演变。
一、女权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女权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影响了欧洲和美国。
最早的女权主义者主要关注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法律权益,并提出了“男女平等”的要求。
19世纪的妇女权利运动进一步加强了女权主义的影响力,如美国的“妇女权利宣言”和英国的“妇女权益法案”等。
随着工业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变化。
她们开始参与工业生产,为家庭和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变化激发了更多女性对平等权利的追求,女权主义的声音也越来越高。
例如,20世纪初的美国女权主义运动家苏珊·安东尼和英国的埃米琳·平克斯都积极争取妇女参政权。
二、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区别与联系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是紧密相关的概念,但在一些方面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女权主义更强调的是政治和社会权力的平等,女性主义则更注重改变社会观念和文化结构,推动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得到认可和尊重。
女权主义强调的是在法律和政治领域争取平等权益,例如妇女选举权、就业机会平等和性别歧视的消除等。
女性主义则更加关注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的问题,试图打破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束缚。
女性主义的理论框架包括了性别平等、性别观念的批判和性别解放等。
然而,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并不是独立的概念,它们互相交织和影响。
女权主义的政治斗争为女性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机会,而女性主义的理论反思也为女权主义提供了更深刻的动力和认识。
三、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的理论辩证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的理论辩证是两个学派思想上的相互争辩,试图对女性解放的途径和策略进行深入讨论。
这种理论辩证对于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女权主义强调政治和法律的改革,试图通过合法途径争取女性的权益。
女权主义基本知识女权主义是一种追求性别平等权益的社会运动和理论体系。
它旨在消除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和压迫,倡导男女平等的社会地位、政治权力和经济机会。
本文将介绍女权主义的基本知识,包括其起源、核心理念和不同派别。
一、女权主义的起源女权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最早的女权主义者主要是为了争取妇女的选举权。
在那个时代,女性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没有政治参与权。
然而,一些勇敢的女性开始反抗这种不公平,要求平等权益。
这些早期的女权主义者为后来的运动奠定了基础。
二、女权主义的核心理念女权主义的核心理念是性别平等。
女权主义者认为,性别不应该成为决定个体命运的因素,女性应该和男性一样享有平等的权益。
这包括政治权力、经济机会、社会地位等方面。
女权主义者强调,性别不应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发展。
三、女权主义的不同派别女权主义有许多不同的派别,每个派别都有不同的重点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女权主义派别:1. 自由派女权主义:强调个体权利和自由选择。
自由派女权主义者认为,女性应该有权利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包括生育和职业选择。
她们主张消除社会对女性的限制和歧视。
2.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经济压迫对女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使得女性处于劣势地位,她们主张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消除女性的压迫。
3. 文化女权主义:强调文化和社会认知对女性的影响。
文化女权主义者认为,社会文化对女性有着深刻的影响,她们主张改变社会文化观念和价值观,消除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歧视。
4. 后现代女权主义:强调性别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后现代女权主义者认为,性别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她们主张重塑社会对性别的认知,消除性别二元对立。
四、女权主义的影响女权主义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女权主义为女性争取了平等的法律权益,包括选举权、就业权、财产权等。
其次,女权主义促进了性别平等的意识和价值观的变革,使得社会更加接受和尊重女性。
女权主义的流派及理论:女性主义的主要流派包括: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
此外,女性主义的理论还包括文化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
总的来看,20世纪60年代以激进女性主义为主;70年代以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为主; 80年代全面保守回潮;90年代是各流派的综合。
90年代,性别概念出现危机,出现了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
第一、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是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发展而来的。
主要是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观念的影响。
它认为,社会剥夺了女性的平等权利这一点是不能容忍的。
女性无论是作为一个群体还是一个个人,都应当享有与男性相等的权利。
它主张将过去大多仅仅与男性连在一起的与个人自由和社会平等有关的价值扩大到女性中间。
首先,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早期的代表思想是提倡理性,向传统的权威提出质疑,这一理论依据人们具有同等的理性潜能这一假设,主张人人生而平等。
在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中,平等主要被解释为机会均等。
其次,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十分看重公正和机会均等,认为女性的地位受到习俗法的局限,限制了女性对社会的参与。
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在于个人和群体缺乏公平竞争机会与受教育的机会。
解决途径是通过教育和经济制度的改善,争取到平等机会。
最后,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反对关于女性的传统哲学思想,即女性与男性相比在理性上是低劣的。
它认为,是教育方面的机会不均等造成了两性之间在理性上的差异,在未来,虽然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异会依然存在,但是性别心理的差异将会因男女之间教育机会的均等而消失。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反对强调性别的差异,而非常强调男女两性的相似性。
对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的批评主要体现在: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不承认非性别形式的其他种类的压迫,尤其不承认阶级压迫的存在。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未能在工作和政治领域争得两性平等,甚至在法律方面的平等也没有完全争得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两性平等要求忽略了性别社会角色的差异,忽略了两性的生理区别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人性观视个人基本上是理性的、独立的、竞争的和自治的存在,忽视了人类社会的抚育、合作和相互支持的性质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仍旧以男性的规范为标准,要求女人变得和男人一样,忽略了女性品质所特有的价值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理性观念仍然是男性观念,所谓客观性和普遍性只是有限的男性实践的结果第二、激进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于20世纪60 年代出现,它来自新左派,又脱离了新左派。
左派的运动和斗争并不能满足女性主义者对女性平等的要求激进女性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建树是男权制理论。
激进女性主义坚持认为,自己独立创造了男权制理论,并宣称自己一派的理论,完全没有男权制的痕迹。
激进女性主义非常强调自己的理论是关于女性的理论,是由女性创造的理论,又是为了女性而创造的理论。
它的基本观点有:把对女性的压迫视为统治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其目的在于理解和结束这一统治。
在所有的概念中,男权制是关键概念;女性作为一个群体同男性利益相对立,这一利益使女性在姐妹情谊的基础上联合起来,超越了阶级和种族的界线,所有的女性都应当为女性的解放而共同斗争。
男权的统治不仅限于政治和有报酬的工作这类公众领域,而且存在于私人生活领域,例如家庭和性这两者都是男权制统治的工具。
激进女性主义主张个人问题就是政治问题,即使是女性最私人最隐秘的经验,也是由拥有特权地位的男性原则的制度和结构造就的。
激进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是一个阶级,男性是另一个阶级女性是被压迫阶级,并称现行的社会体制是性阶级体制男女不平等是由性别所造成的,消除不平等的方式就是要破坏性别角色的分工。
对激进女性主义的主要批评有:它没有能够解释生理性别是如何变成社会性别的。
如果将男性压迫女性的原因归结为生理上有问题,是生理原因使他们变得残忍,那么就很难认为这种压迫关系是能够改变的。
此外,激进女性主义被批评为具有种族中心主义的缺点。
第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历史唯物论,其基本论点是:物质生活塑造人的意识。
经济制度决定上层建筑。
它强调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阶级压迫,看重物质和经济力量。
关注男女不平等的经济原因和资本主义问题。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必须改变整个社会结构,真正的性别平等才有可能。
认为,女性问题在工人运动、社会民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运动中将得到根本的解决。
女性解放最主要的途径是进入社会主义劳动市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四种结构¡ª生产、生殖、性和儿童教化¡ª在家庭中结合在一起,是女性受压迫的物质基础。
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并将男权制得心理加以转变,才能使女性得到真正的解放。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最关注的问题有:女性参加社会劳动的问题;家务劳动不被当作工作的问题;女性的劳动报酬低于男性的问题。
对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主要批评意见是:它将男性的主要领域定义为生产,而将女性的主要领域定义为生殖是错误的。
实际情况是,男女全都参与了生产¡°物¡±与生产¡°人¡±的过程。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就把女性的位置固定在私领域之中,而把公领域仅仅限定为男性的领域。
这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中对女性也很不利。
第四、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性别盲点和早期激进女性主义的阶级盲点,将马克思主义与激进女性主义结合起来。
它的两个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的消除阶级压迫和激进女性主义的消灭性别压迫除了关注阶级压迫和种族压迫外,还关注男权制,主张消灭私有制以改变种族、阶级和性别关系,关注家庭,改变性别的劳动分工,要求男性分担家务。
其在分析男权制时,刻意模仿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机制的分析方法,只是以女性的生殖概念代替马克思主义分析中的生产概念;用性别阶级代替社会阶级;用对女性身体的所有权代替控制权;目标是消灭男性的阶级特权和性别特权。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相比,经济决定论的因素较少,虽然他不否认女性解放同社会主义的目标是一致的。
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所坚持的阶级压迫是最基本的压迫形式不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认为男权的压迫同阶级压迫一样重要,二者都是最基本的压迫形式。
西方女性主义者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看法是,它过于强调女性解决与无产阶级解放的一致性,忽略了女性的特殊要求和利益。
第五、后现代女性主义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理论在法国首先兴起,1968年这一思潮出现在女性主义之中。
该理论挑战关于解放和理性的宏大叙事,否定所有的宏大理论体系。
应当对我们的社会合法性所建立的法则和原理作重新的审视。
认为所有其他女性主义理论都是以偏概全,没有一个单一的女性主义理论;反对二元,提倡多元的模式。
反本质主义的社会建构,反对性别两分和性别不平衡;而且反对性别概念本身,反对性别天生的、不可改变的思想。
该理论中关于话语及权力的理论,即福柯的理论。
认为后现代女性主义反对其他女性主义在性问题上的观点,认为他们都没有摆脱权力的压制模式,都把权力视为由某种机制和群体所占有的一种东西。
其抱负之一就是要发明女性的话语关于身体与性的思想。
关注主体、身体、话语和权力,关注文化塑造身体和主体的力量多元论与相对论的思想及其最终导致的个人主义政治对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批评主要有:非政治或后政治的倾向。
在女性刚刚成为她自身权利的主体之时,后现代主义就剥夺了女性在普遍人性中的权利现实运动与政治斗争。
反对派认为,如果取消了¡°女性¡±这一概念,女性如何能够组织起来发展新的正面身份?如果根本没有¡°女性本职¡±,就更不会有把女性团结在一起的姐妹情谊这种精神了。
质疑宏大叙事会减少知识的可能性指向其认识论、多元主义、相对主义,最终导致个人主义政治:后现代主义抛弃性别、种族、阶级等概念第六、文化女性主义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女性主义中出现目标是创造一种独立的女性文化,赞美女性气质,限定男性统治文化的价值主张重新评估女性的重要性,认定女性价值高于男性价值,如果社会建立在女性价值之上,社会会变得更加¡°富于生产力、和平和正义¡±主张重新评估传统女性的技术和观点,超越男性的思维模式,重新评估女性对文化的贡献。
该理论的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她们主张消除和较少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以便消除性别歧视;第二阶段,谴责男性的生理特征,主张排斥和脱离男性;第三阶段,转而赞美女性的心理特征,主张女性的生理优越和道德优越。
--女性是优越的第七、生态女性主义该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90年代得到重要发展女性主义的生态学和生态学的女性主义两种提法试图寻求一种不与自然分离的文化,批判男性中心的指示框架,目标是建立一个遵循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原则的乌托邦。
生态女性主义的主要信念包括:1女性更接近于自然,而男性伦理的基调是对自然的仇视2地球上的生命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网,并无上下高低的等级之分3一个健康的平衡的生态体系,其中包括人与非人在内,都应保持多样化状态4物种的幸存使我们看到,重新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必要性。
此外,女性主义理论还有第三世界女性主义和黑人女性主义,同性恋女性主义等。
各流派的差别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主要研究框架是理性与感情的问题;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关注点是公众领域与私人领域的问题,关注资本主义阶级社会所造成的男女不平等,关注女性的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问题;激进女性主义的关注点是自然与文化的问题,关注对女性的暴力、兴、生育等问题;心理分析女性主义关注主体与客体的问题等。
对女权主义理论的评论第一,女权主义理论具有多元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以至于缺乏对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共识,甚至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存在不同见解。
第二,女权主义理论以大量的笔墨对传统男权主流学术思想进行批判,但缺少与主流学术的对话。
第三,女权主义理论和妇女运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女权主义理论建立在强大的妇女解放运动基础上的,因此对理论抱有相当的警惕;另一方面,妇女运动与女权主义理论相互分离。
第四,女权主义理论的传承发生变化,特别是西方年轻一代的女性甚至怀疑妇女运动和女权主义理论。
第五,女权主义理论面临现代性的挑战。
如妇女解放运动是否是现代化、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等。